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2018学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实验教育集团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2分)1(2分)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要塞(si) 气氛(fn) 不逊(xn)深恶痛疾(w)B颁发(bn) 翘首(qio) 诘责(ji) 颔首低眉(hn)C溃退(ku) 教诲(hu) 胆怯(qu) 悄无声息(qio)D轩昂(xun) 解剖(po) 炽热(ch) 黯然失色(n)2(2分)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然后改正过来。A仲裁凌空惮精竭虑抑扬顿挫 B匿名横蛮正襟危座和颜悦色 C娴熟粗糙惊心动魄百手起家 D愚钝绯红摧枯拉朽眼花瞭乱 。3(2分)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电视连续
2、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B枣儿的父母三年前走出大山,前往广东,除了节假日偶尔和枣儿打通电话,至今杳无音信C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阳光帅气,在我们年级鹤立鸡群,是校草的热门人选D这条公路修好才几个月,就到处坑坑洼洼,严重影响行车,实在是差强人意4(2分)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屠呦呦成为获得首个诺贝尔医学奖的中国人B6月7日早上,伊朗德黑兰国家议会大楼和伊朗开国领袖霍梅尼陵墓发生枪击和自杀爆炸事件,造成至少约12人死亡,42人受伤C面对新一轮改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业的勇气和创新的锐气D为了防止禽流感不再蔓延,我国各地采取了强有力的应对措施5(2分)下列文学常
3、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新闻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它具有真实性、时效性、简明性。B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散文诗,选自野草。C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伟大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复活等。D白居易是唐代诗人,有“诗魔”之称,钱塘湖春行是写早春的作品。二、填空题(共1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分)6(4分)名著阅读填空。(1)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美国著名记者 ,当时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 。(2)红星照耀中国影响巨大,对当时的中国而言意义深远,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谈谈这本书的意义 。三、填空题(共1小题,每小题8分,满分8分)7(8分)古诗文默写。(1) ,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4、龟虽寿)(2)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的优美诗句是 , 。(3)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4)三峡中,侧面描写群山高峻的句子是 , 。(5) ,望峰息心。(吴均与朱元思书)二综合性学习(6分)8(6分)今年“五一”期间,央视播出特别节目大国工匠,引起热议。某校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各题。【提信息】 材料一 提到优质制造,人们立刻想到:控制误差不超毫秒的瑞士钟表匠、仅拧各种螺丝就要学习几个月的德国工人、捏寿司都要捏成极致艺术品的日本手艺人但对于更多的中国制造来说,我们仍然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如手机、冰箱甚至是前段时间引发抢购
5、风潮的马桶盖等。 材料二 在今年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曾说:“我们要用大批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请从两则相关材料提取主要信息(每则材料限12字以内)。材料一: 材料二: 【谈理解】 材料三 我国数千年历史中,出现过鲁班这样的大师级工匠,也有修造出故宫这种世界奇观建筑的工匠,这说明中华民族的基因里,的确有工匠精神。大国工匠讲述的8个工匠,正是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才缔造了工匠的神话:錾刻师孟剑锋为北京APEC会议创作国礼“和美”纯银丝巾,焊工高凤林为火箭焊“心脏”,钳工顾秋亮为“蛟龙号”装配载人深潜器结合材料三,谈谈你对“工匠精神”的理解。【言心声】 材料四
