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 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化学模拟题(四)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化学模拟题(四)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30 分)分) 12020 年中考即将来临,同学们都在紧张的学习,为了让大家每天的营养均衡,下面是希 溪妈妈为他准备的午餐,你认为搭配合理的是( ) A B C D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收集一氧化碳 B检验二氧化碳 C稀释浓硫酸 D熄灭酒精灯 3下列过程中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B二氧化碳灭火 C水滴石穿 D塑料袋加热封口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 A氯化钠制纯碱
2、B 氢氧化钠制肥皂 C聚乙烯制塑料大棚 D钢化玻璃制船体 5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工业生产的氧气,一般通过降温贮存在蓝色钢瓶中 B用厨房洗涤剂或纯碱溶液除去厨房水槽中的油污 C燃气灶的火焰出现橙色或黄色时,可调小炉具的进气口 D为防止自行车链条生锈,用机油涂在自行车链条上 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氢气通入灼热的氧化铜中:黑色固体逐渐变成紫红色固体,试管口产生无色的水 B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C向氢氧化镁中加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D将高锰酸钾加入到汽油中:很快溶解形成紫红色溶液 7下列应用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
3、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 A干粉灭火器灭火时发生的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 复分解反应 B碳酸根离子的检验:Na2CO3+Ca(OH)2CaCO3+2NaOH 复分解反应 C氢气在氯气中燃烧:H2+Cl22HCl 化合反应 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uO+COCu+CO2 置换反应 8关注健康,预防疾病。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多食用奶制品、虾皮等富含钙元素的食物可以预防佝偻病和发育不良 B用 pH 试纸测定人体血浆的正常的 pH 范围是 7.357.45 C人体缺少钾元素,在生长过程中代谢过程容易进行的不顺利 D幼儿缺碘影响生长发育,造成思维迟钝 9DHA(
4、C22H32O2)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俗称“脑黄金” ,具有增强记忆与思维能力、 提高智力等作用、下列关于 DHA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是一种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DHA 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1 C它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构成 D每一个 DHA 分子中含有 56 个质子 10下列有关资源、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燃冰和甲烷不是一种物质,可燃冰将成为未来的新能源 B空气中稀有气体含量较低,但其有广泛用途,如生产化肥、用于飞艇、电光源等 C因为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不到全球水储量的 1%,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 D提倡汽车使用液化石油气作燃料,既能减少空气污染,又能防止二氧化碳的产
5、生 11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铜和稀硫酸都能导电 都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B 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 两种物质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不同 C 酸、碱、盐溶液均为混合物 它们均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D 氯化钠加入水中,溶液有咸味 钠离子和氯离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运动到水分 子之间,且钠离子和氯离子有咸味 AA BB CC DD 12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要区分的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氯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 加入稀盐酸 加入硝酸银溶液 B 尿素和氯化铵 加熟石灰研磨 闻气味 C 蚕丝和锦纶 灼烧闻气味 抽丝拉拽 D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通过
6、氧化铜 通入紫色石蕊溶液 AA BB CC DD 13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一定温度下,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B温度为 t2时,将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时,析出的晶体的质 量甲一定大于乙 Ct1时,140g 乙溶液中含有乙物质的质量一定小于 40g D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温度由 t1升至 t2时,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甲 大于乙 1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少量) 试剂 除杂操作方法 A 氯化钠溶液 碳酸钠 稀盐酸 加
