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6 ,大小:71KB ,
资源ID:115725      下载积分:2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11572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7-2018学年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二校联考八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含详细解答)为本站会员(hua****011)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7-2018学年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二校联考八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含详细解答

1、2017-2018学年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二校联考八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一、语文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含17小题,其中16小题,每小题2分,第7小题8分,共20分)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佃农(din) 蛮横(hng) 妯娌(zhu li) 屏息敛声(bng)B勉强(qing) 娴熟(xin) 慰勉(wi min) 深恶痛绝(w)C溺死(l) 轻盈(yng) 私塾(sh) 杳无音讯(yo)D调料(tio) 不逊(xn) 驿站(y) 殚精竭力(dn)2(2分)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畸形 鉴赏 辍学 缠绵悱恻B绯红 诘责 镌刻 眼花缭乱C仲裁 遗嘱 业已

2、 震耳欲聋D泄气 浩瀚 狼籍 一丝不苟3(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课堂上,语文老师幽默的语言常常让学生忍俊不禁的笑了。B在演讲比赛中,张丽的演讲抑扬顿挫、慷慨激昂,赢得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C语文成绩的提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急功近利,投机取巧是不可取的。D土改时,对那些称霸一方,为富不仁的乡绅土豪,根据人民的意愿,进行了狠狠地打击。4(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勤奋学习,是一个人成绩能否提高的关键。B为了防止这类事故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教育。C这些蔬菜长得这么好,是由于社员们精心管理的结果。D我们班“学霸”晓兮虽然学习很好,但是经常热情地帮助学习困

3、难的同学。5(2分)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皮鞋,显得很寒酸。 现在是躲在乡下,教着几个学生糊口。 回到故乡之后,又受着轻蔑、排斥、窘迫,几乎无地自容。 但因为有时觉得很气闷,所以也乘了航船进城了。 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ABCD6(2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B“唉!”作家叹道,“红尘之中,人海茫茫,要找出个不知姓名的陌生人来,这不是大海捞针吗?”C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

4、是全世界都统一的。D你是临近比赛胆怯呢,还是身体不舒服?二、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8分)7(8分)根据提示填空(1)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2) ,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3)黄鹤楼中直抒胸臆,道出了心中深沉的思乡之感的诗句是: , 。(4)王维使至塞上中写出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诗句是: , 。(5)“燕”是人类的朋友,也是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请写出含有“燕”字的诗句: , 。二、语文综合运用(第8题,含(1)-(3)小题,共6分)8(6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 材料一:各种媒体上经常可见“绯闻”一词,许多人甚至一些著名的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都把“绯”读为“fi”,其实“

5、绯”的正确读音是“fi” 材料二:有人对某中学高二一个班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全班共45人,其中39人认为“绯闻”的“绯”读“fi”6人认为读“fi”;前者还认为“绯”是多音字,在“绯闻”中读“fi”,在“绯红”中则应读“fi”。 材料三:调查结果还显示,学生对“绯闻”的认知来自平时收听电视、网络及广播的娱乐节目,而“绯红”一词则是通过正式的课堂学习获得的。 材料四:在一些新闻报道中,“绯闻”一词常被误写成“诽闻”。如“编造同事诽闻被判罚3000元。”(注:“诽”读“fi”,意思是说别人的坏话。)(1)从第二则材料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绯”字读错的原因有几条

6、?(3)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来纠正这种错误?三、阅读理解(本大题含923题,共44分)9(12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发挥想象,描绘出诗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优美意境。 (2)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10(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三峡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

7、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略无阙处 虽乘奔御风 不见曦月 属引凄异 (2)把下面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3)下面对文意理解表达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先写山,后写水,重点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先写“夏水”。B第一段中作者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突出山的高峻连绵,第二段则只用正面描写突出江流的汹涌。C“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与李白的“朝辞白