6、 某校邀请大国工匠孟剑锋来校做演讲,书法社结合孟剑锋的事迹拟写了一副“宝剑锋从磨砺出,和美精自细琢来”的对联。请根据材料四,为中学生如何培养“工匠精神”提出建议。三诗歌赏析(4分)9(4分)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1)首联“望”字意蕴丰富,请简要赏析。 (2)“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文言文阅读(14分)10(14分)【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
7、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节选自宋史苏轼传)【注释】涂潦:泥沼雨水。畚锸:箕畚铁锹。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相与步于
8、中庭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轼诣武卫营 卒全其城 (2)请找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 A 朝廷从之久之,目似瞑。B 泛于梁山泊相与步于中庭C 使官吏分堵以守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D 相委而去曲肱而枕之(3)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河 将 害 城 事 急 矣 虽 禁 军 且 为 我 尽 力(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 (5)【甲】文表现了苏轼安闲自适的心境,还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乙】文述苏轼率领官兵抗洪筑堤、保城安民的事迹,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五现代文阅读(24分)11(12
9、分)(一)爸爸教我读中国诗程怡十个月的时候,我得了一场可怕的脑膜炎,到了一岁半还不会说话,父母非常担心。一天,爸爸看报,我坐在他的膝上,指着某一个标题中的“上”字,爸爸说:“上?”我对他表示满意,赶紧从他的膝上爬下来,拽着他走到书箱前,得意洋洋地指着书箱外“函上”的“上”字,表明我认识这个字,这件事对父母而言,真是“上上大吉”!他们不再担心我有智力障碍了。之后,爸爸开始教我读诗。爸常教我念两个人的诗: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陆游。依稀记得,孩提时的一个夏夜,我困极了,趴在爸爸的膝上,爸爸摇着大蒲扇,满天的星斗朦朦胧胧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突然,爸爸那江西乡音很重的诵读声使我睁开了眼睛
10、,我不知道那奇特的吟啸中有什么,但我一下子记住了这首诗。上学前我已经会背那首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爸爸问我懂不懂最后那句,我很得意地嚷嚷说:“那意思就是烧香磕头的时候别忘了告诉你爸爸!”当时,爸爸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1959年秋,我上小学。那年冬天,爸妈因故很长时间不能住在家。姐姐是长女,照顾我和弟弟。一天晚上,爸爸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欢天喜地,难以入眠。躺在床上跟爸爸念杜甫的诗:“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爸爸问我懂不懂这句,我说:“我懂的,不过,爸爸想念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想念爸爸的。”爸爸不再说话,只是听我继续背他教我的诗。
11、爸爸生命的最后几年,完全卧床不起。每当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悲鸣的旋律在蕉影婆娑的窗边响起的时候,爸爸就会喃喃吟诵杜甫的诗。他告诉我,那一刻让他想起了故乡老宅,想起了祖母和母亲。那时我已在大学教中国古代文学,我理解父亲:人生无家国之情,杜甫、陆游,我父亲他们这一代的知识分子,对家国,都有一种深情。父亲吟诗的声音,永远留在了我心底。很多年后,我看见报上某篇文章引了一首绝句,感觉就像遇到了一个老熟人。我没有念过那首诗,但我熟悉那种风格。回来一查,果然是陆游的诗,“征车已驾晨窗白,残烛依然伴客愁。”我当时的感受真是难以名状。爸爸在我童年时便种在我生命里的东西,突然宣告了它的无可移易的存在!(有删改)
12、(1)文中围绕爸爸教“我”读中国诗,记叙了三件事,请概括。 (2)说说你对第段画线部分的理解。 (3)第段爸爸高兴得流泪,其原因是 (4)根据全文,概括爸爸的形象。 (5)谈谈你对第段画线句的理解。 。12(12分)火光中生死救援魏本貌熊婷婷(人民日报2017年03月21日04版)“砰”一声巨响,划破城市宁静的夜空。 2017年3月16日20时45分左右,江西南昌西湖区一座立交桥三层发生三车相撞事故,一辆起亚小轿车突然失控,撞开中心护栏后直接驶入对向车道,与正常行驶的两辆小车发生碰撞,造成其中一辆小车起火燃烧爆炸。当晚,一段现场救人视频在网络传开:火光冲天间,一名年轻男子正从熊熊燃烧的车辆中用
13、力拖出伤者,他大声呼喊着“救命”,身边是破碎的车体、燃烧的火焰,这惊险的一幕,感动了南昌的无数网友。第一个冲上前的这位年轻男子名叫许诺,是南昌土生土长的“90后”。“当时下班开车去和朋友聚会,经过立交桥时,正好看见车祸。” 许诺曾在北京门头沟消防支队服役了5年,凭着丰富的救援经验,他看到火光冲天,就判断前方应该会有人员受伤,紧急靠边停车,准备救援。“救救我爸,他受伤了。”其中一辆出事汽车旁,一名男子在呼喊,一位老人躺在地上。“经过了解,我发现老人家不是简单的撞伤。”许诺知道,车祸受伤时如果轻易移动伤者,很容易造成二次伤害。许诺告诉车主和老人,千万不要随意移动,要耐心等待救护车的到来。“救命啊!
