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河北省保定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历史试卷含答案(PDF版)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04834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659.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河北省保定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历史试卷含答案(PDF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届河北省保定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历史试卷含答案(PDF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0届河北省保定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历史试卷含答案(PDF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0届河北省保定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历史试卷含答案(PDF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0届河北省保定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历史试卷含答案(PDF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保定一中 2019-2020 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 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卷 出题 审题 高三历史组 说明:说明: 1.本试卷有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构成,总分共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考试过程中考生答题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水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指定的答题区域, 在其它区域作答无效。 第卷第卷 (5757 分)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一、选择题(本大题有 38 个小题,每小题个小题,每小题 1.5 分,合计分,合计 57 分。在每小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2、中,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考古发现两周时期的一些异族贵族群体的墓葬同西周贵族墓葬相比,墓地在墓向、墓葬形 制、葬式以及殉葬习俗等方面存在较多相似之处。这表明当时 A墓葬制度凸显了贵族特权 B分封体制巩固了中央集权 C宗法制保障了政权的稳定 D礼乐制度传播了西周文化 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 “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 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 ”中国人强调姓所反映的实质是 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C个人观念淡漠 D专制王权强大 31983 年湖北张家山汉墓中出土了大量竹简,内称: “

3、有任人以为吏,其所任不廉、不胜任以 免,亦免任者。 ”这一规定 A旨在增强中央权威维护统一 B促进了国家政务的有序运行 C有利于强化各级官员责任意识 D目的是厉行法治保证皇权至上 4汉高祖在关中择举“有修行,能帅众为善者”为乡三老;汉文帝下诏嘉奖孝悌、力田、廉吏, 派遣谒者赐帛慰问;汉武帝“令礼官劝学举遗兴礼,以为天下先” 。这表明汉代统治者 A尊儒学为治国思想 B注重教化以加强社会治理 C举孝廉以选拔官员 D始终奉行休养生息的国策 5唐大中九年(855 年) ,博学鸿词科考试漏泄题目,为御史所弹劾,礼部侍郎、考试官、监 考官均受到处分;昭宗乾宁二年(895 年) ,进士 25 人及第,一时“

4、物议以为滥” ,御史陆扆复 试举子,查出不合格者十余人。由此可知,唐代 A科举制弊端丛生难以为继 B御史把持选拔人才的大权 C统治者分权制衡肃净考风 D御史具有监察科举的职责 6徐锡龄熙朝新语载: “苏州长间门外南滚黄家巷,(明代)尚系近城旷地,烟户甚 稀(到了清代前期)上自帝京,远连交广,以及海外诸洋,梯航毕至。千里之商贾, 骈肩辐较吴越州郡,察其市肆,贸迁多系晋省之人。 ”由此可见明清时期 A开始形成一批繁荣的商业市镇 B苏州成为徽商晋商主要活动区域 C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较为繁荣 D苏州居当时对外贸易的中心地位 7宋代苏颂受皇命研制新浑天仪,召集翰林院天文院、太史局等各研究部门的专业技术人

5、员, 并调用在政府内任职的数学、军械、机械等方面的专门人才,组建元佑浑天仪象所,历时三年 研制成功,铸铜水运仪象台。这反映了宋朝 A国家力量推动科研项目实施 B发展科技服务于农牧业生产 C科研机构设置日渐完备 D注重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8明清时期,开始使用生铁淋口技术制作农具,但只应用于制作少量锄、锹等小农具; 农政 全书中的农具图抄自王祯的农书 ,有些大型高效农具在生产中比较罕见。这反映出当时 A农业经济出现了明显衰退 B高产农作物引进影响了农具革新 C农耕技术没有革命性变化 D农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地位降低 9明朝平息倭患后,海洋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开启了两种海上贸易模式:一是在福建漳州月 港

6、开海,允许中国商民出洋贸易;一是在广东澳门开埠,允许外商入华经营海外贸易。此变化 A说明了闭关锁国政策的终结 B促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客观上有利于世界市场形成 D促进资本主义商业产生 10王阳明提出“良知只在声色货利上用功,酌量利害之多寡,审察人情之顺逆,务求公私两 便,经久可行之策”的思想,认为致良知与声色货利等与人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主张考虑利 害、人情,而务求公私两便。这反映了王阳明学说 A包含了丰富的经世致用思想 B肯定了儒家学说的功利和事功 C强调修身的关键是“致良知” D主张为人处世要学会趋利避害 11明清以来,在聚族而居的村庄宗族势力比较强大。雍正四年(1726 年) ,清政府

