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精准培优专练十三 语言文字综合选择题(B)教师版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94755 上传时间:2019-10-2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90.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三精准培优专练十三 语言文字综合选择题(B)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20届高三精准培优专练十三 语言文字综合选择题(B)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20届高三精准培优专练十三 语言文字综合选择题(B)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20届高三精准培优专练十三 语言文字综合选择题(B)教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20届高三精准培优专练十三 语言文字综合选择题(B)教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精准培优专练2020届高三好教育精准培优专练培优点十三 语言文字综合选择题(B)一、培优典例分析典例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国经济的贡献,体现于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_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至今,( )。国际金融危机 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在30以上。2018年,中国经济实现了6.6的较高增速,经济总量首次突破90万亿元大关.今年前4个月,中国经济保持了良好增长_,主要经济指标数据超出预期,提升了全球经济复苏的信心。国际社会认,中国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稳定之锚。在经济全球化进程遭遇挑战的形势下,中国秉持“和”“合”理念,倡导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2、,为推动经济全球化注入_的动力和活力。中国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了,作为一个拥有近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而言,就是对世界贡献巨大。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推动 暴发 态势 滔滔不绝B.推动 爆发 趋势 源源不断C.拉动 爆发 态势 源源不断D.拉动 暴发 趋势 滔滔不绝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经济多年保持快速稳定增长,创造了东方传奇,举世瞩目B.中国经济多年保持快速稳定增长,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东方传奇C.中国经济创造了举世目的东方传奇,多年保持快速稳定增长D.中国经济创造了东方传奇,举世瞩目,多年保持快速稳定增长3文中画

3、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作为世界而言,中国这个拥有近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自己把事情办好了,就是巨大的贡献。B.对于世界而言,一个拥有近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中国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了,就是贡献巨大。C.对于一个拥有近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把中国自己的事情办好了,就是对世界巨大的贡献。D.作为一个拥有近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中国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了,就是对世界巨大的贡献。【答案】1C2B3D【解析】1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与运用的能力。辨析词语时,要注意辨析近义词语的细微差异。要注意从对象、程度、褒贬、范围、侧重点等方面认真加以揣摩。第一空:推动:使事物前进;

4、使工作展开。拉动:采取措施使提高,增长或发展。因所搭配的是“经济增长”,应选“拉动”。第二空:暴发: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贬义);突然发作。爆发:突然发作;(事变)突然发生。“国际金融危机”属于事变,突然发生。应选“爆发”。第三空:态势:状态和形势。趋势:事物发展的动向。“中国经济保持良好增长”有状态和形式两层意思。应选“态势”。第四空:源源不断:形容接连不断。滔滔不绝:像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此处限制的是“动力和活力”,又接连不断的意思。应选“源源不断”。分析可知,C项词语全都恰当。故选C。2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准确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

5、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根据逻辑关系,应先有“多年保持快速稳定增长”,然后才谈得上创造了“东方传奇”,排除CD两项;从上下文语意的连贯性看,不宜将“举世瞩目”独立开来,排除A项。故选B。3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画线句错误有二:一是句式杂糅,“作为一个

6、拥有近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而言”将“作为一个拥有近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和“对于一个拥有近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而言”两种用法杂糅在一起,且这个介宾短语宜放在句首;二是不合逻辑,“中国就是对世界贡献巨大”判断不成立。A项,句式杂糅。“作为”改为“对于”,“把”字移动到“自己”前面。B项,结构混乱,应在“一个拥有近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前加“作为”,让该句变成状语。C项,成分残缺,句子缺少主语,可以把“把”字移动到“中国”后面;“对于”成分残缺,一般为“对于而言”,可以把“对于”改为“作为”。D项,修改正确。故选D。二、对点增分集训(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国印章文化源远流长。

