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精准培优专练十一 近代中国的经济 学生版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95757 上传时间:2019-10-3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11.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三精准培优专练十一 近代中国的经济 学生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0届高三精准培优专练十一 近代中国的经济 学生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0届高三精准培优专练十一 近代中国的经济 学生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0届高三精准培优专练十一 近代中国的经济 学生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0届高三精准培优专练十一 近代中国的经济 学生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精准培优专练培优点十一 近代中国的经济一、高考知识点命题研究典例1(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30,4分)20世纪30年代中期,新中华载文:“现在你随便拉住一个稍稍留心中国经济问题的人,问他中国经济性质如何,他就毫不犹豫地答复你:中国经济是半殖民地性半封建性经济。”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知识界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相同B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迅速膨胀C经济理论问题引起民众的普遍关注D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得到传播典例2(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28,4分)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较为盛行。这一做法( )A导致民间设厂高潮局面的出现B有利于中国新的

2、社会阶层发展C加剧了外国资本对中国的输入D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局面二、知识点精准提分集训一、选择题11872年,李鸿章支出一些官款作为启动资金,谕令候补知府朱其昂招集商股,购置轮船,设立轮船招商局。可是,入股者不多,资金缺乏,李鸿章只得向招商局注入大量官款,实行官督商办。李鸿章将这种体制概括为“商为承办,官为维持。”这一体制( )A使洋务企业垄断中国航运业 B增强了与外轮公司竞争力量C保障私人投资者的经济利益 D明晰了民用工业的产权归属2下图反映的是近代中国18621917年部分贸易数据情况。据此可知( )A中国近代工业艰难发展 B中国国际贸易良性增长C中国改变贸易逆差态势 D中国经济畸形有

3、所改变31893年,北华捷报称“现在华茶在英国只是作为一种充数之物许多茶商承认他们现在已经不卖华茶。”这反映出当时( )A英国对茶叶需求降低 B英国对中国实行贸易壁垒C中国茶叶出口的衰减 D华茶在英国面临竞争压力41896年,清政府利用李鸿章出使俄国并往德、法、英、美各国聘问的机会,交涉增加进口洋税事宜,得到的回答却是必须先废厘金,“内地推广通途”,然后“增税之议”,“始可照办”。1902年中英续行通商行船条约最终对裁厘加税作出了一系列具体规定。这表明了当时的中国( )A缓解洋务运动面临的经费压力 B有力抵制西方国家的经济侵略C与世界市场的联系进一步加强 D试图为民间经济发展创造条件51914

4、年34月间,中华全国商会联合会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详细讨论了商律商人通例公司条例保息条例国币条例商事公断处条例商会法等,提出了不少修改、补充和实施的意见。该会议( )A推动了实业救国思潮的产生 B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开启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推动了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涨6下表是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情况统计表,表中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年代 商办 官办和首商合办设厂数 外商企业 设厂数 资本(千元) 设厂数 资本(千元) 设厂数 资本(千元) 18721894年 53 4697 19 16196 103 28000 18951913年 463 90801 86 28469 136

5、103153 A清政府政策的放宽与实业救国的影响B外商在中国商品销售和劳动力市场缩小C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已占主导地位D西方列强矛盾加剧减少了对华资本输出71935年11月,国民政府以紧急法令宣布改革币制,施行法币政策。至全面抗战前夕,收兑民间银币银物计白银3亿多盎司,并由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统制了外汇买卖业务。币制改革的施行( )A有利于集中财力以应抗战之需 B促使民族工业黄金时代到来C构筑抗战胜利的坚实物质基础 D导致国统区通货膨胀的出现8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在接收敌伪产业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中国纺织机械公司”、“中国蚕丝公司 ”、“中国石油公司”、“中央造船公司”等

6、一系列全国性或地区性的各种垄断性组织。这反映出( )A政府践行了“节制资本”思想 B经济中“国进民退”现象突出C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陷入绝境 D政府大力扶持民族工业的发展9表2反映了19131918年上海从国外进口金属原料的变化情况。据表可推知,当时( )表2 时间 公吨 银两 每吨银两 1913年 125303 9575886 7642 1914年 121087 9279659 7664 1915年 82818 8601684 10386 1916年 94372 14011269 14847 1917年 80276 12566977 15655 1918年 92519 18130957 195

