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三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94276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5.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阜阳三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安徽省阜阳三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安徽省阜阳三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安徽省阜阳三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安徽省阜阳三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阜阳三中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按答题卡中注意事项的要求作答,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2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卷两部分,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I卷(共69分)一、课内文言文知识(每小题2分,共14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渡河。) B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遇:对待。)C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被:遭受。) D大行不顾细谨 (行:行动。)2下列各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2分)( )A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B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使工以药淬之C不如

2、因善遇之 因击沛公于坐,杀之D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窃为大王不取也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烛之武退秦师。A.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B燕王拜送于廷,使使以闻大王C项伯杀人,臣活之 D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4下列句子中句式结构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沛公安在。A 夫晋,何厌之有 B君安与项伯有故 C籍何以至此D大王来何操5.文言语句翻译正确的一组是(2分)( )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A您曾经对晋君有恩,把焦、瑕两座城池给了他,可晋君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些您是知道的啊。等到他

3、在东边把疆土扩大到郑国,就会再向西边扩展疆土。B您曾经对晋君有恩,他答应以焦、瑕两城作为酬谢,可是他早晨刚渡河回国,晚上就修筑工事防备您,这些您是知道的。他已经在东边把郑国作为了它的边邑,势必会继续向西边扩展疆土。C您曾经对晋君有恩,把焦、瑕两座城池给了他,可晋君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工事防备您,这些您是知道的。他已经在东边把郑国作为了它的边邑,势必会继续向西边扩展疆土。D您曾经对晋君有恩,他答应以焦、瑕作为酬劳,可是他早晨刚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工事防备您,这些您是知道的。等到他在东边把疆土扩大到郑国,就会再向西边扩展疆土。6下列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春秋

4、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晋侯、秦伯、郑伯皆是用爵位称呼。B“郎中”本是君王侍从官的通称。战国始有,秦汉沿置。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后世以侍郎、郎中为各部要职。C“寡人”即“寡德之人”。古代君王认为如果失德就会失去权位,所以谦称自己是“寡人”。类似的谦称还有陛下、孤。D宗庙,是古代天子或诸侯祭祀祖宗的场所。古人把宗庙、国家视为一体,常以宗庙代指国家。7下列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词”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韵文体裁,形成于隋唐而极盛于宋代。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长短句、诗余等。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5、,相传是由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传”是指人物传记。C战国策是由西汉刘向整理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以国分类,各自成策,反映了各诸侯国之间尖锐复杂的兼并斗争和谋臣策士往来游说的言行。D史记是由西汉司马迁撰写的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史记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部分。二、现代文阅读(1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从商周的四言,到楚骚汉赋、汉魏乐府、隋唐律绝和宋词元曲,可谓灼灼其华,蔚然大观。千百年前的黄钟大吕,至今犹萦绕在苍穹。然而中国新诗在诞生近百年后的今天

6、,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它既没能与国际接轨,又与中华古典诗词曲赋的优良传统脱节、断裂,割断了传承关系,令广大读者望其兴叹,最后只好弃之而去。中国新诗为何会处境“尴尬”呢?首先,是由白话新诗至今未能构建审美规范更无法达成审美共识造成的。无论是诗经中的“风雅颂”,还是楚辞、乐府、律诗、宋词、元曲不论其诗体形式怎么演变,但都是讲究韵律的,作品都具有节奏美、旋律美和韵式美。由于白话“新诗”“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胡适谈新诗)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自其诞生以来,便成为其发展的严重弊端和障碍。其次,是由某些诗人一味地强调诗体形式而忽略主题思想造成的。诗歌是文学形式美的一种体现,但形式美只是诗歌的

7、美丽外衣而已。过分地强调诗体形式,从而否定主题思想的意义,如近年来所谓的技术主义、玄学派、立体主义、构成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等,就像失去了土壤的禾苗一样,必将枯萎。最后,是由当代诗人在商品经济时代的退缩和自闭造成的。同古典诗词曲赋相比,当代诗歌在题材内容方面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其一,迫于现实社会生存的巨大综合压力和人类因物质文明进步而带来的精神困惑,当代诗歌的内容越来越局限于私人性的东西,正日愈失去处理重大社会题材的艺术能力,这就使得它日愈减少获得公众关注的机会,而只有在少数未被现代社会物质化的心灵当中获得知音。其二,随着诗人们从社会文化中心退却,科技英雄和商业英雄、娱乐英雄取

