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福建省龙岩五中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92624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福建省龙岩五中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17-2018学年福建省龙岩五中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17-2018学年福建省龙岩五中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17-2018学年福建省龙岩五中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17-2018学年福建省龙岩五中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6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四道小题。    经过半个学期的语文旅行,我们渐渐变得成熟了。蓦然回首,我们发现,七年级下语文带给我们太多太多的感悟和体验。读光未然的黄河颂,感受到黄河万丈狂斓的气势;读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我们感受到作者在广大的关东原野上炽_痛的爱国情怀;读臧克家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我们感受到了闻一多先生钻探古代典籍时qi _而不舍的精神;读杨振宁的邓稼先,感受到邓稼先鲜为人知的背后为国献身情怀; A   。结合语境,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炽   痛    qi   而不舍  

2、   鲜   为人知文中有一个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应改为“   ”。请仿照前面句子在A处续写一句话。3(3分)下列句子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潜心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而有关大禹精神的传承在当代社会显得更为迫切。B邓稼先被张爱萍将军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C做学问最关键的是要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如果见异思迁,终将一事无成。D我想多踢一会儿足球,可是爸爸原形毕露,威胁我说:“你再不回去做作业,小心晚上不给你饭吃。”4(3分)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历经近30年的磋商与努力,大陆与台湾直接三通的构

3、想终于成为了现实。B农民工返乡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广泛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C教育部要求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实施晨检和午检,进一步落实甲型H7N9流感防控。D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使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5(3分)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括号里,最恰当的关联词语是()我总是被这种声音所缠绕,()我走到哪里,()我睡得很沉,()在睡梦中突然惊醒的时候,我()会忽然想到是我应该回去的时候了。A不管 还是 或者 就B不管 即使 或者 都C不论 或者 还是 都D无论 即使 还是 也6(3分)选出词语不完全同类的一项()A掌握   操纵  参观   &nbs

4、p;观察B灿烂   碧绿   可爱    贫苦C神色   世界   思想    明天D我们   那边   这些    非常7(3分)下列判断修辞手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1)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2)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3)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4)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A比喻   拟人   反复    对偶B比喻   拟人   互文  

5、  对偶C拟人   比喻   互文    对偶D比喻   拟人   排比    比喻8(3分)指出下列句中破折号的用法,正确在一项是()表解释说明  表话题转换  表声音的断断续续   表递进(1)“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2)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3)然后他呆在那儿,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ABCD9(3分)名著阅读他是一个“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的上等车夫,为了争取起码的生存权利而奋斗、挣扎,最终走上了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这

6、部作品叫   ,作者是   。与人力车夫相关的两位女性是   和   。二、阅读理解(53分)10(17分)文言文阅读【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暮,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

7、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选自说苑)【注释】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师旷:晋国乐师,目盲。炳烛:点燃灯烛。昧:昏暗,黑暗。(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见往事耳       及鲁肃过寻阳   恐已暮矣      盲臣安敢戏君乎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3)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   ,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   。(每处所填不超过5字)(

8、4)两文都是谈学习的,读完后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你有什么启发?11(18分)阅读以下文段,回答问题。最后一课(节选)    我一纵身跨过板凳就坐下。我的心稍微平静了一点儿,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而且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最使我吃惊的是,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其中有郝叟老头儿,戴着他那顶三角帽,有从前的镇长,从前的邮递员,还有些旁的人。个个看来都很忧愁。郝叟还带着一本书边破了的初级读本,他把书翻开,摊在

9、膝头上,书上横放着他那副大眼镜。    他穿上那套漂亮的礼服,原来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现在我明白了,镇上那些老年人为什么来坐在教室里。这好像告诉我,他们也懊悔当初没常到学校里来。他们像是用这种方式来感谢我们老师四十年来忠诚的服务,来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

10、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1)老师为什么在最后一课时穿戴礼服?郝叟等人为什么坐在教室里?(用原文句子回答)     (2)文中“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的含义是什么?(3)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的力量,在黑板上写了“法兰西万岁!”这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4)选文的最后一段用了   、   、   描写方法。12(18分)课外阅读。卖面包的小女孩马海霞我准备去做手术时,一个小女孩提着两大袋面包堵在了病房门口。她把面包放在地上,弯腰,然后目视大家,伸出

