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宁二中高2020届高三上第二学月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91946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76.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遂宁二中高2020届高三上第二学月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四川省遂宁二中高2020届高三上第二学月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四川省遂宁二中高2020届高三上第二学月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四川省遂宁二中高2020届高三上第二学月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四川省遂宁二中高2020届高三上第二学月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遂宁二中高2020届高三第二学月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昭明文选为何不录兰亭序 文选又称昭明文选,由南朝梁武帝太子萧统组织文人共同编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它是中国文学独立和勃兴的标志之一,并由此造就了一门极富民族特色的学问“文选学”。它自唐初正式被宫廷承认,其后影响日渐扩展。至宋代,更是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唐代以后,兰亭序被屡屡刻成法帖,文本又一次次入选不同选本。“文选学”日趋成为显学,兰亭序慢慢成为经典。文选既然是文学总集,作品是否入选,还是需要回归文本自身,用文学的标准去衡量。究其原因,兰亭序

2、落选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文选是选本,主要选录各种文体的重要作品。面对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萧统在文选序中谈到选择之难:“自非略其芜秽,集其清英,盖欲兼功,太半难矣。”文选收录序共9篇,其中有石崇的思归引序。石崇虽是一掷千金的官僚富豪,但其文学成就还是得到后人认可的。钟嵘诗品将其列为中品,与陆云、陶渊明并列。王羲之组织的兰亭雅集后于石崇的金谷送别57年,且兰亭序是模仿石崇金谷诗序而为。对比二序,思想和词句确有雷同。既然是仿作,文学价值大打折扣,故不录亦属正常。若以文学价值而论,金谷诗序应比兰亭序更合适,但若选录石崇两篇,似有过滥之嫌。二、王羲之文才达不到文选收录标准。唐朝以后,王羲之书名、文名

3、日盛,我们今天评论右军先生,容易形成定式和偏见,常常被其“书圣”的光环所左右。故蠡测王羲之的文学成就如何,唐前文献更令人信服。就现有史料来看,时人或南北朝时期论及王羲之同时代人的文学成就,对其只字未提。刘勰文心雕龙和钟嵘诗品作为南朝时期重要的文学批评著作,关于王羲之同样未见片言只语。三、王羲之以书法名世,而书法并非“胜事”。兰亭序成名,是因唐太宗的推崇和宋人推波助澜造成的。书法对六朝文人而言并非光宗耀祖之业。世说新语将能书善画的韦诞、顾恺之列入“巧艺”类中,颜氏家训将书法、绘画、卜筮等并列为“杂艺”,这些都显示出南北朝时期书法艺术和书法家地位不高。四、萧统兄弟不认可王羲之的处世行为。王立群先生

4、不止一次强调:“文选收录作品概为各种文体之范本。但编选者的文学价值观与爱恶会自然而然地表露出来。”萧统、萧纲、萧绎兄弟是梁代文学繁盛的重要参与者与组织者。萧绎在金楼子中评论王述与王羲之结怨之事时,抨击右军,认为右军只是“能书”而已,其文学成就在时人和文选编辑者看来不足论也。虽不能绝对地说萧统也是如此看待王羲之,但在儒家道统承续上,萧统兄弟应是一致的。今天考论兰亭序入不入文选的问题,并不是否定兰亭序的文学影响和书法美学价值,而是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审美趣味,古人以为美的东西,未必符合今人的审美需求。我们今天认为美的东西,也未必是后人审美的准则,因为世殊事异,环境在变,社会在变,生活不同,审美会

5、存在差异性。(作者宋战利,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平确的一项是(3分)A.昭明文选是选录有各种文体的文学总集,该书唐初被广泛认可,宋代更是成为经典。B.兰亭序是王羲之组织兰亭雅集后模仿石崇金谷诗序而创作的经典作品。C.王羲之的文采不怎么受同时代人待见,得唐宋人认可的兰亭序更多的是因其书法成就。D.萧统等的文学价值观和爱恶是影响兰亭序落选昭明文选的重要原因之一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文章首先阐述文选和兰亭序的大致情况,为后文原因的阐述作了必要的说明。B. 文章从主观、客观等角度在四个方面有理有据分析了兰亭序落选文选的原因。C. 文章采用对比方