8、代了艺术家的中心地位,诗歌越来越被推挤到社会的边缘,诗人们成了一个不被社会关注的自我封闭、自我肯定、自我满足、自我安慰、自我陶醉的奇怪群体,这更加加剧了他们的自闭倾向。其三,当诗人们精神的价值已经从崇高、纯洁、美好、自然过渡到了喧嚣、乐趣、庸俗、时尚的方向,于是平庸困扰着诗歌界,诗歌的阵地越来越虚弱。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中国新诗只有志存高远,发扬其应有的精神文化提升作用,既在主题内容方面深度切入自己的时代,又在诗艺表现方面继承并发扬光大中华传统诗词曲赋艺术,随时代、社会、语言的变化而不断创新改进,让中国新诗界尽快构建审美规范并早日达成审美共识。这样,中国新诗才能够既有技艺的美感又有时代的气息还

9、有历史文化的内涵,并因此而融入中华诗歌的历史长河之中,从而有机会成为新时期的经典诗歌作品而流传于世。(选自长空诗话,有删改)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新诗在题材内容方面的变化的一项是 (3分)( )A. 中国新诗越来越局限于私人性的东西,很少关注社会问题。B. 中国新诗越来越狭隘,不能反映社会的主流。C. 近年来出现了技术主义、玄学派、立体主义、构成主义等。D. 质量上乘的诗歌越来越少,多数诗歌内容平庸。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新诗处境“尴尬”的原因的一项是(3分)( )A. 白话新诗至今未能构建审美规范更无法达成审美共识。B. 科技英雄和商业英雄、娱乐英雄取代了艺术家的中心地位。C. 某些

10、诗人一味地强调诗体形式而忽略主题思想。D. 当代诗人在商品经济时代的退缩和自闭。10.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 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中华古典诗词曲赋曾经有过许多令人骄傲的绚烂与辉煌。B. 白话新诗具有随意性和不确定性,作者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C. 在当今商品经济时代,能忠实地坚守诗歌阵地的人越来越少,诗歌的发展江河日下。D. 中国新诗只要注重与时代结合,并继承发扬传统诗词曲赋的艺术,就一定能够改变其“尴尬”处境。(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2小题,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1-12题。朱自清:生不逢时的完美人格朱自清的一生,如同一根紧绷的弦,从未松懈

11、;又如同上紧的发条,无比精准。他的一生,极其认真。朱自清写作时,往往要先细心斟酌后才会动笔,往往写完无须修改。但因为注重质量,他每天最多写500字。所以,他的清贫一部分原因是写得太慢。荷塘月色中提到了蝉鸣。有人写信给朱自清,说蝉夜晚是不叫的。朱自清写信向昆虫学家请教。后来又两次亲耳听到月夜的蝉声,他才相信自己没有写错。为此,朱自清专门写了一篇文章。他不断地学习,以求自我完善,大量阅读各种书籍,虚心向语言学家王力、诗词专家黄节、俞平伯等人请教。平时,他也坚持用中、英、日三种文字书写日记,以此来巩固和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在教学上,朱自清也是极其认真。比如,他开设的选修课“文辞研究”只有王瑶一个学生

12、。尽管这样,朱自清仍然如平常一样地讲授、考试。在工作上,朱自清做事原则性很强。他在辞去图书馆馆长职务准备办理移交时,特地将一个不称职的馆员辞退。朱自清说:“我不能把确实无法胜任图书馆工作的人留给继任的图书馆馆长,让我充好人而继任馆长当恶人。”朱自清在清华中文系执教23年,担任系主任16年,开了16门课,是对清华中文系学风影响最深的人。如今,清华园里的“荷塘月色”和“自清”亭,为这个以理工科见长的知名学府增添了一抹人文色彩。人,应该怎么样度过这一生?1916年,刚刚成年的北京大学预科学生朱自华在思索这个问题。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处于关键阶段,战事正隆。当时的中国,因为袁世凯去世,进入了军阀