11、了三个手指,示意她的面包三元一个。我丈夫忙掏出20元钱递给小女孩,然后让她取六个面包放在我的病床上,又对同病房的人说:“这孩子可能不会讲话,大家帮帮她,买点她的面包吧。”手术结束后,丈夫我已无大碍,便给我雇了个护工,然后回公司忙去了。下午,那个卖面包的小女孩又来了,依旧提着两大袋面包,弯腰,然后目视大家,用极低的声音吐出几个字:“帮帮我吧。”原来她会说话。那昨天干吗打哑语欺骗大家消费?这孩子心术不正,装可怜让大家买她的面包,哼,坚决不再上当。“昨天买的面包还没吃呢,今天就不买了。”大家对她讲。她没有离开,依旧行弯腰礼,目光扫过病房里的每个人,楚楚可怜的模样里掺杂着一股不卖掉面包绝不离开的“黏人

12、”劲儿,让人甚是生厌。我暗自庆幸:幸亏丈夫不在,否则他定招架不住她这可怜见儿。病房里的人不再理会她,也不和她目光接触,大概五分钟后,她提着袋子弯腰退出了病房。第二天,那个卖面包的小女孩又来了,“帮帮我吧。”说完便立在原地,这次大家都懒得和她对话,把她当空气一般。我看不下去了,说:“大家不想买面包,你待多久也没用。”她仿佛没有听见,还呆立在那里。“好个倔丫头,越这样,我们越不买。”她退离后,大家一致 这样决定。以后的每天下午,小女孩准时光顾病房。她一进病房,大家就假装睡觉,连看都不看她,但也有病人脾气不好,会把她赶出病房。这天,丈夫一早过来,我和他说起卖面包的事情,他竟勃然大怒,对我一顿数落,说

13、我心理阴暗,没有同情心,小女孩只是用自己的方式推销面包而已,她没有乞讨,没有欺骗,她卖的面包味道也不错,只是在病房里多待几分钟而已,不买也就罢了,你怎么能够去讽刺她,赶她走我不想争辩,偷偷把他 兜里的钱都没收了,哼,等那个小女孩再来卖面包,我看他用什么买。整整一天,小女孩都没出现。第二天,第三天,她都没来,我反而有点牵挂了,是不是我刺激或伤到她了?第四天办出院手续时,我悄悄向护士打听。护士告诉我,小女孩患有哮喘和先天性脊柱弯曲,医院知道她的情况,特许她在病房里卖面包,为了不影响到患者休息,规定她一个病房最多只能停留五分钟。“那她这几天怎么没来?”我怯生生地问。“这几天天冷,肯定是哮喘病犯了。”

14、护士不假思索地回答道。“那她应该进病房走一圈,没人买就早点回家呀。”我急急地说。“她有智力缺陷,让她最多停留五分钟,她就停留五分钟,不管人家买不买;或许,她觉得在规定的时间内努力推销她的面包,心里才坦然。”护士笑着道。我走出护士站,丈夫正等着我。“我想给那个卖面包的小女孩留封信。”我的提议丈夫马上赞同,我把信交给了护士,请她转交。出了医院,丈夫问我写了啥,我说,没写,就是把没收你的零花钱都塞到了信封里。(选自读者2016年第11期,有删改)(1)请你依据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把小说的情节补充完整。老公动员大家买小女孩的面包   老公数落我,我没收他的零花钱    

15、 (2)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第段中写大家懒得理小女孩,甚至会把她赶出病房,是因为她打扰了大家休息。B第段中老公所说的“心理阴暗”,是指“我”不应该在背后议论别人的是非。C第段写小女孩第二天、第三天都没来,“我”心里有点牵挂了,是因为“我”一直是同情她的,只是受了大家的不良影响。D本文告诉我们:善良是纯洁的,不要因为沾染上世俗的灰尘而伤害他人。(3)医院特许小女孩在病房卖面包的原因有哪些?(4)文章结尾处“我”给小女孩的信“什么也没写”,请你替“我”写几句话送给小女孩。三、作文:(60分)13(60分)请以“我生命中的一位良师”为题,写一篇文章。(提示:良师不仅

16、仅是指教过我们知识的老师,也可以是对我们的学习、成长、生活等有过帮助的任何人物。)要求:(1)根据所学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完成一篇写人为主的记叙文;(2)主题鲜明,写真人真事有真情实感;(3)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4)字数不得低于650字,字迹工整清晰;(5)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2017-2018学年福建省龙岩五中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积累及运用(37分)1(10分)诗文默写。(每空一分)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通过描写边塞夜景

