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 ,大小:81.79KB ,
资源ID:59891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5989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12课《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答案))为本站会员(可**)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12课《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答案)

1、曹刿论战【文学常识】选自左传庄公十年 。 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根据鲁史写的编年体史书。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记载了春秋时期 200 多年间的重要史实。 左传描述历史事件,刻画历史人物都具有浓厚的艺术色彩,对后世史传文学的发展和散文创作影响很大。【文章主旨】本文以曹刿为主、鲁庄公为宾,通过他们有关齐、鲁战争问题的对话,阐明弱国在对强国的战争中所采取的战略原则,即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等。【文言原文】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jin)焉?”刿曰:“肉食者鄙(b) ,未能远谋。 ”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f)敢专也,

2、必以之分人。 ” 对曰:“小惠未徧(bin) ,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b) ,弗敢加也, 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f) ,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公与之乘(chng) ,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sh)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f)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zh)乱,望其旗靡(m) ,故逐之。 ”【对照注译】

3、原 文 注 释 译 文十年春,齐【师】 【伐】我。 【师】军队。 【伐】攻打。 齐国的军队攻打我们鲁国公【将】战。 【将】准备。 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 【见】 。 【请】请求。 【见】接见。 曹刿请求庄公接见其【乡人】曰:“【肉食者】 【谋】之,又何【间】焉?”【乡人】同乡。 【肉食者】吃肉的人。位高禄厚的人。 【谋】谋划。【间】参与。他的同乡说:“位高禄厚的人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去参与呢?”刿曰:“【肉食者】 【鄙】 ,未能【远谋】 。 ”【肉食者】吃肉的人,位高禄厚的人。 【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曹刿说:“位高禄厚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远谋】深谋远虑。【乃】入见。 【乃

4、】就。 就进宫去见庄公。问:“【何以战】?” 【何以战】凭借什么作战。何:什么。以:凭,靠。曹刿问庄公:“你凭什么条件(跟齐国)作战?” 公曰:“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 【必】以之分人。 ”【安】有“养”的意思。 【弗】不。【专】个人专有。 【必】一定。鲁庄公说:“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一定要把它分给别人。”【对】曰:“【小惠】未【徧】 ,民【弗】 【从】也。”【对】回答。 【小惠】小恩小惠。【徧】同遍,遍及。 【弗】不。 【从】跟从。曹刿回答说:“小恩小惠没有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跟从您的。 ”公曰:“【牺牲】玉【帛】 ,【弗】敢【加】也,必以【信】 。 ”【牺牲】指猪

5、、羊、牛等。 【帛】丝织品。 【弗】不。 【加】虚报。【信】实情。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牲畜、玉帛,从来不敢虚报数量,一定如实禀告神。”对曰:“小【信】未【孚】 ,神【弗】 【福】也。 ”【信】信用。 【孚】为人所信服。【弗】不。 【福】赐福,保佑。曹刿回答说:“这是小信用,未能(受到神的充分)信任,神是不会保佑您的。 ”公曰:“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 。 ”【狱】案件。 【虽】即使。 【察】明察。 【情】实情判断。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我虽然不能一一了解清楚,也一定根据实情来处理。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忠】尽力做好本分

6、的事。 【属】类。 【可以】可以凭借。 【从】跟随。曹刿回答说:“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您去。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乘】乘作。 【于】在。 鲁庄公和他同乘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公将【鼓】之。 【鼓】这里作动词,击鼓进军。 庄公要击鼓进攻。刿曰:“未【可】 。 ” 【可】可以。 曹刿说:“不可以。 ”齐人【三鼓】 。 【三鼓】三次击鼓。 齐军三次击鼓进攻。刿曰:“【可】矣。 ” 【可】可以。 曹刿说:“可以擂鼓进攻了!”齐师【败绩】 。 【败绩】大败。 齐军大败。公将【驰】之。 【驰】驱车(追赶) 。 鲁庄公就要驱车追击齐军。刿曰

7、:“未【可】 。 ” 【可】可以。 曹刿说:“不可以。 ”下视其【辙】 , 【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辙】车轮轧出的痕迹。 【登轼】登上车前横木。他下车看了看齐军战车的车轮留下的痕迹,又登上车前横木眺望齐军败退的情况。说:“可以(追击)了。 ”【遂】 【逐】齐师。 【遂】于是。 【逐】追赶,追击。 于是就追击敌军。既克,公问其【故】 。 【既克】:已经战胜。既:已经。【故】原因,缘故。打了胜仗以后,鲁庄公询问那样做的原因。对曰:“【夫】战,勇气也。【夫】发语词,用在句子开头,没有实在意义。曹刿回答说:“打仗,是靠勇气的。一鼓【作】气, 【再】而衰,三而竭。【作】振作。 【再】第二次。

