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福建省龙岩八中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92597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6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福建省龙岩八中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7-2018学年福建省龙岩八中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7-2018学年福建省龙岩八中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7-2018学年福建省龙岩八中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7-2018学年福建省龙岩八中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7-2018学年福建省龙岩八中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30分)1(2分)下列选项中字音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殷(yn)红 尴尬(g) 烦燥 大庭广众B倔(je)强 愧怍(zo) 修茸 锋芒必露C震悚(sng) 琢(zu)磨 累赘 颠沛流离D荒僻(b) 譬(p)如 晶莹 侮人不倦2(2分)下列各项中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春日的午后,我们一起去郊外踏青,享受大自然的天伦之乐。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C数学老师幽默风趣的话语让同学们忍俊不禁地笑了。D每一个革命先烈的背后都有一些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3(2分)下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义愤填膺

2、 忘乎所以 杂乱无章 气冲斗牛 一反既往B无暇及此 层出不穷 马革裹尸 家喻户晓 妇孺皆知C狼狈不堪 一泻万丈 荒草萋萋 兴高采烈 恭恭敬敬D死而后己 人声鼎沸 抽抽搭搭 来势汹汹 浩浩荡荡4(2分)下列各项中说话得体的一项是()A医院口号:愿君身无病,哪怕药生虫。B昨天是小明的十四岁寿辰。C教师对小明说:“这个道理很简单,是人就懂,你怎么不会?D监狱门口的标语:谢谢您的合作,欢迎您再来。5(2分)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B据刚刚最新收到的消息,我国男子乒乓球队再次获得世乒赛团体冠军。C在节能环保型的社会里,人们的低碳意识正在进

3、一步增强。D全国人民支援灾区的事实充分证明:人间有情,大爱无疆。6(2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结构严谨,作者总领全文后,先表现闻先生“学者的方面”,后表现闻先生“革命家的方面”。在上下半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使衔接紧密,过渡自然。B阿长与山海经的作者鲁迅先生,他通过记述“我”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一些生活片段,重点写了她那些令人厌恶的种种规矩,勾勒出一个善良、朴实、真诚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封建礼节的普通劳动妇女的形象,寄托了“我”对长妈妈的尊敬、感激和怀念之情。C最后一课这篇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着重刻画了主人公小弗郎士、韩麦耳先生的形象,表现了

4、法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D黄河颂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祖国!7(2分)下列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拟人)B班级里静得连针掉了都能听见。(反复)C春风像个慈祥的母亲,拂着你的脸颊,使你感到舒畅,心旷神怡。(比喻)D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反问)8(10分)古诗文默写(1)商女不知亡国恨, 。(2)可怜夜半虚前席, 。(3) ,赚得行人错喜欢。(4) ,明月来相照。(5)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

5、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 , 。(6)爱莲说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句子是 , 。(7)木兰诗一文中概述战争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是: , 。9(6分)名著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 ,他是 国著名的科幻和 小说家,被人们誉为“ ”和“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也是这部小说的重要主题。主人公 船长不仅是献身科学的探索者,同时也是英勇顽强、反对一切压迫和殖民主义的战士。在他的身上,体现了作者对科学、社会正义和人类平等的不懈追求。二、阅读理解(60分)10(10分)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下列各题约 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1)请简要赏析诗歌前两句中“家

6、家”和“处处”的表达作用。(2)“闲敲棋子落灯花”一句中的“闲”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11(17分)阅读卖油翁全文,完成下列各题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1)指出下列通假字并解释。无他,但手熟尔“ ”通“ ”, 徐以杓酌油沥之“ ”通“ ”,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有

7、卖油翁释担而立 睨之,久而不去 但微颔之 以钱覆其口 (3)翻译下面的句子。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康肃笑而遣之。(4)本文通过陈尧咨善射、卖油翁酌油入葫芦告诉我们 的道理。(填一成语)12(14分)阅读驿路梨花,完成问题。 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 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

8、插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抬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苗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

9、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1)那群哈尼小姑娘中为首的一个有什么特点?(2)选段插叙了一件什么事?(从原因、经过、结果三个方面简要概括)插叙的作用是什么?(3)揣摩下下列语句,分析加点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13(1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高贵的施舍 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口,向母亲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袖子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我以为母亲一定会