7、专门规定 这些村庄可以不编保甲,以宗族组织来代行保甲之职。同时,授予族长族中承嗣权、教化权、 经济裁处权、治安查举权、对族人的生杀权等各项权力。这说明 A清朝初年政府对地方控制能力有限 B封建社会家国同构色彩的具体体现 C宗族组织成为合法的地方行政机构 D族权开始成为政权控制的依靠力量 12乾隆时规定:到退休年龄,主动申请退休,获准后级别不变的官员,可以“食全俸” ;没有 到退休年龄,但在考核中发现年老有病, 朝廷可以特批退休, 但即便获准级别不变,也只能 “食 半俸” ;被朝廷勒令退休的官员,就不能享受任何食禄了。此规定 A利于增强政府机构的活力 B保证了政府决策的科学性 C对官吏体制作出法

8、律规范 D强化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13鸦片战争后中外条约的订立,重要的是开创了一种中外交涉的“方式” ,这种方式说得简单 点,就是炮舰出条约,而条约代表胜者的意志,双方所争的常常不是具体的利益,而往往是中 外交往应奉行怎样一种“方式” 。这种“方式”反映出 A中外矛盾主要是基于条约权益 B弱国的对外交往缺乏主权意识 C中外交涉存在着文化观念竞争 D维护外交权益关键是国家实力 14.下表摘编自清末重臣戴鸿慈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 年)出国考察后撰写的出使九国日记 。 由此可知戴鸿慈 感想 参观地 伦敦博物馆 吾国宫内宝物,流传外间者不少,国民所铭心刻骨,永不能忘之 美国 美国总统故居诚哉!不以

9、天下奉一人也 德国 中国“观望不前,未知用电之理”,实属可耻 A.是立宪派代表 B.主张民主共和 C.反对清朝统治 D.具有爱国情怀 15. 布政使一职始创于北宋赵匡胤统治时期,是为了分拆节度使的财政大权,以此削弱割据势 力。此制一直延续到清朝。1853 年湖南巡抚骆秉章在长沙开设厘局(税务机关) ,“以亲信裕 麟总之,藩司(布政使)列衔画行,莫能问其数。”布政使被督抚“一脚踢开”意味着 A. 清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削弱 B. 中央掌握了地方财政权力 C. 现代财政制度的正式建立 D. 地方权力制衡制度的建立 16在洋务运动时期,作为最突出的国防建设-海军建设,从一开始就具有严重的封建腐败色 彩,

10、各军队之间各成体系,彼此之间无统一制度,亦无统一行动。甚至其造价高昂的兵船,也 只是用于运送货物,拖船载兵和迎送官员。此现象表明 A中国社会转型艰难 B中体西用的实效 C政府对海防的重视 D顽固派的盲目阻碍 17下图是 20 世纪初期中国民营工业新增厂矿及资本额示意图。下列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A. 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涨推动了民营工业的快速发展 B. 资产阶级政治改良引发了商人投资工商业的热潮 C. 商品输出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促进了民营工业的发展 D. 清政府政策的调整为民营工业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 18下表是一些国际人士对于中国近代某一历史性事件的评价。据此判断,该历史事件是 瑞士传教士薄复礼 这是

11、一支纪律严明,爱护群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军队。 埃德加斯诺 无疑是一场战略撤退,但不能说是溃退,因为他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其 核心力量仍完好无损。 莱尔霍林沃斯 这不仅仅是一次杰出的军事成就,还是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政治行动, 其 保证了整个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生存。 苏联真理报 真正的革命英雄主义,自我牺牲精神,大无畏气概的卓越范例。 A南昌起义 B国民革命 C秋收起义 D红军长征 191942 年,国民政府颁布了妨害国家总动员惩罚暂行条例 ,其中规定:凡违反或妨害国 家总动员之法令或者业务者都要根据该条令惩罚之,此类案件由军法审判之机关审判,呈报中 央最高军事机关核准执行。这一规定在当

12、时的主要作用是 A强化了国民党的专制独裁 B激化了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 C使抗战进入了反攻阶段 D有利于抗战动员的有序进行 20 毛泽东说: “大家不应只看到一个广东, 湖南也是很重要的。 湖南民众组织比广东还要广大, 所缺的是武装, 现己适值暴动时期, 更需要武装。 ” 他强调湖南暴动 “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 而应上山。 ”这段话表明 A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已形成 B武装斗争必须依靠人民战争 C城市中心革命论已无市场 D萌发了救国救民道路的新思想 21 共同纲领提出: “凡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经济事业,人民政府应鼓励其经济的积极性, 并扶助其发展” ;1954 年宪法则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

