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6课《登高》ppt课件(3)

上传人:好样****8 文档编号:9239 上传时间:2018-08-29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1.9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6课《登高》ppt课件(3)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6课《登高》ppt课件(3)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6课《登高》ppt课件(3)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6课《登高》ppt课件(3)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6课《登高》ppt课件(3)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导入新课,“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这副对联写的是谁?杜甫 这是郭沫若先生题写的对联,它高度概括了杜甫忧国忧民的两个方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首诗登高,登高 杜甫,学习目标,1.初步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 2.在吟诵的基础上,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进而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4.学会写景诗歌的基本鉴赏方法。,重点:1、朗读和背诵。 2、通过反复诵读,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进而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 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登高】,作者: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2、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远祖杜预为京兆杜陵(今陕西长安县东北)人,故自称“杜陵布衣”、“杜陵野老”、“杜陵野客”。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创作从不同的侧面真实而集中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变迁和社会面貌,因而被誉为“诗史”。他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诸体兼擅,无体不工,五古、七律成就尤高,被世人尊为“诗圣”。,作者介绍,杜甫介绍,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我国古代诗歌

3、的现实主义高峰。主要作品有: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羌村北征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 (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杜甫画像,杜甫草堂,背景介绍,这首诗是大历二年(公元767年)作者寄寓夔州时写的。杜甫身逢战乱,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3年后病死在出蜀途中。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民不聊生。杜甫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 ;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一样压在杜甫心头,他是为排遣抑

4、郁而抱病登台的。,时代背景,这是一首“拔山扛鼎”式的悲歌,曾被人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胡应麟诗薮-内编)。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瞿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不幸。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节奏:七律一般二四六分明(平仄),(节拍)为“二二二一”, 也可根据意义有一些变化,为“二二一二”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

5、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语言韵律屈折有力顿挫,【注解】,、渚:水中的小洲。 、回:回旋。 、百年:犹言一生。 、潦倒:犹言困顿,衰颓。 、新停:这时杜甫正因病戒 酒。6、 哀:凄清的声响。,【注解】(2),7、 落木:落叶 8、萧萧:拟声词,草木摇落声,这里指风吹落叶声音。 9、艰难:指时危。 10、苦:甚、极 11、苦恨:深恨,【韵译】,天高风急秋气肃煞,猿啼十分悲凉; 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飞回。 落叶飘然无边无际,层层纷纷撒下; 无尽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 身在万里作客悲秋,我常到处漂泊; 有生以来疾病缠身,今日独登高台。 时世艰

6、难生活困苦,常恨鬓如霜白; 困顿潦倒精神衰颓,我且戒酒停杯。,【诗文解释】,天高风急,猿啸声声似乎蕴含着无限的悲哀,孤洲沙白,只有沙鸥不时地回旋。无边无际的落叶纷纷飘坠,奔腾不息的长江滚滚而来。离家万里,悲叹自己经常漂泊他乡,衰老多病,寒秋中独自登临高台。世事艰难,可恨秋霜凝染了我的双鬓,穷困潦倒,于是不得不放下这浇愁的酒杯。,诗歌赏析,1、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 “高” “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天高,显得天底

7、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感到非常悲凉。 飞鸟,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我们不能把它想象成一只欢乐的鸟,而且只能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这是因为我们都是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写登高俯仰所见所闻,一连用六个特写镜头:,这些都是具有夔州三峡秋季特征的典型景物, 雄浑高远, 肃杀凄凉。,首联,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秋江景物的什么特点 ?,迅疾的秋风 高远的天空 哀鸣的猿啼孤零冷落的小岛 水落而出的白沙 低飞盘旋的水鸟。,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共写了几个意象?,风、天、猿、渚、沙、鸟,风急天高猿啸哀猿渚清

8、沙白鸟飞回。,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更主要是心的 。,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使人听到它的叫声感到悲凉。,这不是一只快乐的鸟,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孤独无依 漂泊痛苦,意境:雄浑高远而凄凉,首联,生命之短暂,时间之永恒,沉郁而悲壮,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颔联,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 “不尽长江”就指时间的无穷,是指历史长河永不停息。把上下两句互相对比着写的,相互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虽有无奈,他仍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有一种宏大的气势。,颔联,颔联写了萧萧而下的

