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0 ,大小:337KB ,
资源ID:180160      下载积分:3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18016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3部分 第6讲 金属—2021届浙教版中考科学一轮复习巩固练习)为本站会员(hua****011)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3部分 第6讲 金属—2021届浙教版中考科学一轮复习巩固练习

1、第第 6 讲讲 金金 属属 1铝在一百多年里产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并被广泛地使用,原因之一就是铝的抗腐 蚀性能好。铝具有良好抗腐蚀性能的原因是( D ) A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铝不与酸、碱反应 C铝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 D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 2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科学的本质。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A钠在氯气中燃烧,可看到产生大量的白烟 B铝箔在氧气中燃烧,可看到淡蓝色的火焰 C同时贴在蚕豆叶片上下表面的氯化钴试纸,可看到上表面的试纸先变色 D铁粉和硫粉混合加热后,可得到黄色固体 3有一种在古籍里称为鋈的银白色铜合金,是古代云南、四川地区的特产,其主要成

2、 分是铜、锌、镍等金属单质。炼制时需要黑铜矿(主要成分是 CuO)、硫化镍矿(主要成分 是 Ni2S3)等多种矿物。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 的是( B ) A鋈属于金属材料 B鋈的样品在足量稀盐酸中能全部溶解 CNi2S3中镍元素呈3 价 D黑铜矿跟木炭共热能生成单质铜 4在试管中放入一根镁条(已除去氧化膜),往其中加入硝酸银溶液至浸没镁条,观察到 如下现象: 镁条表面迅速覆盖一层疏松的固体物质, 经检验发现生成的固体物质中含有单质银; 镁条表面有明显的气泡出现,经检验发现气泡中有氢气。 对于上述实验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C ) A镁能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银 B镁跟硝酸银溶液反应会生成氢气 C镁投

3、入硝酸银溶液中只发生 2AgNO3Mg=Mg(NO3)22Ag D根据该实验可判断镁比银化学活动性强 【解析】 A根据题中的叙述可知镁能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银,是正确的叙述; B镁跟硝酸银溶液反应会生成氢气,是正确的叙述; C镁投入硝酸银溶液中只发生 2AgNO3Mg=Mg(NO3)22Ag 是错误的叙述,还能 发生生成氢气的反应; D根据该实验可判断镁比银化学活动性强,是正确的叙述。 5用三块相同的铝片(均已去除氧化膜)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 1:取第一块铝片,放入稀硫酸中,有明显的现象; 实验 2:取第二块铝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铝片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实验 3:取第三块铝片,放入浓硫酸中

4、,没有明显的现象; 实验 4:将实验 3 中的铝片取出,洗净后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没有明显的现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在实验 1 中可以观察到铝片表面有气泡产生 B由实验 2 可以得出金属铝比铜活泼 C铝片与浓硫酸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D浓硫酸与稀硫酸的化学性质有差别 6用盐酸与金属单质反应,探究锌、镁、铜的金属活动性。下列有关现象、分析或结 论正确的是( C ) A铜片表面可以观察到气泡 B锌片的试管比镁片的试管更热 C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为镁锌铜 D三支试管中盐酸的质量分数可以不同 【解析】 由于铜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之后,不会与酸反应,则无气泡产生;由于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镁

5、比锌活泼,其与盐酸反应时镁比锌快些,则有镁片的试管比锌片 的试管更热; 由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越前其金属活动性越强, 故镁在前, 锌其次, 铜在后;在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时需控制变量,则盐酸应等质量分数。 7向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金属锌,充分反应后,过 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C ) A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铜 B若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无白色沉淀生成,则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铜 C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生成,则滤液中只含有硝酸镁和硝酸锌 D若反应前加入的金属锌的质量和反应后滤渣的质量相等,则滤渣中一定不含锌和镁 【解析】 锌会先与硝酸银反应,

