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备考精编金卷 语文(B卷)教师版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00755 上传时间:2019-11-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6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备考精编金卷 语文(B卷)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教材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备考精编金卷 语文(B卷)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教材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备考精编金卷 语文(B卷)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教材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备考精编金卷 语文(B卷)教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教材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备考精编金卷 语文(B卷)教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新教材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备考精编金卷语 文 (B)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2019

2、新疆兵团二中高一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供祀是书院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藏书、讲学一起并称为书院的三大事业;书院作为与官学并行的教育组织,其供祀活动及其社会意义主要存在于文化层面。在儒家传统教育中,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被认为同等重要,因而对书院教育而言,教学空间和供祀空间是必不可少的两大组成部分。供祀作为一种具体规范的展礼、学礼活动,历来受到古代教育者的高度重视。由于儒家思想的精微体现在对孔子学说的承传上,在书院兴建孔庙并定期举行供祀仪式,彰显了孔子至高无上的学术地位和道德境界。这种严谨而规范的供祀形式作为书院的文化“规则”,一直受到书院管理者甚至统治者的高度重视。书院的文化发展要依靠

3、学术传播,即依靠对本学派学术旨趣的承传,除了对本学派的“文本”进行阅读和阐释外,还要从精神上进行承传。对本学派和本书院历史上具有影响的先贤进行供祀,表明了书院作为一个学术组织拥有的行为规范和精神特色。南宋以来的书院无不将供祀本学派先贤作为标榜自身“正道脉而定所宗”的学术追求,如白鹿洞书院的“宗儒祠”供祀周敦颐、朱熹等人,就体现了其学术旨趣。书院供祀并非单纯学术上的追求,在漫长的制度化发展过程中,书院已经从一种单纯的教育组织发展为集教学、藏书、祭祀、出版、经营管理等功能为一体的社会组织。官方的扶持、地方贤达的资助、民众的认同和参与,是书院巩固地位、扩大影响的重要条件,对社会上那些关心书院发展并做

4、出重要贡献的名宦和贤达,书院供祀空间也为他们留有位置。如岳麓书院在明嘉靖五年(1526)设立了“六君子堂”。这是岳麓书院专祀建院功臣的开始,显示了书院对他们功德的追怀和弘扬,也显示了书院在文化层面上与时俱进的一种追求。清代书院将“立德、立功、立言”作为选取供祀对象的标准。那些与书院发展没有直接关系,但与本地社会发展相关且有过较大影响的有功人士,也会得到书院的供祀。这种供祀对象多元化的模式,与宋代及以前书院供祀对象的单一化相比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如康熙年间河南大梁书院供奉各类社会贤明人士达150人,其承载的文化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一种规范的展礼作用”。 (选自蒋建国仪式崇拜与文化传播,有删改)1

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供祀对象多元化模式具有的承载文化意义的作用,超越了“一种规范的展礼作用”。B书院供祀的先贤对本学派和书院历史的影响,决定了书院的行为规范和精神特色。C书院成为一种社会组织,是因为书院学术追求不再单纯而使书院的功能无法单纯。D兴建孔庙并定期举行供祀仪式,这是书院供祀活动的社会意义在文化层面的体现。【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

6、析,正确的一项”。A项,偷换概念。“供祀对象多元化模式具有的承载文化意义的作用,超越了”错误。根据原文“其承载的文化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一种规范的展礼作用”说的是“承载的文化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而不是“作用”。选项表述错误。B项,曲解文意。“书院供祀的先贤对本学派和书院历史的影响,决定了书院的行为规范和精神特色”错误。根据原文“对本学派和本书院历史上具有影响的先贤进行供祀,表明了书院作为一个学术组织拥有的行为规范和精神特色”选项任意嫁接,不合文意。C项,强加因果。“书院成为一种社会组织,是因为书院学术追求不再单纯而使书院的功能无法单纯”错误。根据原文“书院供祀并非单纯学术上的追求,在漫长的制度化