6、式明确了兰亭序的文学价值,也印证了文选选录作品的标准。D.文章指出文选不录兰亭序的原因,这就暗示我们文选的收录标准并不可信。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本文集是否选录某个作品,只要看作品本身的文学价值是否符合该文集的选录标准。B.萧绎抨击王羲之,只是“能书”而己,从中也可窥见书法艺术家在南朝时的地位不高。C.从兰亭序落选文选的原因看,兰亭序的文学价值远远不及其书法美学价位。D.因世殊事异,经典传承也需要创新,流传千载的兰亭序己不符合当下的审美标准。(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形下,“海归潮”必将持

7、续发展下去,从而形成人才归国与创新发展的良性循环。首先,对个人而言,“海归潮”使得很多有抱负的年轻人一展其才,收获了价值实现的红利。对家庭而言,“海归潮”落实了“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收获了养老送终的红利。对国家而言,“海归潮”实现了“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人才兴国战略,收获了人才红利。根据中国海归发展报告(2013)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90%以上的留学人员为自费留学,学习人文社科的占到近一半。这些留学人员回到国内后,近半数投身金融业,41.6%选择在京就业,绝大部分分布在体制外。这些数据说明归国人员发挥作用的主要领域是经济,而国内的市场经济也已经发育得足够成熟。未来5年,中国将迎来回国人数比

8、出国人数多的“拐点”,中国将从世界最大的人才流出国,转变为世界最主要的人才回流国。但是,一些地方针对“海归”创业就业的各项优惠扶持政策存在碎片化现象。部分现行留学人员管理体制存在着职能交叉、多头管理等问题。在用好人才的过程中需要建设公平公正的用人环境,一起用好本土人才和海归人才,收获广义人才红利。(摘编自穆光宗“海归大潮”所为何来)材料二(摘编自全球化智库与智联招聘联合发布的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材料三在海归群体海外求学过程中,其个人思维模式与处事风格难免会受到当地文化环境与创业环境的影响,回国后,他们可能对国内的市场运作机制与国内消费者的需求趋势缺乏深入全面的了解。这些文化差异可能会导致

9、海归人才在创业初期与合作伙伴在思维观念上产生分歧,或是在创业的大方向上产生偏差。然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全球市场打破了行业界限,跨文化交流成为时代潮流。各个国家与民族的文化差异极易导致市场运行中的摩擦,进而阻碍双方的贸易合作。对于广大海归群体而言,良好的中外文化通识和跨文化交际综合能力将会成为他们创业过程中的核心竞争力。新时代的海外归国创业人才越来越趋向年轻化,从个人角度来说,他们拥有充分的专业知识基础、良好的技术背景与创新的思维视角,但在实际创业过程中,新一代的海归缺乏足够的市场实践经验,一些人未深入思考自己要做什么、能做什么、怎么做、如何做等一系列问题便匆匆创业。

10、此外,一些地区的融资体制尚不完善,直接融资渠道较少,青年海归创办的中小型企业又普遍缺少充分的固定资产抵押,很难获得外源融资支持,资金的缺乏使得科技成果转化之路困难重重。要想有效降低此类问题带来的创业风险,实现创业效益的最大化,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的有效结合是关键。(摘编自程刚等海归创业如何找准支点)材料四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浪潮中,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持续提高与创业环境的不断优化,回国创业的新生代海归数量不断增长,为我国人才强国战略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做出了重要贡献。调查发现由于宏观营商环境不优与微观“水土不服”等原因,新生代海归创业酝酿期理念浮空与人脉断层并存,创业初期项目

11、定位难与融资难共生,创业中期技术转化难与政策资源获取难重全,创业后期规模扩展、技术革新与市场开拓三难并存。为促进新生代海归顺利创业,我国应在政策完善、平台搭建和资源整合等方面进行一系列供给侧改革。 (摘编自钟云华等新生代海归创业难的供给侧归因与改革对策探讨)9.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女性海归创业者对于企业运行成本高的反应较男性海归创业者更为明显,对国内市场的了解程度也不如男性海归创业者。B.女性海归创业者相对男性来说,更加关注留学专业与创业行业相关性、创业热门行业和家庭背景,这一定程度上表明女性海归创业者更加注重创业时的现实条件。C.海归创业者创业过程中遇