10、慷慨施舍的,可是母亲却指着门前的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 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不愿给就不给,何必刁难我?”母亲并不生气,俯身搬起砖来。她故意用一只手搬,搬了一趟才说:“你看,一只手也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 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母亲,尖突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动了两下,终于俯下身子,用他的左手搬起砖来,一次只能搬两块。他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累得气喘如牛,脸上有很多灰尘,乱发被汗水濡湿了,斜贴在额头上。 母亲递给乞丐一条雪白的毛巾。 乞丐接过去很仔细地把脸和脖子擦了一遍,白毛巾变成黑毛巾。 母亲又递给乞丐20元钱。

11、乞丐接过,很感激地:“谢谢你。 母亲说:“你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凭力气挣来的工钱。” 乞丐说:“我不会忘记你的。”他向母亲深深地鞠了一躬,就上路了。 过了很多天,又有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前,向母亲乞讨。母亲让乞丐把屋后的砖搬到屋前,照样给了他20元钱。 我不解地问:“上次你叫乞丐把砖从屋前搬到屋后,这次你又叫乞丐把砖从屋后搬到屋前。你到底想把砖放在屋后,还是放在屋前?” 母亲:“这堆砖放在屋前和屋后都一样。” 我嘟着嘴说:“那就不要搬了。” 母亲摸摸我的头说:“(A)英姬,对乞丐来说,搬和不搬可就大不相同了。” 此后又来过几个乞丐,我家那堆砖就被屋前屋后地搬来搬去。 几年后,有个很体面的人来到我

12、家。他西装革履,气度非凡,跟电视上的大老板一模一样。美中不足的是,这个大老板只有一只左手,右边是一条空空的衣袖,一荡一荡的。老板用一只手握住母亲的手,俯下身说:“(B)如果没有你,我现在还是个乞丐。因为当年你教我搬砖,今天我才成为一家公司的董事长。” 母亲说:“这是你自己干出来的。”独臂的董事长要把母亲连同我们一家人迁到城里去住,做城里的人,过好日子。 母亲说:“我们不能接受你的照顾。”“为什么?”“因为我们家人人都有两只手。” 董事长坚持说:“我已经替你们买好了房子。” 母亲笑一笑说:“那你就把房子送给连一只手也没有的人吧。”(1)给加横线字注音A革履 B鞠躬 C濡湿 (2)指出上文所叙事情

13、发生的地点,文中的主要人物。地点: 主要人物: (3)文章开头对乞丐进行特征性的外貌描写的句子是:(原文) 。下文与之相呼应的句子是:(原文) 。(4)文中画线的句子(A)母亲为什么说,对乞丐来说,搬和不搬可就大不相同了。”呢?(5)文中画线的句子(B),那位“很体面的人”说他从一个可怜的乞丐成为一家公司的“董事长”,原因是“因为当年你教我搬砖”。这句话更深层的含义是什么?(6)本文的标题是高贵的施舍,请结合文章的内容,谈谈你对标题含义的理解。三、作文(60分)14(60分)回首岁月,品味生活,童年的快乐多了一份色彩,妈妈的唠叨多了一份温馨,老师的批评多了一份关爱这一切伴随着我们茁壮成长。请以

14、“ 伴我行”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用恰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文体自选,不少于500字;文章内容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2017-2018学年福建省龙岩八中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积累与运用(30分)1(2分)下列选项中字音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殷(yn)红 尴尬(g) 烦燥 大庭广众B倔(je)强 愧怍(zo) 修茸 锋芒必露C震悚(sng) 琢(zu)磨 累赘 颠沛流离D荒僻(b) 譬(p)如 晶莹 侮人不倦【分析】本题考查字音,需要结合所学和词义加以判断。【解答】A“殷红”应读作“yn hng”,“烦燥”应写作“烦躁”;B“倔强”应读作“ju jing”

15、,“愧怍”应读作“ku zu”,“修茸”应写作“修葺”,“锋芒必露”应写作“锋芒毕露”;C正确;D“荒僻”应读作“hung p”,“侮人不倦”应写作“诲人不倦”。故选:C。【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平时善于积累,对于易错的字要善于总结,可以专门建立一个错题本,这样就能防止自己出错。2(2分)下列各项中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春日的午后,我们一起去郊外踏青,享受大自然的天伦之乐。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C数学老师幽默风趣的话语让同学们忍俊不禁地笑了。D每一个革命先烈的背后都有一些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分析】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学生要明确成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

