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6 ,大小:391KB ,
资源ID:45242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4524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8-2019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为本站会员(好样****8)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8-2019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1、2018-2019 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8 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 3 分,满分 24 分)1物理与我们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物理量估测结果符合实际的是( )A中学生的课桌高约为 1.5mB一枚普通鸡蛋的质量约为 200gC中学生百米赛跑的速度可以达到 20m/sD人体的正常体温接近 372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向正在发声的水平放置的鼓面上撒些碎纸屑,碎纸屑不停地跳动。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A使声音的振动时间延长B把鼓面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C使鼓面的振动尽快停下来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3关于热现象,下列说

2、法正确的是( )A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B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到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放热C一瓶水被冰箱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表面会变湿,是由于水蒸气液化D吃雪糕解暑,是因为雪糕熔化时要放热4对图中所示各图的解释和说明,正确的是( )A图甲中水面飞鸟的“倒影 ”是实像B图乙表示近视眼及其矫正C图丙中放大镜所成的像为倒立、放大的虚像D图丁所示为凹透镜5如图所示,小明采用透明玻璃板、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在较亮的环境下观察效果更好B实验时选用的两支蜡烛大小应相同C透明玻璃板摆放应该与纸面垂直D若把光屏放在 B 位置,蜡烛的像不

3、能呈现在光屏上6以下关于声和光的知识,错误的是( )A在医院的手术室、病房里,常用紫外线灯来进行消毒B太空中,宇航员在飞船外工作时,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通话C往开水瓶中倒开水时,通过声音的音调就能判断开水瓶里水位的高低D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上,由于光的反射形成圆形光斑7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030s 时间内,甲车比乙车运动得快B030s 时间内,甲车和乙车均做匀速直线运动C030s 时间内,乙车运动速度越来越快D030s 时间内,甲车和乙车均做变速直线运动8“盐水选种”时需要用密度为 1.1g/cm3 的盐水,

4、现配制了 0.05m3 的盐水,称得它的质量是60kg。这样的盐水( )A符合要求 B无法确定是否符合要求C不符合要求,需要加盐 D不符合要求,需要加水二、填空题9人们平时所说的声音的“高”“低”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含义。如“请不要高声喧哗”中的“高”指的是声音的 ,“高音歌唱家”中的“高”指的是声音的 。10如图所示的“日晷”是一种计时工具,它是根据 原理制成的;我们能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看到不发光的鲜花,是因为光在鲜花的表面发生了 (填“镜面”或“漫”)反射。11雨后的天空,常常出现彩虹,这属于光的 现象,绿色的小草在阳光下十分鲜艳,它反射了太阳光中的 色光。12乘客乘坐电梯匀速上升,此时以

5、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乘坐室外的观光电梯上升时,你如果看着地面,会感觉到地面在下降。原因是你选取了 作为参照物。13在学校、医院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往往有如图所示的禁鸣喇叭的交通标志,这是在 减弱噪声;地震会引发海啸,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远在数百公里以外的有些人会感到恶心、胸闷,这是由于地震和海啸发生时产生 (填“超声波”或“次声波”)而引起的。14寒冬的早晨,在窗玻璃上会有“冰花”,“冰花”是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冰晶附着在玻璃窗上,“冰花”会出现在车窗的 (填“内侧”“外侧”或“内、外侧”)。15冬天,暴露在室外的自来水管很容易冻裂,这是因为在冬天气温低于 0时,封闭在水

6、管内的自来水会结冰,水结冰后质量 ,体积 ,就会把自来水管撑裂。(均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6甲、乙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从图中给出的信息,我们可以判断 (选填“甲”或“乙”)物质是晶体,第 20 分钟时该物质是 态。17如图所示的 st 图象反映了某物体的运动情况,由图象可得该物体做运动 (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该物体速度为 km/h。18有一种叫“全碳气凝胶”的固体材料(如图所示),是我国科学家研制的迄今为止世界上最轻的材料,块体积为 100cm3 的“全碳气凝胶”质量只有 0.016g,则它的密度为 kg/m 3;该密度的物理意义是:每立方米的“

