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福建省南平市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91319 上传时间:2019-10-14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7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福建省南平市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18-2019学年福建省南平市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18-2019学年福建省南平市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18-2019学年福建省南平市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18-2019学年福建省南平市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8-2019学年福建省南平市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8分)1(10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2)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3) ,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4)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5)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6)杨花落尽子规啼,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7) ,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8)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论语十二章)2(2分)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吕氏春秋是魏晋南北

2、朝时期杂家的代表著作,由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B金色花荷叶母亲都是冰心的作品,选自冰心全集。C论语,法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D“迁”是表示中国古代官吏调动的常用词语,表示降职之意,常用“左迁”一词。3(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锦溪是横穿天成岩景区腹地的一条动态带状水景,甲_(A崎岖 B蜿蜒)穿行于群山之间,流入金湖,形成九曲十八弯。由于溪水百折千回,使锦溪成为了天成岩景区的“精华”。 溪流全长八公里,水面宽窄、深浅不一,急流浅滩与平静深潭交替相间。两岸山崖植物繁茂,花团锦c_,环境幽雅。整条溪水辗转于岩体裂隙巷谷之间,两岸多绝壁对峙_,奇峰相间,峰回溪转

3、。置身其中赏奇峰涌瀑,观丹崖茂林,游急流险滩秀丽的丹山碧水令人乙_(A心旷神怡 B悠然自得),流连忘返。(1)根据文中的拼音写出汉字,根据加点的汉字写出拼音。花团锦c 对峙 (2)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甲】 (A崎岖 B蜿蜒)【乙】 (A心旷神怡 B悠然自得)(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修改句: 二、阅读(42分)4(3分)阅读次北固山下,完成文后的问题。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的“客路”“行舟”将诗人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其间

4、,与尾联的“乡书”“归雁”遥相呼应。B颔联“以小景传大景之神”,描绘了江水浩瀚、江风和顺的传神景象。C尾联感叹家书无法通达,借大雁北飞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D全诗境界开阔,情景交融,借波澜壮阔的景色表达壮志未酬的情怀。(2)颈联运用了拟人手法,既描绘了景物的特点,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11分)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问题。【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乙】王冕者,诸暨人。七八

5、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节选自王冕僧寺夜读)【注】窃:偷偷地。 辄:就。 挞(t):用鞭子、棍子等打人。 曷:怎么、为什么。恬:安然无动于衷的样子。 通儒:博学的儒生。(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无以致远 励精 暮归 冕因去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父 命 牧 牛 陇 上/窃 入 学 舍 听/诸 生 诵 书B父 命 牧

6、 牛/陇 上 窃 入 学 舍 听/诸 生 诵 书C父 命 牧 牛 陇 上/窃 入 学 舍/听 诸 生 诵 书D父 命 牧 牛/陇 上 窃 入 学 舍/听 诸 生 诵 书(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年与时驰,意与日去。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4)【甲】【乙】两文谈到关于学习的道理有哪些?6(9分)阅读秋天的怀念选段,完成文后的问题。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听

7、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锤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

8、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段的画线句。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3)请结合选段内容,分析母亲形象。(两点即可)7(11分)阅读走心的猎枪,完成文后的问题走心的猎枪爷爷的果园里有三间石头

9、屋,是爷爷亲手盖的,夏天住在里面凉飕飕的,不用扇扇子也感觉舒适惬意。我和哥哥可以随便在果园里玩耍,随便摘园子里的水果,但唯独不能动爷爷石屋北墙上挂着的那支猎枪。爷爷发话了,谁要动那支猎枪一个手指头,就把谁的屁股打开花,还要把他撵出果园,永远不许再踏进果园半步。从小我就知道,猎枪除了爷爷能背在肩上,谁也不能碰,连父亲也没这个特权。爷爷说,猎枪有灵性,跟着他几十年了,只有他懂它,外人乱碰容易走火,伤到自己,伤到别人,都是灾难。我喜欢爷爷背起猎枪的样子,像个战场上的英雄。但村里人都笑话爷爷:背了一辈子枪,枪法却像瓜地里进了雨水的西瓜,时间越久越烂。这话不假,爷爷枪法不准,他天天背着猎枪在果园里找兔子