6、再与硝酸铜反应,锌不会与硝酸镁反应,若滤液为蓝 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铜,所以滤渣中一定有银,可能含有铜;若向滤液中加入稀盐 酸无白色沉淀生成,滤液中一定不含硝酸银,所以滤渣中一定有银,可能含有铜;若向 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生成,则加入的锌是过量的,硝酸银、硝酸铜完全反应,所以 滤液中只含有硝酸镁和硝酸锌;锌和硝酸银反应溶液质量减少,锌和硝酸铜反应,溶液 质量增加, 若反应前加入的金属锌的质量和反应后滤渣的质量相等, 滤渣中一定不含镁, 可能含有锌。 8将一定量的铜锌混合粉末放入盛有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不断搅拌,充分反应后过 滤。向得到的滤渣和滤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均无现象,则滤渣中

7、( B ) A一定有银,可能有铜和锌 B一定有银,可能有铜,一定没有锌 C一定有银和铜,可能有锌 D一定有银和铜,一定没有锌 【解析】 由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锌铜银,将一定量的铜锌混合粉末加入盛有硝 酸银溶液的烧杯中,不断搅拌,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当锌反应完后,铜 再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向滤渣和滤液中分别滴加稀盐酸均无明显现象产生, 说明不含能与稀盐酸反应的金属、不含硝酸银溶液。所以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 铜,一定没有锌。 9某同学在探究 X、Y、Z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时,做了如下实验: 把 X 和 Y 分 别加入稀硫酸中,X 表面产生大量气泡,Y 表面无明显现象;

8、将 Y 放入 Z 的硝酸盐 溶液中,Y 表面有 Z 析出。下列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C ) A. ZYX BXZY CXYZ DYZX 【解析】 把 X 和 Y 分别加入稀硫酸中,X 表面产生大量气泡,Y 表面无现象,说明 X 在氢前,Y 在氢后;把 Y 放入 Z 的硝酸盐溶液中,Y 表面有 Z 析出,说明了 Y 排 在 Z 的前边,即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XYZ。 10北宋张潜在其浸铜要略序一书中对铜的冶炼有如下记载: “山麓有胆泉,土人 汲以浸铁,数日辄类朽木,刮取其屑,锻炼成铜。 (1)书中提及的“胆泉”为硫酸铜溶液,“浸铁”即将铁放入其中,写出此冶炼铜方法中 生成铜的化

9、学方程式:_FeCuSO4=CuFeSO4_。 (2)若“浸铁”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其中“”“”“ ”表示不同 种类的离子,则 表示_Fe2_(填写离子符号)。 【解析】 (1)铁与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CuSO4=CuFeSO4;(2) 根据化学方程式,铁元素从铁原子转化为溶液中的亚铁离子。 11 生铁用途十分广泛。 工业上利用赤铁矿(主要成分是 Fe2O3, 还含少量 SiO2 等杂质) 冶炼生铁的过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生铁属于_合金_材料(填“合金”或“金属”)。“高炉气体”中的_SO2_(填化 学式)会导致酸雨。 (2)“煅烧”时:生成 CO

10、的反应之一为 C CO2= 高温 2CO,该反应属于_化合_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利用 CO 炼铁的原理_3COFe2O3= 高温 2Fe_3CO2_。 (3)生活中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 Fe 与空气中_水_、_氧气_等发生化学反应 的过程。下列措施能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是_AB_(填序号)。 A涂油、喷漆 B镀耐腐蚀的铬层 C用盐水清洗 D久置于酸性环境 【解析】 (1)生铁是碳和铁的合金;能够引起酸雨的是 SO2和氮的氧化物; (2) 生成 CO 的反应是多变一,是化合反应; CO 炼铁的原理是利用 CO 的还原性 将氧化铁还原成铁单质,化学方程式为 3CO Fe2

11、O3 = 高温 2Fe 3CO 2; (3)铁生锈需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防锈措施包括隔绝水或氧气、干燥等方法。 12化学实验社团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模拟酸雨形成”的相关实验。 图 1 图 2 铜 铝 密度(g/cm3) 8.92 2.70 地壳中含量 (质量分数%) 0.007 7.73 导电性(银的导电 性为 100 做标准) 铜 铝 (优)99 61(优) (1)图 1 所示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_Fe2O3_(填化学式)。 (2)家用电线常用铜制成, 但在高压远距离输电中常用铝代替铜, 请根据表中的信息分析, 其原因是_铝的密度比铜小_。 (3)在空气中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其原因用化学