12、到的困难最主要是运行成本高,其次是对国内市场不了解,这既与我国营商环境有关,也与海归创业者回国创业所遭遇的文化差异有关。D.海归创业者在选择创业行业时,除自己的家庭背景是首要考虑的因素外,他们还会优先考虑创业行业与自己留学专业密切相关性、主要合伙人的创业理念和行业是否热门。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留学人才回国对个人、家庭和国家都好处颇多,随着我国高等教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与市场经济环境的不断优化,“归国潮”必将持续。B.海归创业者良好的中外文化通识和跨文化交际综合能力有利于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贸易合作,但面对国内市场却会成为海归创业的阻碍。C.青年海归创业者创业的优

13、势明显,但市场实践经验的缺乏使得他们难以获得外源融资,这导致了青年海归创业者的创业之路困难重重。D.海归创业者的创业之路面临着自身条件与外界环境的双重挑战,先解决创业环境的问题再不断调整和发展自身,创业才可能取得成功。6.结合以上材料请你就解决海归创业难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6分)(二)文学文本类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7-9小题。古怪的镜子契诃夫我和我的妻子走进客厅里。那儿弥漫着霉气和潮气。房间已经有整整一个世纪不见亮光,等到我们点上烛火,照亮四壁,就有几百万只大老鼠和小耗子往四下里逃窜。我们关上身后的房门,可是房间里仍然有风,吹拂墙角上堆着的一叠叠纸张。亮光落在那

14、些纸上,我们就看见了古老的信纸和中世纪的画片。墙壁由于年陈日久而变成绿色,上面挂着我家祖先的肖像。我们的脚步声响遍整个房子。我咳嗽一声,就有回声来接应我,这类回声从前也接应过我家祖先发出的响声呢房外风声呼啸和哀叫。壁炉的烟囱里似乎有人在哭,哭声响着绝望的音调。大颗的雨点敲打乌黑昏暗的窗子,敲打声惹得人满心愁闷。“啊,祖宗呀,祖宗!”我说,意味深长地叹气。“假使我是作家,那么我瞧着这些肖像,就会写出篇幅很大的长篇小说来。要知道,这些老人当初每一个都年轻过,每一个男的或者女的都有过爱情故事而且是什么样的爱情故事呀!比方说,看一看这个老太婆吧,她是我的曾祖母。这个毫不俊俏、其貌不扬的女人,却有过极其

15、有趣的故事。你看见吗?”我问妻子说,“你看见挂在那边墙角上的镜子吗?”我就对妻子指着一面大镜子,它配着乌黑的铜框,挂在墙角上我曾祖母肖像旁边。“这面镜子有点邪气:它生生把我的曾祖母毁了。她花很大的一笔钱买下它,一直到死都没有离开过它。她黑夜白日地照这面镜子,一刻也不停,甚至吃饭喝水也要照。每次上床睡觉,她都带着它,放在床上。她临终要求把镜子跟她一块儿放进棺材里。她的心愿没有实现,因为棺材里装不下那么大的镜子。”“她是个风骚的女人吧?”我的妻子问。“就算是吧。然而,难道她就没有别的镜子?为什么她单单非常喜欢这面镜子,却不喜欢别的镜子呢?莫非她就没有更好点的镜子?不,不,亲爱的,这当中包藏着一宗吓

16、人的秘密呢。据人们传说,这面镜子里有个魔鬼作祟,偏巧曾祖母又喜爱魔鬼。当然,这些话都是胡扯,可是,毫无疑问,这面配着铜框的镜子具有神秘的力量。”我拂掉镜面上的灰尘,照一照,扬声大笑。原来这面镜子不平整,把我的脸相往四下里扯歪,鼻子跑到左边面颊上,下巴变成两个,而且溜到旁边去了。“我曾祖母的爱好可真是奇怪!”我说。我的妻子迟疑不决地走到镜子跟前,也照一下,顿时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她脸色煞白,四肢发抖,大叫一声。烛台从她手里掉下来,在地板上滚一阵,蜡烛灭了。黑暗包围了我们。我立刻听见一件沉重的东西掉在地板上:原来妻子倒在地下,人事不知了。风哀叫得越发凄厉,大老鼠开始奔跑,小耗子在纸堆里弄得纸张沙沙

