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四川省成都锦江区二校联考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16584 上传时间:2020-01-09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四川省成都锦江区二校联考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2018-2019学年四川省成都锦江区二校联考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2018-2019学年四川省成都锦江区二校联考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2018-2019学年四川省成都锦江区二校联考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2018-2019学年四川省成都锦江区二校联考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8-2019学年四川省成都锦江区二校联考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一、基础积累与运用1(3分)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要塞(si) 教诲(hu) 不辍(chu) 粗糙(co)B颁发(bn) 悄然(qio) 炽热(zh) 侏儒(r)C夺魁(ku) 咆哮(xio) 骤雨(zhu) 瞥见(pi)D歼灭(jin) 渗透(shn) 凛冽(ln) 周济(j)2(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今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有:经济学家帕西,他建立了促进国际仲栽的各国议会 联盟。B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 翔舞的“飞天”。C母亲是个好劳动。她

2、这样地整日劳禄着,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 的忙了。D无疑,这张脸平淡无奇,嶂碍重重,没法弥补,不是传播智慧的殿堂,而是禁 锢思想的囚牢。3(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王老师一贯和颜悦色,我们遇到什么问题都愿意向她请教。B在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下,锐不可当的恶势力团伙被彻底粉碎。C新中国刚成立之时,中国人民白手起家,创造着自己新的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D今天他正襟危坐,和平日嬉皮笑脸的样子判若两人。4(3分)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体育蕴含着独特的魅力,它既能铸造健美的体魄,而且能展示奋力拼搏的精神。B11 月 16 日起,成都公安机关将对限养区范围内的禁养犬只开

3、展收容处置。C海子山位于理塘县与稻城之间,这里山清水秀,海拔大约 4760 米左右。D习总书记对港珠澳大桥的建设给予高度评价,并指出这是一座圆梦桥、复兴桥。二、文言文阅读5(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4、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溯:顺流而下B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属:连接C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东西:向东或向西D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反:同“返”,返回(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5、是 A至于夏水襄陵相与 步于中庭B其间千二百里未复有能与其奇者C春冬之时何陋之有D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自康乐以来(3)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译文:在七百里三峡当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一点也没有中断的地方。B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译文:极高的山峰上多生长着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泉瀑布在山峰之间飞流冲荡。C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译文: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浪涛像是在飞快地奔跑。D横柯上蔽,在昼犹昏。译文: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是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4)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三峡一文思路清晰,先写概貌,再分述。以

6、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B三峡文末写渔人歌谣,直接表达出景物带给人们的感伤情绪,更突出了秋天的凄凉冷落。C与朱元思书中,“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描绘远景,极目远眺,风停雾散,高爽晴空一尘不染,天山一碧。D“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是作者观景的感受,借景言志,表现自己对争名逐利官场的鄙视。三、古诗文默写6(6分)默写古诗文的名篇名句。(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路 远 莫 致 之。(庭 中 有 奇 树)亭亭山上松, 。(赠从弟(其二)刘桢)树 树 皆 秋 色, 。(野 望王 绩 )(2)请默写李白渡荆门送别的颔联和颈联。四、阅读下面的

7、文章,完成下列各题7(10分)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梁实秋 (1)我在十八九岁的时候,遇见一位国文先生。他给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也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记他。 (2)先生姓徐,名锦澄,因为他凶,我们给他取的绰号是“徐老虎”。他的相貌很古怪,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形却是方方的,扁扁的,像聊斋志异绘图中的夜叉的模样。他的鼻尖有一些红,鼻孔里常藏着两桶清水鼻涕,不时的吸溜着,嘴撇得瓢儿似的。 (3)有一天,先生大概是多喝了两盅,摇摇摆摆的进了课堂。这一堂是作文,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刚写了两个字,一位性急的同学发问了:“这题目怎样讲呀?”老先生转过身来,冷笑两声,勃然大怒:“题目还没有写完,写完了当然还要讲