7、印章在古代主要用作身份凭证和行使职权的工具。说文解字言“印,执政所持信也”,揭示了印章功能的核心信。“示信”,是印章文化功能最本质之点。秦以前,官、私印都称“玺”,起初作为商业交流货物时的凭证。秦以后,印章范围扩大为证明当权者权益的法物。印章和政治仪礼结下了不解之缘,汉初名臣张良 ,解印绶辞归,意味着权力的卸除。印章的发展史出现过两次高潮,一次在秦汉时期,另一次在明清时期。秦印注重实用,即使是印文、章法,还是外形,都蕴含出一种质朴、自然的美。明清是印章热的时代,期间名家竞起,流派争衡,印学理论更是 ,促成印章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高潮。印章在发展中,出现了丰富的品类,如表字印、室名印、别号印、收藏印

8、、鉴赏印、考订印等等, 。印章可分为实用的、非艺术性的印章和艺术性的印章。 ,这两部分不是截然分开、互不包容的,而是变动不居、互为转换的。今天,印章的示信功能已明显削弱,但它的美学系统正在加强甚至扩展。( ),已显露其“出蓝”之势。印章艺术,正以一种中国的语言方式,向世界讲述着文明古国的历史和文化。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功成身退 层出不穷 俯拾皆是 因而B.韬光隐晦 应接不暇 不一而足 然而C.功成身退 层出不穷 不一而足 然而D.韬光隐晦 应接不暇 俯拾皆是 因而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秦印注重实用,无论是印文

9、、章法,还是外形,都蕴含出一种质朴、自然的美。B.秦印注重实用,即使是外形,还是印文、章法,都蕴含出一种质朴、自然的美。C.秦印注重实用,无论是外形,还是印文、章法,都呈现出一种质朴、自然的美。D.秦印注重实用,即使是印文、章法,还是外形,都呈现出一种质朴、自然的美。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篆刻家、书画家的优秀印作,对秦汉范型来说,篆刻创作、展览、评赛等活动方兴未艾B.篆刻创作、展览、评赛等活动方兴未艾,篆刻家、书画家的优秀印作,对秦汉范型来说C.对秦汉范型来说,篆刻创作、展览、评赛等活动方兴未艾,篆刻家、书画家的优秀印作D.篆刻家、书画家的优秀印作,篆刻

10、创作、展览、评赛等活动方兴未艾,对秦汉范型来说【答案】1C2A3B【解析】1本题考查成语的辨析和正确运用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从成语的使用对象、范围、感情色彩等方面区别近义成语,然后分析成语所在的语境,从中选择一个最合乎语境的成语。“功成身退”:指大功告成之后自行隐退,不再做官或复出。“韬光养晦”:意为隐藏才能,不使外露。语境说张良“解印绶辞归”,显然是说他功成之后,不再做官了。所以选用“功成身退”。“层出不穷”:形容事物连续出现,没有穷尽。“应接不暇”: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目前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语境说的是“印学理论”接连不断地出现。选用“层出不穷”。“俯拾皆是”

11、: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不一而足”:原指不是一事一物可以满足的。现指同类的事物不止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足指充足、足够。语境是说印章的品类丰富,无法一一列举齐全。选用“不一而足”。“因而”:表示因果关系。“然而”:表示对上文内容的转折。此处前一句说“印章可分为实用的、非艺术性的印章和艺术性的印章”后一句是说“这两部分不是截然分开、互不包容的,而是变动不居、互为转换的”这两句显然是转折关系。所以选用“然而”。故选C。2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应先浏览画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例句“即使是印文、

12、章法,还是外形,都蕴含出一种质朴、自然的美”句中的关联词语使用错误。这两句之间不是假设关系,而是条件关系。所以应把“即使,也”改成“无论,都”。由此排除B、D项。C项,搭配不当。错在“还是印文、章法,都呈现出一种质朴、自然的美”,其中印章的“外形”能呈现一种美,但是“章法”不能,所以应改为“论是印文、章法,还是外形,都蕴含出一种质朴、自然的美。”故选A。3本题考查补写句子。这是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

13、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的角度选取。此题考核选填衔接句,此题注意语意的衔接。根据横线前面“印章的示信功能已明显削弱,但它的美学系统正在加强甚至扩展”,后面衔接紧密的是“篆刻创作、展览、评赛等活动方兴未艾”;根据横线后面“已显露其“出蓝”之势”这句话,主语应是“篆刻家、书画家的优秀印作”;“对秦汉范型来说”是针对“篆刻家、书画家的优秀印作”的,所以对秦汉范型来说”应该排在最后,紧靠着“已显露其出蓝之势”这句话。故选B。(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宋人的“意”如何呢?大概看来它几乎是晋人之韵的重现。苏轼一生屡遭磨难而不改旷达之性

