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 ,大小:116.60KB ,
资源ID:141860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14186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 学案(含答案))为本站会员(星星)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 学案(含答案)

1、第第 3 课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促进民族大融合 目标导航 1.了解孝文帝改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重点) 2.理解孝文帝改革在北魏政权封 建化进程中的作用。(重点)3.认识孝文帝改革对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的历史意义。(难点) 一、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1农业的发展 (1)农业生产工具改进,耕作技术提高。 (2)重视兴修水利。 (3)经济作物的种植及畜牧业得到发展。 2手工业的成就 (1)丝织业发展达到魏晋以来的最高水平。 (2)制瓷业的发展对唐宋时期北方制瓷业的繁盛有直接影响。 3商业的活跃 (1)洛阳出现许多大市场,交易活跃。 (2)重新铸造铜钱,货币交易代替实物交易,对外贸易有长足发展。 思维点拨

2、1北魏经济发展原因:一是黄河流域的统一;二是社会相对稳定;三是孝文帝改革政策的推 动;四是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五是各民族之间的交流。 2北魏的生产方式经历了由游牧到农耕的变化,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促进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二、政权封建化的加速 1原因:迁都洛阳后,鲜卑族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与制度。 2内容 措施 表现 尊儒崇经,兴办学校 孝文帝在洛阳建立孔子庙,亲自祭拜;下诏兴办太学,广招 生员,教授儒家经典 恢复汉族礼乐制度 孝文帝亲自制定各种礼仪制度,废置鲜卑族的祭祀礼仪,改 用汉族的祭祀礼仪,要求臣民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方式 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 模仿汉族官制,将北魏官制定为九品;修订律令,

3、废除一些 落后的残酷刑律,适应中原地区的法律需要 3.影响: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对北魏社会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历史认识 封建化一般是指封建生产方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指在封建生产关系的主导下,各种非封 建因素向封建因素的转化。其基本内容是土地占有制的封建主义和封建社会两个对立阶级 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形成。 三、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1表现 (1)鲜卑生活习惯的汉化。 内迁的鲜卑劳动者成为中原农民,贵族成为封建地主。 经济生活的变化促使习俗的改变,汉族的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风俗习惯的主体。 (2)鲜卑文化融入汉族文化。鲜卑族原有的文化精华融入汉族文化之中,特别是鲜

4、卑族畜牧生 产的经验和技能,在北方汉人中得到传播;汉人从服饰上或从风度上深受鲜卑文化的影响。 2意义:孝文帝改革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 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历史认识 从经济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向农耕经济转变的过程;从文化风俗角度 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文化汉化的过程;从社会整体发展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使少数 民族封建化的过程。 史论要旨 1孝文帝改革推动了北魏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进步。 2孝文帝改革使鲜卑族全面汉化,消除了民族隔阂,推动了以鲜卑族为中心的北方民族的大 融合,为国家重新统一奠定了基础。 3孝文帝改革是

5、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政权的一次改革,它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 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知识图示 主题 全面认识孝文帝改革 史料一 北魏迁都后“洛阳大市,周围百里”“青槐荫陌,绿树垂庭,天下难得之货咸悉 在焉”“葱岭以西至于大秦,百国千城,莫不欢附;商胡贩客,日奔塞下。是以附化之 民万有余家”。洛阳伽蓝记 史料二 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孝文帝改革“不期然地做了中国再统一的工具”。 史料解读 表明北魏孝文帝进行改革后,北方的社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商业也日趋活跃, 洛阳伽蓝 记描述的正是这方面的情况。 “不期然”表明北魏孝文帝改革主观目的和客观效果的不一致性。 问题思考 (1)据史料一概括北魏孝文

6、帝改革之后的社会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 提示 社会情况:社会经济发展,都市繁华;民族融合;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加强。 原因:迁都洛阳,洛阳成为政治、经济中心;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等改革措施;各地商人 往来的促进作用。 (2)据史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提示 改革的主观目的是缓和社会矛盾,改变北魏落后局面,巩固统治。改革的客观效果是 促进了民族融合,为隋唐大一统奠定基础。 全面认识北魏孝文帝改革 (1)特点 是少数民族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措施全面、影响深远的一次封建化改革。 分前后两个阶段进行,前期改革是在冯太后的主持下进行,重点是建立各种新制度。后期 改

7、革是孝文帝亲自主持的,重点是改革鲜卑族原有的风俗习惯,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 方式。 (2)作用 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化发展。 接受了汉族的先进制度与文化,加速北魏政权的封建化。 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重新走向统一奠定了 基础。 (3)成功原因 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这是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 内容全面,措施得力。 1我们肯定北魏孝文帝改革,主要是因为,改革( ) A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 B得到了汉族地主的支持 C解除了南朝的威胁 D巩固了鲜卑贵族的统治 答案 A 2孝文帝时期,推行按人口授田、受田者负担国家赋役和兵役的均田制。从物质文明演进的 角度

8、看,该制度的作用是( ) A缓和北魏的阶级矛盾 B促使鲜卑族从游牧转向农耕 C创立了新的政治制度 D推动各民族间的进一步交融 答案 B 解析 均田制的推行,促使鲜卑族从游牧转向农耕,体现出物质文明的进步,故 B 正确;其 他三项错误。 3我们说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时代的潮流,这种时代的潮流是指( ) 民族融合的潮流 北方地区封建化的潮流 北方少数民族汉化的潮流 南北朝时期 各国纷纷通过改革实现富国强兵的潮流 A B C D 答案 A 4移风易俗是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的重要着眼点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与戎翟同俗,有虎狼之心,贪戾好利而无信,不识礼义德行,苟有利焉,不顾亲 戚兄

9、弟,若禽兽耳。战国策 魏策三 材料二 从服装和语言的改革说来,鲜卑旧服不合于“华夏衣冠”传统,也不适宜于中原农 业社会的生活, 鲜卑语言不适宜于作全社会的交际工具。 翦伯赞主编 中国史纲要 材料三 古今言者,胥以为商君变秦,为废仁义而即暴戾,若由文而退之野。是岂知商君之 为缘饰秦人戎狄之旧俗,而使渐进于华夏之文耶?凡商君之法,多袭秦旧,而非商君之自我 作古。蒙文通古史甄微 秦之社会 材料四 此汉化政策其子孙遵行不替, 及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其汉化程度更为增高, 至宣武、 孝明之世,则已达顶点,而逐渐腐化矣。然同时边塞六镇之鲜卑及胡化之汉族,则仍保留其 本来之胡化, 而不为洛都之所浸染六镇鲜卑及

10、胡化汉族既保持胡部特性, 而不渐染汉化, 则为一善战之民族,自不代言。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秦国民风特点和中原看待秦国、北魏旧俗所体现的观念。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袭秦旧”与“进华夏”并举的措施;根据材料三、四指出 北魏移风易俗的两种不同趋势。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当时移风易俗的认识。 答案 (1)特点:尚武(强悍);轻义(重利);缺乏诚信。 观念:华夷有别(或华夷之辨、华夏与戎狄、戎翟有别)。 (2)措施:奖励军功,禁止私斗;制定秦律,法律治理。 趋势:(中原)鲜卑汉化与(边塞)汉族胡化。 (3)认识:改革推动移风易俗,移风易俗又影响着改革;华夷有别的观念影响改革者移风易俗 的取向;移风易俗过度不利于原有风俗或特性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