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99464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7-2018学年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7-2018学年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7-2018学年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7-2018学年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7-2018学年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一、积累运用(28分)1(2分)下列加横线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A诧异(ch) 震悚(sng) 元勋(xn) 仰之弥高(m)B迭起(di) 咳嗽(sou) 军帖(ti) 鲜为人知(xin)C哺育(b) 烦躁(zo) 憎恶 () 气冲斗(du)牛D粗拙(zhu) 愧怍(zu) 祈祷(q) 锲而不舍(q)2(2分)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A深宵 心不在焉 锋芒必露 炯炯目光B薪金 不以为然 深恶痛疾 历尽心血C吩咐 言外之意 迥乎不同 目不窥圆D气魄 九曲连环 刮目相待 大庭广众3(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是()A他品学

2、兼优,时时以集体利益为重,处处为他人着想,被评为“校园之星”是当之无愧的。B执着是锲而不舍,是持之以恒,是一曲催人奋进的歌。C眼前这绚丽缤纷的美好春景,真使人扑朔迷离,应接不暇。D西方一些媒体对拉萨事件的报道与事实真相截然不同,严重脱离了新闻媒介的基本道德,真是令人遗憾。4(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加强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使学生的人身安全得到保障。B也许,青春本身就是一本成长的流水账,需要我们小心的记录,精心地收藏。C糖就像烟草和酒精一样,是一种有潜在危害极容易让人上瘾。D李红家种植的葡萄刚采摘完毕,基本上全部被抢购一空。5(2分)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A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B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C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D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6(6分)文学常识及名著知识填空。(1)卖油翁作者欧阳修,号 ,晚号六一居士, (朝代)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2)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描写了 。在他的笔下,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祥子一开始想凭自己的力气挣饭吃,是一个 、 、 的人,后来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7(6分)填写出下列诗文名句的空缺的部分。 ,即更刮目相待。(孙

4、权劝学)草树知春不久归, 。(韩愈晚春)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旦辞黄河去, ,不闻爷娘唤女声, 。(木兰诗) 8(2分)请将下面句子改成双重否定句。(不改变句意)这些英雄人物的身上,处处体现出非凡的气质,闪耀着理想的光彩。9(4分)仿照划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书是益友,当你痛苦时,书给你抚慰; , ; , ;当你消沉时,书使你振作。二、阅读理解(42分)10(4分)(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9题。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1)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5、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11(15分)阅读孙权劝学,完成下列各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即更刮目相待 蒙辞以军中多务 及鲁肃过寻阳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和“蒙辞以军中多务”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可以为师矣 B以刀劈狼首 C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D以我酌油知之(3)用现

6、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4)下列对选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通过详写孙权劝学及劝学的结果和吕蒙的学习过程,说明了学必有得,秉烛未晚的道理。B鲁肃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被吕蒙的才略折服,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也从侧面进一步表现了吕蒙的惊人长进。C文章主要是运用直接描写,表现吕蒙的才略大进,突出吕蒙的自信。D本文通过孙权劝学、吕蒙就学大有长进的故事,说明了只要学习就可以广交朋友。(5)孙权是怎样说服吕蒙学习的?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12(8分)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列各题。悠长的铃声毕淑敏 雨天,是城市的忌日。 花花绿绿的伞,填满每条街道,到处堵

7、车。我大清早出门,赶到读书的学院,还差一分钟就要上课了。“今天你晚了。”看大门兼打铃的老师傅说。他瘦而黑,像一根铁钉。别的同学都住校,唯我走读。开学才几天,他这是第一次同我讲话。“不晚。”我撒腿就跑。从大门口到教室的路很长,就是有本约翰速度再加了兴奋剂,也来不及。课堂纪律严格,我只是想将损失减少到最小。 上课的铃声在我背后响起来了,像一条鞭子,抽我的双腿。有一瞬,几乎想席地坐下,喉咙里发咸,仿佛要吐出红色来。迟到就迟到吧!纪律虽严,健康还是最重要的! 我的脚步迟缓下来;仿佛微风将息的风车。然而铃声还在宁静而悠远地响着,全然没有即将沉寂的细弱。 只要铃声响着,我就不该停止奔跑,我对自己说。终于,