7、全碳气凝胶”质量为 。三、作图、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 4 个小题,满分 31 分)19如图所示,刻度尺的读数是 cm。20如图所示的是一条由空气射向水面的光线,请画出其反射光线的准确方向和对应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21完成如图所示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的光路图。22(8 分)某同学家中有一个如图 1 所示的紫砂壶,他特想知道紫砂壶的密度,于是将此壶带到学校实验室进行了测量。(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如图2 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端调节(选填 “左”或“右”),直到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央。(2)将壶盖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用镊子增减砝码并移动

8、游码直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当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 2 乙所示,则壶盖的质量是 g。(3)测量壶盖的体积时,他发现壶盖放不进量简,于是设计了如图 3 所示的步骤:a往烧杯中加人适量的水,把壶盖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b然后取出壶盖;c先往量简装人 40mL 的水然后将量简的水缓慢倒入烧杯中,使水面到达标记处,量简里剩余水的体积如图 3 所示,则壶盖的体积为 cm 3。(4)该紫砂壶密度是 kg/m 3。(5)根据以上步骤,你认为这个同学测出的紫砂壶密度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23(7 分)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

9、凸透镜后会聚在光屏上一点,如图甲所示。(1)如图甲所示,让一束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得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2)如图乙所示,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调到 ,当把蜡烛放在图乙所示位置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成 (填“倒立”或“正立”)、 (填“缩小”“ 等大”或“放大”)的实像,生活中的 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3)如图乙所示,若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当蜡烛向右(靠近透镜)移动一段距离后,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 (填“左” 或“右”)移动;当蜡烛移到距凸透镜的距离小于

10、cm 时,可以成放大、正立的虚像。24(7 分)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 90时,每隔 lmin 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 5min 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1)此实验中除了需要图甲所示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漏填的数据为 。(2)小明按照老师要求在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加热,直到水烧开,在此过程中,先观察到的现象是图乙中的图 (填“a”或“b”)。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如果水沸腾后加大火力继续加热,水的沸点 (填“升高”“不变”或“先升高后不变”)。(3)在探究结束后,四位同学分别交流展示了

11、自己所绘制的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列各图所示,其中能正确反映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的是 (填序号)。四、综合题(本大题共 3 个小题,满分 25 分)要求:(1)语言表述要简练、准确;(2)写出必要的运算和推理过程;(3)带单位计算;(4)计算结果若有近似,均保留两位小数25(8 分)随着中国铁路的发展,高铁时代已经来临,下表是某次高铁列车从上海到南京的运行时刻表。项目 上海 苏州 常州 南京到站时间 07:25 07:57 08:30发车时间 07:00 07:27 07:59里程/km 0 84 300(1)列车由上海到南京的时间是多少?(2)列车由上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

12、速度是多少?(3)若该列车从苏州到常州的平均速度为 162km/h,则苏州到常州的里程是多少?26(8 分)某人站在正对着悬崖行驶的船上朝着远处的悬崖高喊一声,经过 2s 后听到回声,若船行驶的速度是 5m/s,空气中的声速是 340m/s,求:(1)从人发声到听到回声的过程中,船行驶的距离;(2)人发声时船离悬崖多远;(3)人听到回声时,船离悬崖多远。27(9 分)把一块金属块放入盛满酒精的烧杯中,从烧杯中溢出 8g 酒精。再将该金属块放入盛满水的烧杯中。求:物质 密度(l0 3kg/m3) 物质 密度(l0 3kg/m3)酒精 0.8 铜 8.9铅 11.3 钢铁 7.9(1)金属块的体积

13、;(2)从烧杯中溢出的水的质量;(3)若该金属块的质量为 79g,请根据密度表判定是哪种金属?2018-2019 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8 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 3 分,满分 24 分)1物理与我们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物理量估测结果符合实际的是( )A中学生的课桌高约为 1.5mB一枚普通鸡蛋的质量约为 200gC中学生百米赛跑的速度可以达到 20m/sD人体的正常体温接近 37【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

