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章 《论语》-中学教材之国学拾粹(初中版)(先秦诸子)(原卷版)2020年中考语文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93221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01章 《论语》-中学教材之国学拾粹(初中版)(先秦诸子)(原卷版)2020年中考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01章 《论语》-中学教材之国学拾粹(初中版)(先秦诸子)(原卷版)2020年中考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01章 《论语》-中学教材之国学拾粹(初中版)(先秦诸子)(原卷版)2020年中考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01章 《论语》-中学教材之国学拾粹(初中版)(先秦诸子)(原卷版)2020年中考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01章 《论语》-中学教材之国学拾粹(初中版)(先秦诸子)(原卷版)2020年中考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主要内容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部分弟子言行的一部典籍,其编辑者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全书共二十篇,五百十二章,每篇取第一章开头的词语命名。论语内容丰富,涉及到政治、修身、学习与教育、哲学等方面,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思想学说。政治主张一、德治。“德治”思想包含了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为政者与道德修养之间的关系;二是如何对待、如何管理庶民百姓。孔子强调了把统治者的修身视为治国平天下、实现德治的前提条件。1孔子对为政者基本素质的要求。(1)德行教化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

2、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风,必偃。”(2)诚信爱民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

3、,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3)平和端正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来源:2孔子的“均无贫”与农民起义口号“等贵贱,均贫富”中“均”的异同。孔子所谓的“均”:上下各得其分(根据自己的名分、地位,该得多少是多少。这并不是说孔子主张均贫富)。“均无贫”是站在统治者即“富”的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维护等级制度。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的“均”是站在穷人即“贫”的立场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要。

4、“均贫富”是要劫富济贫,而强烈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孔子是不可能有这种思想的。孔子要人们严守礼制,各得与名分相应规格的财富,安于等级名分,不可互相侵夺,符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3对“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的理解。孔子认为:于统治者而言,如果道德不行,不受百姓爱戴,失去了百姓的信任,就失去了作为统治者最根本的条件,这也体现了孔子的“民本”思想。4对“政”“德”“刑”“礼”的认识。孔子的德治思想(富民、教民、举贤、正己等),与法家的法治思想有很大不同。“政”,这里是指治理国家之事。“德”与“刑”,是指治理国家的手段、方法、途径,即“德治”与“法治”。“礼”,是指人与人相处的一种规范,它

5、是“德治”的基础。孔子所言“礼”的核心是“等级制”,要求人们在自己所定位的等级中安分守纪。“礼”从纵(上下级、长幼辈等)、横(夫妇、兄弟、朋友等)两方面规范、约束人们行为。政与刑是用法令规定人们不能做什么,主要实施手段是惩罚。德与礼是从精神上鼓励人们应该做什么,主要实施手段是教育熏陶。5孔子提出“为政以德”,该如何认识其“德治”思想?“德治”思想包含了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为政者与道德之间的关系;二是如何对待、如何管理庶民,百姓。两个问题的核心就是强调把统治者的修身视为治国平天下、实现德治的前提条件。(1)在孔子看来,为政者之所以要先修身正己,是由于其地位及道德楷模的作用使然,只要统治者以自身的

6、德行去“示范”,被统治者就会像草随风倒一样跟上来。(2)孔子把富民置于“为政以德”十分重要的位置,如果施行德治不能给百姓带来实惠,那就失去了德治的意义,检验为政者修德的标准就是看国家是否兴盛,民众是否安居乐业,因为民富则国富,民安则国安。二、礼治。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主张“复礼”“为国以礼”,孔子提出“复礼”的办法是“正名”,即每个人都要按照礼的要求,规范言行,履行义务。1如何理解孔子所说的“礼”和“仁”的含义及彼此之间的关系?礼并不只有钟鼓玉帛等外在形式,还有决定、支配这些形式的内核,这个内核就是仁。另一方面,孔子又认为礼是仁的目的和外在表现,用孝悌把仁和礼统一起来,所谓孝悌,