12、方程式表示_4Al3O2= 2Al2O3_。 (4)为探究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分别将铁丝、铜丝插入稀硫酸中(图 2),说明铁比铜的 金属活动性更强的实验现象是_铁表面有气泡产生,铜表面无明显现象_;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是_FeH2SO4=FeSO4H2_。 (5)将一定量铝、铜粉末混合物加入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为蓝色。则滤 渣中一定含有_Ag_(填化学式,下同),滤液中溶质的组成可能是_Al(NO3)3和 Cu(NO3)2_或_Al(NO3)3、Cu(NO3)2和 AgNO3_。 【解析】(2)在高压远距离输电中常用铝代替铜,其原因是铝的密度比铜小;(3)在空气 中铝具有很好的抗腐

13、蚀性,因为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膜;(4)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排在氢前,铜排在氢后,铁能与稀硫酸或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方程式为 FeH2SO4=FeSO4H2;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说明铁比铜的金属活动 性更强的实验现象是铁表面有气泡产生,铜表面无明显现象;(5)将一定量铝、铜粉末混 合物加入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为蓝色,说明滤液中含有铜离子,则滤 液中一定有硝酸铝和硝酸铜,可能含有硝酸银,滤渣中一定含有银,一定没有铝,可能 含有铜。 1小金做了如下实验:将 4.2 克铁粉和 4.0 克氧化铜粉末均匀混合,然后一次性投入盛 有 200 克 9.8%稀硫酸的大烧

14、杯中。观察到如下现象:立即出现红色固体,前阶段没有 明显的气泡产生,后阶段产生大量无色气泡,充分反应后上层清液呈浅绿色。由此小金 作出下列判断,其中不合理 的是( D ) A“立即出现红色固体”是由于很快发生了如下转化:CuO 稀硫酸 CuSO4 铁粉 Cu B“产生大量无色气泡”是由于发生了如下反应:FeH2SO4=FeSO4H2 C该实验条件下,硫酸铜比稀硫酸更容易跟铁粉发生反应 D在不同浓度的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投入铁粉,都是硫酸铜先跟铁粉反应 2小金为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 1: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将干燥的 O2从导管 a 通入 U 形管(装置气密性良好,药品

15、如图所示);待 U 形管内充满 O2后,在导管 b 处连接一活塞推至底部的注射器,收集 20 mL O2后在导管 a 处连接乳胶管并用止水夹夹紧,如图乙所示。 步骤 2:一段时间后,观察 U 形管内的铁丝,其现象如表所示。 观察对象 现象 干燥的普通铁丝 没有明显变化 潮湿的普通铁丝 较多红褐色锈斑 潮湿的纯铁丝 没有明显变化 (1)步骤 1 中, 检查 U 形管内是否已充满 O2的方法是_将带火星的木条放置在 b 导管口, 若木条复燃,则证明 U 形管内已充满 O2_。 (2)铁制品锈蚀的条件之一是需要 O2,在此实验中能支持此条件的证据是_观察到注射 器活塞向左移动(或注射器内 O2体积减

16、少)_。 (3)通过对比实验现象,此实验还可得出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是_水分和金属的内部结构 _。 【解析】 (1)步骤 1 中,检查 U 形管内是否已充满 O2的方法是:在 b 导管口放带火星 的木条,如果木条复燃,则已充满氧气;(2)铁制品锈蚀的条件之一是需要 O2,在此实 验中能支持此条件的证据是:潮湿的普通铁丝,通入氧气后,有较多红褐色锈斑;注射 器中氧气减少;(3)通过对比实验现象,此实验还可得出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是水分和金属 的内部结构, 因为“潮湿的纯铁丝”和“潮湿的普通铁丝”的变量是“有无碳和其他杂 质”。 3小金利用图示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及其产物检验的实验。实验步骤如

17、下: 步骤 1: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在确保装置气密性良好的基础上,按图示在各 装置中添加药品; 步骤 2: 缓慢推注射器活塞, 利用甲酸(一种无色溶液, 溶质为 HCOOH)与浓硫酸在 80 水浴的条件下制备一氧化碳(反应原理 HCOOH 浓H2SO4 加热 COH2O); 步骤 3: 待万用瓶中澄清石灰水下降至安全线以下后再点燃酒精灯,当 W 形管右侧弯管 处的氧化铁全部变为黑色时,继续加热 2 分钟后熄灭酒精灯; 步骤 4: 撤去酒精灯和盛热水的烧杯,用磁铁吸引黑色物质至 W 形管左侧弯管处进行固 体产物的检验。 (1)进行气密性检査时,可在万用瓶中盛适量水,然后推注射器活塞,当观