14、”就在这时,另一辆事故车上传来呼救声。一个人趴在车窗上向外呼喊,车子已经着火了,灼热的气流腾空而起,随时有爆炸的危险。 许诺立刻冲上前去,一边呼叫帮手,一边使劲去拉受伤人员。此时,路过的出租车司机应维雨、私家车司机杨国华赶来帮忙,从燃烧的车辆当中,一起救出了3名被困人员。 就在许诺他们奋力救人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救援行列,他们一边帮助伤者脱离汽车危险范围,一边脱下自己的衣服帮伤者灭火。 “没有想那么多,就是退伍消防员的本能。对我来说,这就是一次正常出警,有人身陷火海,而我要做的就是去救他。”为防止二事故的发生,许诺从自己车上拿出三角支架放到事发地后面,并一直在原地陪着安慰伤者。 在父亲许
15、海华眼中,许诺总是让他引以为傲。天津港爆炸事件发生时,许诺是第一批到达现场参与救援的消防战士,还荣获个人三等功。 直到3月19日,救人英雄杨国华才被找到。杨国华家住青云谱区,事发当天他的妻子刚产下女儿,他前往医院给母女送衣服遇到了这起车祸,毅然第一时间下车救人。杨国华赶回医院妻子身边时,已经满脸灰尘,身上衣服都被烧破。(1)这篇新闻的开头有什么好处? (2)这篇新闻重点介绍了哪位英雄?表现了他的什么精神? (3)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许诺立刻冲上前去,一边呼叫帮手,一边使劲去拉受伤人员。 “没有想那么多,就是退伍消防员的本能。对我来说,这就是一次正常出警,有人身陷火海,而我要
16、做的就是去救他。” (4)车祸现场南昌市民英勇救人的新闻报道后,网友纷纷点赞,请你也写几句赞语。 。六作文(30分)13(30分)花朵从未因风雨而停止开放,土地也未因丰收而变得懒惰。人生旅途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但决不能在失败的悲痛中把时光消磨,只要生命还有脉搏,我们就要拥抱生活。请以“与 拥抱”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2017-2018学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实验教育集团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积累与运用(22分)1(2分)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要塞(si) 气氛(
17、fn) 不逊(xn)深恶痛疾(w)B颁发(bn) 翘首(qio) 诘责(ji) 颔首低眉(hn)C溃退(ku) 教诲(hu) 胆怯(qu) 悄无声息(qio)D轩昂(xun) 解剖(po) 炽热(ch) 黯然失色(n)【分析】此题考查字音的辨析。【解答】A有误。“气氛”的准确读音“q fn”,注意“不逊”的读音。B准确。注意“翘首”的读音。C有误。“教诲”的准确读音“jio hu”,“胆怯”的准确读音“dn qi”。D有误。“解剖”的读音是“ji pu”,注意“炽热”的读音。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的字音问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课文中的字词,踏踏实实地读、写。2(2分)找出下列词语中的
18、错别字,然后改正过来。A仲裁凌空惮精竭虑抑扬顿挫惮殚B匿名横蛮正襟危座和颜悦色座坐 C娴熟粗糙惊心动魄百手起家百白D愚钝绯红摧枯拉朽眼花瞭乱瞭缭。【分析】道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的掌握程度,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课文中的字词,踏踏实实地读、写,把握不准的要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更要注意根据积累准确书写。【解答】答案:A惮殚B座坐C百白D瞭缭【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字形的书写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注意对形似字、生僻字的写法,做到书写规范,不出错别字。3(2分)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电视连续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B枣儿的父母三年前走出大
19、山,前往广东,除了节假日偶尔和枣儿打通电话,至今杳无音信C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阳光帅气,在我们年级鹤立鸡群,是校草的热门人选D这条公路修好才几个月,就到处坑坑洼洼,严重影响行车,实在是差强人意【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解答】A有误,抑扬顿挫用来形容声音,用在此处是搭配不当。B有误,一点消息也没有。与前文语义矛盾。C正确。D有误
20、,勉强让人满意,语义不当。故选:C。【点评】成语的使用是考查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一个重要题型。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运用是否恰当。要做好该类题,平时的积累是离不开的。在出题时尤其是词义正确,而感情色彩不合乎题意的更应该注意。4(2分)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屠呦呦成为获得首个诺贝尔医学奖的中国人B6月7日早上,伊朗德黑兰国家议会大楼和伊朗开国领袖霍梅尼陵墓发生枪击和自杀爆炸事件,造成至少约12人死亡,42人受伤C面对新一轮改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业的勇气和创新的锐气D为了防止禽流感不再蔓延,我国各地采取了强有力的应对措施
21、【分析】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解答】A语序表达,改为“首个获得”;B语意矛盾,“至少”和“约”矛盾,去掉“至少”;C正确;D否定词误用,去掉“不再”。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病句的辨析,注意把握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平时在语言表达中,要注意病句的发生。5(2分)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新闻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它具有真实性、时效性、简明性。B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散文诗,选自野草。C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伟大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