14、,一直以佛老思想为其儒家思想之外的另一精神支柱。对于书法,苏轼主张“书初无意佳乃佳尔”,以其作品黄州寒食帖来说,写得_,一气呵成。其中字体大小的变换、力度轻重的控制与节奏的缓急等,都是_,毫无做作之态。然而即使这件_的作品,其韵味也与兰亭集序不大一样。首先是强烈的个性。全篇几乎都用外露的侧锋笔法,而字的大小、力度和行笔的节奏也起伏剧烈;如前赤壁赋,其字形多欹侧,笔法既继承王羲之等前人笔意,又自由不拘,( ),尽显其书法个性,即“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兰亭集序则多以中锋行笔,优雅从容,在笔法与结构等要素的和谐中透出淡淡的韵味。其次是浓烈的情感抒发。不仅在诗的笔法的变换,而且在其内容中鲜明可感

15、,其字势的倾侧、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而兰亭集序则不仅全篇内容显得_,只在篇末一点淡淡的忧伤,而且在书写的过程中,也以轻松的方式保持着字形和章法各方面的流畅,不令其产生突兀的阻滞。因此,前者表现出较为浓郁的“意”,后者则显得“无为而治”。概括来说,晋人的“韵”主要关注的是书法的客体汉字,而宋人的“意”,更多关注的是书法主体的审美情操与艺术功力。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行云流水 信马由缰 天衣无缝 悠然自得B.行云流水 信手拈来 浑然天成 悠然自得C.挥洒自如 信手拈来 天衣无缝 泰然自若D.挥洒自如 信马由缰 浑然天成 泰然自若2下列在文中括号

16、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进而通篇作品既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又显得端整沉着B.进而通篇作品既显得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C.因此通篇作品既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又显得端整沉着D.因此通篇作品既显得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不仅在诗的笔法的变换,而且在其字势的倾侧、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其内容的鲜明可感中也每每可见。B.这不仅在诗的笔法的变换,而且在其字势的倾侧、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其内容的鲜明可感中也每每可见。C.不仅在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

17、。D.这不仅在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答案】1B2D3D【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行云流水:像飘动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形容诗文、书画、歌唱等自然流畅。符合语境。挥洒自如:写文章、画画,运笔自如,不拘束。“挥洒”与“写得”重复,选用“行云流水”。信手拈来:意思是随手拿来。多

18、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地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信马由缰:骑着马不拉缰绳,任其自由移动。骑着马无目的地闲逛。比喻随便走走。也比喻无主见,随外力而转移。结合“字体大小的变换、力度轻重的控制与节奏的缓急等”“毫无做作之态”等分析,主要讲拿捏自如,选用“信手拈来”。浑然天成:谓自然形成的整体,无斧凿的痕迹。形容诗文结构严谨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天衣无缝:比喻事物细致周到,严密完备,找不出破绽。修饰“作品”,选用“浑然天成”。悠然自得:形容悠闲从容,心情舒畅。泰然自若:形容在紧急情况下沉着镇定,不慌不乱。结合后面的“淡淡的忧伤”可知,“悠然自得”更贴合语境。故选B。2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

19、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作答本题时应注意补写句与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从逻辑关系上看,补写句与前面的“其字形多欹侧,笔法既继承王羲之等前人笔意,又自由不拘”应是因果关系。而“进而”表递进,所以先排除A项、B项。从与上下文的照应来看,后面有“尽显其书法个性,即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所以应先说“端整沉着”,再说“颇具跌宕摇曳之姿”,由此可排除C项。故选D。3本题主要考

20、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文中画线句存在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的语病。首先句子缺少主语,应在“不仅”前加“这”,以与上文衔接并引领后面的句子,排除A项、C项。其次,“不仅在诗的笔法的变换,而且在其内容中鲜明可感”语序不当,结合前面的内容可知,“鲜明可感的内容”是“浓烈的情感抒发”的直接表现,所以应先说“内容”,再说“笔法”“字势”“章法”,排除B项。故选D。(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如今,