8、,没写完你为什么就要问?”他滔滔不绝地吼叫起来。我觉得受了无理的侮辱,便挺身分辩了几句。这一下我可惹了祸,老先生把他的怒火都泼在我的头上了。他在讲台上来回的踱着,吸溜一下鼻涕,骂我一句,足足骂了我一个钟头。 (4)从这一次起,徐先生算是认识我了。酒醒之后,他给我批改作文特别详尽。批改之不足,还特别的当面加以解释,我这个挨骂的学生,居然成为一个受益最多的学生了。 (5)徐先生自己选辑教材,有古文有白话,有历代佳作有时事杂论,油印分发给大家。他这样新旧兼收选教材,在当时是很难得的开通的榜样。我也因此逐渐领教了他的才学。 (6)徐先生的朗诵非常有意思。他打着江北的官腔,咬。牙。切。齿。地大声读一遍,

9、不论是古文或白话,一字不苟地吟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蕴藏的意义好像都给宣泄出来了。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我们听了之后,好像已经理会到原文意义的一半了。我对于国文的兴趣因此提高了不少。 (7)徐先生最独到的地方是改作文。他最擅长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洋洋千余言的文章,经他勾抹之后,所余无几了。我初次经此打击,很觉得气短,我掏心挖肝诌出来的句子,被他几杠子就给抹了。但是他郑重地给我解释:“你拿了去细细的体味,你的原文是软趴趴的,冗长,我给你勾掉了一大半,你再读读看,原来的意思并没有失,但是笔笔都立起来了,虎虎有生气了。”我仔细一揣摩,果然。他的大墨杠子打得是地方,把虚泡囊肿的地方

10、全削去了,剩下的全是筋骨。如果我以后写文章还能不多说废话,还能有一点点硬朗挺拔之气,还知道一点“割爱”的道理,就不能不归功于我这位老师的教诲。 (8)我离开先生已将近五十年了,未曾与先生一通音讯,我回忆他的音容之余,不禁还怀着怅惘敬慕之意。(有删改)(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先生留给作者印象深刻的事件。(2)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打着江北的官腔,咬牙切齿地大声读一遍,不论是古文或白话,一字不苟地吟咏一番。” (3)无论是“藤野先生”还是“徐先生”,都让学生深深地敬慕和怀念,这其中的原因有何相同之处?请结合两篇文章的内容简要分析。五、作文8(60分)有人说:阅读并不局限于书本,一诗一文、

11、一草一木、一人一事皆可读。“无可奈何花落去”是诗人读懂人生的感慨,“读你千遍也不厌倦”是歌手读懂真情的呼唤,“先忧后乐”是文人读懂时代的担当人生经历中,各种接触、交流的过程都是读的过程。读是面对,读是沟通,读是了解,读是探索,读是品味,读是感悟请以“终于,我读懂了你”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选材真实,抒发真情实感。字迹工整、书面整洁,不少于 700 字。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班名和地名。不得抄袭、套作。六、诗歌鉴赏9(4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各题。夜书所见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注释】:挑促织:捉蟋蟀 篱落:篱笆(1)诗歌第一句中“

12、送”字用语巧妙,请赏析其妙处。(2)结合全诗分析,第三句中“儿童挑促织”的情景对表现诗人的情感有什么作用?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10(12分)浣花溪记明钟 惺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潆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者,尽溪,平望如荠。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人家住溪左,则溪蔽不时见;稍断则复见溪。如是者数处,缚柴编竹,颇有次第。桥尽,一亭树道左,署曰“缘江路”。过此则武侯祠。祠前跨溪为板桥一,覆以水槛,乃睹“浣花溪”题榜。过桥,一小洲横斜插水间如梭,溪周之,非桥不通。置亭其上,题曰“百花潭水”。

13、由此亭还,度桥过梵安寺,始为杜工部祠。像颇清古,不必求肖,想当尔尔。石刻像一,附以本传,碑皆不堪读。钟子曰:杜老穷愁奔走犹能择胜,胸中暇整,可以应世。【注释】水木清华,神肤洞达:水光树色清幽美丽,使人感到神清气爽。 暇整:即“好整以暇”,形容遇事从容不迫。(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则溪蔽不时见(遮住)B覆以水槛(栏杆)C不必求肖(相似,像)D碑皆不堪读(忍受)(2)翻译句子。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过桥,一小洲横斜插水间如梭,溪周之,非桥不通。(3)有人认为选文第段与前文的写景无关,应该删去。对此你如何看?请简述理由。八、课外现代文阅读11(2分)名著阅读(1)“这时,

