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75.17KB ,
资源ID:250423      下载积分:8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25042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对比阅读专练(原卷+答案解释)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为本站会员(鹏城****头)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对比阅读专练(原卷+答案解释)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1、九年级语文上册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对比阅读专练(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选自孟子梁惠王下)【注】:雪宫:齐宣王玩乐的郊外别

2、墅。上:统治者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或异二者之为( ) 乐民之乐者( )(2)选出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A以刀劈狼首 B以伤先帝之明 C以我酌油知之 D以其境过清2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语段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 B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C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 D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3翻译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微斯人,吾谁与归?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4下面对选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作者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

3、家。B甲文“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的“进”和“退”分别指“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C甲文主要运用了描写、抒情两种表达方式。D乙文孟子与齐宣王展开讨论,体现了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5【甲】文范仲淹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是对【乙】文孟子哪一观点的发扬?他们的思想在今天是否还有借鉴意义?请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4、。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亭以雨名,志喜也。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注释】雨麦:下麦雨。有年:丰年。忭(bin):喜乐,欢欣。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是进亦忧,退亦忧( ) (2)先天下之忧而忧( )(3)始治官舍( ) (4)引流种树(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中“之”的

5、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或异二者之为 B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C予至扶风之明年 D以为休息之所8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微斯人,吾谁与归? (2)亭以雨名,志喜也。 9两位作者在文中表现出的“忧乐观”,有何不同?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蝜(f)蝂(bn)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卬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

6、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及其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矣。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 (节选自柳宗元蝜蝂传)注困剧:非常困倦疲累。因:于是。踬仆:倒下。嗜取者:贪得无厌的人。货:货物,这里引申为钱财。黜:官员罢免。艾:止,绝。10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为去其负去国还乡(岳阳楼记) B又好上高上书谏寡人者 (曹刿论战)C今世之嗜取者水陆草木之花

7、(爱莲说) D亦足哀夫足肤皲裂而不知(送东阳马生序)11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蝜蝂者,善负小虫也。 (2)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 12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而 贪 取 滋 甚 以 近 于 危 坠 观 前 之 死 亡 不 知 戒13请分别用四字词语概括【甲】文弘扬的是一种怎样的精神,【乙】文讽刺的是一种什么行为?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

8、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9、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远。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

10、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14以下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A名之者谁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赢得生前身后名B宴酣之乐,非丝非竹无丝竹之乱耳终岁不闻丝竹声C往来而不绝者,湖中人鸟声俱绝奇山异水,天下独绝D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临溪而渔临危不惧15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 16甲文通篇用一种句式“也”字句,有人说“也”字太多,也有人说“也

11、”字妙用,透露作者真性情。请从下列两个句子中任选一个,说说简化句与原句有什么异同。(1)“环滁皆山也”简化为“环滁皆山”。 (2)“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简化成“作亭者智仙,名之者太守”。 17乙文中的“与民共乐”的思想,在甲文中有哪些具体体现? 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

12、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凡八百里,始得灵璧张氏之园于汴之阳。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余浸,以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蒲苇莲芡,有江湖之思;椅桐桧柏,有山林之气;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鳖笋菇可以馈四方之客。 (节选自苏轼灵璧张氏园亭记)【注释】灵壁:即今安徽灵壁县。张园:为宋仁宗时殿中丞张次立的庄园。汴(

13、bin):汴水。余浸:支流。岩阜:假山。芡:水生植物。1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的含义。(1)醉翁之意不在酒 ( ) (2)其外修竹森然以高 (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其西南诸峰其中因汴之余浸B望之蔚然而深秀者取山之怪石C太守与客来饮于此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D以为陂池以为岩阜2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 21概括说明【甲】【乙】两文在写作手法上的相同之处。 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14、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选自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注释:僇人:同“戮人”,受过刑辱的人,罪人。作者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故自称“僇人”。僇,同“戮”,耻辱。惴栗:恐惧不安。隙:空闲。

15、施施:慢步缓行的样子。2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词。(1)泉香而酒洌 (2)伛偻提携 (3)杂然而前陈者 (4)觉而起,起而归 23翻译句子。(1)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2)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24请用“/”符号给画线的句子断句。日 与 其 徒 上 高 山 入 深 林 穷 回 溪 幽 泉 怪 石 无 远 不 到25【甲】文写“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乙】文写“倾壶而醉”,两者都为“醉”,但在表达“醉”的方式和“醉”的感情上有一些不同,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7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对比阅读专练(答案与解释)阅读下

