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鲁琼版)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一针对提升一知信息转换“三方式”明设题陷阱“五角度”——突破高考第1题教案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08205 上传时间:2019-12-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京津鲁琼版)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一针对提升一知信息转换“三方式”明设题陷阱“五角度”——突破高考第1题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京津鲁琼版)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一针对提升一知信息转换“三方式”明设题陷阱“五角度”——突破高考第1题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京津鲁琼版)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一针对提升一知信息转换“三方式”明设题陷阱“五角度”——突破高考第1题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京津鲁琼版)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一针对提升一知信息转换“三方式”明设题陷阱“五角度”——突破高考第1题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京津鲁琼版)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一针对提升一知信息转换“三方式”明设题陷阱“五角度”——突破高考第1题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知信息转换“三方式”明设题陷阱“五角度”突破高考第1题针对提升一知信息转换“三方式”,明设题陷阱“五角度”突破高考第1题这类题目题干往往是“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涉及文本内容的理解,命题者往往把这种理解加工、转换成等值或不等值的选项,而考生感觉最难的是辨别不清形异意同、形似意异这两种选项,也就难以确认选项是否对原文进行了等值加工、转换,导致少数同学在此题上失分。命题者为了考查考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会对文本中的一些重要词语、概念、句子做正确或错误的解读。这种解读其实就是对文本内容进行的加工、转换,要求考生对这种加工、转换的正误进行判断。命题者在命置选项时一般不是直接摘抄原文的句子,而是

2、往往运用“似是而非”和“似非而是”的手法对原文的信息内容进行改换,这就出现了形异意同、形似意异这两种选项。因此, 要掌握高考命题者在命置此类选项的规律,熟悉信息加工转换的主要方式以及在这种方式下可能设置的陷阱。这样在“切选项,抓关键找原文,定题源比文题,想规律”的解题过程中才能正确判断各个选项的正误。一、命题思有路把握命题规律所谓整合概括,就是在命置选项时对原文的某些内容进行信息的筛选整合,提取其主干或关键信息,进行压缩概括,然后让考生判断其是否与原文内容相符。其特点是信息的多区块整合概括,特别是段内多区块信息整合概括。所谓设题陷阱中的偷换概念,就是命题者在整合概括时,故意弄错对象,迷惑考生,

3、使考生判断错误。命题者暗中将两个概念的内涵如属性、作用、发展趋势等进行了调换、改变,乍看与原文的说法相同,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实际上并不是一回事。所谓设题陷阱中的混淆是非,就是命题者在整合概括时,有意将原文材料中肯定了的事情在加工转述过程中予以否定,或者将否定的事情加以肯定。二、遵路识斯真针对提升误判原因:题源定位不准,不会概括。精准指导:抓关键词,进行准确题源定位;抽取相关语句主干,进行有效压缩概括,特别注意选项在对原文整合概括中改换的词语,看是否造成了似是而非,曲解文意,改变肯定与否定、现象与本质等问题;然后比对,在具体比对过程中既要比对主干部分是否转述一致,也要比对修饰部分是否转述一致,以

4、防偷换概念。 注意区别原文中作者对每一种事物的观点态度,特别注意含有作者观点态度的语句,关注否定性词语。比对选项句中和原文中出现的含有肯定和否定的关键词,如“没有、没、无、无非、拒绝、妨碍”等,以防混淆是非。三、解题演示悟“解题演示”,养“解题习惯”(2019高考全国卷,选项T1C)(注意“ ”中的文字是选项与原文相对应的地方,便于确定答题区域,请在判断分析处写出比对意见)一、命题思有路把握命题规律信息删减,是指选项在加工转述原文内容时,故意遗漏一些关键信息,删除句子中的部分词语而改变句意。最常见的是删减定语、状语或某一语句,修饰成分的删减就意味着语义的改变,可能是内容的扩大,也可能是对内容的

