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4 ,大小:83KB ,
资源ID:79004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7900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8年广西贵港市覃塘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为本站会员(hua****011)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8年广西贵港市覃塘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1、登岳阳楼(其一)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第 4 页(共 24 页)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二)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三)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

2、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爱莲说 )(1)下面对登岳阳楼(其一) 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是全诗写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看似平常,实则细腻。可以想见诗人的视线由近及远的扫描,逐渐放开,最后融入那苍茫的暮色中。B颔联从静态舒缓的景物描写中振起,转而融情入景,借写景而抒发强烈的情怀。C颈联诗人以近于直呼的方式,含蓄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懣。 “万里”和“

3、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时间的跨度上来叙述其事,收到双重叠加的艺术效果。D从本诗风格看,明显表现出老杜特点,陈与义和杜甫一样,都精于炼字炼句,也善于描写议论,可谓神形兼备。但在模仿的同时,又富于变化,如布控精巧、运作轻灵,情思绵邈。(2)下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马说中作者刻画“食马者 ”与千里马的关系,两相对照,既写出千里马的抑郁不平,也写出不识真才者的愚昧专横。第 5 页(共 24 页)B 爱莲说中第一段的两个 “独”字既表现出作者遗世独立、绝不随波逐流的态度,又表明自己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C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写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4、怀才不遇的人常慨叹的两句话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D 爱莲说中以“菊” “牡丹 ”作衬托,含蓄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3)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徙倚湖山欲暮时 徙倚:      三年多难更凭危 危: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且:      亭亭净植 亭亭: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祇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5)选文(二)韩愈认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谈

5、谈理由。(6)贵港市又称为“荷城” ,说明贵港人民对莲的喜爱。请你根据选文(三) ,用自己的话概括莲具有的高贵品质。四、古诗文默写(共 8 分)7 (8 分)       ,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黄梅时节家家雨,     。 (赵师秀约客 )俄顷风定云墨色,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十二章 )陶渊明 饮酒(其五) 中被王国维誉为“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千古名句是:,      。某校几位即将退休的

6、老教师建立了一个微信群,他们以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六个字“     ,      ”作为微信群的名称,表达了不在意年华老去,依然要为理想而努力的愿望。这件事在学校一时传为美谈。五、综合题(共 5 分)8 (2 分)根据下面的两个故事,仿照上联,拟出下联。第 6 页(共 24 页)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急。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扇枕温衾:汉朝时期,孝子黄香的母亲早逝,他知书达理,在炎热的夏天,用扇子扇凉席子让父亲入睡。冬

7、天则先钻进被窝温热被子再让父亲睡。他当魏郡太守时当地遭遇洪灾,他拿出自己的俸禄和家产救济灾民。人们称他“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横批:孝德为本上联:刘恒亲尝汤药侍母仁孝闻名下联:     9 (3 分)在下面空格内填入汉字,组成三个成语,将三个成语用规范美观的汉字书写在答题卡的田字格内。六、现代文阅读(共 15 分)10 (15 分)光的温度当于老师宣布女子 4100 米接力赛开始报名时,我感到自己的脸有点发烫,忸怩了片刻,终于在众目睽睽之下笨拙地站了起来。周围的目光锐利得叫人害怕。我不该心虚的,我的身体已经好了呀。我把目光投向班长,她握在小胖手里的笔抖来抖去,一个个名字利

8、落地出现在秋季运动会的报名单上,报完名的女孩子微笑着坐下来,小马尾辫儿黑亮亮的,闪烁着午后金灿灿的阳光。别人都坐下来了,唯独我一人还木然地站着。我目不转睛地盯着班长的手,希望她快点写上我的名字。可是她却投来疑虑的目光。片刻后,她无奈地把我的名字写上了。就当我如释重负地坐下来的时候,我瞥见了于老师纠结的目光。我知道,她不想让我上场。由于名额有限,我和另一个女孩子只有一个人能报名。那个女孩是大伙儿公认的最佳人选,她跑得快,动作敏捷。而我,从入学到四年级一直体质孱弱,在运动会上总扮演一个吃着零食鼓掌的看客角色。可是偏偏今天她因病没来上第 7 页(共 24 页)学,而我就趁此机会报名了。我真的好想参加