14、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解:A、中学生的身高在 160cm 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0.8m 左右。故 A 不符合实际;B、10 个鸡蛋的质量大约 1 斤,而 1 斤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 50g 左右。故 B 不符合实际;C、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大于 10m/s,中学生百米速度更小一些,一般在 7m/s 左右。故 C 不符合实际;D、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 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 D 符合实际。故选:D。【点评】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2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的振

15、动产生的”实验中,向正在发声的水平放置的鼓面上撒些碎纸屑,碎纸屑不停地跳动。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A使声音的振动时间延长B把鼓面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C使鼓面的振动尽快停下来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分析】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通过纸屑的跳动来显示鼓面的振动,表明正在发声的鼓面在振动,这是研究声音的产生条件。【解答】解:在正在发声的水平放置的鼓面上撒些碎纸屑,碎纸屑不停地跳动,通过纸屑的跳动把鼓面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故 B 正确。故选:B。【点评】此题探究的是声音的产生,结合了转化法进行分析声音的产生原因,是中考的热点。3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6、)A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B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到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放热C一瓶水被冰箱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表面会变湿,是由于水蒸气液化D吃雪糕解暑,是因为雪糕熔化时要放热【分析】(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2)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解答】解:A、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变质,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故 A 错误;B、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到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

17、吸热,故 B 错误;C、一瓶水被冰箱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温度比较低,表面会变湿,是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液化,故 C 正确;D、吃雪糕解暑,是因为雪糕熔化时要从人体吸收热量,使人体温度降低,故 D 错误;故选:C。【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4对图中所示各图的解释和说明,正确的是( )A图甲中水面飞鸟的“倒影 ”是实像B图乙表示近视眼及其矫正C图丙中放大镜所成的像为倒立、放大的虚像D图丁所示为凹透镜【分析】(1)根据实像和虚像的区别:实像是实际光线汇聚成的,虚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向

18、延长线汇聚成的去分析此题;(2)近视患者成像在视网膜前,利用凹透镜发散作用可以使成像后移到视网膜上;(3)当物体放在焦点之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正是应用此原理;(4)根据凸透镜和凹透镜定义进行判断:中间比边缘厚的透镜是凸透镜;中间比边缘薄的透镜是凹透镜。【解答】解:A、飞鸟在水里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不是实际光线汇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汇聚成的,所以成的是虚像,故 A 错误;B、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需要戴一副凹透镜来矫正,故 B 正确;C、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不是倒立、放大的虚像,故 C 错误。D、由图知,图中透镜中间比边缘厚,是凸

19、透镜,故 D 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实像和虚像区别、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方法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该知识点是物理中考的一个热点知识,一定要掌握。5如图所示,小明采用透明玻璃板、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在较亮的环境下观察效果更好B实验时选用的两支蜡烛大小应相同C透明玻璃板摆放应该与纸面垂直D若把光屏放在 B 位置,蜡烛的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分析】(1)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时,成像的物体和环境对比度越大,成像物体越亮,像越清晰;(2)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和物体大小相等。(3)在实验中必须将玻璃板竖直摆放,才能确

20、保蜡烛与像完全重合,才能使实验达到效果;(4)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解答】解:A、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时,烛焰是成像物体,在明亮的环境中,烛焰和明亮环境的对比度降低,成像不太清晰。故该实验在较暗的环境下效果更好,故 A 错;B、实验中选用两根相同的蜡烛 A 和 B,目的是为了比较物像大小关系,故 B 正确;C、在实验中必须将玻璃板竖直摆放,才能确保蜡烛与像完全重合,才能使实验达到效果,故 C 正确;D、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光屏放在虚像的位置上,光屏上不会承接到平面镜成的像,故 D 正确。故选:A。【点评】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像的大小只跟物体大小有关,跟平面镜大小和物体距离平面

21、镜的距离没有关系。6以下关于声和光的知识,错误的是( )A在医院的手术室、病房里,常用紫外线灯来进行消毒B太空中,宇航员在飞船外工作时,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通话C往开水瓶中倒开水时,通过声音的音调就能判断开水瓶里水位的高低D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上,由于光的反射形成圆形光斑【分析】(1)紫外线有消毒作用,红外线有显著的热效应;(2)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3)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其大小取决于物体振动的频率,即振动的物体质量越大,体积越大,越难振动,频率越小,音调越低;(4)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