8、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D结尾处引用渔歌,既突出三峡山高岭长的地形特点,又渲染三峡秋天凄凉的环境特点。(4)你认为是郦道元让三峡闻名于世,还是三峡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中外游客?请说说理由。11(12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乡野高人我行走在山野,迷路了。问道于田间一位老汉。此刻江南的天空烟雨迷蒙,他穿蓑戴笠,躬身插秧。当他直起腰时,愣愣地,看了我半天。突然说,要不,去我家坐坐?对于他的邀约,我感到好奇,也特别愿意。他的村庄,坐落在河边,一条浅浅的河,盈满清亮的溪水,河床散落大小参差的麻石,一座古朴的石桥高高架起,沟通两岸。农妇捣衣声从桥下传出,在空寂的山野发出响亮的回声

9、。跟随老汉来到他家。他站在客厅靠墙的一只方桌前仰望正面的墙壁。墙上,相框里两位老人面容慈善,挂着永恒的微笑,看堂屋里的人走来走去想必是老汉的父母了。老汉坐着,一直盯着相框看。我一时无言,沉默。突然,他指着相框,说:“你瞧,这像是我画的。”我愣在那里,半天不知道如何反应。突兀的一句话,仿佛是对我心理的突袭,我的确猝不及防,因为那画画得太好了。他背对着我,似乎心中有所料定,笑了,然后急促地去了房间,拿出一叠纸,冲着我,拍一拍,真的是我画的,这些都是我画的!这回我相信了,但还是惊愕未消。老汉异常兴奋,此刻话语已如小河流水,绵绵不断。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几乎人迹罕至、与世隔绝。山里的人,不知山外有

10、城。见过世面的,只有几个村干部。那时的老汉尚年轻,心里却一直埋着一桩心思。看日渐衰落的爹娘,想给他们留个影,做身后的纪念。打听好了去城里的车与路,下了排除万难的决心。这时爹娘却先后病倒在床,难以长途跋涉了。某天,老汉扛着锄头上山挖树桩,遇见了一位写生的画家。一支铅笔,一袋烟的功夫,就将眼前的东西搬到了纸上。老汉觉得太神奇了,讷讷地向他请教,画家说这可不是一日之功啊,但还是教了他一些基本的训练方法。于是,回家练。开始,握惯了锄头的手握铅笔,戳出满纸筛眼一样的小窟窿。老汉不放弃,见纸就画。终于,有一天,他看见鸟在纸上飞,小鸡小鸭在纸上奔跑戏水,门前的河和屋后的山都在纸上安妥了。他开始画父母。刚画,

11、不是画丢耳朵,就是画斜了眼睛。爹娘忘了疼,咧嘴微笑,让他照着画。而他满脑子,除了庄稼,就是画,梦里,一只手还在空中握笔飞舞。几年后,他把画好的像给爹娘看,爹娘边照镜子,边看画像,大笑,笑得嘴就一直没有合上。说到此,眼前的老汉,神情由亢奋而黯然:“像画好没多长时日,爹娘就相继走了。我这一辈子最不孬的地方,就是把爹娘的样子留下来了,一模一样,没有走模子。”看一张张画,家禽、飞鸟、村庄、树木、河流、山川写意纸上,虽不求章法,但传神、生动,我一直处在惊愕中。当我称他为“高人”时,老汉同样惊愕,他在误解中澄清:“村里人都说我个子矮。”回去的路上,我被绿色包围,四周的田畴是绿的,空气也是绿的,人似乎在一杯

12、绿茶中沉浮。世事也怪,我接触到的有些人,大半辈子都在揪着自己的头发往上拔,刻意想成为高人,终究还是庸人。有些人,只是想达成生活中的某种朴素愿望,一不小心,却成了高人。(1)体会领“我”看画过程中“老汉”的心理活动,按顺序填在括号里。料定 惊愕(2)分析第段画线的句子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这回我相信了,但还是惊愕未消。(3)联系上下文赏析第14段。回去的路上,我被绿色包围,四周的田畴是绿的,空气也是绿的,人似乎在一杯绿茶中沉浮。(4)阅读全文,概括老汉的性格特征。(至少三点)(5)老农的朴素愿望是什么?你有什么愿望?为了实现愿望你打算怎么做?12(17分)恒久的滋味蒋勋 人的一生,会经历许多