7、发展过程中,书院已经从一种单纯的教育组织发展为集教学、藏书、祭祀、出版、经营管理等功能为一体的社会组织”可知,书院成为一种社会组织是书院发展过程中一种客观存在,而不是因为书院学术追求不再单纯。选项曲解文意。故选D。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先列举了书院的三大事业,但论述中只就“供祀”的相关意义进行了横向分析。B文章第二段从书院教育的两大组成部分谈起,论述了供祀在道德教育中的重要性。C文章提出观点后,分析了书院供祀对象的变化情况,论证了供祀活动模式的沿革。D文章从四个方面对书院供祀及其社会意义进行了论述,并为每方面论述提供了例证。【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

8、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C项,“论证了供祀活动模式的沿革”说法错误。根据原文“其供祀活动及其社会意义主要存在于文化层面”可知,文章论证的是供祀活动在文化上的特征供祀活动及其社会意义主要存在于文化层面。故选C。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学术传播指承传本学派的学术旨趣,可见对本学派的“文本”进行阅读和阐释最重要。B如果供祀不是具体规范的展礼、学礼活动,

9、书院管理者可能就不会对它高度重视。C书院成为一种社会组织的结果启示我们,发展既要自身进步又要适当与外力结合。D清代供祀对象的多元化表明,书院供祀对象的单一化所承载的文化意义相对较少。【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

10、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A项,“可见对本学派的文本进行阅读和阐释最重要”错误。选项中“最重要”的推断错误,原文有“除了对本学派的文本进行阅读和阐释外,还要从精神上进行承传”的表述,不能说对文本的阅读和阐释超过精神的传承。故选A。(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2019山东聊城五中高一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丹尼索瓦人,这个已经灭绝的神秘人种正改写我们对人类演化的理解。2010年,科学家在西伯利亚南部的一处考古遗址丹尼索瓦洞发现了一个当时未知的远古人类群。根据保存在一节指骨内的DNA,研究人员将他们鉴定为一个独立的物种,并命名为丹尼索瓦人。这项发

11、现使得那片偏远之地成为了世界上最重要的考古遗址之一。那块骨头属于一名生活在大约十万年前的女性,她的母亲是尼安德特人,而父亲则是丹尼索瓦人。他们给这位举世瞩目的年轻女性起了个名字:丹妮(Denny)。继丹妮被发现之后,科学家又在丹尼索瓦洞找到了其他古人类的骨骼残片。很多科学家梦想能找到更完整的遗骸以及人工制品,这样他们就可以弄清楚丹尼索瓦人的长相、可能的行为模式,种群的分布区域以及他们与其他人族成员(包括智人和尼安德特人)的相遇。丹尼索瓦人在被发现近十年以后终于成为了研究的焦点,科学家们相信自己很快就能在丹尼索瓦洞以外的考古遗址挖掘到更多属于这个古人类的遗骸,研究者提出的一种可能性是来自中国的一

12、些不同寻常的化石也许是丹尼索瓦人的。(摘编自Ewen Callaway丹尼索瓦:古人类的“打卡胜地”,考古学家的宝藏洞穴)材料二:北京时间5月2日凌晨,最新一期的Nature杂志刊发了一项重磅发现,由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所陈发成院士领衔的团队,通过古蛋白组学的分析,确认中国甘肃夏河地区出土的一块下颌骨化石属于丹尼索瓦人。对化石粘附的碳酸盐进行铀系法测年后,确定该个体生活的年代距今至少16万年,属于中更新世晚期。这些研究成果对于丹尼索瓦人和青藏高原的史前人类活动这两个国际热点问题研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此次发现,是考古学界首次在西伯利亚阿尔泰地区以外确认丹尼索瓦人化石。鉴于目前的丹尼索瓦人化石属

