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础强化练五图文转换专项练基础组合练5图文转换专项练1.下列古诗句与漫画所蕴含的哲理相近的一组是()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A.B.C.D.答案A解析本题漫画中之所以说“匆匆落地的果子一定苦涩”,是因为果子没有经过充分的量的积累,这说明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做好量的积累,凡事要有耐心。“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强调的是读书一定要杜绝急急忙忙、一目十行的毛病,应该沉浸在书中,反复咀嚼、品味,注重过程,这样才能体会出无穷的趣味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强调的是顽强、坚持
2、的精神。“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强调的是治学要刻苦,要注重年轻时期的厚积,只有厚积才有日后的薄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强调的是实践的重要性。和与漫画寓意契合,故答案为A。2.下列选项中,对漫画寓意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A.人生不易,每个人都负重而行,但是也要劳逸结合。B.闲暇不是为了充实心灵,而是为了让心灵得到休息。C.时间是公平的,但也是拉开人与人差距的重要因素。D.与其汲汲求取,不如放平心态,放缓速度,享受生活。答案C解析漫画由三个要素构成:代表时间的钟表、工作或学习的人、睡觉的人。这两种人在相同的时间里,却做着意义几乎相反的事情,这样自然会拉开彼此的差距。A
3、、B两项强调要休息,D项将人物睡觉理解成慢享生活,这三项都偏离了漫画意旨。3.下列诗词中,与下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A.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B.欢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C.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D.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答案B解析画面上坐着的两人正在靠近欢谈,站着的人不知是穿衣还是脱衣,但是面朝着坐着的两人而笑,仍在参与酒宴,这个酒席的气氛是热烈欢乐的。A项是李白将进酒的最后一句,虽然极兴奋,但是暗含催促再饮的意思,是酒喝到极尽兴时想延续快乐,与画面酒渐入酣处不同。C项这句诗是告别的意思。D项这句诗中的灯火是昏黄的,渲染的是温馨的气氛,而题中漫画里的灯火
4、是辉煌的,是热烈的气氛。4.下列诗句中,与下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A.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B.白云飞鸟去寂寞,吴山楚岫空崔嵬。C.独向西山聊一笑,白云芳草自知心。D.白云无事常来往,莫怪山人不送迎。答案D解析画面上,人在屋内安然地看书或作画,屋外流水潺潺,白云悠悠,云水飘渺,辽阔旷远。人虽不观景,而人与景契合无间,各自逍遥,正符合诗中云常来往而人不送迎之意。A项“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高瞻远瞩,意境高远。B项“寂寞”“空”,表达的是深深的愁绪,鸟去山空,又有离别之意,与画面之安居不符。C项虽然“笑”和“知心”是积极的情感,但“聊”和“自”暗示出知心而能乐我者唯有
5、西山云草,整体意境仍是孤独的,与画面上人与山景离而有合不同。5.下面是“中国家庭中妈妈和爸爸对家庭教育中关注问题的态度对比”调查结果,根据图表信息,下列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A.爸爸在学习成绩、动手操作能力方面比妈妈要求高,其他都相对较低。B.爸爸妈妈对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要求相比都显得很低。C.爸爸妈妈都把对孩子的道德品质的关注放在首位。D.妈妈重视孩子性格秉性、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愿意过早地培养孩子的能力。答案D解析对照图片,一一对比,认真比对数据,在此基础上加以概括。D项妈妈不愿意过早地培养孩子的能力从表中没有体现出来。6.下面是某网站关于微博使用情况的调查表,对两个图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6、)A.从年龄分布情况看,1830岁青年用户占微博用户总数的一半以上,其中18岁、19岁的占比相对较高。B.微博用户年龄分布图中,中年群体形成了以42岁为中心的小高峰,可见年龄对微博使用并无显著影响。C.未成年人最常使用的微博功能为关注感兴趣的微博,说明他们使用微博时主要依从自身的兴趣爱好。D.未成年人相对喜欢看热点话题、最新新闻、热门微博,说明他们倾向于将微博作为一个社会信息接收平台。答案B解析“可见年龄对微博使用并无显著影响”错,根据微博用户年龄分布图中50岁以上的用户比例可知,年龄对微博使用有明显的影响。基础组合练5一、语言文字运用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小
7、说创作中会牵涉主题的一元论、二元论甚至多元论的问题,从小说本身来讲,其所要表现的,有时确实也是发散性的。这种发散性使小说的主题意蕴丰富,。但同时也带来一个问题,将多重意义整合在一篇作品里,会使主题显得,也使得读者在接受过程中。A.耐人寻味光怪陆离莫衷一是B.耐人寻味扑朔迷离无所适从C.回味无穷光怪陆离无所适从D.回味无穷扑朔迷离莫衷一是答案B解析耐人寻味: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回味无穷:比喻事后越想越觉得意味深长。根据语境,应选“耐人寻味”。扑朔迷离:形容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光怪陆离: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语境说的是小说主题融合多重意义带来一个问题,应该强调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故应
