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云南省昆明市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91386 上传时间:2019-10-15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7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云南省昆明市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18-2019学年云南省昆明市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18-2019学年云南省昆明市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18-2019学年云南省昆明市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18-2019学年云南省昆明市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2分)下列关于课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了黄河的形象,并表达了中华儿女向它学习的决心。B土地的誓言是作家端木蕻良在 20 世纪 40 年代,“九一八”事变十周年之际写的一篇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亡故土的思念之情。C最后一课是德国作家都德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表现了法国沦陷区人民的悲痛与愤慨,表现出他们对祖国的恋恋深情。D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3(2分)下列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山锋  孕育  独裁  沥尽心血B硕果 &n

2、bsp;奠基  澎湃  警报叠起C疏懒  颤抖  慷慨  炯炯目光D赫然  宰割  选聘  家愉户晓4(2分)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伟大的“中国梦”绝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几代人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奋斗才可以实现。B这位著名演唱家的歌声气冲斗牛,声入九霄,赢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与喝彩。C1986 年国内公开报道了“两弹一星”研制过程中许多鲜为人知的人和事,“两弹元勋”邓稼先的名字才开始妇孺皆知。D他毕生都在为改善山区居民生活而奔波,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5(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A为了防止这类事件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B自从学校开展文明自律活动以来,全校二万名师生积极行动,消除了许多不文明现象。C教室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个镇上的人。D一个好的比喻,或为形似,或为神似,或为形神兼似,总是离不开相似这一根本特点。6(2分)根据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印象中,成熟的向日葵,花盘都是低垂的,一阵晨风拂过可我家的这几株向日葵初出茅庐所以有诗人赞叹,愈是成熟,愈是谦虚在绿叶一片低沉而嘈杂的合唱中,传出他们清亮而高亢的欢叫依然高昂着头,开心而单纯地笑着,就像稚气未脱的乡野小妹子尚不懂得伟大的谦虚,也不懂得虚伪的世故ABCD7(6分)诗文默写。(1)补写

4、诗文上下句。深林人不知,   。卿今者才略,   。马上相逢无纸笔,   。此夜曲中闻折,   。(2)按照提示默写木兰诗诗句。通过描写边塞夜景,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诗句是   ,   。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   ,   。描写战斗激烈,战争旷日持久的句子是   ,   。二、阅读理解(共52分)8(4分)(二)郊 行王安石柔桑采尽绿阴稀,芦箔蚕成密茧肥。聊向村家问风俗:如何勤苦尚凶饥?注芦箔:养蚕器具,用芦苇编织成的席子或筛子,蚕可在上面吐丝织茧。(1)请对“柔桑采尽绿阴稀”中的“稀

5、”字作赏析。(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9(16分)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回答问题。【甲】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乙】赵襄王学御        赵襄王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三易

6、马而三后。襄王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选自韩非子喻老)【注】御:驾车。王子期:战国时善于驾车的人。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易:更换。调:协调。诱:引诱。所以:的原因。(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见往事耳   即更刮目相待   赵襄王学御于王子期   未尽也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此君之所以后也。(3)甲文中吕蒙才略长进惊人的

7、原因是:   ,乙文中赵襄王落后的原因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4)从甲、乙两文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说出两点即可)10(16分)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1000 次赞扬       他执着地坐在地铁站里,胡琴是他的全部。路上尽是行色匆匆的人,人们无暇关注他  的演出,尽管他十分卖力,却只换来少得可怜的回头与驻足。       想起家庭,他不由黯然,他与继母关系很僵。母亲走后,父亲和继母曾经找过他,恳求  他回家,但他不肯,他从心底厌恶父亲与继母以及他们的家。从此,他的生活里只剩下了胡琴,

8、他从小喜欢拉胡琴,希望有朝一日,可以靠胡琴养活自己,甚至出人头地。       他曾经在音乐学院的门口逡巡过,但昂贵的学费让他望而却步。他能做的只是在每天樱花路地铁站口拉胡琴给路人,这儿,成了他全部的希望。       一个年轻的女孩子走近了他,驻足片刻,认真地倾听着,然后笑着告诉他:“真不错。”一个陌生人的赞扬,让他麻木的神经为之一震,一种从未有过的自豪油然而生,这是他卖艺以来第一次听到的赞扬,虽然出自一个陌生人,却让他泪流满面。他换了支曲子重新拉了起来,而那个女孩,则一步三回头地进了地铁站。      

