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2 ,大小:212.66KB ,
资源ID:138405      下载积分:2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13840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年5月上海市闵行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为本站会员(h****3)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年5月上海市闵行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1、2020 年上海市闵行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年上海市闵行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5 月份)月份) 一、选择题(每题一、选择题(每题 1 分,共分,共 20 分)分) 1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氮气液化 B钢铁生锈 C铁水铸锅 D胆矾研碎 2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 AHg BZn CMg DSi 3和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 A碳 60 B活性炭 C木炭 D焦炭 4属于溶液的是( ) A矿泉水 B果酱 C冰水 D酸奶 5四种溶液的 pH 如图所示,其中碱性最强的是( ) AA BB CC DD 6有关 KNO3说法错误的是( ) A类别:正盐 B焰色反应:黄色 C组成:含硝酸根 D用途:复合肥

2、料 7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 AO2:2 个氧原子 B2Zn:2 个锌原子 CNe:1 个氖元素 D:+2 价铜原子 8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读取液体体积 B、称量 NaOH 固体 C、夹持蒸发皿 D、检查装置气密性 AA BB CC DD 9化学变化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 ) A化合价 B原子团 C分子 D原子 10物质的用途既与化学性质有关又与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 A食盐:融雪剂 B金刚石:切割玻璃 C盐酸:除铁锈 D二氧化碳:灭火 11有关水净化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过滤除去难溶性杂质 B通入氯气杀菌消毒 C加入明矾使小颗粒凝聚与水分层 D通过活性炭可使某些有害物质转化

3、为无害物质 12将酒精灯的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使燃烧更旺的原因是( ) A减少酒精的挥发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13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B打开浓盐酸瓶盖,瓶口有大量白雾 C在氯化铜溶液中加入银片,析出红色团体 D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 2:1 14设计方案可行且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正常雨水呈酸性的原因:CO2+H2OH2CO3 B实验室制取氢气:Cu+H2SO4CuSO+H2 C实验室制取 CO2:CaCO3+H2SO4CaSO4+H2O+CO2 D用点燃法除去 C

4、O2中混有的少量 CO:2CO+O22CO2 15各组物质不能按照关系图(其中“”表示反应一步完成)相互转化的是( ) 选项 A B C D 甲 C CaO KOH BaCO3 乙 CO CaCl2 KCl BaCl2 丙 CO2 CaCO3 KNO3 Ba(NO3)2 AA BB CC DD 16如图实验(装置气密性好) ,三种固体质量相同,分别滴入相同体积的浓度 8%盐酸,a 处连接压强传感器,压强随时间变化图象正确的是( ) A B C D 17两两混合不能鉴别的一组溶液是( ) ANa2SO4、Na2CO3、BaCl2、HCl BKOH、H2SO4、KCl、酚酞试液 CK2CO3、HC

5、l、石蕊试液、NaOH DNa2CO3、HNO3、CuSO4、Ba(NO3)2 18有关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能与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B均一、稳定、澄清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反应物只有一种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 D元素存在形态发生改变的反应一定是化学变化 19某混合溶液含有一定量的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钡,为逐一分离其中的金属元素,所加 试剂均过量,且理论上氢氧化钠的消耗量最少。所加试剂 13 顺序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氯化钠、硫酸钠 B氯化钠、氢氧化钠、硫酸钠 C氯化钠、稀硫酸、氢氧化钠 D硫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 20气体 X 可能含有氢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中的一种

6、或几种。某同学将气体 X 依次通 过灼热氧化铜、澄清石灰水和无水硫酸铜,观察到黑色固体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无水硫酸铜变蓝色。你认为气体 X 组成的可能性有( ) A2 种 B3 种 C4 种 D5 种 二、填空题(共二、填空题(共 18 分)分) 21 (8 分)春节期间我国爆发了新冠肺炎疫情,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公共场所常用“84” 消毒液或 75%酒精溶液消毒杀菌。 (1) “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 ,其中 Cl 元素的化合价是 , 它是由 2NaOH+Cl2NaClO+X+H2O 反应制得,其中 X 的化学式是 。 (2)酒精(C2H5OH) :物质分类中属于

