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检测试卷(三)(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读小说就是为了读故事?故事与叙事是不同的,叙事才更接近小说的本质。正如托马斯曼所说,小说家既要通晓现实,也要通晓魔力。故事所描述的是一种现实,而叙事则是一种语言的魔力。应该说,从先锋小说发起叙事革命开始,小说写作就不仅是再现经验、讲述故事,它还是一种形式的建构、语言的创造。写作再也不是简单的“讲故事”了,只有建构起自己的叙事方式的作家,才称得上是一个有创造性的作家。可是,这个经过多年探索所形成的写作难度上的共识,开始被文学界悄悄地
2、遗忘。更多的人,只是躺在现成的叙事成果里享受别人的探索所留下的碎片,或者回到传统的叙事道路上来。故事在重获小说核心地位的同时,叙事革命也面临着停顿。这种停顿,表明艺术惰性在生长,写作和阅读耐心在日渐丧失。讲述一个有趣而好看的故事,成了多数作家潜在的写作愿望。然而,文学一旦丧失了语言冒险的乐趣,只单纯地去满足读者对趣味的追逐,它还是真正的文学吗?说到底,文学的独特价值,许多时候正是体现在语言的冒险、叙事的探索上,这样往往能开辟出一条回归文学自性的道路。可是,在这样一个喧嚣、躁动的时代,有谁愿意去做那些寂寞的叙事探索?短篇小说艺术在近年的荒芜,或许可以作为讨论这个问题的另一个旁证。以前的作家,常常
3、将一个长篇的材料写成短篇,现在却恰恰相反。如今,长篇小说盛行,短篇小说则已退到文学的边缘,核心原因还是故事与叙事之间的较量。长篇小说的主题词是故事和冲突,读者对长篇的毛病是容易原谅的,篇幅长了,漏洞难免会有,但只要故事精彩,就能让人记住。对短篇,要求就要严格得多。叶灵凤说,现代的短篇小说“已经不需要一个完美的故事”,写短篇就是要“抓住人生的一个断片,爽快的一刀切下去,将所要显示的清晰地显示出来,不含糊,也不容读者有呼吸的余裕”。要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没有生活的丰盈积累,没有在叙事上的用心经营,再好的断片,一些作家也是切割不好的。因此,在这个长篇小说备受推崇的时代,中短篇其实更能见出一个作家的
4、叙事功底和写作耐心。如今,翻开杂志等出版物,举目所见,艺术、叙事、人性和精神的难度逐渐消失,读者也慢慢习惯了在阅读中享受一种庸常的快乐这种快乐,就是单一阅读故事而来的快乐。或许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英国文学批评家迈克尔伍德才有了这样的论断:“小说正在面临危机,而故事开始得到解放。”很多人都会感到奇怪,小说的主要任务不就是讲故事么,为何要将小说与故事对立起来?按照德国文化批评家、哲学家本雅明的说法,小说诞生于“孤独的个人”,而故事的来源则是生活在社群中、有着可以传达经验的人故事的旨归是经验和社群,所远离的恰恰是“孤独的个人”。故事并不一定就是小说。但在这个崇尚经验、热衷传递经验的当代社会,故事正
5、日渐取代小说的地位。(摘编自谢有顺当代小说的叙事前景)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故事描述一种现实,叙事则是一种语言魔力;为了使读者享受到故事带来的阅读乐趣,小说家就要构建自己的叙事方式。B尽管如今多数作家力图去讲述一个有趣而好看的故事,但是许多时候,文学的独特价值还是体现在语言的冒险、叙事的探索上。C与侧重故事和冲突的长篇小说相比,短篇小说虽然更能见出叙事的功底,但如今在故事和叙事的较量中日显颓势。D短篇小说创作要达到叶灵凤所提到的境界,即透过人生的一个断片清晰地显示作家的写作意图,必须在叙事上用心经营。答案A解析A项曲解文意。原文第一段的表述是“只有建构起自己的叙
6、事方式的作家,才称得上是一个有创造性的作家”,而不是“为了使读者享受到故事带来的阅读乐趣,小说家就要构建自己的叙事方式”。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小说创作需要形式的建构和语言的创造,一个具有创造性的作家要建构自己的叙事方式,而不能简单地再现经验、讲述故事。B现成的叙事成果、传统的叙述模式助长了作家的艺术惰性,叙事革命面临停顿,文学的独特价值难以显现。C当下故事之所以重获小说的核心地位,是因为作家对叙事艺术的追求会增加创作的难度,尽管叙事艺术更能体现小说的本质。D在喧嚣躁动的时代,人们追求单一阅读故事所带来的庸常快乐,缺少了对艺术、叙事、人性和精神的深度思考。答案C