8、到了。 老师和同学们都在耐心地倾听着,等待铃声的完结。 放学时,我走过大门,很想向老人表示感谢。可是,说什么好呢?说谢谢您把铃绳拽得时间那么长吗?我想在学府里,最好的谢意莫过于知识者对普通人的尊敬,便很郑重地问:“老师傅,您贵姓?”“免贵”,然后,他告诉我姓氏。 我的脑幕上管记忆一般人姓氏的区域,似乎被虫蛀过,总是容易搞错。不过这难不住我,我创造了联想方式。比如,听了看门师傅的姓氏,我脑海中就幻化出花果山水帘洞的景象。这法子秘不传人,却是百试百灵的。 上学三年,我认真称呼他的机会并不多。唯有恰恰赶在上课铃响之时,我经过校门,才会恭恭敬敬地称他一声:“侯师傅好!”若是他一个人,会冲着我宽厚地笑笑

9、。有时围着做饭、植花的其他师傅,我便格外响亮地招呼他,表示我对他的尊重。周围的人看着他嬉笑,他就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其后,便会有悠长的铃声响起,像盘旋的鸽群,陪伴我走进教室。 当我伸直双腿安稳地坐在课桌前,铃声才像薄雾一般散去。“看门的老头拽着铃绳睡着了。”同桌说。只有我知道这秘密,但我永远不会说。说出来,便破坏了这一份温情。这一番默契。 终于,我以优异的成绩良好的品行,从学院毕业。我拎着沉重的书包走出校门,最后一次对铁钉样的老人说:“师傅好!”他瞅瞅四周无人,靠近我:“你就要走了。我想同你说一件事。”“你不要放在心上”他又踌躇了,“我只是想告诉你唉,不说了不说了”他苍老的头颅在秋风中像芦花一般

10、摆动着,脸色因为窘迫,像生了红锈。“到底是什么事呢?”我的好奇心发作了。“他们说你是成心的,我说不是”老人舔了一下嘴唇,好像那里粘着一粒砂糖,慈善地看着我。“您快说嘛!侯师傅!”听这口气,与我有关,忙不迭地追问。“你千万别介意我不是姓侯,我姓孙”(1)联系全文内容,谈谈你对本文标题“悠长的铃声”的理解。(2)本文语言形象、传神,按要求赏析。上课的铃声在我背后响起来了,像一条鞭子,抽我的双腿。文中加点的字“抽”,原意是“用细长的,软的东西打”,在文中具体指什么?他苍老的头颅在秋风中像芦花一般摆动着,脸色因为窘迫,像生了红锈。这个画线的句子很有表现力,请你结合上下文,对它作简要赏析。(3)读了文章

11、,你一定会喜欢文中的那位老师傅,请你对他作点评价。(4)这篇小说的结尾有怎样的特点?请作简要评析。13(15分)阅读躺在童谣里的纺车,完成下列各题。躺在童谣里的纺车范烛红我的童谣里静静地躺着一架老纺车。在老屋寂然的阁楼里,在时光悄然打开的某个缺口,老纺车浸润着岁月深处的暗香,镌刻着沧桑往事的疼痛与甜蜜。在经历了极其困难的岁月后,纺车早已没有了实际的用处,但却成为一种更为珍贵的象征。那年冬天,母亲在生下二弟后,将约摸三岁的我交给了祖母。从此,不知多少个白天和黑夜过去了,细数着时间的串串念珠,描摹着年华流水般的步履,不谙世事的我开始在祖母温暖的怀抱中快乐地成长。记得那些日子,祖母教我唱过许多朗朗上

