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落日ppt课件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00174 上传时间:2019-11-19 格式:PPTX 页数:50 大小:1.6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课 落日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第1课 落日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第1课 落日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第1课 落日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第1课 落日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1课 落 日,第一单元 用事实说话,1.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选材组材的方法及细节描写的精妙。 2.了解民族的历史,培养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学习目标】,预读先学,多读厚积,品读研析,内容索引,预读先学,一、音正形准 1.给下列加颜色的字注音 (1)单音字 马厩( ) 勋绶( ) 厥功甚伟( ) 湔雪( ), 语言知识强化,ji,shu,ju,jin,(2)多音字,挣,挣扎( ) 挣命( ),悄,拾级( ) 拾掇( ),拾,静悄悄( ) 悄无声息( ),应,应接不暇( ) 应届( ),zhn,zhn,qio,qio,sh,sh,yn,yn,2.给下列形似字组词,(1),誉

2、( ) 誊( ),(2),绶( ) 授( ),(3),寇( ) 冠( ),(4),暄( ) 喧( ),名誉,誊写,日寇,冠军,绶带,传授,寒暄,喧闹,二、词语积累 1.理解运用 (1)寒暄:_ (2)目不暇接:_ (3)不可一世:_ (4)天理昭彰:_ _ (5)天网恢恢:_ _ (6)古色古香:_,见面时谈天气冷暖之类的应酬话。,形容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自以为在当代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形容极其狂妄自大。,用来指上天能主持公理,善恶报应分明。比喻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有警惕世人不可作恶之意。,天道像一个广阔的大网,作恶者逃不出这个网,也就是,逃不出天道的惩罚。,形容富于古雅的色彩或情调。

3、,对点小测,判断下列加颜色成语的运用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三楼的会客室,虽然又暗又低,但从古色古香的气派看来,还是别有情趣的。( ) (2)“五一”期间,来泰山旅游观光的游客创下了往年的记录。站在山腰望去,人山人海,目不暇接。( ),答案 不合语境,(3)王晓刚经过三年的苦学钻研,终于在今年高考中取得了不可一世的成绩,成为我省的文科状元。( ) (4)俗话说“多行不义必自毙”, 天理昭彰,这些罪大恶极的腐败分子终于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答案 误用贬义词,2.辨词填空 (1)庄严庄重 庄严:庄重而严肃。庄重:(言语、举止)端庄稳重,不随便,不轻浮。“庄严”侧重指场面

4、、气氛或表情。“庄重”侧重指言语、举止。 “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_的人民大会堂里,表情_的政协委员们全都站立着,那激动人心的国歌在会场内激昂地响起。,庄严,庄重,(2)安宁安闲 安宁:秩序正常,没有骚扰或指(心情)安定、宁静。安闲:安静清闲。 他忙里忙外,一会进来一会又出去,真是一刻也不得_。 虽然终于完成了各种考试,但是等LSAT成绩等得我不得_。希望今天能出来,但是又害怕要是出来了成绩不好,又要重新经历一次那个痛苦的过程。,安闲,安宁,三、名言警句 战争与和平 1.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四首其二 2.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燕歌

5、行 3.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王昌龄代扶风主人答 4.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 5.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文本常识积累,一、作者简介 朱启平(19151993),在1945年9月2日于密苏里号战舰上举行的日本向联合国投降的签字仪式中,朱启平是在场目睹这一历史性时刻的三名中国记者之一。他发回的长篇通讯落日传诵一时,后来还被列入大学新闻教材。,二、背景展示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投降签字仪式定于1945年9月2日上午九时在美国海军密苏里号战舰上举行。为什么将这一举世瞩目的仪式放在军舰上举行?原来事出有因。杜鲁门

