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山东省聊城市冠县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99470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山东省聊城市冠县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7-2018学年山东省聊城市冠县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7-2018学年山东省聊城市冠县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17-2018学年山东省聊城市冠县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17-2018学年山东省聊城市冠县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7-2018学年山东省聊城市冠县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1(2分)根据拼音写汉字。聪明者利用时间,y chn 者等待时间,劳动者创造时间,ln du 者丧失时间,有志者赢得时间,无为者放弃时间,求知者抓紧时间,闲聊者消磨时间,勤奋者珍惜时间,自满者糟蹋时间。三、标题2(2分)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A植树的牧羊人写牧羊人以一己之力改变荒原的故事,采用的是时间顺序;纪念白求恩依次赞扬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及对其技术的精益求精,采用的是逻辑顺序B秋天的怀念纪念白求恩狼皇帝的新装的作者分别是史铁生、毛泽东、蒲松龄、安徒生C论语孟子是儒家代表著作;

2、吕氏春秋列子是先秦杂家代表著作D“狼狈为奸”“狼心狗肺”“鬼哭狼嚎”这些与狼有关的成语都是贬义词四、标题3(2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下面图表是有关机构公布的某市国民阅读指标数据。国民阅读率指标(指的是有一定阅读行为的人在所有被调查者中所占的比率)从图表中你看出什么?请写出你的结论。4(4分)“五个一”工程名著阅读 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唐僧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泪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

3、了他,随复念起。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只叫“莫念!莫念!”唐僧道:“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屡次逐我。”上文是西游记的节选,该节讲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这个故事叫做 。请根据文段中对话描写,概括孙悟空和唐僧的性格特点。孙悟空: 。唐僧: 。西游记中还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 。5(14分)按要求填空。油蛉在这里低唱,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 。(

4、毛泽东纪念白求恩)远远的街灯明了,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夜雨寄北)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论语十二章)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诗中写出风雨夜老人凄凉处境下,内心仍燃烧着为国守边志愿的诗句是 , 。谭嗣同潼关中写关城不言高而高度自见,异峰突起,令人神往的句子是 , 。刘禹锡秋词(其一)借鹤鸟临空引出豪迈诗情,表达出愈挫愈奋的豪壮情怀的诗句是 ,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6(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甲】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

5、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乙】 关羽尝为流矢所中,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然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镞有毒,毒入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此患乃可除。”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与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淋漓,盈于盘器,而羽割炙饮酒,言笑自若。【注】本文选自三国志镞(z):箭头。炙(zh):烤熟的肉。(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非宁静无以致远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关羽尝为流矢所中 此患乃可除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羽便伸臂令医劈之。(3)从甲文可

6、以看出诸葛亮善于从 上教育子女。从乙文可以看出关羽是个 的人。三、现代文阅读(共34分)7(17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各题。狗的哲学 小时候,家里养了一头猪和一条狗。每当给猪喂食的时候,母亲就让我看着狗怕它偷吃。 狗低眉顺眼地卧在一旁,一副与世无争的表情。但只要一个不注意,它就溜过去,迅捷地在猪食槽里舔上几口。等我回身过来,它又卧在一边,嘴唇上的食儿还没干呢,却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 有一次,它又偷食,被母亲拦腰踹了一脚。骂曰:你个狗东西,猪的食你也敢抢!是的,那个年代,猪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一年到头,把一头猪养大了养肥了,然后卖掉,便是家庭的全部收入。 狗似乎对此没有异议。骂也好,打也好,待

7、在家里,从不耍狗性子,或者玩什么离家出走。每次猪吃饱之后,一扭头,懒洋洋地走掉。石槽的边缘上,还残留少许米粒和糠末儿,母亲一瓢水倒进去,便是狗的食物。狗埋头舔食,把一槽泔水舔得音乐感十足,混个水饱后,一扭头也走掉。 狗是没有怨言的,依旧看家守院。有一年,有贼人到邻居家偷牛。狗觉得不管不行,叫声尖锐,咬个不休。三邻五舍的人都被惊醒了,扛着铁锹,举着镰刀奔出来。贼人走了空,临逃的时候,打折了狗的一条腿。狗拖着一条伤腿无精打采地过了一段日子。父亲每天往街里去瞭一回,看有没有收狗的,有的话,好把它赶紧卖掉。 狗赶在屠户来之前,竟然不声不响地好了。看来,要保住自己的一条狗命,靠别人是行不通的。这个世界,

