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传记 单元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00384 上传时间:2019-11-2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 传记 单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二单元 传记 单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二单元 传记 单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二单元 传记 单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二单元 传记 单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单元检测卷(二)(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阅览古代文章评点文献,不仅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古人的才华和品德,而且还可以欣赏和借鉴古人文学批评的艺术。古代文章评点文献_,数量相当庞大,因此今天开发古代文章评点,首要的任务就是深入开展文献调查。这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古代文章评点的存在方式是多样的,以往我们一般认为评点主要存在于选本之中,但实际上在很多别集之中也有评点。明清时期,形成了一种比较普遍的文学批评风气,即很多作家在写出作品后寄送给自己的师长、朋友和弟子阅读。这些人阅读之后,往往会有一番评论。很多作家在刊刻自己的文集时,就会把

2、这些评论也附在每篇作品之后。这样一来,()。比如,康熙年间所刻醉白堂文集有王士祯等人的评点。类似的例子_。其次,古代文章评点涉及的对象包括经、史、子、集四部之中的文献,所以不能局限在某一个文献类型之中。假如只注重散文或骈文评点,而不去了解八股文评点,或者只注重集部评点,对有关经、史、子部的评点_,肯定不能从总体上把握整个古代文章评点的脉络和格局。总之,只有进行全面而彻底的考察,编制出一个尽量完备和详细的古代文章评点文献目录,才能谈得上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否则只能是_。这需要学界同仁齐心协力,长期努力,才能最终完成。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阅览古代文章评点文献,不

3、仅我们可以从中欣赏和借鉴古人文学批评的艺术,而且还可以领略古人的才华和品德。B.阅览古代文章评点文献,我们不仅可以从中欣赏和借鉴古人文学批评的艺术,而且还可以领略古人的才华和品德。C.阅览古代文章评点文献,我们不仅可以从中领略古人的才华和品德,而且还可以欣赏和借鉴古人文学批评的艺术。D.阅览古代文章评点文献,不仅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古人的才华和品德,而且还可以欣赏和借鉴古人文学批评的艺术。答案B解析原句有两处语序不当的语病,一是关联词“不仅”的位置不当,两句主语相同,“不仅”应该放在“我们”后面;一是递进不当,应该遵循着由轻到重的原则,两个“可以”后的内容互换。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

4、当的一项是()A.擢发难数俯拾即是熟视无睹坐井观天B.浩如烟海俯拾即是视而不见盲人摸象C.浩如烟海比比皆是熟视无睹坐井观天D.擢发难数比比皆是视而不见盲人摸象答案B解析“擢发难数”比喻罪行之多,难以数清。“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俯拾即是”形容地上的某一类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比比皆是”指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熟视无睹”指虽然经常看到,却跟没有看见一样。形容对某种事物漠不关心。“视而不见”指看到了,没有引起注意或当作没看见。指不注意或不重视。“坐井观天”指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小,见识少。“盲人摸象”比喻对事物了解不全面,固执一点,乱加揣测。3.下列

5、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就使明清时期的很多别集之中也有评点B.评点也就存在于明清时期的很多别集之中C.就使很多明清时期的别集之中也有评点D.就使评点也存在于很多明清时期的别集之中答案A解析在连贯的语句中,前后各句的话题应该保持一致。B、D项不符合要求。C项语序不当。二、阅读理解(3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8分)冯其庸的“大国学”1924年,冯其庸出生在江苏无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常说,自己是“稻香世家”。后来,他家的客厅里高挂着刘海粟先生题写的匾额瓜饭楼,那是冯先生的书斋名,为的是不忘早年“以瓜当饭”的艰难岁月。因为家贫,加上时局动荡,读书变得艰难,也变得奢

