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10824 上传时间:2019-12-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89.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0届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0届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0届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0届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永安一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 文 试 题(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一、文言文阅读(38分)(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大公鼎,渤海人,先世籍辽阳率宾县。公鼎幼庄愿,长而好学。咸雍十年,登进士第,调沈州观察判官。时辽东雨水伤稼,北枢密院大发濒河丁壮以完堤防。有司承令峻急,公鼎独曰:“边障甫宁,大兴役事,非利国便农之道。”乃疏奏其事。朝廷从之,罢役,水亦不为灾。濒河千里,人莫不悦。改良乡令,省徭役,务农桑,建孔子庙学,部民服化。累迁兴国军节度副使。时有隶鹰坊者,以罗毕为名,扰害田里。岁久,民不堪。公鼎言于上,即命禁戢。会公鼎造朝大臣谕上嘉纳之意公鼎曰一郡获安诚为大幸他郡

2、如此者众愿均其赐于天下从之徙长春州钱帛都提点。车驾如春水,贵主例为假贷,公鼎曰:“岂可辍官用,徇人情?”拒之。颇闻怨詈语,曰:“此吾职,不敢废也。”俄拜大理卿,多所平反。天祚即位,历长宁军节度使、南京副留守,改东京户部使。时盗杀留守萧保先,始利其财,因而倡乱。民亦互生猜忌,家自为斗。公鼎单骑行郡,陈以祸福,众皆投兵而拜曰:“是不欺我,敢弗听命。”安辑如故。拜中京留守,赐贞亮功臣,乘传赴官。时盗贼充斥,有遇公鼎于路者,即叩马乞自新。公鼎给以符约,俾还业,闻者接踵而至。不旬日,境内清肃。天祚闻之,加赐保节功臣。时人心反侧,公鼎虑生变,请布恩惠以安之,为之肆赦。公鼎累表乞归,不许。会奴贼张撒八率无赖

3、啸聚,公鼎欲击而势有不能,叹曰:“吾欲谢事久矣。为世故所牵,不幸至此,岂命也夫!”因忧愤成疾。保大元年卒,年七十九。 (节选自辽史大公鼎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会公鼎造朝/大臣谕上嘉纳之意/公鼎曰/一郡获安诚/为大幸/他郡如此者众/愿均其赐于天下/从之/B.会公鼎造朝/大臣谕上嘉纳之意/公鼎日/一郡获安/诚为大幸/他郡如此者众/愿均其赐/于天下从之/C.会公鼎造朝/大臣谕上嘉纳之意/公鼎曰/一郡获安/诚为大幸/他郡如此者众/愿均其赐于天下/从之/D.会公鼎造朝/大臣谕上嘉纳之意/公鼎曰/一郡获安诚/为大幸/他郡如此者众/愿均其赐/于天下从之/2.下列

4、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进士”指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殿试及第者。“进士”分等级,一甲三人,分别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进士及第。B.“大理”即大理寺,官署名,专门负责刑狱案件的审理,其长官为大理卿,即大理寺卿,位九卿之列。C.“中京”指洛阳,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在历史上曾有三个不同的朝代封洛阳为中京。D.“旬日”指十天,有时也指时间不长。古代把一个月分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为十天,分别为上旬、中旬、下旬。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大公鼎心怀大局,思虑周全。辽东地区发生水涝,官府大规模调发壮丁来修缮堤防

5、,他力陈征役之弊,朝廷最终停止了劳役。B.大公鼎体恤百姓,务于教化。他任良乡县县令期间,为百姓减省徭役,重视农桑,兴办学校,使百姓顺服并得到教化。C.大公鼎为官耿直,忠于职守。他调任长春州钱帛都提点时,公主按照惯例向他借钱,他予以拒绝,即使被埋怨责骂也不为所动。D.大公鼎以诚待人,令人信服。东京盗贼发动暴乱,百姓也互相猜忌、争斗,他向百姓陈说祸福,发给盗贼凭证,劝他们改过,众人都听从命令。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公鼎独曰:“边障甫宁,大兴役事,非利国便农之道。”(2)时人心反侧,公鼎虑生变,请布恩惠以安之,为之肆赦。(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8题。刘昫,字耀远,涿