7、就是尊尊亲亲,是在宗法制度下的亲情,又反过来为巩固宗法制度服务。这样,孔子的礼就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礼,不但要讲制度、讲规则,还要带着仁爱之心去执行礼的规范;孔子的仁是礼指导之下的仁,是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为前提和目的的仁爱,不是无差别的兼爱、博爱。只有“礼”没有“仁”,社会矛盾就要激化;只有“仁”没有“礼”,上下尊卑界限就要模糊。孔子执其两端而用其中,以求达到小康社会的和谐。当然“礼”与“仁”也有分离的时候,管仲以“臣”的身份,僭越地摆“君”的派头,这是严重的不知“礼”。可是他又“六合诸侯”“一匡天下”,达到了“仁”的水平。孔子的仁爱观,主要是看一个人对全社会的贡献。孔子在仁的

8、认识上是通达的。2孔子为何要“正名”?孔子所处的年代,虽然周天子尚在,但礼乐已崩坏,政权已下移,已到了“陪臣执国命”的地步。当时的社会现实(实)已不符合西周的制度(名)。孔子认为这些“实”的变化是不应该的。他要用“名”(周礼的规定)去纠正已经改变或正在改变的“实”。孔子认为社会的混乱是由“名”“实”混乱引起的,他认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解决“名”的问题实际上就是解决治国指导思想的问题。3宋儒说克己复礼就是“存天理,灭人欲”,“君君,臣臣”就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和孔子的原意有何不同?孔子:“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9、”孔子认为:君臣父子的关系,不但是对臣下和子女有要求,对君主和父辈也有制约。(当然,更强调臣下和子女义务的一面)而后世“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将君臣父子关系片面化,将君权父权绝对化,只讲臣子的义务,不讲君父的责任。这是一种极端化的主张,目的是维护专制政权。三、担当。准确地概括了孔子一生的核心精神“知其不可而为之”,充分体现了孔子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积极人世的情怀与执着进取的精神。1对陈成子弑君一事,孔子在报告时为什么要“沐浴而朝”?报告无效后为什么反复申说自己“不敢不告”?这反映了孔子怎样的心情?“沐浴而朝”说明孔子对这件事情的重视。“不敢不告”说明孔子仍用大夫的政治责任要求自己,表现他对周

10、礼的虔诚,而且也体现“在其位,谋其政”,另方面也说明孔子对于鲁国君臣实现自己的要求就没有抱多大的希望,带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和“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意味,反复申告反映了孔子无可奈何的心情。2古代隐士的处世方式和孔子对他们的态度。古代隐士大都是具有很高素质又不愿为官而遁世的人,他们遵循道家出世的做人原则,与儒家入世的原则是格格不入的,如接舆、长沮、桀溺、荷蓧丈人等。孔子尊重他们,推崇他们的才华与人格,但并不认同他们的选择。3孔子与那些隐士在处世方式上的异同。同:忧国忧民异:孔子济世(用世)隐士避世孔子的周游用世,循礼卫道,是一种替天行道的社会责任感,是建功立业、名垂青史的人生追求,是从政的强烈

11、自信,是道德勇气,是担当情怀,具有积极意义,成为后世许多知识分子的楷模。4“知其不可而为之”知其不可而为之,反映了追求理想的执着精神和牺牲精神。但对这种精神要具体分析。首先,行为的目的是什么?是逆潮流而动,还是为了正义事业和崇高理想?为了正义事业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在精神境界上达到常人罕至的高度,其理想主义的光芒照耀着人类精神的大道,对群众的动员作用和榜样作用也不可低估。其次,从斗争策略说,要重视保存和积蓄力量,不做无谓的牺牲。修身主张一、仁爱1孔子的“忠恕”观。“忠”用孔子自己的话来说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孔子自己下了定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的“忠恕”观,意味