17、响。等到一扇百叶窗从窗口脱落,掉下去,我的头发就根根直竖起来,不住颤动。月亮在窗外出现了我抱起我的妻子,迅速离开了祖宗的住所。她一直到第二天傍晚才醒过来。“镜子!把镜子拿给我!”她醒过来以后说,“镜子在哪儿?”这以后她有整整一个星期不喝水,不吃东西,不睡觉,老是要求把那面镜子拿给她。她痛哭,扯着脑袋上的头发,在床上翻来覆去。医生说她可能会死于精力衰竭,她的情况极其危险,我这才勉强克制恐惧,来到祖宗的住所,从那儿取来曾祖母的镜子拿给她。她一看见它,就快乐得哈哈大笑,然后抓住它,吻它,目不转睛地瞅着它。如今已经过去十多年,她却还是在照那面镜子,一会儿也不肯离开它。“难道这就是我吗?”她小声说,脸上

18、除了泛起红晕以外,还现出幸福和痴迷的神情。“对,这就是我!大家都说谎,只有这面镜子例外!人们都说谎,我的丈夫也说谎!啊,要是我早点看见我自己,要是我早知道我实际上是什么模样,那我就不会嫁给这个人!他配不上我!我的脚旁边应当匍匐着最漂亮和最高贵的骑士才对!”有一次我站在妻子身后,无意中看一下镜子,这才揭开可怕的秘密。我看见镜子里有一个女人,相貌艳丽夺目,我生平从没见过这样的美人。这是大自然的奇迹,融合了美丽、优雅和端庄。然而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我那难看、笨拙的妻子在镜子里却显得这么漂亮?这是什么缘故?这是因为不平的镜子把我妻子难看的脸往四下里扯歪,脸容经过这样的变动,说来也凑巧,倒变得漂亮

19、了。负乘负等于正嘛。现在我俩,我和妻子,坐在镜子跟前,眼巴巴地瞧着它,一刻也不放松:我的鼻子跑到左边面颊上,下巴变成了两个,而且溜到旁边去了,然而我妻子的脸却妩媚迷人,我心里猛然生出疯狂而着魔的热情。“哈哈哈!”我狂笑着。我的妻子却在小声说话,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我多么美啊!” (选自契诃夫小说选,有删改)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以镜子为线索,先写祖母离不开这面镜子,再写妻子沉迷于它。虽是短篇小说,但故事有始有终,且结局意味深长。B.曾祖母的镜子“有点邪气”,正是镜子这“神秘的力量”让曾祖母和“我”的妻子喜欢上了它。C.“我”的曾祖母和妻子两个女人都痴

20、迷那面神奇的镜子,因为那面镜子让她们看到了自己的真实模样,给予了她们自信和幸福。D.小说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来描写环境和人物,如第一段对客厅环境的描写、对曾祖母以及妻子的描写都运用了夸张的写法。8.小说题目是“古怪的镜子”,可是开篇却用较多的文字描写环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6分)9.请结合文本和现实生活谈谈你对本文主题的理解。(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二世又遣使者之阳周,令蒙恬曰:“君之过多矣,而卿弟毅有大罪,法及内史。”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功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身虽囚系,其势足

21、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昔周成王初立,未离襁褓,周公旦负王以朝,卒定天下。及成王有病甚殆,公旦自揃其爪以沈于河,曰:王未有识,是旦执事。有罪殃,旦受其不祥。乃书而藏之记府。可谓信矣。及王能治国,有贼臣言:周公旦欲为乱久矣,王若不备,必有大事。王乃大怒,周公旦走而奔于楚。成王观于记府,得周公旦沈书,乃流涕曰:孰谓周公旦欲为乱乎!杀言之者而反周公旦。故周书曰必参而伍之。今恬之宗,世无二心,而事卒如此,是必孽臣逆乱,内陵之道也。夫成王失而复振则卒昌;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而不悔,身死则国亡。臣故曰过可振而谏可觉也。察于参伍,上圣之法也。凡臣之言,非以求免于咎也,将