9、; 接着,令人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原来行色匆匆的人,有好几个都停下来听他的演奏,从三两个到十来八个,逐渐聚成了一个小圈。他们有的放下一两枚硬币,有的走到他的身边,告诉他:“不错,继续坚持。”       那个出现奇迹的晚上,他回到出租房里,第一次怀着兴奋与满足安然入睡。曾经消失殆尽的自信重新回到了身上。此前,他几乎要放弃,沮丧与失望让他差点摔了胡琴,但现在,他决定坚持下去。       还是那个地铁站口,他还是会听到许多鼓励和赞扬,有些老年人,自备了小板凳,竟然坐在他的身边,长久地倾听着他的表演。      

10、 因此,他格外地卖力,悠扬的琴声在肆虐的寒风中进入了人们的耳朵,振作了让人们麻木疲惫的精神,也进入了人们的心里,在这样一个凄冷的寒冬,为无数人带去了希望。       半个月后,一个中年人路过他的身边,驻足了片刻,然后进入了地铁站,可是,仅仅一会儿,他又折了回来,待一曲终了,他问:“你愿意到我的茶馆里去吗?我开了家茶馆,想加点传统音乐表演,正缺人。”        第二天,地铁站里少了那个沉浸在音乐里的卖艺少年。       他在茶馆里上了班,工作十分快乐,在台上表演不正是他的梦想吗?这儿幽静典

11、雅的  氛围也正是他梦寐以求的。        继母过来看望他,为他带来了爱吃的饺子,他对继母没有好脸色,冷冷地拒绝了她,也让她以后不要再来。继母一脸难堪和无奈,却仍旧坐着没动。        继母还不走,他发了火,茶馆老板这时却走了过来,十分热情地招呼继母。        他呆住了,继母看着他的脸色,慌忙告别了。继母走后,老板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有这样一位母亲,应该好好对她才是啊。你知道吗?你在地铁口拉琴,而你的母亲,则在去地铁必经的各条路上为你送宣传单,并且请

12、求每一位接传单的行人,能够在她的儿子身边驻足片刻,哪怕是一句话,一个笑,鼓励一下你,正是你母亲的这份恳切感动了我。人的才华固然重要,但情感比才华更重要,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永远无法取得真正的成功。”       他这才知晓:继母的无数恳求,让他得到了 1000 次甚至更多陌生的赞扬,重新点燃了他人生的希望之火。让他赢得赞扬的不仅仅是他的琴艺,更是一位母亲恳切的心。(选自品读2014 年 10 月,有删节)(1)结合全文看,文章以“1000 次赞扬”为题目,有什么好处?(2)文中的继母是一个怎样的人?(3)请简要概括“他”成功的原因。(4)分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此

13、前,他几乎要放弃,沮丧与失望让他差点摔了胡琴,但现在,他决定坚持下去。悠扬的琴声在肆虐的寒风中进入了人们的耳朵,振作了让人们麻木疲惫的精神,也进入了人们的心里,在这样一个凄冷的寒冬,为无数人带去了希望。(5)设想一下“他”在听完茶馆老板的话后,会有怎样的表现?11(16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那个春天,很暖       女儿一岁时,婆婆得了精神疾病,生活基本上能够自理,自己每天买菜做饭洗衣服,只是一到傍晚,就会出现幻觉,常常会无缘无故地把家里的东西扔掉。记得有一次女儿感冒,婆婆竟然把感冒药全部扔到了池塘里,还振振有词说那些都是毒药。说着说着,婆婆害怕地哭了。女儿在

14、一边也哭个不停。我看着两个泪人,也忍不住哭了。       那个冬天,很冷       女儿五岁那年,有一天她怯怯地对我说“:妈妈,我可不可以换掉我奶奶呀?我要让惜愉的奶奶做我的奶奶!”我说为什么呀?她说:“我的奶奶一点都不好!从来没有疼爱过我!但是惜愉的奶奶对惜愉可好了,每天来幼儿园接惜愉回家,回到家还给他做好多好吃的,冬天灌好热水袋给惜愉捂手,夏天拿着扇子不停地给惜愉赶蚊子。”我把女儿搂在怀里:“这世上每一个做奶奶的都会疼爱自己的孙女。奶奶之所以没有好好疼爱你照顾你,那是   因为她病了。从你出生的那天起,她注定是你一辈