6、州归义人也。昫神彩秀拔,文学优赡,与兄、弟俱有乡曲之誉。唐天祐中,契丹陷其郡,昫被俘至新州,逃而获免。后居上国大宁山,与吕梦奇、张麟结庵共处,以吟诵自娱。会定州连帅王处直以其子都为易州刺史,署昫为军事衙推。及都去任,乞假还乡,都招昫至中山。庄宗即位,授太常博士,赐绯;比部郎中,赐紫。丁母忧,服阕,依旧充职。明宗即位,拜中书舍人。明宗重其风仪,爱其温厚,长兴中,拜平章事。时昫入谢,遇大祠,明宗不御中兴殿,閤门白:“旧礼,宰相谢恩,须正殿通唤,请候来日。”枢密使曰:“命相之制,下已数日,中谢无宜后时。”因即奏之,遂谢于端明殿。昫以端明殿学士拜相,而谢于本殿,士子荣之。初,唐末帝自风翔至切于军用时王

7、玫判三司诏问钱谷玫具奏其数及命赏军甚愆于素末帝怒用昫代玫昫乃搜索簿书,命判官高延赏计穷诘勾,及积年残租,或场务贩负,皆入账籍,条奏其事,请可征者急督之,无以偿官者蠲除之。吏民相与歌咏,唯主典怨沮。及罢相之日,群吏相贺,昫归,无一人从之者,盖憎其太察故也。天福初,张从宾作乱于洛阳,害皇子重乂,诏为东都留守。未几,奉使入契丹,还封谯国公。开运初,授司空。契丹主至,不改其职。昫以眼疾乞休致,契丹主授昫守太保。契丹主北去,留于东京。其年夏,以病卒,年六十。汉高祖登极,赠太保。初,昫避难河朔,匿于北山兰若,有贾少瑜者为僧,辍衾袍以温燠之。及昫官达,资少瑜进士及第,拜监察御史,闻者义之。(节选自旧五代史刘

8、昫传)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唐末帝自凤翔至/切于军用时/王玫判三司/诏问钱谷/玫具奏其数/及命赏军/甚愆于素/末帝怒/用昫代玫/B.唐末帝自凤翔至/切于军用/时王玫判三司/诏问钱谷/玫具奏其数/及命赏/军甚愆于素/末帝怒/用昫代玫/C.唐末帝自凤翔至/切于军用时/王玫判三司/诏问钱谷/玫具奏其数/及命赏/军甚愆于素/末帝怒/用昫代玫/D.唐末帝自凤翔至/切于军用/时王玫判三司/诏问钱谷/玫具奏其数/及命赏军/甚愆于素/末帝怒/用昫代玫/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署”,表示代理、暂任或试充某官职。在古文中同

9、样表示代理官职的还有“假”“权”“夺”等。B.“赐绯”,唐制,四品、五品的官服是绯色,有时官员的官品不及而皇帝推恩特赐,准许服绯。C.“公”,周代诸侯五等级之一,大诸侯称公、侯,小诸侯称伯、子、男,后用五等爵位封有功之人。D.“休致”,指官员年老退休去职。古代有“大夫七十而致事”的传统,官员一般到七十岁退休。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刘昫才华出众,乱世隐居。他富有文采,与自己的哥哥、弟弟都在家乡有声誉;他从敌军逃脱后,就在大宁山上修建草庵,吟诵诗歌,自娱自乐。B.刘昫温厚俊朗,深受皇恩。他仪表堂堂,宽厚待人,受到明宗喜爱,被授予平章事;他以端明殿学士的

10、身份拜任宰相,又在端明殿谢恩。C.刘昫尽忠职守,遭人嫉恨。他细致查对军队钱粮数目,受到百姓称赞,但因主管官员的怨恨、报复而被罢免宰相一职,返回故里时无一个人追随。D.刘昫知恩图报,世人称赞。他在河朔避难时得到贾少瑜的帮助,当官后不忘资助贾少瑜考进士,当时听说这件事的人都认为他很讲义气。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閤门白:“旧礼,宰相谢恩,须正殿通唤,请候来日。” (2)条奏其事,请可征者急督之,无以偿官者蠲除之。 二、古代诗歌鉴赏(27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910题。哀郢二首(其二) 陆游荆州十月早梅春,徂岁真同下阪轮。天地何心穷壮士?江湖自古著羁臣。淋漓痛