8、主人们或主子们都是实用主义者,他满心想着自己的时候,是不会顾惜一条狗命的。 母亲每次从地里干活回来,狗总要欢天喜地地迎上去。猪呢,睡在那里,连眼皮都不抬。母亲把猪草丢给它,它先将鼻子凑过去,闻一闻,觉得不错,才懒洋洋站起来。我有点看不惯猪的德性,有一次它刚要站起来,我一脚把它踹躺下了。它就真的躺下了,连猪草也懒得吃了。我骂它,你真是头猪啊!大人们的看法总是跟小孩子有区别的,母亲就觉得猪这个样子好得不得了。 大人们的眼光真是有问题。 有时候,狗去偷吃猪食,我就假装看不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有看到母亲出来,我才高声咳嗽一声。狗能听懂我的暗示,它赶紧撤身,卧在一边。有一回,母亲出来得突然,我来不及

9、咳嗽,结果,我发现,狗居然也能全身而退。原来,狗根本无视我的咳嗽,它早已学会了辨别母亲的脚步。狗活久了,都会有一点老谋深算。 有一年冬天,家里跑来了一条小狗。大狗在它身上嗅了嗅,没有咬它算是收留了它。小家伙来了之后,不知道天高地厚,有时候母亲连踹几脚,即便痛得叫声尖利,但依然埋头跟猪抢食,而且不屈不挠。大狗卧在一边,眼皮微抬,有点不屑地看着它折腾。自从小狗来了之后,大狗有意让着它。它抢食的时候,大狗就卧在一边看。 狗大了,总会有一点风范的。 小狗最终被赶走了。原因是八个字:不顾廉耻,祸猪殃家。后来,整个院子又成了大狗的天下。它这儿转转,那儿转转,把个院门看得紧紧的。院子里边,有个高高的草垛,有

10、时候,它跳到草垛上,凝神端视着整个村庄。 这条狗一直在我家活了好多年。从小黑活到了大黑,从大黑活到了老黑,没等到活到黑老,它就死了。是老死的。它在家乡山岭间找了一个隐秘的地方,安静地死去了,没给家和村庄带来一丝惊扰。父亲平时很少去评价什么。它死后,父亲说了这样一句话:嗯,这是条好狗。(1)文章写了狗的哪几件事?(2)画线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这个世界,主人们或主子们都是实用主义者,他满心想着自己的时候,是不会顾及一条狗命的。(3)“我”对猪和狗的态度有什么不同?(4)联系前面的父亲卖狗事件,说说文章最后一段“嗯,这是条好狗”表现了父亲怎样的心理变化?(5)标题为“狗的哲学”,那么狗的生活哲

11、学是什么?8(17分)两只棉手套 冬天的西北风刮个没完,刮到脸上,就像用小刀儿一下一下割着,真疼啊! 松鼠妈妈要生小娃娃了,可是她还没找到一个避风的地方。 松鼠爸爸很着急,他在树枝上蹦来蹦去,想找一个暖和的树洞。 找呀找呀,他找到了一个很大很圆的树洞。他刚往里一探头,就听到一声粗嗓门:“对不起,我已经住上了。”松鼠爸爸一听,就知道是大黑熊。他赶忙走开了。 找呀找呀,他又找到了一个很小很圆的树洞。他刚往里一探头,就听到一声尖嗓门:“对不起,我已经住上了。”松鼠爸爸一听,就知道是小刺猬。他赶忙走开了。 风越刮越大了,还夹带着雪花。 松鼠妈妈蜷缩着身子,抱着圆鼓鼓的肚子,蹲在树枝上,愁得直想哭。松鼠