22、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解答】解:A、在医院的手术室、病房里常用紫外线来杀菌,故 A 正确;B、飞船内有空气,声音可以传播,飞船外的太空接近真空,真空不能传声,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通话,故 B 正确;C、往暖水瓶中灌水时,是由暖水瓶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出声音,水越来越多,空气柱越来越短,越容易振动,音调越高。所以可以通过发出声音的音调来判断暖水瓶中水的多少,故 C 正确;D、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太阳的实像,故 D 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紫外线的应用、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的特性以及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属于综合性题目。7图记录了

23、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030s 时间内,甲车比乙车运动得快B030s 时间内,甲车和乙车均做匀速直线运动C030s 时间内,乙车运动速度越来越快D030s 时间内,甲车和乙车均做变速直线运动【分析】根据甲车在相等时间内通过路程的关系得出甲车的运动状态,根据乙车在相等时间内通过路程的关系得出乙车的运动状态。【解答】解:A、由图可见,在 030s 时间内,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相同,因此二者的速度相同,故 A 错误;BCD、由图可见,在 030s 时间内,甲车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同,所以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逐渐

24、变大,所以乙车做加速直线运动,故 C 正确,BD 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根据图象判断车的速度变化的知识,难度不大,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8“盐水选种”时需要用密度为 1.1g/cm3 的盐水,现配制了 0.05m3 的盐水,称得它的质量是60kg。这样的盐水( )A符合要求 B无法确定是否符合要求C不符合要求,需要加盐 D不符合要求,需要加水【分析】知道盐水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盐水的密度,与需要的盐水的密度比较,判断是否符合要求;如果盐水的密度大于 1.1103kg/m3,需要加水;如果盐水的密度小于1.1103kg/m3,需要加盐;无论加盐还是加水,总

25、是用总质量除以总体积。【解答】解:设配制的盐水的密度为 ,则盐水的密度: 1.210 3kg/m31.2g/cm 3,因为 01.2 103kg/m3,所以配制的盐水不符合要求,盐水密度偏大,需要加水以减小密度;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关键是分清改变液体密度时质量、体积、密度之间的关系,计算过程要注意单位的换算。二、填空题9人们平时所说的声音的“高”“低”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含义。如“请不要高声喧哗”中的“高”指的是声音的 响度 ,“高音歌唱家”中的“高”指的是声音的 音调 。【分析】声音有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根据声音的三个特征的含义判断此题。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细而

26、尖的刺耳的声音音调高,低沉而浑厚的声音音调低;响度指人耳处感觉的声音的大小;音色是声音的品质特色,根据音色能分辨物体音质的好坏。【解答】解:“请不高声喧哗”“中的“高”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高音歌唱家”中的“高”指的是声音的音调高。故答案为:响度;音调。【点评】音调和响度容易混淆,句子中的“高”不一定指音调高,可能指响度大,要根据句子的含义,判断是指声音的高低,还是声音的大小。10如图所示的“日晷”是一种计时工具,它是根据 光的直线传播 原理制成的;我们能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看到不发光的鲜花,是因为光在鲜花的表面发生了 漫 (填“镜面”或“漫”)反射。【分析】(1)要明确古代测日影定时刻的仪器,然

27、后再根据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解释其原理即可;(2)我们能够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发生了光的发射,而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看到物体则是由于物体发生了漫反射。【解答】解:(1)该计时工具是根据影子的变化计时的,因为影子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所以它的工作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2)我们能从各个角度看到不发光的鲜花,是因为光在鲜花表面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故答案为:光的直线传播;漫。【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以及光的反射,难度不大。11雨后的天空,常常出现彩虹,这属于光的 色散 现象,绿色的小草在阳光下十分鲜艳,它反射了太阳光中的 绿 色光。【分析】(1)光的色散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