7、入适量的稀盐酸,蒸发、结晶 B N2 CO2 木炭 通过足量的炽热的木炭层 C H2O 植物油 洗涤剂 加入适量的洗涤剂,振荡,搅拌 D NaCl 溶液 Ca(OH)2 CO2 通入 CO2至恰好不再产生沉淀,过滤 AA BB CC DD 15童童同学将一定量的氧化铜粉末加入到 100g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4%的稀硫酸中,充分 反应后固体全部消失,为了避免该废液排放造成污染,他又向废液中加入 20g 铁粉,充 分反应后过滤,滤渣的质量为 20g,加稀硫酸时所消耗的氧化铜质量是( ) A8g B10g C12g D14g 二、非选择题: (共二、非选择题: (共 40 分)分) 16 (5 分
8、)2018 年 2 月平昌冬奥会上,我国体育运动员打破世界记录强势夺冠,为国家赢 得了多枚金牌,作为中国人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运动员之所以取得如此好的成绩,首先运动员的块肌纤维在肌肉中的含量比普通人 要高,从肌肉力学的角度分析,块肌纤维多,爆发力就会更强,人体肌肉的主要成分是 (除水外) 。同时,选手的血液中血红蛋白数量比其他人高出百分之三十,血红蛋白是由 蛋白质和血红素构成的,在肺部血红蛋白中血红素的 (填符号)与氧结合成为氧 合血红蛋白。此外,选手的骨质硬,使骨骼具有坚硬结构支架的物质中含有的一种金属 元素是 (填符号) 。 (2)科学的饮食也是运动员获得成功
9、的重要因素,每餐中的蔬菜和水果为运动员提供了 丰富的维生素,维生素在人体中的作用是 。为了提高蔬菜和水果在种植过程中抗 寒抗旱的能力,应施加的一种化肥是 (填化学式) 。水分代谢的正常进行,在运 动过程中也是十分重要的,运动饮料中含有 (填两种离子符号) ,它们在细胞外 液和细胞内液中各自保持一定的浓度,维持人体内水分的分布。 17 (5 分)随着交通安全意识的提高,很多司机喝完酒后都会找代驾,代驾在独自回家时, 会利用一种折叠电动车,这种电动车以轻便,易携带为主要优点。 (1)图中这款电动折叠自行车的重量只有 9.6 千克,其车架所用的材料具有的性质 是 。 A密度小,强度高 B密度大,抗腐
10、蚀性好 C熔点低,密度小 (2)该种电动自行车行走时的能量转化全过程为 (用“”表示) ;电动车的推 广减少了摩托车等使用汽油或柴油作燃料的交通工具, 同时减少了 等有害气体的 排放。 (填两种) (3) 车体部分使用工程塑料, 工程塑料是塑料的一种, 塑料部件利用了塑料的 等 优点,其中一种工程塑料名称是聚甲醛,化学式为(CH2O)n,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为 。 18 (3 分)如图是甲烷燃烧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 B 中补充画出相关粒子图形,使其表示正确。 (2)点燃的条件下,A 到 B 的过程表示的是在点燃条件下,甲烷分子分解成碳原子和氢 原子,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B
11、到 C 的过程表示的是 。 (3)请从微观解释 C 是由两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 19 (4 分)分类、类比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学习方法。 (1)初中化学有许多实验,若按照实验目的分类,可将实验 (填字母)分为一 类;分类的依据是 。 A水通电的实验 B硫在氧气 中燃烧实验 C甲烷燃 烧,罩一个 内壁涂有澄 清石灰水的 烧杯 D酸和碱能否发生反应的实验 (2)磷酸盐、磷酸氢盐的溶解性和碳酸盐相似,磷酸二氢盐和碳酸氢盐溶解性相似,则 磷酸钡的溶解性为 (填“可溶”或“微溶”或“难溶” ) ,碳酸钙可以和水、二氧 化碳(看做碳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钙,请写出向磷酸钙固体中加入磷酸(H3PO4)溶液 生成
12、磷酸二氢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0 (7 分)童童同学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的仪器如图,请回答下来问题: (1)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 (填序号)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此方法收集氧气,集气瓶中气体已收集满的现象 是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 (填序号) ,若要得 到干燥的二氧化碳需要在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之间连接 F,F 中盛装的试剂 。 (3)通过上述两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我们可以总结出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的因 素为 ; 。 21 (4 分)A、B、C、D、E、F 分别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它们的
13、全部反应和转 化关系如图所示( “”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 物质,且省略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条件) ,已知 B 的溶液为蓝色,E 为酸,A、C、D、 F 均为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 C 和 D 的化学式 C ,D ; (2)E 与 F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在溶液中 A 生成 B 发生置换反应的现象为 。 22 (5 分)某粗盐样品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镁和不溶性杂质,希溪同学取该样品进行如下 实验: (1)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根据产生沉淀质量求解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质量(X)的比例式为 ; (3)所取滤液中氯化镁的质
14、量是 ; 23 (7 分)童童同学在学习完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后,做了如下实验: 观察与讨论甲实验时观察到了 现象,童童同学将甲、乙实验后废液混合起来对 废液进行处理,混合过程中产生气泡,过滤,得到滤液 A,则产生气泡一定发生反应的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提出问题:滤液 A 中的含有哪些离子? 猜想与假设:婷婷同学猜想:Na+、Cl 童童同学猜想:Na+、Cl 、CO 32 、SO 42 希溪同学猜想:Na+、Cl 、Ba2+、H+ 实验与探究:为得出有关滤液成分的准确结论,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其现象和结论如 图: 评价交流请对童童同学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给予评价 ;根据希溪同学的实验 现象及