15、子的奶奶,这个谁也无法代替的。”女儿   失望地低下了头。       女儿七岁时,上小学一年级。有一天,她回家狠狠地把书包扔在桌上,愤愤地说:“我有这么个奶奶真是倒霉死了!害得我天天被同学们嘲笑,抬不起头来!”我问怎么了?她说“:奶奶每天去菜市场买菜,每天都经过我们学校。你说她可笑不可笑,冬天扇扇子,夏天戴个绒线帽,同学们都说她是疯婆子!”我气得把女儿的书包扔在地上,恶狠狠地说:“别人可以看不起你奶奶,可以嘲笑她,歧视她,但是你不可以!因为你是她最亲的人,你的身上流着她的血!你要想同学们尊重你奶奶,首先要做到自己尊重你奶奶!不管奶奶变成什么样子,她永远

16、是你要去敬重的人!”女儿第一次看到我如此情绪激动,不停地说:“妈妈,我错了。”        女儿九岁那年,有一天我送她去学校。远远地看见在学校门口有三个小男孩子正将香蕉皮扔向婆婆,我刚想制止,却见女儿用力挣脱我的手,飞一般地跑过去,用小小的身体护着她奶奶,大声地喊着:“不许你们欺负我奶奶!”三个男孩愣住了,呆立在那里。我走过去,轻声对他们说“:我不跟你们讲大道理。每个人都会有老的一天,每个人也都会有生       病的时候,想想看是不是?”三个男孩愣了一会儿,默默地走到我女儿面前说:“我们再也不欺负你奶奶了。”  

17、;     女儿十一岁那年,院子里开满了鲜花。她让奶奶手持一根木棍,木棍的一头系着一根   漂亮的红丝线,红丝线在风中轻盈地飘着。女儿说她在和奶奶钓蝴蝶。我问,没有钩怎么   能钓得着蝴蝶呢?女儿说,她和奶奶不是在钓蝴蝶的身子,而是在钓蝴蝶的快乐!看着她们祖 孙俩灿烂的笑容,我也笑了。那个春天,很暖(选自2015 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有改动)(1)“女儿”对“奶奶”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请依据选文,在表格空格处填入恰当的内容。五岁时   七岁时觉得奶奶可笑,看不起奶奶九岁时   十一时与奶奶一起做游戏,关爱奶奶(2)根据选文理解

18、下面句子的含义。女儿说,她和奶奶不是在钓蝴蝶的身子,而是在钓蝴蝶的快乐!看着她们祖孙俩灿烂的笑容,我也笑了。第四段中划线句子运用什么写法?有何作用?(3)文中的“我”既是儿媳,又是母亲,分别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概括。(4)“女儿”的经历给你带来哪些关于“成长”的思考?请结合选文,写出两点启示。三、作文(50分)12(5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我把目光投向了你你,从远方走来从陌生到熟悉从相识到相知从疏离到亲切请以“你,从远方走来”为题目写一篇作文。写作要求:可以叙写经历、可以抒发衷情、可以畅谈感悟、可以大胆穿越、可以限写记叙文,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19、。2018-2019学年云南省昆明市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积累及运用(18分)1(2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元勋(xn)      地壳(k)          诗兴不作(xng)B殷红(yn)       校补(jio)       气冲斗牛(du)C弥高(m)       迥然( jing)      妇孺皆知(x)D迭起(di)  

20、    彷徨(hung)     风悲日曛(xn)【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读音的掌握。做好本题,就要认真阅读选项中每一个加点字的读音,注意多音字在这个词语中的读音,还要注意平时容易读错的字音。【解答】A有误,“地壳”的“壳”应读“qio”;B有误,“殷红”的“殷”应读“yn”,“气冲斗牛”的“斗”应读“du”;C有误,“妇孺皆知”的“孺”应读“r”。D全部正确;故选:D。【点评】做好本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辨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2(2分)下列关于课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黄河颂是

