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要内容礼记据传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成书由来孔子教授弟子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是中国古典文化中最高哲理的载体,但是文古义奥,不易通读,因而多做解读以辅助理解。六经中的礼,后来称仪礼,主要记载周代的冠、婚、丧、祭诸礼的“礼法”,受体例限制,几乎不涉及仪式背后的“礼义”。而不了解
2、礼义,仪式就成了毫无价值的虚礼。所以,七十子后学在习礼的过程中,撰写了大量阐发经义的论文,总称之为“记”,属于仪礼的附庸。秦始皇焚书坑儒后,西汉能见到的用先秦古文撰写的“记”依然不少,汉书艺文志所载就有“百三十一篇”。隋书经籍志说,这批文献是河间献王从民间征集所得,并说刘向考校经籍时,又得到明堂阴阳记孔子三朝记王史氏记乐记等数十篇,总数增至二百十四篇。由于记的版本、数量太多,加之精粗不一,到了东汉,社会上出现了两种选辑本,一是戴德的八十五篇本,习称大戴礼记;二是他的侄子戴圣的四十九篇本,习称小戴礼记。大戴礼记流传不广,北周卢辩曾经为之作注,但颓势依旧。到唐代已亡佚大半,仅存三十九篇,隋书唐书宋
3、书等史乘的经籍志甚至不予著录。小戴礼记则由于郑玄为之作了出色的注,而风光无限,畅行于世,所以后人径直称之为“礼记”。哲学思想一、天道观礼记的天道观,反映了先秦儒家天道观发展的大背景,其主要内容集中反映在中庸礼运乐记郊特牲等篇中。总的来讲,礼记中的天道有如下含义:首先,从天的自然义角度看,天可泛化为天地中各种自然现象,和由几种基本元素构成的宇宙,而人仍然参与其中。社会必然性有别于自然必然性的根据在于:人是天地的杰作和五行的精华。个体自我因可进行文化创造,而成为天地间最“贵”者。第二,天对人而言,是神性的超越性的存在。天的超越性有二义:一方面,天虽包含客观必然性,但却不能仅同于客观必然,这是天作为
4、价值源头的性质所决定的,如中庸所谓“天命之谓性”;另一方面,尽管人道效法天道,天与人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界线,但对于人而言,天仍然具有其形而上的、同时也是“超验”的一面。第三,天道是人道之所从出,故天道是人所仿效的榜样。在礼记中,天或天道虽是由超越性的主宰演变而来的客观性原则,但却又是与人生世界相通的。天道既为客观必然性,则预示效法天道的人道就是主客观的统一。因而,人道并非客观的自然必然性,而是与自然必然不同的社会必然性。人道是需通过人事修为达到的、彰显德性而避免恶的自然必然性的活动。因此,天道在人事上不同于自然必然性,而是需通过主体努力才能实现的社会必然性。二、宇宙观由于礼记成书时古代超越
5、性的天道,已逐步内化为内在的心性,外在的宇宙结构与生成,已经不是关注的重点,即使有某些遗迹也并非采取对象性的认知的路数,而是体恤、体认,将之作为人解读和领悟的对象。由于心性本体论在思孟时已开始酝酿,礼记的宇宙观明显反映了内在性特点,已经有心性本体论的萌芽。同时,礼记中对“心身”“本末”的关系的思想已相当复杂,其宇宙观便也呈现出内外兼顾相互印证的特点。就主体性而论,心为主,身为从,仁德为本,而礼为末。但另一方面,身作为结构性的存在,并非是一般意义上的工具,而是心寄居和依赖的“体”。它们不仅有主从关系,还有依赖关系。礼记中无明确的天生地之说。礼记在说明天时生化的同时,又赞扬地利之美。地在礼记中,是
6、与天相对而又相配而言的。天地虽有高下尊卑之别,但并不妨碍它们各自的品格。相对天之“清明”“高明”和“无私覆”而言,地的品格在于“广大”“薄厚”“无私载”。在礼记中,与神性的天地并列的有所谓鬼神。鬼神既为统一宇宙的部分,也参与宇宙创生。三、人生哲学礼记继承和发挥了先秦儒家的伦理思想,以整体性、相关性的视界看待社会与人生。礼记在有些方面有更细节的要求,主张共生性可转化并通过动态的“互生性”来实现。如提出人际间为防止个人中心主义的膨胀,和彼此以义相责,不以己之所能愧人之所不能。“共生性”体现人际间在各不同层面的相互依赖性,“互生性”所揭示的是在此之上的主体彼此互为中介而生成意义的性质。礼记中对时间结
7、构的意义的认识主要有三方面:一是自我关系中的内省;二是社会历史的延续;三是出于对超越的天道的领悟。说内省是一时间结构,是因为内省本身是解读者自己在历史性结构中得到确立和理解。它体现了变易与递承关系,不仅意味着某种历史结果,而且是未来得以建构的条件。此所谓“反辅”也。礼记中继承了儒家思想的这一特点,所以十分突出“反躬”“内省”“自反”“自尽”。礼记中中庸大学均突出“修身”的意义。“君子不可以不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修身”作为社会性活动不仅是私人性的,且有利于意义的生成与实现。四、教育思想礼记中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大学学记中庸三篇中。大学大学着重阐述了大学
8、教育的目的、任务和步骤,提出了一个完整而概括的政治、道德教育的纲领和程序,认为大学教育的目标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亦称为“三纲领”。为实现大学教育的三个目标,大学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步骤,或称“八条目”。八条目前后相续,逐个递进而又相互联系,体现了阶段与过程的统一。大学将个人的学习、教人、政治等几个过程自然地联系起来,以道德观念的认识(格物、致知)为起点,以道德信念的建立(正心、诚意)为中心,以道德自觉性的培养(修身)为根本要求,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实践目标,使得八条目实际上成为一个过程和整体,构成了儒家的道德教育体系。它的基