10、打,但从未打到过一只。邻居李大爷,背着猎枪出去两小时,回来枪杆子上就挑着几只野兔。在那个一年吃不上几顿肉的年代,李大爷家的孩子着实让小伙伴们羡慕,他们隔三差五就能开荤,吃到兔肉。偶尔李大爷路过我家门口,也会虚让一下:“送给你家一只兔子吧,等你爷爷打到兔子,估计得下辈子,哈哈哈”听到此话,我把冒出喉咙的哈喇子用力吞咽下去,边关大门边说:“不要,俺不吃兔肉,奶奶说吃了兔肉会长兔唇的。”李大爷家几个孩子的嘴唇没裂出豁子来,倒是免肉的香味儿飘到我家,馋得我使劲儿咬着嘴唇,嘴唇都被咬得干裂蜕皮,有时肿了,像个兔子嘴,难看死了。我央求爷爷,下次发现兔子了,一定瞄准了再打,别再让兔子跑了。爷爷抽了一口烟,悠

11、悠地说:“可能我花眼了,瞄不准了。”有一次,我跟着爷爷巡园,远远看到一位妇人在偷摘我家桃子,我刚要出声喊她住手,爷爷一把捂住我的嘴,拉着我躲到一块大石头后面,待妇人走后才将我拉出。我问爷爷,为何不呵斥偷果贼,还要躲在一旁看着她偷?爷爷说:“一位妇道人家,肯定家里困难才冒险来偷的,几个桃子值不了多少钱,咱若当场逮住她,她一定害怕,再把她吓出个病来,咱良心上过意不去。”后来,派出所要求村民上交猎枪,李大爷的猎枪被没收了,他再也不能打兔子了。过了几日,他见爷爷的猎枪没上交,便向派出所举报了爷爷。那天派出所的民警来果园里找爷爷,爷爷亲手摘下挂在北墙上的猎枪递给民警,民警看了看,又还给了爷爷。原来爷爷那

12、支猎枪是假的,根本不能装子弹,怪不得爷爷一辈子没打死过一只兔子呢。问爷爷为何背着假枪巡园,爷爷说,解放前世道乱,果园没少被贼偷,他自己做了一支假枪,故意传出枪法不准的名声,果园里贼果然少了不少。用李大爷的话说,枪法不准比枪法准更吓人。那些贼人知道了,才不会为了仨瓜俩枣提心吊胆的,害怕爷爷打兔子时误伤了自己呢。爷爷说,也有人胆子肥,他巡园子时发现有人偷果子,但他不会明喊抓贼,他每次都自言自语、声东击西地说:“娃呀,前面有只兔子,别动,我瞄准了哈。”小毛贼听到便撒丫子跑了。 我这才明白,爷爷的猎枪永远不会走火,却一直走心。(选自齐鲁晚报2018年4月17日,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

13、正确的一项是 A从全文看,爷爷的枪法实在不准,由始至终都未打到过一只兔子,这让嘴馋的孩子们好生失望。B文章设置悬念,爷爷为什么从不让人碰猎枪,为什么从未打到过一只兔子,到最后解开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使情节跌宕起伏。C第段“我”回应李大爷嘲笑的话,表明“我”虽然人小贪吃,但还是禁受住了兔肉的诱惑,是个懂事的孩子。D本文以小孩的视角来写,语言活泼灵动,富有生趣,充满童真童味。(2)请从描写角度赏析第段画线句。爷爷一把捂住我的嘴,拉着我躲到一块大石头后面,待妇人走后才将我拉出。(3)“爷爷”是文章的主人公,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另一个人物“李大爷”呢?(4)“走心”是用心的意思,为什么说爷爷的猎枪是一

14、把“走心的猎枪”?8(5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文后的问题【材料一】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2018年中国将加大网络提速降费力度,实现高速宽带城乡全覆盖,扩大公共场所免费上网范围,明显降低家庭宽带、企业宽带和专线使用费,取消流量“漫游”费,移动网络流量资费年内至少降低30%,让群众和企业切实受益,为数字中国建设加油助力。【材料二】手机进校园,不仅浪费了学生许多学习的宝贵时间,影响听课效率,还严重败坏考风,导致学风涣散,容易滋生事端,各种事故防不胜防。2018年7月30日,法国国民议会表决通过法案,全面禁止3至15岁的全日制学生在校使用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

15、手表等互联网设备。除了法国,美国、意大利、英国、德国、比利时、芬兰、日本、韩国等国家,也都对中小学生使用手机作出了明确规定。尽管我国还未在法律层面作出规定,但中小学生沉迷网络的问题已经引起有关部门注意。今年4月,教育部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学校加强对学生使用手机的管理工作、全面排查学生沉迷游戏等问题。【材料三】中国中小学生网络使用情况统计图表项目上网时间、年龄调查项目每天都上网的学生平均每天上网2小时10岁以前“触网”所占比例82.9%70.4%61%(1)根据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总理强调的主要内容是:2018年中国将加大网络提速降费力度。B国内外普遍认为,手机进校园对学