7、解析C项因果混乱。原文第一段说“故事在重获小说核心地位的同时,叙事革命也面临着停顿”,选项错在强加因果。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的独特价值往往体现在语言的冒险、叙事的探索上,如果单纯地追求故事的有趣和好看,那么小说写作的意义值得怀疑。B叙事艺术正经受时代的考验,放弃对它的探索,把故事的趣味和吸引力奉为创作的旨归,必然会引起短篇小说创作的危机。C短篇小说的创作要有丰盈的生活积累,要有较强的叙事功底;若断片切割不好,语言若无创造性,就无多少文学价值。D小说不一定是故事,小说诞生于“孤独的个人”,故事的旨归是经验和社群,所以小说被故事取代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答案D解析D
8、项以偏概全。由原文最后一段“故事并不一定就是小说。但在这个崇尚经验、热衷传递经验的当代社会,故事正日渐取代小说的地位”可知“小说被故事取代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的说法太绝对。(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两个朋友法莫泊桑这一天,钟表修理师莫利梭和针线杂货店老板索瓦日两位钓友,相约钓鱼去。“到什么地方去钓?”“老地方。法国兵的前哨在哥隆白村附近。我认识杜木兰团长,他一定会让我们过去的。”不久,他们穿过了前哨,穿过了荒芜的哥隆白村。索瓦日指着那些山顶低声慢气地说:“德国人就在那上面!”莫利梭口吃地说:“倘若我们撞见了他们怎么办?”索瓦日带着巴黎人惯有的嘲谑态度
9、回答道:“我们可以送一份炸鱼给他们。”他们弯着腰,张着眼睛,侧着耳朵,在地上爬着走,利用一些矮树掩护了自己。来到河岸,四周静悄悄的,什么也没有听见。他们觉得安心了,就动手开始钓鱼。索瓦日钓到第一条鲈鱼,随后他们时不时地举起钓竿。真的,这一回钓鱼是若有神助的。他们郑重地把这些鱼放在一个浸在水里的网袋里。晴朗的日光,在他们的背上洒下了它的暖气。他们不去思虑什么了,不知道世上其他的事了,他们只知道钓鱼。瓦雷良山的炮声响起来了。索瓦日耸着双肩说:“德军现在又动手了。”莫利梭正闷闷地瞧着他钓丝上的浮子不住地往下沉,忽然这个性子温和的人发起火来了,愤愤地说:“像这样自相残杀,真是太蠢了。”索瓦日回答道:“
10、真不如畜生。”不过他们都张皇地吃了一惊,明显地觉得他们后面有人走动。转过来一望,看见四个黑洞洞的枪口。两根钓竿从他们手里滑下来,落到河里去了。几秒钟之内,他们都被捉住了,一个普鲁士军官用地道的法国话问他们:“喂,先生们,你们很好地钓了一回鱼吧?”那个普鲁士人微笑着说:“我想你们两个人都是被派来侦探我们的奸细。我捉了你们,就要枪毙你们。不过你们既然从前哨走得出来,自然知道回去的口令,把口令给我吧,我赦免你们。”两个面无人色的朋友靠着站在一处,四只手因为一阵轻微的神经震动都在那里发抖,他们一声也不响。那军官接着说:“谁也不会知道这件事,你们可以平安地走回去。倘若你们不答应,那就非死不可,并且立刻就
11、死。”他们依然一动不动,没有开口。瓦雷良山的炮声始终没有停止。两个钓鱼的人依然站着没有说话。那个德国人发了命令。随后来了12个兵士,站在相距二十来步远的地方。军官突然站起来,伸出胳膊挽着莫利梭,把他引到了远一点的地方,低声说:“快点,那个口令呢?你那个伙伴什么也不会知道的。”莫利梭一个字也不回答。那德国人随后又引开了索瓦日,并且对他提出了同样的问题。索瓦日也没有回答。他们又靠紧着站在一起了。军官发了命令。兵士们都托起了他们的枪。这时候,莫利梭的目光偶然落在那只盛满了鲈鱼的网袋上面,那东西依然放在野草里,离他不过几步。一道目光使得那一堆还能够跳动的鱼闪出反光。于是一阵悲伤令他心酸了,尽管极力镇定
12、自己,眼眶里已经满是眼泪。他口吃地说:“永别了,索瓦日先生。”索瓦日回答道:“永别了,莫利梭先生。”他们互相握过了手,不由自主地浑身发抖了。军官喊道:“放!”12支枪合做一声响了。瓦雷良山的炮声并没有停息。(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两个朋友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优秀作品之一,讲述了法国被德国围攻时,两个平民百姓出城钓鱼,被敌人捉住,敌人逼迫他们说出进城的口令,但两人顶住了一切威逼利诱,最后遇害的故事。B临死前,尽管莫利梭极力镇定自己,但是目光落到那些鱼上时,眼眶里已经满是眼泪。这是他为那些鱼的命运感到悲伤而流下的眼泪。C小说运用细节描写、语言描写