11、饮长亭暮,慷慨悲歌白发新。欲吊章华无处问,废城霜露湿荆榛。【注】哀郢:本是屈原九章中的篇名,陆游借以为题。郢,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在今湖北江陵附近。徂岁:言岁月流逝。下阪轮:下坡的车轮。章华:指章华台,楚国离宫。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首联先说荆州十月已是早梅初开的小阳春气候了,接着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时光的流逝比作下坡的车轮。B.颔联紧承首联,由岁月轮转联想到人事代谢,感叹有很多像屈原一样被放逐的人,但也认为天地不会困住有壮志的人。C.颈联意境苍凉而悲壮,抒发了诗人心中那无法排解的报国无门的孤独、怨愤、惆怅、苦闷,深化了颔联的悲情。D.这首诗首联和尾联皆

12、写景,遥相呼应,思路缜密,结构严谨;中间两联直抒胸臆,感情浓郁,情因景而发,主旨鲜明。10.诗的尾联勾画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具有怎样的深刻意蕴?请简要分析。(6分)(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112题。野菊 李商隐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细路独来当此夕,清樽相伴省他年。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注】省:记忆。紫云:指代中书省。令狐楚、令狐绹父子曾对李商隐有知遇之恩,令狐绹时任中书舍人。霜栽:指野菊。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这首诗和锦瑟一样,都体现了诗人诗歌幽约细美的艺术风格。B.竹、椒、雁、蝉等意象凄美,寓情于景

13、是本诗最主要的表现手法。C.颈联将“此夕”与“他年”对照,暗含着诗人对身世的无限感慨。D.尾联表面写野菊不被人取用,实则暗指旧友不向朝廷引荐自己。12.本诗第二句“微香冉冉泪涓涓”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此句在艺术技巧上的妙处。(6分)(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314题。赴建康过京口呈刘季高 叶梦得客路重经黄鹄前,故人仍得暂留连。长枪大剑笑安用,白发苍颜空自怜。照野已惊横雉堞,蔽江行见下楼船。灞陵醉尉无人识,漫对云峰说去年。【注】刘季高:叶梦得的好友,叶、刘两人都遭到以秦桧为首的主和派排挤。雉蝶:指防守的壁垒。下楼船:指金兵浮江而下,楼船千里,进攻建康。灞陵醉尉:西汉时,李广和一名随从返家时至

14、灞陵亭,灞陵尉喝醉了酒,禁止他们通行,二人只得夜宿亭下。1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首联写诗人又一次经过京口,得以暂时和故人相聚,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喜悦。B.“照野”句写战场上烽火照野、战垒横陈,表达了诗人对前线战士殊死战斗的赞美。C.尾联中,诗人借李广无人识的典故说自己无人识,“漫”字看似随意,实则蕴含悲痛之感。D.本诗诗意悲慨苍凉,诗人对友人感叹时事,对议和深为不满,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14.请简要赏析颔联中“笑”“空”二字的表达效果。(6分)三、名句名篇默写(10分)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欧阳修醉翁亭记中,先写了酿泉,然后以“

15、, ”两句写醉翁亭突然出现在人们眼前,形象生动。(2)诸葛亮出师表中,“ , ”两句阐明奖惩功过、好坏,不能因为在宫中或府中而有所不同。(3)小石潭记中“ ”一句既正面写游鱼的自在,又侧面表现潭水清澈,而“ ”句采用拟人手法写出游鱼闲适轻快、灵敏活泼的情态。(4)古人在欢乐之余,往往会有人生短暂之叹。曹操曾感慨人生“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苏轼也曾在赤壁赋中借飞虫米粒慨叹人生如同“ , ”。(5)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宋荣子面对世人的称赞或非难能做到宠辱不惊,是因为他达到了“ , ”的境界。四、语言文字运用(1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据最新消息、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21家中国企

16、业登上未来50强的榜单,其中新浪微博仅次于美国的云计算软件开发商Workday,高居榜单第二的位置。新浪微博能够名列前茅,显然有自己独特的市场套路与商业魅力。 当年,正值全球社交网络服务竞争的白热化阶段,新浪团队推出了微博。那时,美国的“推特”已经做得 。然而,仅用了一年,微博就揽进了1亿用户,并成长为中国最为火爆的移动互联网社交平台。微博持续发展,后来居上,现已成为全球用户规模最大的独立社交平台。 ( ),比如支持“评论+转发”,支持原生图片和视频,而“推特”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在使用开放平台接入的图片与视频服务。这决定了微博的互动性、 大大强于“推特”。在核心技术方面,微博可与“推特” 。比