7、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 ,其中碳、 氢原子物质的量之比是 , 23g 酒精中约含 个氢原子。 溶质质量分数为 75% 消毒酒精中“75%”的含义是 。 (3)如图是酒精完全燃烧的微观示意图。 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已知: “”的相对原子质量是“”的 n 倍,该反应中“”和“”的质量比 是 。 (用含 n 的式子表示) 22 (5 分)图 1 为 NaCl 和 KNO3的溶解度曲线。 (1)20时,KNO3的溶解度是 。 (2)50时,将 50g KNO3固体加入到 50g 水中得到的是 KNO3的 (填“饱和” 或“不饱和” )溶液,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保留到 0.1%

8、) 。 (3)除去 NaCl 溶液中混有少量的 KNO3,提纯 NaCl 的方法是 。 (4)20时,某同学进行了图 2 实验,得到相应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将降温至 20,均有晶体析出且 m(KNO3)m(NaCl) D将降温至 20,溶质的质量 23 (5 分)在一只烧杯中进行如图实验,补全实验报告: 序号 目的 步骤 现象与结论 探究 I加入 5mL 1%NaOH 稀溶液 滴加 2 滴酚酞试液 逐滴加入 1%稀盐酸并搅拌 酚酞的作用是 检验 NaOH 已变质 I加入少量样品 加入适量水溶液 加入 现象是 验证 KCl 不能无限溶

9、 解 I20时加入 50g 水 加入 10g KCl 并搅拌 至少加入 (已知:20,SKCl34g/100g 水) 三、简答题(共三、简答题(共 22 分)分) 24 (11 分)实验室常用以下装置制取气体,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编号 a 的名称 。 (2)实验室制取干燥氧气时,可以选用的装置是 (填装置编号) ,检验气体集满 的方法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基本类型是 。 (3)关于 B 与 C 装置相同点描述正确的是 。 I都可以随时添加液体 装置上的活塞都能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都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 都适用于固体与液体常温下的反应 (4)实验室用 5%过氧化氢溶液和

10、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充分反应后得到 0.05mol 氧气, 请问至少需要多少 g 过氧化氢溶液?(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 (5)小亮同学在实验室中制取 CO2气体后,对废液进行后续探究,他向一定质量的含 CaCl2和 HCl 的废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 Na2CO3溶液。实验过程中加入 Na2CO3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 1 所示,加入 Na2CO3溶液的质量 与溶液的 pH 变化关系如图 2 所示。 I图 1 中 0a 段的现象是 。 图 1 中 bc 段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图 2 中 dh 段之间(不包含 d 和 h 两点)溶液的溶质有 。 说法

11、错误的是 。 A图 1 中 bc 段反应过程中溶液的 pH 变化对应图 2 中 hk 段 B图 1 中 a 与 b 两点的溶液状态不同 C由图 1 和图 2 可推断 CaCl2溶液显中性 D图 1 中 x2b 25 (11 分)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 ,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可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为测 定某废铜屑(含铜、铜锈、氧化锌)中铜元素的含量,以便合理回收金属,化学小组取 一定质量的样品,分别用如下方法获取相关数据。 【查阅资料】铜锈的成分为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Cu2(OH)2CO32CuO+CO2+H2O Cu2(OH)2CO3+2H2SO42CuSO4+CO2+3H2

12、O 【设计与实验】 方法一:废铜屑铜 方法二: 【实验分析】 方法一:在装置 A 中添加用于通入 H2的玻璃导管 ;加足量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是 。 方法二: 装置 B 中 “足量无水硫酸铜” 的作用是 ; 过滤后滤液中的溶质是 。 此步骤还可证明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理由是 。 实验中,待锥形瓶内的反应结束后,可用注射器向瓶内多次来回推入空气,其目的 是 。为测定废铜屑中铜元素的含量,结合图中装置需要称量并记录的数据 有 、 。 【实验反思】 通过分析写出方法二比方法一的一条不足 。 2020 年上海市闵行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年上海市闵行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5 月份)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