13、味觉,这些味觉停留在记忆中,成为生命的滋味。 小时候,喜欢吃糖,甜味停留在孩童时代记忆,不只是口腔四周的快乐,同时呼唤起许多满足、幸福、受宠的回忆。 几乎每一个儿童都有过爱吃糖的记忆,在许多民族的语言文字中,“糖”、“甜”,都已经不单单只是生理味觉上的反应,“sweet”、“candy”,也同时包含了满足、幸福、爱等等心理上的感觉。 甜味如果是人生第一个向往的味觉,甜味停留在记忆里,也就有了童年全部的幸福感受。人不会一直停留在童年,因此人也不会一直满足生命里只有甜味。甜味是幸福,但是甜味太多,也觉得腻。我不知道为什么开始喜欢上了酸味。 大概是在身体发育之后,十二、三岁左右,被称为青少年,被称为

14、惨绿少年,好像没有熟透的果实,透着一种青涩的酸味。没有放糖的柠檬汁,盐腌渍的青芒果,那种酸,好像初尝到生命里的一种失落、怅惘,一种不严重的感伤。 酸是一种味觉吗? 为什么我们说一个人“好酸”,当然不是他身上的气味,而是他透露出的一种在得不到时的一点点忌妒、讥刺、不满足的愤怨委屈吧。记忆里嗜吃甜食的童年,偶然吃到母亲调了许多醋的面条,立刻皱起眉头,酸得全身皱缩起来,那时还不懂得“酸”的意味。等到我在青少年时期,挤了满满一杯纯柠檬汁,不放糖,咕嘟咕嘟喝着,忽然彷佛懂了生命原来除了“甜”,还有别种滋味。 但是我品味着“酸”的时候,还是不能了解,为什么母亲会顿顿饭都吃苦瓜,极苦极苦的瓜,加上极臭极臭的

15、豆豉,加上极辣极辣的辣椒,极咸的小鱼干,用热油爆炒,还没有吃,远远闻着,扑鼻一阵咸、辣、臭、苦,呛鼻刺激的气味,呛到使人喉头都是哽咽,呛到眼泪止不住。我长大之后,看着母亲耽溺在这样的味觉里,听她叙述战乱里人的流离,她描述炸弹下来,刚才说话的人,不见了,肠子飞起来,挂在树上。 她在咸、辣、臭、苦里,回忆着她五味杂陈的一生吗? 五味杂陈,说的是味觉,但也是人生。 人生应该只有甜味吗?还是在长大的过程,一步一步,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生命经验的扩大,我们的味觉也在经验不同的记忆?我在甜味里记忆幸福满足,在酸味里学习失落的怅惘,在辣味里体会热烈放肆逾越规矩的快感。 我终于也学会了品尝苦味,在母亲临终的时

16、刻,我怀抱着她的身体,在她耳边诵念金刚经,我懂得一种苦味,比甜味安静,比酸味丰富,比辣味深沉庄严。我难以形容,但是我知道,我不能拒绝生命里这样苦味,我终于知道:我多么眷恋不舍,母亲还是要走!我也终于知道:我人生的滋味大部分从母亲处学来。 从小到大,记忆里最不能忘记的滋味都从母亲的菜饭里学来。我们很少上餐厅,母亲总是一边摘菜叶,一边娓娓说着故事,她用小火煎着一条赤鯮,鱼的酥香的气味久久停留在空气中,至今也似乎没有消逝。母亲的菜有糖醋,有盐渍,有抹了花椒的辛香,有酸辣,有辣苦,也有臭豆腐奇特使人迷恋的臭香。她教会了我去品尝各种味觉,品尝各种味觉混合的不可言喻的滋味。 但是母亲的滋味里有一种仪式,她

