语文版 高中语文 必修2 第2单元 旅夜书怀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1759 上传时间:2018-09-08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24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 高中语文 必修2 第2单元 旅夜书怀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语文版 高中语文 必修2 第2单元 旅夜书怀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语文版 高中语文 必修2 第2单元 旅夜书怀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语文版 高中语文 必修2 第2单元 旅夜书怀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语文版 高中语文 必修2 第2单元 旅夜书怀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旅夜书怀,杜甫,安阳市实验中学 刘琦,春望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望岳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前前出塞 杜甫 挽弓当挽强, 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 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 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 岂在多杀伤。,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2、。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长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其它名句名篇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

3、明。月夜忆舍弟 三吏:石壕吏 新安吏 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 无家别 垂老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边读边看注解,正音正义,初步感知诗歌内容。,旅 夜 书 怀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旅途之夜。,危樯,高高的桅杆。,名:名声。,著:显赫,应:认为是、是。,似(s):象,旅夜书怀的写作背景:杜甫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春携家人自阆州折回成都,入严武幕。本来,有这位好友的帮助,他满可以在成都住下去,却不料严武在第二年四月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乘舟东下,经嘉州(乐山)、戎州(宜宾)、渝州(重庆)、忠州(

4、忠县),于九月到达云安(今四川云阳)。旅夜书怀就是在这次旅行中写的。这一年杜甫已满53岁,他一直患有肺病和风痹,不时发作。两年前,当安史之乱初平时,他曾有返回长安或洛阳的打算,但因地方军阀乘机作乱及其他原因未能如愿。这回因严武之死,他决心离开四川,转作潇湘之游,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此一路上心情十分沉重,不知一生漂泊何时了。,诵读提示这首诗是感叹身世之作,写得沉郁孤伤,前两联 写旅夜风景,情在景中,要读出此中情味。第一联渲染出孤寂的氛围,宜读得轻而稍缓;第二联描绘大自然苍茫壮阔的气势,宜读得更缓 一些,顿挫更分明一些,声调提上来一些;第三联直抒胸臆,写诗人后半生飘泊四方,居无定 所,读得时候

5、要将感情色彩带进去,要读出压抑感;末联语调平和下来,语速减缓,“天地”之后稍顿, 然后平平地送出“一沙鸥”三字,读出“余音绕梁”之效, 让听者展开联想,感受作者的孤独伤感乃至悲愤。前三联节拍为二二一式,末联则是二一二式。,根据诵读提示再读诗歌,要求读出 诗歌的音韵美、节奏美,更读出沉郁的 意蕴。,本诗写于旅途之夜,哪些词可明显地看出他的孤单寂寞?,答: “细”、“微”、“危”、“独”、 “飘”、“一”等字可以 明显地看出作者的孤单与寂寞。,分析首联中“细草”和“孤舟”两个意象的作用。,答:这两个意象表现了诗人的境况和情怀: 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颔联“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6、”是反其意而 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答:诗人的本志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所 以,不能得官以实现其本志,是他一生最大的憾事。 这两句,一句否定,一句肯定,其实意思正好相反, 即名因文章著,官非老病休。我们从杜甫为官的经历 不难看出,这次被罢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上疏救房琯 触怒唐肃宗而被罢官。为什么不说呢?那是因为诗人 不愿怨君,也不敢怨君。,颈联“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中哪两个字用的 最好?诗句的内容和意境是什么?,答:“垂”和“涌”两个字用得好.用“星垂”来描写原野的 广阔,用“月涌”来形容大江的东流,形象而细致地描 绘了江上的夜景。出句写天地之广大,对句以江流暗示岁月的流逝。天 地

7、虽大,诗人不过是其间的一只沙鸥而已,这境况又何等 凄凉;更何况岁月不停流逝,此时诗人已到垂暮之年, 还能有什么作为呢?在这苍茫的背景下,诗人的出现就 显得更加的渺小与孤寂。可见,这两句虽是体现作者沉 郁雄浑风格的写景描写,却又寄托了诗人的身世凄凉之感。,答:“沙鸥”是一个抒发诗人内心因漂泊无依而伤感的意象。,、分析尾联中“沙鸥”是一个什么样的意象 。,三读诗歌,读出诗歌的思想、感情 及沉郁雄浑的意境。,旅 夜 书 怀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对比赏析:杜甫的旅夜书怀和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旅夜书怀 渡荆门送别 杜甫

