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1.2.1诗两首作业与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12466 上传时间:2019-12-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5.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1.2.1诗两首作业与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1.2.1诗两首作业与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1.2.1诗两首作业与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1.2.1诗两首作业与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1.2.1诗两首作业与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诗两首课时优案1 1读准字音彷徨()篱墙()榆阴()颓圮() 漫溯() 长篙()青荇() 斑斓() 笙箫()答案pn hunlyntu psoxnbn lnshn2词语辨用(1)寂寥寂寞老人独自生活在这座巨大而的空房子里,内心无比。(2)彷徨徜徉书籍不仅是我寂寞时的良伴、苦闷时的挚友,而且是我无助时的灯塔,它让我在知识的大道上。(3)沉淀积淀就像在杯子里只有下茶叶才能使茶水有滋味一样,你只有经验,充实人生,才能成为有修养的人。(4)斑斓灿烂徐志摩为中国现代新诗留下了的一页,如同的玛瑙,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答案(1)寂寥寂寞(2)彷徨徜徉(3)沉淀积淀(4)灿烂斑斓解析(1)“寂寥”和“寂寞”的

2、适用对象不同。寂寥:寂静空旷,没有声音;多指周围环境。寂寞:冷清孤单,清静;又形容孤独无助。多指人心里感觉。(2)“彷徨”和“徜徉”都有“走”的意思,不同的是走的心态不同。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该往哪个方向去。徜徉: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3)“沉淀”和“积淀”都有“沉下来,积聚”的意思,但二者的意义和适用范围不同。沉淀:溶液中难溶解的固体物质从溶液中析出;从溶液中析出的难溶解的固体物质;比喻凝聚,积累。“沉淀”可用于抽象事物,也可用于具体事物。积淀:积累沉淀;所积累下来的事物。“积淀”多形容文化、知识、经验、素质等抽象事物。(4)二者都有“非常好看”的意思,但强调的侧重点不同。“斑斓”

3、指灿烂多彩,专指色彩。“灿烂”指明亮华丽的样子,也形容文辞华美或事业辉煌、美好。3成语辨析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的正误,并说明理由。(1)纵观TPP成员国,如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都与中国有着数额巨大的国际贸易,TPP有可能使中国原本富有竞争力的外贸产品黯然神伤。()解释:(2)公平和正义是治愈社会心理疾病的最佳良药:只有机会公平,才不会有那么多的社会底层人士自怨自艾,感叹自己怀才不遇。()解释:(3)公安局抓获一名冒充国家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的犯罪嫌疑人,破获系列案件10余起,涉案价值90余万元。()解释:(4)巴尔扎克的所有作品不仅仅形成了一部书,但我们从里面看到的却是法国十九世纪斑驳陆离

4、的社会生活。()解释:答案(1)黯然神伤:形容情绪低沉、内心忧伤。此处不合语境。(2)自怨自艾:本义是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现仅指悔恨。本句语境感叹怀才不遇,是心怀幽怨,而不是悔恨。结合“感叹自己怀才不遇”的语境可知,属于望文生义。(3)招摇撞骗:寻机骗人。假借名义,进行蒙骗欺诈。(4)斑驳陆离:参差不一,形容色彩繁杂、斑斓绚丽。只能形容色彩,这里要改为“光怪陆离”。1梳理文章结构脉络,完成填空。答案姑娘青荇潭水2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雨巷运用了象征的手法。诗中的“我”“雨巷”“姑娘”并非是对生活的具体写照,而是充满了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B雨巷诗中借江南小巷的阴沉

5、来象征当时社会的黑暗;“我”在黑暗中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出路,充满了迷惘和绝望。C再别康桥中,诗人把自己对母校的深情融进了悄悄别离时那富有特色的形象和想象中,形成了一种轻柔、明丽而又俊逸的格调。D再别康桥运用比喻、拟人、借代等修辞手法,写出了康桥那特有的优美景象,表达了自己那追梦般的思念之情。E再别康桥全诗四行一节,诗行排列错落有致;每句字数基本为六七字,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一韵,呈现出明显的旋律感。答案BD解析B项,“迷失了方向”说法欠妥;“绝望”错误。D项,这首诗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有比喻(“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彩虹似的梦”),有拟人(“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6、,有顶针(“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有反复(“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没有借代。一、基础检测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出则繁华,入则宁静,不似荒野的,不似城中的吵闹,想在城市中寻找一处这样的心灵居所,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不论是选择北上广,还是到二三线城市,路皆在前方,都没有必要,只要态度端正,积极向上,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一国两制”在澳门的实践必将谱写出新的精彩篇章,澳门也将好戏连台,唱得韵味惹人醉。A寂寞彷徨漫长 B寂寥徘徊悠长C寂寞徘徊漫长 D寂寥彷徨悠长答案D解析(1)寂寥:寂静;空旷。寂寞:孤单冷清;清静,寂静。结合“入则宁静”

