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 ,大小:111.32KB ,
资源ID:155934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15593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8课 张居正改革 学案(含答案))为本站会员(画**)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8课 张居正改革 学案(含答案)

1、第8课张居正改革目标导航1.张居正改革的历史背景、内容和作用。(重点) 2.张居正改革失败的教训。(难点)一、改革的背景1.内忧(1)嘉靖年间,蒙古贵族反复南下劫掠。(2)嘉靖、隆庆年间,政治腐败,财政困难。(3)阶级矛盾激化,人民起义此起彼伏。2.外患(1)东南沿海倭寇猖獗。(2)葡萄牙乘虚侵占澳门。3.号称“救时宰相”的张居正应运登上了历史舞台。思维点拨明神宗时,内阁首辅的作用基本上相当于以往的宰相。这个权力和地位为张居正改革提供了可能。二、改革的措施改革领域核心措施内涵作用政治领域尊主权,以法理政以皇帝名义严明法纪使内阁成为推行变法的中枢,提高了办事效率,为全面改革铺平了道路创设、颁行考

2、成法审核各级官吏政绩,实行赏罚制度军事领域外示羁縻改善汉蒙关系,加强互市往来促进蒙汉经济发展;节省大量军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内修守备注意选将,积极练兵,加固长城经济领域(侧重税法)清丈田地清查天下田亩增加政府税收;减轻农民负担;刺激商品生产和货币流通,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推行一条鞭法田赋、杂税、力役统一按田亩核算;以银代役,计亩征银归纳总结一条鞭法的赋役制度的三个特点第一,按田地多少征收赋役。这种做法使政府既从掌握大量土地的地主手中增加了赋税,又减轻了农民的负担。第二,简化了征税手续。众多赋役合而为一,使豪强地主和官吏难以在税收问题上舞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第三,

3、以银代役和计亩征银,有利于稳定农业生产,促进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三、改革的结果1.表现:考成法和限制官员特权等制度、法令相继被废除。2.原因(1)明神宗贪欲膨胀,对权相劝教约束早怀不满。(2)变法触动了怙恶违法的豪强权贵及贪赃枉法的腐败官吏的权益,招致强烈反对。(3)张居正策略不当,结怨太多。史论要旨(1)一条鞭法是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的标志,体现了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规律。(2)张居正改革是对封建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封建体制的弊端。(3)张居正改革适应了明朝中期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是中国赋税制度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改革

4、与社会进步相伴而生,改革的历程是曲折的。张居正身后毁誉,是历史的悲剧。知识图示主题张居正改革的内容及评价史料一一条鞭法规定:把田赋、原先按户丁征派的力役和其他各种名目的杂税合编为一条,统一按田亩核算,“计亩征银”,官府用取代力役的丁银雇人服役;取消里甲征收的环节,统一由官府收解,因此叫一条鞭,或称“条编”。史料二肩劳任怨,举废饬弛,弼成万历初年之治。其时中外乂安,海内殷阜,纪纲法度,莫不修明。功在社稷,日久论定,人益追思。明史张居正传史料解读表明一条鞭法简化了税制。指土神和谷神。古时君主都祭祀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问题思考(1)史料一中张居正的赋税制度改革有何特点?提示田赋、力役和杂税合

5、编,按田亩核算,征收银两。(2)从史料二看出,明史对张居正作出了高度评价。请列出支持史料观点的史实。提示实行边防新政,维护了边疆地区的稳定;进行赋税改革,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进行吏治改革,加强中央的权力,严明了法纪。对张居正改革的评价(1)积极性强化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机器,基本上实现了“法之必行”“言之必效”。国家的经济状况有所改善,财政收入有所增加,在国防上增强了防御能力。一定程度上触动了大官僚、大地主的既得利益。(2)局限性张居正倡导改革不是为了减轻人民的负担,而是为了巩固明朝的封建统治。变法不可能触动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只能作一些修修补补的改良,挽救不了封建社会必然

6、灭亡的历史总趋势。1.明史张居正传载:“又为以责吏治。初,部院覆奏行抚按勘者,尝稽不报。居正令以大小缓急为限,误者抵罪。自是,一切不敢饰非,政体为肃。”达到这种效果是因为张居正采取了()A.严肃纲纪 B.设立驿站制度C.创设颁行考成法 D.控制内阁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看出,由于张居正改革吏治,提高了行政效率,保证了新法的通畅。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是考成法的效果。2.俺答汗主动与明朝言和修好,其主要原因在于()A.迎合当时边疆与内地经济依赖关系的需要B.俺答汗看到发动掠夺战争不如与明朝通好贸易更为有利C.为了促进双方人民的交流D.明朝疆域进一步扩大,实力进一步增强答案B解析俺答汗时期,发动的

7、掠夺战争无法取胜,经济上又迫切需要换取农耕区的产品。3.他是平民出身的内阁首辅,以其非凡的魄力和智慧,整饬朝纲,巩固国防,使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新获得勃勃生机,也因其巨大的历史功绩而被后世誉为“宰相之杰”。在其改革措施中整顿吏治的主要目的是()A.实现以法理政 B.确保政令畅通C.强化君主专制 D.杜绝贪污腐败答案B解析张居正认为“安民之要,惟在核吏治”,结合张居正改革之前令不行,禁不止,吏治混乱的现状可知,其目的主要是确保政令畅通。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为了改变“贪官为害”“驱民为盗”、吏治腐败的局面,改变因循敷衍、没有实效的官场恶习,明朝万历元年(1573年)张居正创立了“考成

8、法”,用以考核官吏的政绩。“考成法”规定评判官吏政绩好坏的标准以“安静宜民者”为上,“沿袭旧套虚心矫饰者”列下考。其方法是逐级考核,抚按以上述标准考核属吏,吏部以之考核抚按一级,朝廷以之考核吏部。如抚按不能悉心甄别、如实考核,则抚按为不称职,吏部应秉公汰黜之;如吏部未能精心核实处理,则吏部为不称职,朝廷宜秉公处置。逐级考核之外,还有随事考成的制度,即规定六部都察院及各衙门之间来往公文、传达处理均根据“道里远近,事情缓急,立定程期,置立文簿存照”。如有延误者,各级官吏都有责举报。如此月考、岁考,建立了严密的考核制度,使得“绝纲法度莫不修明”。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指出张居正推行“考成法”的目的和主要标准。(2)归纳“考成法”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答案(1)目的:整顿吏治。主要标准:“安静宜民”(不扰民,不乱政)。(2)特点:标准、职责明确;注重实绩;逐级考核,随事考成。作用:加强了监察,整肃了吏治;提高了行政办事效率,保证了政令畅通。解析第(1)问,目的由材料中第一句话可得出;主要标准结合材料中“安静宜民者为上”来回答。第(2)问,特点根据材料逐句分析;作用则依据所学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