13、割据混战时期。这样的时代,称之为乱世并不过分。在父亲的勉力张罗下,朱自华举办了一场体面的婚礼。妻子武钟谦是名医之女,温柔贤惠,善于持家。作为结婚礼物,父亲为他置办了一件紫貂皮大衣背影里的紫毛大衣即是。然而,在大学期间,为了买一本韦伯斯特大字典,他将这件紫貂皮大衣当掉了。为了明志,朱自华改名“自清”,以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保持清白,不同流合污。朱自清顺便把表字也一并解决了,他以“佩弦”为字,时刻警策自己。为了达到自清的目的,便于自我反省,朱自清每天都写日记。但后人从他的日记里,感受最深的却是清贫。他的日记,几乎就是一部民国知识分子贫困史。朱自清从1924年7月28日开始记日记。翻开日记第一页,就是两

14、条借贷记录:1924年7月29日,晚与房东借米四升。旧历年关亦有相似情形:30日,午后向张益三借五元,甚忸怩!“七七事变”后,朱自清先后在长沙临时大学和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昆明时期,物价奇高,他不得不开源节流。吃,靠和青年助教合住一室搭伙、包饭,或到朋友家蹭饭,因饭菜粗硬、食无规律,胃病长期不愈,日记中常常看到胃病发作的文字。穿,则常年不添新衣,一度经常披件赶马人的蓝毡“一口钟”到昆明城里授课,成为联大一景。至于开源,则是拼命写文章、做兼职。因为经常借不到钱,朱自清不得不和当铺打交道。在1942到1943年间,他隔三岔五地跑寄卖行,先后拿去寄售的物件有:网球拍、字典、灯泡、行军床、被单、橡皮管、

15、墨盒、皮外衣、窗帘。为此,朱自清没少受奸商的气。1945年夏天,抗战临近胜利,据友人回忆,47岁的朱自清已经衰老得令老友感到吃惊。当时,法币急速贬值,到1948年的时候,买一包纸烟都要几万块钱。朱自清每月的薪水仅够买3袋面粉。国民党政府为了平息高级知识分子的怨气,向他们派发一种配购证,可用很便宜的价格买到“美国支援的面粉”。清华大学学生吴晗和其他人为了揭穿国民党政府的阴谋,抗议美国政府的侮辱,发表一个公开声明,号召大家拒绝购买美援平价面粉,一致退还购物证。声明写好了,要征集签名。朱自清第一个在声明上签了字,并愤然地说:“宁可贫病而死,也不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1948年8月,朱自清的体重仅有

16、38.8公斤。1948年8月12日,弥留之际的朱自清对第二任妻子陈竹隐断断续续地说:“我已拒绝美援,不要去买配售的美国面粉”这成了他的遗言。朱自清去世时,钱包里仅有6万元,这点儿钱在当时连一个包子都买不到一代散文大师,匆匆而去,背影长留。朱自清去世后,清华园第一次为一位老师去世降半旗志哀。友人是这么评价他的“纯粹的君子”(沈从文)、“最完整的人格”(李广田)、“完美的人格”(叶圣陶)。相关链接声明原文:“为反对美国政府的扶日政策,为抗议上海美国总领事卡宝德和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对中国人民的诬蔑和侮辱,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我们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一切施舍物资,无论购买的或给予的

17、。下列同仁同意拒绝购买美援平价面粉,一致退还购物证,特此声明。三十七年六月十七日。”1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 朱自清写作时,先斟酌后动笔,注重质量,他每天最多写500字;为“蝉鸣”的细节,写信向昆虫学家请教,又两次亲自验证,还专门写文章。B. 朱自清不断地学习,以求自我完善,大量阅读各种书籍,虚心向语言学家王力、诗词专家黄节、俞平伯等人请教,坚持用三种文字书写日记,以此来巩固和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C. 朱自清教学认真,做事原则性强。他的选修课只有王瑶一个学生,却照常讲课考试;在辞去图书馆馆长职务准备办理移交时,将不称职的图书馆工作职员辞退。D. 文

18、中引用传主自己的话“做事有原则,做人有气节”,还引用了沈从文、叶圣陶等名人对传主的评价,这些引用增强了传记的真实性、权威性和感染力,直接突出传主的不凡形象及其高尚的人格与气节。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如同一根紧绷的弦,从未松懈;又如同上紧的发条,无比精准”,表现了朱自清一生认真的一面,也表现了他生活中机械刻板的一面。B. 朱自清在清华中文系执教23年,担任系主任16年,开了16门课,他是对清华中文系学风影响最深的人,至今仍为这所以理工科见长的知名大学增添了一抹人文色彩。C. 据友人回忆,47岁的朱自清已经衰老得令老友感到吃惊,友人对其外貌的回忆