6、总统在日本投降后,宣布由麦克阿瑟出任驻日盟军最高司令,负责安排和主持日本投降仪式,并作为同盟国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这一决定立即引起了海军的强烈不满,因此海军部长福莱斯特建议,如果投降仪式由陆军将领主持,那么仪式应在一艘海军军舰上举行,以表彰海军在战争中所做出的贡献。最后总统同意了这一建议。,三、文学常识 新 闻 新闻也叫“消息”,指对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人和事实的简要而迅速的报道。新闻的种类较多,有动态消息、评论消息、社会新闻、文教新闻、国际新闻等。尽管新闻的类型有多种,但它们都有共同的基本特点,即真实性、实效性、准确性。 新闻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7、新闻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其中,标题、导语、主体是新闻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蕴含在主体里面,有时省略。,品读研析,古语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侵略者在世界各地制造了多起灾难,如偷袭珍珠港、制造南京大屠杀惨案等等,严重地伤害了各国人民。历史不容忘记,忘记了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嚣张跋扈、狂妄一时的日本军国主义在世界人民的共同打击下,最终似西山落日一样,坠落在黑暗的深渊。日本侵略者于1945年8月15日宣告无条件投降。让我们通过新闻报道落日,一起去见证那个举世欢庆的胜利时刻。,课堂导语, 通读整体感知,(1)依据签字的经过,本文可分成三部分,试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8、填在图中的横线处。 (2)本文在写作上有一大的特征,请根据课文内容加以归纳,填在图中的长方形内。,答案,答案 签字的环境、场面的布设以及人们的面貌和言行举止 签字的经过 签字后的余波 时间为序,点面结合,1.文章第一段写时间具体到分以及提到“距离日本签降代表约两三丈的地方”有何作用?,答案,答案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本通讯将新闻事实发生的时间精确到分,清楚地交代出新闻事实发生地与作者所处位置的距离,点出作者是亲眼看到这一事实的,是事件的见证人和忠实的记录者,真实可靠。, 深读重点探究,答案 寓意:“七十年来的奇耻大辱”指从1874年5月日本发兵侵略台湾以来,中国所遭受的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以及

9、被迫签订的种种屈辱的不平等条约。“简单、庄严、肃穆”是写氛围的,这些是总的介绍,笼罩全篇。“永志不忘”写出了作者的印象,这也是我们民族的历史印象。 作用:作者运用了议论和抒情的手法,简明扼要地点出了新闻事件的意义,概括地描述了这个受降仪式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更重要的是作者是站在一个中国人的角度来写的,体现了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2.文章第二段写“这签字,洗净了中华民族七十年来的奇耻大辱。这一幕,简单、庄严、肃穆,永志不忘”的寓意何在?作用是什么?,答案,答案 不同:战胜国代表到来时气氛庄严热烈,日本代表到来时气氛一无声息; 中美等国代表的气宇轩昂,日本代表的狼狈猥琐。 作用:突出了“多行不义必自

10、毙”的规律,表达了对侵略者的讽刺与贬斥之意和对日本帝国主义由于奴役亚洲人民而被钉进历史耻辱柱上的欣喜之情。,3.战胜国代表到来时和日本代表到来时有何不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案,答案 题目设计看似突兀,实则巧妙。 (1)虽然事件发生的时间不是傍晚,文中也没有出现“落日”这样的字眼,但人们很容易由此联想到日本的太阳旗。 (2)“落日”不仅象征着不可一世的日本帝国主义的陨落,也是在警告侵略者:如果违背人类历史的潮流,“旭日东升”只是一种妄想,反道德、反人类的结果只能是坠落。 (3)这样拟标题有着强烈的讽刺意味,显现出了善良、正义的世界人民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嘲讽和蔑视。,4.日本的投降仪式分明在上午

11、,为什么本文的题目是“落日”?有什么独特含义?,答案,答案 梅津美治郎相对明快的动作似乎在告诉人们,他想赶快结束这使自己尴尬的场面,无怪乎引起军舰上层观看仪式的“毛头小伙子水兵”的轻笑。作者借水兵们抑制不住的轻笑,写出了内心的欢愉和对敌人的蔑视。,答案 这个细节生动地显示出重光葵作为战败国的代表在签字落笔前有意装出的舒缓之态。,5.请说说下列描写细节的句子具有怎样的作用。 (1)执投降书看了约一分钟,才从衣袋里取出一支自来水笔。,答案,(2)他签字时没有入坐,右手除手套,立着欠身执笔签字。,日本签字投降已经过去了73年,有人认为我们今天再读这篇文章没有意义,有人认为再读这篇文章能够让我们正视失