13、指可数,该下颌骨化石为丰富丹尼索瓦人的形态提供了新证据,也为深入了解东亚直立人、古老型智人与现代智人的演化及其相互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这块16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也更新了古人类最早踏上青藏高原的时间,表明古老型人类早在中更新世就踏上了青藏高原。在现代人到来之前,他们已经成功地适应了高海拔的缺氧环境。(摘编自郭林丹尼索瓦洞之外的丹尼索瓦人,在中国的青藏高原现身了)材料三:关于东亚人群的起源,目前学界的主流观点均支持非洲起源说。但是也有学者通过对比研究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出土的古人类化石,认为中国人本土起源学说更加合理。不过,自非洲发掘的古人类化石具有更好的传承体系,从南方古猿到能人、匠人(直立人)

14、再到早期智人、智人,这个发展体系是完备而详尽的。发展脉络也更加清晰。而中国乃至亚洲目前还没有发现比直立人更早的化石样本。并且从DNA研究来看,我们和北人等直立人也并没有任何直接的血缘关系。因此许多学者都主张如下观点:起源于非洲的直立人大约在200多万年前,辗转来到东亚大陆,在我国发现的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就是他们中的一员。这些直立人一直在东亚生活了一百万年。约在30万年前,丹尼索瓦人来到了东亚,在长久的竞争中逐步淘汰了元谋人等直立人。随后,大约在5万年前,更为先进的智人终于开始征服亚洲,以更加迅猛的速度淘汰了丹尼索瓦人,最终进化出了我们的祖先。在征服丹尼索瓦人的过程中,智人和丹尼索瓦人有过一

15、定程度的基因交流。因此,亚太地区的许多人群依然携带有丹尼索瓦人的基因,其中又尤以大洋洲、南亚等地区人类基因组内的丹尼索瓦人基因含量最高。所以不难想象,丹尼索瓦人化石资料的进一步发现,将会给史前人类的进化迁徙研究带来令人鼓舞的推进,也会让我们更加了解祖先的历史起源。(摘编自青藏高原首次发现丹尼索瓦人下颚骨化石)4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科学家通过在丹尼索瓦洞内所发现的一节指骨内测定的DNA信息,把这个已经灭绝的神秘人种鉴定为一个独立的物种,并命名为丹尼索瓦人。B根据考古学家研究所测定的数据,丹妮(Denny)是一名生活在大约十万年前的年轻女性,她的母亲是尼安德特

16、人,而父亲则是丹尼索瓦人。C在丹尼索瓦洞找到的古人类的骨骼残片可以帮助科学家弄清楚丹尼索瓦人的长相、可能的行为模式,分布区域以及他们与其他人族成员的相遇。D丹尼索瓦人在被发现近十年以后终于成为了研究的焦点,研究者提出的一种可能性是来自中国的一些不同寻常的化石也许是丹尼索瓦人的。【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再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内容,最后进行比对。本题C项,“在丹尼索瓦洞找到的古人类的骨骼残片可以帮助科学家弄清楚丹尼索瓦人的长相、可能的行为模式”错误,选项曲解文意,由材料一第1段“很多科学家梦想能找到更完整的遗

17、骸以及人工制品,这样他们就可以弄清楚丹尼索瓦人的长相、可能的行为模式”可知,是“更完整的遗骸以及人工制品”,不是“骨骼残片”。故选C。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科学家对甘肃夏河地区出土的下颌骨化石的研究,确定了该化石属于丹尼索瓦人,其个体生活年代属中更新世晚期。B甘肃夏河下额骨化石的出土为丰富丹尼索瓦人的形态提供了新证据,也为深人了解东亚人群的起源,演化及其相互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C尽管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都是在我国发现的直立人群,但从DNA研究来看,我们和北京人等直立人并没有任何直接的血缘关系。D丹尼索人约在30万年前来到东亚,在长久的竞争中逐步淘