12、口的童谣。“月光堂堂,照见汪洋。汪洋之水,漫过方塘,方塘莲子香。”尤其是那些至今还萦绕在耳边的最具抒情色彩的伴奏祖母端坐在纺车前摇出的嗡嗡的纺线声;墙角秋虫恣情的呢喃或冬夜火盆里栗炭发出的噼啪的脆响;村庄尽头的狗吠或屋檐下滴滴答答的雨水声宛如嘹亮的螺号,宛如悠扬的琴音,宛如至纯的和弦,惟妙惟肖,伴梦入怀,那是一个农家小孩所拥有的最完美的音乐盒。严寒的冬夜,祖母面容安详地坐在小凳上,右手自如地摇着车轮的把手,左手也力道均匀地拿捏着那些被拧成了长筒形的棉芯,就那么娴熟地一拉一送、左右开弓,且节奏温柔,动作稳重,顷刻间棉皮乖乖地变成了细长的线,尔后一圈一圈地绕到了车前的坨子上,最终长成一副臃肿可爱的

13、“小胖子”模样。我蹲在祖母膝边,偶尔会往火盆里丢些橘皮、稻谷或玉米粒什么的,瞬间遂有沁人心脾的幽香在整个屋子里氤氲开来。每每此刻,祖母会稍事休息,我便站起身来捏着小拳头给她捶捶背,捶捶腿。彼时,在昏黄的灯光下,我看到祖母的眼角往往会有晶莹的泪光在闪动永远不会忘记,某年家里耕田的小黄牛突然夭折,父亲心急如焚地四处凑钱重新买牛,祖母默不作声地将她老人家常年纺线织布攒下的钱悉数拿出,交到父亲颤抖的手中。父亲说啥也不要,祖母只说了一句“没啥,纺车还在,一切都会再有的”。父亲哭了,祖母依然面带微笑。春天的时候,我的童谣里会增添一种更具韵味的伴奏。大约是父亲将选好的良种撒向秧床的日子前后,燕子们归来了。白

14、天它们从门缝里进入,先栖息在木楼底下的纺车上,稍释疲惫后仔细检查往年的巢穴,重又飞出门,忙着去拣枝、衔泥、修补旧居了。晚间,聆听着祖母的纺车声,它们还在不停地劳作。在它们欢快的叽喳声中,我经常抬头冥想:它们怎么每年都记得飞回来而不会迷路呢?难道它们没想过另寻新址重筑爱巢吗?我想,一定是这些年来,它们也听惯了祖母的纺车声了吧。当祖母的簸箕里那些胖胖的线坨愈来愈多的时候,燕子们温暖舒适的巢穴中也有新的生命探出了头。起初,小家伙们会在父母目之所及的视野里欢快地练习飞翔。当袋袋棉皮被祖母纺成细线又织成卷卷布匹的时候,我也渐渐长大,走出老屋告别祖母走向了更远的天地。而我身后铺开的那张思念的网,又何尝不是

15、祖母用她那无比牵挂的目光所织就的呢?如今,循着魂牵梦绕的纺车声,我像候鸟一样归来,可祖母早已不在。唯有眼前的老纺车,在时光碎片的剥落处,透过生活厚重的尘埃,久久地折射着生命的灼灼华光(1)文章标题“躺在童谣里的纺车”中“童谣”有什么含义?(2)本文语言优美生动,品析文中第3段中划线的句子。细数着时间的串串念珠,描摹着年华流水般的步履,不谙世事的我开始在祖母温暖的怀抱中快乐地成长。(3)第4段中的“音乐盒”包括哪些动听的声音?(4)阅读第段,作者说自己像“候鸟”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三.写作表达(50分)14(50分)回首岁月,品味生活,童年的快乐多了一份色彩,妈妈的唠叨多了一份温馨,老师的批评