13、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一、选择题(每题 1 分,共分,共 20 分)分) 1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 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 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解:A、氮气液化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错; B、钢铁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 C、铁水铸成锅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错; D、胆矾研碎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错; 故选:B。 【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

14、。判断的标准是 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 质形状的变化。 2 【分析】金属元素是指汉字中带有钅字旁,汞和金除外,剩余的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解答】解:A、Hg 属于金属元素,故 A 错; B、Zn 属于金属元素,故 B 错; C、Mg 属于金属元素,故 C 错; D、Si 属于非金属元素,故 D 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区别。 3 【分析】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要符合以 下两个条件:同种元素形成,不同单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判断同素异形体的关键

15、把握两点:同种元素形成,不同单质。 A、碳 60 和石墨是由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选项正确。 B、活性炭的主要成分是碳,属于混合物,不是单质,和石墨不互为同素异形体,故选项 错误。 C、木炭的主要成分是碳,属于混合物,不是单质,和石墨不互为同素异形体,故选项错 误。 D、焦炭的主要成分是碳,属于混合物,不是单质,和石墨不互为同素异形体,故选项错 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 判断是否互为同素异形体的关键要把握两点: 同种元素形成, 不同单质,这是解决此类题的关键之所在。 4 【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 物。 【

16、解答】解:A、矿泉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 A 正确; B、果酱不均一不稳定,属于悬浊液,故 B 错; C、冰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 C 错; D、酸奶不均一不稳定,属于乳浊液,故 D 错。 故选:A。 【点评】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 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 5 【分析】当溶液的 pH 等于 7 时,呈中性;当溶液的 pH 小于 7 时,呈酸性;当溶液的 pH 大于 7 时,呈碱性,且 pH 越大,碱性越强。据此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当溶液的 pH 大于 7 时,呈碱性,且 pH 越大,碱性越强,D 的

17、pH 最大, 碱性最强。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 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 pH 大小之间的关系是顺利解题的关键。 6 【分析】A、根据酸跟碱完全中和生成的盐属于正盐,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 KNO3中含有钾元素,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硝酸钾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进行分析 判断。 【解答】解:A、KNO3只有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属于正盐,故选项说法正确。 B、KNO3中含有钾元素,灼烧时通过钴玻璃观察火焰的颜色呈紫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C、硝酸钾中含有硝酸根,故选项说法正确。 D、硝酸钾中含有钾元素

18、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盐的化学性质、正盐的特征、复合肥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 本题的关键。 7 【分析】化学符号周围的数字表示不同的意义: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分子或离子 的个数;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几个原子构成一 个分子;元素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 【解答】解:A、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分子或离子的个数;O2:表示一个氧分 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2 个氧原子错误,故选项错误; B、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分子或离子的个数;2Zn:2 个锌原子正确,故选项正 确; C、Ne:1 个氖元素错误,

19、元素不能讲个数,故选项错误; D、元素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化合价是元素的,不是原子的化合价;故选项 错误; 故选:B。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化学式和离子符号的意义,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 学用语的书写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要加强练习,理解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 题和填空题中。 8 【分析】A、根据量筒的读数方法考虑; B、根据氢氧化钠的腐蚀性考虑; C、根据夹持蒸发皿的仪器考虑; D、根据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考虑。 【解答】解:A、量筒的读数方法: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 A 操作正确; B、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放在烧杯内称量,故 B 操作正确; C、夹持蒸发皿的仪

20、器是坩埚钳,故 C 操作错误; D、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连接装置,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导管口 有气泡冒出,说明气密性良好,故 D 操作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实验基本操作。 9 【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化学变化中化合价不一定会发生改变,如 CO2+H2OH2CO3,故选项 错误。 B、化学变化中原子团不一定会发生改变,如 CaCl2+Na2CO3CaCO3+2NaCl,故选项 错误。 C、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 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分子一定会发生改变, 故选项正确。