16、中体会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成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情色彩相一致。【解答】A使用有误,天伦之乐:家人欢聚一堂;亲密友爱的乐趣。大自然不属于家人,所以该成语使用有误。B使用有误,随声附和:形容跟着别人的话应和。该成语是贬义词,用于此处不恰当。C使用有误,忍俊不禁:忍不住笑。该成语和后面的“笑了”重复。D使用正确,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用于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故选:D。【点评】做好本题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认真阅读,多积累课文中以及课外的成语和意思,学会恰当的使用。3(2分)下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义愤填膺 忘乎所以 杂乱无章 气冲斗牛 一反既往B无

17、暇及此 层出不穷 马革裹尸 家喻户晓 妇孺皆知C狼狈不堪 一泻万丈 荒草萋萋 兴高采烈 恭恭敬敬D死而后己 人声鼎沸 抽抽搭搭 来势汹汹 浩浩荡荡【分析】本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辨识,对一些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解答】ABC都对;D有误,“死而后己”应为“死而后已”。故选:D。【点评】本题要结合字形知识来分析。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根据同音字的读音进行归纳,对于形似字的特点进行总结。4(2分)下列各项中说话得体的一项是()A医院口号:愿君身无病,哪怕药生虫。B昨天是小明的十四岁寿辰。C教师对小明说:“这个道理很简单,是人就懂,你怎么不会?D监狱门口的标语:谢谢您的合作,欢迎您

18、再来。【分析】此题考查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解答此题,要通读全句段,理解大意,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辨析作答。【解答】A表达得体;B小明年龄尚小,且为普通人,用“寿辰”不得体;C“是人就懂”语带讽刺意味,不得体。D,监狱是关押犯人的地方,不能“欢迎您再来”,不得体。故选:A。【点评】此题作答,可结合句意理解,结合句子中表达的具体场所展开想象作答。5(2分)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B据刚刚最新收到的消息,我国男子乒乓球队再次获得世乒赛团体冠军。C在节能环保型的社会里,人们的低碳意识正在进一步增强。D全国人民支援灾区的事实充分证明:人间

19、有情,大爱无疆。【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能力。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去考虑,结合病句常见类型及通过读来辨析作答。常见的病句的类型包括:成分残缺、语序不当、搭配不当、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句式杂糅、前后矛盾、否定不当、成分赘余等。【解答】ACD没有语病;B重复赘余,“刚刚”与“最新”重复,可去掉其中一个。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学生头脑中必须有常见病句类型的知识储备,并能针对句子准确判断病因,找准病灶部位,对症修改。6(2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结构严谨,作者总领全文后,先表现闻先生“学者的方面”,后表现闻先生“革命

20、家的方面”。在上下半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使衔接紧密,过渡自然。B阿长与山海经的作者鲁迅先生,他通过记述“我”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一些生活片段,重点写了她那些令人厌恶的种种规矩,勾勒出一个善良、朴实、真诚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封建礼节的普通劳动妇女的形象,寄托了“我”对长妈妈的尊敬、感激和怀念之情。C最后一课这篇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着重刻画了主人公小弗郎士、韩麦耳先生的形象,表现了法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D黄河颂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祖国!【分析】本题要结

21、合文学常识来分析。我们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的作家、作品、内容等。【解答】ACD都对;B有误,“重点写了她那些令人厌恶的种种规矩”错误,着重写他给我买山海经的经过。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认知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需要我们把握重点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确主题思想。7(2分)下列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拟人)B班级里静得连针掉了都能听见。(反复)C春风像个慈祥的母亲,拂着你的脸颊,使你感到舒畅,心旷神怡。(比喻)D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反问)【分析】题考查修辞手法及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

22、、夸张、排比、对偶、反问、设问、互文等。其中比喻包括暗喻、明喻、借喻,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学生要明确其各自特点,并加以判断。【解答】ACD都对;B“班级里静得连针掉了都能听见”夸张写静,是夸张的修辞。故选:B。【点评】做好本题要熟知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做到准确区分辨别,还要多做练习加以巩固。8(10分)古诗文默写(1)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2)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3)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4)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5)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6)爱莲说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

23、,濯清涟而不妖。(7)木兰诗一文中概述战争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分析】该题考查的是古诗词和古文的背诵与默写。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误(错别字、漏字、添字)。【解答】答案:(1)隔江犹唱后庭花(注意“犹”的书写)(2)不问苍生问鬼神(3)莫言下岭便无难(4)深林人不知(5)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注意“苔痕”的写法)(6)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重点字:鸿儒)(7)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点评】做该题时首先要认真读懂题目,不要张冠李戴;其次在平时的学