17、会特别慎重料理,那滋味却只是米麦五谷的平淡。 每一年过年,母亲要蒸一百个馒头,发面的面头要特别挑选过,蒸锅里的水,大火煮沸,蒸气白烟缭绕,馒头要蒸得白胖圆满,用来在年夜祭拜祖先,也象征预兆一年的平安祥和。母亲在揭开蒸笼的盖子时,慎重庄严肃穆的表情,使我难忘,她没有任何宗教信仰,但是她有生活的虔诚。 馒头饱满丰圆,透着淡淡五谷的香。我负责的工作是在每一个馒头正中心用筷子点一个红点。红染料用天然胭脂调成液体,用筷子头蘸着,刚好一个圆圆的红点。母亲在一旁叮咛:要点在正中心哦!那时候还没入学,大概四、五岁,我也开始学会了慎重庄严的举止。 我如此贴近那些馒头,好像麦子在土地里、阳光里、雨水里的全部饱实的

18、生命都给了我,平淡悠长而且沉着,在所有的滋味之上,是更恒久的滋味吧!(1)文章第6段中加点的“惨绿少年”有怎样的含义?(2)在作者的生命历程中,甜、酸、苦等滋味,各代表了什么样的人生阶段?甜味、酸味和辣味各自包含怎样的感觉?(3)本文行文有两条线索,请指出。(4)画线的问句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5)年夜祭祖的白馒头给作者的启示是什么?四写作(50分)13(50分)以“难忘那 的眼神”为题,写一篇文章。提示与要求:(1)请你从“期盼”、“慈爱”、“坚毅”、“失望”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

19、分。(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2017-2018学年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二校联考八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语文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含17小题,其中16小题,每小题2分,第7小题8分,共20分)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佃农(din) 蛮横(hng) 妯娌(zhu li) 屏息敛声(bng)B勉强(qing) 娴熟(xin) 慰勉(wi min) 深恶痛绝(w)C溺死(l) 轻盈(yng) 私塾(sh) 杳无音讯(yo)D调料(tio) 不逊(xn) 驿

20、站(y) 殚精竭力(dn)【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读音的掌握。做好本题,就要认真阅读选项中每一个加点字的读音,注意多音字在这个词语中的读音,还要注意平时容易读错的字音。【解答】ABD全部正确;C有误,“溺死”的“溺”应读“n”。故选:C。【点评】做好本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辨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2(2分)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畸形 鉴赏 辍学 缠绵悱恻B绯红 诘责 镌刻 眼花缭乱C仲裁 遗嘱 业已 震耳欲聋D泄气 浩瀚 狼籍 一丝不苟【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

21、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解答】ABC全部正确;D有错别字,“狼籍”的“籍”应为“藉”。故选:D。【点评】解答此题,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对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同音字和形近字;同时还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区别字的用法。3(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课堂上,语文老师幽默的语言常常让学生忍俊不禁的笑了。B在演讲比赛中,张丽的演讲抑扬顿挫、慷慨激昂,赢得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C语文成绩的提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急功近利,投机取巧是不可取的。D土改时,对那些称霸一方,为富不仁的乡绅土豪,根据

22、人民的意愿,进行了狠狠地打击。【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解答】BCD正确;A有误,忍俊不禁:忍不住笑。重复冗赘。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运用是否恰当。总之,做好该题,理解词义是最关键的。4(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勤奋学习,是一个人成绩能否提高的

23、关键。B为了防止这类事故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教育。C这些蔬菜长得这么好,是由于社员们精心管理的结果。D我们班“学霸”晓兮虽然学习很好,但是经常热情地帮助学习困难的同学。【分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解答】A两面对一面,删去“否”字。B正确。C句式杂糅,是由于的结果,删去其中一个。D关联词搭配不当,应改为“不但而且”。故选:B。【点评】病句的辨析注意把握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平时在语言表达中,要注意病句的发生。5(2分)下列

24、句子的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皮鞋,显得很寒酸。 现在是躲在乡下,教着几个学生糊口。 回到故乡之后,又受着轻蔑、排斥、窘迫,几乎无地自容。 但因为有时觉得很气闷,所以也乘了航船进城了。 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ABCD【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句子的排序能力。作答本题,第一步是整体阅读,了解文段的主要内容,然后结合文段中关键词句,或内在联系,作出回答。【解答】排序类题目做题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查层次间的衔接,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初步阅读文段可知,此文段可以按时间排序。是