12、着交往首先要以对他人的关心友好、仁爱和善为前提,以宽厚善良的心地和包容开放的襟怀接纳对方,尽心竭力,与人为善。2孔子的“仁爱”与墨子的“兼爱”。同是主张“爱人”,孔子说“仁者爱人”,而他的仁爱把孝悌视为根本,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墨子的兼爱则主张“兼相爱,交相利”,说“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孟子又说“墨子兼爱,是无父也”。孔子的仁爱是以尊尊亲亲为基础的有差等的爱,墨子的兼爱是取消等级差别的普遍之爱,这就破坏了严格区分上下尊卑的宗法等级制度,所以孟子说墨子的兼爱是无父。3孔子对管仲的评价。管仲看似违背了仁道,但孔子却明确肯定了管仲的仁,原因是管仲辅佐齐桓公维护天

13、下安定,使百姓免遭苦难。这说明,孔子的仁的高标准是看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看他能否维护王权,安定百姓,而不是只讲求小信,说明孔子在仁的认知上能知权达变。二、修养1孔子积极倡导并身体力行的君子的自我修养。义以为质,行为有礼,态度谦逊,讲求诚信,能杀身成仁,要见利思义,不耻恶衣恶食,不患得患失,安贫乐道,视不义而得的富贵如浮云,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忧,不惑,不惧,乐山乐水,动静适宜,乐生长寿,心胸广大,意志坚毅,文质兼美,温和严肃,威而不猛,庄重安详等。2孔子是怎样形象地表达自己安贫乐道的思想和乐以忘忧的心境的?你怎样理解“浮云”的比喻义?“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

14、我如浮云”,孔子用形象的比喻表述安贫乐道的思想。“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自己乐以忘忧的心境。对“浮云”的比喻义的理解:聚散无常,喻不义得来的富贵,瞬间即逝,极为短暂;云在天上,高不可及,喻不义得来的富贵与己无关,用不着汲汲以求之;浮云轻飘,喻不义得来的富贵无足轻重。孔子在这里用比喻表明了自己坚持道义的信念。3孔子的义利观。孔子在义利观上强调重义崇德,主张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但并不反对正当的求利。三、交往1“周而不比”的主要表现。根据孔子关于交友的论述,主要表现在“群而不党”“和而不同”,即交往应有一定的原则,出于正当的目的,“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而不

15、是朋比为奸。又提出三种“益友”与三种“损友”,这是交友的标准,应该与正直、诚信、博学多闻的朋友交往,而不是与谄媚逢迎、态度伪善、夸夸其谈的人相交。交友也应有度。对待朋友不“以言举人”,也不“以人废言”。2儒家的交友观。孔子的择友标准为:“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选择朋友首先看重的是正直和诚信,与人为善,好恶分明,实事求是,诚实交往,适中交往(周而不比、矜而不争,群而不党)。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的仁者爱人,虽有“泛爱众”之说,但也不是无原则的爱人,更不是爱所有的人。在孔子看来,“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孔子讲“仁”,不仅讲“爱”,也讲“恶

16、”。孔子认为“为仁”是要能够放下私心,以正确的态度去爱人和恨人。有原则的爱是“仁”,有原则的“恶”同样是“仁”。这一点,实为孔子思想的精彩之处。孔子主张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他说:“乡原,德之贼也。”意思是说“不讲是非的好好先生,是道德的破坏者”,孔子在“爱人”上,是非分明,爱憎分明。3孔子不赞成老子的“以德报怨”。孔子不赞成以怨报怨,如果永远以一种恶意,一种怨恨去面对另外的不道德,那么这个世界将是恶性循环,无止无休。而以德报怨同样不可取,你用不值得的仁厚去面对已经有负于你的人和事,这也是一种人生的浪费。“以直报怨”,指用正直来回报怨恨,这正是孔子告诉我们的处世的分寸,就是用你的公正、正直、耿介

17、、磊落,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坦然面对一切。“以直报怨”并不等同于“以怨报怨”,所以这是不违背儒家的忠恕之道的。这其实也是中庸之道的体现。4“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儒家的交友之道很是恰当。首先朋友之道,贵平等独立,这是交往的前提,否则将影响各自的生活;其次规过劝善,乃朋友职责,孔子提倡的益友就有“友直”;再者相处之道,尤需注意分寸,过犹不及,过头了,就会侵犯朋友的隐私而导致疏远。教育主张一、教学1孔子的教育理念。有教无类,品行第一,公平公正,因材施教,重视个性,启发诱导,触类旁通,教学相长,重视身教