21、“德国制造”显然成了高品质的代名词,而130多年前情况刚好相反。1886年1月20日,英国调查员发现德国索林根城有上百家“山寨”作坊,大肆仿造英国刀具,并在刀具上打上“谢菲尔德制造”的质量检查印章。为了 ,他们先将货品运往英国,再从英国出口到世界各地。丑闻曝光后,英国企业家无比愤怒,他们发起了抵制德国产品的行动,英国议会通过的法案规定英国本土和殖民地市场把德国进口的产品都须注明“德国制造”,以此将德国产品与英国产品区分开来。“德国制造”由此成为一个法律新词,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假冒伪劣的代名词。在抗议和“白眼”中,很多索林根城的企业倒下了。德国人没有抗议,没有辩解,而是开始彻底反省:( )!他们

22、不再盲目扩大生产,而是开始 ,专注于生产高品质、经久耐用的产品。在这场质量斗争中,德国的工匠精神开始萌芽并迅速成长。一方面,它和诚实守信、敬业守责的民族精神相关;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企业大幅度提高产业工人待遇。此前,德国工人工资低、工作时间长、工作环境差,很难想象他们一边饿着肚子,一边还能有 的追求。时至今日,德国蓝领的收入和白领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自欺欺人 宵衣旰食 精益求精 半斤八两B.自欺欺人 卧薪尝胆 精雕细琢 不相上下C.掩人耳目 卧薪尝胆 精益求精 不相上下D.掩人耳目 宵衣旰食 精雕细琢 半斤八两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

23、的一项是(3分)( )A.他们发起了抵制德国产品的运动,英国议会通过的法案规定英国本土和殖民地市场从德国进口的产品都须注明“德国制造”,以此将德国产品和英国产品区分开来。B.他们发起了抵制德国产品的行动,英国议会通过的法案规定英国本土和殖民地市场从德国进口的产品都须注明“德国制造”,以此将德国产品和英国产品区分开来。C.他们发起了抵制德国产品的运动,英国议会通过的法案规定英国本土和殖民地市场把从德国进口的产品都须注明“德国制造”,将德国产品和英国产品以此区分开来。D.他们发起了抵制德国产品的行动,英国议会通过的法案规定英国本土和殖民地市场把从德国进口的产品都注明“德国制造”,将德国产品和英国产

24、品以此区分开来。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不是廉价产品,不是低价格,而是高质量才能占领全球市场B.占领全球市场靠的不是低价格,不是廉价产品,而是高质量C.占领全球市场靠的是高质量,不是廉价产品,不是低价格D.占领全球市场靠的不是廉价产品,不是低价格,而是高质量【答案】1C2A3D【解析】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先看第一空:“自欺欺人”指用自己都难以置信的话

25、或手法来欺骗别人;既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掩人耳目”指遮着别人的耳朵和眼睛,比喻以假象蒙骗别人。结合文中的“他们先将货品运往英国,再从英国出口到世界各地”可知,此处是说德国人的做法是对消费者的欺骗,而不是欺骗自己,故应选用掩人耳目”,据此排除A、B两项。再看第二空:“宵衣旰食”指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卧薪尝胆”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雪耻图强。此处强调德国人立志雪耻,发愤图强,故应选用“卧薪尝胆”,据此排除D项。第三空,“精益求精”比喻已经很好了,还要求更好;“精雕细琢”意思是精心细致地雕刻,形容创作艺术品时的苦心刻画,也比喻认真细致地加工。此处和“追求”搭配,应该是“更好

26、的追求,追求更好的”,故应选用“精益求精”。排除B、D。第四空,“半斤八两”,意思是指彼此不相上下,实力相当;多含贬义。“不相上下”意思是分不出高低好坏,形容水平相当。中性词。此处形容对象为蓝领白领,不含贬义。故应选用“不相上下”。排除A。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不合逻辑、结构混乱、表意不明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两处语病:一是搭配不当,“发起”和“行动”不搭配,可

