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化学总结

第 1 页 共 15 页 鲁教版六年级下册鲁教版六年级下册Unit 1 When is your birthday? 原型记忆原型记忆 记忆情况记忆情况 过去式默写过去式默写 my fathers birthday 我爸爸的生日 happy birthday (to you) (祝你)生日快乐 i

鲁教版化学总结Tag内容描述:

1、 第 1 页 共 15 页 鲁教版六年级下册鲁教版六年级下册Unit 1 When is your birthday? 原型记忆原型记忆 记忆情况记忆情况 过去式默写过去式默写 my fathers birthday 我爸爸的生日 happy birthday (to you) (祝你)生日快乐 in August 在八月 have a birthday party have a book sa。

2、历史上许多科学家都对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变化情况进行过研究。
,科学家的实验,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有变化?,提出问题:物质发生变化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按下面的步骤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吧!,1. 猜想与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后,其总质量会怎样?) 假设的根据是: 2. 设计实验方案 3. 进行实验探究活动 4. 得出结论,带着这4点我们来进行实验探究,实验探究、收集证据,实验前,小组内讨论学案上的实验步骤。
观察反应物的颜色、状态;反应有什么现象? 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有没有变化? 完成所附表格。
实验后小组内交流讨论。
,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 做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实验 得出结论),P101活动与探究一,(蓝色溶液 ) (蓝色沉淀),(2),有气体放出,看看谁可以完成下列的表格?,硫酸铜溶液蓝色,氢氧化钠溶液无色,反应中有蓝色沉淀物生成,有新物质生成,是发生了化学变化,反应前后天平平衡,说明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碳酸钙白色粉末,盐酸、石灰水无色,反应中。

3、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难点:1、从微观上认识溶液。
2、理解溶质、溶剂的辨证关系。
导入新课:提问:生活中的纯净水是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海水、河水、湖水以及矿泉水呢?新课:一、溶液探究思考:蔗糖与氯化钠两种物质形成溶液后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区别:蔗糖在水中是以分子形式存在(C 11H22O11) ,而氯化钠则是以离子形式存在(Na +、Cl -) 。
联系:两种溶液只要水分不被蒸发,温度不发生变化,蔗糖或氯化钠与水不会分离,取出其中任意一部分进行比较,它们的组成完全相同。
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 里,形成 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讨论:纯净水是否是溶液?早上清新的空气是否是溶液?合金是不是溶液?溶液都是无色的吗?练习: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到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是的( )A、食盐 B、面粉 C、植物油 D、石灰石2、 以下饮料和食品中,属于溶液的是( )A、豆浆 B、果酱 C、矿泉水 D、蔗糖水2、溶液的宏观特征: (1)均一性 (。

4、空气的组成(体积分数),氧气(O2),氮气(N2),78%,21,0.03,0.94,0.03,拉瓦锡(法国化学家,17431794),空气组成的发现史,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用过的装置,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利用空气制造氮肥 酥脆的饼干在空气中放置逐渐变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探究,测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消耗掉氧气,测出剩余气体的体积,不产生新的气体 消耗掉氧气,,如下图所示装置,吸气,并观察现象。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步骤:,1、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点燃红磷,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塞紧瓶塞。
,3,待集气瓶冷却到常温时,打开止水夹,观察现象。
,实验探究,【实验现象】红磷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的白烟。
打开弹簧夹后,水进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O2,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P,P2O5,文字表达式,【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误差分析:,在实际操作中, 水面上升的体积有时会明显小于集气瓶总体积1/5 , 试分析可能的原因。
,议一议:,1.红磷的用量不足。
2.装置漏。

5、原子,粒子束,带正电的粒子,原子,粒子束,粒子是带正电、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微粒,粒子未发生偏转,粒子发生偏转,粒子束,粒子被反弹,卢瑟福粒子散射实验 粒子是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1、大多数粒子顺利穿透金箔,2、一小部分粒子改变原来的方向,原子核体积很小,原子内部空间很大,原子核带正电,当带正电的粒子经过原子核附近时受到排斥而改变方向,3、极少数粒子被反弹回来,原子核的质量比粒子大得多,当粒子正面撞击原子核时, 粒子被反弹回来,假如当时你在现场,你能试着对上述现象加以解释吗?,你知道原子核 到底有多大吗?,万人体育场如同:,原子,蚂蚁 2 mm,原子核,在1911年卢瑟福提出:原子有核模型,(又称行星原子模型):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
,一、原子的结构,原子,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原子核带的正电荷数=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数,(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原子不显电性,原子核内有什么?自从发现原子核和电子后,卢瑟福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能否打开。