28、解为绚丽的七色光。彩虹属于光的色散现象;(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色光,吸收与它颜色不同的色光。【解答】解:(1)雨后的天空,常常出现彩虹,这种现象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叫做光的色散。(2)绿色的小草只能反射绿色光,其它色光都被小草吸收。故答案为:色散;绿。【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色散现象和颜色的判断,知道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2乘客乘坐电梯匀速上升,此时以 电梯 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乘坐室外的观光电梯上升时,你如果看着地面,会感觉到地面在下降。原因是你选取了 电梯 作为参照物。【分析】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

29、时,要先选择一个参照物,分析被研究物体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变化,就运动了,如果没变化,就静止。【解答】解:据题意可知,若是说乘客是静止的,既一定是以电梯为参照物;若是发现地面不断下降,离观光者越来越远,说明地面是运动的,地面和观光者或电梯发生了位置的改变,故以电梯为参照物。故答案为:电梯;电梯;【点评】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被研究的物体,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13在学校、医院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往往有如图所示的禁鸣喇叭的交通标志,这是在 声源处 减弱噪声;地震会引发海啸,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远在数百公里以外的有些

30、人会感到恶心、胸闷,这是由于地震和海啸发生时产生 次声波 (填“超声波”或“次声波”)而引起的。【分析】(1)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个: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2)人耳的听觉范围在 20Hz20000Hz,低于 20Hz 的是次声波,高于 20000Hz 的超声波,无论次声波和超声波,人耳都听不见。【解答】解:“禁鸣喇叭”,这是切断声音的产生,因此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地震可以产生能量很大的次声波,对建筑物、人的平衡器官功能的破坏性很大,使人产生恶心、晕眩、旋转感等症状,严重的会造成内脏出血破裂,危及生命;故答案为:声源处;次声波。【点评】本题考查了我们对防治噪声的途径、对

31、次声波的了解等,属于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14寒冬的早晨,在窗玻璃上会有“冰花”,“冰花”是水蒸气 凝华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冰晶附着在玻璃窗上,“冰花”会出现在车窗的 内侧 (填“内侧”“外侧”或“内、外侧”)。【分析】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是升华的相反过程;【解答】解:寒冬的早晨,在窗玻璃上会有“冰花”,“冰花”是室内或车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的玻璃直接变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冰花附着在玻璃的内侧。故答案为:凝华;内侧。【点评】判断物态变化现象主要看物体由什么状态变为了什么状态,然后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来判断。15冬天,暴露在室外

32、的自来水管很容易冻裂,这是因为在冬天气温低于 0时,封闭在水管内的自来水会结冰,水结冰后质量 不变 ,体积 变大 ,就会把自来水管撑裂。(均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分析】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无关;由公式 V 可知,质量一定时,密度小的体积大,由于水的密度大于冰的密度,所以当质量不变时,水结冰体积会增大。【解答】解;冬天气温低于 0时,自来水管中的水结冰,状态发生变化,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水结冰后质量不变;由于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由公式 V 可知,冰的体积比水的体积大,这样就会把自来水管撑裂。故

33、答案为:不变;变大。【点评】此题考查的是质量的特点和密度计算公式的应用,需要清楚的是:水结冰前后,质量不变,密度变小,导致体积变大。16甲、乙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从图中给出的信息,我们可以判断 甲 (选填“甲”或“乙”)物质是晶体,第 20 分钟时该物质是 固液共存 态。【分析】(1)从图象中辨别晶体与非晶体主要看这种物质是否有一定的熔点,即有一段时间这种物质吸热,但温度不升高,而此时就是这种物质熔化的过程。(2)图中从第 15min 开始熔化,到第 36min 结束,这段时间物体处于熔化过程中。【解答】解:读图可知,甲物质加热 15 分钟后温度达到 232开始保持恒定

34、,此为晶体的典型特征,然后开始熔化,由固态逐渐转变为液态,一直到 36 分钟,熔化结束,物质完全转变为液态,温度继续升高。晶体从第 15min 开始熔化,到第 36min 结束,因此晶体加热 20min 时的状态是固液共存。故答案为:甲;固液共存。【点评】读物质熔化的图象时,关键是要从曲线变化中判断物质是否有一定的熔点,从而确定是否属于晶体,再明确不同时间段时物质所处的状态。17如图所示的 st 图象反映了某物体的运动情况,由图象可得该物体做运动 匀速直线 (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该物体速度为 3.6 km/h。【分析】根据图 st 图象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理解路程时间图象,并结合