8、选“扑朔迷离”。无所适从:不知道依从谁好;不知按哪个办法做才好。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语境强调的是读者不知接受哪一个主题,故应选“无所适从”。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当代艺术博物馆今日举办名为“风物”的展览,展出了几位画家、摄影师的作品。,。,能启发我们发现身边的奇景和诗意。因此无论多么微不足道的事物都可变成艺术主题展出的作品大部分都体现出细节带出重点的风格特点彰显出艺术独具的神奇力量作品展示的都是他们在美国南部腹地、新西兰北岛旅行时留下的记录内容从自然环境、建筑、各类标志,到人物、室内布置,覆盖面很广而且带有叙事意味,每件作品都像日常世界的一个短篇故事
9、A.B.C.D.答案C解析总括,且与前面衔接最为合适;根据第二个空后面的句号,可得知第三个空应该有主语,最为合适,为因果关系,具体阐释这种“风格”,与前面衔接,放在最后是对这种“风格”的评价。与并列。3.下列诗句描写的中国传统节日,按照时间排序正确的一项是()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落叶何心定流水,黄花无主更西风。万树凉生霜气清,中元月上九衢明。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A.B.C.D.答案C解析选自唐代殷尧藩的端午日,“艾符”“蒲酒”表明是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选自南宋文天祥的重阳,“落叶”“西风(秋风)”“黄花(菊花)”表明是重阳节(农历九月
10、初九)。选自清代庞垲的长安杂兴效竹枝体,“中元”“月上九衢明”表明是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日)。选自唐代林杰的乞巧,“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做女红)”表明是乞巧节(农历七月初七)。选自唐代孟云卿的寒食,“无烟火”“子推”表明是寒食节(又称为“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农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两日)。按照时间先后排序,选C。4.某校文学社从征集来的稿件中选出以下三组,为每组文章拟一个标题并编成集子。所选标题与各组文章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第一组:九月我遇见了你弦歌不辍少年时加油吧,兄弟!嘿,同桌!第二组:埭上人家又见炊烟起别了,王祠堂稻花香里听蛙鸣第三组:笔韵丹青水墨情怀师
11、法自然话写生“龙飞凤舞”好时光A.青葱岁月瀚海墨香乡村印记B.乡村印记青葱岁月瀚海墨香C.青葱岁月乡村印记瀚海墨香D.乡村印记瀚海墨香青葱岁月答案C解析第一组文章是对年轻时成长岁月的温馨记忆,第二组是对乡村生活的怀念,第三组是对书画艺术的陶醉和赞美。二、古代文化常识5.下列诗句中,对加点词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A.道在六经宁有尽,躬耕百亩可无饥。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合称,是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B.孤舟此日轻为别,尺素何时远见存?尺素:古代通常用长一尺的绢帛书写文章,故称这种短笺为尺素,也借指书信。C.江令白头归故国,多情合赋黍离篇。黍离:黍,一种农作物;离,繁茂的样子。黍离多
12、描绘草木茂盛的景象,抒发对自然的喜爱之情。D.一日京华定交契,十年太学论诗书。太学:中国古代的国立最高学府,始设于汉武帝时。宋代太学仍为最高学府,隶国子监。答案C解析“黍离多描绘草木茂盛的景象,抒发对自然的喜爱之情”理解有误,后人多用“黍离”形容苍凉荒芜的景象,抒发对国家残破、今不如昔的哀叹之情。6.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伯乐,相传为春秋时秦国人,名孙阳,以善相马著称,现在引申为善于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B.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首创,之后每位皇帝只有一个年号。C.主帅,是统率军队的最高将领,在其麾下辅佐的副将称为“裨将”。“三个臭皮匠”
13、中的“皮匠”其实是“裨将”的谐音讹传。D.休致,本义是将职位还给朝廷,在古代,官员可因年老或身体原因主动请辞,休致后仍然可能被朝廷重新起用。答案B解析“每位皇帝只有一个年号”错,一个皇帝可以有多个年号。三、名句名篇默写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蟪蛄不知春秋。(庄子逍遥游)(2)各抱地势,。(杜牧阿房宫赋)(3)酾酒临江,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苏轼赤壁赋)(4),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5)座中泣下谁最多?。(白居易琵琶行)(6),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7),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答案(1)朝菌不知晦朔(2)钩心斗角(3)横槊赋诗(4)扪参历井仰胁息(5)江州司马青衫湿(6)雕阑玉砌应犹在(7)羽扇纶巾(8)择其善者而从之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