21、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了黄河的形象,并表达了中华儿女向它学习的决心。B土地的誓言是作家端木蕻良在 20 世纪 40 年代,“九一八”事变十周年之际写的一篇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亡故土的思念之情。C最后一课是德国作家都德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表现了法国沦陷区人民的悲痛与愤慨,表现出他们对祖国的恋恋深情。D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其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答题注意结合课内容积

22、累。【解答】ABD正确;C有误,最后一课作者都德是法国作家。故选:C。【点评】解答此题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课文中注释的相关内容要做到不断的巩固记忆。3(2分)下列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山锋  孕育  独裁  沥尽心血B硕果  奠基  澎湃  警报叠起C疏懒  颤抖  慷慨  炯炯目光D赫然  宰割  选聘  家愉户晓【分析】本题考查错别字的辨析。平时要多留心,牢记成语和一些固定短语及词语的正确写法。【解答】A有误,“山锋”写作“山峰”;B有误,“警报叠起”写作“警报迭起”;C

23、正确;D有误,“家偷户晓”写作“家喻户晓”。故选:C。【点评】考查字形的题目,要注意仔细体会形近字之间用法的差别,尤其要关注形声字的形旁,还要注意平时多留心,以达到正确书写。4(2分)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伟大的“中国梦”绝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几代人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奋斗才可以实现。B这位著名演唱家的歌声气冲斗牛,声入九霄,赢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与喝彩。C1986 年国内公开报道了“两弹一星”研制过程中许多鲜为人知的人和事,“两弹元勋”邓稼先的名字才开始妇孺皆知。D他毕生都在为改善山区居民生活而奔波,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

24、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解答】ACD正确。B有误,气:气势;牛、斗:即牵牛星和北斗星,指天空。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不能与“歌声”相搭配。故选:B。【点评】成语的使用是考查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一个重要题型。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运用是否恰当。要做好该类题,平时的积累是离不开的。5(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5、)A为了防止这类事件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B自从学校开展文明自律活动以来,全校二万名师生积极行动,消除了许多不文明现象。C教室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个镇上的人。D一个好的比喻,或为形似,或为神似,或为形神兼似,总是离不开相似这一根本特点。【分析】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解答】A有误,否定词误用,去掉“不再”;B有误,语序不当,改为“学校自从”;C有误,产生歧义,“好些个镇上的人”可以理解为好些不同镇的人,也可以理解

26、为同一个镇好些不同的人;D正确。故选:D。【点评】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6(2分)根据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印象中,成熟的向日葵,花盘都是低垂的,

27、一阵晨风拂过可我家的这几株向日葵初出茅庐所以有诗人赞叹,愈是成熟,愈是谦虚在绿叶一片低沉而嘈杂的合唱中,传出他们清亮而高亢的欢叫依然高昂着头,开心而单纯地笑着,就像稚气未脱的乡野小妹子尚不懂得伟大的谦虚,也不懂得虚伪的世故ABCD【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句子排序能力。句子排序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述的规范与内在逻辑的严密性,此题是为上下文衔接选用恰当的句子,在语段中插入与上下文相互衔接的句子。做题的时候,首先认真阅读所给的句子,联系上文,确定与上文自然衔接的句子为首句,联系下文,确定与下文衔接的句子为末句。然后寻找所给其他句子之间内在的联系,依照其内在关系排序。最后对照选项,选出正确答案。【解答】“所以

28、”一词体现了对上句的衔接,“可是”一词又体现了与上句的语意转折,是第一二句;“可我家的这几株向日葵初出茅庐,尚不懂得这些”和前后形成转折关系,所以后一句应是“依然高昂着头”。应为第五句;是对上一句句意的进一步补充说明。由上分析,可排序为: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7(6分)诗文默写。(1)补写诗文上下句。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29、。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此夜曲中闻折,何人不起故园情。(2)按照提示默写木兰诗诗句。通过描写边塞夜景,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诗句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描写战斗激烈,战争旷日持久的句子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分析】本题为古诗文名篇名句默写,连续性默写要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应该熟记大纲要求的背诵篇目,并且在默写中注意不能添字、漏字、错字,顺序颠倒等现象。【解答】(1)明月来相照  非复吴下阿蒙(重点字:阿蒙)凭君传语报平安  何人不起故园情(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重点