13、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 义工业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A后者是对前者全盘否定 B两者都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C反映了社会性质正发生改变 D两者均由全国人大通过 22历史上中苏两国曾经走过相似的道路,下面两图是前苏联和新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变化示意 图,如果图中 C=G,那么,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AA=E BB=H CB=F DD=H 23十八大以来中国实施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举办了 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 信峰会、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

14、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这表明当今中国 A致力于加强亚洲各国的合作 B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C主导了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 D极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全面合作 24雅典公民大会只能讨论由五百人议事会所提出的议案,任何人若在公民大会上提出与事先 准备的议案无关的其他问题,都会受到严惩。但公民大会可以有公开指控叛国或谋反罪的临时 提议,这是唯一可在五百人会议拟定议程之外讨论的议题。这表明雅典 A民主政治无制衡机制 B五百人议事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C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 D公民大会的议事内容不可改变 25新航路开辟以后,来自美洲的金银大量涌人葡萄牙,造成通货膨胀;同时、葡萄牙商人变 得富有,他们纷纷取得地

15、产,购买贵族头衔。而同时期的法国则鼓励对外贸易,发展工商业, 多储备金银。这些现象 A加快了两国社会转型的完成 B导致两国不同的发展轨迹 C受两国不同的地理环境影响 D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26史学家王乃耀提出: “英国自 16 世纪后,封建贵族阶级发生了严重分化,大贵族日趋没落, 中小贵族中的一部分人逐渐资产阶级化;在 18 世纪期间,大约有一半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 市,大约在 1750 年,自耕农消灭了。 ”引发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的强力推动 B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C新型生产关系的发展 D代议制政体的确立 27下表是 1787 年美国制宪会议的参会代表情况表,据此可知 1787

16、 年宪法 代表 土地投机者 高利贷者 工商航运者 持大量公债者 奴隶主 人数 14 24 12 40 15 A体现了人民主权 B消除了各阶层间的矛盾 C宣扬了自由平等 D强调实际的集团利益 28天主教在中世纪人与神的契约关系之间加人了教会的环节,而宗教改革克服了罗马天主教 在灵魂与肉体、天国与人间、理想与现实之间造成的二元对立以及由这种对立而导致的信仰上 的虚假和道德堕落,把基督教的宗教理想与平凡的现实生活和谐地统一起来。由此来看,宗教 改革有利于 A理想和现实的和谐统一 B人的精神获得自由解放 C民众履行教会契约精神 D铲除教士和俗人的隔阂 29在卢梭看来,不存在彻底的民主制,完美的民主制政

17、府不适合人类,选举产生的贵族制政 府,是相对较好的政府。这表明卢梭 A致力于消灭社会的不平等 B正视公民在政治素养上的差距 C基本背离了启蒙运动宗旨 D并未提出“主权在民”的思想 3019 世纪,西欧社会在争论妇女“工作权利”时,倾向于女人们留在家里生育孩子,1870 年后,随着工厂以及大量服务性岗位的出现,妇女们的工作权利得到认可,这表明工业革命 A提升了妇女在劳动市场上的地位 B促进了男女平等新观念的产生 C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 D使家庭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31“光荣革命”后,对议会而言,行政权的执行并不是它的职责所在,在国王无力亦无意于 绝对行使这项权力的时候,内阁便登上了政治

18、舞台,内阁的出现在国王与议会之间建立了沟通 的桥梁,并在国王与议会之间的作用愈发重要。可见,英国内阁的形成 A. 使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权 B. 增强了议会对国王的控制力 C. 解决了国王与议会之间的矛盾 D. 适应了英国宪政发展的要求 32. 中世纪以来的英国乡村惯例,穷人可以捡拾贵族庄园收割后土地上遗落的麦穗,贵族不得 反对,富人则无此权利,许多穷人以拾穗为生。但到了 18 世纪末,高等民事法院应农场主的诉 讼,否定了拾穗的合法性。这一变化 A强化对私有产权的保护 B不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 C体现资产阶级统治的残酷性 D反映了英国社会道德的沦丧 33哲学家罗吉尔培根在 1260 年展开

