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八专题强化练(八)(含解析)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12762 上传时间:2019-12-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5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八专题强化练(八)(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八专题强化练(八)(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八专题强化练(八)(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八专题强化练(八)(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八专题强化练(八)(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题强化练(八)1(2019年浙江月考)常温下,分别取浓度不同、体积均为20.00 mL的3种HCl溶液,分别滴入浓度为1.000 molL1,0.100 0 molL1和0.010 00 molL1的NaOH溶液,测得3个反应体系的pH随V(NaOH)的变化的曲线如图,在V(NaOH)20.00 mL前后出现突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3种HCl溶液的c(HCl):最大的是最小的100倍B曲线a、b、c对应的c(NaOH):abcC当V(NaOH)20.00 mL时,3个体系中均满足:c(Na)c(Cl)D当V(NaOH)相同时,pH突跃最大的体系中的c(H)最大解析:A项,由图可知,c(

2、HCl)分别为1.000 molL1,0.100 molL1和0.010 00 molL1,故最大的是最小的100倍,正确;B项,加入多于20 mL的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pH最高的为氢氧化钠浓度最高的图象,即a对应的c(NaOH)最大,以此类推,正确;C项,当V(NaOH)20.00 mL时,都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c(H)c(OH),根据电荷守恒c(H)c(Na)c(Cl)c(OH),正确;D项,当V(NaOH)相同时,三者都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混合溶液体系中c(H)应该是相同的,不正确。答案选D。答案:D2(2019天津卷)某温度下,HNO2和CH3COOH的电离常数分别为5.0104和1

3、.7105。将pH和体积均相同的两种酸溶液分别稀释,其pH随加水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曲线代表HNO2溶液B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b点c点C从c点到d点,溶液中保持不变(其中HA、A分别代表相应的酸和酸根离子)D相同体积a点的两溶液分别与NaOH恰好中和后,溶液中n(Na)相同解析:电离常数HNO2大于CH3COOH,酸性HNO2大于CH3COOH。A项,由图可知,稀释相同的倍数,的变化大,则的酸性比的酸性强,溶液中氢离子浓度越大,酸性越强;B项,酸抑制水电离,b点pH小,酸性强,对水电离抑制程度大;C项,溶液中,从c点到d点,HA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但KW、Ka(HA)的值

4、不变,故不变;D项,体积和pH均相同的HNO2和CH3COOH溶液,c(CH3COOH)c(HNO2)。答案:C3(2019北京市海淀区模拟)HA为一元弱酸。已知溶液中HA、A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溶液pH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向10 mL 0.1 molL1 HA溶液中,滴加0.1 molL1 NaOH溶液x m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pH9时,c(A)c(HA)Bx0时,1pH7Cx5时,c(A)c(HA)Dx10时,c(A)c(HA)c(Na)0.05 molL1解析:根据图象,当pH9时,c(HA)(A),A项正确; HA为弱酸,0.1 mol HA的pH1,HA为酸,因此HA的pHc(N

5、a)c(H)c(OH)C常温下,0.1 molL1 NaF溶液的pH大于0.1 molL1 CH3COONa溶液的pHD向CH3COOH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后所得的混合溶液10(pHpKa)解析:0.2 molL1CH3COOH溶液和0.1 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存在等浓度的醋酸钠和醋酸,根据电荷守恒,c(OH)c(CH3COO)c(H)c(Na),根据物料守恒,c(CH3COO)c(CH3COOH)2c(Na),根据上述2式有2c(OH)c(CH3COO)2c(H)c(CH3COOH),A项正确;根据图象,a点时,lg0,则c(F)c(HF),溶液的pH4,则c(H)c

6、(OH),此时溶液中含有NaF和HF,根据电荷守恒,c(F)c(OH)c(Na)c(H),则c(F)c(Na),因此c(F)c(HF)c(Na)c(H)c(OH),B项正确; 根据图象,当lg lg 0,有K(HF)c(H)104,同理Ka(CH3COOH)105,因此酸性HFCH3COOH,则0.1 molL1 NaF溶液的pH小于0.1 molL1 CH3COONa溶液的pH,C项错误; 根据图象,向CH3COOH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后所得的混合溶液,10(pHpKa)10lg c(H)lg Ka10lg 10lg ,D项正确。答案:C5在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c(H)与c(OH)关系如图

7、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五点KW间的关系:BCADEB若从A点到C点,可采用温度不变在水中加入适量NH4Cl的方法CE点对应的水溶液中,可能有NH、Ba2、Cl、I大量同时存在D若处在B点时,将pH2的硫酸溶液与pH10的K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呈中性解析:通过关系式:KWc(H)c(OH)可计算出图中五点关系:KW(B)1012,1014KW(C)c(H2CO3)c(CO)c(OH)c(H)BpH11时:c(HCO)c(Cl)CpH7时:c(Na)c(HCO)c(CO)c(OH)c(H)DpH11时:c(Na)c(H)3c(CO)c(OH)计算出碳酸钠的水解平衡常数为_。.醋