35、速度的计算公式 v进行计算。【解答】解:由图可知,图象为 st 图象,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标明其速度大小不变,为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图象可准确读出路程和其对应的时间,如路程是 s40m 时,所对应的时间是 40s,则物体的运动速度:v 1m/s 3.6km/h。故答案为:匀速直线,3.6;【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分析图象获取信息的能力,确定图象反应内容是解题的关键。18有一种叫“全碳气凝胶”的固体材料(如图所示),是我国科学家研制的迄今为止世界上最轻的材料,块体积为 100cm3 的“全碳气凝胶”质量只有 0.016g,则它的密度为 0.16 kg/m 3;该密度的物理意义是:每立方米的“

36、全碳气凝胶”质量为 0.16kg 。【分析】(1)已知全碳气凝胶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它的密度;(2)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其单位:1g/cm 3110 3kg/m3。【解答】解:(1)“气凝胶”的密度: 1.610 4 g/cm30.16kg/m 3,(2)“全碳气凝胶”的密度“0.16kg/m 3”表示的物理含义是体积是 1m3 的全碳气凝胶质量为0.16kg。故答案为:0.16;0.16kg。【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的计算,计算结果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1g/cm310 3kg/m3。三、作图、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 4 个小题,满分 31 分)19如图所示,刻度尺

37、的读数是 3.80 cm。【分析】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 0 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 0 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解: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mm0.1cm,测量的起始刻度不是零刻度,而是 6.00cm 的刻线,末端对着的刻度线为 9.80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L9.80cm6.00cm3.80cm。故答案为:3.80。【点评】刻度尺和秒表是常用的测量工具,要学会正确使用和读数。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字,停表没有此要求。20如图所示

38、的是一条由空气射向水面的光线,请画出其反射光线的准确方向和对应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分析】先过入射点作出法线,然后根据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画出反射光线;根据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确定折射光线的方向。【解答】解:由图知,入射角为 60,则反射角也为 60,图中法线已经画出,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的空气中画出反射光线;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根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的水中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如图所示:【点评】此题考查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应用情况,注意真实光线为实线,法线为虚线;是一道基础题。21完成如

39、图所示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的光路图。【分析】在作凸透镜、凹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解答】解: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图所示:【点评】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22(8 分)某同学家中有一个如图 1 所示的紫砂壶,他特想知道紫砂壶的密度,于是将此壶带到学校实验室进行了测量。(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如图2 甲所示,此时

40、应将平衡螺母向 左 端调节(选填“左”或“右”),直到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央。(2)将壶盖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用镊子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当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 2 乙所示,则壶盖的质量是 43.4 g。(3)测量壶盖的体积时,他发现壶盖放不进量简,于是设计了如图 3 所示的步骤:a往烧杯中加人适量的水,把壶盖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b然后取出壶盖;c先往量简装人 40mL 的水然后将量简的水缓慢倒入烧杯中,使水面到达标记处,量简里剩余水的体积如图 3 所示,则壶盖的体积为 14 cm 3。(4)该紫砂壶密度是 3.110 3 kg/m 3

41、。(5)根据以上步骤,你认为这个同学测出的紫砂壶密度比真实值 偏小 (选填“偏大”或“偏小”)。【分析】(1)天平使用前的调节:放:把天平放到水平桌面上;移;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线处; 调: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2)物体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游码质量;(3)量筒分度值为 1ml,平视液面最低处读数;壶盖的体积等于 40ml 的水减去量筒里剩下的水的体积;(4)利用密度公式 求出密度;(5)根据取出壶盖时,壶盖上会沾有水,因此倒入水的体积大于壶盖的体积,再由 分析,测量结果是偏大还是偏小。【解答】解:(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托盘天平调节平衡时,应将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线处,发现指针