12、败的伤痕和屈辱,有人认为再读这篇文章能够激发我们的爱国之情,你对此有什么看法?,答案, 延读思维拓展,答案 (观点一)没有意义。那些尘封已久、不堪回首的屈辱往事,经过时间的磨砺会长出硬痂。如果再次翻动,必定会揭开那些伤疤,引起刺骨的痛。所以对于过去,尤其是痛苦,过去了就过去了,应尽量不再回味。 (观点二)能让我们正视失败的伤痕和屈辱。人们总是习惯于牢记胜利、成功和辉煌,往往把失败、伤痕和屈辱遗忘。殊不知,痛定思痛才是一个民族复兴的开始。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只有牢记历史,尤其是屈辱的历史,才能勿忘国耻、奋发努力、振兴中华。,(观点三)能够激发我们的爱国之情。重新阅读当年日本投降签字的文章,足以激

13、起我们的爱国之心,也足以唤醒我们的民众。请让我们看一下今天的日本,面对侵略中国的历史,他们毫无悔改之意,甚至连当年的罪行也不想承认。日本右翼分子还想再吃军国主义的还魂丹,一步一步地让军国主义在日本死灰复燃。他们做出了一系列诸如参拜靖国神社、篡改教科书、联合国入常等行为,他们的意图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在这种时候,我们要牢记历史,用历史事实驳斥侵略者的谎言。,多读厚积,精妙的细节描写 本文对受降的环境和人物作了精妙的细节描写,这些精妙的描写像电影特写一样详细地展示了那一伟大的历史场面和伟大的历史时刻。作者对密苏里战舰、代表到来、时间(九点十八分)等都有精妙的细节描写。在人物描写方面,作

14、者注重人物的神态、外貌、动作等方面的描写。后者如:“麦克阿瑟读到最后,昂首向日本代表团说”“重光葵挣扎上前行近签字桌,除帽放在桌上,斜身入椅,倚仗椅边”“他签字时没有入坐,右手除手套,立着欠身执笔签字”。胜利者的意气扬扬、法西斯的垂头丧气、失败者在胜利者面前毫无地位的情境,都通过这些细节不经意地表现了出来。, 读技法 勤练笔,【技巧点拨】 细节描写指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地描绘。它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中。运用细节描写要注意以下两点: 1.了解细节描写的类型 常见的有肖像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动作细节描写、心理活动细节描写、事物细节描写、环境细节描写等。,2.

15、了解细节描写的要求 (1)细节描写要典型。细节描写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具有代表性、概括性,这样才具有广泛性,才有利于突出中心,从而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2)细节描写要真实。真实是艺术的生命,离开了真实的描写,就会失去感人的艺术魅力。细节描写要能够精确而又惟妙惟肖地反映现实生活中的人或事的真实特征。,【迁移运用】 总有许多童年往事深深地印在我们每个人的脑海深处,那些天真、顽皮、快乐或烦恼总是挥之不去。请运用细节描写的手法,写一个片段,与同学们分享你美好的童年。,答案,答案 (示例)孩提时,迷恋西瓜,现在长大啦,有时还真怀念那种透心凉的感觉。街头小摊抑或是屏幕画面的瓜影映入眼帘,童年吃瓜的那一