9、本思想是教育要服从于封建道德和政治,因此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推崇。宋以后,被收入“四书”,成为了封建教育的基本教科书。学记学记作为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教育论著,对先秦时期的教育和教学,第一次从理论上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总结。学记论述的教育思想主要有教育作用与目的、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方面。在教育作用与目的方面,学记本着儒家的德治精神,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服务政治,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以及“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的思想。学记所主张的教育目的有两个:一是培养具有“建国君民”能力的统治者;二是要“化民成俗”,把人民教化成“安分守己”的顺民。学记将教育与政治、社会高度结
10、合起来,把教育当成政治的重要手段,这种观点也是历代封建学者看待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在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方面,学记以托古的方式提出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学制系统。这种按行政建制设学的思想,对后世兴办学校有很大影响。在学校管理方面,学记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教学进程和考查标准。这个教学进程设想,一方面明确了教育的总目标,又确定了每个阶段的具体标准和要求,而且逐步深化提高,另一方面,每个阶段要达到的标准中都规定了学业知识和思想品德两方面的要求,体现了德智并重、循序渐进的特点。在教育教学原则方面,学记在综合各家长期教育、教学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总结了一套教育、教学原则和方法,这是学记的精华所在。第一,教学
11、相长。教与学是教学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是相辅要成的。第二,尊师重道。学记明确提出了“师严而道尊”的思想。第三,藏息相辅。学记认为正课学习与课外练习必须兼顾,相互补充。第四,豫时孙摩。这是学记总结了长期教育、教学中的经验教训,概括出的重要规律,包含四条原则。“豫”是预防性原则,“时”是指及时施教原则,“孙”是指循序渐进原则,“摩”指学习观摩原则。第五,启发诱导。学记对启发式原则的实质以及方法作了较全面的理论阐述。第六,长善救失。学记指出了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四种缺点,即贪多务得、片面狭窄、自满自足、畏难不前。这些缺点在每个人身上表现不同,产生的原因也各异,教师要学会具体分析,全面掌握,如果教法得当,
12、缺点可以转化为优点。在教学方法上,第一,问答法。发问要注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答问要注意深浅适宜,详略得当。第二,讲解法。教师的讲解要简明扼要,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富于启发性。第三,练习法。学记以铁匠、弓匠之子与小马学驾车为例,说明必须从最基本、最简单的功夫练习起,打好基础。第四,类比法。通过类比,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具有“触类旁通”的能力。学记为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发展树立了典范,它的出现意味着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专门化的形成,是中国“教育学的雏形”。中庸中庸是一篇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它涉及的教育论述主要是教育的本质与作用、教育教学过程和步骤、教育途径、重视主观努力的作
13、用几方面。提出教育的作用在于“率性”,顺着先天的善性发展,尽量把天赋的道德观念、道德意识体现出来。提出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五个阶段。这是一套完整的内省方法,包括学、思、行等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主张“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发掘人的内在天性,达到对外部世界的体认。通过对外部世界的求知,以达到人的内在本性的发扬。中庸还明确指出,一个人的聪明才智与坚强意志,是在个人努力和学习中培养出来的,而并不完全取决于人的天赋。政治思想一、以教化政以教化和教养来规范约束政治权力和政治行为。儒家所谓“教”,不是与政治权力和相应的物质设施相对立的独立的外在
14、力量,而是儒家理想政治形态的一个本质特征。礼记中通过进一步发挥孔子儒家“以教化政”,使政治道德化的同时又使道德政治化,引申而言是使政治“文而化之”,这是在政教合一并无其他外力可现实地制约政治权力的条件下,欲借宗法社会中可借用的力量,并加以改造来制衡政治权力的一种努力。二、大同思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三、礼制与刑律礼记中,刑律作为礼的补充,因道德性的礼发挥作
15、用的方式受到限制。礼记认为,现实中有“以怨报德”的“刑戮之民”或“淫邪之人”,不可无刑。但是,礼是“人道”之根本,刑罚不足使人保持耻感,所以,必以礼乐为先。礼乐刑政的统一,才是“王道”政治。儒家的社会现实,部分是建立在理想基础上的,在对于刑法作用有保留的肯定上,又反映了其理想是植根于现实中的一面。美学思想乐记提出音乐的根源是人们的思想感情(心)受到外界事物(物)的激动。进而提出了音乐的反映论,认为什么样的社会就有什么样的音乐;反之,不同性质的音乐就表现不同性质的思想感情。提出了音乐的两种作用,一种是形而上学的观点,认为音乐是调和天地间各种事物的。另一种从实际出发,认为音乐可以改善社会意识,可以