17、,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诗句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描写战斗激烈,战争旷日持久的句子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古诗文名句默写能力。【解答】明月来相照杨花榆荚无才思(重点字:榆荚)凭君传语报平安何人不起故园情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抓住关键词“边塞夜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抓住关键词“木兰战功显赫”)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抓住关键词“战斗激烈,战争旷日持久”)【点评】本题要求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

18、、别、漏、添字的情况。2(6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四道小题。    经过半个学期的语文旅行,我们渐渐变得成熟了。蓦然回首,我们发现,七年级下语文带给我们太多太多的感悟和体验。读光未然的黄河颂,感受到黄河万丈狂斓的气势;读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我们感受到作者在广大的关东原野上炽_痛的爱国情怀;读臧克家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我们感受到了闻一多先生钻探古代典籍时qi _而不舍的精神;读杨振宁的邓稼先,感受到邓稼先鲜为人知的背后为国献身情怀; A读胡适的我的母亲,感受到胡适对母亲辛苦养育的感恩之情。结合语境,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炽ch痛   &nb

19、sp;qi锲而不舍     鲜xin为人知文中有一个错别字的一个词是“斓”,应改为“澜”。请仿照前面句子在A处续写一句话。【分析】此题属综合读写题,基础知识题;仿写题。【解答】(1)解答此题要要注意正确标注声调,汉字书写有注意与形近字的区别,如锲不要写成“楔”。(2)“斓”,应改为“澜”。 (3)此题仿写,可采用句式:读(名字)(名著),感受到(名字)的,句意上要调动积累,选取典型人物作答。答案:(1)ch、锲、xin。(2)“斓”,应改为“澜”。 (3)读胡适的我的母亲,感受到胡适对母亲辛苦养育的感恩之情。【点评】解答此题,要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仿写要注意人物及事迹的筛选

20、。3(3分)下列句子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潜心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而有关大禹精神的传承在当代社会显得更为迫切。B邓稼先被张爱萍将军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C做学问最关键的是要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如果见异思迁,终将一事无成。D我想多踢一会儿足球,可是爸爸原形毕露,威胁我说:“你再不回去做作业,小心晚上不给你饭吃。”【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

21、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解答】A正确。B正确。C正确。D有误,本来面目完全暴露。指伪装被彻底揭开。用在此处是色彩不当。故选:D。【点评】成语的使用是考查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一个重要题型。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运用是否恰当。要做好该类题,平时的积累是离不开的。在出题时尤其是词义正确,而感情色彩不合乎题意的更应该注意。4(3分)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历经近30年的磋商与努力,大陆与台湾直接三通的构想终于成为了现实。B农民工返乡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广泛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C教育部要求全国各级

22、各类学校实施晨检和午检,进一步落实甲型H7N9流感防控。D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使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分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解答】A正确;B项属于语序不合理和重复,可改为:“农民工返乡难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C改为“教育部要求全国各级各类学校进一步落实防控甲型H7N9流感的措施,实施晨检。”D项无主句,可改为:“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使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

23、大改变。”或“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标点,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去考虑,确定最后选项。5(3分)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括号里,最恰当的关联词语是()我总是被这种声音所缠绕,()我走到哪里,()我睡得很沉,()在睡梦中突然惊醒的时候,我()会忽然想到是我应该回去的时候了。A不管 还是 或者 就B不管 即使 或者 都C不论 或者 还是 都D无论 即使 还是 也【分析】本题考点是正确使用关联词语。注意关键字仔细阅读句子,读出句子之间内在的逻辑性关系,解答此题要弄清关联

24、词的固定搭配,及常用用法,结合句段内容去选择,解答后要通读确认。【解答】注意关键字仔细阅读句子,读出句子之间内在的逻辑性关系,注意把答案放入空内,很容易得出答案。通读句子结合语境分析分句之间是假设关系。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用法的辨析能力,注意根据语境来判断选择。关联词语特点:第一:作为联结分句、标明关系的词语,关联词语总是标明抽象的关系,可以作为某类复句的特定的形式标志。第二:关联词语性质复杂,能在复句中起关联作用的主要有连词、副词等。6(3分)选出词语不完全同类的一项()A掌握   操纵  参观    观察B灿烂   碧绿