22、以谏而死,愿陛下为万民思从道也。”使者曰:“臣受诏行法于将军,不敢以将军言闻于上也。”蒙恬喟然太息曰:“我何罪于天,无过而死乎?”良久,徐曰:“恬罪固当死矣。起临洮属之辽东,城堑万馀里,此其中不能无绝地脉哉? 此乃恬之罪也。”乃吞药自杀。太史公曰:吾适北边,自直道归,行观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堑山堙谷,通直道,故轻百姓力矣。夫秦之初灭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未療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务修众庶之和而阿意兴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何乃罪地脉哉?(选自司马迁史记 蒙恬列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夫秦之初灭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未療/而恬为名将

23、/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务/修众庶之和/而阿意兴/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B.夫秦之初灭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未療/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务修众庶之和/而阿意兴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C.夫秦之初/灭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未療/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务/修众庶之和/而阿意兴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 D.夫秦之初/灭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未療/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务修众庶之和/而阿意兴/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户A.卿,古代官

24、名,爵位名。文中的“卿”与“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中的“卿”含义相同。B.襁褓,“襁”指背婴儿的宽带,“褓”指包婴儿的被子。后亦指婴儿包或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C.执事,文中指掌管国家大事。有时可指管事的人,不直接称对方而称执事,表示尊敬对方。D.诏,多用于上对下。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称诏。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平确的一项是(3分)A.蒙恬搜长领兵,始终不忘君恩。他将兵三十余万,即使身陷囹圄也有足够反叛的实力。但明知必死却坚守节义,不想辱没祖先的教诲。B.蒙恬深受毁谤,渴望得到信任。他拿周成王、周公旦作比秦君和自己,渴望君主多方询问,反复审察

25、,能明辨是非。C.蒙恬竭忠表诚,展现良臣本色。他向使者表示,他说的这些话,不仅仅希望自己免于罪责更希望君王能明白自己的一片忠心。D.蒙恬固守藩篱,不顾民生疾苦。他替秦国修筑长城和边塞堡垒,挖掘山脉,填塞深谷,贯通直道,本来就是轻视百姓的人力物力。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功信于秦三世矣。(2)乃流涕曰:“孰谓周公旦欲为乱乎!”杀言之者而反周公旦。(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南安军 文天祥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出岭谁同出?归乡如不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饿死真吾事,梦中行采薇。注:公元12

26、79年,南宋厓山被元军攻陷,宋朝灭亡。作者在前一年被俘北行,于五月四日出大庾岭(梅岭),经南安军时作此诗。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叙写行程中的时间与景色,借“梅花”与“风雨”对照,突出了作者心情的沉重。B.颔联写作者以拘囚身份途径故乡,无颜见家乡父老,不如战死沙场,悲苦之情跃然纸上。C.颔联将山河依旧与城郭一时沦陷作对比,突出作者亡国之痛和对恢复大宋江山的坚定信念。D.全诗逐层递进,声情激荡,不假雕饰,写出了诗人被俘后经过家乡时真切的思想感受。15.诗的尾联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下列句

27、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 表现女子早起晚睡勤劳持家的诗句是 , 氓(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 , (3) 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9分) 生前倾尽所有,一物不曾留与自己;死后捐献遗体,一粒尘埃也不带走他,就是方敬,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好人、现代乡贤。26年来他崇文兴教,涵育乡风,反哺桑梓,成为了一名远近闻名、倍受尊崇的“新乡贤”。“一箪食一瓢饮、一卷书一支笔”,( )从童年开始,方敬就和母亲在纷飞的炮火 中,艰难度日。高