16、深深地感动人,可以改变风俗习惯。统治者喜欢音乐,因为它可以提高道德修养,被统治者喜欢音乐因为它可以满足个人的欲望。这反映了阶级社会已经开始形成以后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艺术成就礼记中的许多篇章,是中国文化史上彪炳千古的典范。高扬仁爱、正义、爱国、反对不义之政等进步思想,影响深远。书中大量记载了包括称谓、辞令、服饰、家教、尊老、丧祭、教化、礼俗等在内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几乎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对于读古书,传承中华文明,是难得的文化宝库。礼记在儒家经典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曹魏时期被升格为“经”,并在唐代进一步升格为“五经”之一,取代了仪礼的地位;礼记的大学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并列,被尊为“四书”
17、之一。在儒家“十三经”中,礼记一书最集中、最全面、最系统地记述、阐释了儒家思想学说的核心内容。礼记礼运中,孔子与其弟子子游以答问的形式提出了著名的“大同”社会理想,并进而说明“天下为公”是大同社会的特征,而礼制则是“小康”社会的纲纪,影响了中国近代社会政治建设。礼记中的许多篇章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儒家礼乐文化“和”的精神及其重要意义。礼记儒行明确提出:“礼之以和为贵。”这种“贵和”的价值取向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国当代许多大学从礼记中借用一些名言警句作为校训。这些校训影响着大学办学理念和价值取向,影响着当代文化教育和德性教养。礼记较为完整地反映了先秦至两汉时期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和家庭结构状况,
18、并且对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行为规范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家庭伦理规范,指导着当代伦理道德。此外,礼记乐记中“中和”的美学思想还影响着人们的审美取向。它主要从音乐的本质和作用来使人们的心理和精神达到平和,使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存。戴圣,字次君,西汉时人,据据汉书儒林传广平府志归德府志客家戴氏族谱新泰县志等古文献,均记载其为西汉梁国睢阳(今河南商丘睢阳区)人。曾任九江太守,平生以学习儒家经典为主,尤重礼学研究。与叔父戴德及庆普等人曾师事经学大师后苍,潜心钻研礼学。汉宣帝时,戴圣曾被立为博士,参与石渠阁议,评定五经异同。终生以授徒讲学和著述为业,曾选集战国至汉初孔子弟子
19、及其再传、三传弟子等人所记的各种有关礼仪等论著,编撰成书,被称为小戴记或小戴礼记,也就是这里所介绍的礼记。虽有嘉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八年级下册,二则)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八年级下册,二则
20、)阅读下文,回答各题。虽有嘉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不知其旨也()(2)教然后之困() (3)然后能自强也()(4)教学相长()2下面各句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其此之谓乎?(虽有佳肴) 其子好骑(塞翁失马)B虽有至道(虽有佳肴)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陈太丘与友期行)C学学半 (虽有佳肴) 学而时习之(十二章D然后能自反也(虽有佳肴) 遂反溯流而上矣(河中石兽)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
2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2)其此之谓乎!4从学习的角度看,“教学相长”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中的实例,谈谈你的看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甲】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乙】商鞅治秦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
22、,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然刻深寡恩,特以强服之耳。战国策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故人不独亲其亲(以为亲)B是故谋闭而不兴(发生)C卫鞅亡魏入秦(灭亡)D期年之后(一周年)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A大道之行也 无丝竹之乱耳B货恶其弃于地也 封之于商C特以强服之耳 能以径寸之木D孝公以为相 不足为外人道也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2)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8商鞅治秦,道不拾遗,民不妄取,是否已经实现了大同的社会理想?为什么?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孔子责政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