15、综合分析,最终可以得出滤液中含有的离子是 (填符号) ;在加入适量的 氯化钡溶液过程中滤液 A 的离子变化情况如图 1 所示, 和分别表示的是 (填 符号) 。 归纳总结通过以上实验我们能够总结出, 在研究反应后溶液中离子成分时, 首先应该根 据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判断出 的离子,如果溶液中含有多种需要待测定的离子时, 应该选择一种 的试剂,根据现象确定溶液中的离子成分。 2020 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化学模拟题(四)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化学模拟题(四)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3
16、0 分)分) 1 (2 分)2020 年中考即将来临,同学们都在紧张的学习,为了让大家每天的营养均衡,下 面是希溪妈妈为他准备的午餐,你认为搭配合理的是( ) A B C D 【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和合理膳食的原则,结合题中所给 的食谱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结合题意,炒面和米饭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清蒸鲈鱼中含有蛋白质和无机盐; 红焖肉富含油脂、蛋白质与无机盐;白灼西生菜和家常凉菜富含维生素。由均衡膳食的 原则可知: A该组合缺乏维生素,不合题意; B该组合中六种营养素均含有,符
17、合题意; C该组合缺乏蛋白质,不合题意; D该组合缺乏糖类、油脂等,不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吃得营养,吃出健康”是人类普遍的饮食追求,本题考查了人体所需的六大营 养素,同时告诫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营养物质的均衡搭配,要合理膳食。 2 (2 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收集一氧化碳 B检验二氧化碳 C稀释浓硫酸 D熄灭酒精灯 【分析】A、根据收集一氧化碳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二氧化碳的检验分析。 C、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 【解答】解:A、一氧化碳不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操作
18、正确; B、二氧化碳的检验应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操作错误;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 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 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3 (2 分)下列过程中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B二氧化碳灭火 C水滴石穿 D塑料袋加热封口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探
19、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二氧化碳灭火、塑 料袋加热封口都属于化学变化;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的特征是: 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B、二氧化碳灭火,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C、水滴石穿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D、塑料袋加热封口,塑料熔化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D。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4 (2 分)下列物质
20、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 A氯化钠制纯碱 B 氢氧化钠制肥皂 C聚乙烯制塑料大棚 D钢化玻璃制船体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解题时根据物质的性质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A由侯氏制碱法的原理可知,可用氯化钠制备纯碱,选项说法正确; B氢氧化钠可用于制肥皂,选项说法正确; C聚乙烯可用于制塑料大棚,选项说法正确; D制船体的不是钢化玻璃而是玻璃钢,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用途,解题时根据物质的性质来分析即可。 5 (2 分)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工业生产的氧气,一般通过降温贮存在蓝色钢瓶中 B用厨房洗涤剂或纯碱溶液除去厨房水槽中的油污 C燃气灶的火焰出现
21、橙色或黄色时,可调小炉具的进气口 D为防止自行车链条生锈,用机油涂在自行车链条上 【分析】A根据氧气的储存方法来分析; B根据除油污的方法来分析; C根据燃料不充分燃烧的改进措施来分析; D根据防锈的措施来分析。 【解答】解:A工业生产的氧气,一般通过加压贮存在蓝色钢瓶中,选项说法错误; B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纯碱溶液显碱性,能与油污反应,所以用厨房洗涤剂或纯 碱溶液除去厨房水槽中的油污,选项说法正确; C燃气灶的火焰出现橙色或黄色时,是因为燃气不充分燃烧造成的,可调小炉具的进气 口或调大进风口,选项说法正确; D铁与氧气、水共存时会发生锈蚀,将机油涂在自行车链条上可以隔绝铁与氧气、水的
22、接触,达到防锈的目的,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解题时根据物质的性质来分析解答即可。 6 (2 分)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氢气通入灼热的氧化铜中:黑色固体逐渐变成紫红色固体,试管口产生无色的水 B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C向氢氧化镁中加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D将高锰酸钾加入到汽油中:很快溶解形成紫红色溶液 【分析】A、根据氢气具有还原性,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盐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高锰酸钾难溶于汽油,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氢