25、  可爱    贫苦C神色   世界   思想    明天D我们   那边   这些    非常【分析】本题考查词性的判断。【解答】A都是动词;B都是形容词;C都是名词;D。”我们“”那边“”这些“都是代词,”非常“是副词;故选:D。【点评】判断词性的方法:1根据词语的意思,依据不同词性的定义来判断。2如果是判断句子或短语中某个词语的词性,可以根据这个词语在句子充当的成分或修饰的词语来判断。7(3分)下列判断修辞手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1)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2)我们民族

26、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3)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4)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A比喻   拟人   反复    对偶B比喻   拟人   互文    对偶C拟人   比喻   互文    对偶D比喻   拟人   排比    比喻【分析】本题考查修辞的判断。掌握常用修辞的特点,结合句子内容来分析。【解答】A句子将“黄河”比作“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比喻的修辞;B句中“哺育”一词,将黄河拟人化,

27、是拟人的修辞;C四个句子,以四个虚位,实则表现木兰准备的有序,是互文的修辞;D上下两个小句,结构相同,字数相等,语意相关,是对偶的倏人。故选:B。【点评】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对偶的种类有三种:正对、反对、串对。8(3分)指出下列句中破折号的用法,正确在一项是()表解释说明  表话题转换  表声音的断断续续   表递进(1)“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2)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3)然后他呆在那儿,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

28、放学了,你们走吧。”ABCD【分析】本题考查破折号在具体语境中的作用。解答此题要根据句意来分析判断。【解答】(1)这句话是在最后一课结束时,韩麦尔先生所说的,结合他此时的悲痛心情,可知破折号表示他说话的断断续续;(2)这句话主要赞美法国语言,先说它“最美”,然后指出“美”的具体表现,所以破折号是解释说明的作用;(3)“放学了你们走吧”,语意间为递进关系,所以是表示递进的作用。故选:B。【点评】解答标点在具体语境中的作用,要在正确使用标点的基础上,根据语句的意思,或句子间的关系来分析判断。9(3分)名著阅读他是一个“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的上等车夫,为了争取起码的生存权利而奋斗、挣扎,最终走上了

29、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这部作品叫骆驼祥子,作者是老舍。与人力车夫相关的两位女性是小福子和虎妞。【分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解答】答案:骆驼祥子  老舍   小福子   虎妞【点评】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以现实主义的笔法与悲天悯人的情怀,塑造了祥子、虎妞等一批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在中国现代文学历史上拥有重要地位。二、阅读理解(53分)10(17分)文言文阅读【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30、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暮,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选自说苑)【注释】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师旷:晋国乐师,目盲。炳烛:点燃灯烛。昧:昏暗,黑暗。(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见往事耳了解     及鲁肃过寻阳等到恐已暮矣迟,晚    盲臣安敢戏

31、君乎怎么(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3)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年纪大,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事务多。(每处所填不超过5字)(4)两文都是谈学习的,读完后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你有什么启发?【分析】参考译文:【甲】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

32、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志士(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乙】晋平公向师旷问道:“我年龄七十岁了,想要(再)学习,恐怕已经晚了。”师旷说:“为什么不点燃蜡烛呢?”平公说:“哪有作为别人的臣子(的人)戏弄他的君主的啊?”师旷回答:“我哪敢戏弄我的君主啊!我听说,年轻时喜欢学习,如同早上升起的太阳;壮年时喜欢学习,如同中午的太阳;年老时喜欢学习,如同点燃蜡烛的明亮。点燃蜡烛与在黑暗中行走相比,哪一个(更好)呢?”平公说:“说的好啊!”【解答】(1

33、)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句意为:了解往事罢了。见,了解。句意为:等到鲁肃经过寻阳。及,等到。句意为:恐怕已经晚了。暮,晚。句意为:我哪敢戏弄君主呀。安,怎么。(2)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孤:古时王侯的自称;岂:难道;治,研究;博士:当时

34、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邪:通“耶”,语气词,表示反问或疑问的语气。句子翻译为: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好:喜欢,爱好;如:如同,像。句子翻译为:年少爱好学习,就如同刚刚升起的太阳。(3)本题考查筛选文章信息、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可知,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年纪大;根据“蒙辞以军中多务”可知,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事务多。(4)本题考查归纳文章主旨的能力。两篇文章都是谈学习的,从中我们应该懂得要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意见。答案:(1)了解 等到 迟、晚怎么(2)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年少爱好

