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新教材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中备考精编金卷地 理 (A)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卷(选择题)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2、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6年9月25日世界最大的有着“超级天眼”之称的500 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我国贵州省平塘的喀斯特洼坑中顺利“睁眼”。该望远镜将可能搜寻到更多的奇异天体,用来观测河外星系脉冲星,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星系与银河系的演化等,甚至可以搜索星际通信信号,开展对地外文明的探索。据此回答13题。1与河外星系属于同一层次的天体系统为()A总星系 B银河系C太阳系 D地月系2如果发现类似的地外文明,其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可能是()A有适宜的温度和液态水B有厚厚的大气层保护C来自恒星的光照稳定D与其他天体各行其道,互不干扰3下列物体中,属于天体的是()A世界最大的陨石B星际
3、空间的气体和尘埃C西昌基地上的人造卫星D天空中飘动的云【解析】1地球所在的天体系统的层次由高到低依次是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河外星系是与银河系属于同一级的银河系之外的天体系统。故选B。2题目要求的是自身条件,故排除C、D。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自身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和液态水,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故A正确,B错误。故选A。3陨石是指降落到地面的流星体,已经成为地球的一部分,不属于天体,A错误;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属于天体,B正确;西昌基地上的人造卫星,还没发射到太空,属于地球上的物质,C错误;天空中的云属于地球的一部分,不属于天体,D错误。故选B。【答案】1.B2.A3.B读山东
4、省年太阳辐射总量(单位:MJm2)分布图,回答45题。4山东省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特点大致是()A西多东少 B东多西少C南多北少 D北多南少5甲、乙两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位置 B海拔C天气状况 D地表植被【解析】4根据图中年太阳辐射总量等值线的分布及数值可知,山东省年太阳辐射总量大致是北多南少。5图中甲地位于东南风的背风坡,晴天较多,太阳辐射量大;乙地位于东南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阴天多,太阳辐射量相对较小。甲、乙两地的纬度位置相差不大。【答案】4.D5.C太阳辐射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称为太阳直接辐射。下图为贵州贵阳和新疆塔中(塔里木盆地中部)太阳直接
5、辐射的年变化。读图回答67题。6塔中春、秋季太阳直接辐射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春季()A正午太阳高度低 B白昼时间短C阴雨天气少 D风沙天气多7塔中和贵阳太阳直接辐射差异明显,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 B气候C地形 D植被【解析】6塔中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春季与秋季相比,均降水少,日照时间相差不大,甚至春季稍长些,但春季地面缺乏植被保护,风沙天气多,风沙导致太阳辐射被削弱,从而使春季直接太阳辐射少,选D。7塔中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天多,获得直接太阳辐射多;贵阳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阴雨天气多,获得的太阳直接辐射少,选B。【答案】6.D7.B2017年6月12日,吉林延吉龙山白垩纪
6、地层发掘出6种恐龙骨骼和一具完整的鳄类骨骼古生物化石。据此回答89题。8白垩纪属于()A古生代早期 B古生代晚期C中生代早期 D中生代晚期9恐龙灭绝后的地质年代,繁盛的植物是()A孢子植物 B被子植物C裸子植物 D藻类植物【解析】8中生代主要包括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白垩纪属于中生代晚期,故选D。9恐龙灭绝的地质年代在中生代晚期,此后正是被子植物繁盛的时期,故选B。【答案】8.D9.B浅层地能主要指地球浅层地表数百米内的土壤砂石和地下水所蕴藏的低温热能。据专家测量,我国近百米内的土壤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达1.5万亿千瓦,是我国目前发电装机容量4亿千瓦的3 750倍,而百米内地下水每年可采集的
7、低温能量也有2亿千瓦。由于储量大,分布普遍,被喻为“绿色聚宝盆”。据此回答1012题。10浅层地能存在的内部圈层是()A地壳 B地幔C地核 D软流层11浅层地能的主要来源最可能是()A地面辐射 B太阳辐射C大气辐射 D地球内部12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A BC D【解析】10浅层地能主要指地球浅层地表数百米内的土壤砂石和地下水所蕴藏的低温热能,所以浅层地能存在的内部圈层是地壳,A项正确。11浅层地能的主要来源最可能是太阳辐射,B项正确。12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A项正确。【答案】10.A11.B12.A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3甲层