30、字:勋)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点评】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识记不出);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先放一放,不要急躁;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要包括引导句在内作“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可以发现并纠正。二、阅读理解(共52分)8(4分)(二)郊 行王安石柔桑采尽绿阴稀,芦箔蚕成密茧肥。聊向村家问风俗:如何勤苦尚凶饥?注芦箔:养蚕器具,用芦苇编织成的席子或筛子,蚕可在上面吐丝织茧。(1)请对“柔桑采尽绿阴稀”中的“稀”字作赏析。(2)这首诗主要运用

31、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分析】本诗先写桑叶采尽,蚕茧肥密,这是蚕农大获丰收的喜悦之景。这本是令人欣喜的,诗人也欲此机会与蚕农分享收获时的快乐心情。于是他随便问了问农家的生活,结果却让世人困惑惊异:农人长年勤苦,生活却一贫如洗,如同遭遇荒年饥岁。【解答】(1)本题考查对诗句关键词的赏析。语句赏析的角度一定要知道,有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等)、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描写方法(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句式、手法等。以上角度不明显的,则可结合诗句大意,从内容、情感等角度赏析。结合“柔桑采尽绿阴稀”可知,“稀”是“柔桑采尽”的结果,结合整首诗尤其是“芦

32、箔蚕成密茧肥”可知,“稀“字暗示了蚕农的丰收。(2)本题是对写作手法和诗人情感的考查。诗的前两句“柔桑采尽绿阴稀,芦箔蚕成密茧肥”暗示丰收在即,“聊向村家问风俗:如何勤苦尚凶饥”却写出了在丰收年景之下的“凶饥”,由此可知,诗歌运用对比,表达出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剥削者的不满。答案:(1)“稀“字写出了桑叶被采摘后树阴稀疏的特点,它与“尽“、“密“、“肥“扣照应,暗示了蚕农的丰收。(2)运用对比手法。农民大获丰收,却仍然饥荒,表达出诗人对劳动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和对剥削者的愤慨。译文:嫩嫩的桑叶采完了,绿色的树荫渐渐稀疏,芒箔上的蚕茧结得又密又肥。暂且向村民们问问今年的收成,(你们养蚕人)这样

33、勤劳辛苦,为什么还闹饥荒呢?【点评】我们要知道写作手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征,如想象,动静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比喻、借古讽今、烘托、渲染、动静相衬、实写虚写、借景抒情等。9(16分)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回答问题。【甲】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乙】赵

34、襄王学御        赵襄王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王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选自韩非子喻老)【注】御:驾车。王子期:战国时善于驾车的人。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易:更换。调:协调。诱:引诱。所以:的原因。(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见往事耳了解即更刮目相待重新赵襄王学御于王子期向未尽也穷尽(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肃遂拜蒙母,结友

35、而别。此君之所以后也。(3)甲文中吕蒙才略长进惊人的原因是:蒙乃始就学,乙文中赵襄王落后的原因是: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用原文语句回答)(4)从甲、乙两文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说出两点即可)【分析】参考译文:【甲】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

36、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志士(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乙】     赵襄主向王子期学习驾车,学了不多久,就和王子期驾车比赛,换了三次马,三次都落在了后面。襄主说:“你教我驾车,没把技术全教给我。”王子期回答说:“技术是全教给你了,但你在使用时出了错误。凡是驾车赛马,最要紧的是马套在车上舒适安顺,人的精神和马相谐调,之后才可以追上跑得快的,到达远方的目的地。现在您落后时想赶上我,领先时又怕被我赶上。实际上赶马上路,远途竞赛,

37、不在先就在后,而不论领先还是落后,您的精神都集中在我的身上,还怎么和马相谐调呢?这就是您落后的原因。”【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句意为:了解历史罢了。见:了解。句意为:就重新另眼看待了;更:重新。句意为:赵襄主向王子期学习驾车;于:向。句意为:没把技术全教给我;尽:穷尽。(2)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重点词:遂:,是;拜,拜见。句意: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然后