17、如微博的移动APP应用比“推特”早推出6个月, 能力更胜一筹。一方面,有了便捷的移动支付,使基于账号体系的前提下投放的内生性广告为微博商业生态的优化增进了驱动力;另一方面,移动支付为粉丝经济提供了营销平台。 1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A.风生水起 参与性 分庭抗礼 盈利B.有声有色 形象性 平分秋色 营利C.有声有色 形象性 平分秋色 盈利D.风生水起 参与性 分庭抗礼 营利17.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微博比“推特”面世晚一些,“推特”所缺少的一些元素是微博从一开始就加入了的B.微博比“推特”面世晚一些,但微博从一开始

18、就加入了“推特”所没有的一些元素C.微博从一开始就加入了“推特”所没有的一些元素,微博比“推特”面世晚一些D.“推特”所缺少的一些元素是微博从一开始就加人了的,但“推特”比微博面世早一些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便捷的移动支付使基于账号体系下所投放的内生性广告为微博商业生态的优化增强了驱动力。B.便捷的移动支付使以账号体系完善前提所投放的内生性广告为微博商业生态的优化增强了驱动力。 C.有了便捷的移动支付,基于账号体系所投放的内生性广告为微博商业生态的优化增添了驱动力。 D.有了便捷的移动支付,使在账号体系的基础上投放的内生性广告为微博商业生态的优化

19、增添了驱动力。(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0题。从古至今,人类无时无刻不 在文化的汁液中。在我国,从商周时期出土的鼎、尊、爵等食器文物,到园林寺庙等建筑艺术,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文学艺术,再到围棋、投壶、蹴鞠等游艺活动,数不胜数的文化遗产成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的璀璨繁星。但是,一般来讲,古代中国主流文化的引领者和创造者、高端文化产品的使用者,大都是王侯贵族、文人士子等上流社会人士,而坐贾行商者、市井细民等,或是堆金积玉或是 ,虽然也在创造着、享用着文化成果,却大都处于文化 状态,要等待承担文化使命的圣贤来“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这与古代中国落后的物质生产条件和社会制度是息息相关的。而在

20、当下中国,随着国力的强盛、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人们对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国家大力提倡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希望为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挖掘精神力量和发展方向;百姓想要为平凡的日常生活增添一些美感与意义,让日子过得更有滋有味。这样上下 ,一起将“文化创意”推到了时代前沿,也推到了巨大的产业链中。而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依靠的是人,最核心的就是人的创造力的解放。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濡染 一文不值 蒙昧 勠力同心 B.浸泡 一文不名 蒙昧 勠力同心 C.浸泡 一文不值 愚昧 和衷共济 D.濡染 一文不名 愚昧 和衷共济 20.文

21、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国家提倡大力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希望为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挖掘精神力量并明确发展方向。 B.国家提倡大力发扬优秀文化传统、希望为具有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挖掘和明确精神力量与发展方向。 C.国家大力提倡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希望为具有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挖掘和明确精神力量与发展方向。 D.国家大力提倡发扬优秀文化传统,希望为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挖掘精神力量并明确发展方向。五、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喜迎祖国70年华诞,国庆献礼大片我和我的祖国于今年国庆期间上映,影片聚焦了7个祖国重大历史瞬间,包括前夜相

22、遇夺冠回归北京你好护航白昼流星七个部分,分别讲述七个故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84年8月8日中国女排奥运夺冠并首获世界大赛三连冠;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2015年9月3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2016年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与光阴握手,同岁月回望,爱国既是一种情怀,又是一种行动。这七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哪一个更能引起你的感悟和思考,请选择其中的一个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C。解析:句中的“诚”是“确