27、将“行动”改为“运动”,据此可排除B、D两项;二是结构混乱,可将“把从德国进口的产品都须注明“德国制造”中的把”字去掉,据此可排除C项。故选A。3本题考查学生的补写句子的能力。补写要求语意连贯,句式整齐。解答此类题,要把握段落的整体意思,然后联系上下句,要与对应句子结构一致,修辞相同,意脉相承,内容相关,风格近似,符合事理理逻辑。结合下文他们不再盲目扩大生产”“专注于生产高品质、经久耐用的产品”可知,“反省”的内容是对之前错误做法的否定,应该强调质量的重要性。A项,不恰当,从前文内容可知,德国仿制产品的目的是“占领全球市场”,因此要将其放在句首以示强调。B项,不恰当,“低价格和“高质量”形成对

28、比,应放在一起,中间不宜插入“不是廉价产品”。C项,不恰当,应当先否定错误做法,然后再指出正确做法。故选D。(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中美两国自1979年建交以来,合作与矛盾长期并存。面对两个大国之间全面且复杂的关系,我们不能幻想两国关系发展会一帆风顺,但也不能对正在发生的新变化 。过去一年,中美关系的紧张气氛从贸易外溢到其他领域。有人认为,美国对华看法正在发生转折性变化。如何处理一个守成大国和一个迅速崛起大国,探索新的共处之道,成为两国面临的共同挑战。美国进行任何调整都会需要一段时间,这一点 。在这个过程中,中美不可避免会出现摩擦甚至对抗,但双方应避免全面对抗情况的发生。从2018

29、年3月到现在,中方既没有因为对方的霸凌而失去理智,更没有因史无前例的贸易摩擦规模而 。最近,中美关系出现了转圜。美方暂停了原先的加税节奏。中方临时降低了美国汽车的进口关税。但是,考虑到过去9个多月美方在谈判中表现出的反复无常,我们仍不能 。面对贸易摩擦,我们有底气。我们有改革开放40多年发展积累的坚实基础,有13亿多人口的内需市场。搞好对美关系确实非常重要,( ):但更重要的,还是办好中国自己的事情,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置若罔闻 毋庸置疑 手足无措 漫不经心B.熟视无睹 毋庸置疑 惊慌失措 掉以轻心C.熟视无睹 毋庸讳言 手足无措

30、掉以轻心D.置若罔闻 毋庸讳言 惊慌失措 漫不经心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如何处理一个守成大国和一个迅速崛起大国之间的关系,探索新的共处之道,成为两国面临的共同挑战。B.如何处理一个守成大国和一个迅速崛起的大国,探寻新的共处之道,成为两国面临的共同挑战。C.如何处理一个守成大国和一个迅速崛起的大国,寻找新的共处之道,成为两国面临的共同挑战。D.如何处理一个守成大国和一个迅速崛起大国之间的关系,摸索新的共处之道,成为两国面临的共同挑战。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也希望对话磋商,以最大的诚意来解决分歧B.中国也想要解

31、决分歧,于是以最大的诚意希望对话磋商C.中国也确实在解决分歧,并以最大的诚意希望对话磋商D.中国也确实拿出了最大诚意,希望通过对话磋商解决分歧【答案】1B2A3D【解析】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第一空,熟视无睹:虽然经常看见,还跟没看见一样,指对应关心的事物漠不关心。置若罔闻:放在一边不管,好像没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关心。材料中说的是对中美两国之间正在发生的新变化不能不理会,应用“熟视无

32、睹”。第二空,毋庸置疑: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不必怀疑。毋庸讳言:用不着隐瞒,可以直接说的内容。材料中强调的是不必怀疑,应用“毋庸置疑”。第三空,惊慌失措:害怕、慌张,举止失去常态,不知怎么办好。手足无措:举动慌乱,没有办法应付。材料中强调的是中国没有慌乱,应选用“惊慌失措”。第四空,掉以轻心:对事情采取轻率的漫不经心的态度,不认真当回事。漫不经心: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相对来说“掉以轻心”更强调轻率不认真的态度,材料中说的是要重视美方在谈判中反复无常的态度,用“掉以轻心”更恰当。分析可知,B项成语全都恰当。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