24、习中,要理解诗句的意思;最后是注意错别字,对于这些应背诵内容,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完成该题应不是难事。9(6分)名著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儒勒凡尔纳,他是法国著名的科幻和探险小说家,被人们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和“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反对殖民压迫也是这部小说的重要主题。主人公尼摩船长不仅是献身科学的探索者,同时也是英勇顽强、反对一切压迫和殖民主义的战士。在他的身上,体现了作者对科学、社会正义和人类平等的不懈追求。【分析】本题考查名著作者和名著人物及情节的把握。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同时要对名著的精彩内容以及人物形象细细品味,注意人物在作品中重要的故事情节。【解答】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25、和名著人物及故事情节的把握。海底两万里作者儒尔凡尔纳发挥他超凡的想象力撰写了一部科幻小说中的经典。小说讲述了1866年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带着仆人康赛尔和一个捕鲸手乘坐尼摩尼摩船长自己设计潜水艇诺第留斯号诺第留斯号,在海底作了两万里的环球探险旅行的故事。小说描绘了美妙的海底世界,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上天入地、自由翱翔的梦想,也体现船长英勇顽强、献身科学、反对殖民与压迫的精神。答案:儒勒凡尔纳;法;探险;科学时代的预言家;反对殖民压迫;尼摩【点评】名著的考查是综合性学习中常见的种题型。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一定要注意这方面的积累,可以用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时时阅读,会对答题有帮助。二、阅读理解(6

26、0分)10(10分)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下列各题约 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1)请简要赏析诗歌前两句中“家家”和“处处”的表达作用。(2)“闲敲棋子落灯花”一句中的“闲”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分析】约客写的是诗人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夏夜独自期客的情景。诗歌采用写景寄情的写法,表达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思想感情。这是一首情景交融、清新隽永、耐人寻味的精妙小诗。【解答】(1)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语言赏析能力。解答时要结合整句诗理解词语的表达作用。“家家”、“处处”都是叠词,叠词增强的语言的韵律感,往往起到强调作用,在诗句中,“家家”一词,表现江南多雨营造

27、烟雨迷蒙的意境;“处处”表现雨后蛙数量之多,声音之响,展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江南之景。(2)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重点词语的赏析能力和对诗人情感的解读能力。联系前句内容“有约不来过夜半”理解,还要换位思考,站在诗人的角度解读他此刻的心情。“闲”字说明诗人等朋友时无聊,也带着点着急,这个“闲”字的背后,还隐含着诗人等不来朋友失望焦躁的情绪。 译文:梅子黄时,家家都被笼罩在雨中,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时间已过午夜,已约请好的客人还没有来,我无聊地轻轻敲着棋子,震落了点油灯时灯芯结出的灯花。答案:(1)“家家”修饰雨,表现了江南多雨的气候特征,营造了一种烟雨迷蒙悠闲清静的诗境;“处处”修饰蛙声

28、,写农村景象,生机盎然。隐约写出诗人待客的悠然而略显孤寂的心情。(2)“闲”字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诗人焦急等待客人到来而客人却迟迟不到的无聊和无奈的心情。【点评】解答此题,先要读诗理解诗歌意思。理解关键词语的表达作用,要联系诗句内容,解读出词语在写景和情感方面的表达效果。11(17分)阅读卖油翁全文,完成下列各题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

29、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1)指出下列通假字并解释。无他,但手熟尔“尔”通“耳”,罢了徐以杓酌油沥之“杓”通“勺”,勺子(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有卖油翁释担而立放下 睨之,久而不去斜着眼看但微颔之点头 以钱覆其口盖(3)翻译下面的句子。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康肃笑而遣之。(4)本文通过陈尧咨善射、卖油翁酌油入葫芦告诉我们熟能生巧的道理。(填一成语)【分析】译文: 康肃公陈尧咨善于射箭,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射箭的)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斜着眼睛看着他,很久都没有离开

30、。卖油的老头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但只是微微点点头。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解答】(2)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通假字的掌握情况。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

31、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做该题的关键是理解句意。尔:同“耳”,相当于“罢了”;杓:同“勺”,勺子。(2)考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句意为: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释”这里意思是“放下”。句意为:斜着眼睛看着他。“睨”斜着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句意为:但只是微微点点头。“颔”这里翻译为“点头”。句意为: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覆”意思是“盖”。(2)本题考查词语解释。“释”这里意思是“放下”。睨:斜着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颔”这里翻译为“点头”