14、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 的他走上前来,用温文尔雅的口气向我打招呼哈喽,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这个人物是 。(2)“乐观、豁达、勇敢、大公无私,他唯一的个人衣服就是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他为这件战利品而孩子气地得意,他作为一名统率大军的指挥员不失活泼、天真的个性”,这是斯诺对 的印象。12(2分)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分析红军受欢迎的原因。材料一:“红军教我读书写字。”老狗说。“现在我已经能够操纵无线电,用步枪瞄准。红军帮助穷人。”“就这么一些?”“红军对待我们很好,我们从来没挨过打。”老表说。“这里大家都一样。不像在白区里,穷人是地主和国民党的奴隶。这

15、里大家打仗是为了帮助穷人,救中国。红军打地主和白匪,红军是抗日的。这样的军队为什么有人会不喜欢呢?”材料二:他们有的那点纪律,似乎都是自觉遵守的。我们走过山上的一丛野杏树时,他们忽然四散开来去摘野杏,个个装满了口袋。总是有人给我带回来一把。临走时他们好像一阵大风卷过一般又排列成行,赶紧上路,把耽误了的时间补回来。但是在我们走过私人果园时,却没有人去碰一碰里面的果子,我们在村子里吃的粮食和蔬菜也是照价付钱的。13(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然后完成下列小题。关于桥的事 (1)小镇的布局像一头猛犸象的化石。以老街为脊椎,两侧深深浅浅的巷子是肋骨,四家大工厂是四肢:国二厂、造船厂、服装厂、粮机厂。道路

16、向北延伸,隐没于田野中,像一条意犹未尽的尾巴。两根长长的象牙,一根指向小学,一根指向中学。 (2)“化石”之外,是无穷无尽的稻田。我总是记不得那些村庄的名字,孔巷、邵村、薛家、南圩、车塘、香花桥、和尚浜在我看来都是一样的,无非是稻浪中有几间房子聚拢在一起,好像小小的岛。 (3)邻居小哥哥带我去探险,两个人在稻田里迷了路。一不小心,我的一只鞋陷进泥里。小哥哥无奈,只好背着我走。 (4)_远处几缕炊烟升起,田埂上出现几 个小黑点大声呼喊我的名字,是着急的爸妈一路寻来。那年我六岁。 (5)如今我站在车流滚滚的路边,企图辨认当年探险的路线哪里崴了脚,哪里掉了鞋,哪里踩到一条死蛇,哪里捉到一只硕大的蚂蚱

17、。记忆没了参照物,像掌中的麻雀找不到着力点,扑腾着翅膀,飞不起来。 (6)只有那条小河还在。 (7)小河名叫夏驾河,河上有一座通济桥,建于康熙三十一年(1692 年),桥洞是完美的半圆形。我出生的那天,奶奶从桥上扔下一个皮球。这是小镇的习俗,寓意球有多大,男孩儿的胆子就会有多大。儿时的我顽劣不羁,四处撒野闯祸不知奶奶有没有后悔过,早知如此,丢个乒乓球就够了。 (8)桥头曾有一座小小的庙,元大德六年(1302 年)始建,明天顺四年(1460 年)重修,歇山式屋顶,飞檐斗拱,内供泥塑的龙王爷,乡下人唤作龙王庙。老人们津津乐道于一个传说:小镇曾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汾水龙王七太子私自降雨,却因触犯

18、天规被斩为七段。从前小镇舞的龙叫“断龙”,由七截龙身组成,纪念那位倒霉的龙王七太子。夏驾河流经龙王庙,汇入吴淞江。吴淞江蜿蜒东去,流入上海后,换了个更响亮的名字苏州河。 (9)奶奶扔下的皮球,几时能到外白渡桥? (10)在我读初中时,桥被拆了。拆桥是为了走船桥洞太低,大船开不过去,走船是为了运水泥和黄沙,运水泥和黄沙是为了修路,修路是为了致富。那时人们憋足了劲要致富,谁阻碍了致富,谁就是罪人。 (11)拆桥花了整整一个月。潜水员分批潜入水底,拔掉打入淤泥的木桩,然后安放炸药。由此向东两百米处,新建了一座水泥大桥。 (12)我生了一场大病,病好后,捣蛋劲也没了。原本胡天野地的熊孩子,渐渐长成拘谨