6、瓶(装配好气球)、镊子、酒精灯、滤纸、白磷、火柴学生实验仪器(分组实验 2):天平、小烧杯、小试管、镊子、小铁钉、硫酸铜溶液学生实验仪器(分组实验 3):天平饮料瓶、小试管、碳酸钠粉末、稀盐酸、药匙教师演示实验仪器:锥形瓶(装配好气球)、小烧杯、小试管 2、饮料瓶、药匙、镊子、胶头滴管、酒精灯、火柴、滤纸、白磷、小铁钉、硫酸铜溶液、碳酸钠粉末、稀盐酸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课件、实物展台三、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定量实验,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分析及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通过史实资料,学习科学家开拓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教学难点: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关系;四、教学策略的选择课型和课时:新授课,一课时教学方式:实验探究、交流合作教学预设:引入新课演示实验发现问题、提。

7、18,2H2O 2H2+ O2,= 9:1:8,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等于各物质的相对分子(原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
-基本依据,1Kg的氢气就能供一辆功率为50KW的汽车跑大约100Km。
18Kg水分解产生的氢气能供汽车跑多远呢?,怎么算?,重要: 求出18Kg的水能分解产生多少Kg的氢气?,思路:可根据化学式的计算求解。
,理由:水中的氢元素全部转化为氢气。
,困惑:若某种元素没有全部转化为某种物 质,求该物质的质量怎么办呢?,所以,小桶中的水能使小汽车行驶:2100=200(Km),思路2:利用化学方程式来计算,解:设18Kg的水分解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答: 18Kg水分解生成的氢气是2Kg。
,(1)设未知量,(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 之间的关系,(4)列比例式求解,(5)写出简明答案,试一试,【解题步骤】,(1)设未知量,(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 之间的关系,(4)列比例式求解,(5)写出简明答案,【书写格式】,电解9g。

8、1 绪言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原子论(道尔顿道尔顿)和分子学说(阿伏加德罗阿伏加德罗)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1869 年,俄国的化学家 门捷列夫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第一章第一章 走进化学世界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课题 1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考点一考点一:物。

9、常见的酸和碱常见的酸和碱 单元目标单元目标: : 1、了解酸和碱的性质,理解物质的酸碱性及中和反应的实质;学会测定溶液酸碱性的方法。
2、初步学会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
3、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了解酸和碱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单元教材分析单元教材分析: : 本单元在学科知识中的地。

10、具有相同核外电子的一类原子呢?,一、元素:,1.定义: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1)下列原子哪一组不属于同种元素( ),ABC组的质子数相同,因此属于同种元素,D,(2)氧元素与氮元素的本质区别( ),A、核外电子数不同 B、元素符号不同 C、相对分子质量不同 D、核电荷数不同,D,2.特点,只讲种类;(宏观) 不讲个数 (微观),一、元素:,1.定义: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练习,下列说法有没有错误?把错误的说法加以改正。
水是由1个氧元素和2个氢元素组成的。
氧气由2个氧元素组成。
,改正,1.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两种元素组成的。
2.氧气只有氧元素一种元素组成。
,返 回,讨论:前面我们学过物质的构成可以用原子表示,物质的组成可以用元素表示,那么元素和原子有什么区别呢?,3. 元素和原子的区别: (1)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原子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2)原子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结构;元素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4. 分子、原子、元素、物质间的关系,(1)有的纯净物是由原子构成,有的纯净物是由分子构成 (2)纯净物都是由。

11、鲁教版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应记知识点(一)九年级化学应记知识点(一) 一、一、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 1.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中物质的本质并没有发生改变,只是在形态、状态、大小等方面发生了改变 2.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化学变化通常伴随着发光、发热、颜色改变、生成沉淀、产生气体等现象。
但这些现象只 能起辅助作用,并不能作为化学变化的依据,例如电灯通电发光发热属于物理。

12、习科学探究方法的重要手段,明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利用化学反应得到有用的物质或获取能量是人类开展化学研究的基本目的。
认识学会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尊重客观事实、善于合作的优良品质,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为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危机、环境危机和粮食危机等做出积极的贡献。
本单元主要内容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体验化学的奇妙,初步形成学习化学的兴趣;感受化学与人类生活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知道化学研究的主要任务;理解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第二部分: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
第三部分:初步学会某些基本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初步认识化学的一些基本观念。
重点: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掌握有关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及实验基本操作的训练。
单元目标难点:学会观察和描述物质变化的现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探究实验的设计,准确使用常见的化学仪器。
学法建议1.重视科学探究,掌握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数据(包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等)”“获得结论”“交流评价”这样几个基本环节。
2.。