32、。“覆”意思是“盖”。(3)本题考查句子翻译。第一句翻译注意以下要点:“忿然”,气愤愤地。然,作形容词或者副词的词尾,相当于”的”或”地”。安:怎么。轻吾射:看轻我射箭(的本领)。轻,作动词用。句意为:康肃公恼怒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的射技呢!第二句翻译注意以下要点:遣之:让他走,打发。句意为:康肃公笑着让他走了。(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卖油翁是一则写事明理的寓言故事,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道理,所有技能都能透过长期反复苦练而达至熟能生巧之境。答案:(1)尔:同“耳”,相当于“罢了”;杓:同“勺”,勺子。;(2)放下 斜着眼看 点头 盖(3)康肃公恼怒地说:

33、“你怎么敢轻视我的射技呢!”康肃公笑着让他走了。(4)熟能生巧【点评】谓谓为信然(说)谓先主曰(对)太守谓谁(是)予谓莲(认为)舍人相谓曰(商量)此之谓失其本心(叫做)太守自谓也(命名)12(14分)阅读驿路梨花,完成问题。 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 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插手:

34、“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抬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苗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

35、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1)那群哈尼小姑娘中为首的一个有什么特点?(2)选段插叙了一件什么事?(从原因、经过、结果三个方面简要概括)插叙的作用是什么?(3)揣摩下下列语句,分析加点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分析】本文段是驿路梨花的节选,驿路梨花通过记叙发生在哀牢山路边一所小茅屋的故事,讴歌了以梨花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优秀品质,生动地展现了雷锋精神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根、开花、不断传扬的动人情景,

36、歌颂了各族人民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解答】(1)此题是考查学生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在文中找出对小姑娘的描写语段,结合对小姑娘的描写进行分析。“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这样的外貌描写,表现了小姑娘的美丽。小姑娘的动作描写、语言描写表现了她的活泼、热情、纯洁、与乐于助人的精神。(2)此题是考查插叙及其作用。通读文段,找出插叙语段是第四段,根据题干提示从原因、经过、结果三个方面简要概括插叙的内容:十多年前,解放军行军在树林里淋了雨,他们为过路人盖了一座小茅屋。解放军走了,为了继续方便过路人,梨花姑娘常常照料这小茅屋。然后分析其作用:交代了小茅屋的搭建者、照料者,以

37、及这样做的原因,丰富了文章内容,突出了“歌颂发扬雷锋精神的人”这一主旨。(3)本题是考查学生的语言赏析能力,题干要求“分析加点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其实是要求我们从“用词”的角度赏析语言的表达效果。做题时要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含义,分析其表达效果。句加点词语是描写老人以为小姑娘就是梨花给她行礼的动作,这个动作传达的是老人对哈尼小姑娘的敬意和感激之情。句“很受感动”是梨花听了解放军的话之后的感受,既表达了她姐姐对解放军同志的敬仰,也点明了她以后照料小茅屋的原因。“常常”,说明梨花经常来照料小茅屋,她已经把发扬雷锋精神助人为乐落实到了具体的行动上。答案:(1)她美丽、活泼、纯洁、热情,有助人为乐的

38、精神。(2)十多年前,解放军行军在树林里淋了雨,他们想到并且为过路人盖了一座小茅屋。解放军走了,为了继续方便过路人,梨花姑娘常常照料这小茅屋。 插叙的作用是,交代了小茅屋的搭建者、照料者,以及这样做的原因,歌颂了发扬雷锋精神的人。(3)描写了老人行礼的动作,表现出老人对小姑娘们诚挚的感谢之情。“很受感动”表明了她对发扬雷锋精神的解放军同志的敬仰,也点出了日后照管小茅屋的感情因素。“常常”,说明她发扬雷锋精神助人为乐成为自觉行动。【点评】做语言赏析类题目,要找准赏析角度,一般从这几个角度切入:一、从句式特点入手,二、从修辞方面入手,三、从句子的描写方法入手,四、从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入手,五、从写作

39、手法入手。另外还要特别注意:一定要结合语境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和作用,要找出该句和文章主旨的联系或者指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分析插叙的作用,先了解什么是插叙。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的叙述方法。插叙的作用主要是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说明的作用,丰富文章内容。行文跌宕起伏,波澜有致。推动情节发展,更好的表现人物的性格,突出文章主旨。解答此题时先要明确叙述的方法插叙,然后概括插入的主要内容,最后根据文意分析其作用。13(1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高贵的施舍 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口,向母亲乞讨。这个乞丐