5、曲解,造成以偏概全。如遗漏一些表条件关系的语句,导致结果不能成立。信息添加,是指在选项中添加定语、状语、某个中心词或其他内容,造成对原文内容的曲解或无中生有等,添加的这部分信息,依据上下文语境分析,也不能成立。 二、遵路识斯真针对提升误判原因:不清楚选项中增删的内容是原文信息隐含的,还是命题者有意无中生有的。精准指导:根据阅读中标注的关键词句和论述类文本特点,在模糊处反复推敲,读懂文本内涵,把握文本论述的本质。在具体比对过程中,注意选项与原文重要词语前后的修饰与限制的表程度、范围、数量、频率等的关键词。现在命题者在命置以偏概全的选项时不仅仅在以上关键词方面设置陷阱,更在文本内容范围方面命题,需

6、要考生格外注意。 命题者命置的无中生有的选项的内容在原文中根本找不到根据或原文中并无此意,而是凭空捏造出某种意思,纯属命题者故意命置出来迷惑考生的。三、解题演示悟“解题演示”,养“解题习惯”(2018高考全国卷,选项T1A)(注意“ ”中的文字是选项与原文相对应的地方,便于确定答题区域,请在判断分析处写出比对意见)一、命题思有路把握命题规律混淆关系,是指选项在加工转述原文内容信息时,故意把原文中句子之间的关系弄错位。比如,原文句间关系是顺承,选项说成目的;原文是并列,选项为因果;原文为主宾关系,选项却主宾颠倒;等等。二、遵路识斯真针对提升误判原因:不能分清原文或选项中前后语句之间的关系,特别是

7、前后语句之间没有关联词的。精准指导:既要细心分析原文相关信息语句之间的关系,也要分析选项语句之间的关系,再细心比对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否一致。三、解题演示悟“解题演示”,养“解题习惯”(2019高考全国卷,选项T1C)(注意“ ”中的文字是选项与原文相对应的地方,便于确定答题区域,请在判断分析处写出比对意见)反馈练有效提升请阅读选项和原文的相关信息,判断对错,并分析。1(2017高考全国卷,选项T1A)郑和下西洋推动了瓷器生产、销售和技术创新,带来了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原文信息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

8、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了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判断正确比对分析选项内容是由段内的多区块信息整合而成的,表意一致。2(2017高考全国卷,选项T1B)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入新阶段,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原文信息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

9、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判断错误比对分析“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错误。由原文“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可知,外来文化影响着青花瓷的发展,不能说“无关系”。混淆是非了。3(2017高考全国卷,选项T1D)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原文信息可见,明代不仅是中国陶瓷

10、史上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判断错误比对分析“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错误。原文说“成功推动了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仅仅是“例证”而非“转型”。4(2017高考全国卷,选项T1C)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原文信息 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于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

11、个新的认识。判断错误比对分析“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错误。原文是说“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选项扩大了范围。5(2017高考全国卷,选项T1B)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 原文信息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判断错误比对分析原文为“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而选项却说“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原文中无此信息,并且从现实生活来看,选项中的“必须”也不能成立;还删减了原文信息“进行综

12、合甄选”。6(2018高考全国卷,选项T1D)我们要对抗数字化记忆霸权,就要成为数据控制者并建构他人的数字化记忆。原文信息 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我喜欢”变成了“你是”与“你将会喜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也就是说,不是主体想把自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而是客观的数据来显示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技术过程和结果反而成为支配人、压抑人的力量。进一步说,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而是数据控制者选择和建构关于我们的数字化记忆,并塑造我们的认同。这种大数据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中立的,而是指向特定的目的。因此,适

13、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判断错误比对分析此选项对应原文最后一句,“对抗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方式并不是“就要成为数据控制者并建构他人的数字化记忆”,而应该是“适度的、合理的遗忘”。因此,选项把方式给换了。7(2017高考全国卷,选项T1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原文信息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 判断错误比对分析原文所表达的意思是,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了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后,才开始审视气候变化的影响,从而产生气候正义。选项却把“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理解为“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当成了“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的目的,把原文的先后顺承关系混淆成了目的关系;同时,选项是“非政府组织”,原文是“一些非政府组织”,选项范围也扩大了,显然是不正确的;另外,原文为“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并未指明“非政府组织提出了气候正义”,选项犯了无中生有的错误。_-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语文高考 > 二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