23、实,的确”的意思,一般放在句首或句中,不用在句尾,排除A、D两项;“从之”的主语是皇上,“从之”前应断开,排除B项。故答案为C。2.A。解析: “一甲三人,分别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进士及第”错误,“进士”分为三甲:一甲三人,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赐进士出身;三甲较多,赐同进士出身。3.D。解析:选项把大公鼎担任东京户部使和中京留守时的事搅和在一起了。4.(1)只有大公鼎说:“边境要塞刚刚安宁,大规模征徭役,不是造福国家便利农业的方法”。(关键词“边障”“甫”和“非之道”判断句式各1分,句子大意2分)(2)当时人心不安,大公鼎忧虑发生变乱,请求布施恩惠来安定人心,(皇

24、上)因此大赦天下。(关键词“反侧”“安”“肆赦”各1分,句子大意2分)【参考译文】大公鼎,是渤海人,祖籍为率宾县。大公鼎幼年时庄重朴实,长大后爱好学习。咸雍十年,考中进士,调任沈州观察判官。当时辽东地区雨水毁伤庄稼,北枢密院大规模调发沿河壮丁来修缮堤防。有关官署接受命令后严厉急躁,只有大公鼎说:“边境要塞刚刚安宁,大规模征徭役,不是造福国家便利农业的方法。”于是上奏章陈述这件事。朝廷听从了他的意见,停止了劳役,雨水也未造成灾害。沿河千里之内,百姓没有不高兴的。大公鼎改任良乡县县令,减省徭役,致力于耕织,兴办孔子庙学,管辖内的百姓顺服并得到教化。大公鼎多次升迁官至兴国军节度副使。当时有隶属于鹰坊

25、的人,以张网捕鸟为名,扰乱为害乡里。时间长了,百姓不能忍受。大公鼎上奏皇上,当即命令禁止。正值大公鼎入朝,大臣告知(大公鼎)皇上嘉奖并采纳他建议的事,大公鼎说“一个郡得到安宁,确实很幸运;其他郡这种事还很多,希望把这一恩赐平均给天下。”皇上听从了他的意见。大公鼎调任长春州钱帛都提点。皇上春天去游猎,公主照例借贷钱财,大公鼎说:“怎么可以停止官家用度,谋求个人人情?拒绝借贷。因此听到很多埋怨责骂的话,大公鼎说:“这是我的职责,不敢废弃啊。”不久大公鼎被授予大理卿,所平反的假错案很多。天祚帝即位后,大公鼎历任长宁军节度使、南京副留守,改任东京户部使。当时盗贼杀死留守萧保先,最初是贪图他的财产,后趁

26、机带头作乱。百姓也互相猜忌,家人自相争斗。大公鼎单人匹马巡行郡中,向百姓陈说祸福,众人都扔下兵器叩拜说:“这不是欺骗我们,不敢不听从命令。”安定和睦如故。大公鼎被授予中京留守,赐为贞亮功臣,乘坐驿车赴任。当时盗贼众多,有些盗贼在路上遇到大公鼎,就在他的马前叩拜,请求改过自新。大公鼎发给他们凭证,让他们回家恢复旧业,听说此事的盗贼接踵而来。不到十天,境内清平宁静。天祚帝听说后,加赐他为保节功臣。当时人心不安,大公鼎忧虑发生变乱,请求布施恩惠来安定人心,(皇上)因此大赦天下。大公鼎多次上表请求退职,皇帝不同意。正巧奴贼张撒八率无赖聚集起事,大公鼎想攻打而没有力量,叹息说:“我想辞官已很久了。因为被

27、世事牵累,不幸到了这个地步,难道是天命吗?”因而忧愤成病。保大元年大公鼎去世,享年七十九岁。5.D。解析: “切于军用”意为“迫切需要军费”,“时”意为“当时”,故“军用”和“时”之间应断开,故排除A、C两项。“及命赏军甚愆于素”中,“军”为“赏”的对象,“甚愆于素”说的是后唐末帝在赏赐军队时发现与王玫之前上奏的钱粮数目相差很大,故应在“军”后断开,排除B项。6.A。解析:“夺”不表示代理官职,而表示罢官免职。7.C。解析:“因主管官员的怨恨、报复而被罢免宰相一职”错误,根据原文中的“唯主典怨沮。及罢相之日,群吏相贺”,可知文中并没有提及刘昫被罢免宰相的原因。8.(1)守门官员说:“按照惯例,

