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0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八元素及其化合物大题题空逐空突破(十二)课件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05730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PPTX 页数:34 大小:2.5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2020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八元素及其化合物大题题空逐空突破(十二)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通用版)2020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八元素及其化合物大题题空逐空突破(十二)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通用版)2020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八元素及其化合物大题题空逐空突破(十二)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通用版)2020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八元素及其化合物大题题空逐空突破(十二)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通用版)2020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八元素及其化合物大题题空逐空突破(十二)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仪器连接、操作先后顺序集训,专题八 大题题空逐空突破(十二),1.三氯化硼(BCl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实验室制备BCl3的原理:B2O33C3Cl2 =2BCl33CO,某实验小组利用干燥的氯气和下列装置(装置可重复使用)制备BCl3并验证反应中有CO生成。(已知:BCl3的熔点为107.3 ,沸点为12.5 ;硝基苯的密度比水大)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装置中合理的连接顺序为G_FDI;其中装置E的作用是_。,1,2,3,4,5,6,7,8,9,E H J H,将BCl3冷凝为液态分离出来,10,11,12,13,14,解析 干燥的氯气、B2O3、C反应生成BCl3和CO,BC

2、l3的熔点为107.3 ,沸点为12.5 ,收集三氯化硼要用冰水冷却,未反应的氯气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三氯化硼易水解,为防止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水进入装置E,在E和J之间添加H装置,用于吸水,生成的CO经干燥后再通过F装置还原氧化铜,再将生成的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可以证明原反应中有CO生成,多余的CO不能排放到空气中,用排水法收集。则该实验装置中合理的连接顺序为GEHJHFDI;其中装置E的作用是将BCl3冷凝为液态分离出来。,1,2,3,4,5,6,7,8,9,10,11,12,13,14,(2)BCl3接触潮湿空气时会形成白雾,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解析 BCl3接触潮湿空气时会

3、形成白雾,是三氯化硼水解生成HCl,HCl溶于空气中的水形成盐酸小液滴,则三氯化硼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BCl33H2O=H3BO33HCl。,1,2,3,4,5,6,7,8,9,BCl33H2O=H3BO33HCl,10,11,12,13,14,(3)能证明反应中有CO生成的现象是_。,1,2,3,4,5,6,7,8,9,F中黑色固体变成红色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解析 CO能还原氧化铜,使黑色的氧化铜还原成红色的铜单质,CO自身被氧化成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能证明反应中有CO生成的现象是F中黑色固体变成红色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0,11,12,13,14,2.氯化氨基汞Hg(NH2)

4、Cl是祛斑霜中常用的添加剂,可由反应:Hg2NH3Cl2=Hg(NH2)ClNH4Cl制备,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制备氯化氨基汞,回答下列问题。,(1)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2)F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3)盛装碱石灰的仪器名称为_,其作用为_。,NH3H2OCaO=NH3Ca(OH)2,1,2,3,4,5,6,7,8,9,U形管,干燥氨气,10,11,12,13,14,(4)整个装置的仪器连接顺序为A_(装置不能重复使用)。该实验的不足之处是_。,解析 整个装置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由A装置中的氯气经除杂并干燥后得到干燥的氯气,一部分是由F装置生成的氨气经干燥后得

5、到干燥的氨气,最后将干燥的氯气和氨气一起通入E中制得Hg(NH2)Cl,则整个装置的仪器连接顺序为ADBECF,该实验的不足之处是没有尾气处理装置。,DBECF,无尾气处理装置,1,2,3,4,5,6,7,8,9,10,11,12,13,14,(5)E中短导管a通入的气体是_,导管ab采用长短不同的原因是_ _。,氯气,1,2,3,4,5,6,7,8,9,氯气的密度大于,空气,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采用逆流原理,使氯气、氨气、汞充分混合,10,11,12,13,14,3.拟用如下装置设计实验来探究纯净、干燥的氯气与氨气的反应。,(1)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2)上图中的装置连接顺序为

6、A_B(用大写字母表示)。若按照正确顺序连接实验装置后,则整套实验装置还存在的主要缺点是_。,1,2,3,4,5,6,7,8,9,无尾气处理装置,D F C E,10,11,12,13,14,4.三氯化硼(BCl3),主要用作半导体硅的掺杂源或有机合成催化剂,还用于高纯硼或有机硼的制取。某兴趣小组用氯气和硼为原料,采用下列装置(部分装置可重复使用)制备BCl3。,已知:BCl3的沸点为12.5 ,熔点为107.3 ;遇水剧烈反应生成硼酸和盐酸;2B6HCl 2BCl33H2;硼与铝的性质相似,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可用氯酸钾固体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反应的化学

7、方程式为_。,KClO36HCl(浓)=KCl3Cl23H2O,1,2,3,4,5,6,7,8,9,10,11,12,13,14,(2)装置从左到右的接口连接顺序为a_j。,解析 根据分析,A制备氯气,E中饱和食盐水吸收挥发出的HCl气体,C中浓硫酸吸水干燥,为保证除杂充分,导气管均长进短出,干燥纯净的氯气与硼粉在D中发生反应,用B中冰水冷凝产物BCl3并收集,F中NaOH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空气,为防止F中的水蒸气进入B装置,在B和F之间连接一个C干燥装置,故连接顺序为:aihdefg(或gf)bc(或cb)dej。,ihdefg(或gf)bc(或cb)de,1,2,3,4,5,6,7,8,9