18、汰元谋人等直立人,最终进化出了我们的祖先,所以我们属于丹尼索人。【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通读文章,注意细节。学生必须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迅速搜寻到每个选项所涉及的段落,然后仔细比较选项的说法是否与原文一致。本题D项,“所以我们属于丹尼索人”错误,选项曲解文意,由材料一第4段“约在30万年前,丹尼索瓦人来到了东亚,在长久的竞争中逐步淘汰了元谋人等直立人。随后,大约在5万年前,更为先进的智人终于开始征服亚洲,以更加迅猛的速度淘汰了丹尼索瓦人,最终进化出了我们的祖先”可知,丹尼索瓦人逐步淘汰了元谋人等直立人,更为先进的智人淘汰了丹尼索瓦人,

19、最终进化出了我们的祖先。文本并未说我们属于哪种人,选项还犯了于文无据的错误。故选D。6请结合材料内容,给上述三则材料分别拟一个标题,每个标题不超过25个字。(6分)【参考答案】材料一:西伯利亚南部丹尼索瓦人的发现及后续研究;材料二:中国甘肃夏河丹尼索瓦人化石的发现及其考古学意义;材料三:丹尼索瓦人化石的发现对东亚人群起源研究的作用意义。【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的步骤一般如下:第一,粗读全文,看这篇文章主要谈什么问题,或者说了件什么事。第二,以段(句)为单位仔细审读,然后用一句简明的话把段意标示出来。第三,分析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文章层次,将其合并概括,得出文本中心。材

20、料一第1段说科学家在西伯利亚南部的一处考古遗址发现了丹尼索瓦人;第2、3段分析对丹尼索瓦人的研究情况,因此,材料一主要讲解了“西伯利亚南部丹尼索瓦人的发现及后续研究”。材料二第1段说“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所陈发成院士领衔的团队,通过古蛋白组学的分析,确认中国甘肃夏河地区出土的一块下颌骨化石属于丹尼索瓦人”,下面分析了这项发现“对于丹尼索瓦人和青藏高原的史前人类活动这两个国际热点问题研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下颌骨化石为丰富丹尼索瓦人的形态提供了新证据,也为深入了解东亚直立人、古老型智人与现代智人的演化及其相互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因此,材料二主要讲解中国甘肃夏河丹尼索瓦人化石的发现及其考古学

21、意义。材料三第1段首先阐述对于“东亚人群的起源”的不同看法,2-4段说“丹尼索瓦人化石资料的进一步发现,将会给史前人类的进化迁徙研究带来令人鼓舞的推进,也会让我们更加了解祖先的历史起源”,因此,材料三讲述的是“丹尼索瓦人化石的发现对东亚人群起源研究的作用意义”。根据上述分析概括即可。(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2019辽宁盘锦实验中学高一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给美君的第一封信龙应台很多年以来,当被问到“你的人生有没有一件后侮的事”,我多半自以为豪情万丈地回说:“没有,决定就是承担,不言诲。”但是现在,如果你问我是否后悔过什么,有的,美君,其中一件后悔的事,和你有关

22、。我真的可以看见好多个你。我看见一个扎着两条粗辫子的女孩,跟着大人到山上去收租,一路上蹦蹦跳跳,时不时停下来采田边野花,又滔滔不绝地跟大人说话,清脆的童音和满山嘹亮的鸟鸣交错。我看见一个穿阴丹士林旗袍的民国姑娘,在绸缎铺里手脚利落地剪布卖布,仪态大方地把客人送走,然后叉腰跟几个蛮横耍赖的士兵当街大声理论,寸步不让。我看见一个神情焦虑的妇人手里紧紧抱着婴儿,在人潮汹涌的码头上盯着每一个下船的男人,寻找她失散的丈夫;天黑时,她蹲在一条水沟边,拎起铁锤钉钉子,搭建一个为孩子遮雨的棚屋。我看见一个在寒冬的清晨蹑手蹑脚进厨房做四盒热便当的女人。我看见一个姿态委屈、语调谦卑,为了孩子的学费向邻居朋友开口借