21、 D、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原子不会发生改变, 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变化的实质则是分子原子新的分子是正 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 【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 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 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等。 【解答】解:A、食盐做融雪剂,溶解性只与物理性质有关;故选项错误; B、金刚石:切割玻璃,硬度只与物理性质有关;故选项错误; C、盐酸

22、:除铁锈是利用盐酸的酸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D、二氧化碳:灭火,既利用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不能燃烧也不 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物质的性质,并能够在 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1 【分析】根据净化水的方法和原理分析判断。 【解答】解:A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选项描述正确; B净化水的过程中通入氯气可以杀菌消毒,选项描述正确; C明矾溶于水会吸收水中的悬浮杂质加速其沉降,即加入明矾使小颗粒凝聚与水分层, 选项描述正确; D活性炭具有

23、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但不能使某些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 物质,选项描述错误。 故选:D。 【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水的净化方法、原理和相关操作等。然后 结合实验情景和问题情景,细致地分析题意和实验信息,并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选择 好净化的方法,进行净化实验操作,或者是通过细心地思考、探究,来解答相关的实际 问题等。 12 【分析】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要达到着火 点;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有: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增大氧气的浓度,据此 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酒精灯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是增大了酒精 的挥发,

24、而不是减少酒精的挥发,故选项错误。 B酒精灯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是利用了增大可燃物与空气 的接触面积的原理;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是不变的,不能提高或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故选项错误。 C酒精灯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是利用了增大可燃物与空气 的接触面积的原理,而不是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故选项错误。 D酒精灯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是利用了增大可燃物与空气 的接触面积的原理,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 增大氧气的浓度)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 【分析】A、

25、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 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装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瓶口上方有白雾产生,故选项说 法正确。 C、银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弱,在氯化铜溶液中加入银片,不反应,无明显变化,故选项说 法错误。 D、电解水时,可观察到: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与电源负极相连 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多;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 1:2,故选项说法错误。

26、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金属的化学性质、常见物质燃烧的现 象等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烟和雾的区别、物质颜色的变化。 14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 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 【解答】解:A、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项正确。 B、铜的位置排在氢的后面,不能与稀硫酸反应,故选项错误。 C、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硫酸钙覆盖在碳酸钙表面,阻止反应 进一步进行,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 CO2,故选项错误。 D、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

27、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 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 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 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15 【分析】根据选项给出的物质名称,选择合适的反应,检验是否能一步完成。 【解答】解:A、碳与少量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与镁在点燃条件下生成碳和氧化镁,A 不符合题意; B、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

28、钠,碳酸 钙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B 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钾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氯化钾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钾和氯化银;硝 酸钾无法一步制得氢氧化钾,C 符合题意; D、碳酸钡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钡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 酸钡,硝酸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和硝酸钠,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根据已有知识,在情景相似的情况下,进行知识地大胆迁移,是解决新问题的 一种重要方法。 16 【分析】根据盐酸与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反应过程分析;气体压强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气压越大;与气体多少有关,气体分子数越多,压强越大。 【解答】解:瓶 1 中

29、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气压变大,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也 放热,反应完全后冷却过程气压减小;瓶 2 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放热,压强增大,冷却 过程气压减小,瓶 3 中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气压增大,完全反应时压 强达到最大值,之后不再变化; 故选:A。 【点评】明确酸的化学性质与影响气体压强的因素是解答本题关键。 17 【分析】在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的题目中,首先观察有无有特殊颜色的物质,若有,将 有颜色的溶液鉴别出来,然后再借用这种溶液鉴别其它溶液;若都没有颜色就将溶液两 两混合,根据混合后的现象进行分析鉴别。 【解答】解:A、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三种