42、指在分度盘中央的右侧,说明天平右侧质量略大,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移;(2)标尺的分度值为 0.2g,并且以游码的左侧对准的刻度为准,壶盖的质量m20g+20g+3.443.4g;(3)量筒的分度值为 2cm3;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为 26ml,则壶盖的体积等于量筒中倒出水的体积,即 V40ml 26ml14ml 14cm 3;(4)壶盖的密度为 3.1g/cm 33.110 3kg/m3;(5)因为取出壶盖时,壶盖上会沾有水,因此倒入水的体积大于壶盖的体积,由 可知,测量结果偏小。故答案为:(1)左;(2)43.4;(3)14;(4)3.110 3;(5)偏小。【点评】本题目是测定密度的常

43、规实验题,主要考查天平、量筒的读数及密度的基本计算,天平和量筒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放、调、称、读等都是基本的知识要求,必须掌握扎实牢固23(7 分)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在光屏上一点,如图甲所示。(1)如图甲所示,让一束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得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10.0 cm。(2)如图乙所示,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调到 同一高度 ,当把蜡烛放在图乙所示位置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成 倒立 (填“倒立”或“正立”)、 缩小 (填“缩

44、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生活中的 照相机 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3)如图乙所示,若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当蜡烛向右(靠近透镜)移动一段距离后,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 右 (填“左”或“右”)移动;当蜡烛移到距凸透镜的距离小于 10 cm 时,可以成放大、正立的虚像。【分析】(1)平行光聚焦法,亮点为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为就焦距。由此可以确定其焦距是多少;(2)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应用之一:当 u2f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3)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

45、距变大,uf,成放大、正立的虚像。【解答】解:(1)由图甲知,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60.0cm50.0cm10.0cm,所以凸透镜的焦距为 10.0cm;(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 20cm 处时,即u50cm20cm30cm2f 时,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3)当蜡烛向右(靠近透镜)移动一段距离后,物距减小,则像距应变大,即将光屏向右移动,才能成清晰的像。当蜡烛移到距凸透镜的距离小于 10cm 时,即 uf,可以成放大、

46、正立的虚像。故答案为:(1)10.0;(2)同一高度;倒立;缩小;照相机;(3)右;10。【点评】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主要考查了实验的探究过程及成像规律的应用。此题看似复杂,其实只要用心,仔细审题,并不难。24(7 分)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 90时,每隔 lmin 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 5min 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1)此实验中除了需要图甲所示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秒表 ;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漏填的数据为 96 。(2)小明按照老师要求在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加热,直到水烧开,在此过程中,先观察到的现象是图

47、乙中的图 b (填“a”或“b”)。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98 ,如果水沸腾后加大火力继续加热,水的沸点 不变 (填“升高”“不变”或“先升高后不变”)。(3)在探究结束后,四位同学分别交流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列各图所示,其中能正确反映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的是 B (填序号)。【分析】(1)实验中要记录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所以要用秒表记录时间;温度计的读数:首先确定零上还是零下,确定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各代表的示数,从小数字读向大数字。(2)水沸腾之前,水下层的温度高于上层的水温,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气泡变小;水沸腾时

48、,整个容器中水温相同,水内部不停的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变大。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液体在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3)水沸腾前温度上升,沸腾时温度不变,根据这一特点判断正确的图象。【解答】解:(1)实验中还需要用秒表记录时间;由图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1,所以温度计的读数为 96,即表格中漏填的数据是 96;(2)水沸腾之前,水下层的温度高于上层的水温,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气泡变小,b 符合水沸腾前的现象;水沸腾时,整个容器中水温相同,水内部不停的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变大,a 符合水沸腾时的现象。故先观察到 b。分析图象可知:水在沸腾时,温度不变,故水的沸点是 98;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与火力大小无关,继续用猛火加热,水的沸点会不变;(3)A 和 D 图象中温度没有保持不变的阶段,而 C 中虽然有温度保持不变的阶段,但是之前却是温度降低的,所以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只有 B。故答案为:(1)秒表;96;(2)b;98;不变;(3)B。【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