7、97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编上海近代五金商业史 A中国对金属的需求量呈下降趋势 B欧美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经济控制C中国对外贸易逆差局面日益加剧 D一战给中国机械工业造成了瓶颈10表1:1868年中国进口洋布在通商口岸和内地城市价格对比(计价单位:匹) ( )通商口岸 价格 内地城市 价格 镇江 219224元 淮安 230235元 上海 217220元 苏州 223230元 汕头 295310元 潮州 310320元 表1中的地区差价A便利了洋布抢占内地市场份额 B导致民族工业日益萎缩C反映了中国关税主权遭到破坏 D密切了国内外经济联系111890 年,马建忠提出“富民说”,强调 “精求中

8、国固有之货,令其畅销”“仿造外洋之货,敌其销路”,开采矿山,以保证财富常聚而不散。作者意在( )A唤醒中国人的民族意识 B呼吁放弃重农抑商政策C支持民众反帝爱国运动 D兴办实业挽救民族危亡1219世纪70年代。在美国减轻茶税后,安徽一个普通农家从国际茶叶贸中获得了丰厚的现金收入。但这个农家并没有趁机对家庭经济结构做全面调整,而是把经营的重心投向了就近的土地开发和粮食生产,以缓解口粮不足问题。这一个案( )A丰富了“晚清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动复杂性”的历史认识B印证了“世界市场加連了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历史结论C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民已主动因应世界市场”的历史现象D支撑了“国际市场利好有利于商品经济

9、发畏”的历史解释二、材料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早期西方经济民族主义思潮的主要表现是重商主义的盛行。重商主义者认为,金银是至高无上的,它代表真正的财富,国内贸易不能增加金银,所以应扩大贸易顺差,转从他国获取。一方面,给出口商予以补助,降低出口产品的成本,使其在国际上更有竞争力,另一方面,对进口商品征收高关税。采取这些措施,国家会受益匪浅,日进斗金,不仅可维持王室的开支,改善民众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这代表着更多的舰队,更广阔的殖民地,更大的生产,更丰厚的利润,在这个“良性循环”中,国家会日益殷实。 摘编自高德步等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 近代国门被打开后,一些有识之士意识到,西方各

10、国“平时谋国精神,专在藏富于商,其爱之也若子,其汲之也若水。盖其绸缪商政,所以体恤而扶植之者,无微不至,宜其厚输而无怨也”。“商战”是经济民族主义的一个直接表达,强调“外国所需于中国者,自行贩运;中国所需于外国者,自行制造”。 庚子之后,随着民族主义思潮的高涨,国内新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中国资产阶级开始走上政治舞台,国人主权意识进一步觉醒,“主权亡则国亡”成为普遍共识。20世纪初,人们的利权观念之侧重点已由经济利益转向国家主权。这充分地显示出20世纪中国轰轰烈烈的收回利权运动的宗旨主要是收回国家主权。 摘编自袁为鹏晚清经济民族主义思潮的内在矛盾与误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

11、代西方重商主义和晚清中国经济思想的相同之处。(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早期西方重商主义与晚清经济民族主义思想产生的不同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经济民族主义思想的认识。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图为清末民初,我国商品市场中机器棉布及其原料棉纱的流通示意图。 (注:“蒙自”属云南省) 资料来源: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 请从以上材料中提取有关中国近代经济地理的信息,据此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拟定论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参考答案一、高考知识点命题研究典例1【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半封建”或“半封建社会

12、”的术语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D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材料未涉及官僚资本在中国的膨胀问题,B项、排除。C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答案】D典例2【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封建势力始终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因素,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企业,有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进而有利于中国社会新的阶层的发展,B项符合题意。19世纪六七十年代是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时期,尚未出现发展的高潮,A项排除。外国资本大规模输入中国的时间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C项排除。材料未涉及中国对外贸易的状况问题,D项排除。【答案】B二、知识点精准提分集训1【解析】“李鸿章只

13、得向招商局注入大量官款,实行官督商办”使得商办有官方背景,竞争力量加强,故选B项;“购置轮船,设立轮船招商局。可是,入股者不多,资金缺乏”不能说明垄断中国航运,排除A项;“商为承办,官为维持”对国家也有好处,排除C项;“商为承办,官为维持”不是民用工业,排除D项。【答案】B2【解析】据材料“18621917年部分贸易数据情况”,可知我国进口总额不断增加,出口工业总额逐步增加,结合所学可知,近代民族工业自19世纪70年代以来至一战期间,我国民族工业艰难发展,故选A项;据材料,我国进口额远远超过出口额,说明我国贸易逆差严重,排除B项;据上表可知,我国贸易逆差严重,排除C项;依所学,我近代中国民族工