16、多了一份关爱这一切伴随着我们茁壮成长。请以“ 伴我行”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按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2)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3)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学校名称。(4)书写要工整,标点要正确,不写错别字,字数不少于600字。2017-2018学年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积累运用(28分)1(2分)下列加横线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A诧异(ch) 震悚(sng) 元勋(xn) 仰之弥高(m)B迭起(di) 咳嗽(sou) 军帖(ti) 鲜为人知(xin)C哺育(b) 烦躁(zo) 憎恶 () 气冲斗(du)牛D粗拙(zhu) 愧怍(

17、zu) 祈祷(q) 锲而不舍(q)【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课本内出现的常用重点生字词的准确识读能力以及对形近字、同音字和多音字的识辨能力,难度不大。【解答】A正确;B“军帖(ti)”读作“ti”;“鲜为人知(xin)”读作“xin”;C“憎恶 ()”读作“w”;D“锲而不舍(q)”读作“qi”;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字的读音,汉字当中有很多多音字,要结合平时的课文学习来归类整理。要结合汉字的拼音规则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声字、形近字能准确辨析。2(2分)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A深宵 心不在焉 锋芒必露 炯炯目光B薪金 不以为然 深恶痛疾 历尽心血C吩咐 言外之意 迥乎不同 目不

18、窥圆D气魄 九曲连环 刮目相待 大庭广众【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解答】A“锋芒必露”的“必”应为“毕”;B“历尽心血”的“历”应为“沥”;C“目不窥圆”的“圆”应为“园”;D全部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此题,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对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同音字和形近字;同时还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区别字的用法。3(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是()A他品学兼优,时时以集体利益为重,处处为他人着想,被评为“校园之星”是当之

19、无愧的。B执着是锲而不舍,是持之以恒,是一曲催人奋进的歌。C眼前这绚丽缤纷的美好春景,真使人扑朔迷离,应接不暇。D西方一些媒体对拉萨事件的报道与事实真相截然不同,严重脱离了新闻媒介的基本道德,真是令人遗憾。【分析】此题考查成语的使用,首先学生要理解成语的意思,其次有些成语还要知道由哪些典故、文章演变流传而来,再次要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解答】A使用正确,当之无愧:无愧:毫无愧色。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B使用正确,锲而不舍:锲:镂刻;舍:停止。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C使用有误,扑朔迷离:指难辨兔的雌雄。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句中的意思让人眼花缭乱

20、,所以该成语不和语境。D使用正确,截然不同:截然:很分明地、断然分开的样子。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故选:C。【点评】做好本题,还要多加练习,并总结意思相近的成语的异同,特别是使用的语言环境的异同。4(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加强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使学生的人身安全得到保障。B也许,青春本身就是一本成长的流水账,需要我们小心的记录,精心地收藏。C糖就像烟草和酒精一样,是一种有潜在危害极容易让人上瘾。D李红家种植的葡萄刚采摘完毕,基本上全部被抢购一空。【分析】这道题目考查病句的辨识。病句辨识是考试中经常考到的,这就要明确常见的病句类型,并注意在学习进行归类整,选出正确

21、答案的难度不大。【解答】A缺少主语,可以去掉“通过”或“使”;B正确;C缺少宾语的中心语,应在句子后面加上“的物质”;D“基本上和全部”矛盾,应去掉其中一个。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识别。做这类题目时要明确常见的病句类型,并认真阅读句子,找出出现语病的原因。5(2分)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B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C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D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分析】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

22、。它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和理解书面语言。要做到结合语境,准确规范的使用标点。【解答】A正确;B正确;C“是口的巨人”后逗号改为分号;D正确;故选:C。【点评】标点的种类较多,知道各种标点的作用是做题的关键。6(6分)文学常识及名著知识填空。(1)卖油翁作者欧阳修,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朝代)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2)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描写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一生。在他的笔下,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祥子一开始想凭自己的力气挣饭吃,是一个老实、健壮、坚忍的人,后来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及名著知识的