13、、动作描写、肖像描写等,把两个平凡而又可爱可敬的人物形象描绘了出来。D由两人遇敌时“两根钓竿从他们手里滑下来,落到河里去了”与被俘后脸色苍白,紧张得双手发抖的表现,可以看出他们是胆小懦弱的人。答案A解析B项不仅为鱼的命运悲伤,也为自己和朋友流泪。C项“肖像描写”错误。D项“他们是胆小懦弱的人”错,两人在遇敌时和被俘后的表现只是他们作为平民百姓面对敌人时内心恐惧的自然表现。从两人被俘后不为利诱、誓死不屈的表现,可以看出他们是勇敢无畏、不怕牺牲的人。5“瓦雷良山的炮声”在文中多次出现,请简析其在文中的作用。(6分)答:_答案点明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了紧张的战争氛围。暗示着人物的悲剧命运。贯穿整个故
14、事,推动了小说的情节发展。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引发人们对战争的思考,凸显了呼吁和平,反对战争的主题。6小说中的“两个朋友”是怎样的形象?有人说他们勇敢不屈、热爱生活;有人说他们懦弱胆小。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6分)答:_答案我认为他们是勇敢不屈的。“靠紧着站在一起”的动作描写,表现了他们并肩面对死亡、不离不弃的高贵品质。他们“依然一动不动,没有开口”的细节描写,写出了这两个朋友宁死也不愿意透露口令,表现了他们坚守信义的品质和爱国精神。二人垂钓时的欢乐、幸福,体现了他们对和平生活的无限热爱。二人被俘时的惊慌失措,暗示了他们内心的恐惧,这也符合平民的心理,使得故事更加真实、合理。“有人说他们懦弱
15、胆小”不符合文意。(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12月18日下午,中国全球化智库与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发布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7)蓝皮书。蓝皮书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出国留学人员达54.45万人,留学人数增速放缓,较2015年增速下降8.17个百分点。即便这样,中国仍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日本等国家的最主要留学生源国。另一方面,来华留学生源国覆盖范围稳定,以友好国家和周边国家为主,近几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来华留学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来华留学生人数增长最快的为韩国、泰国、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和老挝,增幅的平均值超过20%。
16、摘编自中国教育在线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7)材料二:材料三:来华留学生教育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其专业主要集中在汉语语言、人文社科和中医等传统的专业方向,理工类专业留学生在来华留学生中所占比例较低,总体规模较小,发展也相对缓慢。另外,来华留学生在国内分布不均衡的特点较为突出,根据中国教育在线和来华留学网发布的2014年来华留学调查报告,中国50所重点大学招收留学生人数比例可以占到来华留学生总人数比例的77%,而数量更多的普通高校仅占比23%。中国政府奖学金对来华留学的引领作用持续显现,青海、宁夏、云南、江西和广西等中西部地区和边境省区的留学生规模显著扩大,奖学金对周边国家生源的拉动作用明显
17、。摘编自全球化智库(CCG)编写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6)材料四:我国出国留学生在专业选择上也以前景较好的专业为主。2017年留学专业选择更加趋向理性化,从扎堆的金融、商科等转向就业前景更广阔的专业。近五年的留学数据显示:留学生在专业选择上以商科为主,其他专业,比如理工科、设计、计算机,选择这三个专业的留学生不断增加。在院校选择上更趋向理性,滤去了过往出国留学追求“镀金”“名校”等虚荣心理,学生和家长越来越重视海外教育的体验,聚焦点由院校综合排名转向专业排名,同时结合家庭实际经济情况、未来就业等因素做选择,而非盲目跟风。近几年海外留学仍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而以自费为主的海外留