28、宰相感谢皇恩,必须在正殿通名传唤,请等到明天。”(关键词“閤门”“旧礼”“通唤”各1分,句子大意2分)(2)逐条罗列上奏这些事,请求将可以征收到的账目赶快督促办理,无法偿还官府的账目一概免除。(关键词“条”“督“蠲除”各1分,句子大意2分)【参考译文】刘昫,字耀远,是涿州归义人。刘昫神采奕奕、优秀出众,富有文才学识,与兄长、弟弟都在故乡有声誉。唐天祐年间,契丹攻占涿州,刘昫被俘虏押送到新州,伺机逃跑,躲过危难。后来居住在京都的大宁山上,和吕梦奇、张麟搭建草屋同住,吟诵诗歌,自求娱乐。恰逢定州长官王处直委任他的儿子王都为易州刺史,让刘昫代理军事衙推一职。等到王都离任时,刘昫请假回乡,王都请刘昫到

29、中山。庄宗即皇帝位,任命刘昫为太常博士,赏赐绯色衣饰;改任比部郎中,赏赐他紫色衣饰。刘昫遭遇母亲去世,服丧期满后,照旧担任原来的职务。明宗即皇帝位,刘昫被任命为中书舍人。明宗看重刘昫的仪表,喜爱他的温柔宽厚,在长兴年间,任命他为平章事。当时刘昫进宫谢恩,正碰上盛大的祭祀,明宗没有驾临中兴殿,守门官员说:“按照惯例,宰相感谢皇恩,必须在正殿通名传唤,请等到明天。”枢密使说:“拜任宰相的制词,已经下达了几天,到宫中谢恩不应当往后拖延。”随即奏报这件事,于是让刘昫在端明殿谢恩。刘昫以端明殿学士的身份任宰相,又在端明殿谢恩,士人认为他很荣耀。当初,后唐末帝从凤翔到京都,急需军费,当时王玫担任判三司的职

30、位,皇帝下诏询问钱粮的数目,王玫将所有的数目上奏,等下令赏给军队时,和他之前申报的数目相差悬殊。后唐末帝恼怒,用刘昫代替王玫。刘昫于是搜集登记簿,命令判官高延赏查询已经结算和勾销的款项,以及长期拖欠的残留租税,或者场务买卖的亏空等账目,全部都先登记在册,逐条罗列上奏这些事,请求将可以征收到的账目赶快督促办理,无法偿还官府的账目一概免除。官吏百姓互相传颂这件事,只有主管官员埋怨沮丧。等到刘昫被免除宰相职务那天,众官吏相互祝贺,刘昫返回时,没有一个人追随他,大概是怨恨他明察秋毫的缘故。天福初年,张从宾在洛阳叛乱,杀害了皇子重乂,(后晋高祖)下诏任命刘昫为东都留守。没有过多久,刘昫奉命出使契丹,回来

31、后被封为谯国公。开运初年,授任刘昫为司空。契丹君主到了京城,没有改换刘昫的职位。刘昫因为眼疾请求退休,契丹君主授任他为守太保。契丹君主回北方后,刘昫留在了东京。这年夏天,刘昫因为疾病去世,享年六十岁。后汉高祖登上皇帝位后,追赠刘昫为太保。当初,刘昫在河朔避难期间,藏在北山的寺院中,有个叫贾少瑜的僧人,拿出衣被让他保暖。等到官位显达后,刘昫资助贾少瑜考中进士,任命他为监察御史,听说这件事的人认为刘昫很讲义气。9.B。解析:“但也认为天地不会困住有壮志的人”理解有误,诗歌中的“天地何心穷壮士”是一个问句,是在质问天地;为什么要让壮士困厄。10.尾联勾画出一幅荆榛满地、霜露侵入的废城的惨淡景象。(2

32、分)意蕴:尾联上下两句通过郢都古今盛衰的强烈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国土沦丧的痛惜;(2分)尾联借景抒情,眼前之景的惨淡透露出诗人报国无门的孤独与苦闷。(2分)这是一首借古咏怀诗。首尾两联写景,中间两联抒情,情因景而发。首联由眼前季节、景物的转换,生发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这是一个胸怀大志、迫切要求报国效命的志士的感慨,诗人在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认识中包含着对人事代谢的思索。颔联由对屈原的怀想而抒发对古往今来仁人志士壮志难酬的愤慨,这是伤古,又是悼今。这种愤慨非淋漓痛饮不能排遭,非慷慨悲歌无以发泄。颈联正表达了这种感情。这种心情只有泽畔行吟的屈原可以与之相通。但眼前却是“欲吊章华无处问,废城霜露湿荆榛”