38、告别。重点词:此所以,这就是的原因。句意:这就是您落在后边的原因了。(3)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找出相关的语句即可。阅甲文,了解内容,找出吕蒙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蒙乃始就学。乙文中的赵襄王落后的原因是: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4)本题考查归纳文章主旨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两篇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的语句来分析即可。从甲文中可知: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增长才干,有所作为。从乙文中可知: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全神贯注,目标明确,才可能取得成功。答案:(1)了解。重新。向。穷尽。(2)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然后告别而去这

39、就是您落在后边的原因了。(3)蒙乃始就学;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4)示例: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增长才干,有所作为;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全神贯注,目标明确,这样才可能取得成功。【点评】但: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只,仅仅)但当涉猎(只,只是)10(16分)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1000 次赞扬       他执着地坐在地铁站里,胡琴是他的全部。路上尽是行色匆匆的人,人们无暇关注他  的演出,尽管他十分卖力,却只换来少得可怜的回头与驻足。       想起家庭,他不由黯然,他与继母关系很僵。母亲走后,父亲

40、和继母曾经找过他,恳求  他回家,但他不肯,他从心底厌恶父亲与继母以及他们的家。从此,他的生活里只剩下了胡琴,他从小喜欢拉胡琴,希望有朝一日,可以靠胡琴养活自己,甚至出人头地。       他曾经在音乐学院的门口逡巡过,但昂贵的学费让他望而却步。他能做的只是在每天樱花路地铁站口拉胡琴给路人,这儿,成了他全部的希望。       一个年轻的女孩子走近了他,驻足片刻,认真地倾听着,然后笑着告诉他:“真不错。”一个陌生人的赞扬,让他麻木的神经为之一震,一种从未有过的自豪油然而生,这是他卖艺以来第一次听到的赞扬,虽然出自一个陌生人,

41、却让他泪流满面。他换了支曲子重新拉了起来,而那个女孩,则一步三回头地进了地铁站。       接着,令人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原来行色匆匆的人,有好几个都停下来听他的演奏,从三两个到十来八个,逐渐聚成了一个小圈。他们有的放下一两枚硬币,有的走到他的身边,告诉他:“不错,继续坚持。”       那个出现奇迹的晚上,他回到出租房里,第一次怀着兴奋与满足安然入睡。曾经消失殆尽的自信重新回到了身上。此前,他几乎要放弃,沮丧与失望让他差点摔了胡琴,但现在,他决定坚持下去。       还是那个地铁站口,他还是会听到许多

42、鼓励和赞扬,有些老年人,自备了小板凳,竟然坐在他的身边,长久地倾听着他的表演。       因此,他格外地卖力,悠扬的琴声在肆虐的寒风中进入了人们的耳朵,振作了让人们麻木疲惫的精神,也进入了人们的心里,在这样一个凄冷的寒冬,为无数人带去了希望。       半个月后,一个中年人路过他的身边,驻足了片刻,然后进入了地铁站,可是,仅仅一会儿,他又折了回来,待一曲终了,他问:“你愿意到我的茶馆里去吗?我开了家茶馆,想加点传统音乐表演,正缺人。”        第二天,地铁站里少了那个沉浸在音乐里的卖艺

43、少年。       他在茶馆里上了班,工作十分快乐,在台上表演不正是他的梦想吗?这儿幽静典雅的  氛围也正是他梦寐以求的。        继母过来看望他,为他带来了爱吃的饺子,他对继母没有好脸色,冷冷地拒绝了她,也让她以后不要再来。继母一脸难堪和无奈,却仍旧坐着没动。        继母还不走,他发了火,茶馆老板这时却走了过来,十分热情地招呼继母。        他呆住了,继母看着他的脸色,慌忙告别了。继母走后,老板语重心长地对他说:“

44、你有这样一位母亲,应该好好对她才是啊。你知道吗?你在地铁口拉琴,而你的母亲,则在去地铁必经的各条路上为你送宣传单,并且请求每一位接传单的行人,能够在她的儿子身边驻足片刻,哪怕是一句话,一个笑,鼓励一下你,正是你母亲的这份恳切感动了我。人的才华固然重要,但情感比才华更重要,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永远无法取得真正的成功。”       他这才知晓:继母的无数恳求,让他得到了 1000 次甚至更多陌生的赞扬,重新点燃了他人生的希望之火。让他赢得赞扬的不仅仅是他的琴艺,更是一位母亲恳切的心。(选自品读2014 年 10 月,有删节)(1)结合全文看,文章以“1000 次赞扬