16、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选自孟子梁惠王下)【注】:雪宫:齐宣王玩乐的郊外别墅。上:统治者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或异二者之为( 或

17、许 也许 ) 乐民之乐者( 以为乐 )(2)选出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D )例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A以刀劈狼首 B以伤先帝之明 C以我酌油知之 D以其境过清2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语段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A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 B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C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 D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3翻译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微斯人,吾谁与归? 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这样做了却不能统治天下的,从来没有过啊。 4下面对选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A甲文作

18、者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B甲文“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的“进”和“退”分别指“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C甲文主要运用了描写、抒情两种表达方式。D乙文孟子与齐宣王展开讨论,体现了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5【甲】文范仲淹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是对【乙】文孟子哪一观点的发扬?他们的思想在今天是否还有借鉴意义?请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围绕有借鉴意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1)句意为: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或:或许,也许;句意为:把老百姓的快乐当作他自己的快乐的。乐:意动用法,以为乐。(2)例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9、”中的“以”,介词,因为。A.介词,用; B.连词,相当于“而”; C.介词,凭; D.介词,因为; 故选D。2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句意为:他们要是得不到这种快乐,就会非议他们的统治者的。得不到快乐就讲统治者的坏话,固然不对。“人不得”主谓结构,应在“得”后停顿;“则非其上矣”动宾结构,应在“矣”后停顿;“不得而非其上者”偏正结构,应在“者”后停顿;因此,断句为: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 故选A。3(1)重点词语:微:如

20、果没有。斯人:这样的人。谁与归,就是“与谁归”。归:归依。(2)重点词语:然而:这样,却。王:用如动词,称王。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就是“未有之也”。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C.理解和分析不正确。根据甲文“嗟夫”发语词可知,选文均为议论,没有描写。 故选C。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看法。第一问根据【乙】“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可知,结合【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可知,范仲淹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是对【乙】文孟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观点的发扬。第二问示例:

21、我认为,有借鉴意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我们这个时代又赋予它新的含义,就是为人民着想,把自己的幸福同人民的幸福连结在一起,为实现人类美好的理想而奋斗。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汗流血。体现了一种为天下人谋福利,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和忧国忧民,闪耀着朴素的大公无私的思想光辉。这是一种高尚的幸福观。参考译文【甲】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应当心系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也不能忘记关注国家安危。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

22、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大概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乙】齐宣王在他的别墅雪宫里接见孟子。齐宣王问道:“贤能的人人也有这种快乐吗?” 孟子答道:“有的。他们要是得不到这种快乐,就会非议他们的统治者的。得不到快乐就讲统治者的坏话,固然不对;作为老百姓的统治者有快乐而不与老百姓一同享受,也是不对的。把老百姓的快乐当作他自己的快乐的,老百姓也会把他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把老百姓的忧愁当作自己的忧愁的,老百姓也会把他的忧愁当作自己的忧愁。以天下万民之乐为乐,以天下万民之忧为忧,这样还不能使天下归服于他

23、的,是从来不曾有的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亭以雨名,志喜也。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

24、,而吾亭适成。 (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注释】雨麦:下麦雨。有年:丰年。忭(bin):喜乐,欢欣。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是进亦忧,退亦忧( 这 ) (2)先天下之忧而忧( 在之前 )(3)始治官舍( 修建 ) (4)引流种树( 水,水流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B)A或异二者之为 B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C予至扶风之明年 D以为休息之所8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微斯人,吾谁与归? 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2)亭以雨名,志喜也。 亭子用雨来命名,是为了记载这件喜事。 9两位作者在文中表现出的“忧乐观”

25、,有何不同?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苏轼:“与民同乐”。6 23(1)【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理解。(1)句意为:这(他)进入朝廷做官也忧虑,退处江湖也忧虑。是,这。(2)句意为: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先,在之前。(3)句意为:开始修建官邸。治,修建。(4)句意为:引来流水,种上树木。流,水,水流。7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理解。例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为:助词,的。A助词,的。 B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C助词,的。 D助词,的。 故选B。8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重点词语为:(1)微,如果没有;谁与归,就是“与谁归”。 (2)以,用;名,命名;喜,喜庆,值得欢喜。9本题

26、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根据【甲】文“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可知,范仲淹想表现的是做官之人应该尽到的责任与使命;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知,范仲淹的认为应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的乐之后去乐,所以他的忧乐观是先忧后乐根据【乙】文“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林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可知,百姓因整整一个月不下雨而忧愁,后来终于天降大雨,百姓和乐,苏轼在修建亭子时也不忘百姓,可见苏轼是关心百姓疾苦,处处思虑百姓的,表现苏轼的“与民同乐”的忧乐观。参考