28、中时,他总是在饥肠辘辘中读书。了解这一情况后,班主任胡景清老师经常给他做午饭、买文具,还 地教给他做人的道理。通过胡老师的慷慨资助和谆谆教诲,帮助他树立了远大的志向,打破了生活的困境。方敬勤学苦读,后来考上大学,最终如愿成为一名教师。工作后,每年他都要捐资助学,从华东师范大学退休后又倾尽所有,在当地的宋庄中学以自己恩师的名字设立“景清奖学金”,先后资助260名贫困学子步入高等院校。几十年来,他 的奉献精神激发了乡民们崇教尚学的热情。从胡景清到方敬,又从方敬到受资助的学生,人间有爱,薪火相传。大家纷纷学方敬,敬乡贤,作表率,尊师重教在当地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29、)A.这句话是这位长者一生的写照,生动而形象B.这句生动形象的话,是这位长者一生的写照C.这位长者的一生正如这句话一般生动形象D.这位长者的一生印证了这句生动形象的话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A.颠沛流离 语重心长 始终如一 蔚然成风B.流离失所 苦口婆心 始终如一 蔚为大观C.颠沛流离 语重心长 一如既往 蔚为大观D.流离失所 苦口婆心 一如既往 蔚然成风19.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通过胡老师的慷慨资助和谆谆教诲,他克服了生活的困境,他树立了远大的志向。B.通过胡老师的慷慨资助和谆谆教诲,使他走出了生活的困境,树立了远大的志向

30、。C.胡老师的慷慨资助和谆谆教诲,帮助他树立了远大的志向,摆脱了生活的困境。D.胡老师的慷慨资助和谆谆教诲,帮助他摆脱了生活的困境,树立了远大的志向。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6分) 人工智能的定义可以分为两部分, 。“人工,比较好理解,争议性也不大。 这涉及到其它堵如意识、自我、思维(包括无意识的思维)等等问题。人唯一了解的智能是人本身的智能,这是普遮认同的观点。但其实我们时自身智能的了解都非常有限。对构成人的智能的必要元素也了解有限,所以就很难定义什么是“人工”制造的“智能”了。因此人工智能研究要重视 。21.把

31、下面一段话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段话,不超过45字。(5分) 天文学家召开全球新闻发布会,宣布首次直接拍摄到黑洞的照片。这张照片来之不易,为了得到这张照片,天文学家动用了遍布全球的8个毫米/亚毫米波射电望远镜,组成了一个所谓的“事件视界望远镜”。此次合作汇集了全球超过200名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项目科学委员会主席法尔克说:“不同文化、不同机构、不同国家和大洲走到一起合作并不容易,但如果有共同愿景的驱动,有首次看到黑洞的共同梦想,合作就变得可能。”在“事件视界望远镜”项目中,中国科学院天文大科学研究中心参与了对黑洞的观测,多名中国学者是此次黑洞照片相关论文的作者。法尔克说,今后要拍摄更好的黑洞照片,

32、就需要比地球还大的望远镜,这就需要走向太空,“中国在射电干沙测量技术和太空探索方面的能力正快速增长,我期待未来中国能成为这个领域的重要一员”。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2019年10月1日上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大会后的阅兵式是举国关注的重点,亿万国人在这场盛大庆典中感受到了身为中国人的光荣与自豪,我们的共和国正迈着坚定的步伐,跨入新的时代。观看了这次阅兵式你有什么感受,体会?要求:请根据材料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遂宁二中高2020届高三第二学月考试语文参

33、考答案及评分细则1(3分)A(A项表述不准确,且有无中生有之误。根据原文:它自唐初正式被宫廷承认, 其后影响日渐扩展。至宋代,更是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唐初被广泛认可” 表述错误,而“宋代更是成为经典”未有论及。)2(3分)D(D项对文本结论理解不准确,文本虽重点在探究文选不录兰亭序的原因,但目的是告诉我们“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审美趣味”,“审美会存在差异性”。)3(3分)B(A项表述太绝对,原文第二段“文选是文学总集,作品是否入选,还是需 要回归文本自身,用文学的标准去衡量”,原文第六段“文选收录作品概为各种文体 之范本。但编选者的文学价值观与爱恶会自然而然地表露出来”,根据这样的表述

34、得不 出A项的结论。C项无中生有,根据作者意图,没有比较兰亭序的文学价值与书法美学价值。D项强加因果,“世殊事异,经典传承也需要创新”这是对的,但得不出后面“流传千载的兰亭序已不符合当下的审美标准”的结论。)4(3分)D(从图表可知,家族背景不是首要考虑的因素。)5(3分)A(B项“面对国内市场却会成为海归创业的阻碍”错,原文只是说存在这种“可 能”。C项“市场实践经验的缺乏使得他们难以获得外源融资”错,从材料三看两者并 不一定存在因果关系。D项“先解决创业环境的问题再不断调整和发展自身”错,文中 材料并没有明确指出海归创业者在解决自身发展与外界环境的双重挑战时有先后之分。)6(6分)答案示例