25、人物的肖像描写,是人物的首次介绍,故置于首位;都是人物的自我介绍,但是句中的“谈起”是引领词,故在的后面;句中“便回来了”一句,紧跟着句“回到故乡之后”,这是文段的暗示信息,在的后面;是按照时间排序的,较好判断;句因为“现在是躲在乡下,教着几个学生糊口。”所以“但因为有时觉得很气闷”由此将排在的后面。故此排序:故选:D。【点评】本题从排序的角度考查语言的连贯。解答句子排序题题的关键是,阅读时抓住句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作答。6(2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B“唉!”作家叹道,

26、“红尘之中,人海茫茫,要找出个不知姓名的陌生人来,这不是大海捞针吗?”C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D你是临近比赛胆怯呢,还是身体不舒服?【分析】考查重点是辨析和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此题难度不大。【解答】A“三、四里”表示的是约数,中间不用标点,所以把顿号去掉;BCD正确;故选:A。【点评】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功之一,考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就要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及书写位置,着重掌握,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二、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8分)7(8分)根据提示填空(1)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27、(王绩野望)(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3)黄鹤楼中直抒胸臆,道出了心中深沉的思乡之感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4)王维使至塞上中写出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诗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5)“燕”是人类的朋友,也是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请写出含有“燕”字的诗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燕归来。【分析】本题考查对古诗词的背诵和默写。【解答】答案:(1)山山唯落晖(重点字:晖)(2)仍怜故乡水(3)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燕归来。(重点字:燕)【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准确掌握诗句内容的

28、基础上,做到不填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二、语文综合运用(第8题,含(1)-(3)小题,共6分)8(6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 材料一:各种媒体上经常可见“绯闻”一词,许多人甚至一些著名的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都把“绯”读为“fi”,其实“绯”的正确读音是“fi” 材料二:有人对某中学高二一个班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全班共45人,其中39人认为“绯闻”的“绯”读“fi”6人认为读“fi”;前者还认为“绯”是多音字,在“绯闻”中读“fi”,在“绯红”中则应读“fi”。 材料三:调查结果还显示,学生对“绯闻”的认知来自平时收听电视、网络及广播的娱乐节目,而“绯红”一词则是通过正式的课堂

29、学习获得的。 材料四:在一些新闻报道中,“绯闻”一词常被误写成“诽闻”。如“编造同事诽闻被判罚3000元。”(注:“诽”读“fi”,意思是说别人的坏话。)(1)从第二则材料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绯”字读错的原因有几条?(3)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来纠正这种错误?【分析】本题属于材料阅读题,具体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得出结论的能力、分析探究现象的原因的能力、提出建议和措施的能力,有一定的综合性。要解答好综合性学习试题,必须做到:1、善于运用积累,有效调用知识。2、仔细揣摩题意,提炼答题信息。3、发散多种思维,合理展开想象。考生的语言表述、对跨学科知识的整合以及各种思维能力的

30、综合运用都是重要的采分点。【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得出结论的能力。从第二则材料中看,某中学高二一个班的学生45人中39人认为“绯闻”的“绯”读“fi”,6人认为读“fi”;前者还认为“绯”是多音字,可见大多数学生将“绯闻”中“绯”读为“fi”,并且认为“绯”是多音字。(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探究现象的原因的能力。从材料一和材料三可知,许多人甚至一些著名的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都把“绯”读为“fi”,学生对“绯闻”的认知来自平时收听电视、网络及广播的娱乐节目。从材料四可知,“绯闻”一词常被误写成“诽闻”,“诽”的读音、含义和“绯”非常相近,这也是造成“绯”字读错的原因。综上概括起来就是两条原

31、因:受多数人和媒体误读的影响;受“诽”词义和读音的影响。(3)本题考查学生提出建议和措施的能力。许多人甚至一些著名的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都把“绯”读为“fi”,学生对“绯闻”的认知来自平时收听电视、网络及广播的娱乐节目。故应该通过各种途径提高传媒从业人员的语文素养,避免误导观众。二是注意语文学习的课内外结合、书本与实践结合,学生对词语的读音和含义理解,绝大部分是通过正式的课堂学习获得的,但还要注意辨别生活中的错误读音,将书本与实践结合。答案:(1)大多数学生将“绯闻”中“绯”读为“fi”,并且认为“绯”是多音字。(2)受多数人和媒体误读的影响。受“诽”词义和读音的影响。(3)注意语文学习的课内外