8、,10,11,12,13,14,(3)装置E中的试剂为_,如果拆去E装置,可能的后果是_ _。 (4)D装置中发生反应前先通入一段时间的氯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若缺少此步骤,则造成的结果是_。,饱和食盐水,1,2,3,4,5,6,7,8,9,硼粉与HCl气体,反应生成H2,加热H2与Cl2的混合气体易发生爆炸,会生成B2O3,使产品不纯,10,11,12,13,14,5.草酸是植物(特别是草本植物)常具有的成分,具有广泛的用途。草酸晶体(H2C2O42H2O)无色,熔点为101 ,易溶于水,受热易脱水、升华,170 以上分解。 拟用下列装置分解草酸制备少量纯净的CO,其合理的连接顺序为_(填字

9、母序号)。,1,2,3,4,5,6,7,8,9,解析 由题给信息可知,草酸受热分解时熔化为液态,故选用装置B加热草酸晶体;草酸晶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则气体通过装置E吸收二氧化碳,利用排水法收集一氧化碳,其合理的连接顺序为BED。,BED,10,11,12,13,14,6.探究草酸的不稳定性。已知:草酸晶体(H2C2O42H2O)无色,易溶于水,熔点为101 ,受热易脱水、升华,170 以上分解产生H2O、CO和CO2。草酸的酸性比碳酸强,其钙盐难溶于水。,(1)请选取以上的装置证明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可重复使用,加热装置和连接装置已略去)。仪器装置连接顺序为:A_EBG_。,C

10、D G F J,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为证明草酸受热分解的产物中含有H2O、CO2和CO,首先将混合气体通入盛有无水硫酸铜的干燥管检验水蒸气,如果变蓝说明有水蒸气产生;再通入盛有冷水的洗气瓶除去草酸蒸气,防止草酸干扰二氧化碳的检验;接着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检验二氧化碳,如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再用盛有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吸收二氧化碳,防止二氧化碳干扰一氧化碳的检验;然后再将洗气后的气体进行干燥,再将气体通入黑色的氧化铜装置,一氧化碳和黑色的氧化铜反应生成红色的铜和二氧化碳,再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存在,如果

11、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该混合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为防止有毒的一氧化碳污染环境,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一氧化碳,连接顺序为ACDGFEBGJ。,1,2,3,4,5,6,7,8,9,10,11,12,13,14,(2)若实验结束后测得B管质量减轻4.8 g,则至少需分解草酸晶体的质量为_g(已知草酸晶体的M126 gmol1)。,37.8,1,2,3,4,5,6,7,8,9,10,11,12,13,14,7.制备无水氯化铁。,(1)仪器X的名称为_。,圆底烧瓶,1,2,3,4,5,6,7,8,9,10,11,12,13,14,(2)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_j,k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1,2,

12、3,4,5,6,7,8,9,h,id,e,g,fb,c,10,11,12,13,14,解析 首先制取氯气,然后除杂、干燥,导管应长进短出,所以a连接h,i接d;在F中与铁粉反应,为防止FeCl3堵塞导管,出气导管应用粗导管,则e接j,冷凝法收集升华出的FeCl3,所以k接g;最后连接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吸收未反应的氯气,所以f接b,则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h,id,ej,kg,fb。,1,2,3,4,5,6,7,8,9,10,11,12,13,14,(3)实验结束后,取少量F中的固体加水溶解,经检测发现溶液中含有Fe2,其原因为_。,1,2,3,4,5,6,7,8,9,未升华出来的FeCl3与未反

13、应的铁粉在水溶液中反应生成Fe2,10,11,12,13,14,8.硫是一种自然界分布较广的元素,在很多化合物中都含有该元素,回答下列问题:,1,2,3,4,5,6,7,8,9,(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2)使分液漏斗中液体顺利流下的操作是_ _。,CaSO32HCl=CaCl2SO2H2O,拔下分液漏斗顶部的塞子(或使分液漏斗,瓶塞上的凹槽对准瓶颈的小孔),然后再旋转下部活塞,10,11,12,13,14,1,2,3,4,5,6,7,8,9,(3)选用上面的装置和药品探究亚硫酸与次氯酸的酸性强弱: 甲同学认为按照ACF的顺序连接装置即可证明,乙同学认为该方案不合理,其理由是_。

14、,SO2通入次氯酸钙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证明强酸制备弱酸的原理,解析 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两者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10,11,12,13,14,1,2,3,4,5,6,7,8,9,丙同学设计的合理实验方案为:AC_DF,其中装置C的作用是_,证明亚硫酸的酸性强于次氯酸的实验现象是_ _。,B E,除去HCl气体,D中品红不褪色,F中,出现白色沉淀,10,11,12,13,14,解析 A装置制备二氧化硫,由于盐酸易挥发,制备的二氧化硫中混有HCl,用饱和的亚硫酸氢钠除去HCl,再通过碳酸氢钠溶液,可以验证亚硫酸的酸性比碳酸强,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二氧