18、学的费用不菲,随着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普通工薪家庭也可以承担起留学费用,自费留学生数量也在不断上涨。未来,出国留学将不再是普通家庭孩子遥远的梦想。(摘编自胡润2016年留学趋势特别报告)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B.C.D.答案B解析“均超20%”有误,原文为“平均值超过20%”。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出国留学目的地国家和来华留学生源国的对比看,留学人员主要流向经济发达、教育先进的欧美国家,来华留学的情况与之相反。B材料二中所列来华留学人员和正在海外学习的中国留学人员的七年的统计数字,都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C正在海外学习
19、的中国留学人员的增长率呈波浪状,其中2013年出现了负增长,是这些年增长率变化的波谷。D来华留学生在国内分布不均衡的特点较为突出,原因是重点大学的汉语语言、人文社科和中医等传统专业都实力雄厚。答案C解析A项“来华留学的情况与之相反”表意不明。B项“都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中“逐年增加”与表格数据不一致。D项推断太绝对,于文无据。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出国留学与来华留学在选择专业和学校方面的不同。(6分)答;_答案(1)出国留学人员以选择前景较好的专业为主,专业选择和院校选择也更加理性。(2)来华留学人员则主要选择中国的传统专业,大多数学生选择重点大学。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
20、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郝处俊,安州安陆人。甫十岁而孤,故吏归千缣赗之,已能让不受。及长,好学,嗜汉书,崖略暗诵。贞观中,第进士,解褐著作佐郎,袭父爵。兄弟友睦,事诸舅谨甚。召拜太子司议郎,累迁吏部侍郎。高丽叛,诏李绩为江道大总管,处俊副之。师入虏境,未阵,贼遽至,举军危骇。处俊方据胡床,体胖,安餐不顾,密畀料精锐击之,虏却,众壮其谋。入拜东台侍郎。时浮屠卢伽逸多治丹,曰“可以续年”。高宗欲遂饵之,处俊谏曰:“修短固有命,异方之剂,安得轻服哉? 昔先帝诏浮屠那罗迩娑寐案其方书为秘剂,取灵花怪石,历岁乃能就。先帝饵之,俄而大渐,上医不知所为,群臣请显戮其人,议
21、者以为取笑夷狄,故法不得行。前鉴不远,惟陛下深察。”帝纳其言。上元初,帝观酺翔鸾阁,时赤县与太常音技分东西朋,帝诏雍王贤主东,周王显主西,因以角胜,处俊曰:“礼所以示童子无诳者,恐其欺诈之心生也。二王春秋少,意操未定,乃公朋造党使相夸,非所以导仁义,示雍和也。”帝遽止,叹曰:“处俊远识,非众臣所逮。”帝多疾,欲逊位武后,处俊谏曰:“昔魏文帝著令帝崩不许皇后临朝今陛下奈何欲身传位天后乎天下者非陛下之天下正应谨守宗庙传之子孙不宜持国与人以丧厥家。”事遂沮。开耀元年卒,年七十五。帝哀叹其忠,举哀光顺门,祭以少牢,赙绢布八百段、米粟八百石,诏百官赴哭,官庀葬事。子北叟固辞,未听。裴炎为白帝曰:“处俊阽
22、死,诿臣曰:生无益于国,死无烦费,凡诏赐,愿一罢之。”帝闻恻然,答其意,止赙物而已。处俊资约素,土木形骸,然临事敢言,自秉政,在帝前议论谆谆,必傅经义,凡所规献,得大臣体。(节选自新唐书郝处俊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昔魏文帝著令/帝崩/不许皇后临朝/今陛下奈何/欲身传位天后乎/天下者非/陛下之天下/正应谨守宗庙/传之子孙/不宜持国与人/以丧厥家B昔魏文帝著令/帝崩/不许皇后临朝/今陛下奈何/欲身传位天后乎/天下者/非陛下之天下/正应谨守宗庙传之/子孙不宜持国与人/以丧厥家C昔魏文帝著令/帝崩/不许皇后临朝/今陛下奈何欲身传位天后乎/天下者非/陛下之天下/