45、”为题目,有什么好处?(2)文中的继母是一个怎样的人?(3)请简要概括“他”成功的原因。(4)分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此前,他几乎要放弃,沮丧与失望让他差点摔了胡琴,但现在,他决定坚持下去。悠扬的琴声在肆虐的寒风中进入了人们的耳朵,振作了让人们麻木疲惫的精神,也进入了人们的心里,在这样一个凄冷的寒冬,为无数人带去了希望。(5)设想一下“他”在听完茶馆老板的话后,会有怎样的表现?【分析】这篇文章题为“1000 次赞扬”,写的是他因厌恶继母而离家出走在地铁表演,最终被一家茶馆老板看中,而来到茶馆进行音乐表演。那天继母为他送来爱吃的饺子,他的冷脸相对让老板说出了实情。原来他之所以受到茶馆老板的注意,

46、是因为在他表演的地铁各路口,继母散发的宣传单为他引来了无数关注他,鼓励他的人。小说以此表现继母对他的真诚关爱,让读者明白了“情感比才华更重要,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永远无法取得真正的成功”的主旨。【解答】(1)本题考查标题的赏析。本文写的是继母以发传单的方式,让路人为他的表演给予肯定或鼓励,“1000次赞扬”是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虽然文中并没有给出具体的赞扬数字,但正是这个夸张的数字,却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以此来突出继母对他关爱的程度,所以还起到点明主旨的作用。(2)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根据文中表述的事件及人物的行为来分析。文章开头交代他“从心底厌恶父亲与继母以及他们的家”,所以他来到地

47、铁拉小胡琴,觉得这样也可以生活下去,甚至出人头地。他后来的确受到一位茶馆老板的注意,并改变了工作的环境,但是这一切都是继母的做法让他受到注意。继母帮助他,可见继母的善良,但是她没有直接说出这一切,而是在经过地铁站的各路口以散发传单的方式进行,一表现她的细心,二她想以这种陌生人的鼓励来让他对生活充满信心,表现了继母为人的聪明。(3)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概括。文中表述的事件,特别是文末处的“让他赢得赞扬的不仅仅是他的琴艺,更是一位母亲恳切的心”一句,可知他的成功有他琴艺好的原因,还有母亲那颗关爱、恳切的心;除此处,那位茶馆老板对他及继母行为的支持也是成功的关键。(4)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根据两个句

48、子所在的语境来看,二者都运用了对比的写法,所以抓住对比的内容来分析即可。第一个句子写他在没有受到路人赞扬之前的表现,与他现在的表现形成对比,可见路人的赞美对他来说十分重要,由此侧面表现继母的聪明与对他的关爱。第二个句子运用对比的写法,写出琴声对路人们的影响,“振作了让人们麻木疲惫的精神”“为无数人带去了希望”,表现他在路人的鼓励下琴艺大增,从而引出茶馆老板邀请他到茶馆表演的情节。(5)本题考查文意的理解与人物情感的揣摩。根据文意茶馆老板的话让他明白了自己受到过路人关注的原因,让他明白了继母对自己的无私的帮助与对他关爱的心,所以他听了以后会为自己以前的行为内疚,回到家中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愧疚与感激

49、之情。答案:(1)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概括文章内容,极言“他”受到的鼓励次数之多,暗含着继母对“他”的爱之深刻。(2)文中的继母是一个细心、善良、有智慧的人。(3)“他”自己的执着坚强;“他”继母所恳求的人们的鼓励;茶馆老板的支持。(4)句子将现在的他与过去的他进行比较,突出了路人的赞扬对他重树信心具有巨大的作用,侧面表现继母的作法是出自对他的关心。句子运用对比的修辞,将琴声的悠扬与人们疲惫的表现形成对比,突出琴声对改变人们精神状态的作用,表现他琴艺的进步,为下文茶馆老板请他到茶馆表演作铺垫。(5)他会为自己以前对父亲及继母的态度感到内疚,重新回到家中,向他们道歉,并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激之情。【点评】人物形象分析的答题方法:1、结合对人物描写。人物描写细分为:外貌描写、神态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月考试卷 > 七年级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