23、气具有还原性,能与通入灼热的氧化铜中,黑色固体逐渐变成紫红色 固体,试管口产生无色的水,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B、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溶液,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颜色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氢氧化镁难溶于水,向氢氧化镁中加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故 选项说法正确。 D、将高锰酸钾加入到汽油中,不溶解,无明显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盐和碱的化学性质、氢气具有还原性等即可正确解答,在 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物质颜色的变化、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7 (2 分)下列应用的原理(用化学
24、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 A干粉灭火器灭火时发生的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 复分解反应 B碳酸根离子的检验:Na2CO3+Ca(OH)2CaCO3+2NaOH 复分解反应 C氢气在氯气中燃烧:H2+Cl22HCl 化合反应 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uO+COCu+CO2 置换反应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 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若化学方程式书写正 确,再根据反应特征确定基本的反应类型(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 。 【解答】解:A、干粉灭火器灭火时发生的反应是碳酸氢钠
25、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 氧化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HCO3Na2CO3+H2O+CO2,故选项错误。 B、检验碳酸根离子应使用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故选项错误。 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 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正确。 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但该反应的反应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 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 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掌握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特征是 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 (2 分)关注健康,预防疾病。下列
26、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多食用奶制品、虾皮等富含钙元素的食物可以预防佝偻病和发育不良 B用 pH 试纸测定人体血浆的正常的 pH 范围是 7.357.45 C人体缺少钾元素,在生长过程中代谢过程容易进行的不顺利 D幼儿缺碘影响生长发育,造成思维迟钝 【分析】A、根据钙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来分析; B、根据 pH 试纸测得结果取整数来分析; C、根据钾离子的作用来分析; D、根据碘元素的生理功来分析。 【解答】解:A、多食用奶制品、虾皮等富含钙元素的食物可以预防佝偻病和发育不良, 故叙述正确; B、用 pH 试纸测得结果取整数,健康人体内血浆的 pH 范围是 7.357.45,不是用 pH 试
27、纸测得,故叙述错误; C、钾元素对于维持人体内水分和体液的 pH 起重要作用,而不是调节代谢过程,故叙述 错误; D、幼儿缺锌元素影响生长发育,造成思维迟钝,故叙述错误。 故选:A。 【点评】 “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对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考查 也就成了热点之一,特别是它们的分类、存在形式、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缺乏症,摄 入时的注意事项等内容。 9 (2 分)DHA(C22H32O2)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俗称“脑黄金” ,具有增强记忆与思维 能力、提高智力等作用、下列关于 DHA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是一种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DHA 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1
28、C它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构成 D每一个 DHA 分子中含有 56 个质子 【分析】A根据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来分析; 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 C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 D根据物质的分子结构来分析。 【解答】解:ADH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222+132+162328,但高分子化合物 的相对分子质量高达几万、甚至几十万,因此 DHA 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选项说法错 误; BDHA 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32) : (162)1:1,故选项说法正确; CDHA 是由 DHA 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D一个 DHA 分子是由 22 个碳原