8、大气()A赤道地区厚度最大B臭氧密度较大C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D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14乙层大气对人类活动的主要影响有()天气复杂多样 人类天然屏障适合飞机飞行 影响无线电波A BC D【解析】13根据图示信息,甲层大气为对流层,其厚度因纬度而不同,赤道地区厚度最大,两极地区最薄。甲层臭氧较少,乙层为平流层,臭氧密度较大;甲层空气下热上冷,大气以垂直运动为主;其热量主要来自近地面,故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据此分析选A。14乙层大气为平流层,该层大气稀薄,水汽、尘埃杂质等都较少,天气晴朗,适合飞机飞行;该层有臭氧,臭氧可以吸收大量紫外线,是人类天然屏障;该层对无线电波影响不大,据此分析正确,选C。
9、【答案】13A 14C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下图),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15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高了3。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5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A大气的温室效应 B大气的热力环流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D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16甲箱和乙箱温度差异的影响因素是()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C大气削弱作用 D地面保温作用【解析】15甲玻璃箱内为土层,乙玻璃箱内无土层,在接受同样时间同样强度的辐射之后,甲箱的气温比乙箱的气温高,说明甲玻璃箱中空气获得的热量比乙多。甲箱中空气吸收的辐射热
10、量多来自土层的辐射,这与大气的热量来自地面辐射类似,所以本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大气的主要热源,选项D符合题意。材料信息表明,两玻璃箱规格相同,保温效果相同,两者的气温差异不是温室效应的结果,排除A。该实验没有涉及大气运动方向的监测,排除B。该实验表明,没有监测一天中气温变化,排除C。16实验环境条件表明,两箱的太阳辐射相同,排除A。甲玻璃箱内为土层,乙玻璃箱内无土层,土层比玻璃底(透明)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强很多,甲箱中土层吸收太阳辐射能量而升温,然后以地面辐射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甲箱内空气吸收地面辐而迅速升温,因此甲箱内气温高于乙箱,因此选项B符合题意。两箱内空气成分一样,因此大气削弱作用和保温
11、作用相同,排除C、D。【答案】15D 16B我国南方某地新建一小型水库,某日两时刻测得水库及其东西两侧气温分布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7关于水库及其周围地区气温的描述,正确的是()A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大B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小C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高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D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低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18由于水库与周围地区存在着气温差异,导致水库与周围地区之间形成了热力环流。关于该热力环流的描述,正确的是()A热力环流的方向不变 B水库中心区始终存在上升气流C白天风由水库吹向四周 D晚上风由水库吹向四周【解析】一天中水库与周围地区热力差异在变化,热力环
12、流的方向也要发生变化;白天水库气温低气压高,风由水库吹向四周;晚上风由四周吹向水库。17从图中提取信息:15:00时,水库中气温比两侧低;3:00时,水库中气温比两侧高,两者相比,水库中温差比两侧小。故选B。18一天中水库与周围地区热力差异在变化,热力环流的方向也要发生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白天水库气温低气压高,气流下沉,夜晚水库气温高气压低,气流上升,故B不符合题意;白天水库气温低气压高,风由水库吹向四周,故C正确;晚上水库气温高气压低,风由四周吹向水库,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答案】17B 18C防风林可以减轻风力对农田的侵蚀。下图是某地防风林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19防风林可以减小风力