14、业始终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为辅,排除D项。【答案】A3【解析】“1893年,北华捷报称现在华茶在英国只是作为一种充数之物许多茶商承认他们现在已经不卖华茶”体现了中国茶叶在英国的销售情况,说明中国茶在英国遭遇到竞争压力,故选D项;“现在华茶在英国只是作为一种充数之物”无法判断英国对茶叶的需求情况,排除A项;“许多茶商承认他们现在已经不卖华茶”无法看出贸易壁垒的证据,排除B项;“现在华茶在英国只是作为一种充数之物”只能说明英国对华茶需求下降,不能说明华茶在其它地方也是同样的问题,排除C项。【答案】D4【解析】题干中“1896年,清政府利用李鸿章出使俄国并往德、法、英、美各国聘问的机会,交涉增加进口

15、洋税事宜,得到的回答却是必须先废厘金”,最终中国“裁厘加税”,可知中国厘金与进出口关税密切相连,故选C项;洋务运动结束于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排除A项;B项中“有力抵制”一词不妥,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性质无法有效抵制列强侵略,排除B项;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只是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且题干无法反映清政府为民间经济发展创设条件,排除D项。【答案】C5【解析】题干中所提及的众多文件都与民族资本主义有关,即这些文件的颁布和实施会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选B项;实业救国思潮出现于清朝末年,而题干的时间点是1914年,排除A项;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民族工业得到

16、较快发展,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第一次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潮是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答案】B6【解析】甲午战后,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商办企业的设厂数和资本数都在增加,这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与实业救国的影响有关,故选A项;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外商企业的设厂数和资本也有增加,排除B项;近代中国自然经济一直居主导地位,排除C项;西方列强矛盾加剧减少了对华资本输出,是在一战期间,排除D项。【答案】A7【解析】据材料“至全面抗战前夕,收兑民间银币银物计白银3亿多盎司,并由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统制了外汇买卖业务”及所学知识日本自九一八以来逐步加强对中国侵略,1937年全

17、面抗战爆发可知币制改革有利于集中物力财力为抗战做准备,故选A项;据所学知识民族工业黄金时代开始于1927年,排除B项;据所学知识,抗日战争前,中国综合国力较弱,称不上构筑抗战胜利的坚实物质基础,排除C项;据所学国统区通货膨胀在解放战争时期,排除D项。【答案】A8【解析】由材料可知国民政府在抗战胜利后建立了各类垄断性组织,各行业由国有资产控制,民营资本受到压制,体现“国进民退”,故选B项;节制资本旨在限制资本主义的发展,防止私人资本主义操纵国计民生,材料强调的是国民政府接收敌伪产业,排除A项;解放战争时期民族资本主义陷入绝境,排除C项;由材料可知政府压制民族工业的发展,排除D项。【答案】B9【解

18、析】据材料上海从国外进口金属原料的下降而所费银两上升可知,一战给中国机械制造业造成了瓶颈,故选D项;从材料进口金属每吨银两的价格可知中国对金属原料的需求并没下降,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对世界市场的需要,并不能说明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控制,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中国进口金属原料的数据,无法确定贸易逆差,排除C项。【答案】D10【解析】由图表信息可知,内地和沿海地区洋布价格差价很小,说明此时中国内地对外来商品所收内地税较低,有利于洋布与土布在价格上的竞争,这就便利了洋布抢占内地市场份额,故选A项;根据材料1868年的信息,此时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刚刚兴起,排除B项;中国关税主权在1842年的南京条

19、约签订后已经遭到破坏,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内容是内地和沿海地区洋布价格差价,没有展示中国与外国的经济联系,排除D项。【答案】A1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清末实业救国思潮。由材料中畅销中国之货,仿造外洋之化,开采矿山均属于兴办实业,联系史实可知马建忠在1890年民族危机加深的情况下提出兴办实业是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故选D项;材料中马建忠富民意在提倡兴办实业,而不是在精神层面唤醒国人,排除A项;材料中马建忠的富民说意在提倡兴办实业,但没有涉及是否放弃传统重农抑商政策的内容,排除B项;材料中马建忠富民意在提倡兴办实业,而不在于从政治层面支持民众的反帝爱国运动,排除C项。【答案】D12【解析】据材料“从国