23、把握,注意平时的积累。【解答】(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把握。卖油翁作者欧阳修,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朝代)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2)本题考查名著常识的把握。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描写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一生。在他的笔下,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祥子一开始想凭自己的力气挣饭吃,是一个老实、健壮、坚忍的人,后来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答案:(1)醉翁 北宋(2)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一生 老实、健壮、坚忍【点评】做本题时注意作品、作者与朝代的把握。7(6分)填写出下列诗文名句的空缺的部分。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孙权劝学)草树知春不久归,百

24、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诗)北朝【分析】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在考试中却得不到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生僻字、难写字书写有误,一字之差,导致丢分,实在遗憾。这就要勤于动笔,重点突破。【解答】答案:士别三日百般红紫斗芳菲 (重点字:菲)何人不起故园情朔气传金柝(重点字:柝)暮至黑山头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重点字:啾)【点评】在复习和应试时应注意1、要整体背诵,不要孤立记诵名句。2、古代诗歌、散文名篇里的名句都要同等重视。3、要

25、记忆准确,默写正确。要格外注意难写、易混易错的字。4、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背诵。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记得牢。5、平时背诵既要“口到”,更要“心到”“手到”。6、要把握字的准确读音,要克服粗心的毛病、要日积月累,学以致用。8(2分)请将下面句子改成双重否定句。(不改变句意)这些英雄人物的身上,处处体现出非凡的气质,闪耀着理想的光彩。【分析】本题考查句中改写,解答时需要认真阅读题干完成作答。【解答】阅读题干可知应该在“处处体现出非凡的气质,闪耀着理想的光彩”前进行双重否定,可使用双重否定词“无不”。答案示例:这些英雄人物的身上,无处不体现出非凡的气质,闪耀着理想的光彩。【点评】解答本题要明确句意,

26、并且不改变句意。9(4分)仿照划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书是益友,当你痛苦时,书给你抚慰;当你困惑时,书给你解疑;当你迷茫时,书给你指路;当你消沉时,书使你振作。【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解答好此题,首先要审视好被仿写句的特点,如句式,修辞等方面,再就是注意语意通顺连贯。【解答】本题以书为本体作比喻句,句式上采用“当你时,书给你”。答案:示例:当你困惑时 书给你解疑 当你迷茫时 书给你指路【点评】解答此题,主要是弄清句式特点。二、阅读理解(42分)10(4分)(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9题。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

27、安。(1)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分析】本题考查诗歌鉴赏。逢入京使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名篇之一。此诗描写了诗人远涉边塞,路逢回京使者,托带平安口信,以安慰悬望的家人的典型场面,具有浓烈的人情味。诗文语言朴实,不加雕琢,却包含着两大情怀:思乡之情与渴望功名之情,一亲情一豪情,交织相融,真挚自然,感人至深。【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描述诗歌画面的能力。解答时就要紧扣“情”或“景”,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感。一般答题方法是抓住诗中主要景物再现画面,从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这里紧扣“泪不干”特点即可。回头向东看家乡长

28、路漫漫,泪水沾湿了衣袖怎么擦也擦不干(2)本题考查赏析作者感情的能力。由诗意可知,作者与友人于马上相逢,行色匆匆,只有就几句话时间罢了,就是这一点的时间,作者就托他捎个口信回家,这种行为真切的表现了作者的思念家乡之情。答案:(1)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了,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诗人又思念起家乡和亲人,不禁掩面抽泣,泪水很快就沾湿了双袖。(2)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参考译文:向东遥望长安家园路途遥远,思乡的泪沾湿双袖模糊面容。在马上匆匆相逢没有纸和笔,只托你给我的家人报个平安。【点评】做好本题要根据注释了解诗诗歌的写作背景,阅读全诗理解诗歌内容,从诗人所叙述的事情来体会诗人所