9、“无边落木”、滚滚东流的“不尽长江”两种景物。这样的景物,对于当时55岁、飘零流落同时又是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的杜甫来说,会产生怎样的感慨?,韶光易逝,这长年漂泊的生涯何时是了?长江不尽,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和我一样命运多舛壮志难酬?面对生命的短暂,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但虽凄苦冷落却并不消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图,2、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颔联只写了两种景物“落木”、“长江”。由落木想到了树,由树及人,还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想到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人已经到

10、了生命的晚秋。生命是短暂的,倏忽就是百年。所以“落木萧萧”有生命短暂之意,传达出韶光易逝的感慨。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慨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不尽长江”应该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人的生命”,指的是个体的生命。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此联“无边”“不尽”,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也感到有些无可奈何。但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不仅仅是无可奈何,也不是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更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他知

11、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规律。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万里:地之远。 悲秋:时之凄惨。 常:久。 作客:客居他乡。 百年:年暮垂老。 多病:感叹年老多病,精神疲惫不堪。 独:独自登台,形单影只,万分凄凉。 登台: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为祈求长寿,全家人一起去。此时却是异地独自登台。,颈联,3、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作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时处在战乱的年代,是长久的,不断的“常”作客。什么叫登台呢?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古人为什么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

12、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是独自一人。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而杜甫呢?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作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的愁。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百年”了。“百年”,就是老年,拖着多病的身体,这样又是怎样的愁苦啊。,颈联,从“万里”、“作客”、“百年多病”、“独”这些字眼中,你能领悟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身逢战乱、时值深秋、离乡万里、人到老年、体弱多病、孤独无依,再加上国家多难,诗人身受多重愁苦。倍感老病孤独,身世凄凉,十分眷念家乡和亲人,也为国家多难忧心忡忡。,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

13、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苦,是什么意思?,苦,“极度”,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由于年老多病而无法实现。从对仗关系看,“苦恨”与“新停”相对,应是副词加动词,“苦”是副词“很”,“恨”是动词“遗憾”,诗人很遗憾过早地白了双鬓,不能多为国家出力。 (心有余而力不足),尾联,尾联中“艰难”、“潦倒”二词形容的是国家艰难还是个人?这一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既是国家,也是个人。客观上,“国破”与“家亡”是因果关系;主观上,诗人一直忧国忧民,为国家破亡忧心如焚,当然也忧身,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晚年),且浑身是病。 古代知识分子大

14、多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自勉,而杜甫无论穷达,都心忧天下,其思想境界之高,不愧被称为“诗圣”。表现了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刚烈情怀。,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4、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两鬓斑白了。苦,是什么意思?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地痛恨,以致于两鬓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艰难”也不仅

15、仅指国家艰难,更主要的还是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又忧己。 杜甫有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还能举出些喝酒的例子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九日诗中有“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

16、台”。杜甫喜也喝酒,忧也喝酒。我们中国似乎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悲的感情。而且此时是重阳节呀,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还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哀婉孤独,沉郁高昂,愁苦沉痛,忧愤无奈,情感蕴藏,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写景,抒情,结构图表,写 景,抒 情,首联,仰观 云天秋风,俯察 江水洲渚,颔联,仰观 无边的落木,俯察 不尽的江水,颈联,尾联,悲秋作客,多病登台,苦恨霜鬓,新停酒杯,1、在

17、第一句诗中,共写了几种景物,分别是哪些? 答:有风、天、猿、沙白、渚清和鸟。 2、我们说,写景不是为了写景,而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抒情,那么在这句诗中,作者想要表现什么?,提问(1),答:其中,风急我们可以理解为时间流逝地快,如一阵风一般,因为此时杜甫离他去世只有3年的时间了,作者感慨生命短暂也合情合理。天高我们可以这样想,天是广阔的,是我们不可能用手摸到的,作者言下之意就是人是多么地渺小,小得微不足道,作者感叹自己的对于国事家愁无能为力,悲伤之情已入人心。至于“鸟飞回”,我们可以想像成在这样一片水中的陆地上,只有一只鸟儿在无助地、孤单地飞翔,朋友都离它而走,作者不由地联想到了自己的处境,自己此时

18、身居他乡,身边没有家人,就正如同这只小鸟,无依无靠,所以虽说这句诗是写景, 也为下文作者情感的抒发作了潜在的铺垫。 注: “哀”与“回”二字深刻地体现出了作者悲伤的情感,1、从观察角度来看,有何不同? 答:前一句是作者通过俯视所看到的,后一句是作者通过仰视所看到的。 2、作者对于落叶与长江的描写给你一种怎样的感受? (自由回答),提问(2),3、与前一句诗一样,作者在这里写落叶,写长江,也是有目的的,那么你认为作者在这里写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答:树叶纷纷飘下,它们的生命已近结束,作者又一次想到了自己,自己年老了,生命也差不多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移情;后半句写的是长江汹涌壮观、气势宏大的场面,长