16、幕就又浮现在眼前: 夏日里,余日的光辉沉入天角,燥热也渐渐消退。在晚风的吹拂下,人们的精神格外舒畅。这时,西瓜的清香气息弥漫在街道里,时强时弱,若有若无。我(大概五六岁)双手合抱膝盖,如猫逮耗子似的,蹲坐在小板凳上,乌黑的小眼睛瞟着西瓜在水中上下打转儿。脸上的汗珠早已风干,一道一道的,像瀑布一样遥挂“前川”。蚊子在耳边“周游”,心里也丝毫不在意。一张灿烂的笑脸下,有一颗期待的心在等待瓜瓤的甜丝丝。,1.课本素材 【点击文本】 我听见临近甲板上一个不到二十岁满脸孩子气的水手,郑重其事地对他的同伴说:“今天这一幕,我将来可以讲给孙子孙女听。” 这水兵的话是对的,我们将来也要讲给子孙听,代代相传。可

17、是,我们别忘了百万将士流血成仁,千万民众流血牺牲,胜利虽最后到来,代价却十分重大。我们的国势犹弱,问题仍多,需要真正的民主团结,才能保持和发扬这个胜利成果。否则,我们将无面目给子孙后辈讲述这一段光荣历史了。 旧耻已湔雪,中国应新生。, 读素材 善积累,【运用示例】 十四年抗战,中国军民伤亡3 500万人以上,土地荒芜,建筑被毁,许多有历史价值的古代文物遭到重创,中国财产损失及战争消耗达5 600余亿美元。日本投降了,“密苏里”号上的签字,洗刷了中华民族70多年来的奇耻大辱;这签字告慰了在不屈不挠的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英魂。而回顾1945年至今日本的某些表现,会让每一个中国人如鲠在喉。我们一直要

18、求日本向中国人民道歉,可日本政要们一次又一次参拜靖国神社、日本部分教科书对关于战争事实的掩盖和歪曲等做法告诉我们,日本从来没有愧疚的想法和道歉的打算。最近,日本右翼频频出现在钓鱼岛附近,钓鱼岛和东海问题出现紧张局面。这些都提醒我们,不能忘记曾经的屈辱与苦难,应壮大我们的国力。旧耻已湔雪,中国仍应警醒。,2.课外素材 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 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杨靖宇牺牲后,残忍的日军对他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无不为之震惊。 杨靖宇,1905年生于河南省确山县。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4月参与领导确山农民暴动,同年5

19、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组织确山起义,任农民革命军总指挥。1928年后,在河南、东北等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曾五次被捕入狱,屡受酷刑,坚贞不屈。,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兼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1932年秋被派往南满,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任政治委员,创建了以磐石红石砬子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1933年9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兼政治委员。1934年4月联合17支抗日武装成立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任总指挥。后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率部长期转战东南满大地,威震东北,配合了全国的抗日战争。

20、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曾致电向以杨靖宇为代表的东北抗日武装表示慰问,赞之为“冰天雪地里与敌周旋7年多的不怕困苦艰难奋斗之模范”。,1939年在东南满地区秋冬季反“讨伐”作战中,他与魏拯民等指挥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游击。自己率警卫旅转战于蒙江一带,最后只身与敌周旋五昼夜。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蒙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时年35岁。为纪念他,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通化支队改名为杨靖宇支队,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 【选材感言】 牢记先烈,不忘国耻,振兴中华。,别了,“不列颠尼亚” 周婷 杨兴 在香港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

21、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 读美文 会赏析,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4时40分,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香港5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

22、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东面举行。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此时,雨越下越大。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 7时45分,广场上灯光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156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当然,最为世人瞩目的是

23、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 0时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从1841年1月26日

24、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读后启悟】 本文是一篇特写,通过对下午4时30分,末任港督告别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晚上6时15分,在添马舰东面举行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子夜时分,举行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五星红旗冉冉升起;7月1日0时40分,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四个特定的场景描述,真实地再现了香港回归祖国怀抱这一历史时刻。文章以时间闪回的方式组织材料,同时又注重了细节描写与气氛的烘托。,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关系之一:富强 1.名