8、 李白 细草微风岸, 渡远荆门外, 危樯独夜舟。 来从楚国游。 星垂平野阔, 山随平野尽, 月涌大江流。 江入大荒流。 名岂文章著? 月下飞天镜, 官应老病休。 云生结海楼。 飘飘何所似, 仍怜故乡水, 天地一沙鸥。 万里送行舟。,这两首诗的共同点有哪些? (1)都在长江上扬帆而下,只不过李白是在出蜀 之后,于湖北省宜都县西北作的这首诗。杜甫是在 今重庆市忠县至云阳县途中作的这首诗;(2)都为五律,不仅韵律相同,而且在短短的仅 四十余字的一首诗里,相同的词字竟有“平野”、 “江”、“月”、“流”;(3)这两首诗的气象都十分开阔,艺术表现手法 较为自然。两诗的前后结构浑然一体,一气呵成。 由近展

9、远,由狭而阔,大江,大地,星月,繁复的 立体空间景象,映入胸怀。两诗的结句虽以“低调” 和“收束”而止,但仍展现出辽远时空,令人作无穷 无尽的遐想。,这两首诗的不同点在哪里? (1)李白写渡荆门送别是青年时代,开元十三年(公元725 年)出蜀游历时而作。旅夜书怀是杜甫晚年,即唐代宗永泰 元年(公元765年),杜甫辞去了幕僚的职务,带家眷离开成都, 经渝州(今重庆)乘船到云阳县云安镇途中而作。两诗相差的年 代刚好40年;(2)心境不一样,李白第一次走出蜀地的大山,天 地开阔,神荡胸襟,豁然开朗,兴奋喜悦之情,言于溢表。举目 从没有看到的茫茫大江,山在大江和蓝天之间,成了渺渺的一线。 李白的诗里,

10、只有对壮阔山河的感叹和思乡的情怀,而没有人生 风雨历程的伤愁。杜甫的心境和李白大不一样,蹇途人生,时运 不济,颠沛流离,穷困缠身。恰又辞官飘泊,那心境肯定是格外 苍凉。在静静的夜里,在凄凄的江上,杜甫独自一人守着孤舟, 多么悲凉和孤独!“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飘飘何所似,天 地一沙鸥”这开阔的场景更衬托了杜甫的这种悲凉和孤独。李白 诗的画面固然是一种令人遥想的大画面,是很美的,但杜甫这首 诗却能深入到欣赏者的情感的内部,刺激欣赏者的心灵,一种对 杜甫生活处境的同情和感叹油然而生。,答: 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与李白的“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都是千古流传的名句,各有特色,不能简

11、单地以孰优孰劣来评判。杜诗用字凝练,注重推敲;李诗流转自然,不事雕饰。杜诗沉郁,给人更多的是力度感;李诗飘逸,给人更多的是动态感。杜诗此联与整首诗顿挫苍雄的风格一致;而李诗此联也与整首诗的明快清雄一致。应该说两人各有特色,各尽其妙。所以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李杜二公,正不当优劣。太白有一二妙处,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一二妙处,太白不能作。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练习提升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前两联对仗工整,由远及近,由下及上,描 绘了一幅旅夜孤舟夜泊江上广阔立体的月夜画面。 B此诗写了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 星月。景的雄浑阔大衬出了诗人的孤苦怜仃。 C后两联含蓄地写出诗人的不幸与当时的处境, 吐露出诗人不得志的牢骚与失意悲凉之情。 D尾联,诗人用设问的方式引出自己的处境: 像天地间的一只沙鸥,四处漂泊。,(答案A.应是“由近及远,由上及下”。首联与 颔联之间是由近及远。颔联的上联与下联之间 是由上及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语文版 > 必修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