33、。尾联勾画出一种荆满地、霜露侵入的惨淡景象,深深印在诗人心上,也引发读者沉思。11.B。解析:“寓情于景是本诗最主要的表现手法”说法错误,本诗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托物言志。12.运用比喻,将菊花上的露珠比作泪水,生动贴切。运用叠词“冉冉”“涓涓”,节律优美,音韵和谐。运用双关,“微香”既指花香,也暗指自己葆有高尚品格;“泪”既指露珠,也暗指自己身世悲苦,表达上含蓄形象。(6分)开篇点出野菊生长环境的压抑,也正是由于环境恶劣,本来花气袭人的野菊只能散发出微微香气,难免它要清泪涓涓。颔联点明了菊花命运的悲惨,表达了诗人的同情和怜惜。颈联两句笔法一变,由隐到显,追忆诗人受令狐楚、令狐绹父子恩遇的往事。

34、尾联两句借野菊遭受冷遇和排挤的遭遇,表现了诗人对官至中书舍人的令狐绹不向朝廷引荐自己的不满和埋怨。诗人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字面上除五、六两句外,句句写菊,又句句寄托自己的身世之感别开生面,不落窠臼。13.B。解析:“表达了诗人对前线战士殊死战斗的赞美”分析有误,该句表达了诗人对险峻局势的担忧和对主和派的谴责。14.“笑”是“感到可笑”的意思。(1分)当权者力主议和,长枪大剑将无用武之地,可笑的是自己还想用它们收复国土。(1分)“空”是“徒然”之意。(1分)诗人心报国,却已经年老,只有徒然自怜。(1分)“笑”“空”二字流露出诗人壮志难酬的无限悲凉和对现实的无奈之情。(2分)诗人和好友刘季高都是主

35、战派,但是,当时以秦桧为首的主和派当权,因此二人遭到排挤。诗人在路经京口时,写下了这首忧时忧国的感愤之作。首联表明诗人这次重经京口,仍然得到暂时和故人相聚的机会,算是此行的可喜之事。但国家之事糟糕至此,虽旧地重游,又未免感到难言的悲痛。颔联中,诗人感叹议和已成定局,几年来艰难血战,将代之以苟且偏安,可笑这长枪大剑,将无可用之处;而自己也白发苍颜,壮志虽存,只能自怜而已。颈联上句写前沿战地依然烽火照野,战垒横陈,形势异常危险,议和只能是饮鸩止渴;下句写诗人担心长江上游也有被金兵占据的可能,一旦金兵突破那里的江防,他们的楼船将蔽江而下,为建康带来莫大的威胁。尾联中,诗入以灞陵醉尉的典故说自己无人认

36、识,只好登高,漫对云山,在悲痛中谈论些去年的情况罢了。15.(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2)陟罚臧否,不宜异同。(3)皆若空游无所依;似与游者相乐。(4)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5)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16.D。风生水起:风从水面吹过,水面掀起波澜。形容事情做得有生气,蓬勃兴旺。有声有色:形容表现得十分生动。根据语境,应填“风生水起”。根据语境,“评论+转发”“原生图片和视频”是在强调参与性,应填“参与性”。分庭抗礼:原指宾主相见,站在庭院的两边,相对行礼。现在用来指双方平起平坐,实力相当,可以抗衡。平分秋色:双方各占一半。根据语境,应填“分庭抗礼”。盈利:扣除成本后获

37、得的利润,名词。营利:谋求利润,动词。根据语境,应选动词“营利”。 17.B。A项,第二个分句与前后文衔接不紧密。C项,把“微博比推特面世晚一些”放在后面说,影响与后文的衔接。D项,把“推特”当成了主要对象,不合适。18.C。原句中,滥用介词“使”导致句子缺主语,“基于前提下”结构混乱,“增进”与“驱动力”搭配不当。A项,“体系”后面的“下”赘余,应删去。B项,“以前提”成分残缺,应在“前提”前面加“为”。D项,句子缺主语19.B。浸泡,在液体中泡,与后文“汁液”相合;濡染,沾染,受熏陶,与语境不合。一文不名,一文钱都没有形容极端贫困;一文不值,连一个钱都不值,形容毫无价值。此空接前文,强调或