23、正应谨守宗庙传之/子孙不宜持国与人/以丧厥家D昔魏文帝著令/帝崩/不许皇后临朝/今陛下奈何欲身传位天后乎/天下者/非陛下之天下/正应谨守宗庙/传之子孙/不宜持国与人/以丧厥家答案D解析“天下者,非陛下之天下”中“者”是判断句的标志,其后应断开,排除A、C两项;根据文意,“传之子孙”应独立成句,排除B项,故选D。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合称为“前四史”。B“吏部”掌管全国文武官员的选用、任免、考核、调动等事务,主管是吏部尚书和吏部侍郎。C“春秋”既可指春季秋季,也可指我国特定的历史时代,还可指儒家经
24、典,文中用以指年龄。D“少牢”指我国古代祭祀时用羊和猪当祭品,“太牢”则指帝王祭祀时用牛、羊和猪当祭品。答案B解析吏部掌管全国文官,兵部掌管全国武官。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郝处俊不贪财物,很有家庭教养。他父亲去世时,父亲过去的属下送来了很多财物,他都推辞不接受;他对兄弟和睦友爱,侍奉舅舅们很是恭敬。B郝处俊富有胆识,深得大家认可。高丽反叛时,他沉着应敌,将士多服其胆略;他反对皇帝让雍王和周王分率两队争胜取乐,谏言受到皇帝好评。C郝处俊敢于进谏,甚得大臣之体。他认为寿命长短自有天数,不认可僧人所炼长生药;反对高宗退位给武后;与皇上议论定引经据典,多有匡正
25、。D郝处俊生性俭素,尽享身后哀荣。他去世后,不仅高宗为他在光顺门举哀,并赐给众多绢布、米粟;而且百官都去哭祭,官家安排了他的入葬事宜。答案D解析根据原文中唐高宗“止赙物而已”可知,“百官都去哭祭,官家安排了他的入葬事宜”错。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先帝饵之,俄而大渐,上医不知所为,群臣请显戮其人,议者以为取笑夷狄。译文:_(2)诿臣曰:“生无益于国,死无烦费,凡诏赐,愿一罢之。”译文:_答案(1)先帝服用了,不久就病重了,医生不知该怎么办,大臣们请求公开杀了僧人(示众),有人认为这样做会被(让)夷狄取笑。(2)委托臣说:“活着时没能做有利于国家的事,死了不要麻烦浪
26、费,凡是皇上下诏赏赐,希望一概(全都)推掉。”参考译文郝处俊,安州安陆人。刚十岁时就失去了父亲,父亲的原属吏送来上千细绢作为治丧的财物,郝处俊辞让不接受。他长大后,爱好学习,特别喜欢汉书,大致都能背下来。贞观年间,考中进士,担任著作佐郎,承袭父亲的封爵。兄弟间和睦友爱,侍奉舅舅们很是恭敬。朝廷召他去任太子司议郎,多次升官至吏部侍郎。高丽反叛时,皇帝诏令李绩任江道大总管,郝处俊任副总管。军队到了贼人境内,还未列阵,贼人突然袭来,全军都张皇失措。那时,郝处俊正靠在胡床上,他身体肥胖,安然地坐着吃东西,同时秘密派精锐轻兵迎击,贼人退去,大家都认为他有胆略。(后来,)郝处俊入朝被任为东台侍郎。那时僧人
27、卢伽逸多会炼丹,说“可以延年益寿”。高宗打算服用,郝处俊谏阻道:“人寿长短,是天所定,异域的药剂,怎能贸然服用?以前先帝诏令僧人那罗迩娑寐根据其配方炼制秘剂,取灵花怪石,炼了一年才炼好。先帝服用了,不久就病重了,医生不知该怎么办,大臣们请求公开杀了僧人(示众),有人认为这样做会被(让)夷狄取笑,所以就没有执行。前车之鉴不远,请陛下深思。”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上元初年,高宗皇帝在翔鸾阁大宴群臣,那时赤县与太常的音乐演出班子分东西朋,皇帝诏令雍王贤掌握东朋,令周王显掌握西朋,要他们比赛角胜,郝处俊劝说:“礼中要教育孩子不说谎,是担心孩子们会生出欺诈之心。现在两位王还很年轻,意志品德尚未定型,就让他
28、们聚朋结党,相互夸示,这不是教导仁义,表现雍容祥和的办法。”皇帝于是即刻制止,并感叹:“处俊有远见卓识,非一般臣子所能比得上。”皇帝体弱多病,想退位给武后执政,郝处俊劝谏说:“过去魏文帝曾制定法令:皇帝驾崩,不允许皇后临朝管国政。如今陛下为什么身还健在就要传位给天后呢?天下,不是陛下一个人的天下。陛下应该谨守李家宗庙,传给子孙,不应该将国家送给他人,使自己宗室沦丧。”传位一事就此作罢。(郝处俊在)开耀元年去世,终年七十五岁。皇帝哀叹他的忠心赤诚,为他在光顺门举哀,用少牢祭奠,送治丧绢布八百段、米粟八百石,诏令百官都去哭祭,官家安排其入葬事宜。他的儿子郝北叟再三辞谢,皇帝没有听从。裴炎为此禀告皇