19、大胆想象, “人们能够建造如在江河和海洋上的巨型船 舶那样航行的机器, 没有桨手但是它们的速度比满载桨手时还快。 ” 最早将这一想象变成现 实的是 A新航路开辟 B第一次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信息技术革命 341948 年,法国外交部提出“要想避免德国再次走上最终危及欧洲大陆安全的单独发展道路 的话,那么把这个国家牢牢地与一个上述概念所表述的国家集团拴在一起,是非常重要的” 。由 此判断,法国对德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是 A促进法德和解 B压制和避免德国崛起 C实现欧洲一体化 D消除美苏冷战的威胁 35美国著名学者威克特分析指出,罗斯福的理论是让普通大众生活得舒适而安全,让普通阶 层的繁荣如

20、酵母般带动各个阶层蒸蒸日上。威克特认为罗斯福新政的特征是 A政府立法干预经济运行秩序 B以普通大众为经济发展核心 C拉动大众消费活跃市场需求 D具有触动资本主义制度表现 36 关贸总协定第十八条又称为幼稚产业保护条款,即发展中国家在进口激增有损于发展 计划时,可以临时采取数量限制的办法。1979 年, “东京回合”确认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 差别优惠待遇的合法性。 “乌拉圭回合”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优惠待遇原则,也在世界贸易组织 中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这表明 A世贸组织内部实现了公平、平等、合作 B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C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D国际贸易规则对发展中国家更为

21、有利 37 “这种经济危机特别难以应付,用紧缩性财政金融政策医治通货膨胀,就会使生产停滞, 失业增加;用赤字财政政策医治生产停滞,增加就业,又加剧通货膨胀。 ”美国结束这种状态主 要借助于 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B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C高新技术的强力推动 D成立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38某西方画家偶然间看到非洲木雕面具,深受启发, “断然抛弃了对人体的真实描写,把整个 人体利用各种几何化了的平面装配而成” , “不再只是从事物的视觉表象来描绘事物的形象,而 是从内涵去认识和解析事物” 。发生这一转变的画家是 A注重表现人物情感的德拉克洛瓦 B重视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的毕加索 C突出表现社会现实的俄

22、国画家列宾 D强调捕捉光色微妙变化的法国画家莫奈 第第 IIII 卷卷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4343 分)分) 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39 题题 16 分,分,40 题题 17 分,分,41 题题 10 分,分,合计合计 43 分)分) 3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6 分) 材料一 16 世纪以来,中英两国农业领域出现了一种引人注目的现象,中国是桑争稻田,英国 则是圈地运动。衣着原料生产对于食物生产的冲击,迫使两国注重提高土地利用率。随着英国 城市的发展,面包肉类和其他食物的需求增加,人们在圈地养羊的同时,将部分圈占土地用于 谷物生产。一些富有的农场主积极推广技术革新成果,实行规模经营,

23、以满足市场需求。桑争 稻田后,中国耕作制度走向以提高粮食产量为目的的多熟制。多熟制的发展和土地利用率的提 高,只是部分地弥补了桑争稻田所致的粮食减产,而并没有消除人口增长和粮食供应之间的矛 盾,相反,由于缺乏资本和技术的投入,多熟制的发展必将加大对劳动力的需求,先进的技术 和设备很难普及推广。 摘编自曾雄生明清桑争稻田、棉争粮田和西方圈地运动之比较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英国人口持续增长,农产品需求日益增加,农产品价格上涨。而在传 统田制下,农人依照惯例耕种和收获,集约型耕种等方法的推广受限,耕作效率低下。政府遂 加大立法圈地的力度,并鼓励地主和农民把土地围圈起来,用以耕种,获取更高利益。英国

24、农 村中的农场主把农业视为企业, 按照市场需求和新的经营方式, 把农场变成生产农产品的工厂。 这种企业家精神减少了动员圈地的阻滞成本,小家庭式农场逐渐被大规模经营式农场取代。总 之,这一时期的圈地运动被称为英国向工业文明转化的催化剂。 摘编自黄少安、谢冬水“圈地运动”的历史进步性及其经济学解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国“桑争稻田”与英国“圈地运动”的异同。 (8 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圈地运动开展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对当前中国农业发展 有何启示。(8 分) 4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7 分) 材料一 元廷制订了一整套比较严密的政策。将行省权力规范

25、在大而不专的模式内。行省实行 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行省多名官员中,常常是蒙古人、色目人、汉人交参任用。重要政务 “事从公议” ,而且常有“众论不齐”的情况。成宗朝前后,行省官朝觐述职和不定期迁调,朝 廷遣官钩考、巡察等,或经常举行,或成为定制。行省路以下官吏的铨调开用,由朝廷三年一 次遣使举行。元代行御史台及廉访司法既注意对一般地方官府的普遍监察,更把行省当做地方 监察的重点对象。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不顾区域经 济联系,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从而使行省官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 地理条件。 摘编自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材料二 美