27、译文:【甲】哎呀!我曾探求过古时仁人的心境,或者和这些人的行为两样的,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不在朝廷做官而处在僻远的江湖中间就为国君忧虑。他进也忧虑,退也忧愁。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古仁人必定说:“先于天下人的忧去忧,晚于天下人的乐去乐。”呀。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与谁一道归去呢?写于为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乙】这座亭子用雨来命名,是为了纪念喜庆的事件。我到扶风的第二年,才开始造官邸,在堂屋的北面修建了一座亭子,在南面开凿了一口池塘,引来流水,种上树木,把它当做休息的场所。这年春天,在岐山的南面下了麦雨,占下此事

28、,认为今年会是丰年。然而此后整整一个月没有下雨,百姓才因此忧虑起来。到了三月的乙卯日,天才下雨,甲子日又下雨,百姓们认为下得还不够。丁卯日又下了大雨,一连三天才停止。官吏们在院子里一起庆贺,商人们在集市上一起唱歌,农夫们在野地里一起欢笑,忧愁的人因此而高兴,生病的人因此而痊愈,而我的亭子也恰好造成了。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蝜(f)蝂(bn)者,善负小虫也

29、。行遇物,辄持取,卬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及其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矣。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 (节选自柳宗元蝜蝂传)注困剧:非常困倦疲累。因:于是。踬仆:倒下。嗜取者:贪得无厌的人。货:货物,这里引申为钱财。黜:官员罢免。艾:止,绝。10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C)A为去其负去国还乡(岳

30、阳楼记) B又好上高上书谏寡人者 (曹刿论战)C今世之嗜取者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 D亦足哀夫足肤皲裂而不知(送东阳马生序)11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蝜蝂者,善负小虫也。 蝜蝂是一种善于背负东西的小虫。 (2)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 用来增加他们的家产,不知道这这会成为他自己的累赘,还只怕财富积累得不够。 12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而 贪 取 滋 甚 / 以 近 于 危 坠 / 观 前 之 死 亡 不 知 戒13请分别用四字词语概括【甲】文弘扬的是一种怎样的精神,【乙】文讽刺的是一种什么行为? 【甲】:心怀天下; 【乙】:贪得无厌(贪心不足、聚敛资财,意

31、思对即可)【解析】10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去:去掉/离开; B.上:名词作状语,向上/呈上;C.之:都是结构助词,的; D.足:太/脚; 故选C。11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1)“者,也”:判断句,可意为“是”;善:喜爱。(2)以:用来;厚:填满;唯恐:只怕;积:积累。12本题考查划分文言文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主语和谓语之

32、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作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句意为:而且变本加厉地贪取钱财,以至接近摔死的程度,看到以前由于极力求官贪财而自取灭亡的人也不知接受教训。“滋甚”为程度状语,修饰“贪取”,此处为第一处停顿;“以近于危坠”是对“贪取”程度的进一步阐释,此处为第二处停顿;因此,该句断句为: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13本题考查文章概括。根据【甲】文“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知,作者认为“古仁人”应心中有君王和百姓,在天下人愁之先就忧,在天下人乐之后乐,用四字词语概括即:心怀天下。根据【乙】文“今世之嗜取者,

33、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日思高其位,大其禄”等内容可知,作者借蝜蝂这一小虫讽刺生活中那些贪得无厌,为满足自己私欲不择手段的人和行为。参考译文:【甲】唉!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跟上面说的两种思想感情的表现不同,为什么呢?他们不因为环境好而高兴,也不因为自己遭遇坏而悲伤;在朝庭里做高官就担忧他的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担忧他的君王,这就是进入朝延做官也担忧,辞官隐居也担忧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们大概一定会说:“在天下人的忧愁之先就忧愁,在天下人的快乐之后才快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乙】蝜蝂是一种喜爱背东西的小虫,爬行时遇到东西,总是抓取过来,抬起头背着这些东西,东西越背越重,即使非常劳累也不停止。它的背很不光滑,因而东西堆上去不会散落,终于被压倒爬不起来,有的人可怜它,替它去掉背上的东西,可是蝜蝂如果能爬行,又把东西象原先一样抓取过来背上,这种小虫又喜欢往高处爬,用尽了它的力气也不肯停下来,以致跌倒摔死在地上。现今世上那些贪得无厌的人,见到钱财就捞一把,用来填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