9、一次运动会呀,何况我也不会拖班级后腿的,暑假的时候,我经常和母亲去锻炼身体,经过整个假期的锻炼,三年前的那张沉重的化验单已经变得很轻、很轻。我在自豪中度过了几天,接着就领教了班主任的绝对权威。那天下午,我正跟伙伴们在操场上玩得高兴,突然有同学来传话说于老师决定把我换掉。我的心如同被一场冷雨浸透了。我飞快地跑回教学楼,推开门冲进教室,撞见班长正和老师调整运动员的名单。也许是我的脚步声太大了点儿,我一进门她们就猛地回过头来。我用哀求的目光望着于老师,额前的刘海儿很长,挡住了我的视线,但我相信她一定能感觉到我看她的目光是多么幽怨。我转身离开了。那天下午的课我一点儿也没听进去,心里想着于老师那张具有“

10、山地地貌”的大黄脸。她为了所谓的班级荣誉,剥夺了一个孩子在小学最后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参加运动会的机会。晚上,于老师打电话过来,向我解释为什么不让我参加运动会。她细声细气地解释着,那可怜劲儿好像受委屈的人是她似的:“孩子,老师知道你很想参加运动会,但是老师以前看过那份化验单,你的身体真的恢复了吗”我根本没听进去,觉得老师是在敷衍我,那张化验单可是三年前的旧事了。我终于还是没有参加那次运动会。毕业的时刻终于来临了。毕业典礼那天,大家都在操场上聊天、散步。我在和班长的交谈中偶然得知,那次运动会前,于老师得知我要参加,思来想去还是不放心,特意把我以前交给她的化验单的复印件托人带到医院去问,结果还真把她吓

11、了一跳我瞪着一双惊讶的眼睛。我小学时没少和于老师作对,因为一些小的摩擦,对她常带着一些敌意,所以忽略了老师的呵护中散发出来的光芒,忽略了那些光的温度,甚至只感觉到了冰冷。可在毕业那天的午后,一片古铜色的厚重的阳光层层叠叠地洒下来,光的温度均匀地敷在我的脸上,好似有无数只白色的蝴蝶,翅膀上洒满温暖的金色,向我飞来。(1)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故事情节 心情开始报名接力赛 感到脸上有些发烫           第 8 页(共 24 页)      幽怨(2)根据故事的内容,请补写出第段省略号处于老师的心理活动。(3)请

1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段。(4)标题“光的温度”有什么含义?(5)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文章中的老师和魏巍笔下的老师,你更喜欢哪一个?请说明理由。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魏巍我的老师选段)七、作文(50 分)11 (50 分)请以“那些美好而善良的瞬间”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 不少于 600 字,字要写得规范工整;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不得抄袭。第 9 页(共 24 页)2018 年广西贵港市覃塘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积累与运用(共

13、12 分)1 (3 分)下列词语的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鳊(bin)鱼         谮(zn)害       窸窣(s)         遍稽(j)群藉B绰(chu)号         腼腆(tin)      兀地(d)         油光可鉴(ji n)C劫掠(l)          磐

14、(pn)石       搓(cu )捻       一哄(hn)而散D巷(hn)道       苋( xin)菜       恻(c)隐          正噤(jn)危坐【分析】此题不仅考查学生对汉字读音的掌握,而且考查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音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识记。【解答】A “遍稽群藉”的 “藉”应为“籍” ;B “ 绰

15、”应读“chu ”;C完全正确;D “正噤危坐”的“噤”应为 “襟” 。故选:C。【点评】解答此题题,就得注意平时积累容易读错的字和多音字的正确读音,平时的学习中也要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同时还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2 (3 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生活中,当有人做出完全失去原则、        标准的事情,你的那句“算了,没关系”绝不是一种       ,反而是“傲慢”在作祟,当对方已犯严重的错误,你却把自己       在道德的制