19、内向的少年。大人很欣慰,夸我懂事了。只有奶奶忧心忡忡,她说:“这孩子的胆丢了。” (13)我站在河边,河水黏稠,漂浮着垃圾和水草。水里也没有船。路修好了,也就不需要船了。 (14)那座桥,清代的桥,满月的桥,永远地消失了。 (15)我向河岸望去,过去生长稻米和油菜的田野,如今长出了连绵的高楼。如果对比二十年前后的照片,你会发现,对岸升起了一个钢筋水泥的星球。那里是小镇的拆迁房集中地,失去土地的农民陆续搬到那里。前年大涨一波后,此地房价破万。开发商欢天喜地地盖楼,农民欢天喜地地拆迁种地能赚几个钱? (16)不仅农田在消失,农民也在消失。农家子弟或是读书,或是打工,以各种因由离开土地。几代农民的梦

20、想,是当个城里人。 (17)对土地来说,一代人死去,像收割一茬庄稼一样自然。人类自命自己的实践活动不凡,在土地面前却不值一提。土地只记得两件事:几万年前,这里长出野草;几千年前,这里长出庄稼。这是江南最好的水田,生长红楼梦里的绿畦香稻粳米。今天,这里生长产值和效益。 (18)我常常想起那座桥。当我想起桥的时候,后来的时间就消失了。 (19)后来我才知道,在我二十岁生日那天,奶奶去了夏驾河边。龙王庙毁于四十年前,奶奶对着庙的位置,点起两支半斤重的蜡烛,献上猪头和米糕。奶奶虔诚地跪倒,祈求龙王爷开恩,找回她孙子的胆子。(摘自文汇报2018 年 2 月 26 日,有删改)(1)本文讲述了“我”、奶奶

21、与桥的故事。请仿照示例,概括出在不同时期,我们三者之间的联系,并填写在对应的横线上。 “我”二十岁生日那天,奶奶朝着不复存在的桥头已毁的龙王庙,祈求找回“我”的胆子。(2)文章第(4)自然段划线处原有一段描写,下面给出的哪一个选项更适合?请结合文章内容,作出判断并简述理由。A太阳西沉,四野苍茫,我的肚子饿了,但并不害怕,风里有粮食的味道,稻田的气息让人安心。B太阳西沉,四野苍茫,我的肚子饿了,也很害怕,风里有刚才泥坑的味道,荒野的气息让人担心。(3)文章开篇写“小镇的布局像一头猛犸象的化石”,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4)文章第(18)自然段写到“我常常想起那座桥。”作者为什么常常想起那

22、座桥?请结合全文分析作答。九、语言运用14(12分)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英才学校于9月13号开展“走进名校”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阅读下面新闻材料,请你根据主体内容将导语部分补充完整。(不超过35字) 2019年9月13日,英才学校2020届全体学生在“走进名校”活动中走进成都某名校, 。 13日下午,英才全体同学抵达成都某名校。在学术厅内,同学们聆听了学校张校长的发言。张校长为同学们指出了初中学习的变化:初一不相上下,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借此告诫孩子们一定要珍惜现在、努力奋斗。张校长还结合自己的求学经历和教学生涯,告诉孩子们初中学习的重要性;最后,张校长勉励孩子们“不比父

23、母比自己,不比智商比情商,不比聪明比勤奋,不比今天比明天”,要学会管理时间、强健体魄、自主超前学习、大量阅读,以艰苦奋斗的姿态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收获人生的幸福与成功。 接着,三位毕业于英才、现就读此校的学长学姐为同学们带来了精彩的分享。高二7班的李欣同学为同学们带来了“学会自学、保持兴趣、计划执行、超前学习”的竞赛经验;高二9班的王然同学分享了自己“苦中求乐”的学习生活;高二8班的杨艳同学从文理平衡、课内外平衡、节奏快慢、学科强弱等四个方面为同学们带来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初2020届同学们也抓住机会踊跃举手,与学长学姐交流问题与经验,现场气氛热烈而活泼。而学长学姐们也准备了写满箴言的精美书签,