29、子、32 个氢原子和 2 个氧原子构成的,其中的质子数 为 226+321+28180,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 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2 分)下列有关资源、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燃冰和甲烷不是一种物质,可燃冰将成为未来的新能源 B空气中稀有气体含量较低,但其有广泛用途,如生产化肥、用于飞艇、电光源等 C因为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不到全球水储量的 1%,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 D提倡汽车使用液化石油气作燃料,既能减少空气污染,又能防止二氧化碳的产生 【分析】A根据物质组成以及可燃冰的作用来分析; B
30、根据稀有气体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C根据淡水资源储量来分析; D根据物质的性质来分析。 【解答】解:A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与甲烷不是同一种物质,可燃冰的储量丰富, 完全燃烧几乎没有残渣,是未来的新能源,选项说法正确; B稀有气体不能用于制化肥,选项说法错误; C 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不到全球淡水储量的 2.5%, 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 不是 1%, 选项说法错误; D液化石油气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不能防止二氧化碳的排放,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性质与用途、水资源、化石燃料等,同学们要 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
31、主要出现在 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1 (2 分)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铜和稀硫酸都能导电 都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B 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 同 两种物质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不同 C 酸、碱、盐溶液均为混合物 它们均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D 氯化钠加入水中, 溶液有咸味 钠离子和氯离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运动到水分子之 间,且钠离子和氯离子有咸味 AA BB CC DD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 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 “两小运间,同 同不不” ,结合事实、溶液和金属导
32、电的原因,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铜和稀硫酸都能导电,分别是因为金属中存在能自由移动的电子、稀硫 酸中存在能自由移动的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两种物质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不同,即 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 C、酸、碱、盐溶液均为混合物,是因为它们中均含有水分子,还含有不同种的离子,故 选项说法错误。 D、氯化钠加入水中,溶液有咸味,是因为钠离子和氯离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运动到水分 子之间,但有咸味钠离子和氯离子聚集体表现出来的性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 “两小运间,同同不
33、不” ) 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2 (2 分)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要区分的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氯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 加入稀盐酸 加入硝酸银溶液 B 尿素和氯化铵 加熟石灰研磨 闻气味 C 蚕丝和锦纶 灼烧闻气味 抽丝拉拽 D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通过氧化铜 通入紫色石蕊溶液 AA BB CC DD 【分析】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 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解答】解:A、稀盐酸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与氯化钠溶液不反应, 可以鉴别;氯化钠
34、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均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分别生成氯化银、碳酸银 白色沉淀,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B、氯化铵与熟石灰研磨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尿素不能,可以鉴别; 均没有 明显气味,用闻气味的方法无法鉴别,故选项错误。 C、灼烧闻气味,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蚕丝,产生特殊气味的是锦纶;锦纶线弹性比蚕 丝好,用拉拽比较弹性的方法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 D、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在常温下不反应,不能鉴别,不符合要求,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解答物质的鉴别题时要熟练掌握鉴别的物质的性质,然后选 择适当的试剂或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 13 (2 分)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