26、国 1787 年宪法第六条规定:本宪法及依本宪法所制定之合众国法律,以及合众国 已经缔结及将要缔结的一切条约,皆为全国之最高法律;每个州的法官都应受其约束,任何一 州宪法或法律中的任何内容与之抵触时,均不得有违这一规定。前述之参议员及众议员,各州 州议会议员,合众国政府及各州政府之一切行政及司法官员,均应宣誓或誓愿拥护本宪法。美 国 1787 年宪法及其修正案第十条规定:本宪法所未授予合众国或未禁止各州行使之权力,均 由各州或人民保留之。美国内战结束后,国会通过宪法第十三条和第十四条修正案,规定:任 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实施限制合众国公民的特权或豁免权的任何法律。 摘编自任东来等美国宪政历程

27、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元代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并概括元廷针对行省所采取的措施。 (8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作用。 (9 分) 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 分) 下面是中国古代公文文种演变概况表。 时期 文书概况 西周 周王通过诰、誓、命、训、令等文书来管理国家,这一时期文种简单,划分粗略。 秦汉 秦汉时期文书的文种体系日益庞大,划分也越来越细,比例最大的有两类:一类是 君对臣的专用文种(诏敕类) ,一类是臣对君的专用文种。从下行文种来看,秦代 的诏敕文书主要有“制”和“诏” ,据史记解释: “命为制,令为诏。 ” “制

28、”和“诏” 分别是皇帝颁布重大命令和一般命令时使用的文种。 到了汉代, 诏敕文书的文种有 所增加,蔡邕独断卷上记载: “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诏书,四曰戒书” 。 唐朝 唐代的正式公文有 15 种,主要的变化在君臣专用文种。其中皇帝专用的文种除原 有的制、诏、令、册外,新增和变动的主要有批答和敕,需要指出的是,在“王言 之制”外,还有一个特殊的“堂贴” ,是开元后中书门下(又称政事堂)独立指挥 百司的公文文种, “堂贴”不必奏请皇帝批准,由三省宰相直接裁决,集体签署, 其公文效力相当于国家最高政令。 明清 明代皇帝专用文种有十种,新增了谕旨,又称圣谕(上谕) ,有宣谕、口谕、手谕, 其中手谕

29、如需保密,可以不抄发,而到了清代,这种保密谕旨逐渐制度化。而在臣 子上奏的文种中,有一特殊的公文“密疏” ,是可直达御前的。 整理自何庄 古代公文文种变迁原因探析 等 从表中提取相关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DBCBD CACCA BACDA ADDDD CBBCB CDBBA DABCC CCB 39(1)【答案】 (1)同:都与本国工商业的发展有关,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都体现衣着原料 生产对粮食生产的冲击。都重视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了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任意两点 4 分) 异:中国没有实现土地集中及进行规模化经营;英国导致土地集中,形

30、成大土地所有制。中国 未能引发农业技术革命及推动社会转型:英国引发了技术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农 村的扩展,为随后工业革命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4 分) 39(2)原因:土地价格上涨,提供了改变土地所有权的可能性;小规模的农业经营不利于农业 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农场经营中积累起来的企业家精神从供给方面推动圈地运动的发展。(4 分) 启示:需充分发挥政府在土地流转中的主导作用;农业注重规模化经营;重视科学技术创新, 发展高效农业;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劳动效率并重。 (任意两点 4 分) 40 (1)措施: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1 分)行省内部互相牵制、分权制衡;中央掌握行省 官员的任用、迁调

31、和考课的权力;加强对行省的监察;行省分界打破自然地理界限,加强对行 省的军事控制。 (四点 7 分) 40.(2)关系:国家主权属于联邦政府;联邦法律至上;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实行分权,地方 政府保留一定的权力。 (两点 5 分) 作用: 赋予中央政府强有力的权力, 有利于国家的统与巩固; 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地方分权有利于地方的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性的发挥。 (5 分) 41.论题:古代公文的演变适应了古代君主专制加强的趋势。 阐述:秦汉时期,随着封建大一统王朝的建立与发展,中国的君臣、中央与地方的概念才逐渐 强化,因此这一时期的中国公文才开始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出现了君臣专用文种;唐代“堂 贴”的出现,表明三省六部制下宰相协助天子处理政务的权力增强;明清时期,皇帝的谕旨和 大臣上疏的保密化,则体现了明清君主专制继续强化的事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月考试卷 > 高三上月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