30、溶液混合 时出现一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放出气体,该溶液为碳酸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产生气体的 溶液为盐酸,产生白色沉淀的为氯化钡;与碳酸钠溶液混合无任何明显现象的为硫酸钠 溶液;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B、两两混合,混合后变红色的是 KOH、酚酞试液,其余两两混合均无明显变化,采用 两两混合的方法不能鉴别,故选项正确。 C、石蕊试液是紫色的,能与石蕊试液混合显红色的是 HCl,能与石蕊试液混合显蓝色的 是NaOH、 K2CO3溶液, 再将盐酸滴加至碳酸钾、 氢氧化钠溶液中, 能产生气泡的是K2CO3, 无明显变化的是 NaOH,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D、CuSO4溶液是蓝色的,首先鉴别出蓝色的 C

31、uSO4溶液;能与 CuSO4溶液反应产生白 色沉淀的是 Ba(NO3)2溶液,能与 Ba(NO3)2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Na2CO3溶 液,无明显变化的是 HNO3溶液,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解此类题的思路是:先用物理性质,一般先看颜色、闻气味; 再用化学性质,用已鉴定出的药品依次去鉴别其他物质,有不同现象时方可鉴别。 18 【分析】A、根据酸的化学性质分析; B、根据溶液的概念分析; C、根据分解反应的概念分析; D、根据化学反应的概念分析; 【解答】解:A、能与酸反应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可能是两性氧化物,如氧化 铝,A 错误; B、均一、

32、稳定、澄清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B 错误; C、反应物只有一种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分解反应尖,如金刚石变成石墨是化学反应,但 不是分解反应,C 错误; D、元素以单质形式存的是游离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是化合态,元素存在形态发生改 变的反应一定是化学变化,D 正确; 故选:D。 【点评】明确酸的化学性质、溶液、分解反应及化学变化的概念是解答本题关键。 19 【分析】每加一种试剂只生成一种沉淀,Na2SO4能与硝酸银、硝酸钡反应,分别生成硫 酸银(硫酸银微溶于水,微容物溶解度较大也相当于沉淀) 、硫酸钡两种沉淀;NaOH 同 理,会得到氢氧化铜以及氧化银两种沉淀(氢氧化银不稳定会立刻分解成氧化

33、银沉淀) , 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每加一种试剂只生成一种沉淀,Na2SO4能与硝酸银、硝酸钡反应,分别生 成硫酸银 (硫酸银微溶于水, 微容物溶解度较大也相当于沉淀) 、 硫酸钡两种沉淀; NaOH 同理, 会得到氢氧化铜以及氧化银两种沉淀 (氢氧化银不稳定会立刻分解成氧化银沉淀) 。 则先加入 NaCl 溶液,与硝酸银反应生成 AgCl 沉淀;再加入 NaOH 溶液,与硝酸 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最后加入 Na2SO4,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盐的化学性质、题目的要求(每加一种试剂只生成一 种沉淀)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0 【

34、分析】根据通过灼热氧化铜、澄清石灰水和无水硫酸铜,观察到黑色固体变红,说明 存在还原性的气体;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原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或者是生成了二 氧化碳;无水硫酸铜变蓝色,说明生成了水蒸气或者是从石灰水中带出了水蒸气,进行 分析判断。 【解答】解:气体 X 可能含有氢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中的一种或几种。通过灼热氧 化铜、澄清石灰水和无水硫酸铜,观察到黑色固体变红,说明存在还原性的气体;澄清 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原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或者是生成了二氧化碳;无水硫酸铜变蓝 色,说明生成了水蒸气或者是从石灰水中带出了水蒸气。 氢气具有还原性,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蒸气,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与

35、氧化铜反应 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气体 X 可能是氢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也可能是一氧化碳,可能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 碳的混合物,可能是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物,可能是氢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 合物。故 X 组成的可能性有 5 种。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氢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并能灵活运用是正 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共二、填空题(共 18 分)分) 21 【分析】 (1)根据化合价原则、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回答。 (2)根据物质的组成、阿伏伽德罗常数、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计算; (3)根据酒精燃烧的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方程式的意义分析回答。 【解答】解: (