12、爸爸叹了一口气,跳下大树,又为松鼠妈妈寻找生娃娃的地方去了。 他走在雪地上,这里看看,那里找找,连个草窝都找不到。他的脚都冻麻了,也不在意。他只想快点给松鼠妈妈找个窝,好平平安安地生下小娃娃呀! 走着走着,他忽然踩着一个软绵绵的东西,他摇摇大尾巴,把覆盖在上面的雪扫一扫。啊,露出了一只棉手套!他知道,这一定是哪个小朋友不小心丢在这里的。他可顾不了那么多了,赶紧让松鼠妈妈钻进去。不久,她就生下了五只小松鼠。 五只小松鼠一生下来就淘气极了,这里钻钻,那里拱拱。最后,五只小松鼠钻进了棉手套的五个指头,正好每只住一间小房子。小松鼠们呼呼地睡大觉了。松鼠妈妈睡在娃娃们的身边,守护着他们。松鼠爸爸也想钻进

13、棉手套暖和暖和,可是里面太挤了,他只好又出来,卧在手套外面,用自己蓬松的大尾巴盖在自己的身上取暖。 风,越刮越猛;雪,越下越紧。五只小松鼠依偎着妈妈还喊冷。松鼠爸爸就用自己的大尾巴堵在棉子套的口上,为他们挡风雪。他迎着风雪卧在棉手套的外面,他冻得发僵了,也不肯离开一步。 忽然,松鼠爸爸听见远处传来“吱嘎吱嘎”的脚步声。脚步声越来越近,他看见两只踏雪鞋停在面前。他仰起头一看,见一个男孩子站在了眼前,他一只手戴着棉手套,另一只手光着。松鼠爸爸一看就明白了,就是这个男孩子丢了他的棉手套。真的,他是来取回他的棉手套的。 他蹲下身来,刚要伸手去拿,松鼠爸爸说:“谢谢你的棉手套。” 男孩子却说:“我该谢谢

14、你呀, 。”“不”松鼠爸爸说,“我该谢谢你。你看,我的五只小松鼠和他们的妈妈,正躲在你的棉手套里哪!要不,他们真会冻死的。”“你怎么不进去呢?”小男孩问。“里面太挤了,我在外面给他们挡风雪。”松鼠爸爸很自豪地说。 这时候,小男孩发现松鼠爸爸全身盖满了雪花。他毫不犹豫地脱下另一只棉手套,轻轻地放在地上,然后转过身来,不声不响地走了。 松鼠妈妈和她的五只小松鼠,探出头来想谢谢他,只见他已踩着厚厚的大雪,“吱嘎吱嘎”地走远了。松鼠爸爸说:“好好保存这两只棉手套,明年春天天暖了,我们一定要送还给他。” 五只小松鼠望着男孩远去的背影一齐喊着:“我们长大了,跟着爸爸妈妈一起去!”选自金波的影子人(1)请用

15、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童话的内容。(2)细节描写能够很好地突出人物。下面句子中,“毫不犹豫”显现了小男孩的 的品质,而“不声不响”则突出了他 的品质。这时候小男孩发现松鼠爸爸全身盖满了雪花。他毫不犹豫地脱下另一只棉手套轻轻地放在地上,然后转过身来,不声不响地走了。(3)文中两个画线的句子都是描写自然环境的。请任选一个,说说它们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冬天的西北风刮个没完,刮到脸上,就像用小刀儿一下一下割着,真疼啊!风,越刮越猛;雪,越下越紧。我选 。作用: 。(4)如果你是文中的小男孩,你会怎么应对松鼠爸爸的感谢呢?请把要说的话补充在下面横线上。男孩子却说:我该谢谢你呀, 。”(5)这则童话想象奇特。请