29、帝:“郝处俊病危时,委托臣说:活着时没能做有利于国家的事,死了不要麻烦浪费,凡是皇上下诏赏赐,希望一概(全都)推掉。”皇帝听了后凄然动容,为酬答他的愿望,只送了治丧之物。郝处俊天性诚朴不多话,其貌不扬,然而有事时敢于直言,自从当政以来,在皇帝面前谆谆议论,定要引经据典,凡有所规劝献策,都不越大臣之礼。(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宿武陵即事孟浩然川暗夕阳尽,孤舟泊岸初。岭猿相叫啸,潭影似空虚。就枕灭明烛,扣舷闻夜渔。鸡鸣问何处,人物是秦余。注孟浩然:早年有志用世,但仕途困顿。人物是秦余:引用桃花源记中的典故。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30、分)()A“潭影似空虚”表现了诗人对夜色中深潭倒影天光的独特感受。B夜猿的啼声与望去深不可测的潭水表现出武陵之夜的壮阔美好。C颈联写诗人吹灭蜡烛在夜色里就枕安眠,耳畔传来渔夫的阵阵歌声。D整首诗情从景生,景中融情,诗意显得清空灵动,无迹可求。答案B解析B项“壮阔美好”错,应为“幽僻冷寂”。1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请简要分析。(6分)答:_答案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夜泊武陵的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和观感,紧扣桃花源的故事,在细腻的写景中着意渲染武陵的神奇色彩和超然世外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论语中,
31、孔子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_,_”。(2)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_,_”两句,借助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虽然辞官,却还要悉心培育新一代以报效国家的愿望。(3)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两句从侧面写出了箫声的情绪内涵。答案(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岭南文化是一种较能适应现代化进程的文化形态。广东人的怀旧情绪相对来说比较弱。比如,中国许多地方曾经在90年代大唱怀旧歌曲,广东人却没有卷入这个热潮。又比如,北京的文化人为浸漫了过去时光的四合院日益减少而_,广东的文化
32、人却很少为南国特色骑楼的日渐消失而_。怀旧,是一种固守。怀旧需要某种经历和情感上的认同,所以,怀旧色彩越浓,越容易陷入自己的窠臼;怀旧色彩淡一些,向前看得多一些,则具有更多的开放性、兼容性和现代性。岭南文化受香港文化影响较深。岭南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对政治及文化的相对冷淡、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偏差、享乐主义的盛行以及_的自得等等,大多找得到香港影响的痕迹。岭南文化与澳门文化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16世纪中叶,葡萄牙人以租赁形式入据澳门,在西方政治与法制文化的影响下,澳门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与特点,即开放多元,_。即便如此,澳门文化仍然植根于中华,岭南文化的特色长期在澳门得到保留和发挥。同时,
33、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宗教艺术、价值观念等,通过长期进行中西文化交流重要桥梁的澳门传入广东,继而扩散到内地,使岭南文化“开风气之先”,又“得风气之先”,在近现代中国文化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广东作为全国最大的侨乡,华侨历史悠久,华侨文化积淀深厚,也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华侨华人是个特殊的群体,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华侨的命运与中国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最突出地体现在文化纽带上。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这是历史的进步。但是,对于华侨来说,()。事实上,他们的文化仍然保持着民族性,中华文化仍然是华侨的母体文化,是华侨的根。另一方面,华侨留居海外之后,与当地文化“通婚”,吸收当地