6、侈。1937年,日寇占领无锡,学校关闭,冯其庸失学了。后来他又曾几度失学。就是上学期间,也是半农半读,无法专力读书。兵荒马乱中,最初唯一可读的书是一部因学校关闭没来得及还的毛宗岗批评本三国演义。后来,他千方百计地借书看,书给冯其庸打开了另外一扇门,让他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他读论语孟子史记精华录三藏法师传古文观止聊斋志异等,都是在小学之后、初中之前。此时的中国正处在深重的灾难之中,冯其庸经济上虽然贫困,但在无锡这个小小的角落里,得益于地方传统文化的浓郁氛围,他的国学基础逐渐牢固。1946年初,冯其庸进入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开始接受系统、专业的国学教育。在当时西风劲吹的大环境下,无锡国专在中国

7、传统学术的教育上,几乎是一枝独秀。无锡国专的国学教育,最强调经典教育,通识课与经典课并重。比如国学概论文学史中国文化史等都是通识课,而论语孟子史记楚辞等都是选修课,此外还有各类专题学术讲座。在无锡国专,冯其庸亲承朱东润、龙榆生、钱仲联等名师的教诲,领略了大师们学术的深厚与精良,更重要的是感受到学术研究的意义和无穷乐趣。后来,冯其庸在总结无锡国专对自己的影响时,深情地写道:“生我者父母,长我者母校也。”1954年,冯其庸从无锡女中调到中国人民大学工作。他在新中国成立后取得的所有成绩,都从这里起步;所有的磨难,都在这里发生。在历次运动冲击过后,冯其庸留下了累累硕果。他的学术研究,涉及红学、西域学、

8、书画、戏曲等领域,用任何现代学科来概括这些都很困难,或许,只有用“国学”这个词语来概括最为合适。2005年,冯其庸出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首任院长,他一生的国学积累,终于找到了安身之所。作为首任院长,冯其庸为人大国学院设计了最基本的规范:一是导师制,加强师生的联系;二是游学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培养扎实学风;三是办国学论坛,领略大师风采,博采众家之长。冯先生当初倡导的三个规范,至今都在人大国学院施行,对于国学的未来,冯其庸充满信心。在他看来,一个人的学术成绩永远是有限的,教育的希望才是无限的。他认为,后生才是国学的希望、中国文化的希望。这是学者的情怀,也是教育家特有的情怀。(摘编自孟宪实冯其庸的

9、“大国学”、叶君远冯其庸传等,有删改)相关链接冯其庸先生以文人意趣名世,通书画以涵养学术,兼文史而心性双修。其书法逸笔草草,气韵幽远;其画卷师法古人,洗尽铅华;其学术结集瓜饭楼丛稿三十五卷册,以红学、西域学独领风骚,亦因所涉浩瀚而令人钦叹;其平生书破万卷,路行万里,追随玄奘,十上天山。近年来冯其庸先生倡导国学,弘扬传统,身体力行,垂范后人。(首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颁奖辞)有一些学者认为,传统的经史子集、乾嘉以来的经学学派等等才是国学;但是我觉得,经史子集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学问。凡是我们民族的、自己的学问,都应该算国学。今天的国学要更新,更新不是排除里头什么东西,而是要吸纳更多的

10、兄弟民族的历史、语言、文化到我们的国学的范畴里来,使我们研究国学的人能够视野宽阔,不是仅仅拘泥于传统的乾嘉以来的经史子集。(选自风雨平生冯其庸口述自传,有删改)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A.冯其庸称自己是“稻香世家”,与“书香世家”相对,既能表明他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又能表现他对早年农村生活的怀念。B.因为家贫,又加上1937年日寇占领无锡,冯其庸的读书生活变得艰难和奢侈。他从来无法专力读书,唯一可读的只有三国演义。C.在当时的教育大环境下,无锡国专非常重视国学教育,且最强调经典教育,因而冯其庸认为母校对自己的学术研究影响深远。D.冯其庸百折不挠,在遭受多次