13、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学习目标: 1.知道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2.会配平化学方程式 3.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臆想、 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
,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必须相等。
,如: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C原子个数:,1,1,O原子个数:,2,2,原子总个数,3,3,H2 + O2 H2O,再如:氢气与氧气反应,H原子个数:,2,2,O原子个数:,2,1,原子总个数,4,3,在这个式子中,右边的氧原子数少于左边的,这个式子是化学方程式吗?如果不是,你需要做哪些处理?,H2,+,O2,H2O,点燃,这样可以吗?为什么?,这样可以吗?为什么?,这样可以吗?为什么?,我们这样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就是在式子两边的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式子两边每一种元素原子的数目相等。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2.最小公倍数法 利用反应。

14、切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感受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
认识教学化学的价值,体会化学的魅力。
初步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的进步教学化学的志向。
相关知识小学自然: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又会发生很多变化。
小学中所学到的关于塑料、纤维、钢铁、食品、药品等物质的知识。
小学中所学到的关于植物生长和动物的生命活动现象。
重点 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难点 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方法、技巧与规律小结树立信心,要充分认识化学的重要性。
加强记忆:要学好化学,记忆是关键。
教学时不能仅满足听懂,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记忆,同时通过勤复习、勤记忆更进一步加深理解。
注重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思维误区本节常出现的思维误区是: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有无新物质生成”而不是发生的现象。
组成与构成不同: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等微粒构成,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本节知识结构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课 题 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 课 型 新 授化学改变了世界天然材料人造材料神奇的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物质构成的奥。

15、P11-P13内容,完成下列思考题: 1、_是学习化学重要而有效的方式。
2、_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3、科学探究有哪几个环节?,科学探究,化学实验,3、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_ _ _ (包括通过实验、调查或查阅资料等方法) _(通过分析、比较、概括) _ _。
,提出问题,猜想假设,收集证据,获得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雖然只是一根火柴 ,课题:,探究蜡烛燃烧的奥秘,小组活动: 1、参与小明同学的实验探究。
或 2、自主提出有关蜡烛燃烧问题展开探究活动。
注意:实验方案是否科学、合理、可行等。
,提出问题,蜡烛燃烧时是固体石蜡 在燃烧,还是熔化后的 蜡油在燃烧,还是气 化后的石蜡蒸气在燃烧 呢?,供学生参考的问题: 1、蜡烛燃烧生成了哪些物质? 2、蜡烛中含有哪些成分? 3、哪些因素可能影响蜡烛燃 烧的时间?,猜想3、蜡烛燃烧是石蜡气化成的石蜡蒸气在燃烧。
,猜想2、蜡烛燃烧是石蜡熔化成的蜡油在燃烧。
,请同学们根据提供的仪器和药品以小组为。

16、 棉花 玻璃 石料 不锈钢,活动天地,教室中的物品哪些是天然材料制成的,哪些是人造材料制成的?用人造材料制成的物品占多大比例?,一、化学改变了世界,光导纤维,芯片,煤炭和石油的用途 ,活动天地,吃 穿 住 行,设想我们教室内没有了化学制品,会是什么样子?,二、神奇的化学变化,你能将下列变化过程按一定的分类方式分成两类吗?,木材制成课桌 木炭燃烧 榨取葡萄汁 葡萄酿成酒 铁块制成铁锅 铁矿石炼成铁,神奇的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交流共享,分辨下列各组变化中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1)铁钉生锈和受热熔化 (2)咬碎食物和消化食物 (3)火柴折断和点燃 (4)蔗糖溶在水里和加热变黑变苦,你能举出生活中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吗?,我国历史悠久,化学工艺也辉煌,下列过程涉及了化学变化的是,1、制造青铜器 2、造纸 3、制造火药 4、烧制瓷器 5、活字印刷 6、指。

17、第一章第一章 物体的运动物体的运动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 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 1 米,课桌的高度约 0.75 米。
3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它们关系是: 1 千米=1000 米=103米;1 分米=0.1 米=10-1米 1 厘米=0.01 米=10-2米;1 毫米=0.001 米=10-3米 。

18、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上)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上)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步入化学殿堂 1、化学化学,是有关物质变化的学问。
是利用实验的方法实验的方法研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原因和规律究物质及其变化的原因和规律,继而,继而 根据这些规律来改变和创造物质根据这些规律来改变和创造物质。
2、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

19、鲁教版初中化学上册鲁教版初中化学上册知识知识点总结点总结 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有新物质生成 2、化学变化的关键词(至少 5 个) 燃烧、腐蚀、变质、酿酒、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生锈 3、描述水的构成奥秘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4、保持水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水分子 5、科学探究过程中收集证据包括哪些环节? 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6、。

20、 1 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上)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上)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步入化学殿堂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 质的变化 3 3、蜡烛燃烧实验、蜡烛燃烧实验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 、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

【鲁教版化学总结】相关PPT文档
【鲁教版化学总结】相关DOC文档
标签 > 鲁教版化学总结[编号:198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