34、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有益成果,表现出较强的时代性和先进性。今天,我们讲要建设华侨文化,就是要研究华侨文化这种兼容中西文化的特质,找到它的内核,丰富和发展岭南文化。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痛心疾首摇唇鼓舌与世无争珠联璧合B痛心疾首 大声疾呼 小富即安 中西合璧C深恶痛绝 摇唇鼓舌 小富即安 珠联璧合D深恶痛绝 大声疾呼 与世无争 中西合璧答案B解析痛心疾首:形容痛恨到极点。深恶痛绝:厌恶、痛恨到极点。大声疾呼:大声呼喊,提醒人们注意。摇唇鼓舌:用言辞进行煽动、游说或大发议论(含贬义)。小富即安: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或企业刚刚取得一些成绩就轻易满足、不思进取的思想,引
35、申为在其他方面取得成绩就自满自足的思想。与世无争:和世人没有什么争执,指一种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处世态度。中西合璧:比喻中国和外国的好东西合到一块。珠联璧合:珍珠串在一起,美玉合在一块儿,比喻美好的人或事物凑在一起。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宗教艺术、价值观念等,通过长期作为中西文化交流重要桥梁的澳门传入广东,继而扩散到内地,使岭南文化“开风气之先”,又“得风气之先”B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宗教艺术、价值观念等,通过长期进行中西文化交流重要桥梁的澳门传入广东,继而扩散到内地,使岭南文化“得风气之先”,又“开风气之先”C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宗教艺
36、术、价值观念等,长期进行中西文化交流重要桥梁的澳门传入广东,继而扩散到内地,使岭南文化“开风气之先”,又“得风气之先”D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宗教艺术、价值观念等,通过长期作为中西文化交流重要桥梁的澳门传入广东,继而扩散到内地,使岭南文化“得风气之先”,又“开风气之先”答案D解析原句“进行桥梁”搭配不当,“进行”应改为“作为”;“开风气之先”与“得风气之先”应对调。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落地生根”就意味着文化同化B他们根本无法做到“落地生根”C“落地生根”不等于文化同化D即使“落地生根”最终也要“落叶归根”答案C解析括号下文谈的是华侨保持文化民族性的话题,所
37、以排除B、D两项;从前文说的“这是历史的进步”可知,华侨已经做到了“落地生根”,而下文又说华侨保持了文化的民族性,可见A项也不正确。20这是一位家长给孩子的老师发的一条短信,其中有五处不得体的地方,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翟老师,我拜读了您的短信后,感触很多。谢谢你对令爱的关心,我十分感动,关于孩子学琴的一些具体问题,我想莅临学校和您面谈,商榷孩子下一阶段的学习计划。希望你务必抽出宝贵的时间,谢谢!答:_答案“拜读”改为“看”。“令爱”改为“孩子”。“莅临”改为“到”。“商榷”改为“商量”。“务必”改为“能够”。21下面是某市读书节标志的主体图案,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