16、生的学习和生活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C我国加大网络提速降费力度,促使中小学生沉迷网络。D我国对中学生能否带手机进校园,还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2)你从【材料三】的调查图表中得出了什么结论?三、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3分)9(3分)名著阅读,完成问题(1)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朝花夕拾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的议论或犀利的批判。 西游记中化作妖精的白骨精先后三次变为姑娘、老翁、老妇来哄骗唐僧,都被孙悟空识破。 (2)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 行者叉手向前,笑道:“嫂嫂切莫多言。老孙伸着光头,任尊意砍上多少,但没气力便罢。是必借扇子用用。”那罗刹不容分说,双手轮剑,

17、照行者头上乒乒乓乓,砍有十数下,这行者全不认真。罗刹害怕,回头要走。行者道:“嫂嫂,那里去?快借我使使!”那罗刹道:“我的宝贝原不轻借。” 语段中的“罗刹”是谁?三、写作(40分)10(40分)世界上最大的海上钻井平台蓝鲸2号,全球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FAST,高速公路网总里程世界第一面对这一个个傲人成绩,谁都会由衷地感叹一句:“厉害了,我的国!” 在现实生活中,作为少年的你,虽不能谱写辉煌篇章,却可以演绎精彩人生,如:攻克一道难题,习得一项技能,登上一次舞台,培养一种品质 这样的你也是好样的。请以“厉害了,这样的我”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不套作,不抄袭;不少

18、于600字。文中如需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用化名代替。2018-2019学年福建省南平市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积累与运用(18分)1(10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2)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3)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4)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5)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6)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7

19、)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8)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的默写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解答】答案:(1)却话巴山夜雨时(2)古道西风瘦马( 3)夜发清溪向三峡 (重点字:溪)(4)落花时节又逢君(5)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重点字:阑)(6)闻道龙标过五溪(7)自古逢秋悲寂寥(重点字:寥)(8)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重点字:罔)【点评】答题时要正确理解句意,根据上下

20、文进行默写,回忆诗文中与之对应的诗句,注意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2(2分)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吕氏春秋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杂家的代表著作,由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B金色花荷叶母亲都是冰心的作品,选自冰心全集。C论语,法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D“迁”是表示中国古代官吏调动的常用词语,表示降职之意,常用“左迁”一词。【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重点的对文学常识进行识记,可以按照作家的朝代、国籍、作品、贡献等分类整理。【解答】A有误,吕氏春秋是战国末期杂家的代表著作,不是魏晋南北朝时期;B有误,金色花是泰戈尔的作品

21、,不是冰心的作品;C有误,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不是法家经典著作;D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问题,主要依靠平时的积累。对重点的作家和作品必须重点识记。3(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锦溪是横穿天成岩景区腹地的一条动态带状水景,甲_(A崎岖 B蜿蜒)穿行于群山之间,流入金湖,形成九曲十八弯。由于溪水百折千回,使锦溪成为了天成岩景区的“精华”。 溪流全长八公里,水面宽窄、深浅不一,急流浅滩与平静深潭交替相间。两岸山崖植物繁茂,花团锦c_,环境幽雅。整条溪水辗转于岩体裂隙巷谷之间,两岸多绝壁对峙_,奇峰相间,峰回溪转。置身其中赏奇峰涌瀑,观丹崖茂林,游急流险滩秀丽的丹山碧水令人乙_(A

22、心旷神怡 B悠然自得),流连忘返。(1)根据文中的拼音写出汉字,根据加点的汉字写出拼音。花团锦c簇对峙zh(2)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甲】B(A崎岖 B蜿蜒)【乙】A(A心旷神怡 B悠然自得)(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修改句:由于溪水百折千回,锦溪成为了天成岩景区的“精华”。【分析】(1)本题考查字形字音。第一个字写作“簇”;第一个字读作“zh”。(2)本题考查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本义:崎岖,地面高低不平的样子。有时也比喻人生艰难。 蜿蜒:指(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因为“锦溪是横穿天成岩景区腹地的一条动态带状水景”,所以