18、,述而不作,学思并重、学行并重。2“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与“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孔子一方面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一方面又说“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这两种说法之间的矛盾之处在于前者强调后天因素的作用,后者强调先天因素的作用。从孔子的言行看,他实际更倾向于前者。3孔子的教育原则和方法。有教无类是孔子的教学原则。启发诱导是孔子的教学方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悱”都是内心冲动,不吐不快之状,孔子认为只会死记硬背而不会提问的学生不值得教,要教,一定要有内心冲动,问题提出来,才加以点拨、启发,让他们自己找答案。“举一隅不以三隅反”,是形容不用心思考,不开窍,好比一张桌子四个角,看了一个角,不

19、知道其他三个角是什么样,不能举一反三。“因材施教”(不是孔子原话)是现代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地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材施教具有丰富的现代内涵,它的实施需要贯彻四个方面的原则。因材施教对于教师、家长、学校以及教育公平的实现都具有重要意义。4有教无类。孔子的教育思想实质是人人都应当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现实意义有:能够使人不断完善自我,能够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促进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而中国教育还存在着歧视差

20、生、大学学费太贵,教育资源不平衡等问题。5述而不作。孔子的政治主张比较保守,主张克己复礼,恢复西周礼乐制度,述而不作恰好与这种政治态度相应。述,是对古代礼乐以及反映这些礼乐的典籍进行整理、阐释、传授,这正是恢复周礼的需要。对述而不作的主张可以从下面几点分析:(1)在述与作的关系上,作是第一位的,述而不作的主张是一种文化保守主义,并不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2)述又是作的基础,创新的前提是对前人成果的学习和吸收,离开这一点,就会成为不切实际的想入非非,不可能获得成功。(3)述是根据时代要求和后来的认识对原有文化进行新的整理,在对资料的选择处理中渗透着整理者的观点和倾向,述也是另一种形式的作。二、师

21、生关系1子路与颜回。孔子对其弟子的个性是很了解的,其中子路的性格最为鲜明,而孔子似乎最看中颜回。子路刚强重义但鲁莽冲动、争强好胜,主要体现在以下章节: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颜回德行好,聪敏过人,能“闻一知十”,虚心好学,他较早地体认到孔子学说的精深博大,他以尊崇千古圣哲之情尊崇孔子,其亲若父与子。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内容详见后面“以题为径”第一题)中各弟子的性格特点以及师生间平等和谐的体现。人物的风貌:子路争强好胜,勇于任

22、事;冉有谦虚;公西华过谦;曾点从容。师生间的平等和谐体现在:孔子聊天式的开场白,子路的率尔而对,曾点的鼓瑟。3孔子为什么对曾点的想法深表赞同?(1)曾点的志向,表明他“知时而不求为政”,这与孔子此时的心情契合。(2)他描绘的盛世气象,正是孔子“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主张的生动写照,体现了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理想。(3)曾点描绘的是学习圣人之道的快乐,符合孔子安贫乐道的思想。(4)曾点志趣高远,胸怀悠然,较之另三个学生的驰心政务,已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哲学主张一、中庸1中庸之道的精神实质。中庸之道是孔子社会理想和人生理想的哲学基础。“中庸之道”的精神实质是通过做事适度,在矛盾中求统一。中庸

23、不是无原则的调和,而是在一定的原则下寻求矛盾各方的协调与和谐。折中主义是把各种不同的观点无原则地拼凑在一起的做法及有关理论。中庸不能等同于折中主义。2中庸之道的现实意义。我们讲中庸之道有助于社会稳定,有助于建设和谐社会。3和而不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从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一致,不讲求原则,与别人却不能保持融洽的关系,这是在处事为人方面。其实,几乎在所有的问题上,都能体现出“和而不同”与“同而不和”的区别。“和而不同”显示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来源:4