22、品有战争与和平复活等。D白居易是唐代诗人,有“诗魔”之称,钱塘湖春行是写早春的作品。【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解答】A正确。B有误,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出自朝花夕拾。C正确。D正确。故选:B。【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要整理成册,熟记于心。二、填空题(共1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分)6(4分)名著阅读填空。(1)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当时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
23、方便,曾易名西行漫记。(2)红星照耀中国影响巨大,对当时的中国而言意义深远,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谈谈这本书的意义它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还在于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还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分析】本题考查红星照耀中国文学常识和内容等的把握。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埃德加斯诺写的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该书绝大部分素材来自作者采访和
24、考察的第一手资料,客观地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的真实情况。【解答】(1)本题考查名著文学常识的积累。需要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和作者作品。作者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曾易名西行漫记。(2)本题考查阅读感悟的表达。可以从书的内容或人物对自己的影响谈。读了你的红星照耀中国,不仅让我们重温抗日战争那段非凡的历史,领略真实鲜活的红色中国,更能深刻地理解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夺取中国革命胜利并成功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原因。答案:(1)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2)它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还在于书
25、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还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点评】做本题时注意红星照耀中国具体内容的把握。三、填空题(共1小题,每小题8分,满分8分)7(8分)古诗文默写。(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2)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的优美诗句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3)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4)三峡中,侧面描写群山高峻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5)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吴均与朱元思书)【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默写。解
26、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此题根据上下文进行默写,回忆诗文中与之对应的诗句,注意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解答】答案为:(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重点字:骥、枥) (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重点字:啄)(3)芳草萋萋鹦鹉洲(重点字:萋) (4)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重点字:曦) (5)鸢飞戾天者(重点字:鸢、戾)【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古诗文名句默写能力。学生答题时要正确理解句意,根据上下文进行默写,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误(错别字、漏字、添字)。二综合性学习(6分)8(6分)今年“五一”期间,央视播出特别节目大国工匠
27、,引起热议。某校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各题。【提信息】 材料一 提到优质制造,人们立刻想到:控制误差不超毫秒的瑞士钟表匠、仅拧各种螺丝就要学习几个月的德国工人、捏寿司都要捏成极致艺术品的日本手艺人但对于更多的中国制造来说,我们仍然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如手机、冰箱甚至是前段时间引发抢购风潮的马桶盖等。 材料二 在今年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曾说:“我们要用大批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请从两则相关材料提取主要信息(每则材料限12字以内)。材料一:中国制造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优质产品)。材料二:我国还缺少技术人才。【谈理解】 材
28、料三 我国数千年历史中,出现过鲁班这样的大师级工匠,也有修造出故宫这种世界奇观建筑的工匠,这说明中华民族的基因里,的确有工匠精神。大国工匠讲述的8个工匠,正是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才缔造了工匠的神话:錾刻师孟剑锋为北京APEC会议创作国礼“和美”纯银丝巾,焊工高凤林为火箭焊“心脏”,钳工顾秋亮为“蛟龙号”装配载人深潜器结合材料三,谈谈你对“工匠精神”的理解。【言心声】 材料四 某校邀请大国工匠孟剑锋来校做演讲,书法社结合孟剑锋的事迹拟写了一副“宝剑锋从磨砺出,和美精自细琢来”的对联。请根据材料四,为中学生如何培养“工匠精神”提出建议。【分析】本题中第一小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第