24、赠送给育才的学弟学妹,激励他们加油奋发,早日遂愿。(2)作为校刊小记者的你,想写一篇报道名校学长学习经验的文章。会后,你找到王然学长想多了解一些他的学习情况,你会怎样说?(3)学校针对这次活动的主题向同学们征集对联,请你根据上联对出下联。上联:聆听良言,立鸿鹄远志,今朝学海拼搏奋进。下联: 2018-2019学年四川省成都锦江区二校联考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基础积累与运用1(3分)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要塞(si) 教诲(hu) 不辍(chu) 粗糙(co)B颁发(bn) 悄然(qio) 炽热(zh) 侏儒(r)C夺魁(ku) 咆哮(xio) 骤雨

25、(zhu) 瞥见(pi)D歼灭(jin) 渗透(shn) 凛冽(ln) 周济(j)【分析】略【解答】D【点评】略2(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今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有:经济学家帕西,他建立了促进国际仲栽的各国议会 联盟。B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 翔舞的“飞天”。C母亲是个好劳动。她这样地整日劳禄着,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 的忙了。D无疑,这张脸平淡无奇,嶂碍重重,没法弥补,不是传播智慧的殿堂,而是禁 锢思想的囚牢。【分析】略【解答】B【点评】略3(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王老师一贯和颜悦色,我们遇到什么问

26、题都愿意向她请教。B在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下,锐不可当的恶势力团伙被彻底粉碎。C新中国刚成立之时,中国人民白手起家,创造着自己新的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D今天他正襟危坐,和平日嬉皮笑脸的样子判若两人。【分析】略【解答】B【点评】略4(3分)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体育蕴含着独特的魅力,它既能铸造健美的体魄,而且能展示奋力拼搏的精神。B11 月 16 日起,成都公安机关将对限养区范围内的禁养犬只开展收容处置。C海子山位于理塘县与稻城之间,这里山清水秀,海拔大约 4760 米左右。D习总书记对港珠澳大桥的建设给予高度评价,并指出这是一座圆梦桥、复兴桥。【分析】略【解答】D【点评】略二、文言文阅读

27、5(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

28、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A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溯:顺流而下B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属:连接C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东西:向东或向西D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反:同“返”,返回(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A至于夏水襄陵相与 步于中庭B其间千二百里未复有能与其奇者C春冬之时何陋之有D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自康乐以来(3)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CA自三峡七百里中,两

29、岸连山,略无阙处。译文:在七百里三峡当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一点也没有中断的地方。B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译文:极高的山峰上多生长着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泉瀑布在山峰之间飞流冲荡。C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译文: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浪涛像是在飞快地奔跑。D横柯上蔽,在昼犹昏。译文: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是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4)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BA三峡一文思路清晰,先写概貌,再分述。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B三峡文末写渔人歌谣,直接表达出景物带给人们的感伤情绪,更突出了秋天的凄凉冷落。C与朱元思书中,“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30、”描绘远景,极目远眺,风停雾散,高爽晴空一尘不染,天山一碧。D“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是作者观景的感受,借景言志,表现自己对争名逐利官场的鄙视。【分析】参考译文:三峡 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中,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中间没有空缺的地方。重重叠叠的山峰像屏障一样,遮住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两岸的丘陵的时候,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隔了。如果有时皇上的命令要紧急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行的快啊。 每到春季和冬季,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映出

31、了(山石林木)的倒影。高山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挂着的瀑布冲荡在岩石山涧中,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许多趣味。 每到秋雨初晴、降霜的时候,树林山涧一片清凉寂静,经常有猿猴在高处长啸,叫声不断,声音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了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所以打鱼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与朱元思书 风和烟都消散了,天和山变成相同的颜色。(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随意的向东或向西漂流。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灵异的水,天下独一无二的。 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千丈也可以看见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直接看见,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

32、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密而绿的树,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了无数个山峰。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悦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停。像凶猛的鸟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也就平静下来。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

33、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A有误,句意为: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隔了。溯:逆流而上。BCD正确。故选:A。(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前句句意为: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两岸丘陵的时候。于,无义,助词。后句句意为:就一同在庭院里散步。于,在,介词。选项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B前句句意为:这中间有一千二百多里。其,这,指从白帝城到江陵之间,代词。后句句意为: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其,这种,代词。选项选项加点词意义不相同。C前句句意为:春季和冬季的时候。之,的,助词。后句句意为:有什么简陋的呢。之,宾语前置的标志,助词。选项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