24、“和而不同”的现实意义。从人类历史上看,由于文化(哲学、宗教、价值观念)的不同引起的冲突和战争并不少见,就是进入21世纪以来,虽未发生世界性的大战,但局部地区的战争则仍然不断,而且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文化问题是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地域与地域之间发生冲突和战争的重要原因。如何化解这种因文化上的原因而引起的冲突甚至战争,也许孔子提出的“和而不同”,是一条非常有意义的原则。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和而不同”这一两千多年前的古老观念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活力,仍然可以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项准则和一个目标。“和而不同”是世界多元文化共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反之,“同而不和”就必然导致纷争乃至战争。现在,人类

25、拥有的核武器可以在瞬息之间毁灭地球和人类自身,如果只强求“同”而不谋求“和”,矛盾冲突激化而导致核大战,那结果只能是共同毁灭,所以说,“和而不同”是人类共同生存的基本条件和基本法则。那么,怎样才能达成“和”的局面呢?实际上,孔子已为我们指明了答案要承认和尊重个人、国家、民族在文化、风俗、政治等方面的“不同”,也就是不强求一致,不重复别人。只有承认差异,包容差异,乃至尊重差异,才能化解矛盾,共存共荣。只要愿意共存共荣,就必然要磨合。磨合就是通过接触、交流、对话来建立共识,以达到“和”的目的。事实上,各国各民族不同的文明一直处于时断时续、时好时坏的磨合之中。磨合得好,才能比较顺利地从经济全球化过渡

26、到文化上的多元一体,经过不断的磨合,最终进入“天下大同”的境界。这里的“大同”,是内在的和谐统一,而不是外在的相同一致,实质上就是“和而不同”的理想境界。二、天道1天人之辨。天人之辨是中国古代哲学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荀子主张明于天人之分。荀子的天论,否定主宰宇宙和人类社会的人格的天,只承认自然的天,认为自然灾异只是普通的自归结于天。荀子的天人论是唯物主义的。缺点是过于强调天人的对立和人的能动作用,对天人和谐的一面考虑不够。来源:网董仲舒则主张天人感应。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与荀子的观点相反,认为人的活动都会使天受到感应,自然灾异就是上天对人的警示。这种天对统治者仁厚有加。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为维护

27、君主的专制权力和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提供了理论依据。孔子对天人关系的观点:承认天命的存在并表示敬畏。在讲天命的主宰作用时,孔子很少讲天命对国家盛衰兴亡的作用,讲的多是天命对人的寿夭祸福的作用。孔子把实现政治理想视为上天赋予的使命,把天命和人的积极向上、奋发有为联系起来,与在天命面前无所作为的思想截然不同。在天道和人事之间,孔子更重视人事。2敬鬼神而远之。孔子继承了春秋子产等人“天道远,人道迩”的观念,在鬼神和人之间更关注人,在神秘的天命和现实的人类社会之间更关注现实的人类社会。有人把这种精神称为实践理性精神。这种精神对后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中华民族的务实传统,重现世轻来生,重实践轻空谈,宗教精神和

28、思辨精神较为淡薄。艺术成就论语首创了“语录体”,是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包括上论十篇和下论十篇,共二十篇,四百九十二章,仅万五千多字,微言大义,比较集中地呈现出孔子的圣贤思想,刻画出孔子风采,也展现了孔子若干弟子的不同形象。短短的论语,或记录孔子自己所说的话,或记录孔子和弟子的对话,聊聊数语间,包含了治国安邦、修养身心、为人处世、治学育人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包含了可以无限挖掘的深刻奥义,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的精髓代表。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夏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及最主

29、要的代表人物,被奉为宗师,尊称为“至圣”,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贵族出身,祖上是殷商王室后裔,父亲叔梁纥是陬邑大夫。相传,叔梁纥六十六岁与不满二十岁的颜徵结婚生下孔丘。孔子三岁丧父,早年清贫可怜,但志在为学、向往仕途,在十五岁时,确立了自己求学的愿望,“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十七岁时母亲离世,他合葬了父亲母亲后,更加发愤于学。孔子关心时事、常有见解,终得转机,二十岁左右初为委吏管理仓库,又改作乘田管理畜牧。孔子善于学习,逐渐精通六艺,即礼(礼仪)、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识字)、数(计算),向孔子求学者日多,孔子便开办私人学校,注重因材施教,提出“有教