19、江悠悠不尽,作者又想到了历史长河的深远悠久,而自己却在这长久的历史显得多么渺小,作者的惆怅、郁闷又一次在字里行间得以体现。,1、诗中的“作客”具体指的是什么?“百年”呢?作者“登台”是为了什么? 答:作客写出了作者漂泊不定的生涯,百年指的是暮年,登台是为了祈福或其它事情。,提问(3),对这句诗,你怎样理解?,作者看着眼前的景色,自然而然联想到他沦落他乡、有家不能归,年老多病、又孤独一人的情况。情和景互相呼应,更体现出一种缠绵悱恻的忧伤之情。,1、苦是什么意思? 答:苦是指极度的意思。 2、苦与哪个字相对?恨与停相对? 答:苦与新相对,恨与停相对。,提问(4),诗人杜甫十分喜欢喝酒,为什么他把酒

20、也戒了呢?,在古代,酒一直是用来借酒消愁的,而诗人杜甫之所以戒掉酒,不仅仅是因为他已到了穷困潦倒的地步,也可以换一个角度想,作者连自己的酒也戒了,可以看出他的痛苦、苦闷、郁闷、悲怆的情绪是多么地深刻!这苦闷不仅来自于个人,也来自于家庭,国家。,全诗都主要突出了一个悲字,那根据你的理解,悲在文中共有几层含义呢?,综合性提问,登高是杜甫七言律诗的代表作品,这首诗之所以被人看作是古今律诗的压卷之作,除了因为内容的丰富深沉外,在艺术上也具有极高的成就:1、对仗工稳,音调铿锵。胡应麟说这首诗“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穿,一气呵成”,诗一开头就以对仗领起,八个诗句,两两相对,非常

21、自然、工整,给人一种神清目爽的对称美,使全诗曲折顿挫,表达出诗人需要抒发的感情。同时诗中所用词语,声调和谐,韵律流畅,读起来有一种抑扬顿挫的音乐美。,艺术成就,2、写景抒情笔法错综变化,而又相互照应。作品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落笔角度虽然不同,但都围绕着诗的中心悲秋。一、三两句相承接,都是写山景;二、四两句相承接,都写江景。而在写景之中,又有声(风声猿声)有色(沙白渚清),有动(鸟飞叶落)有静(洲渚)。五、七两句相承接,都是写悲苦;六、八两句相承接,都是写多病。因“悲秋”而勾起“苦恨”,因“多病”而造成“停杯”,在诗的内容上是互相紧密联系的。全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中间虽有如此丰富的内容,如

22、此复杂的感情,但却一气呵成,形成了一个既有变化又和谐统一的艺术整体。,【小结】,萧瑟的秋风中,水清沙白,回旋的飞鸟徘徊在江中渚洲上。诗人登高远望,想到了自己一生漂泊,备尝潦倒艰辛之苦,经历了国难与家愁,到如今已两鬓成霜,百病缠身,因此百感交集,思绪万千。 此诗八句四对,对偶精巧,用韵讲究,被称为七律之冠,其中首句字字珠玑,已成为千古的佳句。,六、当堂训练,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秋兴八首(其一)与登高都是悲秋之作,二者有何异同?,共同点:感情基调上:两首诗都有很浓的悲

23、秋情结。世事艰辛,家愁国难,万里悲秋,老病孤舟,都化作千缕愁绪洋溢在字里行间,作千古一悲,千古一愁。结构处置上:两诗的首联,颔联都极力描写秋景图,营造了一个悲愁萧森的氛围,使后面的抒情都顺理成章,打倒了景为情基,情为景发,浑然天成,足见构思之妙。遣词造句上:都是律诗的典范之作,对仗工整又极具情势。在两诗的颔颈联里体现得特别明显。 不同点:感情基调上:秋兴诗感伤气氛太浓,境界不如登高壮阔。秋兴诗首联基调低沉,“凋伤”、“气萧森”是其体现,而登高仅点明“风急”、“天高”、“鸟飞回”。境界上:秋兴虽有“江间波涛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但与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相比还是有点逊色。,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职教 > 职教语文 > 人教版 > 基础模块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