32、结合、书本与实践结合。通过各种途径提高传媒从业人员的语文素养。【点评】语言运用部分的材料题型是变化多样的,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同学们掌握其中的方法和要领,只要同学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多观察生活,多积累,多运用,多练习,加强语文和生活的联系,就能提高语言运用的综合能力,就能让语文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朋友。三、阅读理解(本大题含923题,共44分)9(12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发挥想象,描绘出诗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优美

33、意境。 (2)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分析】这是一首写景诗,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水,颔联写仰视所见禽鸟,颈联写俯察所见花草,尾联略写诗人最爱的湖东沙堤,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恰到好处,体现出作者游湖时的喜悦心情。【解答】(1)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能力。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示例:早春的野外生机勃勃,在多个地方,早出的黄莺们唱着歌,上下翻飞,正在争抢着朝阳的树枝,

34、刚从南方飞回的燕子,不知来自谁家,在精神抖擞地啄衔春泥,它们正忙着筑巢。(2)此题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一般要通过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从“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春泥”,“浅草”这几处景物描写中可以看出写的是初春之景,天气还不是很暖和。从诗人所写景物可以判断诗人观察的仔细,对大自然充满了热爱之情。“最爱”可以体现诗人的愉悦之情。示例:这首诗表现了早春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抒发了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答案:(1)示例:早春的野外生机勃勃,在多个地方,早出的黄莺们唱着歌,上下翻飞,正在争抢着朝阳的树枝,刚从南方飞回的燕子,不知来自谁家,在精神抖擞地啄衔春泥,它们正忙着筑巢。(

35、2)示例:这首诗表现了早春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抒发了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意对即可)【点评】做好本题要根据注释了解诗作的写作背景,阅读全诗理解诗歌内容,从诗人所描写的景物特点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读懂诗歌。10(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三峡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

36、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略无阙处通“缺”,缺口虽乘奔御风奔马不见曦月太阳属引凄异持续不断(2)把下面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3)下面对文意理解表达有误的一项是BA文章先写山,后写水,重点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先写“夏水”。B第一段中作者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突出山的高峻连绵,第二段则只用正面描写突出江流的汹涌。C“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D结尾处引用渔歌,既突出三峡山高岭长的地形特点,又渲染三峡秋天凄凉的环境特点。(4)你

37、认为是郦道元让三峡闻名于世,还是三峡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中外游客?请说说理由。【分析】参考译文: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 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飞流冲

38、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解答】(1)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句意为: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阙:通“缺”,缺口。句意为: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奔:奔马。句意为: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曦:太阳。句意为: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属引:持续

39、不断。(2)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句中重点词语有:亭午,正午;曦,日光,这里指太阳。句意为: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遮盖住了蓝天和太阳。除非正午,看不见太阳;除非半夜,看不见月亮。(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并按要求分析答题即可。ACD正确;B错误,第段也是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故选B。(4)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时可以结合文章内容以及自己的经历看法,谈谈理解,言之有理即可。答案不唯一。答案:(1)通“缺”,缺口 奔马 太阳

40、持续不断(2)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遮盖住了蓝天和太阳。除非正午,看不见太阳;除非半夜,看不见月亮。(3)B(4)示例一:我认为是郦道元让三峡闻名于世。郦道元的三峡文笔绚烂,语言清丽,描写了三峡优美的自然风光,很多游客都是通过文章才了解并关注三峡,慕名而去,尽兴而归。所以,我认为是郦道元让三峡闻名。示例二:我认为是三峡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中外游客。因为三峡风景优美,四季景色各异。到过的游客无不惊叹于三峡自身的神奇秀美。美景不用大肆宣传,喜欢游玩的人会想方设法寻找美景观赏。所以我认为三峡的闻名是靠自身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点评】“以”的用法:无从致书以观(以:表目的,来)乃入见问:“何以