16、从文中摘抄你认为最有想象力的一个句子,并简要赏析。最有想象力的句子是: 。这个句子好在 。四、写作(50分)9(50分)有一首小诗这样写道:“学会宽容/也学会爱/不要听信青蛙们嘲笑/蝌蚪那又黑又长的尾巴允许蝌蚪的存在/才会有夏夜的蛙声。” 宽容是一种爱,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是一种修养。宽容利己,利人,利社会。在学习和生活中,你是否有过宽容他人或被人宽容的经历?是否耳闻目睹过有关宽容的故事?是否对宽容有深刻的感受?请以“宽容是温暖的”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文体规范。不得套作。600字以上。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2017-2018学年山东省聊城市冠县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17、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1(2分)根据拼音写汉字。聪明者利用时间,y chn愚蠢者等待时间,劳动者创造时间,ln du懒惰者丧失时间,有志者赢得时间,无为者放弃时间,求知者抓紧时间,闲聊者消磨时间,勤奋者珍惜时间,自满者糟蹋时间。【分析】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对于课文中出现的一些重点词要准确辨别读音,并能结合语境使用恰当。此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积累生字词的读音书写。【解答】“y chn”应为“愚蠢”;“ln du”应为“懒惰”。答案:愚蠢;懒惰【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的拼音拼读能力和重点字词的书写,需要学生平时读课文时,养成细心观察,积累的好习惯。三、标题2(2分)下列文学文

18、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A植树的牧羊人写牧羊人以一己之力改变荒原的故事,采用的是时间顺序;纪念白求恩依次赞扬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及对其技术的精益求精,采用的是逻辑顺序B秋天的怀念纪念白求恩狼皇帝的新装的作者分别是史铁生、毛泽东、蒲松龄、安徒生C论语孟子是儒家代表著作;吕氏春秋列子是先秦杂家代表著作D“狼狈为奸”“狼心狗肺”“鬼哭狼嚎”这些与狼有关的成语都是贬义词【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解答】A正确。B正确。C有误,列子是

19、道家的代表作。D正确。故选:C。【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要整理成册,熟记于心。四、标题3(2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下面图表是有关机构公布的某市国民阅读指标数据。国民阅读率指标(指的是有一定阅读行为的人在所有被调查者中所占的比率)从图表中你看出什么?请写出你的结论。【分析】此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题目要求审清图意,要结合有关数字,关键词等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表达图意要力争做到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解答】图表反映的是公民阅读率情况,图例中标出“两类人”可以结合不同年份数据的比较得出结论,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无论那一年分析,未成年人阅读率都

20、高于成年人。答案:(913岁)未成年人的阅读率明显高于(1870岁)的成年人。【点评】此题可结合题目要求,审清图意,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4(4分)“五个一”工程名著阅读 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唐僧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泪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只叫“莫念!莫念!”唐僧道:“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倘到城市之中,人烟

21、凑集之所,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屡次逐我。”上文是西游记的节选,该节讲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这个故事叫做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三打白骨精)。请根据文段中对话描写,概括孙悟空和唐僧的性格特点。孙悟空:善于识别妖魔诡计,机智、勇敢。唐僧:不辨妖魔,不辨是非,耳根子软(立场不坚定)。西游记中还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等。【分析】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同时要对名著的精彩内容以及人物形象细细品味,注意人物在作品中重要的故事情节。【解答】(1)该题考查的是西

22、游记的内容。该文段写的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内容。(2)搞题考查的是人物形象的掌握。由唐僧和悟空的对话和他打妖精的情节可以看出孙悟空善于识别妖魔诡计,机智、勇敢;由唐僧禁不住八戒旁边唆嘴等可以看出唐僧不辨妖魔,不辨是非,耳根子软(立场不坚定)等。(3)该题考查的是西游记中故事情节的掌握。答案: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三打白骨精)孙悟空善于识别妖魔诡计,机智、勇敢;唐僧不辨妖魔,不辨是非,耳根子软(立场不坚定)等。提示: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等。【点评】阅读名著,尽可能的写点读后感,这样阅读名著才会更有意义。阅读名著最好读原著,也可以读一些介绍性的文字,总之对一些名著方面的常识要熟悉。做此类常识题,注意

23、题干要求答什么,简要回答即可。5(14分)按要求填空。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毛泽东纪念白求恩)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郭沫若天上的街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二章)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诗中写出风雨夜老人凄凉处境下,内心仍燃烧着为国守边志愿的诗句是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谭嗣

24、同潼关中写关城不言高而高度自见,异峰突起,令人神往的句子是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刘禹锡秋词(其一)借鹤鸟临空引出豪迈诗情,表达出愈挫愈奋的豪壮情怀的诗句是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古诗词文默写能力。解答此题,平时积累是关键,即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在理解的基础上多背诵,通过抓重点字词多练写,多积累。【解答】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注意“蟋蟀”的写法;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水何澹澹,注意“澹”的写法;海日生残夜;巴山夜雨涨秋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注意“戍”的写法;终古高云簇北城,秋风