25、句主之所以为功者,富强也。故国富兵强,则诸侯服其政,邻敌畏其威。管子形势解 译文君主最大的功业就是使国家富足强盛。国家富足,实力强大,那么诸侯就会信服他的政策,敌国也会畏惧他的威势。, 读国学 厚素养,解读作为辅佐齐桓公开创霸业的名臣管仲,深知富强的含义。春秋时期,周天子已经失去了对诸侯的实际控制权,诸侯国之间的交往,就建立在国家实力的基础上。国家强大,就有地位有权势;国家弱小,就只能跟随大国亦步亦趋。管仲被齐桓公重用后,通过铸造钱币、发展渔盐业、鼓励贸易等发展经济,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标。随后,齐桓公在管仲的建议下采取了“尊王攘夷”的策略,使得诸侯归附,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管仲的这一思想被

26、认为是中国历史上较早的经济学思想,而他对富强的阐释,也可说是给“富强”作出了基本定义。只有国家富强,对内才能安定和谐,对外才能友好尊重。,2.名句土广而任则国富,民众而治则国治。富治者,车不发轫,甲不出橐,而威制天下。尉缭子兵谈 译文土地广阔且能善加利用,国家就能富强;人口众多而能管理得当,国家就能安定。国家富强安定,不用出动军队,不用凭借武力,就能使天下威服。,解读尉缭子相传为战国末期学者尉缭所著,主要阐述了重视法度、加强训练、先发制人等政治、军事思想。尉缭的思想接近法家、兵家,但又受到了儒家仁义思想的影响,较为驳杂。尉缭认为,一个国家的富强首先在于内政,处理好国内问题,则不必倚仗武力来表现

27、自我的强大,自然能使天下臣服,与孙武“不战而屈人之兵”(孙子兵法谋攻)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处。传说尉缭曾经在秦国担任官职,但他发现秦王嬴政性情残暴,于是认为秦国即使统一天下,也不会有好下场,最终弃官隐居。事实证明,秦王正是依靠强大的武力征服六国,但在国家治理过程中没有实施正确的政策,最终不但没有走上真正的富强之路,反而因暴政丧失民心,使秦国仅存在了十多年就迅速灭亡。,3.名句民富国强,众安道泰。东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 译文百姓富足,国家强盛,民众安乐,世道安泰。 解读吴越春秋是一部记载春秋末期吴国与越国两国历史的史书,作者赵晔是会稽人,生活在吴越一带,因此能够搜集整理很多原始资料,但此书文

28、笔接近小说,因此后人普遍认为其文学性大于史学价值。吴越之间最著名的莫过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打败吴国的故事。勾践早年被吴王夫差打败,被迫在吴国做苦役,受尽夫差的凌辱奚落,勾践忍辱负重,在赢得吴王信任后,回到越国,暗中发展经济,修明政治,很快使越国重新富强起来,在范蠡、文种等大臣的帮助下,最终使吴国灭亡。勾践之所以能够报仇雪恨,正在于他能吸取失败的教训,认识到国家强盛的重要性;而夫差在打败越国之后,沉溺酒色,荒废国政,失去了进取心,使国家也随之衰弱。,4.名句欲强国先富国,欲富国先富民。清郑观应致梁纶卿书 译文想要使国家强大就要先让国家富足,想让国家富足就要先让百姓富裕。 解读郑观应是中国近代最

29、早具有完整维新思想体系的理论家、启蒙思想家,也是实业家、教育家、文学家、慈善家和热忱的爱国者。他生活在晚清时期,鸦片战争后接触世界,眼界得到极大开阔,思想也跟上时代潮流,编撰的盛世危言一书,贯穿着“富强救国”的主题,提出了对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诸方面的改革建议,是晚清仁人志士思考时局、倡导变革的代表作之一。在致友人梁纶卿的信中,郑观应也提出了要使国家富强就需要先让老百姓富足的观点,与中国自古以来的“富民”思想一脉相承。晚清时期,世界已经进入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的时代,中国却停留在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缓慢,老百姓无法富裕,国家自然也不会富强,因此,郑观应的观点反映了当时先进知识分子主张融入世界潮流、积极发展经济从而强国富民的进步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语文版 > 必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