23、钱的女人。我看见一个赤脚坐在水泥地上编织渔网的女人,一个穿长筒雨靴涉进溪水割草喂猪的女人。我看见一个对丈夫坚定宣布“我的女儿一样要上大学”的女人。我看见一个身若飘絮、发如白芒的女人,在丈夫的告别式上不胜负荷地把头垂下我清清楚楚看见现在的你。你坐在轮椅中,外籍看护正在一口一口喂你流质的食物。我坐在你面前,握着你满布黑斑的瘦弱的手,我的体温一定透过这一握传进你的心里,但同时我知道你不认得我。我后悔,为什么在你认得我的那么长的岁月里,没有知觉到:我可以,我应该,把你当一个女朋友看待?女朋友们彼此之间做些什么?我们常常约会去看一场特别的电影,去听一次远方的乐团演奏,去欣赏一个难得看到的展览,去吃饭,去

24、散步,去喝咖啡,去医院看一个共同的老友。我曾经和两个同龄女友清晨五点摸黑到寒冷的擎天岗去看日出怎样点亮满山芒草。我曾经和几个年轻的女友在台东海边看满天星斗到凌晨三点。我曾经和四个不同世代的女友在沙漠里看柠檬黄的月亮从天边华丽升起。我曾经和一个长我二十岁的女友在德国莱茵河畔骑脚踏车,在纽约哈得孙河畔看大河结冰。而你,美君,从来就不在我的“女朋友”名单里。很早就发现了这个陷阱我是两个儿子的“后盾”;在他们蓄势待发的人生跑道上,嵌在“母亲”那一格的我,也要被“看不见”了。所以,十五年前我就开启了一个传统每一年,和他们一对一旅行一两次。十五年中一次一次的单独旅行,我亲密注视着他们从少年蜕变为成人,他们

25、亲密注视着我从中年踏进了初老。有一天走在维也纳街头,绿灯亮时,一抬头看见灯里的小绿人竟然是两个女人手牵手走路,两人中间一颗心。停下脚步,人们不断地从我身边流过,我心里想的是你:当你还健步如飞的时候,为什么我不曾动念带你跟我单独旅行?为什么我没有紧紧牵着你的手去看世界,因而完全错过了亲密注视你从初老走向深邃穹苍的最后一里路?为什么我把自己从“母亲”那个格子里解放了出来,却没有解放你?为什么我愿意给我的女朋友们那么多真切的关心,和她们挥霍星月游荡的时间,却总是看不见我身后一直站着一个女人,她的头发渐渐白,身体渐渐弱,脚步渐渐迟,一句抱怨也没有地看着我匆忙的背影?为什么我就是没想到要把你这个女人看作

26、一个也渴望看电影、喝咖啡、清晨爬山看芒草、需要有人打电话说“闷”的女朋友?我抽出一张湿纸巾,轻轻擦你的嘴角眼角。你忽然抬头看我是看我吗?你的眼睛里好深的虚无,像一间屋子,门半开,香烟缭绕,茶水犹温,但是人已杳然。我低头吻你的额头,说:“你知道吗?我爱你”那是多么迟到的、空洞的、无意义的誓言啊。所以我决定给你写信,把你当作一个长我二十六岁的女朋友尽管收信人,未读,不回。(选自天长地久,有删改)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除了第4段,其他段落都用第二人称“你”来称呼母亲美君,不仅拉近了作者与母亲的距离,而且增添了文章的抒情性。B文章开头先说“不言悔”

27、,是作者对自己人生选择负责任的态度使然,接着又说有后悔的事,是因为作者对母亲的人生有更深的体认,对亲情有新的领悟。C从全文看,龙应台称母亲为“美君”,显得亲切之外,还有一个意义:两代之间除了一定要有理解和承袭外,也要有相互的平等与尊重。D文章结尾“我”决定给母亲美君写信,而美君“未读,不回”,这简短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因“子欲养而亲不待”而产生的深沉的悔意与痛苦。【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散文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