36、1)设氯元素化合价为 x,钠元素化合价是+1,氧元素化合价是2,根据 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有: (+1)1+x1+(2)10,解得:x+1; 由 2NaOH+Cl2NaClO+X+H2O 可知,反应前钠原子是 2 个,反应后应该是 2 个,其中 1 个包含在 X 中,反应前后氧原子都是 2 个,氢原子都是 2 个,反应前氯原子是 2 个, 反应后应该是 2 个,其中 1 个包含在 X 中,则 X 为 NaCl。 (2)酒精(C2H5OH)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由化学式的意义可知,其 中碳、氢原子物质的量之比是 2:61:3,23g;酒精中约含氢原子的个数是: 6.02102

37、361.806102个。溶质质量分数为 75%消毒酒精中“75%”的含义是:每 100 克酒精溶液中含有 75 克酒精。 (3) 酒精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化学方程式是: C2H5OH+3O22CO2+3H2O 由 方程式的意义可知,已知: “”的相对原子质量是“”的 n 倍,该反应中“” 和“”的质量比是: (2n3) : 【 (n+2)3】2n: (n+2) 。 故答案为: (1)+1;NaCl。 (2)有机物;1:3;1.8061024;每 100 克酒精溶液中含有 75 克酒精。 (3)C2H5OH+3O22CO2+3H2O;2n: (n+2) 。 【点评】本题所考查的知识点较多,

38、但难度不大,都是课本中的基础知识,加强基础知 识的学习和积累即可分析解答。 22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溶 液的状态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 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 从而确定提纯晶体的方法。 【解答】解: (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KNO3的溶解度是 31.6g; (2)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85.5g,所以将 50g KNO3固体加入到 50g 水中得到的是 KNO3的饱和溶液,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00%46.1%;

39、(3)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除去 NaCl 溶液中混有少量的 KNO3, 提纯 NaCl 的方法是蒸发结晶; (4)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 36g,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31.6g,50时,氯化钠的溶解 度是 37g,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85.5g,所以 A、中溶液的 20g 氯化钠和硝酸钾全部溶解,溶质、溶剂质量相等,所以溶质质量 分数相等,故正确; B、中溶液的硝酸钾可以全部溶解,氯化钠不能全部溶解,溶剂质量相等,溶质质 量不相等,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故错误; C、将降温至 20,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溶剂质量都是 100g,所 以均有晶体析出且 m(KNO3)

40、m(NaCl) ,故正确; D、将降温至 20,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都是 100g 的溶剂,所 以溶液中的溶质质量,故错误。 故选:AC。 故答案为: (1)31.6g; (2)饱和;46.1%; (3)蒸发结晶; (4)AC。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 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分析】根据实验步骤,实验是用滴有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进行 分析解答。 根据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进行分析解答。 根据 20,SKCl34g/100g 水,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41、】解:由实验步骤,实验是用滴有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则 实验目的是探究 NaOH 是否能与 HCl 发生中和反应。由于反应无明显现象,酚酞的作用 是通过颜色变化判断反应发生。 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检验 NaOH 已变质,证明有碳酸钠存在即可, 可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 NaOH 已变质。 20,SKCl34g/100g 水,则该温度下 100g 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钾 34g,20时加入 50g 水,最多能溶解 17g,加入 10g KCl 并搅拌,至少应再加入 7gKCl。 故答案为: NaOH 是否能与 HCl 发生中和反应;通过颜色变化判断反应发生;

42、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7gKCl。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中和反应的原理、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 溶解度的含义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三、简答题(共三、简答题(共 22 分)分) 24 【分析】 (1)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 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不同的实验装置,优缺点不同; (4)通常情况下,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5)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不需要加热,大理 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

43、和二氧化碳; 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 水和二氧化碳, 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 【解答】解: (1)仪器编号 a 的名称是锥形瓶。 故填:锥形瓶。 (2)实验室制取干燥氧气时,可以选用的装置是 AE,检验气体集满的方法是在 b 口放 一带火星的木条,若木条复燃则氧气收集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ClO3 2KCl+3O2,反应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 故填: AE; 在 b 口放一带火星的木条, 若木条复燃则氧气收集满; 2KClO32KCl+3O2 ;分解反应。 (3)IB 不能随时添加液体,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 不能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 不能控制反