35、: (1)政府:完善海归创业营商环境,优化相关政策和服务。(2)社 会:加大对海归创业的资金支持,丰富其融资渠道。(3)海归创业者:应充分利用自身 优势,善用多元文化,充分了解国内市场,有效整合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 (每点2分)7(3分)C8(6分)交代了屋内的情况,表现祖宗住所(客厅)的古老陈旧和荒寂破败;渲染一 种沉闷、压抑、令人绝望和窒息的环境气氛;为自然引出下文有关镜子的人物和故事 做铺垫。(每答出1点得2分)9(6分)契诃夫讽刺了像文中“妻子”一样逃避现实、沉迷于美好的虚像中无法自拔的 人们,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他们却不敢正视缺点,宁愿相信虚像 中的世界; 揭露和批

36、判那种歪曲事实、混淆是非、颠倒黑白、迷惑人心的不正常社会现象; 讽刺和批判那种爱慕虚荣、缺乏自知之明、容易为假象蒙骗的人; 由于种种原因,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往往出现失真的现象,对此要 有清醒的认识。(每点3分,答对2点即可,其余答案酌情给分)10.(3分)BII.(3分)A(“卿”既是古代官名,爵位名,又可表示尊敬亲热的称呼。文中的“卿”为 第二个意思。)12.(3分)C(他向使者说的这些话,不是想免于罪责,逃避死亡。)13.(10分) (1)(5分)从我的祖先到后代子孙,为秦国累积大功,建立威信,已经三代了。(“先 人”“积功信”“于秦”各1分。句意2分) (2)(5分)(成

37、王)就流着眼泪说:“谁说周公旦想要作乱呢!”(于是)杀了造谣生 事的那个大臣,请周公旦回归(使周回归)。(“涕”“孰谓”“反”各1分,句意2分)14.(3分)A(首联叙写行程中的地点与景色,没有交代出具体时间。)15.(6分)诗的尾联用了周武王伐纣灭商,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而采薇首阳山,最终饿死 的典故。(2分)表达了作者绝不投降、取义成仁的节操和以死明志、誓死报国的爱国 情感,显示出了高尚的民族正气。(4分)16(6分)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17.(3分)B(从与前一句的关联来看,应以“这句话”为主语,排除C、D项;A项有两个分句,

38、重点强调生动而形象,相对B项而言,表意是分散的,而且“这句话生动形象”并不是文段需要强调的内容;B项为最恰当选项,表意集中,强调“这句话”是“这位长者一生的写照”,既与上一句衔接,又能引出下文。)18。(3分)A(“颠沛流离”意思是指生活艰难,四处流浪,侧重于生活艰难,可以与后面 的“艰难度日”相呼应;而“流离失所”意思是无处安身,到处流浪,侧重于没有居所。 “语重心长”指话语深刻有力,情意深长,形容对人真诚的劝告或忠告。可以与后面的 “谆谆教诲”相呼应;而“苦口婆心”是指善意的又不厌其烦地劝导某人。“始终如一” 指由始到终一直不改变,与文中“几十年来”的延续性相关联,起到强调的作用;“一 如

39、既往”指和从前一样,语气相对较弱。“蔚然成风”形容事情盛行,形成风气,与文 中“尊师重教”相关联;而“蔚为大观”形容事物美好而繁多,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 成为19.(3分)D(A项,“克服困境”,搭配不当。B项,“通过使”造成成分残缺。C 项,“树立了远大的志向,摆脱了生活的困境”的语序不当。)20.(6分)即“人工”和“智能”关于什么是“智能”,就问题多多了对人自身智 能及构成元素的研究(写出一处给2分)21.(5分)答案示例:全球多方合作,首次直接拍摄到黑洞照片:中国参与其中,并有望 这个领域的重要一员。(全球合作,首次拍摄,中国参与,重要一员,各1分,表达连 贯1分,共5分。表达不准确,该点不给分;超出字数扣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月考试卷 > 高三上月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