15、化硫,用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碳中二氧化硫是否除尽,再通入F中,则:装置连接顺序为ACBEDF,其中装置C的作用是除去HCl气体,D中品红不褪色,F中出现白色沉淀,可证明亚硫酸的酸性强于次氯酸。,1,2,3,4,5,6,7,8,9,10,11,12,13,14,9.用以下装置制取无水氯化亚铁。,1,2,3,4,5,6,7,8,(1)仪器a的名称为_。 (2)欲制得纯净的FeCl2,实验过程中点燃A、C酒精灯的先后顺序是_。 (3)若用D的装置进行尾气处理,存在的问题是_、_。,分液漏斗,先点燃A处酒精灯,再点燃C处酒精灯,9,发生倒吸 可燃性气体H2不能被吸收,10,11,12,13,14,10.

16、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K3Fe(C2O4)33H2O分解的实验探究。经小组讨论,他们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烧瓶B中盛有饱和NH4Cl和饱和NaNO2混合液(常用于实验室制N2),干燥管C1中装有碱石灰。,1,2,3,4,5,6,7,8,(1)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2)C2的作用是_,C3中盛装的试剂是_。 (3)若实验中观察到E1、E4中的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则E3中的现象是_,证明气体产物是_。,检验水蒸气,P2O5或CaCl2,溶液褪色(或变浅),CO2和 CO,9,10,11,12,13,14,(4)实验装置中有2个酒精灯,先点燃A1,一段时间后,熄灭A

17、1,关闭止水夹a,再点燃A2,待D中的样品充分反应后,再次打开止水夹a,点燃A1,则第二次点燃A1的理由是_ _。,1,2,3,4,5,6,7,8,第二次点燃A1,是利用生成的氮气将装置中残余的气体吹到后续装置,使其充,分吸收,9,10,11,12,13,14,11.制备碳酸亚铁的装置如图所示。 (1)仪器B的名称是_。 (2)实验操作如下:关闭活塞2,打开活塞1、3,加入适量稀硫酸反应一段时间,其目的是:_ _,然后关闭活塞1,接下来的操作是:_。 C中发,1,2,3,4,5,6,7,8,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蒸馏烧瓶,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二价,关闭活塞3,打开活塞2,铁被氧化,9,1

18、0,11,12,13,14,12.如图装置,经过一系列操作完成抽滤和洗涤。请选择合适的编号,按正确的操作顺序补充完整(洗涤操作只需考虑一次):,1,2,3,4,5,6,7,8,开抽气泵abd_c关抽气泵。 a.转移固液混合物;b.关活塞A;c.开活塞A;d.确认抽干;e.加洗涤剂洗涤 抽滤和普通过滤相比,优点是_。,cebd,加快过滤速度(其他合理答案也可),9,10,11,12,13,14,13.为探究(NH4)2Cr2O7(摩尔质量为252 gmol1)的分解产物,按下图连接好装置,在A中加入5.040 g样品进行实验。,(1)仪器C的名称是_。 (2)连接好装置,点燃酒精灯之前,需进行的

19、必要操作是_ _。 (3)反应结束后,依然要通一段时间的氮气的原因是_ _。,(球形)干燥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将装置内空气排尽,将A中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赶入,B中,防止产生实验误差,1,2,3,4,5,6,7,8,9,10,11,12,13,14,(4)加热A至恒重,观察到D中溶液不变色,同时测得A中残留物为Cr2O3、B中质量的变化为1.44 g,写出重铬酸铵加热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_。,N24H2O,1,2,3,4,5,6,7,8,9,10,11,12,13,14,14.氮化钙(Ca3N2)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通常条件下为棕色易水解的固体。某小组在实验室制备氮化

20、钙,设计了如下实验(夹持装置略去): (1)按气流由左到右的方向,下列装置合理的连接顺序为_(填仪器接口字母,装置不能重复使用)。,(2)装置C的硬质玻璃管中的现象为_。 (3)用离子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装置A的作用_ _。,iabghef(或fe)dc,固体逐渐变成棕色,除去空气中的氧气,4Fe2O2,4H=4Fe32H2O,避免氧气与金属钙反应,使产品不纯,1,2,3,4,5,6,7,8,9,10,11,12,13,14,(4)若用如左下图装置替代上述流程中A的作用,请补充以下实验步骤:,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入药品;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先点燃装置_处酒精灯,再点燃装置_处酒精灯,反应一段时间; 先熄灭装置_处酒精灯,再熄灭装置_处酒精灯,最后关闭分液漏斗活塞。,C,C,A,1,2,3,4,5,6,7,8,A,9,10,11,12,13,14,(5)请用化学方法确定氮化钙中含有未反应的钙,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_ _。,后的物质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用排水法收集到无色气体,则证明产物中含有未反应的钙,1,2,3,4,5,6,7,8,取少量反应,9,10,11,12,13,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化学 > 化学高考 > 二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