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259KB ,
资源ID:11095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1109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北师大版必修三习题:第3章 第2节 第1课时 课时跟踪训练 Word版含答案)为本站会员(M**)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北师大版必修三习题:第3章 第2节 第1课时 课时跟踪训练 Word版含答案

1、课时跟踪训练(满分 50 分 时间 25 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1森林生物群落不包括这个森林中的( )A水源和土壤 B细菌和真菌C各种动植物 D有害的生物解析:生物群落是指某一区域中所有生物的总称。A 选项属于非生物部分,不属于群落。答案:A2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植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光照有关B动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植物有关C植物群落水平分布现象与地形有关D动物群落水平分布一般都是均匀的解析:动物的水平分布一般是不均匀的,其主要影响因素是食物的分布。植物的垂直分层与光照有关,阳生植物分布在上层,阴生植物分布在底层,动物的垂直分布主要与植物的分层及其栖息

2、方式和食物来源有关。答案:D3自然界中,生物种内及种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下述观点不正确的是( )A林鸽群较大时被苍鹰捕食的概率降低B鲈鱼有时捕食鲈鱼的幼鱼,这有利于鲈鱼种的维持C自然界中的猴群经过斗争建立了优劣等级制度,并依次占据资源,这对种的保持是有利的D自然界的物种间捕食对一个物种有利,但会使另一个物种消失解析:自然界中物种间的捕食,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一般不会使一种生物消失。答案:D4科学家在一池塘里将两种鱼分别单独和混合饲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出四类食物在它们胃内所占的比例如下表。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饲养方式 植丛中的动物

3、 底栖动物 浮游动物 其他鱼 单养 0.42 0.12 0.01 0.45种 a 混养 0.05 0.35 0.05 0.55单养 0.43 0.23 0.01 0.33鱼种b混养 0.40 0.12 0.04 0.44单养时两种鱼多出没在植丛中 单养时鱼种 b 多出没在池底 混养时两种鱼多出没在池底 混养时鱼种 a 多出没在池底,鱼种 b 多出没在植丛中 混合放养有利于对资源和空间的利用A BC D解析:由表中信息可知,单养时,两种鱼主要栖息于植丛中,但混养后布局改变,a 集中于池底,b 仍居植丛,这样更有利于资源和空间的有效利用,淡水养殖的混合放养的原理就在于此。答案:A5下列关于生物群落

4、的理解中,不正确的是( )A生态环境越优越,组成群落的物种种类数量就越多B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构成一个生物群落C辛普森指数越大,表示生物群落的物种数越多D任何群落都有一定的空间结构解析:所有的鱼是指多个物种,既不构成种群也不构成群落。答案:B6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将生态和生理特性十分相似的两种农作物(甲和乙 )混种在一起,对实验数据统计处理后,得到如图结果。预测当播种比例为甲乙55 时,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种群竞争能力将表现出的趋势是甲强乙弱B甲、乙两物种的生态位重叠C甲、乙两种群的竞争实力相当D甲或乙种群的现实生态位小于基础生态位解析:甲、乙混种在一起,由于它们都需阳光、水分、养料等,即

5、它们的生态位重叠,所以两者存在竞争,由图中信息可以看出,甲的竞争力高于乙;对于自然状态下的生物群落中物种占有现实生态位小于基础生态位。答案:C7下图为植物群落生长分层现象,对此现象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解析: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是群落垂直结构的表现,是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受光照、温度、湿度等多种生态因素的影响。农业生产中可以根据分层现象的存在,合理套种,搭配种植适当的品种。

6、玉米是一个种群,合理密植是为了减小其种内斗争。答案:C8某生物课外兴趣小组对甲、乙两地土壤中的小型动物类群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每次随机取相同体积的甲、乙两地土壤对比研究。结果发现,甲地土壤中的小型动物类群平均有 18 种,个体数平均值是 109 个,乙地土壤中的小型动物类群平均有 15 种,个体数平均值是209 个,则甲、乙两地土壤中小型动物类群物种多样性的大小是( )A甲乙 B甲乙 D无法确定解析:要明确优势种与物种多样性的区别,物种多样性应由生物种类决定。种类越多,丰富度越大;个体的多少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答案:C9下图表示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两个种群,一个种群主要以 a 为食,另一个种

7、群主要以 b 为食,它们所吃的食物有些是共同的,以 c 表示。(乙图表示甲图经过自然选择形成的结果 ),下列关于种群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两种群的生态位有一部分重叠B自然选择使以 c 为食的个体数量减少C自然选择使两种群中的一种灭绝, b 种群将被淘汰D两种群在竞争中最终适应环境解析:两种群有共同的食物,也有特有的食物,所以二者的生态位有一部分重叠;但共同的食物所占各自食物的比例都不大,所以两者间的竞争并不很强,竞争的结果会使两个种群中具有共同食物的个体减少。答案:C10对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垂直结构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植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C在水平方向上,

8、不同地段的生物种类往往也有差别D动物之所以有分层现象,主要与光照有关解析:动物的分层主要与食物有关。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 20 分)11(8 分) 下图为北温带湖泊的垂直结构(分层现象) ,据图回答:(1)浮游植物活动的主要场所在_,动植物遗体的腐败和分解过程主要发生在_。(2)在冬夏等不同季节,群落垂直结构的每一个层次上都有各自所特有的动植物种类,生物的分布和活动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_、_和_的垂直分布决定的。这些生态因子在垂直分布上的层次越多,水生群落所包含的_也就越多。答案:(1)表水层 底泥层(2)光 温度 含氧量 生物种类12(12 分)(重庆高考 )为探究食物相同的三种水生动物的

9、种群增长规律及种间关系,某小组进行了下列 3 组实验(各组实验中,每种动物初始数量相等,饲养条件相同) :组 1:甲种与乙种分别于两个容器中饲养,甲种数量变化如曲线 A 所示。组 2:甲种与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乙种数量变化如曲线 F 所示。组 3:乙种与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形成上、下层分离分布,一段时间后每种动物的数量均较组 1 少。(1)组 1 中,甲种动物的种群数量主要由_和_ 决定;若容器内饲养液体积为20 mL,则第 40 天时乙种的种群密度为_。(2)在某些生态系统中,存在与本实验类似的种间关系。在同一段河流中食物相同的两种鱼,分别分布在河流中央底部和临近河岸底部,其种间关系与图

10、中曲线_代表的类似,其分布体现生物群落的_结构。在玻璃温室中放养食物相同的两种传粉昆虫后,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减少,其种间关系与图中曲线_代表的类似。解析:由组 1、组 2 和组 3 的实验结果,可推测 C 曲线可代表乙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则B 曲线可代表甲和乙混合培养时甲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 D、E 曲线代表组 3 情况下乙、丙两种水生动物的数量变化情况。(1)种群的数量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决定的;根据题意,容器中的生物没有迁入和迁出。由图可知,在 40 天时,容器中乙种群数量是 600 只,其种群密度为 600/2030(只/mL)。(2)两种鱼的生存场所不同,它们之间不存在竞争,其种间关系与图中曲线 D 和 E 代表的类似。两种鱼都生存在水的底部,一种在河流中央底部,另一种在临近河岸底部,体现的是生物群落的水平结构。所描述的情景和组 2 情景相同,种间关系与图中曲线 B 和 F 代表的类似。答案:(1)出生率 死亡率(两答案位置可互换 )30 只/mL (2)D 和 E 水平 B 和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