20、际茶叶贸中获得了丰厚的现金收入,没有趁机对家庭经济结构做全面调整,而是把经营的重心投向了就近的土地开发和粮食生产,以缓解口粮不足问题”,可知在近代化浪潮中自然经济解体,但传统的小农经济的影响仍然存在,故选A项;材料强调的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复杂性,而非只强调世界市场加速自然经济解体,排除B项;据材料“把经营的重心投向了就近的土地开发和粮食生产”,可知中国农民并非主动适应世界市场,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复杂性,而非只强调国际市场的关系,排除D项。【答案】A13 【解析】(1)材料一“经济民族主义”、“应扩大贸易顺差”“更大的生产,更丰厚的利润”、材料二中主张“商战”,同样属于经

21、济民族主义。希望中国政府“绸缪商政,体恤而扶植”,以便“其厚输而无怨也”,强调“外国所需于中国者,自行贩运;中国所需于外国者,自行制造”等可知两者在本质、措施、中心等方面具有相同点。 (2)依据材料一“国家更多的舰队,更广阔的殖民地,更大的生产,更丰厚的利润国家会日益殷实”等信息,结合所学近代世界史知识,可整理出其对西方政治、经济、国际关系和历史进程的影响;通过材料二“中国资产阶级开始走上政治舞台,国人主权意识进一步觉醒”,“收回利权运动”等信息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实,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即可获得其在中国所产生的影响。 (3)需要从材料立意出发,如本题中谈经济民族主义产生、实质和如何选择等即

22、可。【答案】(1)相同:主张依靠政府的力量;认为发展经济是强国的重要手段;主张在对外贸易中谋利;主张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主张发展本国的民族工业。 (2)对西方:推动了西方列强的对外贸易和掠夺;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刺激列强间的殖民争夺;促进了西方社会的转型。对中国:推动了政治制度的变革;推动了反帝爱国斗争;促进了近代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改变了传统的“抑商”观念;促进民族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3)中西方经济民族主义思想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都有其进步性和局限性。只有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实现各国的共同繁荣和稳

23、定。14【解析】据材料可知,上海成为棉布及棉纱流通枢纽,故可从“上海是近代中国重要的经济枢纽”为题并结合所学,从上海开放为通商口岸的相关史实结合材料进行论述;根据材料图片可以看出重庆、汉口、青岛、上海等均为沿海沿江城市,故结合所学可从“沿海沿江地区近代经济发展较早”为题结合所学,从城市分布及近代化程度进行分析;也可根据图片从自然经济解体的区域差异进行论述,分析沿江及内陆差异形成原因;可根据图片信息以“近代经济发展的二元性”为题,结合所学从西方商品倾销对中国自然经济的影响及自然经济对西方经济的抵制作用进行分析。【答案】示例一:论题:上海是近代中国重要的经济枢纽。 论述:鸦片战争后,上海成为通商口

24、岸之一,依托独特的经济地理优势,上海渐成中外贸易集散中心。材料显示,棉纱、棉布大量由上海中转流通运转至全国各大城市。这表现了上海既是近代棉纺业中心城市,也是中外棉纱、棉布集散转运的重要枢纽。这反映了近代上海在中国经济地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示例二:论题:沿海沿江地区近代经济发展较早。 论述:近代中国通商口岸多分布于沿海沿江地区,这些地区较早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近代经济发展较早。材料显示,上海、青岛、汉口等沿海沿江地区棉布、棉纱多向外输出,这反映了其近代经济发展程度的优势。 示例三:论题:自然经济解体程度存在区域差异。 论述:鸦片战争后,外资入侵逐渐瓦解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这一过程存在一定的区域性差异。其中沿海沿江地区解体时间较早,而内陆地区解体时间较晚。材料显示,沿海沿江城市较内陆城市而言,棉布、棉纱中转流动频繁。这反映了传统自然经济解体程度的区域性差异。 示例四:论题:近代经济发展的二元性。 论述:鸦片战争后,外资入侵,棉布为代表的洋货横行,逐渐瓦解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然而,这一过程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反复,例如许多地区的农民以机制棉纱纺织手工土布,这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机制棉布的滞销。材料显示,棉布的原料棉纱,仍在中国多数城市存在广阔的市场,这反映了近代经济发展过程中复杂的二元性。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历史高考 > 一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