25、吹散马蹄声;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注意“霄”的写法;答案: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水何澹澹;海日生残夜;巴山夜雨涨秋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点评】此题可结合课内积累作答,注意重点字的写法。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6(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甲】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

26、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乙】 关羽尝为流矢所中,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然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镞有毒,毒入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此患乃可除。”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与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淋漓,盈于盘器,而羽割炙饮酒,言笑自若。【注】本文选自三国志镞(z):箭头。炙(zh):烤熟的肉。(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非宁静无以致远达到遂成枯落,多不接世于是,就关羽尝为流矢所中曾经此患乃可除才(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羽便伸臂令医劈之。(3)从甲文可以看出诸葛亮善于从修养、志向、学识上教育子女。从乙文可以看出关羽是个意志刚强,胆气过人,不惧

27、疼痛的人。【分析】参考译文:【甲】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 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 来得及?【乙】关羽曾经被一支飞箭射中,箭射穿了他的左臂,后来,伤口虽然愈合了,(但是)每到阴雨天,骨头常常疼痛。华佗说:“箭头有毒,毒已渗入到骨头里,应当切开臂膀,再一次治疗箭伤,

28、刮掉渗入毒药的骨头,(完全)除掉毒药,这样以后,病才能根除。”关羽便伸出臂膀让华佗切开。当时,关羽恰好邀请各位将领在一起喝酒吃饭,臂膀上的鲜血淋漓,溢出盘子,而关羽却(依然)切烤肉(吃)举起酒杯(喝),谈笑自若。【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句意为: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致:达到。句意为:最终枯败零落。遂:于是,就。句意为:关羽曾经被一支飞箭射中。尝:曾经。句意为:病才能根除。乃:才。(2)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

29、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句中重点词有:修:修养;俭:俭朴;养:滋养。句意为:用宁静来修养自身,用俭朴来滋养品德。句中重点词有:令:让;劈:切开。句意为:关羽便伸出臂膀让医生切开。(3)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和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第一问: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即可。阅读甲文,了解内容,从“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等语句中可知,诸葛亮善于从修养、志向、学识上教育子女。第二问: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

30、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即可。阅读乙文,了解内容,从“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中可知,关羽是一个意志刚强,胆气过人,不惧疼痛的人。答案:(1)达到;于是,就;曾经;才。(2)用宁静来修养自身,用俭朴来滋养品德。关羽便伸出臂膀让医生切开。(3)诸葛亮善于从修养、志向、学识上教育子女。关羽是一个意志刚强,胆气过人,不惧疼痛的人。【点评】尝:1、曾,曾经(未尝识书具)2、探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三、现代文阅读(共34分)7(17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各题。狗的哲学 小时候,家里养了一头猪和一条狗。每当给猪喂食

31、的时候,母亲就让我看着狗怕它偷吃。 狗低眉顺眼地卧在一旁,一副与世无争的表情。但只要一个不注意,它就溜过去,迅捷地在猪食槽里舔上几口。等我回身过来,它又卧在一边,嘴唇上的食儿还没干呢,却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 有一次,它又偷食,被母亲拦腰踹了一脚。骂曰:你个狗东西,猪的食你也敢抢!是的,那个年代,猪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一年到头,把一头猪养大了养肥了,然后卖掉,便是家庭的全部收入。 狗似乎对此没有异议。骂也好,打也好,待在家里,从不耍狗性子,或者玩什么离家出走。每次猪吃饱之后,一扭头,懒洋洋地走掉。石槽的边缘上,还残留少许米粒和糠末儿,母亲一瓢水倒进去,便是狗的食物。狗埋头舔食,把一槽泔水舔得音乐