35、学习,就如同刚刚升起的太阳(3)年纪大,事务多。(4)提示: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意见。【点评】通假字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通“耶”,语气词。表反问语气。卿今当涂掌事。当涂:“涂”通“途”,道路,仕途。亦作当权。词类活用1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状语后置,名词作动词。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之:主谓取独。一词多义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介词,用)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当:但当涉猎。(应当)当涂掌事。(掌管)见:见往事耳。(了解)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古今异义(蒙辞以军中多务)辞:古义:推辞。今义:告别,不接受,解雇。(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古义:古时候王侯的自称,

36、我。今义:独自,孤独。(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治:古义:研究。今义:治理。(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博士: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及鲁肃过寻阳)及:古义:到了的时候今义:以及。(及鲁肃过寻阳)过:古义:到。今义:经过。(即更刮目相待)更:古义:重新。今义:更加。(但当涉猎)但:古义:只。今义:转折连接词,但是。(但当涉猎)涉猎:古义:粗略的阅读今义:捕捉猎物(见往事耳)往事:古义:历史。今义:过去的事。(自以为大有所益)大:古义:很。今义: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蒙乃始就学)就:古义:从事。今义:就。(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见:古

37、义:认清。今义:看见。11(18分)阅读以下文段,回答问题。最后一课(节选)    我一纵身跨过板凳就坐下。我的心稍微平静了一点儿,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而且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最使我吃惊的是,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其中有郝叟老头儿,戴着他那顶三角帽,有从前的镇长,从前的邮递员,还有些旁的人。个个看来都很忧愁。郝叟还带着一本书边破了的初级读本,他把书翻开,摊在膝头上,书上横放着他那副大眼镜。 &nb

38、sp;  他穿上那套漂亮的礼服,原来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现在我明白了,镇上那些老年人为什么来坐在教室里。这好像告诉我,他们也懊悔当初没常到学校里来。他们像是用这种方式来感谢我们老师四十年来忠诚的服务,来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

39、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1)老师为什么在最后一课时穿戴礼服?郝叟等人为什么坐在教室里?(用原文句子回答)原来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他们也懊悔当初没常到学校里来(2)文中“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的含义是什么?(3)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的力量,在黑板上写了“法兰西万岁!”这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4)选文的最后一段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描写方法。【分析】本阅读语段出自课文最后一课,本文主要写的是普法战争后法国战败,割让了阿尔萨斯和洛林两地,普鲁士占领后禁教法语,改教德语,爱国的法国师生上了最后一堂法语课,表现法兰西人的爱国情怀

40、。【解答】(1)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根据对内容的感知,先找出答案所在的段落,然后从中筛选句子。根据文段中的“他穿上那套漂亮的礼服,原来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镇上那些老年人为什么来坐在教室里。这好像告诉我,他们也懊悔当初没常到学校里来”两个句子,即可得出答案。(2)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解答此题要注意句子前后的内容,最后一节课上,韩麦尔先生对祖国的语言进行了高度的评价,他对自己以往的行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现在最后一节课要结束了,韩麦尔先生更是限入了深深的痛苦中,而他的这些“爱国”行为,又深深地教育了小弗郎士,所以此时的韩麦尔先生在他的眼里,不再是一位法语教师,更是一位爱国的志士,所以他感到先生

41、很“高大”。(3)本题考查内容与人物情感的理解。根据文章内容,可以看出主要以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节课上的表现,来表现法国人民的爱国情。所以他在最后一课结束时,书写的“法兰西万岁!”是表达对祖国必胜的信心,提醒课堂中的每一个人,都要牢记自己的祖国。从另一角度来看,也表现了他作为亡国者内心的悲痛。(4)本题考查人物描写的判断。解答此题关键要掌握常用描写方法及其特征。“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是韩麦尔先生的语言描写,他写下两个大字,是他的动作描写,最后“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是神态描写。 答案:(1)原来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他们也懊悔当初没常到学校里来。(2)“高大”表现了小弗朗士对

42、老师爱国感情的崇敬。他感到老师不仅是一位法语教师,而且是一位爱国志士。(3)一方面表现他对祖国必胜的信念;另一方面表现他面对国土沦丧的极端痛苦。(4)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点评】人物描写的分类1肖像描写:分为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外貌描写:通过对容貌、神情、姿态、服饰、音调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神态描写:是与外貌描写有区别的,神态描写是对人的面部表情进行刻画,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2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3语言描写:是通过人物的个性化的独白(自言自语)或对话(与别人交谈)来表现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4心理描写