35、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一定温度下,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B温度为 t2时,将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时,析出的晶体的质 量甲一定大于乙 Ct1时,140g 乙溶液中含有乙物质的质量一定小于 40g D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温度由 t1升至 t2时,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甲 大于乙 【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 升高而增大,而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乙大;A、溶质质量的比较; B、温度为 t2时,将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时,析出的晶
36、体的质 量甲一定大于乙正确; C、t1时,140g 乙溶液中含有乙物质的质量一定小于 40g 错误; D、质量分数大小的比较。 【解答】解:A、在一定温度下,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甲一定大 于乙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溶液的质量;故选项错误; B、温度为 t2时,将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时,析出的晶体的质 量甲一定大于乙正确,因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乙大;故选项正确; C、t1时,140g 乙溶液中含有乙物质的质量一定小于 40g 错误,还可能等于 40g;故选 项错误; D、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温度由 t1升至 t2时,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还
37、 是相等,甲大于乙错误,因为升温甲和乙的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 还考查了有关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等,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4 (2 分)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少量) 试剂 除杂操作方法 A 氯化钠溶液 碳酸钠 稀盐酸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蒸发、结晶 B N2 CO2 木炭 通过足量的炽热的木炭层 C H2O 植物油 洗涤剂 加入适量的洗涤剂,振荡,搅拌 D NaCl 溶液 Ca(OH)2 CO2 通入 CO2至恰好不再产生
38、沉淀,过滤 AA BB CC DD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 ,是 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 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A、碳酸钠能与适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无需进行蒸 发、结晶,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CO2能与炽热的木炭层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一氧化碳, 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不能除去杂质,故选项所采 取的方法错误。 D、二氧化
39、碳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至恰好不再产生沉淀,过滤, 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故选:D。 【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 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5(2分) 童童同学将一定量的氧化铜粉末加入到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的稀硫酸中, 充分反应后固体全部消失, 为了避免该废液排放造成污染, 他又向废液中加入 20g 铁粉, 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的质量为 20g,加稀硫酸时所消耗的氧化铜质量是( ) A8g B10g C12g D14g
40、 【分析】 要使加入的铁粉和得到的固体质量相等必须使硫酸消耗多余的 Fe: 从 CuSO4+Fe FeSO4+Cu,可以看出铁转化出铜,这是一个使固体质量增加的过程,而题目明确的说 明过滤后的固体质量与投入的铁粉质量相同,这只能说明氧化铜被溶解后,硫酸仍然有 剩余,剩余的硫酸继续消耗铁粉,且消耗铁粉的质量与前一步固体增加的质量相等;利 用这一等量关系,计算所加入氧化铜的质量; 【解答】解: (1)设原先氧化铜的质量为 m,则与氧化铜反应的硫酸的质量 x,生成硫 酸铜的质量 y CuO+H2SO4CuSO4+H2O 80 98 160 m x y x,y2m 设加入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充分反应固体增
41、加的质量为 a; 与剩余稀硫酸反应的铁的质量为 b。 Fe+CuSO4FeSO4+Cu 固体质量增加 56 160 64 64568 2m a a0.1m Fe+H2SO4FeSO4+H2 56 98 b 100g14% b80.7m 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不变, 即与硫酸反应消耗铁的质量等于与硫酸铜反应固体增加的质量, 即:ab 0.1m80.7m,解得 m10g 故选:B。 【点评】分析固体质量不变的原因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要使加入的铁粉和得到的固体质 量相等必须使硫酸消耗多余的 Fe,且消耗铁粉的质量与置换出铜固体增加的质量相等。 二、非选择题: (共二、非选择题: (共 40 分)分) 16