19、,从一个侧面烘托出朱自清备尝艰辛、极其贫困的生活。D. 朱自清经常披件赶马人的蓝毡“一口钟”到昆明城里授课,一方面说明他为生活所迫而不得不在穿着上“节流”,一方面说明他乐观豁达。三、古代诗文阅读(40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章邯已破项梁军,则以为楚地兵不足忧,乃渡河击赵,大破之。当此时,赵歇为王,陈余为将,张耳为相,皆走入巨鹿城。章邯令王离、涉间围巨鹿,章邯军其南,筑甬道而输之粟。楚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说之,因置以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为次将,范增为末将,救赵。诸别将皆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项羽曰:“吾闻秦军围赵王巨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

20、,破秦军必矣。”宋义曰:“不然。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因下令军中曰:“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乃遣其子宋襄相齐,身送之至无盐,饮酒高会。天寒大雨,士卒冻饥。项羽曰:“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当是时,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皆曰:“首立楚者,将军家也。今将军诛乱。”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

21、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有删改)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战胜则兵罢 罢:通“疲”,疲劳。 B故不如先斗秦赵 斗:争斗。C.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 假:暂时代理。 D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 壁:营垒。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

22、同的一组是(3分)( )A. 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 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B. 即其帐中斩宋义头 吾其还也C.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D楚战士无不以一当十 以乱易整,不武15.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B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C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D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

23、括,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宋义认为,披战甲,执兵器,勇战前线,他比不上项羽;坐于军帐,运筹决策,项羽比不上他。B“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充分表现出项羽及其军队的勇猛和超强的战斗力,为后文做铺垫。C宋义率领军队长时间停留,不合力救赵攻秦,并且固执己见,让士卒受冻挨饿,于是项羽杀了他。D项羽军破釜沉舟,抱着必死的决心,于是士气大增,无不以一当十,战胜了秦军。17.翻译(10分)章邯令王离、涉间围巨鹿,章邯军其南,筑甬道而输之粟。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二)诗歌鉴赏(本大题共3小题,12分)相信未来食指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

24、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露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是的,我焦急地等待

25、着他们的评定。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1968年)18.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诗歌前三节反复吟唱“相信未来”,强调自己内心坚定的信念。B“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运用了拟人的手法。C“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说明作者当时还很幼稚很年轻。D诗歌前三节写怎样“相信未来”,之后三节写为什么要“相信未来”。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819题。送路六侍御入朝 (杜甫)童稚情亲四十年,中间消息两茫然。更为后会知何地?忽漫相逢是别筵!不分桃花红似锦,生憎柳絮白于棉。剑南春色还无赖,触忤愁人到酒边。【注】

26、此诗作于杜甫避乱流寓四川梓州时,此时安史之乱告一段落。路六侍御是杜甫儿时旧友。两人重见,杜甫已51岁。不分:犹言不满,嫌恶的意思。“分”,一作“忿”。1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首句不仅点明分别的时间之长,更表明两人源于童年时代的友情之深。B该诗前四句由过去到现在,再由现在想到未来,体现了时间的层次性。C诗人之所以嫌恶桃花和柳絮,是因为它们分别比云锦鲜艳,比棉花白净。D作者气恼剑南春色的“无赖”,因为它加重了诗人在别筵上的离愁别感。20请结合诗歌前两联,分析诗人的复杂情感。(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2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沁园

27、春长沙中表现了词人年轻时意气奔放、强劲有力的两句是_,_。荆轲刺秦王中通过众宾客的神态表现出送行气氛的句子是:_,_。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对于“真的猛士”的特征进行了言简意赅的概括:_,_。第卷(共81分)1、 语言文字运用(21分)2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合肥包河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点燃了广大师生的创造激情,参赛者们风华正茂地答辩,展示各自的创新成果。一位短小精悍的人来了。一眼看去便知道他是广东人,哨兵向他敬礼,称呼他是排长。太行回声诗歌朗诵音乐会长歌当哭,讴歌了人民军队与百姓的真情,以当代视角重新审视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专家认为,这些获奖作品从不同

28、侧面反映了近年来我国长篇小说创作的思想高度和艺术水准,五位茅盾文学奖得主,可谓实至名归。春节晚会上,年轻的魔术师表演了一段纸牌魔术,现场观众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洗耳恭听,都被他熟练而精湛的表演吸引住了。最近又发生了董事会通过的分配方案被股东大会否决的新动向,使中小股东更加感到自己处于被控股股东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地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A. B. C. D. 2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杭州降下入冬的第一场雪,西湖的水面上飘起层层白雾,和雪花搅在一起,如梦如幻。B.在最低气温可达零下180的月球之夜来到之前,“玉兔”能否找到休眠点,决定着它在下一个月球之昼被安全唤醒。C.