7、,句用“寂寥”更合适。(2)彷徨: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结合“路皆在前方”可知,句用“彷徨”更合适。(3)悠长:久远;漫长。漫长:长得看不见尽头的(时间、道路等)。结合“韵味”可知,句用“悠长”更合适。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车流如织的三环线上,一辆小轿车突然抛锚,司机一时,幸好两名协警巡逻路过,顶着烈日帮忙检查故障。虽然每次成绩都不理想,身边很多人也不支持,但47岁的高考钉子户梁实笑着说,他对高考从未,还会第18次参加高考。开学恐惧症是一种心理上的情绪障碍,患者的症状主要有情绪低落、无缘无故发脾气、浑身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

8、A不知所措心灰意冷心慌意乱B心灰意冷不知所措心慌意乱C心慌意乱心灰意冷不知所措D不知所措心慌意乱心灰意冷答案A解析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句中,由“突然抛锚”可知,选“不知所措”较合适。心灰意冷:灰心丧气,意志消沉。句中,由前面的“每次成绩都不理想”可知,可选“心灰意冷”。心慌意乱:内心惊慌,思绪纷乱。句中,由语境可判断,选表情绪状态的“心慌意乱”较合适。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且表意明确的一项是()A戴望舒曾熟读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魏尔伦,苏联学者契尔卡斯基说过,就多愁善感的气质说,戴望舒也接近魏尔伦。B“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这是极具概括力的隽永的语言,匆匆一生的徐

9、志摩,似乎也预示在这谶语般的诗句里。C五四放歌天路致橡树近日,2016年“三节”群众文化活动“迎新春诵经典”大学生专场诵读会在一首首激情澎湃的诗歌中拉开了序幕。D读完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读者就会为这诗一般的语言所谱写的回忆梦幻曲所感染,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答案C解析A项,成分残缺,在“诗人魏尔伦”之后加“的诗”。B项,语序不当,“匆匆一生的徐志摩”应为“徐志摩匆匆的一生”。D项,最后一句缺少主语,可删掉“使读者”。4下列各项中,诗歌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A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B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C丁香/般的/惆怅D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答案C解析应为:

10、丁香般的/惆怅。5对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借代)B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顶真)C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比喻)D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拟人、顶真)答案A解析修辞手法是比喻。二、精段鉴赏阅读再别康桥,完成68题。再别康桥徐志摩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11、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6下列对再别康桥一诗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诗第一节连用三个“轻轻的”,描写出诗人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的情景。诗人的感情温柔细腻,诗歌节奏轻盈舒缓,为全诗定下了感情基调。B这首诗体现了“新月派”所提倡的“三美”的诗歌创作主张,即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音乐美,表现为这首诗的章节统一,韵脚严整,节奏鲜明,旋律和谐。C本诗的绘画美表现为诗人注意诗的画面感,用词讲究色彩运用和搭配,如“云彩”“金柳”“彩虹”“斑斓”等词语,充满色彩

12、感,诗的每一节几乎都可看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D第五节的“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是回忆往昔夜晚在康河尽兴游览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恋之情。答案D解析不是“回忆往昔”,而是诗人的想象,是“彩虹似的梦”的引申。7如何理解再别康桥中的“放歌”和“悄悄”?答:答案“放歌”是诗人面对康桥的美景时情不自禁产生的爱恋、欣喜的情感,“不能放歌”是因为今晚要和康桥道别,离情别绪萦绕在心,情绪顿然低落,别离的沉重压得诗人发不出任何声响。“悄悄”是说痛苦别离曲只能在心中回荡,加剧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苦痛,深刻地表现出诗人对康桥的热爱与依恋之情。解析解答本题,注重分析“放歌”和“悄悄”体现的诗人情感,还要注意二者的关联。8再别康桥的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在语意上同中有异,形成复沓的结构形式,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答:答案第一节和最后一节语意相似,都表达了一种与康桥告别时依依不舍、缠绵悱恻的感情。但相似中有不同,首节的前两个“轻轻”末节改成了两个“悄悄”,首节是“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末节是“挥袖”不带走“云彩”;末节表达的依依惜别之情,比首节又进了一层,强化了对康桥恋恋不舍的感情,营造了一种惆怅、伤感的意境。解析注重分析两节诗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此把握这样写的好处,比如描写的内容、营造的氛围、表达的情感等。-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人教版 > 必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