32、感十足,混个水饱后,一扭头也走掉。 狗是没有怨言的,依旧看家守院。有一年,有贼人到邻居家偷牛。狗觉得不管不行,叫声尖锐,咬个不休。三邻五舍的人都被惊醒了,扛着铁锹,举着镰刀奔出来。贼人走了空,临逃的时候,打折了狗的一条腿。狗拖着一条伤腿无精打采地过了一段日子。父亲每天往街里去瞭一回,看有没有收狗的,有的话,好把它赶紧卖掉。 狗赶在屠户来之前,竟然不声不响地好了。看来,要保住自己的一条狗命,靠别人是行不通的。这个世界,主人们或主子们都是实用主义者,他满心想着自己的时候,是不会顾惜一条狗命的。 母亲每次从地里干活回来,狗总要欢天喜地地迎上去。猪呢,睡在那里,连眼皮都不抬。母亲把猪草丢给它,它先将鼻

33、子凑过去,闻一闻,觉得不错,才懒洋洋站起来。我有点看不惯猪的德性,有一次它刚要站起来,我一脚把它踹躺下了。它就真的躺下了,连猪草也懒得吃了。我骂它,你真是头猪啊!大人们的看法总是跟小孩子有区别的,母亲就觉得猪这个样子好得不得了。 大人们的眼光真是有问题。 有时候,狗去偷吃猪食,我就假装看不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有看到母亲出来,我才高声咳嗽一声。狗能听懂我的暗示,它赶紧撤身,卧在一边。有一回,母亲出来得突然,我来不及咳嗽,结果,我发现,狗居然也能全身而退。原来,狗根本无视我的咳嗽,它早已学会了辨别母亲的脚步。狗活久了,都会有一点老谋深算。 有一年冬天,家里跑来了一条小狗。大狗在它身上嗅了嗅,没

34、有咬它算是收留了它。小家伙来了之后,不知道天高地厚,有时候母亲连踹几脚,即便痛得叫声尖利,但依然埋头跟猪抢食,而且不屈不挠。大狗卧在一边,眼皮微抬,有点不屑地看着它折腾。自从小狗来了之后,大狗有意让着它。它抢食的时候,大狗就卧在一边看。 狗大了,总会有一点风范的。 小狗最终被赶走了。原因是八个字:不顾廉耻,祸猪殃家。后来,整个院子又成了大狗的天下。它这儿转转,那儿转转,把个院门看得紧紧的。院子里边,有个高高的草垛,有时候,它跳到草垛上,凝神端视着整个村庄。 这条狗一直在我家活了好多年。从小黑活到了大黑,从大黑活到了老黑,没等到活到黑老,它就死了。是老死的。它在家乡山岭间找了一个隐秘的地方,安静

35、地死去了,没给家和村庄带来一丝惊扰。父亲平时很少去评价什么。它死后,父亲说了这样一句话:嗯,这是条好狗。(1)文章写了狗的哪几件事?(2)画线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这个世界,主人们或主子们都是实用主义者,他满心想着自己的时候,是不会顾及一条狗命的。(3)“我”对猪和狗的态度有什么不同?(4)联系前面的父亲卖狗事件,说说文章最后一段“嗯,这是条好狗”表现了父亲怎样的心理变化?(5)标题为“狗的哲学”,那么狗的生活哲学是什么?【分析】这篇文章以独特的眼光,赞美了家中忠诚老实却总不被家人看好的狗。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开头到“一扭头也走掉”),叙述儿时家中的狗,总在抢食猪食被母亲责骂后无

36、声的离开;第二部分(“狗是没有怨言的”到“都会有一点老谋深算”),具体描述狗对家人的忠诚与它的老谋深算;第三部分(“有一年冬天”到结尾),叙述老狗在小狗前的特有风范,以及它死去后父亲对它的评价。【解答】(1)本题考查文中事件的归纳与概括。解答此题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找出有关狗的描写与事件,用简洁的句子加以概括即可。从文中可以看出,主要写了狗抢猪的食物,乱叫吓跑贼人却自己受伤,在“我”的照顾下偷吃猪食,在小狗面前极具风范等事情。(2)本题考查作者情感的体会。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结合上下文,去理解作者的心情。前文主要写狗受伤的原因,它是为了保护主人的财产而受伤的,但人类面对它的