11、运动冲击后,仍能笔耕不辍,留下了累累硕果。这些学术成果涉及诸多领域,以红学、西域学独领风骚。答案B解析“唯一可读的只有三国演义”错。原文第二段有“最初唯一可读的书是一部因学校关闭没来得及还的毛宗岗批评本三国演义。后来,他千方百计地借书看”“他读论语孟子史记精华录三藏法师传古文观止聊斋志异等,都是在小学之后、初中之前”。可见其读书不少。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5分)A.朱东润、龙榆生,钱仲联等名师在红学、西域学、书画、戏曲等学术领域的深厚精良,让冯其庸感受到学术研究的意义和无穷乐趣。B.因为冯其庸不仅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并且关注教育,积极倡导国学教育,

12、所以,他不只是著名学者,也是教育家。C.冯其庸倡导国学,为高校学习国学的人设计了游学制的规范,并率先垂范,最终因成就突出而获得“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D.冯其庸的“大国学”理论,体现了传承民族特色与兼收并蓄、开拓创新的研究精神,是正确的国学观,而固守乾嘉学派的则不科学。答案B解析A项“朱东润、龙榆生、钱仲联等名师在红学、西域学、书画、戏曲等学术领域的深厚精良”属张冠李戴,在这些领域有突出成就的是冯其庸。C项“为高校学习国学的人设计了游学制的规范”扩大范围,此规范是为人大国学院的人设计的;另外,获得终身成就奖并非只因为他在倡导国学方面的突出成就。D项“固守乾嘉学派的则不科学”属主观臆断

13、。6.成为一代国学大师,冯其庸经历了哪几个成长的阶段?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8分)答:答案少年之时艰难求学,国学基础逐渐牢固。进入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开始接受系统、专业的国学教育。调到中国人民大学工作,国学研究广涉红学、西域学、书画、戏曲等领域。出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首任院长,推广国学教育,为人大国学院设计了最基本的规范。解析本文正文以时间为序,介绍了冯其庸一生的几个阶段,因此按时间顺序进行分析总结即可。前两段写冯其庸少年求学时期,四处借书看,加上地方传统文化的熏染,他的国学基础逐渐牢固。三、四段写其在无锡国专时期,接受系统、专业的国学教育。第五段写其调入人大工作,广泛涉猎各领域。第六段写其任人

14、大国学院首任院长,倡导国学教育不遗余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8分)一辈子就做一件事记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赵忠贤詹媛赵忠贤1964年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技术物理系毕业,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除去搞国防任务的五年,一直从事超导研究,他所做的主要工作就是探索高温超导体。超导现象最早由一位荷兰科学家于1911年发现,指某些材料在低于一定的临界温度下电阻为零的现象。“假如超导现象能在常温下实现,远程超高压输电将没有损耗,能节省很大电量。”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所长王玉鹏说,医疗中常用的核磁共振仪器,其核心部件就是超导磁体。在探索十余年后,赵忠贤迎来了第一个科研高峰1987年2月,他带领团队

15、独立发现液氮温区高温超导体,并在国际上首次公布其元素组成为BaYCuO。国际上很多实验室验证了中国的工作,掀起了国际高温超导研究的热潮。赵忠贤因此于1987年获得第三世界科学院TWAS物理奖,他也成为首次获此奖项的中国科学家,这一成果在1989年又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集体一等奖。随后,低谷不期而至。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际物理学界在通过铜氧化物超导体探索高温超导机理的研究上遇到了瓶颈。国内的研究也遇冷,有人转投其他领域,但赵忠贤却坚持要坐“冷板凳”。“热的时候要坚持,冷的时候要坚持。”忆及这段往事,他说,“我当时很正常,不痴迷也不呆傻。我认为超导还会有突破,所以才坚持。”多年的坚守之后,赵忠