38、句子通顺,不超过85个字。(6分)答:_答案(1)该读书节标志将爱心、书本和纽带等元素经组合变化构成。(2)爱心和书本寓意是热爱读书、用心读书。心形纽带寓意是以读书(节)为纽带,齐心协力推动学习型城市的创建(或齐心协力构建和谐社会)。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有人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人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也有人说,世界上最具欺骗性的东西或许就是眼睛了,人不能轻易相信自己的眼睛。仔细阅读和理解上面的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写作指导对于这种对立观点式的题目,写作时可以先分后合。所谓先分,就是选择其中某一观点,结合实际去分
39、析其中的道理;所谓后合,就是将两种对立观点综合起来作辩证分析。或小处切入,或大处着手,或正面落笔,或反面剖析,或分析原因,或阐明结果不管采用怎样的方式,关键是有生活,有想法,有自己思考的过程。下面这些角度都可以视为切题:(1)正面的:人要相信自己的眼睛;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不能满足于听,还要自己看;要维护自己看的权益;无论赞成或者反对,先看了再说;打破思维的惰性和惯性,自己去看;不要人云亦云,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要放出眼光,自己去看;走向大地,走进民间,实地观察和体验。(2)反面的:人不能轻易相信自己的眼睛;运用脑髓与放出眼光,二者缺一不可;人为什么会为假象所惑;执着追求,冷静理性,发现真相;要
40、有一双会看的眼睛;不要为表面文章所欺骗;透过表象,探寻事物本质;善于拨开蒙在事物身上的浮云;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容易被所看到的欺骗;打破妄自尊大的幻觉,平常地看待他人和自我。参考例文莫让一叶障明眸上帝赋予了人类一双明眸,给世界带来了五彩缤纷。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通过眼睛了解世事变迁,世间冷暖。眼睛是我们最信任的朋友,却也是世界上最具欺骗性的东西。“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被自己最信任的朋友欺骗是可怕的,唯有头脑清醒,明辨是非,才能避免这类悲剧的发生。被眼睛欺骗祸害无穷。因为信任,所以缺少防备,缺少“灾难”的天敌,后果可想而知。楚怀王只看见奸臣的唯唯诺诺,却无视屈原等忠臣的赤胆忠心,只看见天下太
41、平而无视秦人的虎视眈眈,落了个国家灭亡而身陷囹圄的下场。苏联领导人只看见兵强马壮,无视轻工业、农业的孱弱不堪,在美国总统里根“星球大战”计划的诱骗下更加穷兵黩武,结果沦为笑柄。当人类被眼前景象蒙骗时,头脑不再清醒,行为不再理智,酿出大祸亦在情理之中。自康乾盛世之后沉浸在中央大国美梦中封关锁国的清王朝,无视奴隶制的剥夺人性和丧失人心的美国南方奴隶主,都难逃失败的厄运。人类是聪明的,明眸是雪亮的,怎么这么容易为假象所欺骗呢?这是因为假象往往颇具迷惑性,就像外观鲜艳而内心腐烂的苹果,吃了才知道上当受骗。利比亚人看见所谓“民主”的苹果,在西方国家的唆使下不计后果地加入“吃苹果”的行列,把这个曾经的非洲
42、富国拖入战争的深渊。一年过去了,想象中的“民主苹果”不但不好吃,还会“拉肚子”,武装割据,国家分裂,社会秩序混乱笼罩着这个国家。利比亚人傻吗?不是,是因为所谓民主的诱惑性太强,他们头脑一发热就被自己的眼睛骗了。中国人盲目追求洋文凭洋学历,为它们的优点所吸引,结果“赔了青春又折钱”,连工作都找不到。所以,为了不让假象遮住我们明亮的双眼,我们不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更要善于总结历史教训,避免被相同的“叶子”遮住眼睛。唐太宗不为“贞观之治”所迷惑,居安思危,重用谏臣魏征,给李唐王朝奠定了三百年基底。邓小平看出苏联穷兵黩武的巨大弊端,不被强大的军力蒙骗,提出了和平发展战略,还主动裁军一百万,不仅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还使我国军队现代化进程大大加快。无数的事实证明,“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反思历史,明辨是非,障明眸的一叶定会自动飘走。莫让一叶障明眸,头脑清醒辨是非。不要轻易相信自己的眼睛,而要相信自己理性的判断。做到了理性分析,汲取了前人的宝贵经验,我们就不必担心有物障目,我们的行为将更加理智,我们的成功将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