18、察到_万用瓶 中的水会进入导管并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_(填写现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点燃酒精灯前,需要“待万用瓶中澄清石灰水下降至安全线以下”的原因是_排尽 W 形管内的空气,防止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时发生爆炸_。 (3)步骤 3 后,W 形管左侧弯管处为反应后得到的稀硫酸,若固体产物全部是铁,步骤 4 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有气泡产生,固体溶解,且溶液呈浅绿色(写出有气泡产生即 可)_。 【解析】 (1)检验装置气密性,利用装置内外的压强差检验;(2)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和空气混合加热时可能发生爆炸,所以点燃酒精灯前,需要排尽 W 形管内的空气;(3) 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

19、气。 4小金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甲、乙对比实验,探究温度对 CO 和 Fe2O3反应的影响(固定 装置略)。 (1)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 图示装置还应采取的改进措施是_在装置末端尖嘴导管处放置 一盏燃着的酒精灯_。 (2)完全反应后, 两组的生成物均为黑色粉末(纯净物), 分别用两组生成物进行以下实验: 步骤 操作 甲组现象 乙组现象 1 称量黑色粉末质量/g m1 m2 2 取黑色粉末,用磁铁吸引 能被吸引 能被吸引 3 取黑色粉末,加入稀盐酸 全部溶解,有大量气泡 无明显现象 4 取黑色粉末, 加入足量硫酸 铜溶液 有红色物质生成 无明显现象 甲组的黑色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Fe2H

20、Cl=FeCl2H2_。 小金查阅资料后发现 Fe3O4在常温下不与稀盐酸、 CuSO4溶液反应, 故猜想乙组的生 成物为 Fe3O4。他又发现 m2恰好为_4.64_g,这可成为支持上述猜想的新证据。 (3)甲、乙两组实验说明温度对 CO 和 Fe2O3反应有影响,且均体现出 CO 的_还原性 _(填写化学性质)。 【解析】 (1)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因为一氧化碳有毒,故在图示装置还应采取的改进 措施是添加尾气处理装置; (2)据题中的叙述可知,甲组的黑色粉末为铁粉,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Fe 2HCl=FeCl2H2。小金查阅资料后发现 Fe3O4在常温下不与稀盐酸、CuSO4溶液

21、反应,故猜想乙组的生成物为 Fe3O4。他又发现 m2恰好为 4.64g(据三分子的氧化铁与一 氧化碳反应生成两分子的四氧化三铁和氧气计算即可),这可成为支持上述猜想的新证 据;(3)甲、乙两组实验说明温度对 CO 和 Fe2O3反应有影响,且均体现出 CO 的还原性。 5兴趣小组某同学在做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实验,当观察到铜丝表面有银白色固体 出现时,发现试管内溶液未显蓝色,与所学知识不符。组内同学即展开讨论,认为溶液 未显蓝色是因为铜离子的浓度太小,于是对铜离子浓度太小的原因进行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硝酸银溶液浓度不够大。 猜想二:铜丝中含有比铜活泼的金属。 猜想三:_铜与硝酸银反应的时间

22、太短_。 【实验验证】 (1)验证猜想一:你的方案是_其他条件不变,用浓度更大的硝酸银溶液,重复实验,观 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_。 (2)验证猜想二:取上述相同铜丝,选择一种酸或盐溶液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观察实 验现象,得出结论。 请你在矩形内画出实验装置图,并标出所选物质。 (3)验证猜想三:进一步实验_将铜与硝酸银反应的时间加长_。 【解析】 通过分析猜想可知,实验时间对实验现象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猜想三: 铜与硝酸银反应的时间太短。 (1)实验验证猜想一的方案是:其他条件不变,用浓度更大的硝酸银溶液,重复实验,观 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2)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3)可以将铜与硝酸银反应的时间加长,观察溶液的颜色是否变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