16、贤科研人生的另一个高峰出现在了“大家想都不敢想”的方向上赵忠贤与国内的同行分别打破了国际物理学界普遍认为的40K以上无铁基超导的“禁忌”。2008年,赵忠贤带领其团队不仅发现了系列5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还创造了大块铁基超导体55K的纪录,这项研究又为他赢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而他本人则在2015年被授予国际超导领域的重要奖项Matthias奖。在跌宕起伏之间,赵忠贤对“初心”的追逐从未变过,用他的话说:“我这辈子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寻找更好的超导材料。”中国的一系列成果发布后,美国科学杂志曾发文盛赞,“如果以后再有更多的样品和数据诞生于中国,我们不必感到惊讶”,“如洪流般不断涌现的研究结

17、果标志着在凝聚态物理领域,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强国”。然而,任何影响巨大的科研发现都不是随手捡得的。两获世界赞誉的背后,是赵忠贤数十年高温超导研究中无数次制备、测试、分析、放弃、再重新开始的身影人生至此,本已可安享晚年,赵忠贤却依然坚持着他的高温超导研究,“我如今的工作重点有两个,一是凝练学科方向,二是尽我所能为大家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在他衣兜里,还时常揣着一个小本,随时记录研究思路。1987年的美国物理学年会,是赵忠贤一个难忘的记忆。当时只有5个人受邀做特约演讲,他是其中之一。向世界展示中国超导研究的重大突破,让赵忠贤“感到光荣与骄傲”。实际上,赴美国做报告前,赵忠贤用的设备还是他自制的“土炉

18、子”。据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仙辉回忆:“当时使用的是自己搭的设备,数量不够,5个教授只能共用一台设备轮流做研究。”但赵忠贤却觉得那是一段“激动人心的日子”,因为“艰苦又快乐,每两三天就有新成果出现”。而他并不介意跟别人共享实验设备,“大家轮流用,还能提高使用率,节省经费”。后来,在科研方向遇冷时,赵忠贤越发“抠门儿”起来。20世纪90年代,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赵忠贤认定,“有钱的时候坚持,没钱的时候更要坚持”。没有合用的设备,他淘来处理品,自己改装。有些设备老得连零件都买不到了,却还一直作为项目组的基础设备被使用。他说:“别小瞧我这土炮,管用着呢!”从事高温超导研究数十年,赵忠贤经常被问:“一辈子

19、就干了这么一件事,有时还很辛苦,不觉得枯燥吗?”“这是我的兴趣所在,又能养家糊口,还有比这更理想的选择吗?”赵忠贤说,“就像有人爱打麻将,玩到半夜,是去睡觉,还是接着玩?肯定是接着玩嘛!”对他而言,做研究就像有些人爱玩麻将一样,十分有趣,并不觉得辛苦和枯燥,“我们做科研,每天总感觉更接近真理,一旦发现新现象、做出新材料、提出新问题,就像打麻将的和牌,也有大和、小和,多有意思”。“现在回过头来看,如果当时思想再解放一些就好了。”赵忠贤说,在他看来,搞科研最重要的一点是能够迅速抓住问题的本质,并驾驭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去解决它,而不断创新,则是保持兴趣的重要因素。他时常勉励实验室里的年轻人:“什么都可

20、以做,不怕失败,要不断创新、不断尝试。”(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相关链接“中国高温超导的年轻一代,不用像我一样坚持40年。给他们十几年时间,就能获得更有影响的成果。”2017年1月9日,赵忠贤,这位在“高温超导”领域卓有成就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是我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谈到中国超导的未来,他寄望很高。(选自詹媛一辈子都在寻找更好的超导材料,有删改)7.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A.国际物理学界在探索高温超导机理的研究上遇到了瓶颈,国内的研究也遇冷,有人转投其他领域,这反衬出赵忠贤甘坐“冷板凳”的可贵。B.“抠门儿”一词,贬词褒用,表明赵忠贤在经