23、【甲】处应为“蜿蜒”。心旷神怡:心情愉快,精神舒畅。悠然自得:形容自由清闲,心情舒畅。因为“秀丽的丹山碧水令人”,所以【乙】处应为“心旷神怡”。(3)本题考查修改病句。细读划线句可知,这句话属于成分残缺,缺主语。所以应修改为:由于溪水百折千回,锦溪成为了天成岩景区的“精华”。或:溪水百折千回,使锦溪成为了天成岩景区的“精华”。【解答】答案:(1)簇 zh(2)甲B 乙A(3)由于溪水百折千回,锦溪成为了天成岩景区的“精华”。或:溪水百折千回,使锦溪成为了天成岩景区的“精华”。【点评】综合读写即给出一段材料(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大家熟悉的),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4、皆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简单地说,综合读写就是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见解。二、阅读(42分)4(3分)阅读次北固山下,完成文后的问题。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A首联的“客路”“行舟”将诗人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其间,与尾联的“乡书”“归雁”遥相呼应。B颔联“以小景传大景之神”,描绘了江水浩瀚、江风和顺的传神景象。C尾联感叹家书无法通达,借大雁北飞表达诗人的思乡

25、之情。D全诗境界开阔,情景交融,借波澜壮阔的景色表达壮志未酬的情怀。(2)颈联运用了拟人手法,既描绘了景物的特点,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分析】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作品。此诗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开头以对偶句发端,写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怀;次联写“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三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给人积极向上的艺术魅力;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全诗用笔自然,写景鲜明,情感真切,情景交融,风格壮美,极富韵致,历来广为传诵。【解答】(1)本

26、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ABC正确;D有误,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而不是借波澜壮阔的景色表达壮志未酬的情怀。故选:D。(2)此题考查了句意理解及作者的情感,作答时要结合全诗加以理解。“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意思是: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这两句炼字炼句也极见功夫。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无意说理,

27、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答案:(1)D(2)时光易逝,引起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或表达了诗人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或对未来充满希望)。译文:客行在碧色苍翠的青山前,泛舟于微波荡漾绿水间。湖水上涨,两岸更显开阔;风势正顺;白帆高高扬起。残夜将去,旭日初升海上;一年未尽,江南已初入春。身在旅途,家信何传?还是托付北归的大雁,让它稍到远方的太阳。【点评】做好本题要根据注释了解诗作的写作背景,阅读全

28、诗理解诗歌内容,从诗人所描写的景物特点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读懂诗歌。5(11分)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问题。【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乙】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

29、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节选自王冕僧寺夜读)【注】窃:偷偷地。 辄:就。 挞(t):用鞭子、棍子等打人。 曷:怎么、为什么。恬:安然无动于衷的样子。 通儒:博学的儒生。(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无以致远达到励精振奋暮归回来冕因去离开(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CA父 命 牧 牛 陇 上/窃 入 学 舍 听/诸 生 诵 书B父 命 牧 牛/陇 上 窃 入 学 舍 听/诸 生 诵 书C父 命 牧 牛 陇 上/窃 入 学 舍/听 诸 生 诵 书D父 命 牧 牛/陇 上 窃 入 学 舍/听 诸 生 诵 书(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年与时驰,

30、意与日去。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4)【甲】【乙】两文谈到关于学习的道理有哪些?【分析】译文:甲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乙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

31、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有人牵着王冕家的牛,来王冕家,责怪无人看管的牛践踏了他家的田地,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过后,他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王冕从此以后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偷偷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依靠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会稽的韩信听说,觉得他与众不同,将他收作学生,学成了博学多通的儒生。【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

32、判断。句意为: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致,达到。句意为:振奋精神。励,振奋。句意为:晚上回来。归,回来。句意为:王冕于是就离开了。去,离开。(2)本题考查句子停顿。作答时,一定要在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前后词语之间的语义联系来划分停顿。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后可以根据语感直接作答。这个句子的意思是: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所以停顿应为:父 命 牧 牛 陇 上/窃 入 学 舍/听 诸 生 诵 书。故选:C(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

33、”“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重点词语:驰,疾行,这里指迅速逝去。去,消失。句意: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重点词语:如此,像这样。曷,为什么。句意:儿子读书像这样入迷,为什么不由着他呢?或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4)本题考查比较阅读的能力。细读文本,然后正确翻译后可分析作答。甲文中提到有关学习的观点是学习需静心,要有远大的志向。乙文中提到的有关学习的观点是学习要专心,要珍惜时间。综合表述即可。答案:(1)达到 振奋 回来、返回 离开(2)C(3)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