8、【竭】耗尽。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 (士兵的勇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 (士兵的勇气)就消耗尽了。彼【竭】我【盈】 ,故【克】之。【竭】耗尽。 【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克】战胜。他们的士气已尽,我们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夫】用在句子开头,没有实际意义。 【测】推测、估计。 【惧】害怕。【伏】埋伏。像齐国这样的大国,它(的)军事行动是很难预测的,我恐怕在那里有埋伏。吾视其【辙乱】 ,望其旗【靡(m) 】 ,故【逐】之。”【辙乱】战车轮迹很乱。 【靡】倒下。我看到他们的战车轮迹很乱,远望他们的军旗也倒下了,所以

9、下令追逐他们。 ”【文章赏析】本文记叙的齐鲁长勺之战,是鲁国抵抗齐国进攻的一次战役。虽然是一个不大的战役,但却说明了战略防御的原则,是中国战争史中因为主观指导的正确,后发制人,以小敌大、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本文中心突出,详略得当。这是一篇记叙战争的短文,但重点不是记叙战争的经过,而是着重写曹刿的“论战”,凡是与表现主题无关的枝节就尽量省略。如第一段写曹刿谒见庄公,进见的细节一概省略了。但文章对战前战后反映曹刿战略见解的谈话,则详加叙述,因为战前是分析有无克敌制胜的条件,战后是总结以弱胜强的原因,这些都是围绕主题写的,全文自始至终突出了“论”字,使人对长勺之战的胜败得失的原因一目了然。结构严谨,

10、前后照应。全文只用二百二十二字,就把战争的开始、发展、高潮和结局记述得清清楚楚。用对话交代情节和刻划人物。曹刿与其乡人的对话,说明了曹刿是一个关心国事而有远谋的人物。在交代战前准备时,详细地写了曹刿与鲁庄公的三次对话,通过对话揭示出鲁庄公昏庸无知,曹刿深谋远虑。写战役经过,作者虽只写了曹刿两次说的“未可” 、 “可矣”的简单话语,但却形象地表现了曹刿成竹在胸、待机而动的思想性格。最后由“公问其故”又引出曹刿对战争的一大段议论,表现出曹刿的可贵的军事见解。【练习与检测】 (共 50 分)(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9 分)又何间焉( ) 望其旗靡 ( ) 小惠未徧 ( )下视其辙( ) 遂逐齐师

11、 ( ) 肉食者鄙 ( )牺牲玉帛( ) 肉食者谋之( ) 夫战,勇气也(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含义。 (4 分)(1)齐师伐我 ( )(2)齐师败绩 ( )(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 )(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 )(三)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9 分)(1)牺牲玉帛 古义: 今义: (2)忠之属也 古义: 今义: (3)可以一战 古义: 今义: (4)肉食者鄙 古义: 今义: (5)小大之狱 古义: 今义: (6)虽不能察 古义: 今义: (7)再而衰 古义: 今义: (8)又何间焉 古义: 今义: (9)必以情: 古义: 今义: (四)翻译句子(6 分)(1)小大之

12、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3)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五)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 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1)曹刿主动求见鲁庄公原因是什么?(2 分)(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2 分)(3)为什么“齐人三鼓”曹刿才同意击鼓进军?(2 分)(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才同意追击的理由何在?(2 分)(5)曹刿进见时,他的同乡反对的理由是什么?(2 分)(6)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什么?(2 分)(7)能体现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是什么?(4 分)2. 下列对句子停顿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A. 一鼓作气,

13、再而衰,三而竭 B.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C.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D.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3. 曹刿的“远谋”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鲁庄公的“鄙”表现在那些方面?(4 分)(三)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6)古义:即使 今义:表转折的连词(7)古义:第二次。今义:又一次。(8)古义:参与。今义:中间,空间或时间。(9)古义:实情。今义:感情。(四)翻译句子(1)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 (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 。(2)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的勇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的勇气就耗尽了。(3)后来)我看到他们车辙痕迹混乱,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五)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 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4)夫大国,难测也。(5)曹刿进见时,他的同乡反对的理由是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6)惧有伏焉(7)能体现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是彼竭我盈,故克之;辙乱旗靡,故逐之。2. C3. 曹刿的“远谋”具体表现在:战前:客观评价了鲁国的准备工作;战时:指挥若定,善于把握有利战机;战后:准确分析了作战取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