38、富或穷,故选“一文不名”。蒙昧,未开化,没有文化;愚昧,缺乏知识,愚蠢而不明事理。根据语境此处应选“蒙昧”。勠力同心,齐心合力,团结一致;和衷共济,比喻同心协力,共同克服困难,强调“困难”语境,故选“勠力同心”。20.D。画线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发扬文化”搭配不当,应为“发扬传统,弘扬文化”,“挖掘”与“精神力量和发展方向”不搭配,应为“挖掘精神力量” “明确发展方向”。21.作文解析:(一)审题限制性:1.内容限制。本题聚焦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的七个片段,归纳了新中国70年历程中的几件代表性大事,要求考生从这七个重大历史事件中选择一个,写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因此,写作内容就必须源于材料所给的七个

39、重大历史事件。考生只能就其中的一个事件展开论述,如果综合七个事件,泛泛谈新中国发展的历史,则不符合内容要求。2.立意限制。材料说,“爱国既是一种情怀,又是一种行动”,回望过去的付出和成绩,与之握手的不仅是光阴,更是光阴背后传达的爱国精神。考生必须认真分析每一个重大历史瞬间背后所传达的精神:“新中国成立”传达独立自主精神。“原子弹爆炸成功”传达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爱国奉献的精神。“中国女排夺冠”传达爱国奋斗、奋勇拼搏的民族自尊和自信。“香港回归”传达亿万人民渴望祖国统一、守土有责的信念。“北京奥运会开幕”传达自信开放的理念。“神舟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传达不断创新的大国工匠精神。“纪念抗战胜利70

40、周年阅兵式”, 纪念战争是为和平,“大国亮剑”传达中国追求和平的信念。考生不能只泛泛而谈中国取得的历史成就,而必须选取其中一件“更能引起自己感悟”的大事,深入分析其精神,写出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反映当代青年的爱国情怀和爱国行动。3.写作主体限制。考生一定要把自己代入这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中,感悟事件传达的爱国精神,思考如何践行这样的精神。如果只是客观描述,不从青年学生的角度思考事件的意义和价值,文章则难以深入,难出佳作。开放性:1.写作的角度开放。材料提供了七个重大历史事件,考生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一件深入分析,结合知识储备,谈自己对事件本身的认识和思考。2.论据选择的开放。考生选择了具体的历史事件后

41、,要提炼事件背后的中华民族精神,再组织素材进行论证,最好能结合新中国成立后,在这种精神鼓舞下取得的成就进行论证,这样便既真实典型又极具教育意义。(二)解题本题将电影中的情节画面与当代青年对祖国发展的认识思考联系起来,全面贯彻了“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本题属于典型的情境设置类任务驱动型作文,试题虽设置了一个写作任务,但欲完成此写作任务,又必须完成以下写作指令:情境指令建国 70周年,七个重大历史瞬间;主题指令针对其中一个最能引起自己感悟思考的事件;对象指令从新时代青年的角度思考认识;内容指令爱国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行动,考生需要提炼事件背后爱国情怀的具体表现,同时写出自己应如何行动。这就需要考生

42、对重大事件有独具慧眼的解读,发现事件背后的精神,深入挖掘,结合现实,谈当代青年应如何秉承新中国七十周年奋斗过程中所传递的精神力量。泛泛而谈,未提炼事件背后的精神,没有写当代青年的认识和思考,则均属于偏题或者跑题内容。(三)参考立意切题立意:1.学女排精神,奋斗新时代。 2.独立方能自强感动1949。3.两弹一星,自强不息。 4.北京奥运,自信开放。5.香港回归,爱国守土。 6.神舟飞天,自主创新,引领未来。7.纪念抗战,共筑命运共同体。 偏题立意:1.我与祖国共追梦。 2.我和我的祖国。3.歌唱我的祖国。 4.我们走在社会主义大道上。5.我看新中国70年风雨历程。 6.新中国,灿烂70周年。7.70年华诞,细数祖国成就。 - 1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期中试卷 > 高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