28、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D项,“而美君未读,不回,这简短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因子欲养而亲不待而产生的深沉的悔意与痛苦”分析有误。从全文看,美君不读也不回信并非逝世,而是因为患阿兹海默症(老年痴呆);“我”后悔也并不是因为无法奉养母亲,而是不可能与母亲建立平等而亲密的关系。故选D。8文章第4段所写的部分内容作者不可能亲眼看见,为什么还要反复说“我看见”?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6分)【参考答案】以“我看见”将想象与回忆组合在一起,有利于较为清晰地表现美君的身份变化和人生经历,让读者

29、感受其人生的曲折;以“我看见”铺陈不同阶段的生活细节,有利于表现美君的性格,让读者真切感知其个性的丰富;以“我看见”领起排比,增强文章感染力。【解析】此题考查分析作品表现手法、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考查的具体要求。本题要求答出文章第4段作者反复说“我看见”的好处,考生需要认真阅读文章的第四段,从内容、人物形象、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从内容上来看,第4段写的是母亲美君的人生经历,有些经历肯定是作者不能亲眼见到的,是作者的想象,有些经历是作者看见过的,是回忆的内容,作者用“我看见”反想象和回忆的内容连接起来,非常清晰了展示了母亲美君从孩童到老年的曲折人生。因为第

30、4段写的是美君的人生经历,所以还应从塑造人物形象的角度来分析,文中“我看见”的都是一些生活中的细节,如采野花,卖布,紧紧抱着婴儿,借钱等,这些细节展示了美君丰富的个性,有利于突出人物的性格。从手法上来看,第4段中“我看见我看见我看见”的表达形式构成了排比,有增强文章感染力的作用。9文章第9、12两段都写了与美君无关的内容,这两段的作用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相同作用:都是以作者与亲友的亲密关系,来反衬作者与母亲之间存在的距离感,为下文写自己后悔的内心活动做铺垫。不同:第9段表现作者和女朋友交往与交流,与作者对母亲美君并没有真切地关心形成对比,由此更深刻地表达出自己对母亲关注和

31、交流不够的悔意;第12段写作者如何借助与儿子旅行来参与彼此的生命,建立深切的联系,与美君被自己忽视而不能从母亲的身份中解脱出来形成对比,更深刻地表达自己的爱与悔。【解析】此题考查分析作品表现手法、概括作品主题、探讨作者创作意图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考查的具体要求,比如本题要求答出9、12两段“作用有什么异同”,考生首先要认真阅读第9段和第12段,先分别分析这两段对表达作者思想情感有什么作用,然后比较异同,组织答案。文章第9段写的是作者和女朋友们约会的情形,包括看电影,听音乐,看日出,看星斗,看月亮,看大河结冰,写出活动之多,活动内容之丰富。结合第7段“我后悔我可以,我应该,

32、把你当一个女朋友看待”,第10段“美君,从来就不在我的女朋友名单里”,第14段“为什么我愿意给我的女朋友们那么多真切的关心却总是看不见我身后一直站着一个女人”可分析出,作者写与女朋友的交往,是为了与对母亲的不够关心形成了对比,突出自己的悔意。第12段写的是作者与儿子之间的关系,作者为了使自己不被忽视,每年与儿子一起旅行,使母子彼此参与了对方的生命历程,母子之间建立了亲密的联系。再结合第13段“完全错过了亲密注视你从初老走向深邃穹苍的最后一里路”,第14段“为什么我把自己从母亲那个格子里解放了出来,却没有解放你”,可以分析出,作者写自己与儿子的关系,是为了与自己对母亲的忽视和没有帮母亲“解脱”出

33、来形成对比,从而更深刻地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和悔意。二、(2019福建永安一中高一月考)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

34、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尝科头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

35、图。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拔烟雾,冉冉生云。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今尚存。【注】勋庸:这里指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科头:不戴帽子,裸露发髻。鸡林国:朝鲜半岛古国名。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B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