44、应的速率,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都适用于固体与液体常温下的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填:。 (4)设需要过氧化氢溶液质量为 x, 2H2O22H2O+O2, 68 32 x5% 32g/mol0.05mol , x68g 故填:设需要过氧化氢溶液质量为 x, 2H2O22H2O+O2, 68 32 x5% 32g/mol0.05mol , x68g。 (5) I 图 1 中 0a 段是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 水和二氧化碳, 现象是产生气泡。 故填:产生气泡。 图 1 中 bc 段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CaCl2CaCO3+2NaCl。 故填:Na2CO3+CaCl2CaCO

45、3+2NaCl。 图 2 中 dh 段之间(不包含 d 和 h 两点)溶液的溶质有过量的氯化氢、反应生成的氯 化钠和没有反应的氯化钙。 故填:HCl、NaCl、CaCl2。 A图 1 中 bc 段反应过程中溶液的 pH 变化对应图 2 中 hk 段,该选项说法正确; B图 1 中 a 与 b 两点的溶液状态相同,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由图 1 和图 2 可推断 CaCl2溶液显中性,该选项说法正确;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如下所示: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44 5.3g 2.2g Na2CO3+CaCl2CaCO3+2NaCl, 106 100 5

46、.3g 5g 由以上质量关系可知,盐酸、氯化钙消耗碳酸钠质量相等,因此图 1 中 x2b,该选项说 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假设法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 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 25 【分析】 【实验分析】方法一:根据氢气密度和反应装置特点,根据样品组成和实验步骤 推断反应化学方程式; 方法二:无水硫酸铜具有良好的吸水性,据此分析回答此题;根据反应过程判断溶质组 成;根据反应后剩余的金属与生成的物质判断金属活动性;根据反应后气体密度回答此 题;根据质量变化计算铜元素含量,据此分析需要记录的数据; 【实验反思】对比两种实验方法,找到铜元素的转化过程,总

47、结实验方法的优点。 【解答】 【实验分析】方法一:由于氢气密度小,为了保证与金属粉末充分接触,需要将 导管深入试管底部;在经过灼热和通入足量氢气后,样品中铜锈分解生成氧化铜,然后 被氢气还原为铜,此时变为铜与氧化锌的混合物,加入硫酸后,氧化锌与硫酸反应生成 硫酸锌和水,铜不能反应,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 故答案为:注意导管深入试管底部;ZnO+H2SO4H2O+ZnSO4。 方案二:由于碱式碳酸铜分解后生成水,且硫酸与碱式碳酸铜也生成水,因此为了避免 水分逸出,使减少的质量增加,需要加入无水硫酸铜吸收水分,保证减少的质量全部为 二氧化碳,从而根据碳原子质量守恒,推出碱式碳酸铜的质量,避免增加碱式

48、碳酸铜的 质量,从而影响铜元素质量的计算;铜与硫酸不反应,碱式碳酸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 铜、二氧化碳和水,氧化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水,所以溶质为生成的硫酸铜、硫 酸锌和剩余的硫酸;固体为铜,溶液中有硫酸锌,而铜与硫酸锌未反应,说明铜不能置 换出硫酸锌中的锌,从而说明锌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铜;由于生成的二氧化碳密度较大, 沉于底部,所以需要注射器推动,改变压强,将剩余的二氧化碳排除装置外;铜元素有 铜单质和碱式碳酸铜中的铜两部分,剩余固体为铜,可以直接称量求得质量,而通过称 量装置 B 反应前后的质量,求得二氧化碳质量,然后根据碳原子质量守恒求得碱式碳酸 铜质量,然后再根据碱式碳酸铜中铜的质量分数求得铜元素质量,最终求得铜元素质量 分数; 故答案为:吸收水分,避免水挥发使质量减小,影响对二氧化碳质量的测量,从而影响 对铜锈中铜质量的计算;ZnS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