13、,是因为()A增大了地表摩擦力 B减小了地表摩擦力C增大了水平气压梯度力 D减小了水平气压梯度力20如果在华北平原营造防风林,防风效果最佳的种植走向是()A东西向 B西北-东南向C南北向 D东北-西南向【解析】19防风林可以减小风力,是因为增大了地表摩擦力,不能改变水平气压梯度力,A正确。20防风林要防风效果最佳,其走向应与风向垂直,阻挡作用最好,华北地区冬季盛行西北风,故防风林防风效果最佳的种植走向是东北-西南向,D正确。【答案】19A 20D植被浅沟指在地表沟渠中种有植被的一种工程,它通过重力流收集雨水径流。读城市植被浅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21在城市中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会使水循环
14、环节()A.a增强 B.b增强C.c减弱 D.d减弱22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主要目的有()A.增加绿地面积,美化环境 B.强化对雨水的滞留能力C.减少雨水的冲刷,降低水土流失 D.优化水生环境,保护生物的多样性23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后,城市河流会()A.流量下降 B.流速减小C.流量会更加稳定 D.丰水期水位上升【解析】21据图知,a代表蒸发、b代表地表径流、c代表下渗、d代表地下径流。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会使a增强,b减弱,c增强,d增强,故A项正确。22植被浅沟指在地表沟渠中种有植被的工程,它通过重力流收集雨水径流。其主要目的在于强化雨水的滞留能力,故B项正确;其他说法不是主要目的
15、,故其余选项排除。23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后,对河流的流量有调节作用,流量会更加稳定,故C项正确,A项错误;影响河水流速的因素是上下游落差、河水清浊度、河道宽度、河道曲直、河床构造以及水生植物是否对水流有较大的阻碍,由于植被浅沟使得河水更加清澈,故河水的流速加快;因河流的调节作用,丰水期水位变化较小,故B、D项错误。【答案】21A 22B 23C乌尔米耶湖(图)位于伊朗西北部,是世界第三大咸水湖。水深春季为4-6米,夏季仅1-2米。近年来,该湖面积迅速缩小,面临消失,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生物圈保留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24该湖春季的主要补给水源是()A雨水 B季节性积雪融水C地下水 D冰川
16、融水25造成该湖面积迅速缩小的自然原因是()A全球变暖,降水变率增大 B蒸发加剧,入湖水量减少C破坏植被,坡面径流增加 D引水灌溉,水位迅速下降【解析】24图中湖泊的纬度在北纬37.5度,说明冬季气温较低,有积雪堆积,在春季因为气温回升,积雪融化入湖。该湖泊是咸水湖,说明深居内陆,降水较少,A排除。冰川融水补给主要在夏季,地下水不是当地湖泊主要的补给水源。据此选B。25依据上题可知,该地降水少,蒸发强烈,导致入湖的水量减少。CD均是人为原因。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降水变率增大,但影响内陆湖面积变小的直接自然原因主要是蒸发更强了,所以A错B对。【答案】24B 25B第卷(非选择题)本卷共4小题,共5
17、0分。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21世纪以来,人类又一次经历了太阳活动的高峰期,在太阳活动高峰期,太阳活动对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了一系列影响。例如,日本的通信卫星信号中断。材料二下图为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图。(1)假设2000年是太阳黑子活动峰值年,那么下次太阳黑子活动峰值年应为_年前后。(2)当太阳活动处于高峰期时,下列部门受太阳活动影响最大的是()A机械生产部门 B航空运输部门C钢铁生产部门 D纺织生产部门(3)太阳耀斑活动的能量来自_。(4)当太阳黑子爆发时,还会出现哪些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怎样的影响?【解析】(1)由材料二多个峰值间隔的时间,可得出太阳黑子的活动是有规律的
18、,其周期约为11年。(2)当太阳黑子爆发时,太阳活动将会影响的部门是通信、航空航天等。(3)太阳耀斑活动的能量和太阳辐射的能量都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4)由于太阳活动具有整体性,黑子、耀斑、日珥、日冕物质抛射等往往会同步发生。【答案】(1)2011(2分)(2)B(2分)(3)太阳内部的核聚变(2分)(4)耀斑、日珥、日冕物质抛射等。(3分)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影响地球气候;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产生磁暴现象,使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产生极光现象等。(3分)(任答3点)27.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示意图。材料二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局部
19、图。材料三2016年4月14日晚,日本西南部九州熊本县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约10 km。(1)据材料一判断A为_波,B为_波,并说明判断理由。(4分)(2)据材料一说明地震波经过C和D深度时,波速的变化特点。(2分)(3)据材料二分析地壳的分布规律。(2分)(4)据材料三分析,此次地震震源位于地球的哪个内部圈层?并说明地震发生时,街道上的行人与轮船上的游客感觉有什么不同?(4分)【解析】(1)根据A波和B波的传播速度,判断出A为横波,B为纵波,判断的理由为:在同一深度传播速度慢的为横波,快的为纵波。(2)有图可知C为莫霍面,地震波穿过C深度时,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D为古登堡面