37、付出,首先想到的是自身利益,所以这个句子表现了作者对人类自私、实用主义的鄙弃。(3)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找出有关“我”对猪、狗态度的描写,结合具体句子进行分析。“我有点看不惯猪的德性,有一次它刚要站起来,我一脚把它踹躺下了。它就真的躺下了,连猪草也懒得吃了。我骂它,你真是头猪啊!”可以看出“我”讨厌、看不惯猪的德行;“有时候,狗去偷吃猪食,我就假装看不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以看出“我”喜欢狗,帮助狗偷吃猪食。(4)本题考查人物情感的体会。解答此题要结合两次行为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父亲卖狗是因为狗受伤了,嫌弃它是累赘没用;而文末的评价出现在狗已死时,他说狗是好狗,表现了父亲

38、对狗对家的贡献的认可与赞美。(5)本题考查标题与主旨的理解。标题是文章内容、思想情感的高度概括。设置这类试题,一般都是在考查学生对文章思想情感的领会和把握。解答此题要综合文中有关狗的所有描写进行分析。从全文内容可以看出我家的狗尽职尽责却不受父母重视,它的处境坎坷。它之所以能在这种悲惨的环境中生存下去,主要是因为它能忍受主人的责骂与歧视,它忠于职守,并懂得保护弱小。这也即是作者要表达的“狗的哲学”。答案:(1)写狗抢猪的食物,乱叫吓跑贼人并受伤,在“我”的照顾下偷吃猪食,关照小狗等事件。(至少写三件)(2)表达了作者对人类自私、实用主义憎恶贬低的思想感情。(3)“我”讨厌、看不惯猪的德行,踹猪;

39、善待、喜欢狗,帮助狗偷吃猪食。(4)父亲卖狗是因为狗受伤,嫌弃它是累赘,而现在它死了,他说狗是好狗,这代表父亲认可了狗,认可了狗的性情和对家的贡献。(5)狗的生活哲学是积极生存,不反抗主人,忠于职守,为了吃到食物会耍小计谋,保护弱小。【点评】本阅读题考查的内容有:事件的归纳概括,人物情感的体会,内容的理解分析,以及标题的理解。其中第五题较难,这道题实则是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要结合全文中有关狗的表现去作综合分析,找出狗在逆境中生存的方法。8(17分)两只棉手套 冬天的西北风刮个没完,刮到脸上,就像用小刀儿一下一下割着,真疼啊! 松鼠妈妈要生小娃娃了,可是她还没找到一个避风的地方。 松鼠爸爸很着急,

40、他在树枝上蹦来蹦去,想找一个暖和的树洞。 找呀找呀,他找到了一个很大很圆的树洞。他刚往里一探头,就听到一声粗嗓门:“对不起,我已经住上了。”松鼠爸爸一听,就知道是大黑熊。他赶忙走开了。 找呀找呀,他又找到了一个很小很圆的树洞。他刚往里一探头,就听到一声尖嗓门:“对不起,我已经住上了。”松鼠爸爸一听,就知道是小刺猬。他赶忙走开了。 风越刮越大了,还夹带着雪花。 松鼠妈妈蜷缩着身子,抱着圆鼓鼓的肚子,蹲在树枝上,愁得直想哭。松鼠爸爸叹了一口气,跳下大树,又为松鼠妈妈寻找生娃娃的地方去了。 他走在雪地上,这里看看,那里找找,连个草窝都找不到。他的脚都冻麻了,也不在意。他只想快点给松鼠妈妈找个窝,好平

41、平安安地生下小娃娃呀! 走着走着,他忽然踩着一个软绵绵的东西,他摇摇大尾巴,把覆盖在上面的雪扫一扫。啊,露出了一只棉手套!他知道,这一定是哪个小朋友不小心丢在这里的。他可顾不了那么多了,赶紧让松鼠妈妈钻进去。不久,她就生下了五只小松鼠。 五只小松鼠一生下来就淘气极了,这里钻钻,那里拱拱。最后,五只小松鼠钻进了棉手套的五个指头,正好每只住一间小房子。小松鼠们呼呼地睡大觉了。松鼠妈妈睡在娃娃们的身边,守护着他们。松鼠爸爸也想钻进棉手套暖和暖和,可是里面太挤了,他只好又出来,卧在手套外面,用自己蓬松的大尾巴盖在自己的身上取暖。 风,越刮越猛;雪,越下越紧。五只小松鼠依偎着妈妈还喊冷。松鼠爸爸就用自己