33、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BC两项,成分残缺,“处理”后缺宾语中心词,应在“迅速崛起的大国”后加“之间的关系”,排除BC两项。D项,搭配不当,“摸索新的共处之道”应改为“探索新的共处之道”,排除D项。故选A。3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准确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括号上文提到美国

34、在谈判中表现出“反复无常”,并没有提到美国“希望对话磋商”“想要解决分歧”,因此A项“中国也希望对话磋商”有误,排除A项。B项,“中国也想要解决分歧”与上文无法呼应,应排除;再比较C、D两项,“对话磋商”是解决分歧的手段,二者不是并列关系,排除C项。故选D。(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近几年,各种网络谣言肆虐。_,不少人都深深地感受过被朋友圈、微信群里各种谣言“轰炸”的滋味,尤其是有些一看就_的谣言帖,偏偏来自亲友长辈。_吧,觉得让老人家一直受到蒙蔽,于心不忍;科普辟谣吧,往往在微信里引发一片“血雨腥风”,亲情的小船“风雨飘摇”。甚至连年过节,还有媒体专门发文介绍如何在亲友群里有技巧地

35、辟谣。不过现在,( )。因为我们每一个坚持发声辟谣和科普的人,都为“辟谣力度和速度加强加快”“谣言数量、影响减少减弱”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类似面对“食盐添加剂致癌”之类每隔一段时间就出来刷一遍存在感,千万不要因为感觉_,就什么也不做,只要“宜将剩勇追穷寇”就好。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抚今追昔 荒谬不经 视若无睹 鞭长莫及B.抚今追昔 荒谬绝伦 置之不理 有心无力C.曾几何时 荒谬不经 置之不理 有心无力D.曾几何时 荒谬绝伦 视若无睹 鞭长莫及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看到关于2018年谣言盘点的成果,有理由感到鼓舞B.

36、看到大于2018年谣言盘点的成果,没有理由不感到鼓舞C.我们有理由感到鼓舞,因为关于2018年谣言盘点的成果就在眼前D.我们没有理由不感到鼓舞,因为关于2018年谣言盘点的成果就在眼前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类似面对“食盐添加剂致癌”每隔一段时间便出来刷一遍存在感B.类似面对“食盐添加剂致癌”每隔一段时间就出来刷一遍存在感的谣言C.面对类似“食盐添加剂致癌”之类每隔一段时间就出来刷一遍存在感D.面对类似“食盐添加剂致癌”之类每隔一段时间就出来刷一遍存在感的谣言【答案】1C2B3D【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

37、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抚今追昔:看看现在,想想过去。曾几何时:几何,若干、多少。才有多少时候,指没过多久。语境说各种网络谣言肆虐是“近几年”的事情,故选“曾几何时”。荒谬不经:不经,不合常理。形容言论荒谬,不合情理。荒谬绝伦:绝伦,超过同类。没有比这更荒唐更不合情理的了。后者比前者程度更重。语境说的只是“谣言帖”,“荒谬绝伦”程度过深,故选“荒谬不经”。置之不理:放在一边,不理不睬。视若无睹:虽然看见了,

38、却像没有看见一样,指对眼前事物漠不关心。前者强调不理睬,后者强调不关心。语境说的是每一个坚持发声辟谣和科普的人都不会理睬那些谣言,故选“置之不理”。鞭长莫及:原意是鞭子虽长,也不能打到马肚子。比喻相隔太远,力量达不到。有心无力:有愿望和打算,但没有力量付诸实现。语境说的是不要只有愿望和打算而就什么也不做,故选“有心无力”。故选C。2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

39、根据语境,先看到“成果”后“感到鼓舞”,比较符合逻辑,而且从下文开头的“因为”来看,应该避免词语重复,据此可排除C项、D项。A项、B项,两句意思相同,但B项的语气更强,从下文“因为我们每一个坚持发声辟谣和科普的人,都为辟谣力度和速度加强加快谣言数量、影响减少减弱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来看,选B项合适。故选B。3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第一,语序不当,“类似”应