16、高点上       对方,这只会让一切原则无处容身,让标准失衡。A背离 宽容 凌驾 纵容 B背叛 包容 凌驾 纵容C背离 宽容 安放 放纵 D背离 包容  凌驾 放纵【分析】本题考查词语运用能力。依次填词语,先要分析词本身的意思,根据语境判断第 10 页(共 24 页)选用,要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句子中成分搭配的关系、修饰语与中心语的关系。可使用排除法,先总观各项,抓一个词义比较简单的词语与句子比照把明显有错的先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减轻判断的难度。【解答】通读文段,查看四个选项中的供选词语。第一个空, “背离”是脱离原来的、通常的、正常的或公认的轨道或

17、偏离常规、常轨、习惯等, “背叛”是背离叛变的意思,根据语境,应选“背离” ;第二个空, “宽容”是人宽宏有气量,不计较或不追究, “包容”是容纳的意思,此处语境是形容人大度,故用“宽容” ;第三个空, “凌驾”是超越、高出的意思, “安放”是放置,使某物处于一定的位置的意思,根据语境应选“凌驾” ;第四个空, “纵容”是放任,容忍,不加拘束,多指对别人, “放纵”是任性而为;不受约束的意思,多指对自己,此处语境是指对别人,应选“纵容” 。综合以上分析,对照四个选项,A 与之一致。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三点:1要了解组成词语的各个语素之间的细微差别。2要注意词语的搭配习惯。3要根

18、据语言环境判断,将相关词语带入句子理解,增强辨别的准确性。3 (3 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奶奶看到我俩非常高兴,就急忙从炕上下来,拉住我们的手问这问那。B我们要向读者讲述的是一则市委书记将百姓冷暖装在心上的故事。C我们在学习上即使取得很大的成绩,但决不能骄傲自满。D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能力。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去考虑,结合病句常见类型及通过读来辨析作答。常见的病句的类型包括:成分残缺、语序不当、搭配不当、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句式杂糅、前后矛盾、否定不当、成

19、分赘余等。【解答】A有歧义。 “看到我俩非常高兴 ”,可以断为:奶奶看到我俩,非常高兴;也可以断为:奶奶看到,我俩非常高兴。一种情况是奶奶高兴,一种情况是我俩高兴;B没有语病;C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应把“即使”改为“虽然” ,或把“但”改为“也” ;D语序不当, “尊重自然” 应放到“顺应自然”之前。故选:B。第 11 页(共 24 页)【点评】解答此题,学生头脑中必须有常见病句类型的知识储备,并能准确判断出病句,采用排除法,把病句排除,确定正确答案。4 (3 分)下列名著回目的出处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美髯公智稳插翅虎      宋公明义释晁天王B

20、小霸王醉入销金帐      花和尚大闹桃花村C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D柴进门招天下客         林冲棒打洪教头【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解答】C 项是西游记的回目,其余是 水浒的回目,A第十六回,B第四回,D第八回。故选:C。【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要整理成

21、册,熟记于心。二、说明文阅读(共 12 分)5 (12 分)端午佳节话菖蒲“菖蒲驱恶迎吉庆” ,菖蒲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可防疫驱邪的灵草,菖蒲于端午节,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植物。首先来认识一下菖蒲吧。菖蒲是天南星科的多年生水生湿地植物,常生长在沼泽地、溪流或水田边。一丛丛叶片从基部繁茂生长,肉穗花序上生着一朵朵黄绿色的小花,看上去似乎也没什么特别。不过仔细观察,线形叶片直立挺拔,如一把长剑,因此菖蒲又叫“蒲剑”或“剑菖蒲” 。并且,同艾草一样,菖蒲也是一种芳香植物,它全身都很香,揉碎一片叶子,就能闻到浓郁的香味,以根茎的香气最为强烈。现今不太起眼的菖蒲,是先祖们在端午之时必采的植物。古人称菖蒲“叶如剑

22、刀” ,既为剑刀,其辟邪的功能便不言而喻,因此“端午佳节,菖蒲作剑,悬以辟邪” ,也就是说,只需将蒲叶悬于门厅、床头,利剑的锋刃之下,邪虫毒物自是不敢轻易进屋,古人心中也自然有了象征吉瑞的抚慰。除了悬挂辟邪之外,在端午时节古人们还制作菖蒲酒,可以去毒、 “避氲气” 。或仅以第 12 页(共 24 页)蒲根入酒,或配以雄黄,或饮用,或外敷,或“浑洒床帐间” (帝京岁时纪胜 ) ,总之各朝各地有着不同的制法和用法。菖蒲去毒,并不仅仅是人们的美好愿望,因为菖蒲的确具有相关的药用价值。它常以根茎入药,主要成分是一些挥发油,有芳香化浊、开窍祛痰的功效。它的水浸液对皮肤上的真菌有抑制作用,古时,还有人把菖