29、治理雾霾,要靠完善治理大气污染的法律法规,还要靠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生产方式、使用清洁能源等措施来实现。D.作家出版社最近出版了巴金先生记叙性、回忆性文字的汇编我的家,该书以图文的形式首次全面展现了一代文学大师鲜为人知的家庭生活。24.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3分)( )20世纪30年代末在上海,有一位诗人见到艾青时,激动地说:“德国有莱茵河,法国有塞纳河,埃及有尼罗河_!”_。_,_!_。那么,它的永不枯竭的源头,就是“大堰河”我们可以骄傲地说:中国有大堰河但是,如果我们把拥有半个多世纪创作历程并在国内外获得崇高声誉的艾青的诗歌,比喻为一条巨大的河流的话尔后许多年中

30、,也有一些人把“大堰河”误解为一条河流它的情愫,它的主题,它的美,都可以从这个源头找到答案A. B C、 D2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向我们的文化传统致敬,我们以包容与创新的气质走向未来。 。明代初期郑和七下西洋,船队带回“麒麟”(非洲长颈鹿),南京城万人空巷一睹真容。今天,“一带一路”打开筑梦空间,“人类命运共同体”勾画宏大愿景。A.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过去的也是未来的。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文化纽带,也是一条通商道路。B.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过去的也是未来的。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通商道路,也是一条文化纽带。C.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通商道路,也是一条文化纽带。中国的

31、也是世界的,过去的也是未来的。D.过去的也是未来的,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通商道路,也是一条文化纽带。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6-28题。古代中国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体现在“义”“利”之辩中。管子是中国古代 的政治思想家,对人的发展有自己的独到见解。管子认为,物质生活的改善是一个社会政治安定和道德进步的前提和基础,而物质生活满足后,人们就要讲究礼节规范,追求高尚的道德行为。另外,管子认为人性就是 的,人们追逐物质利益也是 的,这是人的天性使然。管子是从寻求人们经济活动的根源中探讨并发现了人性及人的发展问题的,因而认为这是一切“治乱”的根源。 ( )孟子讲仁义,坚持人性的本质是善的。仁、

32、义、礼、智是四个“初始”,被视为孟子的“四端说”,这是其性善论的直接理论依据。从“人性本善”的观点看,孟子显然是追求精神第一,而不是物质取向第一。在他看来,在人的发展中,仁义是 ,物质财富本身不能成为人的活动的动因。可见,管子强调功利主义和人的利益原则,从物质取向的角度论述了人的发展问题;而孟子则注重人的精神追求,强调人的道义原则,从精神需求的角度论述了人的发展问题。两者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中国历史的发展,特别是形成“重义轻利”思想。2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深谋远虑 见利忘义 无可厚非 中流砥柱B出类拔萃 见利忘义 天经地义 中流砥柱C深谋远虑 趋利避害

33、无可厚非 大本大宗D出类拔萃 趋利避害 天经地义 大本大宗2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不同于管子的人性理论,孟子则否定追求物质利益的人性。B与管子的人性理论不同,孟子则否定人性是追求物质利益的。C孟子则否定追求物质利益的人性,不同于管子的人性理论。D孟子则否定人性是追求物质利益的,与管子的人性理论不同。2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管子是在寻求人们经济活动的根源中发现并探讨了人性及人的发展问题的,并认为这是一切“治乱”的根源。B管子是在寻求人们经济活动的根源中探讨并发现了人性及人的发展问题的,因而认为这是一切“治乱”的根

34、源。C管子是从寻求人们经济活动的根源中发现并探讨了人性及人的发展问题的,因而认为这是一切“治乱”的根源。D管子是从寻求人们经济活动的根源中探讨并发现了人性及人的发展问题的,并认为这是一切“治乱”的根源。2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经过中考的洗礼,你成了一名高中生。你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也有缺点和不足。也许你长大成熟了,不再懵懂幼稚,但你想更上一层楼;也许你正在走向成熟,不想浑浑噩噩,决心重塑自我。开学以来,学过的课文,亲历的活动,无不给你的思想、生活甚至是生命带来冲击,如果你无法改变环境,唯一的办法就是改变你自己!请以 “改变自己”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要求:

35、立意自定,文体自选。(60分)阜阳三中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一调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1.D【解析】“行”应解释为“作为”。2.C【解析】A第一个“焉”,疑问代词,哪里;第二个“焉”,语气词,表陈述语气,可不译。两句意义用法不相同;B第一个“以”,介词,按照;第二个“以”,介词,用。两句意义用法不相同;C两句里“因”都是副词,趁机;D第一个“为”,介词,替;第二个“为”,动词,认为。两句意义用法不相同。3.A 【解析】例句“退”,动词使动用法,“使撤退”;A项“迟”,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迟缓”,与例句用法不相同;B项“闻”,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C项“活”,动词使动用法,“

36、使活”;D项“从”,动词使动用法,“使跟从”,带领。【点评】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主要有:1、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做状语,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2、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3、形容词用做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4、数词的使动用法辨别词类活用最好的方法是进行成分分析,就是把句子的成分先画出来,然后看成分上的词类是否和正常的词类位置一致,不一致的就可能是活用4 B【解析】例句,宾语前置句,“沛公安在”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沛公在安”,译文为:沛公在哪里?;A宾语前置句,“何厌之有”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有何厌之”,译文为:晋国,有什么知道满足的呢?;B一般疑问句,译文为:您怎么会与项伯

37、有老交情?;C宾语前置句,“何以”宾语前置,译文为:如果不是这样,我怎么会气到这种程度呢?;D宾语前置句,“来何操”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来操何”,译文为:大王您来的时候带了什么礼物没有?【点评】宾语前置:在古代汉语中,一些宾语经常放在动词(或介词)前面,这种现象语法上称之为“宾语前置”宾语前置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要前置但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句子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毋、莫”等否定词表示例如: 秦人不暇自哀(过秦论)“自哀”应理解为“哀自(哀叹自己)”闻道百,以为莫己若(秋水)“莫己若”应理解为“莫若己” 二、疑问句中如果宾语是疑问代词,宾

38、语一般要前置例如:大王来何操?(鸿门宴)“何操”应理解为“操何(拿什么)”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何以”应理解为“以何” 三、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例如:夫晋,何罪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何罪之有”应理解为“有何罪”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全句应理解为“不解句读,不解惑” 四、陈述句中为了强调宾语,通常介词(以、与等)宾语前置例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勾践灭吴)“一以当十”应理解为“以一当十”臆!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五、陈述句中中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宾语有时也需要前置例如:亚父南向坐(鸿门宴“南向”应理解为“面向南” 东

39、面而视,不见水端(秋水)“东面而视”应理解为“视东面” 六、“相” 偏指动作行为一方时通常要前置,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杂然相许(愚公移山)“相”代“他”(愚公),作“许”的宾语好自相扶将(孔雀东南飞) “相”代“婆婆”,作“扶将”的宾语 七、“见” 偏指动作行为的一方时通常要前置,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 府吏见丁宁(孔雀东南飞)“见”代“刘兰芝”作“丁宁” 的宾语慈父见背(陈情表)“见”代“李密”作“背”的宾语 八、“自”解释为“自己”时,通常要放在谓语动词的前面例如:举贤以佐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九、古诗词中,有时为了平仄或压韵的需要,往往把宾语提到谓语动词前面如: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永遇

40、乐)“英雄无觅”应理解为“无觅英雄”中原北望气如山(书愤)“中原北望”应理解为“北望中原”5.D6C【解析】“类似的谦称还有陛下”错,陛下是敬称。7B【解析】“传是指人物传记”错,应是“替经书作注的著作”。8.C【解析】由第段可知C项不是新诗内容方面的变化,是说新诗形式多样,反映新诗注重形式。9.B【解析】由第段可知,B项描述的只是一个客观背景,主要原因在于在这个客观背景下诗人们的自闭。10.D【解析】由第段可知,D项中“就一定能够改变”说法太绝对。11.D 【解析】“直接表现其高尚气节”错误,引用名人对传主的评价应该是“侧面”表现其高尚气节。12.C 【解析】A项,“机械刻板的一面”不当,应