41、战?”(以:凭借)计日以还(以:表修饰)扶苏以数谏故(以:因为)以刀劈狼首(以:用)以为妙绝(以:认为)11(12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乡野高人我行走在山野,迷路了。问道于田间一位老汉。此刻江南的天空烟雨迷蒙,他穿蓑戴笠,躬身插秧。当他直起腰时,愣愣地,看了我半天。突然说,要不,去我家坐坐?对于他的邀约,我感到好奇,也特别愿意。他的村庄,坐落在河边,一条浅浅的河,盈满清亮的溪水,河床散落大小参差的麻石,一座古朴的石桥高高架起,沟通两岸。农妇捣衣声从桥下传出,在空寂的山野发出响亮的回声。跟随老汉来到他家。他站在客厅靠墙的一只方桌前仰望正面的墙壁。墙上,相框里两位老人面容慈善,挂着永恒的微笑

42、,看堂屋里的人走来走去想必是老汉的父母了。老汉坐着,一直盯着相框看。我一时无言,沉默。突然,他指着相框,说:“你瞧,这像是我画的。”我愣在那里,半天不知道如何反应。突兀的一句话,仿佛是对我心理的突袭,我的确猝不及防,因为那画画得太好了。他背对着我,似乎心中有所料定,笑了,然后急促地去了房间,拿出一叠纸,冲着我,拍一拍,真的是我画的,这些都是我画的!这回我相信了,但还是惊愕未消。老汉异常兴奋,此刻话语已如小河流水,绵绵不断。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几乎人迹罕至、与世隔绝。山里的人,不知山外有城。见过世面的,只有几个村干部。那时的老汉尚年轻,心里却一直埋着一桩心思。看日渐衰落的爹娘,想给他们留个影

43、,做身后的纪念。打听好了去城里的车与路,下了排除万难的决心。这时爹娘却先后病倒在床,难以长途跋涉了。某天,老汉扛着锄头上山挖树桩,遇见了一位写生的画家。一支铅笔,一袋烟的功夫,就将眼前的东西搬到了纸上。老汉觉得太神奇了,讷讷地向他请教,画家说这可不是一日之功啊,但还是教了他一些基本的训练方法。于是,回家练。开始,握惯了锄头的手握铅笔,戳出满纸筛眼一样的小窟窿。老汉不放弃,见纸就画。终于,有一天,他看见鸟在纸上飞,小鸡小鸭在纸上奔跑戏水,门前的河和屋后的山都在纸上安妥了。他开始画父母。刚画,不是画丢耳朵,就是画斜了眼睛。爹娘忘了疼,咧嘴微笑,让他照着画。而他满脑子,除了庄稼,就是画,梦里,一只手

44、还在空中握笔飞舞。几年后,他把画好的像给爹娘看,爹娘边照镜子,边看画像,大笑,笑得嘴就一直没有合上。说到此,眼前的老汉,神情由亢奋而黯然:“像画好没多长时日,爹娘就相继走了。我这一辈子最不孬的地方,就是把爹娘的样子留下来了,一模一样,没有走模子。”看一张张画,家禽、飞鸟、村庄、树木、河流、山川写意纸上,虽不求章法,但传神、生动,我一直处在惊愕中。当我称他为“高人”时,老汉同样惊愕,他在误解中澄清:“村里人都说我个子矮。”回去的路上,我被绿色包围,四周的田畴是绿的,空气也是绿的,人似乎在一杯绿茶中沉浮。世事也怪,我接触到的有些人,大半辈子都在揪着自己的头发往上拔,刻意想成为高人,终究还是庸人。有些人,只是想达成生活中的某种朴素愿望,一不小心,却成了高人。(1)体会领“我”看画过程中“老汉”的心理活动,按顺序填在括号里。料定兴奋黯然惊愕(2)分析第段画线的句子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这回我相信了,但还是惊愕未消。(3)联系上下文赏析第14段。回去的路上,我被绿色包围,四周的田畴是绿的,空气也是绿的,人似乎在一杯绿茶中沉浮。(4)阅读全文,概括老汉的性格特征。(至少三点)(5)老农的朴素愿望是什么?你有什么愿望?为了实现愿望你打算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