34、月而消失。儿子读书像这样入迷,为什么不由着他呢?或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4)学习要静心 学习要专心 要有志向 要惜时勤学【点评】句子划分停顿:1主谓之间要停顿。2动宾(动补)之间要停顿。3发语词和句首关联词、语气词之后要停顿。4语句倒装处要停顿。5承前指示代词之后要停顿。6句中转折连词“而”前要停顿。7根据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确定朗读节奏。6(9分)阅读秋天的怀念选段,完成文后的问题。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

35、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锤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

36、?”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段的画线句。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3)请结合选段内容,分析母亲形象。(两点即可)【

37、分析】选文出自课文秋天的怀念,这篇文章通过“我”瘫痪后母亲所做的一系列小事,表现母亲对我无私的关爱与期望,在母亲伟大精神感召下,我和妹妹坚强的面对生活苦难,好好地活下去。选文主要写我瘫痪后脾气的暴躁,母亲默默地忍受着病痛以及我的怒气,小心翼翼鼓励儿子去北海看花。【解答】(1)本题考查文段内容的概括。解答此题可先概括各段内容,然后再加以合并。文章第一段主要写我双腿瘫痪后暴怒无常,第二段写母亲当时已身患重病,第三段写母亲希望我能去北海看花。将三段内容组合,简洁、连贯的表述出来即可。(2)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解答此题按题干要求先判断修辞手法,再根据句意分析人物情感。阅读句子,这是对母亲的语言描写,句

38、中“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运用了反复的修辞,可见身患重病的母亲对身有残疾儿子重树人生希望的愿望迫切。(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与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从第一段母亲对瘫痪时暴怒无常的我的表现,可以看出她对我的理解与关爱;从第二段“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但她心里想的还是如何鼓励我重树人生希望,可见母亲的无私与伟大;而“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可见她的坚强;第三段,她提议让我去看花,目的是想让我走出人生的阴影,可见她的睿智;而她说出有关“走”的敏感字眼,就赶紧打住,悄悄离开,再次表现她对我的理解与关爱。

39、根据内容分析出两题即可。答案:(1)重病缠身的母亲,面对双腿瘫痪后暴怒无常的儿子,小心翼翼鼓励儿子去北海看花。(2)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强调了母亲恳求儿子坚强起来,勇敢地活下去,寄予着母亲对儿子最纯粹的爱与期望(或表现了母亲的坚强)。(3)慈爱、包容:母亲深深理解儿子的痛苦,能够包容儿子的暴怒,想方设法宽慰儿子。细心:“我”发脾气时,母亲几次“悄悄”地躲出去和进来,“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我”看到树叶飘落时,母亲“挡在窗前”;“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坚忍、无私:母亲身患绝症,肝疼的整宿整宿睡不着觉,可是却不告诉“我”,还无微不至地照顾“我”。睿智:提议看菊花,想让“我”

40、从菊花精神得到启示,勇于面对挫折,顽强生活下去;(或:北海公园是“我”童年的乐园,母亲希望重游北海以唤起“我”美好的记忆,从生活的不幸中振作起来)热爱生活:母亲喜欢养花,鼓励自己及生病的儿子要好好儿活。【点评】人物形象分析答题方法:1、结合对人物描写。人物描写细分为: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人物描写的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2、结合人物所做的事。3、关注作者对人物的评价,褒贬应与作者一致。4、概括人物性格时一定要本着全面、客观的原则。在概括人物性格时一般用二字词语或四字词语,尽量用到三个以上,还要注意从多个角度概括。7(11分)阅读走心的猎枪,

41、完成文后的问题走心的猎枪爷爷的果园里有三间石头屋,是爷爷亲手盖的,夏天住在里面凉飕飕的,不用扇扇子也感觉舒适惬意。我和哥哥可以随便在果园里玩耍,随便摘园子里的水果,但唯独不能动爷爷石屋北墙上挂着的那支猎枪。爷爷发话了,谁要动那支猎枪一个手指头,就把谁的屁股打开花,还要把他撵出果园,永远不许再踏进果园半步。从小我就知道,猎枪除了爷爷能背在肩上,谁也不能碰,连父亲也没这个特权。爷爷说,猎枪有灵性,跟着他几十年了,只有他懂它,外人乱碰容易走火,伤到自己,伤到别人,都是灾难。我喜欢爷爷背起猎枪的样子,像个战场上的英雄。但村里人都笑话爷爷:背了一辈子枪,枪法却像瓜地里进了雨水的西瓜,时间越久越烂。这话不