30、无类”的主张(不问求学者的出身而一律平等授教),推动了中国古代私学的发展,孔子的名声也日益远扬,孔子随之不断结识名人名士,三十岁左右有所成就。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自己也渴望仕途,渴望将自己的政治学说和理想推而广之。孔子开设私塾之后几年正值鲁国内乱,他到齐国,见齐景公,向齐景公提出了自己的“正名”主张,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其核心学说就是“礼”,强调社会秩序,通过伦常关系、等级名分的明确,达到社会稳定的结果。这一主张虽然深受齐景公肯定,但却受到齐相晏婴质疑,没有从根本上被采纳,孔子之后又辗转回鲁。公元前504年,鲁国季氏执掌权力过大,40多岁的孔子退隐整理诗书礼乐等书,后被季氏重用

31、升为小司空,后又升为大司寇。但季氏的专权和昏聩,使得孔子与之不和。孔子55岁起,离开鲁国,周游列国诸如卫、宋、郑、陈、蔡、楚,推广学说,寻找出路,渴望维护周礼,扭转礼崩乐坏的局面,其间的艰难困窘与思想智慧一并成为了后世的传说。但春秋争霸与存亡的时代背景下,孔子的主张得不到根本的采纳。孔子直到六十八岁时,才因其弟子之功而被迎回鲁国,继续从教与整理典籍,整理的诗书礼易乐和删订的春秋成为重要的经典,对古代哲学、史学、文学而言都是重要的文献资料。然而孔子面对亲人弟子的死去,老之将至,患病不愈,于公元前479年4月11日泰山崩塌般离世。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32、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来源

33、:ZXXK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七年级上册,十二章)一、阅读下文,回答各题。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

34、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选自论语先进)1论语是记录 及其弟子和再传弟子言行的书,是一部 体散文集。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毋吾以

35、也()(2)如五六十()(3)异乎三子者之撰()(4)吾与点也()3翻译下面的句子。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4子路言志之后,孔子为什么要“哂之”?5结合选文,谈谈文中塑造了孔子怎样的形象?二、阅读下列文言文,按要求答题。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6以上这几

36、句语录选自 ,这本书是 家的经典著作,与 大学合称为“四书”。7解释下列加点字。(1)人不知而不愠(2)不知为不知,是知也。(3)士不可以不弘毅(4)其恕乎8翻译下列句子。(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来源:。网(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9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中两个“其”和两个“之”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两个“其”含义相同,两个“之”含义也相同。B两个“其”含义不同,两个“之”含义也不同。C两个“其”含义相同,两个“之”含义不同。D两个“其”含义不同,两个“之”含义相同。10现代社会逐步走向全球一体化,这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你能说说现代

37、社会提倡的一个已在论语中存在的流行主题理念吗?1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的话:_,_。(2)某同学学习时只知道死记硬背,却不爱动脑思考,你可以用论语中的“_,_”来劝诫他,让他明白学与思的关系。(3)当有远方的朋友到来时,我们常借用论语中的“_,_”来表达喜悦的心情。12下面是一副曾悬挂在山东曲阜孔府内的对联。这副对联可以让我们从多方面了解到孔子的思想。请你从上、下联中各选择一个方面,并分别以【链接材料】语录中的相关内容为例,简要说出你的认识。上联:居家当思清内外别尊卑重勤俭择朋友有益于已下联:处世尤宜慎言语守礼法

38、远小人亲君子无愧于心【链接材料】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论语为政)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论语多为语录,但都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

39、动。有许多广泛应用的成语便是出自此书。此处略举几例供学生积累。1不亦乐乎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的意思。2温故知新语出论语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指温习学过的知识,而得到新的理解和心得。也指回顾历史,对现在有新的指导意义。3三人行,必有我师语出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现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4逝者如斯语出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5箪食瓢饮语出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多用于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语文中考 > 一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