20、,穿过D深度时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3)由图二可知陆地地壳厚,海洋地壳薄。(4)根据材料说震源深度为10km,可知该层位于地壳;当地震发生时,纵波速度快街道上的行人先感觉上下颠簸;横波速度慢后感觉左右摇晃。轮船在海洋上面,只受纵波影响,所以船上的游客只感觉上下颠簸。【答案】(1)横(1分)纵(1分)在同一深度传播速度慢的为横波,快的为纵波。(2分)(2)地震波穿过C深度时,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1分)穿过D深度时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1分)(3)陆地地壳厚,(1分)海洋地壳薄。(1分)(4)地壳。(1分)街道上的行人先感觉上下颠簸;(1分)后感觉
21、左右摇晃。(1分)轮船上的游客只感觉上下颠簸。(1分)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图1为北京近地面多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图2为北京城市环流模式图。材料二下表为北京1999年、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部分数据。年份常住人口(万人)工业生产总值(亿元)用电量(亿千瓦每小时)消费零售额(亿元)商品住宅销售额(亿元)19991 257651143.2742.123220051 5381 782.42092 902.81 758.8(1)根据图1所示的信息,用箭头在图2上画出北京的热岛环流。(3分)(2)观察图1,说出北京近地面多年平均气温分布状况(特点),并指出产生
22、这种状况的原因。(4分)(3)根据城市热岛环流的特点,你认为如果北京规划造林重点地区,应选在图2的A、B、C三地中的_地,其对北京环境治理的主要作用是_。(3分)(4)近年来,北京逐渐把大气污染严重的某大型企业从城区迁出。根据城市热岛环流的特点,除了积极治污外,你认为最适合该企业的新厂址应选在图2的A、B、C三地中的_地,该新厂址对北京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是什么?(2分)【解析】(1)读图可知,北京市区气温高于城郊,形成“城市热岛”。由于“城市热岛”的存在,引起空气在城区上升、在郊区下沉,在城区与郊区之间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2)读图可知,北京市区气温高、郊区气温低,气温由市区向郊区递减。城区
23、气温高于郊区的主要原因: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汽车等交通工具每天要消耗大量的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释放出大量的废热;城市地面高度硬化,比热容小,升温快;城市建筑物高大、密集,气流与外界交换减弱。(3)在城区,林地可以起到净化空气、消除噪音、吸收有毒气体、吸附粉尘等作用,因此林地应处在城市热岛环流之中,这样清新空气可以通过近地面流向北京城区,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故林地应位于A处。(4)为了减少对城市大气污染的程度,需要把具有污染的工业部门迁往城郊并处于热力环流圈之外,这样可以避免工厂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从近地面流向城区。故新厂址应选在C处。【答案】(1)(2)城区气温高,郊区
24、气温低(2分)(气温四周低、中间高或气温由郊区向市区递增或由市区向郊区递减)。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等每天要消耗大量的燃料(能源),释放出大量的废热;(1分)同时城区的植被覆盖率低,导致近地面城区的气温高于郊区。(1分)(3)A(1分)林地处在城市热岛环流之中(林地处于下沉气流区与城区之间),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清新空气可以通过近地面流向北京城区(2分)(4)C(1分)避免了工厂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从近地面流向城区。(1分)29下图为我国两区域的河流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2分)(1)甲图中两湖泊对河流的作用: _,_。该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_。河流分上下游两段,航行条件较好
25、的是_段,原因是_。(6分)(2)乙图中河流主要的补给水源是_。径流季节变化较甲图中河流_,径流年际变化较甲图中河流_。(3分)(3)甲图所示地区水循环主要方式是_,乙图所示地区水循环主要方式是_;_循环能使水资源得以再生。(3分)【解析】(1)甲图中两湖泊所处位置不同,对河流的作用不同。位于河源,为河流源头,位于河流中段,对河流流量起调蓄作用。图中显示该河最终东流入海,为外流河,因此该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河流航行条件较好的是下游河段,原因是下游河段地势低平,水流平稳,有利于行船。(2)乙图中河流最终消失在沙漠中,因此乙图中的河流为内流河,图中显示该河的河源海拔在6000米,因此,该河主要的补给水源是冰川融水。融水量因气温而变化,因此乙图中河流径流季节变化较甲图中河流大,但气温的年变化较小,故乙图中河流的径流年际变化较甲图中河流小。 (3)甲图所示地区河流最终入海,属于海陆间水循环,乙图所示地区河流最终消失于沙漠之中,属于内陆小循环或陆地循环;海陆间水循环能使水资源得以再生。【答案】(1)源头补充流量调节河流水量大气降水下游地势低平,水流平稳 (2)冰川融水大小(3)海陆间循环陆地循环海陆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