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ppt课件(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01718 上传时间:2019-11-25 格式:PPTX 页数:48 大小:1.5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3.1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ppt课件(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3.1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ppt课件(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3.1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ppt课件(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3.1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ppt课件(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3.1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ppt课件(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单元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学案1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感悟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理解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课标要求,内容索引,达标检测,新知导学,素养提升,新知导学,1.文化多样性的主要表现 (1)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2)文化多样性的主要表现:从 和 中,人们能够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一、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知识梳理,民族节日,民族文化,文化遗产,提示 错误。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2.民族节日和

2、文化遗产的地位和意义 (1)民族节日 地位: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 。 意义: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2)文化遗产 地位: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 。 意义: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 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 。 试判断: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长期积淀,人类文明,文化财富,重要标志,3.文化多样性的含义、地位 (1)含义: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 各具特色。 (2)地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

3、 ,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 。 试判断: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基本特征,内容和形式,提示 错误。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实践。,重要动力,4.世界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1)共性:由于世界各民族的 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 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2)个性:各民族间 和政治的、 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 。,民族文化,社会实践,经济的,历史的,差异,(3)关系:文化是 ,各民族都有自己的

4、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_ ,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世界文化与各民族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请思考:世界文化与各民族文化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吗?,世界,民族的,提示 不是。世界文化与各民族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1.民族节日与文化遗产的区别和联系,重点突破,2.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提醒 区分“文化是民族的”与“文化是世界的” (1)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强调文化特色。 (2)文化是世界的,强调各个国家、民族文化的共性,得到别的国家或民族人民的赞赏、肯定。,典例1 雪顿节是西藏重大的传统节日之一。下列关于民族节日的说法

5、,正确的是 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 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民族节日越来越趋于一体化 A. B. C. D.,典例运用,解析 混淆了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的地位,应排除; 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符合题意; 世界各民族节日并未趋于一体化,说法错误。,典例2 中国人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美国诗人沃尔特惠特曼则说:“哪里有土,哪里有水,哪里就长着草。”对同一个问题的表述,中美两国的人往往有着很大差异。这反映了 A.各

6、民族文化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 B.各民族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C.各民族文化是平等的 D.各民族文化在相互借鉴中共同发展,解析 “对同一个问题的表述,中美两国的人往往有着很大差异”,这句话强调了中美两国文化的不同,B符合题意。 各民族文化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A说法错误; C、D本身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1.正确态度 既要认同 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 ,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试判断:尊重文化多样性就是认同、推崇其他民族文化。,提示 错误。尊重文化多样性就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对其他民族文化,要尊重但不一定要认同。,二、尊重文化多样

7、性,知识梳理,本民族,求同存异,2.意义 (1)对民族文化: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 的内在要求。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 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_ 。 (2)对世界文化: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 繁荣的必然要求。,本民族文化,社会稳定,精神,根基,世界文化,3.原则 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 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 ,理解 ,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试判断:世界各民族文化有优劣之分。,一律平等,差异,提示 错误。各民族文化没有高低优劣之分,都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对世界文化的繁荣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因此世界各民族文化地位是平等的。,个性,全面理解尊重文化多样性,重点突

8、破,典例3 在进行文化交流时,一个重要的原则是不能有文化中心主义。文化中心主义容易使文化僵化,不能适应时代变迁。这启示我们 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必须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必须承认各国文化有优劣之分 要将其他民族文化与本民族文化同等对待 A. B. C. D.,典例运用,解析 反对文化中心主义,必须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正确; 错误,没有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中“同等对待”说法错误。,典例4 有人以棋为喻,来说明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西方治世,如下国际象棋,非得拼到你死我活;而中国治世则如下围棋,观气取势、择其大端,你中有我

9、、我中有你,绝非零和博弈。由材料可知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可以取长补短 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 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世界各民族文化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A. B. C. D.,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及其带来的影响,这是文化多样性的体现,符合题意; 材料没有体现如何对待文化多样性,不符合题意。,知识结构,素养提升,材料一 元日 王安石(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查阅资料:古诗元日描述的是哪个民族节日的动人景象?你还知道哪些描述该节日的古诗词?请谈谈民族节日的文化价值。,议题:文化多样性有什么价值?,答案 古诗元日描述的是春节

10、。 描述春节的古诗词,如唐代高适的除夜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民族节日的文化价值: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材料二 2018年的中国春节,在全球刮起了一阵“红色旋风”。世界各地唐人街的舞龙舞狮是最著名的庆祝活动,越来越多并非华裔的人士也加入其中。在东京,窗户清洁工打扮成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形象;巴塞罗那的春节巡游活动中包括舞狮;美国、加拿大和新西兰发行了狗年纪念邮票等。以敲钟、燃放爆竹和传统舞狮作为标志的中国新年,如今已成为一项国际性庆祝活动。中国年正成为全球共同节日,被世界认

11、可。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传统节日相互交融。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应该怎样对待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传统节日呢?“和而不同”是中国人自古尊崇的处世之道,在国际文化关系上我们应该坚持“和而不同”,提倡不同文化间的和谐共处、取长补短。,答案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2)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分析说明为什么“中国年正成为全球共同节日,被世界认可”。 (3)在国际文化关系上,我们为什么坚持“和而不同”?,答案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世界各民族的社

12、会实践有其共性和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春节虽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但它也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所以被世界认可。,(4)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处理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时,应如何做到“和而不同”?,答案 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素养感悟 (1)政治认同:通过探究民族节日的文化价值,引导学生认同我国古典诗词,认同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2)科学精神:

13、理解文化多样性的价值,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对待文化多样性,树立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观念。 (3)公共参与:通过查阅资料,引导学生自觉学习、主动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调动学生参与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的积极性。,达标检测,一、选择题 1.倘若时光倒流千年,可谓“冬至大如年”。在官府,皇帝于冬至日率百官至南郊祭天,百官皆服华服。在民间,家家祭天敬祖,摆酒设宴。其中,有些习俗也传承至今。这说明,民族节日 A.已成为区分不同民族的独特标识 B.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 C.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D.展现了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魅力,3,4,5,6,7,8,9,2,1,解析 民族文化是不同民族

14、的独特标识,A错误; 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C错误; 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D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3,4,5,6,7,8,9,2,1,2.中国古琴是世界最古老且富有民族色彩的弹拨乐器之一,主要由弦与木质共鸣器发音,至今已有3 000多年历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把中国古琴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古琴被列入“非遗”,是基于 A.保护古琴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民族文化的传承增强民族凝聚力 B.保护古琴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研究中国文明演进传承民族文化 C.保护古琴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研究人类文明演进繁荣世界文化 D.保护古琴中

15、华文化源远流长人类文明的标志民族文化交流,3,4,5,6,7,8,9,2,1,解析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中国古琴作为世界最古老且富有民族色彩的弹拨乐器之一,是中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C符合题意。,3,4,5,6,7,8,9,2,1,3.以下分别是2014年索契冬奥会、2018年平昌冬奥会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会徽。从文化的角度看,这些运动会会徽的设计体现了 A.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B.文化既是高雅的又是通俗的

16、C.文化既是稳定的又是多变的 D.文化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解析 会徽反映了不同城市的特色,体现了自身的民族性,同时“五环”又蕴含着共性,体现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A正确。,3,4,5,6,7,8,9,2,1,4.希腊神话对神的褒贬多以智慧、力量为标准,而中国神话对神的褒贬则多以道德为准绳。这反映出 A.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 B.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C.尊重文化多样性有利于本民族文化的发展 D.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个性,解析 通过希腊神话与中国神话的对比,说明了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鲜明的民族性,D正确。 其他三项与题意无关。,3,4,5,6,7,8,9,2,1,5.著名的人文学家费孝通在谈及文化

17、的多样性时指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基本含义是 A.承认本民族文化是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前提 B.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C.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D.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世界各国人民才能共同发展,解析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强调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B正确; 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故A错误; C、D与题意不符,排除。,3,4,5,6,7,8,9,2,1,6.“世界就是一幅绚丽的图画,七种颜色是它的基

18、本元素;世界就是一部宏大的交响乐,不同音符是它的基本单位”。从文化角度看,这句话表达了 文化的多样性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才能实现世界文化的繁荣 各民族的文化最终融合成一种文化 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 A. B. C. D.,3,4,5,6,7,8,9,2,1,解析 材料阐明了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只有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才能形成世界文化的百花园,符合题意; 说法错误; 强调的是如何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不符合题意。,3,4,5,6,7,8,9,2,1,7.2018年11月25日,葡萄牙“2018中国电影周”在里斯本开幕。中国合伙人狼图腾我们诞生在中国等7部影片参加

19、展映,受到了当地民众的热烈欢迎。这说明 各国都遵循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不同国家的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A. B. C. D.,3,4,5,6,7,8,9,2,1,解析 “各国都遵循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的说法太绝对,排除; 材料表明中国电影受到葡萄牙当地民众的欢迎,没有体现文化多样性对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作用,与题意无关。,3,4,5,6,7,8,9,2,1,8.“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各国各地文明形态千差万别,文明交流互鉴不应以独尊某一种文明或者贬损某一种文明为前提。这对文化交流与发展的启示是 求同存异,避免不同文化的分歧 理解个

20、性,呈现多元共生的局面 平等交流,维护人类文化的生态平衡 相互借鉴,辩证分析不同文化的优劣 A. B. C. D.,3,4,5,6,7,8,9,2,1,解析 世界各国文化具有个性,因而不同文化的分歧不可避免,说法错误; “文明交流互鉴不应以独尊某一种文明或者贬损某一种文明为前提”,启示我们文化交流应相互尊重,理解个性,多元共生,也说明不同文化之间应该平等交流,维护人类文化的生态平衡,符合题意; 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没有优劣之分,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3,4,5,6,7,8,9,2,1,二、非选择题 9.2018年9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符拉迪沃斯托克访问“海洋”全俄儿童中心时强调,中俄两

21、国青少年是中俄友好的未来,是世界的未来,要努力参与不同文明交流对话,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中华文化的核心是“和”文化,习近平以其深厚的国学积淀,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了中华“和”文化之精髓,倡导世界不同文化的包容互鉴,促进了世界各国的“和平发展,和谐相处,合作共赢”。习近平运用与时俱进的“和”文化理念,讲述中国故事,传播“和合”智慧,引领国际新秩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知识,谈谈你对“倡导世界不同文化的包容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解。,3,4,5,6,7,8,9,2,1,答案 (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包容互鉴”是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要求。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就是要求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3)“包容互鉴”是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的体现。 (4)“包容互鉴”有利于保护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实现世界人民相互尊重、共同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3,4,5,6,7,8,9,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政治 > 人教版 > 必修3(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