36、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C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D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中书舍人”,职官名,不应该断开,排除A项、D项。“乱”是发生暴乱的意思,发生的地点是“河朔”,结合句意内容分析,排除C项。句意:很长一段时间后,又调任中书舍人,主管制定朝廷的政令。有一年,河北发生暴乱,朝廷出兵无功,白居易又向朝廷进谏,没有被采纳,于是请求外

37、调,担任了杭州太守。故选B。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弱冠:古人二十岁称“弱冠”,也叫“加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B乐府:是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的官署,汉武帝时大规模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后人统称为汉乐府。后来乐府成为一种诗歌体裁。C致仕: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做“致仕”,也称“致事”“致政”“休致”等,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D居士:原指出家人对在家信道的人的泛称;唐宋时期,佛教在中国盛行,对中上层知识分子影响很深,所以许多文人雅士便以“居士”为自号

38、。【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A项,“弱冠”专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因此“古人二十岁”表述有误。古代女子满15周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周岁为“及笄”,亦作“既笄”,指已成年,到了结婚的年龄。故选A。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开篇以顾况对白居易的前“谑”后“叹”,侧面表现了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上的非凡才华。B白居易性格耿直,常上书

39、直言论事,触怒了权贵奸党,这给他的仕途蒙上了阴影,也是他“放纵诗酒”的重要原因之一。C白居易的诗歌内容真实,辞句晓畅,风格平易,在当时流传甚广。内至宫廷,外达异邦,诗名远播。D白居易居庙堂之上,则“兼济天下”;处江湖之远,则“独善其身”。儒、释两家思想的影响,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D项,“儒、释两家思想的影响,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错误。结合第一段“初以勋庸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

40、,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第二段“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尝科头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内容分析可知,他“独善其身”,信奉佛教,是在他仕途失意之后。故选D。13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5分)(2)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5分)【参考答案】(1)顾况是南方吴地人氏,自恃才华,很少有他推荐认可的诗人(或诗文)。(2)(白居易)被重新任用后,(由于)遇到的又都是年少君主,(所以)做官的心情顿时消沉。【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

41、;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况,吴人”(判断句);“恃”,依靠、凭借;“才”,才华;“所推可”,所字短语,推荐认可的人(或诗文)。(2)句首省略主语“白居易”;“既”,已经,之后;“既复用”(被动句),被重新任用后;“皆”,全、都;“幼君”,遇到年少君主(名词作动词);“仕情”,做官的心情;“顿尔”,突然;“索寞”,消沉、颓丧。【参考译文】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他在年近二十名声未起的时候,(有一次)去京城游玩,拜见(当时名流)顾况。顾况是南方吴地人氏,自恃才华,很少有他推荐认可的诗人,于是就取笑

42、白居易说:“长安城什么东西都贵,要想居于此,是非常不容易的。”等到翻阅白居易诗卷, 读到其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诗时,他就又感慨道:“能写出这样的诗句,想居天下都不难。老夫我之前的话是开玩笑的了。”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主持进士考试,选拔英才,白居易全都考中,被朝廷授任为校书郎。元和元年,白居易写作乐府及诗歌一百多篇,讽谏时事,流传到了宫中。皇帝读了他的诗后非常喜欢他,召见他并且授任他翰林学士一职,接着又历任了左拾遗。当时有盗贼刺杀了宰相,京城议论纷纷。白居易第一个上疏皇帝,请求紧急抓捕盗贼。有权贵厌嫌他越职行事,对他十分恼怒。不久就有传言说:“白居易的母亲落

43、井而死,他却写了篇新井篇,词句十分浮夸华丽,如此品行不可重用。”后来白居易就被贬为江州司马。起初白居易只是认为不应当让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暴尸街头,其实并没有别的想法,(想不到却)触怒了奸党,于是志向受挫。但他能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借佛教的生死之说超脱形体的痛苦。很长一段时间后,又调任中书舍人,主管制定朝廷的政令。有一年,河北发生暴乱,朝廷出兵无功,白居易又向朝廷进谏,没有被采纳,于是请求外调,担任了杭州太守。唐文宗即位后,下诏升任白居易为刑部侍郎。会昌初年辞职回家,最后死在家中。白居易多次因为忠诚耿直遭到排斥,于是就纵情喝酒作诗。被重新任用后,(由于)遇到的又都是年少君主,(所以)做官的心情顿