29、二小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第三小题考查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解答】提信息: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一可知,中国制造缺乏优质产品。从材料二可知,我国缺少技术人才。谈理解: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认真阅读材料三可知,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工匠精神,只有继承工匠精神,才能缔造中国神话。言心声:本题考查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所提的建议一定要有可行性,要简洁明了,不能是空洞的口号。可提建议:在中学中加入劳动技术课程。答案:【提信息】示例一:中国制造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优质产品)。示例二:我国还缺少技术人才。示例一:“优质制造”需要大批技术人才。示例二:国家重视技术人才的培养。)示例:
30、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工匠精神,只有传承工匠精神,才能缔造工匠神话。(意思答对即可,答对1点给(2分),答对2点给(3分)。)【谈理解】示例:化用古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巧妙将工匠的名字“剑锋”和他所创作的国礼的名称“和美”嵌入(写入)对联。蕴含着对孟剑锋大国工匠精神(吃苦耐劳、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的赞美。(答到1点给(2分),答到2点给(3分)。)【言心声】在中学中加入劳动技术课程。【点评】这是一道综合读写题目,所选题目都是常见题型,也是考试中的常考题型。学生在作答时,只要认真阅读材料,结合题目中的要求,即可作答。三诗歌赏析(4分)9(4分)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
31、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1)首联“望”字意蕴丰富,请简要赏析。“望”既写诗人眺望之意,又暗指诗人内心的期望,希望觅得知音,得到理解、赏识和重用。(2)“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发了孤独抑郁的心情和避世退隐的愿望。【分析】这是一首描写秋天山野景致的五言律诗。诗风疏朴自然,于平淡中表现出诗人“相顾无相识“的抑郁苦闷的心情,同齐梁以来绮靡浮艳的文学风习大异其趣。全诗洗尽铅华,为唐初诗苑吹进一股清新的气息,是王绩的代表作之一。【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炼字的理解与掌握。炼字,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
32、词来表情达意。其目的在于以最恰当的字词,贴切生动地表现人或事物。这句诗的意思是: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望”既写诗人眺望之意,又暗指诗人内心的期望,希望觅得知音,得到理解、赏识和重用。(2)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可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的意思是: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傍晚时分,诗人望着山野景色,看到打猎的人各自随意而归,不禁怀念古代采薇而食的伯夷、叔齐,心情抑郁于是长声歌唱诗经中的“采薇”之句。这里诗人借
33、伯夷、叔齐不愿为周臣的典故,流露出几分彷徨苦闷,孤独抑郁的心情以及避世退隐的欲望。答案:(1)“望”既写诗人眺望之意,又暗指诗人内心的期望,希望觅得知音,得到理解、赏识和重用。(2)抒发了孤独抑郁的心情和避世退隐的愿望。译文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猎物驰过我的身旁。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与掌握,学生要明确,作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画面,联系创作背景感受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四文言文阅读(14分
34、)10(14分)【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35、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节选自宋史苏轼传)【注释】涂潦:泥沼雨水。畚锸:箕畚铁锹。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轼诣武卫营到去卒全其城最终,终于(2)请找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AA 朝廷从之久之,目似瞑。B 泛于梁山泊相与步于中庭C 使官吏分堵以守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D 相委而去曲肱而枕之(3)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河 将 害 城 事 急 矣 虽 禁 军 且 为 我 尽 力(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6、。(月光下)庭院的地面像积满了水一样清澈透明,水里(好像)还有水藻荇菜交相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而已)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富人出城了,百姓都人心躁动不安,我和谁守城呢(5)【甲】文表现了苏轼安闲自适的心境,还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乙】文述苏轼率领官兵抗洪筑堤、保城安民的事迹,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分析】参考译文:【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译),(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照在门上,(于是我就)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
37、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乙】调任徐州知州。黄河在曹村决口,在梁山泊泛滥,从南清河溢出,汇聚在徐州城下。城墙将要被浸坏,富裕的百姓争着出城躲避水灾。苏轼说:“富人出去了,百姓都人心躁动不安,我和谁守城?我在这里,洪水决不会浸坏城墙。”又把富人重新赶进城去。苏轼到武卫营,喊来卒长,说:“河水将要冲坏城墙,事情紧急,你们虽是禁军,姑且替我出力。”卒长说:“太守尚且不躲避水患,我等小人,应当效命。”就率领兵卒拿着畚箕铁锹出去,筑起东南长堤,从戏马台开始,一直连接到