42、的大尾巴堵在棉子套的口上,为他们挡风雪。他迎着风雪卧在棉手套的外面,他冻得发僵了,也不肯离开一步。 忽然,松鼠爸爸听见远处传来“吱嘎吱嘎”的脚步声。脚步声越来越近,他看见两只踏雪鞋停在面前。他仰起头一看,见一个男孩子站在了眼前,他一只手戴着棉手套,另一只手光着。松鼠爸爸一看就明白了,就是这个男孩子丢了他的棉手套。真的,他是来取回他的棉手套的。 他蹲下身来,刚要伸手去拿,松鼠爸爸说:“谢谢你的棉手套。” 男孩子却说:“我该谢谢你呀,是你替我看管着手套啊!。”“不”松鼠爸爸说,“我该谢谢你。你看,我的五只小松鼠和他们的妈妈,正躲在你的棉手套里哪!要不,他们真会冻死的。”“你怎么不进去呢?”小男孩问

43、。“里面太挤了,我在外面给他们挡风雪。”松鼠爸爸很自豪地说。 这时候,小男孩发现松鼠爸爸全身盖满了雪花。他毫不犹豫地脱下另一只棉手套,轻轻地放在地上,然后转过身来,不声不响地走了。 松鼠妈妈和她的五只小松鼠,探出头来想谢谢他,只见他已踩着厚厚的大雪,“吱嘎吱嘎”地走远了。松鼠爸爸说:“好好保存这两只棉手套,明年春天天暖了,我们一定要送还给他。” 五只小松鼠望着男孩远去的背影一齐喊着:“我们长大了,跟着爸爸妈妈一起去!”选自金波的影子人(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童话的内容。(2)细节描写能够很好地突出人物。下面句子中,“毫不犹豫”显现了小男孩的乐于助人的品质,而“不声不响”则突出了他不求回报的

44、品质。这时候小男孩发现松鼠爸爸全身盖满了雪花。他毫不犹豫地脱下另一只棉手套轻轻地放在地上,然后转过身来,不声不响地走了。(3)文中两个画线的句子都是描写自然环境的。请任选一个,说说它们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冬天的西北风刮个没完,刮到脸上,就像用小刀儿一下一下割着,真疼啊!风,越刮越猛;雪,越下越紧。我选 。作用:这个句子描写了恶劣的天气,突出了情况的紧急,烘托出松鼠爸爸妈妈因找不到窝焦急的心情。(4)如果你是文中的小男孩,你会怎么应对松鼠爸爸的感谢呢?请把要说的话补充在下面横线上。男孩子却说:我该谢谢你呀,是你替我看管着手套啊!。”(5)这则童话想象奇特。请从文中摘抄你认为最有想象力的一个句子,并

45、简要赏析。最有想象力的句子是:五只小松鼠钻进了棉手套的五个指头,正好每只住一间小房子。这个句子好在这个句子好在作者巧妙地用手套的五个指头,安排五只小松鼠住进去,让人觉得又好玩,又可爱。【分析】这是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松鼠爸爸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只掉落的手套,让松鼠妈妈得以在里面生下了五个小宝宝,可是里面太小,松鼠爸爸只好在外面为五只小松鼠和松鼠妈妈挡风雪。这时丢失手套的男孩找来了,他得知了松鼠爸爸在外面的缘由,于是放下了另一只手套走了。故事表现了人类对动物的关爱,以及动物对人类关爱的感激。【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归纳概括。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根据人物及事件内容概括出切题的答案。一般形式为: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注意表述的简洁通顺。本文内容可概括为:松鼠爸爸找到了一只手套御寒,丢失的小男孩看到后,又把另一只手套也送给了他们。(2)本题考查人物精神的提炼。根据文中的描述,可以看出小男孩有爱心,他不怕自己的寒冷,将手套无私的给出松鼠一家。句中的“毫不犹豫”就是他有爱心,乐于助人的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期末试卷 > 七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