42、假,爷爷枪法不准,他天天背着猎枪在果园里找兔子打,但从未打到过一只。邻居李大爷,背着猎枪出去两小时,回来枪杆子上就挑着几只野兔。在那个一年吃不上几顿肉的年代,李大爷家的孩子着实让小伙伴们羡慕,他们隔三差五就能开荤,吃到兔肉。偶尔李大爷路过我家门口,也会虚让一下:“送给你家一只兔子吧,等你爷爷打到兔子,估计得下辈子,哈哈哈”听到此话,我把冒出喉咙的哈喇子用力吞咽下去,边关大门边说:“不要,俺不吃兔肉,奶奶说吃了兔肉会长兔唇的。”李大爷家几个孩子的嘴唇没裂出豁子来,倒是免肉的香味儿飘到我家,馋得我使劲儿咬着嘴唇,嘴唇都被咬得干裂蜕皮,有时肿了,像个兔子嘴,难看死了。我央求爷爷,下次发现兔子了,一定

43、瞄准了再打,别再让兔子跑了。爷爷抽了一口烟,悠悠地说:“可能我花眼了,瞄不准了。”有一次,我跟着爷爷巡园,远远看到一位妇人在偷摘我家桃子,我刚要出声喊她住手,爷爷一把捂住我的嘴,拉着我躲到一块大石头后面,待妇人走后才将我拉出。我问爷爷,为何不呵斥偷果贼,还要躲在一旁看着她偷?爷爷说:“一位妇道人家,肯定家里困难才冒险来偷的,几个桃子值不了多少钱,咱若当场逮住她,她一定害怕,再把她吓出个病来,咱良心上过意不去。”后来,派出所要求村民上交猎枪,李大爷的猎枪被没收了,他再也不能打兔子了。过了几日,他见爷爷的猎枪没上交,便向派出所举报了爷爷。那天派出所的民警来果园里找爷爷,爷爷亲手摘下挂在北墙上的猎枪

44、递给民警,民警看了看,又还给了爷爷。原来爷爷那支猎枪是假的,根本不能装子弹,怪不得爷爷一辈子没打死过一只兔子呢。问爷爷为何背着假枪巡园,爷爷说,解放前世道乱,果园没少被贼偷,他自己做了一支假枪,故意传出枪法不准的名声,果园里贼果然少了不少。用李大爷的话说,枪法不准比枪法准更吓人。那些贼人知道了,才不会为了仨瓜俩枣提心吊胆的,害怕爷爷打兔子时误伤了自己呢。爷爷说,也有人胆子肥,他巡园子时发现有人偷果子,但他不会明喊抓贼,他每次都自言自语、声东击西地说:“娃呀,前面有只兔子,别动,我瞄准了哈。”小毛贼听到便撒丫子跑了。 我这才明白,爷爷的猎枪永远不会走火,却一直走心。(选自齐鲁晚报2018年4月1

45、7日,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A从全文看,爷爷的枪法实在不准,由始至终都未打到过一只兔子,这让嘴馋的孩子们好生失望。B文章设置悬念,爷爷为什么从不让人碰猎枪,为什么从未打到过一只兔子,到最后解开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使情节跌宕起伏。C第段“我”回应李大爷嘲笑的话,表明“我”虽然人小贪吃,但还是禁受住了兔肉的诱惑,是个懂事的孩子。D本文以小孩的视角来写,语言活泼灵动,富有生趣,充满童真童味。(2)请从描写角度赏析第段画线句。爷爷一把捂住我的嘴,拉着我躲到一块大石头后面,待妇人走后才将我拉出。(3)“爷爷”是文章的主人公,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另一个人物“李大爷”呢?(4)“走心”是用心的意思,为什么说爷爷的猎枪是一把“走心的猎枪”?【分析】管理果园的爷爷有把谁都不能碰的猎枪,即使在看到李爷爷打回了许多的兔子,我央求爷爷时他也不为所动;即使我看到有妇人摘桃告诉爷爷,爷爷也轻悄悄地不会用猎枪来吓唬别人。一直到后来被派出所没收猎枪的李爷爷举报了爷爷,派出所来查询,才发现爷爷的猎枪是假的,只为吓唬坏人,而对有需求的过路人、动物们都是心生关爱的。文章表现了爷爷对动物、对他人的关爱与宽容之心。【解答】(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分析的判断。A有误,从文章第九段内容可知,不是因为枪法不准而是因为爷爷用的是假枪,所以才打不到兔子。BCD正确。故选: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期末试卷 > 七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