34、。D前句句意为: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自,从,介词。后句句意为: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自,从,介词。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故选:D。(3)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ABD句子翻译正确。C有误,句意为: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浪涛像飞奔的骏马。奔,飞奔的骏马。选项中把“奔”翻译为“飞快地奔跑”,因此错误。故选:C(4)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ACD正确;B有误,“直接表达出景物带给人们的感伤情绪”错误。根据原文“打鱼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可知,文章通

35、过歌谣的内容表现出人们的伤感情绪和秋天的冷落凄凉,属于间接表达。故选:B。答案:(1)A(2)D(3)C(4)B【点评】文言文翻译方法:对,即对译法。也就是用现代汉语中等值的词去对换被译文言词的方法。增,即增添法。古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单音词,翻译时,要把这些文言单音词加以扩充,使之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删,即删减法。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没有相当的词表示它,不能硬译。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虽有同它相当的词,但如果勉强译出来,反而使句子累赘。属于这两种情况的文言虚词,翻译时则删去。移,即移位法。将文言句子按照现代汉语语法格式,调整语序。凡是与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形式不一致的文言句子,翻译时不能照原

36、句的语序排列,必须将不合现代汉语的语序部分加以调整。留,即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以及帝号、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于译文中,不必另作翻译。换,即替换法。不少文言文所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不是用原词表示,翻译时可用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三、古诗文默写6(6分)默写古诗文的名篇名句。(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馨香盈怀袖,路 远 莫 致 之。(庭 中 有 奇 树)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赠从弟(其二)刘桢)树 树 皆 秋 色,山山唯落晖。(野 望王 绩 )(2)请默写李白渡荆门送别的颔联和颈联。【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理解能力。解

37、答此类题目,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反复记忆,理解背诵,注意易错字,和理解型默写。【解答】答案:(1)馨香盈怀袖(注意“馨”的写法)瑟瑟谷中风山山唯落晖(注意“晖”的写法)(2)颔联: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颈联: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注意“荒”的写法)【点评】答名句默写方法推荐:(1)保持良好心态,培养识记兴趣。(2)多种方法结合,提高识记效果。(3)经常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4)关注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7(10分)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梁实秋 (1)我在十八九岁的时候,遇见一位国文先生。他给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也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记他。 (2)先生姓徐

38、,名锦澄,因为他凶,我们给他取的绰号是“徐老虎”。他的相貌很古怪,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形却是方方的,扁扁的,像聊斋志异绘图中的夜叉的模样。他的鼻尖有一些红,鼻孔里常藏着两桶清水鼻涕,不时的吸溜着,嘴撇得瓢儿似的。 (3)有一天,先生大概是多喝了两盅,摇摇摆摆的进了课堂。这一堂是作文,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刚写了两个字,一位性急的同学发问了:“这题目怎样讲呀?”老先生转过身来,冷笑两声,勃然大怒:“题目还没有写完,写完了当然还要讲,没写完你为什么就要问?”他滔滔不绝地吼叫起来。我觉得受了无理的侮辱,便挺身分辩了几句。这一下我可惹了祸,老先生把他的怒火都泼在我的头上了。他在讲台上来回的踱着,吸溜

39、一下鼻涕,骂我一句,足足骂了我一个钟头。 (4)从这一次起,徐先生算是认识我了。酒醒之后,他给我批改作文特别详尽。批改之不足,还特别的当面加以解释,我这个挨骂的学生,居然成为一个受益最多的学生了。 (5)徐先生自己选辑教材,有古文有白话,有历代佳作有时事杂论,油印分发给大家。他这样新旧兼收选教材,在当时是很难得的开通的榜样。我也因此逐渐领教了他的才学。 (6)徐先生的朗诵非常有意思。他打着江北的官腔,咬。牙。切。齿。地大声读一遍,不论是古文或白话,一字不苟地吟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蕴藏的意义好像都给宣泄出来了。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我们听了之后,好像已经理会到原文意义的一半