23、蒲捣碎用来治疗痈疽、湿疮等。同时,菖蒲根茎捣碎的原液兑水,还可有效驱赶飞虱、蚜虫等虫害。可见菖蒲去毒驱虫确有其用,古人们在端午佳节采摘菖蒲,也是蕴含智慧的选择。此外,喜欢花卉的朋友都知道“花草四雅” ,而菖蒲正是四雅之一。作为古代社会一种流行的文化符号,早在离骚中,屈原就赋予了它崇高不屈的品质。如今,菖蒲或许不像古时那么流行,但仍然是文人雅士的心头好,甚至被认为是“雅中之雅” ,它的花和叶都是那般低调,简朴而不繁缛,淡泊而不浓烈,正如前人所赞“菖蒲有山林气,无富贵气,有洁净形,无肮脏形,清气出风尘以外,灵机在水石之间。 ”值得提醒的是,中文名字中带“菖蒲”的植物还有不少,其中人们较熟悉的有唐菖

24、蒲和黄菖蒲。唐菖蒲是重要的鲜切花植物,属于“世界四大切花”之一,黄菖蒲又叫黄花鸢尾,是很常见的水生植物,这二者都有着娇艳美丽的花朵,并且都来自鸢尾科,和菖蒲(天南星科)属于完全不同的植物家族,之所以名字中都有“菖蒲” ,主要是因为它们和菖蒲有着类似的叶片。而此文中提到的菖蒲既非唐菖蒲,也非黄菖蒲,它被称为菖蒲可要比唐菖蒲和黄菖蒲久远得多。(1)下列不属于菖蒲象征“吉瑞”原因的一项是 C A菖蒲“叶如剑刀” ,既为剑刀,其辟邪的功能便不言而喻。B菖蒲酒可以去毒、 “避氲气 ”,菖蒲汁液兑水可以驱赶虫害。C唐莒蒲是重要的鲜切花植物,属于“世界四大切花”之一。D菖蒲作为古代社会一种流行的文化符号,被

25、赋予了美好的品质。(2)下列对原文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B A菖蒲是天南星科的多年生水生湿地植物,属于水洼地的常客。B菖蒲是一种芳香植物,全身都很香,以花叶的香气最为强烈。C菖蒲备受人们青睐,除了它具有去毒辟邪的功用外,还因为它是“花草四雅”之一。D唐菖蒲和黄菖蒲名字中都有 “菖蒲”二字,主要是因为它们有着与菖蒲相似的叶片。第 13 页(共 24 页)(3)下列对本文的写法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A本文按逻辑顺序介绍了菖蒲的相关知识。B第段加点词“不仅仅” “的确” ,充分肯定了菖蒲的药用价值,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C第段采用举例子、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菖蒲与唐菖蒲、黄菖蒲分属不同的植物科。

26、D本文介绍菖蒲有关知识时,引用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可读性。(4)下面的内容不属于文章介绍的是 A  A端午节悬挂菖蒲习俗的由来          B菖蒲的生长习性C菖蒲的外形特征                           D菖蒲的药用功能【分析】本文的说明对象为菖蒲。文章开篇交代说明的对象,接着对菖蒲的科属、名称、习性进行整体性的介绍;然后重点介绍其在人类生活中的美好象征;最后介

27、绍含有“菖蒲”二字的两种植物的特点及与菖蒲的不同。【解答】 (1)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辨析能力。C 项内容对应第段,主要介绍中文名字带“菖蒲”的植物,它和菖蒲属于完全不同的植物家族,所以并不是象征“吉瑞”的原因,故选:C。(2)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与比对。文中介绍:“菖蒲也是一种芳香植物,它全身都很香,揉碎一片叶子,就能闻到浓郁的香味,以根茎的香气最为强烈。 ”由此可见表述错误的为 B。(3)本题考查文章写法的辨析能力。此题涉及到说明的内容、说明的语言及说明方法等,结合选项的内容进行仔细的分析即可得出答案。结合第七段内容来看,采用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菖蒲与唐菖蒲、黄菖蒲分属不同的植物科