40、放在“面对”之后,据此排除A项、B项;第二处,成分残缺,“刷一遍”后应补上宾语“的谣言”,据此排除A项、C项,且“食盐添加剂致癌”后的“之类”不可缺少。故选D。(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西方世界常常将“不同的”看成是“对立的”,认为这些要素相互矛盾,难以共存。在历史发展的问题上,西方世界普遍认为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道路及其制度体系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佳途径,因而对其他的历史实践 ,甚至蓄意抹杀一些成功的道路探索。中国先贤对于“和”有着独特的哲学认知,我们倾向于从整体性的视野对“不同的”东西保持开放与包容,以 的胸襟兼容并蓄,从而实现“ ”“协和万邦”的稳定格局。( )。而这一观点,又与马

41、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形成了理论上的呼应。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历史的发展虽然有着内在的动力结构、相同的价值追求,但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具体实践中,却表现为不同的发展势态,呈现出不同的道路模式。马克思主义拒绝把历史道路看成是僵化的公式或模板,而是强调从辩证与发展的视角出发,尊重各国的具体实际,坚持在多元发展中寻求共同进步。从事实上也可以看出,这种“ ”的发展格局已经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全新趋势,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验证,更为世界各国反思自身的发展道路提出了启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一体化的世界就在那儿,谁拒绝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会拒绝他。”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

42、一项是(3分)( )A.不屑一顾 海纳百川 同而不和 并驾齐驱B.视而不见 虚怀若谷 和而不同 并驾齐驱C.不屑一顾 海纳百川 和而不同 并行不悖D.视而不见 虚怀若谷 同而不和 并行不悖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相较于各元素之间的对立,我们更看重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彼此依赖,更加强调一种多样性的统一B.相较于各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彼此依赖我们更看重它们之间的对立,更加强调一种多样性的统一C.我们更看重它们之间的对立,更加强调一种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各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彼此依赖D.我们更看重各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彼此依赖而不是它们之间的对立,和多样性的统一3

4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不仅为世界各国反思自身的发展道路提供了启示,更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验证B.这不仅为世界各国反思自身的发展道路提出了启示,更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验证C.这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验证,更为世界各国反思自身的发展道路提供了启示D.这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验证,更为世界各国反思自身的发展道路提出了启示【答案】1C2A3C【解析】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相关词语(成语)的意思,正确辨别它们的感情色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解答时联系上下文,从词语与语境的语意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不

44、屑一顾:认为不值得一看,形容极端轻视。视而不见:指不注意或不重视。根据语境,从下文“甚至蓄意抹杀一些成功的道路探索”看,这里带有轻视的意味,应选“不屑一顾”。海纳百川:比喻包容的东西非常广泛,而且数量很大。虚怀若谷: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根据后面的“兼容并蓄”,应选“海纳百川”。同而不和:比喻表面赞同内心却不能与人和善。和而不同: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前文有“兼容并蓄”,后文有“协和万邦的稳定格局”,根据语境应选“和而不同”。并驾齐驱: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或地位相当。并行不悖:同时进行,不相冲突。语境没有涉及力量、才能、地位,故选用“并行不悖”。故选C。2本题考核简明、连贯

45、、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根据上文内容,特别是“中国先贤对于和有着独特的哲学认知,我们倾向于从整体性的视野对不同的东西保持开放与包容”一句,我们可以知道这一句是否定“对立”的,“看重它们之间的对立”的语意和文意相悖,所以排除B、C项;另外,从下文“又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形成了理论上的呼应”“坚持在多元发展中

46、寻求共同进步”看,对“多样性统一”应是肯定的,再排除D项。故选A。3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画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病因。本题中,画线句语病有两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验证”前缺少介词,“提出了启示”搭配不当,应针对这两处进行修改。A项,语序不当,“不仅”“更”是递进关系的连词,“为世界各国反思自身的发展道路提供了启示”才是更进一层的语意,把“为世界各国反思自身的发展道路提供了启示”与“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验证”互换。B项,语序不当,同A项;搭配不当,“提出”和“启示”不搭配,“提出”应改成“提供”。C项,正确。D项,搭配不当,“提出”改为“提供”。故选C。(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语文高考 > 二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