29、表达的情感,读懂诗歌。11(15分)阅读孙权劝学,完成下列各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即更刮目相待重新蒙辞以军中多务推托及鲁肃过寻阳到,等到(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和“蒙辞以军中多务”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A可以为师矣 B以刀劈狼首 C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D以我酌油知之(3)用现

30、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4)下列对选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BA文章通过详写孙权劝学及劝学的结果和吕蒙的学习过程,说明了学必有得,秉烛未晚的道理。B鲁肃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被吕蒙的才略折服,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也从侧面进一步表现了吕蒙的惊人长进。C文章主要是运用直接描写,表现吕蒙的才略大进,突出吕蒙的自信。D本文通过孙权劝学、吕蒙就学大有长进的故事,说明了只要学习就可以广交朋友。(5)孙权是怎样说服吕蒙学习的?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分析】参考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

31、“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解答】(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

32、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句意: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更:重新句意: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辞:推托句意: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及:到,等到(2)本题主要考查点是一词多义。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例句句意: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以:用A句意:可以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以:凭借B句意:用刀砍狼的头。以:用C句意: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 以:来D句意:凭借我倒油(的经验)懂得这个道理。以:凭借故选:B(3)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

33、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治经:研究儒家经典;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句意:我难道想让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重点词有:非复:不再是。句意: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已不再是吴下的阿蒙了。(4)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具体内容分析。A有误,吕蒙的学习过程略写;B正确;C 有误,吕蒙的才学长进主要是侧面烘托;D有误,本文说明的道理是只要肯学习就会有时间,就会有收获;故选:B(5)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中心的理解,要想抓住文章的中心,必须从故事入手,我们要先理清故事

34、的大意,感知故事的情节,解答时,需要结合人物的事迹、人物形象、故事主旨和自己的感悟等方面进行思考分析。答案:(1)重新 推托 到,等到(2)B(3)我难道想让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2分) 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已不再是吴下的阿蒙了。(2分)(4)B(5)答案示例:孙权先以古为鉴,说明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再现身说法,以自身学习的事例,言辞恳切的劝说吕蒙学习。(2分)人只要肯学习,就能挤出时间,就会学有所获,学有所成。(2分)(意思对即可)【点评】“以”的用法:无从致书以观(以:表目的,来)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以:凭借)计日以还(以:表修饰)扶苏以数谏故(以:因为)蒙辞以军中多

35、务(以:用)以为妙绝(以:认为)12(8分)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列各题。悠长的铃声毕淑敏 雨天,是城市的忌日。 花花绿绿的伞,填满每条街道,到处堵车。我大清早出门,赶到读书的学院,还差一分钟就要上课了。“今天你晚了。”看大门兼打铃的老师傅说。他瘦而黑,像一根铁钉。别的同学都住校,唯我走读。开学才几天,他这是第一次同我讲话。“不晚。”我撒腿就跑。从大门口到教室的路很长,就是有本约翰速度再加了兴奋剂,也来不及。课堂纪律严格,我只是想将损失减少到最小。 上课的铃声在我背后响起来了,像一条鞭子,抽我的双腿。有一瞬,几乎想席地坐下,喉咙里发咸,仿佛要吐出红色来。迟到就迟到吧!纪律虽严,健康还是最重要的

36、! 我的脚步迟缓下来;仿佛微风将息的风车。然而铃声还在宁静而悠远地响着,全然没有即将沉寂的细弱。 只要铃声响着,我就不该停止奔跑,我对自己说。终于,到了。 老师和同学们都在耐心地倾听着,等待铃声的完结。 放学时,我走过大门,很想向老人表示感谢。可是,说什么好呢?说谢谢您把铃绳拽得时间那么长吗?我想在学府里,最好的谢意莫过于知识者对普通人的尊敬,便很郑重地问:“老师傅,您贵姓?”“免贵”,然后,他告诉我姓氏。 我的脑幕上管记忆一般人姓氏的区域,似乎被虫蛀过,总是容易搞错。不过这难不住我,我创造了联想方式。比如,听了看门师傅的姓氏,我脑海中就幻化出花果山水帘洞的景象。这法子秘不传人,却是百试百灵的