28、,并没有用到“打比方” 。故选:C。(4)本题考查说明内容的归纳概括。开篇交代说明的对象,接着对菖蒲的科属、名称、习性进行整体性的介绍;然后重点介绍其在人类生活中的美好象征;最后介绍含有“菖蒲”二字的两种植物的特点及与菖蒲的不同。由此可见没有介绍端午节悬挂菖蒲习俗的由来。故选:A。第 14 页(共 24 页)答案:(1)C(2)B(3)C(4)A【点评】本阅读第(3)题涉及到说明方法的判断,初中说明文常用说明方法的分类及作用: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分类别:对事物的

29、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作比较:把_和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打比方:将_比作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作引用:引用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文献、诗词、歌谣、传说等进行说明,从而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三、古诗文阅读(共 18 分)6 (18 分)登岳阳楼(其一)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二)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30、。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第 15 页(共 24 页)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三)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

31、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爱莲说 )(1)下面对登岳阳楼(其一) 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A首联是全诗写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看似平常,实则细腻。可以想见诗人的视线由近及远的扫描,逐渐放开,最后融入那苍茫的暮色中。B颔联从静态舒缓的景物描写中振起,转而融情入景,借写景而抒发强烈的情怀。C颈联诗人以近于直呼的方式,含蓄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懣。 “万里”和“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时间的跨度上来叙述其事,收到双重叠加的艺术效果。D从本诗风格看,明显表现出老杜特点,陈与义和杜甫一样,都精于炼字炼句,也善于描写议论,可谓神形兼备。但在模仿的同时,又富于

32、变化,如布控精巧、运作轻灵,情思绵邈。(2)下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 马说中作者刻画“食马者 ”与千里马的关系,两相对照,既写出千里马的抑郁不平,也写出不识真才者的愚昧专横。B 爱莲说中第一段的两个 “独”字既表现出作者遗世独立、绝不随波逐流的态度,又表明自己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C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写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怀才不遇的人常慨叹的两句话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D 爱莲说中以“菊” “牡丹 ”作衬托,含蓄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3)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第 16 页(共 24 页)徙倚湖山欲暮时 徙倚:  徘徊 三年多难更凭危 危

33、:  高处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且:  尚且 亭亭净植 亭亭:  高耸的样子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祇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5)选文(二)韩愈认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谈谈理由。(6)贵港市又称为“荷城” ,说明贵港人民对莲的喜爱。请你根据选文(三) ,用自己的话概括莲具有的高贵品质。【分析】译文:(一)巍巍岳阳楼矗立在洞庭湖之东长江之西,夕阳黄昏,没有晚风卷起,楼阁上的招牌静止不动。登临当年吴国和蜀国的分界之处(荆州) ,在湖山黄昏下徘徊。行程万里,今日登高远望

34、是什么心绪?为避战乱我奔波三年。登楼凭吊古人,我自己已是两鬓如霜,看着远山的古树,青苍中,隐含无限的伤悲。(二)世界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伯乐不是经常有。因而即使有了千里马,也只是屈辱地被埋没在平凡马夫的手里,和普通马一同死在马厩里,不能以千里马的名声让世人了解。能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饲养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把它当普通马来喂养。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因吃不饱,而力不足,才能和优点不能显现出来,想要和平常马一样尚且办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不用驾驭千里马的正确方法来驾驭它,没有按照千里马的食量来喂饱它从而发挥它的才能,不能明白它

35、鸣叫的意思,拿起马鞭面对千里马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 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不识千里马吧!(三)第 17 页(共 24 页)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也不枝枝节节,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 (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 ,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啊!(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对

36、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数当然就很多了!【解答】 (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主旨的理解掌握。ABD正确。C有误,以近于直呼的方式,发出了最高亢最强烈的呐喊,不是“含蓄” 。故选:C(2)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掌握。ABD正确。C有误,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才是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故选:C(3)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句意为:在湖山黄昏下徘徊。徙倚,徘徊。句意为:为避战乱我奔波三年。危,指高处。句意为:想要和平常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且,尚且。句意为:笔直的,洁净的立在