40、了。我对于国文的兴趣因此提高了不少。 (7)徐先生最独到的地方是改作文。他最擅长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洋洋千余言的文章,经他勾抹之后,所余无几了。我初次经此打击,很觉得气短,我掏心挖肝诌出来的句子,被他几杠子就给抹了。但是他郑重地给我解释:“你拿了去细细的体味,你的原文是软趴趴的,冗长,我给你勾掉了一大半,你再读读看,原来的意思并没有失,但是笔笔都立起来了,虎虎有生气了。”我仔细一揣摩,果然。他的大墨杠子打得是地方,把虚泡囊肿的地方全削去了,剩下的全是筋骨。如果我以后写文章还能不多说废话,还能有一点点硬朗挺拔之气,还知道一点“割爱”的道理,就不能不归功于我这位老师的教诲。 (8)我离开先生已将近

41、五十年了,未曾与先生一通音讯,我回忆他的音容之余,不禁还怀着怅惘敬慕之意。(有删改)(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先生留给作者印象深刻的事件。(2)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打着江北的官腔,咬牙切齿地大声读一遍,不论是古文或白话,一字不苟地吟咏一番。” (3)无论是“藤野先生”还是“徐先生”,都让学生深深地敬慕和怀念,这其中的原因有何相同之处?请结合两篇文章的内容简要分析。【分析】本文记叙了与徐老师有关的四件小事:作文课因学生性急发问,“我”挺身分辩,他勃然大怒。编辑教材新旧兼收。朗读咬牙切齿,一字不苟,朗朗上口。批改作文大勾大抹,郑重解释。刻画了徐老师的形象,表现了我对老师的怀念敬慕之情。【

42、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概括能力。细读文本可知,第四段记叙了在作文课上他批评学生和我的事件。第五段记叙了他自己编辑教材,新旧兼收的事件。第六段记叙了他朗读课文的事件。第七段记叙了他批改作文的事件。(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词语的能力。既要理解词语的本义,又要体会它在具体语境中对表现人物性格、文章中心所起的作用。句中“咬牙切齿”本义是形容忿恨到极点,在这里形容徐老师读书时夸张的样子,写出了他读书的投入及对工作的认真负责。(3)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藤野先生治学严谨、做事认真、关心学生,是一位毫无民族偏见的好老师,所以深受鲁迅先生爱戴。徐老师虽然长相不佳且待人凶恶,但他有才华,对学生

43、认真负责,教学上教导有方,作者跟从他学习受益颇多,所以对他充满敬慕。所以他们的相似之处是:对学生认真负责,教学上教导有方。答案:(1)相貌古怪凶狠,曾经狠狠骂我;自己选辑教材;朗诵课文声情并茂;给我批改作文特别详尽。(2)“咬牙切齿”贬义褒用,生动形象地写出徐老师朗读时的认真,读得有感情、有气势、有抑扬顿挫。(3)对学生认真负责,教学上教导有方。【点评】赏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1找加点词的特点:辨析词性或涉及的修辞、描写方式;2分析词中所体现的人物在心理、性格、情感方面的特点;3分析作者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五、作文8(60分)有人说:阅读并不局限于书本,一诗一文、一草一木、一人一事皆可读。“无可奈

44、何花落去”是诗人读懂人生的感慨,“读你千遍也不厌倦”是歌手读懂真情的呼唤,“先忧后乐”是文人读懂时代的担当人生经历中,各种接触、交流的过程都是读的过程。读是面对,读是沟通,读是了解,读是探索,读是品味,读是感悟请以“终于,我读懂了你”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选材真实,抒发真情实感。字迹工整、书面整洁,不少于 700 字。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班名和地名。不得抄袭、套作。【分析】本篇作文考查命题作文的写作。作文的题目是“终于,我读懂了你”,“终于”说明是经过了很长的时间才达到的目的,可能以前一直都不理解,但是某一天或是某件事,终于明白了你。这个“你”可以是一本深奥的书,也可以是一个人,如父亲、老师、苏轼、一个时代、一段情等。记叙文的文体,写作时注意运用写记叙文的各要素。如写终于读懂了父亲,先写自己认为父亲不爱自己,后来才明白其实父亲是很爱自己的。选材上可以是:小时总把自己骑在双肩上一起飞,可上小学后对自己却一直很严厉;学骑自行车摔倒父亲只在旁边看,还严厉地让自己起来;学会骑单车后,父亲再不骑车送自己上学等。【解答】【范文】终于,我读懂了你 父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父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期中试卷 > 八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