23、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注】式:同“轼”,这里作动词用。壹:表猜测语气,相当于“好像”之类。舅:丈夫的父亲。小子:长辈对晚辈的称呼,这里指子路。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何为不去也/一狼径去B然昔者吾舅死于虎/泯然众人矣C苛政猛于虎也/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D孔子过泰山侧/及鲁肃过寻阳10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然 昔 者 吾 舅 死 于 虎 吾 夫 又 死 焉 今 吾 子 又 死 焉11本文是怎样巧妙揭露
24、“苛政”的?请用自己的话回答。阅读下面文言,完成下列小题孔子使埋狗仲尼之畜狗死,使子贡埋之,曰:“吾闻之也,敝帷不弃,为埋马也;敝盖不弃,为埋狗也。丘也贫,无盖,于其封也,亦予之席,毋使其首陷焉。”礼记檀弓下【注】子贡:孔子的学生。敝帷:破了的帘幕。敝盖:破了的车盖。封:包裹。陷:直接埋在土里。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仲尼之畜狗死()(2)亦予之席()(3)好之者不如乐之者()(4)撒盐空中差可拟()13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使子贡埋之 毋使其首陷焉B仲尼之畜狗死 亦予之席C毋使其首陷焉 必有我师焉D于其封也 于我如浮云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文言语句(1)三
25、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2)吾闻之也,敝帷不弃,为埋马也。15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结合具体语句谈谈。礼记为儒家者流一大丛书。礼记之最大价值,在于礼记中记载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及思想学说,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性教养,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都有重要影响。此处略举几例供学生积累。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礼记大学)“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学习和应用于生活,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这是大学教育的目标,亦称为“三纲领”。2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为了实现大学教育的三个目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
26、止于至善”,礼记大学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步骤,或称“八条目”。八条目前后相续,逐个递进而又相互联系,体现了阶段与过程的统一。它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合称“三纲八目”,“三纲八目”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它实际上成为一个过程和整体,构成了儒家的道德教育体系。3教学相长也。(礼记学记)教和学是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这一原则揭示了教与学之间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既矛盾而又统一的关系。“学”因“教”而日进,“教”因“学”而益深。“教学相长”也可以当作是一条“教师自我提高的规律”,教师施教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学习和提高的
27、过程,即教师通过教而促进自身的学。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博学”就是广泛地学习;“审问”即对博学中的内容详细地问其真伪;“慎思”即对审问的内容进行分析、思考;“明辨”即明确分辨存在的问题,明确努力的方向;“笃行”即切实地实行,使观念和行为得到统一。这是一套完整的内省方法,包括学、思、行等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也被当今多所高校纳入校训中,进而影响着诸多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价值取向,影响着当代文化教育和德性教养。5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这宣扬的是儒家的大同思想。儒家大同的理想没有私有制,人人为社会劳动而不是“为己”;老弱病残受到社会的照顾,儿童由社会教养,一切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有机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没有特权和世袭制,一切担任公职的人员都由群众推选;社会秩序安定,夜不闭户,道不拾遗;对外“讲信修睦”,邻国友好往来,没有战争和国际阴谋。儒家的大同理想十分详尽完整,也更美好,更具有诱人的力量。因此,它在中国思想史上也有更大、更深远的影响。儒家的大同理想奠定了后代大同思想的发展基础。一切在王朝更替、农民战争中受到损害,企图用“避世”来寻求解脱的人,都憧憬着道家类型的理想境界;而儒家的大同理想,则往往为新兴社会力量的代表人物所汲取。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