37、那里。亭亭,高耸的样子。(4)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 “删” “调” “换” “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重点词语:骈死,两马并列而死。称,著称。句意: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槽枥之间,不能获得千里马的称号。重点词语:爱,爱好。同,一样。句意: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对于牡丹的爱,那当然是有很多的人了!第 18 页(共 24 页)(5)本题考查阅读启示。作答本题

38、时,可同意也可不同意,只需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表述合理有序即可。(6)本题考查对文本主旨的理解掌握。根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知莲花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根据“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知其庄重质朴,不炫耀自己。根据“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可知其特立独行,正直不苟。将以上内容综合表述即可。答案:(1)C(2)C(3) 徘徊   指高处   犹,尚且   高耸的样子(4) 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槽枥之间,不能获得千里马的称号。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对于牡丹的爱,那当然是有很多的人了!(5)不同意。我们要

39、做自己的“伯乐” ,主动展示才能,并不断完善自己。同意。如果“伯乐”没有慧眼, “千里马”就会被埋没。(6)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波追流;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点评】文言语句翻译的具体方法是“增” 、 “删” 、 “留” 、 “补”五法:1、增,即对省略部分要增补出来。例如,有时候句中常常省略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情况;2、删,即对无实在意义(表语气、停顿等)的文言虚词删去不译; 3、留,即对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人名、时间、专用名词等)保留不译; 4、变,即对与现代汉语习惯不同的句子采用意译;5、调:就是有一些文言句子古今语序不同,翻译时必

40、须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把其中某些成分的位置调整过来。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的是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这样的文言句子在翻译时必须调整过来。四、古诗文默写(共 8 分)7 (8 分)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 (赵师秀约客 )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十二章 )陶渊明 饮酒(其五) 中被王国维誉为“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千古名句是:第 19 页(共 24 页)采菊东篱下 ,  悠然见南山 。某校几位即将退休的

41、老教师建立了一个微信群,他们以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六个字“ 鬓微霜 ,  又何妨 ”作为微信群的名称,表达了不在意年华老去,依然要为理想而努力的愿望。这件事在学校一时传为美谈。【分析】该题考查的是古诗词和古文的背诵与默写。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误(错别字、漏字、添字) 。【解答】答案:几处早莺争暖树 (注意“莺”的书写)青草池塘处处蛙秋天漠漠向昏黑博学而笃志(注意“笃”的书写)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鬓微霜   又何妨(注意 “鬓”的书写)【点评】做该

42、题时首先要认真读懂题目,不要张冠李戴;其次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理解诗句的意思;最后是注意错别字,对于这些应背诵内容,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完成该题应不是难事。五、综合题(共 5 分)8 (2 分)根据下面的两个故事,仿照上联,拟出下联。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急。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扇枕温衾:汉朝时期,孝子黄香的母亲早逝,他知书达理,在炎热的夏天,用扇子扇凉席子让父亲入睡。冬天则先钻进被窝温热被子再让父亲睡。他当魏郡太守时当地遭遇洪灾,他拿出自己的俸禄和家产救济灾民。人们称他

43、“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横批:孝德为本上联:刘恒亲尝汤药侍母仁孝闻名下联: 黄香扇枕温衾奉父天下无双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对联的理解、掌握能力。解答此题,要求掌握对联的一些基本知识,如语句对仗,对应的词语词性一致,还要注意修辞运用,语境是否符合等方面。第 20 页(共 24 页)【解答】通读文段我们发现,上联是用文段中的重要词语进行组合成句。我们就可以认真阅读文段,提取与上联对应部分结构一致的词语,如选“黄香”对应“刘恒” ,选“扇枕温衾”对应“亲尝汤药” ,用“奉父”对应“侍母” ,选“天下无双”对应“仁孝闻名” 。把所选词语按照上联的句式进行组合为下联:黄香扇枕温衾奉父天下无双。答案:黄香扇枕温衾奉父天下无双。【点评】对对联的要求:1字数相等,2词性相对,3意义相关,4平仄相协(上联末字必仄,下联末字必平) (平声:声调的第一、二声,仄声:声调的第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