38、城墙。轼在大堤上建了一座房子(独自居住),每天经过家门而不进入,派官吏分段防守,最终保全了这座城。他又请求调发第二年的役人来增筑旧城墙,用树木筑起防护堤,以防水再来。朝廷同意了他的做法。【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句意为:一起在院子里散步。相与:共同,一起。句意为: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但:只是。句意为:苏轼到武卫营去。诣:到去。句意为:最终保全了城池。卒:最终。(2)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的含义,进行比较,得出答案即可。A
39、第一个“之”,代词;第二个“之”,音节助词。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B两个“于”都指在。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C两个“以”都来。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D两个“而”都表示顺接。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故选:A(3)本题考查句子停顿。作答时,一定要在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前后词语之间的语义联系来划分停顿。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后可以根据语感直接作答。这个句子的意思是:河水将要冲坏城墙,事情紧急,你们虽是禁军,姑且替我出力。故停顿应为: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4)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
40、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句中重点词:交横:交错纵横;盖:原来。句意为:(月光下)庭院的地面像积满了水一样清澈透明,水里(好像)还有水藻荇菜交相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而已)。句中重点词:皆:都;守:守城。句意为:富人出城了,百姓都人心躁动不安,我和谁守城呢?(5)本题考查分析作者情感及概括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是却被一贬再贬,流落黄州,在内心深处,他也不愿做一个“闲人”
41、。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我安慰罢了。因此,【甲】文表现了苏轼安闲自适的心境,还流露出作者宦途失意的苦闷。【乙】文的内容题干中已经作了概括,从中可以看出苏轼勤于政事,爱护百姓。答案:(1)共同,一起;只是;到去;最终,终于。(2)A(3)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4)(月光下)庭院的地面像积满了水一样清澈透明,水里(好像)还有水藻荇菜交相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而已)。富人出城了,百姓都人心躁动不安,我和谁守城呢?(5)宦途失意的苦闷;勤于政事,爱护百姓。【点评】古今异义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只是,只不过;今义:但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耳(但少闲人
42、如吾两人者耳):古义:助词,表示限制语气,相当于“而已”“罢了”;今义:名词,耳朵。闲人(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留连于光景之人;今义 与事无关的人户(月色入户):古义:窗(门户)户;今义:住户、人家念(念无与为乐者):古义:考虑,想到;今义:纪念,思念,读五现代文阅读(24分)11(12分)(一)爸爸教我读中国诗程怡十个月的时候,我得了一场可怕的脑膜炎,到了一岁半还不会说话,父母非常担心。一天,爸爸看报,我坐在他的膝上,指着某一个标题中的“上”字,爸爸说:“上?”我对他表示满意,赶紧从他的膝上爬下来,拽着他走到书箱前,得意洋洋地指着书箱外“函上”的“上”字,表明我认
43、识这个字,这件事对父母而言,真是“上上大吉”!他们不再担心我有智力障碍了。之后,爸爸开始教我读诗。爸常教我念两个人的诗: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陆游。依稀记得,孩提时的一个夏夜,我困极了,趴在爸爸的膝上,爸爸摇着大蒲扇,满天的星斗朦朦胧胧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突然,爸爸那江西乡音很重的诵读声使我睁开了眼睛,我不知道那奇特的吟啸中有什么,但我一下子记住了这首诗。上学前我已经会背那首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爸爸问我懂不懂最后那句,我很得意地嚷嚷说:“那意思就是烧香磕头的时候别忘了告诉你爸爸!”当时,爸爸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1959年秋,
44、我上小学。那年冬天,爸妈因故很长时间不能住在家。姐姐是长女,照顾我和弟弟。一天晚上,爸爸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欢天喜地,难以入眠。躺在床上跟爸爸念杜甫的诗:“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爸爸问我懂不懂这句,我说:“我懂的,不过,爸爸想念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想念爸爸的。”爸爸不再说话,只是听我继续背他教我的诗。爸爸生命的最后几年,完全卧床不起。每当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悲鸣的旋律在蕉影婆娑的窗边响起的时候,爸爸就会喃喃吟诵杜甫的诗。他告诉我,那一刻让他想起了故乡老宅,想起了祖母和母亲。那时我已在大学教中国古代文学,我理解父亲:人生无家国之情,杜甫、陆游,我父亲他们这一代的知识分子,对家国,都有一种深情。父亲吟诗的声音,永远留在了我心底。很多年后,我看见报上某篇文章引了一首绝句,感觉就像遇到了一个老熟人。我没有念过那首诗,但我熟悉那种风格。回来一查,果然是陆游的诗,“征车已驾晨窗白,残烛依然伴客愁。”我当时的感受真是难以名状。爸爸在我童年时便种在我生命里的东西,突然宣告了它的无可移易的存在!(有删改)(1)文中围绕爸爸教“我”读中国诗,记叙了三件事,请概括。孩提时,爸爸以自己奇特的吟啸教我记住了陆游的诗上学前,爸爸教我理解示儿诗中的句意上学后,爸爸教我理解杜甫诗中思念亲人的感情(2)说说你对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