43、: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12(18分)课外阅读。卖面包的小女孩马海霞我准备去做手术时,一个小女孩提着两大袋面包堵在了病房门口。她把面包放在地上,弯腰,然后目视大家,伸出了三个手指,示意她的面包三元一个。我丈夫忙掏出20元钱递给小女孩,然后让她取六个面包放在我的病床上,又对同病房的人说:“这孩子可能不会讲话,大家帮帮她,买点她的面包吧。”手术结束后,丈夫我已无大碍,便给我雇了个护工,然后回公司忙去了。下午,那个卖面包的小女孩又来了,依旧提着两大袋面包,弯腰,然后目视大家,用极低的声音吐出

44、几个字:“帮帮我吧。”原来她会说话。那昨天干吗打哑语欺骗大家消费?这孩子心术不正,装可怜让大家买她的面包,哼,坚决不再上当。“昨天买的面包还没吃呢,今天就不买了。”大家对她讲。她没有离开,依旧行弯腰礼,目光扫过病房里的每个人,楚楚可怜的模样里掺杂着一股不卖掉面包绝不离开的“黏人”劲儿,让人甚是生厌。我暗自庆幸:幸亏丈夫不在,否则他定招架不住她这可怜见儿。病房里的人不再理会她,也不和她目光接触,大概五分钟后,她提着袋子弯腰退出了病房。第二天,那个卖面包的小女孩又来了,“帮帮我吧。”说完便立在原地,这次大家都懒得和她对话,把她当空气一般。我看不下去了,说:“大家不想买面包,你待多久也没用。”她仿佛

45、没有听见,还呆立在那里。“好个倔丫头,越这样,我们越不买。”她退离后,大家一致 这样决定。以后的每天下午,小女孩准时光顾病房。她一进病房,大家就假装睡觉,连看都不看她,但也有病人脾气不好,会把她赶出病房。这天,丈夫一早过来,我和他说起卖面包的事情,他竟勃然大怒,对我一顿数落,说我心理阴暗,没有同情心,小女孩只是用自己的方式推销面包而已,她没有乞讨,没有欺骗,她卖的面包味道也不错,只是在病房里多待几分钟而已,不买也就罢了,你怎么能够去讽刺她,赶她走我不想争辩,偷偷把他 兜里的钱都没收了,哼,等那个小女孩再来卖面包,我看他用什么买。整整一天,小女孩都没出现。第二天,第三天,她都没来,我反而有点牵挂

46、了,是不是我刺激或伤到她了?第四天办出院手续时,我悄悄向护士打听。护士告诉我,小女孩患有哮喘和先天性脊柱弯曲,医院知道她的情况,特许她在病房里卖面包,为了不影响到患者休息,规定她一个病房最多只能停留五分钟。“那她这几天怎么没来?”我怯生生地问。“这几天天冷,肯定是哮喘病犯了。”护士不假思索地回答道。“那她应该进病房走一圈,没人买就早点回家呀。”我急急地说。“她有智力缺陷,让她最多停留五分钟,她就停留五分钟,不管人家买不买;或许,她觉得在规定的时间内努力推销她的面包,心里才坦然。”护士笑着道。我走出护士站,丈夫正等着我。“我想给那个卖面包的小女孩留封信。”我的提议丈夫马上赞同,我把信交给了护士,

47、请她转交。出了医院,丈夫问我写了啥,我说,没写,就是把没收你的零花钱都塞到了信封里。(选自读者2016年第11期,有删改)(1)请你依据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把小说的情节补充完整。老公动员大家买小女孩的面包(因怀疑)大家不再买小女孩的面包老公数落我,我没收他的零花钱(因牵挂小女孩)“我”了解到真相“我”给小女孩留了一封信(或“我”把老公的零花钱留给小女孩)(2)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DA第段中写大家懒得理小女孩,甚至会把她赶出病房,是因为她打扰了大家休息。B第段中老公所说的“心理阴暗”,是指“我”不应该在背后议论别人的是非。C第段写小女孩第二天、第三天都没来,“我”心里有点牵挂了,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月考试卷 > 七年级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