8、酸成本低,在生产中被广泛应用。(3)若某温度下,CH3COOH(aq)与NaOH(aq)反应的H46.8 kJmol1,H2SO4(aq)与NaOH(aq)的中和热为57.3 kJmol1,则CH3COOH在水溶液中电离的H_。(4)近年来化学家研究开发出用乙烯和乙酸为原料、杂多酸作催化剂合成乙酸乙酯的新工艺,不必生产乙醇或乙醛做中间体,使产品成本降低,具有明显经济优势。其合成的基本反应如下: CH2=CH2(g)CH3COOH(l)CH3COOC2H5(l);该反应类型是_,为提高乙酸乙酯的合成速率和产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任写出一条)。(5)在n(乙烯)与n(乙酸)物料比为1的条件下,某

9、研究小组在保持不同压强下进行了在相同时间点乙酸乙酯的产率随温度的变化的测定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温度在6080 范围内,乙烯与乙酸酯化合成反应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用v(p1)、v(p2)、v(p3)分别表示不同压强下的反应速率。a、b、c三点乙烯的转化率从大到小顺序为_。p1下乙酸乙酯的产率6090 时,先升高后降低的原因是_,根据测定实验结果分析,较适宜的生产条件是_(合适的压强和温度)。解析:.(1)Na2CO3为强碱弱酸盐,CO结合水电离的氢离子,生成HCO、H2CO3,破坏水的电离平衡,使土壤呈碱性,离子方程式COH2OHCOOH,加入石膏(CaSO42H2O)后,与

10、Na2CO3反应生成CaCO3,CO浓度降低,CO水解平衡向左移动,OH浓度降低,反应方程式为CaSO4(s)CO (aq)CaCO3(s)SO(aq)。(2)常温下在20 mL 0.1 molL1 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 HCl溶液40 mL,先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再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结合图象可知,曲线a为CO,曲线b为HCO,曲线c为H2CO3。由反应及图象可知,在同一溶液中,H2CO3、HCO、CO不能大量共存。pH11时,溶液中含有等浓度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和氯化钠,溶液中几乎没有H2CO3,因此c(CO)c(H2CO3),A项错误;pH11时,溶液中含有等

11、浓度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和氯化钠,溶液显碱性,以碳酸钠水解为主,因此c(HCO)c(Cl),B项正确;当pH7时,溶液中溶质为碳酸氢钠和氯化钠,碳酸氢钠水解溶液显碱性,溶液中几乎没有CO,因此c(OH)c(H)c(CO),C项错误;pH11时,c(CO)c(HCO),溶液中含有等浓度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和氯化钠,根据电荷守恒,c(Na)c(H)2c(CO)c(OH)c(HCO)c(Cl)3c(CO)c(OH)c(Cl),D项错误。碳酸钠的水解常数Khc(CO),根据图象,pH11时,c(CO)c(HCO),则Khc(CO)c(OH)1103。.(3)由题意知,CH3COOH(aq) OH(aq)=

12、CH3COO(aq)H2O(l)H46.8 kJmol1,H(aq)OH(aq)=H2O(l)H57.3 kJmol1,用可得CH3COOH电离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aq)H(aq)CH3COO(aq)H46.8 kJmol1(57.3 kJmol1)10.5 kJmol1。(4)根据CH2=CH2(g)CH3COOH(l)CH3COOC2H5(l),该反应为加成反应,为提高乙酸乙酯的合成速率和产率,改变条件加快反应速率且平衡正向进行,可以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增大压强等。(5)CH2=CH2(g)CH3COOH(l)CH3COOC2H5(l),温度一定,压强增大平衡正向进行,反应速率增大

13、,图象分析可知p1p2p3,则温度在6080 范围内,乙烯与乙酸酯化合成反应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是v(p1)v(p2)v(p3)。根据CH2=CH2(g)CH3COOH(l)CH3COOC2H5(l),压强越大,乙烯的转化率越大,根据的分析,p1p2p3,则转化率cba。由图象可知,6080 反应从正方向开始,未达平衡,温度高反应速率大,乙酸乙酯产率高;p1MPa、80 时反应已达平衡且正反应放热,故压强不变,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产率下降;选择适宜条件使得乙酸乙酯产率达到最大,图象中乙酸乙酯产率最大的条件是:p1MPa、80 。答案:.(1)COH2OHCOOHCaSO4(s)CO (aq)CaCO3(s)SO(2)不能B1103.(3)10.5 kJmol1(4)加成反应通入乙烯气体(或增大压强或其他答案合理即可)(5)v(p1)v(p2)v(p3)cba6080 反应从正方向开始,未达平衡,温度高反应速率大,乙酸乙酯产率高;80 时反应已达平衡且正反应放热,故压强不变,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产率下降p1MPa、80 - 1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化学 > 化学高考 > 二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