37、。 上学三年,我认真称呼他的机会并不多。唯有恰恰赶在上课铃响之时,我经过校门,才会恭恭敬敬地称他一声:“侯师傅好!”若是他一个人,会冲着我宽厚地笑笑。有时围着做饭、植花的其他师傅,我便格外响亮地招呼他,表示我对他的尊重。周围的人看着他嬉笑,他就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其后,便会有悠长的铃声响起,像盘旋的鸽群,陪伴我走进教室。 当我伸直双腿安稳地坐在课桌前,铃声才像薄雾一般散去。“看门的老头拽着铃绳睡着了。”同桌说。只有我知道这秘密,但我永远不会说。说出来,便破坏了这一份温情。这一番默契。 终于,我以优异的成绩良好的品行,从学院毕业。我拎着沉重的书包走出校门,最后一次对铁钉样的老人说:“师傅好!”他瞅

38、瞅四周无人,靠近我:“你就要走了。我想同你说一件事。”“你不要放在心上”他又踌躇了,“我只是想告诉你唉,不说了不说了”他苍老的头颅在秋风中像芦花一般摆动着,脸色因为窘迫,像生了红锈。“到底是什么事呢?”我的好奇心发作了。“他们说你是成心的,我说不是”老人舔了一下嘴唇,好像那里粘着一粒砂糖,慈善地看着我。“您快说嘛!侯师傅!”听这口气,与我有关,忙不迭地追问。“你千万别介意我不是姓侯,我姓孙”(1)联系全文内容,谈谈你对本文标题“悠长的铃声”的理解。(2)本文语言形象、传神,按要求赏析。上课的铃声在我背后响起来了,像一条鞭子,抽我的双腿。文中加点的字“抽”,原意是“用细长的,软的东西打”,在文中

39、具体指什么?他苍老的头颅在秋风中像芦花一般摆动着,脸色因为窘迫,像生了红锈。这个画线的句子很有表现力,请你结合上下文,对它作简要赏析。(3)读了文章,你一定会喜欢文中的那位老师傅,请你对他作点评价。(4)这篇小说的结尾有怎样的特点?请作简要评析。【分析】全文按故事情节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开头到“等待铃声的完结。”)写我快要迟到了,看门的老人故意延长铃声来拖延时间;第二部分(“放学时,我走过大门”到“便破坏了这一份温情,这一番默契”),写我对老师的感激以及后来的日子里我与老人的交往;第三部分(“终于,我以优异的成绩良好的品行”到“我不是姓侯,我姓孙”)写毕业离校之际,我才知道一直以来

40、叫错了老人,他姓孙。小说讲述了一位平凡的学校看门人的故事,正是他的延长的铃声,充满爱意的举动,让我最终学有所成。【解答】(1)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理解标题的含义也就是要挖掘标题的比喻义和象征义。要善于透过表象,展开联想,就是由此及彼,抓住客观事物、现象间的各种联系和微秒的类似,从而发掘出任务的精神美和事件所蕴含的哲理美。在本文悠长的铃声是老人为了让我不迟到而长时间地拽着铃绳让铃声响了很长的时间,表现了老人的慈祥善良、宽容大度和善解人意。(2)本题考查词语含义的理解及句子赏析。解答此题词语的含义要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比喻义或引申义。句子的赏析可从语法、修辞、情感、背景几方面入手,结合具体内容作具体