21、费不足的情况下,改装处理品,废物利用,体现了一代科学家的勤俭节约和创新精神。C.“如果以后再有更多的样品和数据诞生于中国,我们不必感到惊讶”,美国科学杂志的盛赞表明赵忠贤十几年高温超导研究已获得国际认可。D.除去搞国防任务的五年,赵忠贤从1964年开始就一直从事超导研究,经过无数次制备、测试、分析、放弃、再重新开始,最终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答案C解析C项,由原文可知,赵忠贤在高温超导研究方面进行了数十年的研究,而不是“十几年”。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5分)A.自从荷兰科学家发现某些材料在低于一定的临界温度下电阻为零的现象之后,赵忠贤就开始从事超导研究。B.赵忠贤在

22、超导领域的成就,一方面与赵忠贤“一辈子就做一件事”有关,同时也离不开团队精诚合作的力量。C.人到晚年,赵忠贤的衣兜里,时常揣着小本,随时记录研究思路,这处细节是为了说明赵忠贤也不能免于年纪渐长而造成的记忆力下降的困扰。D.赵忠贤的科学研究有成功,也有遗憾。设备是自制的“土炉子”、经费有限、思想不解放,这些都是制约科研的不利因素。答案B解析A项赵忠贤并非从荷兰科学家发现超导现象后开始研究超导现象的;C项选项所述的这处细节是为了说明赵忠贤对科研始终保持热情;D项“思想不解放”理解有误,原文是“如果当时思想再解放一些就好了”。9.阅读全文,你觉得赵忠贤身上有哪些令人敬仰的科学精神?请结合材料,简要分

23、析。(8分)答:答案坚守初心:当国际物理学界在超导研究方面遇到瓶颈,国内的研究也遇冷时,有人转投其他领域,他却坚持要坐“冷板凳”;人到晚年,仍随时记录研究思路,始终保持科研热情。艰苦奋斗:两次获得世界赞誉的背后,是赵忠贤数十年为高温超导研究付出的心血。实践创新:他带领团队独立发现液氮温区高温超导体,并在国际上首次公布了其元素组成为BaYCuO;提倡创新精神,鼓励年轻人要不断创新,不断尝试。解析文中介绍当国际物理学界在超导研究上遇到瓶颈,国内的研究也遇冷时,有人转投其他领域,而他却选择坚持,这体现出他坚守初心的精神;赵忠贤为高温超导研究付出了数十年的心血,这体现出他艰苦奋斗的精神;在科学研究方面

24、,赵忠贤不断创新等体现出他实践创新的精神等。三、语言运用(12分)10.在下面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礼,是从行为举止上讲的。个人的修养、社会的运行都包含_和行为举止,内和外两个方面。内在的情感通过外在的行为举止而落实和体现。行为举止必须有规范。在中华文化中,这种规范就是礼。守礼一项,如何做创新性的继承和发展,特别需要研究。一方面,礼的特点是_。今日的中国和世界,与古代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礼的变革远未能跟上(变化)。另一方面,近代以来在批判和否定传统文化,特别是批判旧礼教的影响下,_。由此造成礼的严重缺失,带来了

25、社会失序和风气浇薄的不良现象。答:答案情感精神(或思想情感或情感意识)因时而变(或随时代变迁而不断更新)守礼的传统遭到极大破坏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处既要与“行为举止”相对,又要与下文的“内在的情感”一致,故可填写“情感精神”“思想情感”“情感意识”等。处根据下文“而礼的变革远未能跟上(变化)”,可以推断出此处应填写“因时而变”或“随时代变化而变化”。处根据上文“近代以来影响下”和下文“造成礼的严重缺失”的语境,只要填写出表示“守礼的传统渐渐丧失”或“礼教文化遭到破坏”的意思的句子就可以了。11.下图是某校“文化衫创意大赛”计划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