40、很可怜,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袖子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我以为母亲一定会慷慨施舍的,可是母亲却指着门前的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 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不愿给就不给,何必刁难我?”母亲并不生气,俯身搬起砖来。她故意用一只手搬,搬了一趟才说:“你看,一只手也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 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母亲,尖突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动了两下,终于俯下身子,用他的左手搬起砖来,一次只能搬两块。他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累得气喘如牛,脸上有很多灰尘,乱发被汗水濡湿了,斜贴在额头上。 母亲递给乞丐一条雪白的毛巾

41、。 乞丐接过去很仔细地把脸和脖子擦了一遍,白毛巾变成黑毛巾。 母亲又递给乞丐20元钱。乞丐接过,很感激地:“谢谢你。 母亲说:“你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凭力气挣来的工钱。” 乞丐说:“我不会忘记你的。”他向母亲深深地鞠了一躬,就上路了。 过了很多天,又有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前,向母亲乞讨。母亲让乞丐把屋后的砖搬到屋前,照样给了他20元钱。 我不解地问:“上次你叫乞丐把砖从屋前搬到屋后,这次你又叫乞丐把砖从屋后搬到屋前。你到底想把砖放在屋后,还是放在屋前?” 母亲:“这堆砖放在屋前和屋后都一样。” 我嘟着嘴说:“那就不要搬了。” 母亲摸摸我的头说:“(A)英姬,对乞丐来说,搬和不搬可就大不相同了。”

42、 此后又来过几个乞丐,我家那堆砖就被屋前屋后地搬来搬去。 几年后,有个很体面的人来到我家。他西装革履,气度非凡,跟电视上的大老板一模一样。美中不足的是,这个大老板只有一只左手,右边是一条空空的衣袖,一荡一荡的。老板用一只手握住母亲的手,俯下身说:“(B)如果没有你,我现在还是个乞丐。因为当年你教我搬砖,今天我才成为一家公司的董事长。” 母亲说:“这是你自己干出来的。”独臂的董事长要把母亲连同我们一家人迁到城里去住,做城里的人,过好日子。 母亲说:“我们不能接受你的照顾。”“为什么?”“因为我们家人人都有两只手。” 董事长坚持说:“我已经替你们买好了房子。” 母亲笑一笑说:“那你就把房子送给连一

43、只手也没有的人吧。”(1)给加横线字注音A革履l B鞠躬jC濡湿r(2)指出上文所叙事情发生的地点,文中的主要人物。地点:我家门口;主要人物:母亲(3)文章开头对乞丐进行特征性的外貌描写的句子是:(原文)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袖子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下文与之相呼应的句子是:(原文)美中不足的是,这个大老板只有一只左手,右边是一条空空的衣袖,一荡一荡的。(4)文中画线的句子(A)母亲为什么说,对乞丐来说,搬和不搬可就大不相同了。”呢?(5)文中画线的句子(B),那位“很体面的人”说他从一个可怜的乞丐成为一家公司的“董事长”,原因是“因为当年你教我搬砖”。这句话更深层的含义是什么?

44、(6)本文的标题是高贵的施舍,请结合文章的内容,谈谈你对标题含义的理解。【分析】这篇文章讲述了母亲帮助独臂的乞丐认识到劳动能挣到钱,最终他成为大老板并回报母亲的故事,以此表现劳动创造财富的主旨。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开头“对母亲深深地鞠一躬,就上路了”),叙述母亲让前来乞讨的独臂乞丐搬砖,并付给他相应的报酬;第二部分(“过了很多天”“我家那堆砖就被屋前屋后地搬来搬去”),叙述母亲用同样的方式给了许多前来乞讨者相应的搬砖报酬;第三部分(“几年后,有个很体面的人来到我家”结尾),在母亲点拨下努力工作获得成就的独臂乞讨者,报答母亲却被母亲以“我们有双手”而拒绝。【解答】(1)本题考查字音。第一个字读作 l,第二个字读作j,第三个字读作r,(2)本题考查记叙要素的筛选。解答此题只要理解文本内容,一般都可以答出。从文章第一自然段可以看出,事情发生的地点是:我家门口;文章的主要人物一般是表现主旨的关键人物,应该是母亲和乞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期中试卷 > 七年级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