41、分析。这里的句中的“抽”则是运用了比喻与拟人的手法,有催促之意;句既可从修辞入手,也可从人物的描写入手分析。(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与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从文章内容来看,孙师傅很善良,有爱心,在我迟到时以独特的方式来帮助我;孙师傅为人宽厚,当我记错他的姓氏,面对周围人的嬉笑,他总是不好意思的低下头,但从没有向我发火。(4)本题考查结尾的赏析。解答此题关键要了解小说常用结尾的种类与作用,然后结合本文内容作具体分析。小说的结尾有:再生波澜式:震撼人心,照应前文。留下空白式:给读者想象空间。深化主题式:突出人物性格,令人回味。耐人寻味

42、式:给人以喜悦欣慰之感,反应美好愿望。这篇小说最后揭示真相,给人以喜剧性的效果,但马上戛然而止,又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答案:(1)悠长的铃声是老人为了让我不迟到而长时间地拽着铃绳让铃声响了很长的时间,表现了老人的慈祥善良、宽容大度和善解人意。(或打铃老师傅为不让“我”迟到而长时间打铃。“悠长的铃声”传递的是一份善意(温情),串起的是一生的记忆。)(2)文中划线的字“抽”,原意是“用细长的,软的东西打”,这里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写出了打铃的师傅用铃声催促“我”快跑,不要迟到,表现了师傅的慈祥善良。这个句子通过细腻的神态和外貌描写,表现了孙师傅想对我说明真相又怕我介意而欲言又止的窘迫之态。

43、(或: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出孙师傅想对我说明真相又怕我介意而欲言又止的窘迫之态)(3)我喜欢文中的孙师傅,他善良,有爱心,在我迟到时以独特的方式来帮助我;孙师傅为人宽厚,当我记错他的姓氏,面对周围人的嬉笑,他总是不好意思的低下头,但从没有向我发火。(4)最后揭示真相,出人意料,给人喜剧性的效果;揭示真相后便戛然而止,留给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彰显了作品的主题,突出了孙师傅的善良、宽厚;结局即高潮,如此巧合又合情合理。【点评】本阅读第(1)题较难,标题的含义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分析:从把握文章标题的象征意义入手。理解象征手法,关键在于找出象征本体和象征对象之间的联系和共同点。从理解标题的

44、双关义入手。从作者感情的出发点切入。从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角度入手。从寻找文章线索方面入手。从寻找文章的文眼上发掘。将标题中运用的修辞还原后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13(15分)阅读躺在童谣里的纺车,完成下列各题。躺在童谣里的纺车范烛红我的童谣里静静地躺着一架老纺车。在老屋寂然的阁楼里,在时光悄然打开的某个缺口,老纺车浸润着岁月深处的暗香,镌刻着沧桑往事的疼痛与甜蜜。在经历了极其困难的岁月后,纺车早已没有了实际的用处,但却成为一种更为珍贵的象征。那年冬天,母亲在生下二弟后,将约摸三岁的我交给了祖母。从此,不知多少个白天和黑夜过去了,细数着时间的串串念珠,描摹着年华流水般的步履,不谙世事的我开始在祖母

45、温暖的怀抱中快乐地成长。记得那些日子,祖母教我唱过许多朗朗上口的童谣。“月光堂堂,照见汪洋。汪洋之水,漫过方塘,方塘莲子香。”尤其是那些至今还萦绕在耳边的最具抒情色彩的伴奏祖母端坐在纺车前摇出的嗡嗡的纺线声;墙角秋虫恣情的呢喃或冬夜火盆里栗炭发出的噼啪的脆响;村庄尽头的狗吠或屋檐下滴滴答答的雨水声宛如嘹亮的螺号,宛如悠扬的琴音,宛如至纯的和弦,惟妙惟肖,伴梦入怀,那是一个农家小孩所拥有的最完美的音乐盒。严寒的冬夜,祖母面容安详地坐在小凳上,右手自如地摇着车轮的把手,左手也力道均匀地拿捏着那些被拧成了长筒形的棉芯,就那么娴熟地一拉一送、左右开弓,且节奏温柔,动作稳重,顷刻间棉皮乖乖地变成了细长的线,尔后一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期中试卷 > 七年级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