26、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6分)答:答案“文化衫创意大赛”拟于11月2日举行,分准备和活动实施两个环节。前者分为申请制订方案、设计宣传板、制作报名表、采购相关物品;后者环节有现场比赛、展览评比、作品编辑成册、拍卖作品,并将所得捐给希望工程。四、作文(60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人生如奔驰的列车,欣赏窗外变幻不定的景色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可是有时因为打一个盹而错过观览窗外的美景、奇景,也的确有些令人懊恼,但这并不是多么了不得的事,关键是我们不能错过预定的到站。没错过,抓住了,应好好珍惜;错过,溜走了,细细咀嚼,也能从怅惘中升华出省悟,酝酿出诗意与哲理,你的生命或

27、许更有深度,你的心灵或许更添光彩。请以“错过”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抄袭。【写作指导】这是一则带有浓厚哲理色彩的话题作文。人的一生不可能事事完美,总会有许多错过。错过一个动人的眼神,也许会错过一场缠绵的爱情。一次误会,也许就错过了一段真挚的友谊。一个小小的疏忽,也许就错过了不会再来的机遇。这一次次的错过,造成了人生一次次的缺憾,但也磨炼了人生,成就了人生一种别样的美丽,使我们的人生变得丰富多彩。当然,不同的人对待“错过”的态度截然不同。有的人,错过了,便独自咀嚼一份人生的苦涩,变得消极、沉沦;有的人,把这“错过”看成是人生的磨炼,成就了一番伟业;还有的人,把这“错过”看成是人

28、生的“必修课”,淡然处之;更有甚者,从这“错过”中领悟到人生哲理,使生命变得更有深度。其实,每一次错过,都可以演绎成一段精彩的故事,话题可由此生发开去,编故事、发议论等。因此,我们在写作这一话题时,应将思路放得开阔一些,立意的角度尽可能多一些。当然,写作时应紧扣话题,将这一次次的错过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描写出自己对生命的独特体验和真切感受,这样的作文才大气,才有深度。【参考例文】错过后的美丽梅花错过了与春天的温馨约会后,毅然选择在凛冽的寒风中开放,于是就有了在冰天雪地里一株灿然开放的梅花的孤高身影。导航灯错过了与白天的相聚时光,毅然选择在黑夜中释放它的光芒,于是就有了在狂风暴雨的黑夜里蓦然出现的

29、一方光亮。梅花与导航灯在错过美丽的风景后,并没有放弃心中的信念,它们用另一种方式向世人释放着它们的美丽。错过后的美丽,并不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的,它需要一个豁达的心境和博大的胸襟。苏轼的一生都充满着传奇的色彩。在他人生最得意之时,一不小心,他就错过了最美好的仕途生活,走进了人生的低谷。然而,他没有放弃心中的信念,在一块巴掌大的天地中体味人生点滴况味,终于在山与水之间发现,原来平淡才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味道。他看淡了,看开了,悟出了“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一更高的人生境界。他的多情造就了他的豁达,他的豁达成就了他的宽容,他的宽容使他在错过仕途生活后却成为文坛上一座奇峰迭起的高山。

30、“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徐本禹在经过内心的苦苦挣扎后,终于决定放弃保送读研的机会,毅然选择到贵州去实现他一年前许下的“阳光”诺言。他因此错过了来之不易的保送机会,错过了城市灯红酒绿的生活,或许他错过了步步高升,错过了学术的辉煌。没有任何的豪言壮语,却用阳光与色彩铺满了孩子的眼睛,而他深沉的爱也温暖了每个山区人民的心,唤醒每一个同情的心。正如报道所说的那样:“他举起了火把,刺痛了人们的眼睛。”他所做出的牺牲感动了千千万万个中国人,使他们在四海之内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给西部贫困的孩子带去一份阳光,一份温暖,一份真切的关怀。我们可以错过星星和月亮,但我们决不可以放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我们可以错过沿途的美丽风景,但我们决不可以放弃心中的信念。错过沿途的美景固然可惜,但一个伟大的灵魂能在错过后重拾信心,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去追求另一个目标时,他的世界就一定是多彩的。错过后照样能拥有一个精彩的世界,因为你的心态决定你的命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粤教版 > 必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