44、时消沉。在履道里购宅定居,与香山僧人如满等成立净社。每天开挖沟池,栽种树木,建造石楼,开凿八节滩,作为游玩之乐,茶壶锅子酒杯不离身。曾经有一次光着头,像箕一样张开腿盘坐着,谈论佛理,吟咏古诗,十分清静安闲。自己号称醉吟先生,并且还为此作了篇传记。白居易十分喜欢 佛教,也常常几个月不吃荤,自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等人宴饮集会。这些人都是年纪大却不肯做官的人,每天互相招待邀请,当时人们很羡慕他们,有人给他们画了一幅九老图。白居易的诗以风雅颂赋比兴六义为主,不推崇艰涩难懂,每写成一篇,必定让他家里的老婆婆先读一读,询问老婆婆直到她理解了才抄录下来。后人评价白居

45、易的诗作就像崤山以东的百姓谈论农桑之事,字字句句都是非常朴实的话。鸡林国的商人把他的诗作卖给他们的国相,每篇都是一百两银子,如果是伪造的,鸡林国相马上就能分辨出来。白居易与元稹关系十分要好,友情可谓如胶似漆,写诗追求的音韵也相同,天下人把他们并称为“元白”。元稹死后,白居易与刘禹锡齐名,并称为“刘白”。白居易喜欢神仙,曾经自己造了一双飞云鞋,点起香举起脚,好像在腾云驾雾,云雾冉冉降临。刚来九江时,居住在庐阜峰下,建了一座草堂,炼制丹药。这座草堂如今还保存着。(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5题。满江红【南宋】刘克庄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金甲雕戈,记当日辕门

46、初立。磨盾鼻,一挥千纸,龙蛇犹湿。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有谁怜、猿臂故将军,无功级?平戎策,从军什;零落尽,慵收拾。把茶经香传,时时温习。生怕客谈榆塞事,且教儿诵花间集。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注】磨盾鼻:在盾鼻上磨墨。盾鼻,盾牌上的把手。无功级:古代杀敌以首级的数目记功,故称功级。汉代李广与匈奴战斗七十余次,屡立战功,却始终不得封侯。榆塞:边防要地。14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金甲雕戈,记当日辕门初立”,“记当日”点明这里所写的是对往事的回忆,“金甲雅戈”形容武装的华丽。B“磨盾必,一挥千纸,龙蛇犹湿”,在盾牌把手上磨墨,起草军事文书,运笔如飞,挥洒之

47、间,千纸立就,显示出当时军情的紧急和词人的才气纵横。C“有谁怜、猿臂故将军,无功级?”作者以李广自况,悲愤地质问:有谁对这种不平之事表示同情呢?激愤之情,溢于言表。D这首词上下片均从正面着笔,上片写过去,风格豪迈雄健;下片写今日,风格掩抑沉郁,上下片对比,极富感染力。【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诗人的思想情感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句的内容和思想情感。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D项,“这首词上下片均从正面着笔”说法错误,下片是从反面着笔。诗人现在已是无路请缨,“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正话反说来倾诉心中的愤慨。第一句说那些杭敌恢复的方略和军中生活的记录,已经零落殆尽,而自己也没有心思去整理。只能靠着焚香煮茗来打发时光,表达的是一种无奈。“生怕”两句写出过去遭遇给作者留下的伤痛,不但自己不谈,而且连客人也要避之。末尾一句语出烛之武“臣之壮也,扰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看似叹息时光流逝,实际上感叹的是自己如今壮志未酬身先老,运用了曲笔的手法。故选D。15“生怕客谈榆塞事,且教儿诵花间集”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1)表达了词人英雄失路、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2)“榆塞”指边防要地,表面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期中试卷 > 高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