41、该是“严格自律的一面”。B项,由原文第4段可知,增加人文色彩的是清华园里的“荷塘月色”和“自清”亭。D项,可能是“豁达”,也可能是出于无奈,但没有“乐观”。13.B【解析】“斗”解释为“争斗”有误,应解释为使动用法,“使相斗”。句子翻译为:所以不如先让秦、赵相斗;14.D【解析】A第一个“而”,连词,表修饰,不译;第二个“而”,连词,表转折,却。两句意义用法不相同;B第一个“其”,代词,他的;第二个“其”,副词,表婉商语气,还是。两句意义用法不相同;C第一个“乃”,副词,于是;第二个“乃”,副词,才。两句意义用法不相同;D两句里“以”都是介词,凭借、用。15.D【解析】根据句意断句。“今岁”语

42、意不完整,不能断句,应是“今岁饥民贫”,排除AB;“食”的宾语是“芋菽”而非“芋”,要在“菽”后才能断句,排除C,选D项。这段话翻译为:今年收成不好,百姓穷困,士卒只能吃芋头、豆子,军中无存粮。况且,(楚王)把全国兵力集中起来交给上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现在上将军不体恤士兵,却徇私情,这不是国家的大臣。16.B【解析】“充分表现出项羽及其军队的勇猛和超强的战斗力”分析有误,此句是宋义骂项羽鲁莽的话。17.章邯命令王离、涉间包围了钜鹿,自己的军队驻扎在钜鹿南边,筑起两边有墙的甬道给他们输送粮草。(“军”,动词,驻扎;“甬道”,两边有墙的甬道;“输”,输送;“粟”,粮草。句意1分)(我们)应该赶

43、快率兵渡过黄河,楚军从外面攻打,赵军在里面接应,打垮秦军是确定无疑的。(“疾”,赶快;“引”,带领、率领;“应”,接应;“必”,无疑,没有疑问。句意1分)参考译文: 章邯击败了项梁军队以后,就以为楚国的兵力不足以忧虑,于是引兵渡过黄河攻打赵国,大败赵兵。这时,赵歇作赵王,陈余为大将,张耳任相国,都逃进了巨鹿城。章邯命令王离、涉间包围了钜鹿,自己的军队驻扎在钜鹿南边,筑起两边有墙的甬道给他们输送粮草。 楚王召见宋义,与他议事,非常喜欢他。因此任命他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为次将,范增为末将,出兵救赵。其他将领都为宋义部属,号为卿子冠军。 行军到安阳,停留四十六天,不再前进。项羽对宋义说:“我听说秦

44、军在巨鹿围住赵王,我们应该尽快带兵渡过黄河,楚军攻打他们的外围,赵军在里面响应,必定可以击破秦军。”宋义说:“不对。现在秦国进攻赵国,打胜了,军队一定疲惫,我们可以趁他们的疲惫之机(攻打他们);打不胜,我们就率领大军,擂鼓长驱西向,必定推翻秦朝,所以不如先让秦、赵相斗。披甲胄,执兵器,我不如你,但坐下来运用策略,你不如我。”于是给军中下达命令说:“势如猛虎,违逆如羊,性贪如狼,倔强不听指挥的,一律斩首。”于是派遣他的儿子宋襄去辅助齐王,亲自送到无盐,大宴宾客。当时天寒大雨,士兵冻饿交加。项羽说:“正当合力攻秦,我们却久留而不前进。今年收成不好,百姓穷困,士卒只能吃芋头、豆子,军中无存粮。况且,

45、(楚王)把全国兵力集中起来交给上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现在上将军不体恤士兵,却徇私情,这不是国家的大臣。”项羽就在宋义的帐中斩下了宋义的头,在军中发布命令说:“宋义与齐国同谋反楚,楚王密令我杀掉他!”这时,诸将都畏服,不敢有异议。于是拥立项羽为代理上将军。 项羽就引兵全部渡过黄河,把船沉入河中,砸破做饭的锅,烧了住处,只带三天的干粮,用以表示一定战死,不准备再回来(的决心)。在这时到了就包围了王离,与秦军相遇,打了九次战斗,断绝了他们运粮的通道,打败了他们,杀死了苏角,活捉了王离。这时,楚兵为诸侯军中最强大的。在营寨下的有十余支救巨鹿的诸侯军,没有敢放纵自己的军队的。到楚军进攻秦军时,诸将都在营寨上观看。楚军战士没有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月考试卷 > 高一上月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