42、(5 分)2018 年 2 月平昌冬奥会上,我国体育运动员打破世界记录强势夺冠,为国家赢 得了多枚金牌,作为中国人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运动员之所以取得如此好的成绩,首先运动员的块肌纤维在肌肉中的含量比普通人 要高,从肌肉力学的角度分析,块肌纤维多,爆发力就会更强,人体肌肉的主要成分是 蛋白质 (除水外) 。同时,选手的血液中血红蛋白数量比其他人高出百分之三十,血红 蛋白是由蛋白质和血红素构成的,在肺部血红蛋白中血红素的 Fe2+ (填符号)与氧 结合成为氧合血红蛋白。此外,选手的骨质硬,使骨骼具有坚硬结构支架的物质中含有 的一种金属元素是 Ca (填符号) 。 (
43、2)科学的饮食也是运动员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每餐中的蔬菜和水果为运动员提供了 丰富的维生素, 维生素在人体中的作用是 调节新陈代谢, 预防疾病, 维持身体健康 。 为了提高蔬菜和水果在种植过程中抗寒抗旱的能力,应施加的一种化肥是 Ca3(PO4)2 (填化学式) 。水分代谢的正常进行,在运动过程中也是十分重要的,运动饮料中含有 Na+、K+ (填两种离子符号) ,它们在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中各自保持一定的浓度,维 持人体内水分的分布。 【分析】 (1)人体肌肉中主要的营养素是蛋白质(除水外) ;血红蛋白是由蛋白质和血红 素构成;使骨骼具有坚硬结构支架的物质中含有的一种金属元素是钙元素; (2)根
44、据维生素的作用分析;根据化肥的功能分析;运动饮料中含有钾离子、钠离子; 【解答】解: (1)人体肌肉中主要的营养素是蛋白质(除水外) ;血红蛋白中血红素的亚 铁离子与氧结合成为氧合血红蛋白;使骨骼具有坚硬结构支架的物质中含有的一种金属 元素是钙元素; (2) 维生素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 预防疾病、 维持自身健康的作用; 磷肥如 Ca3 (PO4) 2能提高蔬菜和水果在种植过程中抗寒抗旱的能力;运动饮料中含有钾离子、钠离子,们 在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中各自保持一定的浓度,维持人体内水分的分布。 故答案为: (1)蛋白质;Fe2+; Ca; (2)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Ca3 (P
45、O4) 2; Na+、K+。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点较多,但难度不大,属于基本化学知识的简单应用,需认真分 析。 17 (5 分)随着交通安全意识的提高,很多司机喝完酒后都会找代驾,代驾在独自回家时, 会利用一种折叠电动车,这种电动车以轻便,易携带为主要优点。 (1)图中这款电动折叠自行车的重量只有 9.6 千克,其车架所用的材料具有的性质是 A 。 A密度小,强度高 B密度大,抗腐蚀性好 C熔点低,密度小 (2)该种电动自行车行走时的能量转化全过程为 化学能电能机械能 (用“” 表示) ;电动车的推广减少了摩托车等使用汽油或柴油作燃料的交通工具,同时减少了 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或氮氧化物)
46、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填两种) (3) 车体部分使用工程塑料, 工程塑料是塑料的一种, 塑料部件利用了塑料的 密度小、 耐腐蚀、易加工 等优点,其中一种工程塑料名称是聚甲醛,化学式为(CH2O)n,其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H2O)n+nO2nCO2+nH2O 。 【分析】 (1)根据材料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2)根据电动车行驶过程的能量变化、电动汽车的优点来分析; (3)根据塑料的性质与用途、物质燃烧的原理来分析。 【解答】解: (1)图中这款电动折叠自行车的重量只有 9.6 千克,其车架所用的材料具有 密度小、硬度大的性质;故填:A; (2)电动自行车行走时的能量转化全过程为化学能转化
47、为电能,电能再转化为机械能; 电动车的推广减少了摩托车等使用汽油或柴油作燃料的交通工具, 同时减少了一氧化碳、 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排放;故填:化学能电能机械能;一氧化碳、二 氧化硫(或氮氧化物) ; (3)车体部分使用工程塑料,工程塑料是塑料的一种,塑料部件利用了塑料的密度小、 耐腐蚀、易加工等优点,其中一种工程塑料名称是聚甲醛,化学式为(CH2O)n,聚甲 醛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故填: 密度小、 耐腐蚀、 易加工;(CH2O) n+nO2 nCO2+nH2O。 【点评】本题考查了材料的性质和使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8 (3 分)如图是甲
48、烷燃烧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 B 中补充画出相关粒子图形,使其表示正确。 (2)点燃的条件下,A 到 B 的过程表示的是在点燃条件下,甲烷分子分解成碳原子和氢 原子,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B 到 C 的过程表示的是 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结合成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水分子 。 (3) 请从微观解释 C 是由两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每种 (每一种) 分子均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 【分析】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2)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来分析; (3)根据微观示意图以及混合物的判断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 (1)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保持不变,所以 B 图中应补充一个 氢原子;故填: ; (2) 图 B 中的每 2 个氢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