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90901 上传时间:2019-10-1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7-2018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7-2018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7-2018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7-2018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5(5分)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下列各题。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1)结合全诗理解“夜阑卧听风吹雨”中“风吹雨”的作用。(2)下列对古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全诗由述志和记梦两部分组成,两者之间是因果关系。B诗中“尚”字表现了诗人强烈而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C诗的后两句都是写梦境,与前两句写实相映衬。D全诗气势豪壮,感情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6(5分)阅读蒲松龄的狼回答下列问题。狼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

2、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乃悟前狼假寐屠乃奔倚其下B以刀劈狼首意

3、将隧入以攻其后也C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学而时习之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夫君子之行(2)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7(10分)阅读课外古文掩耳盗铃,完成下列各题,掩耳盗铃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也!(选自吕氏春秋自知)【注释】范氏: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后被晋国的智氏、韩氏、魏氏等贵族联合攻灭,逃往齐国。亡:逃亡。钟:古代的打击乐器。则:但是。椎(chu) 槌子或棒子。况(kung)然:拟声词,形容钟声。遽(j):急速地。悖:违背道理,

4、错误。(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欲负而走   则钟大不可负   以椎毁之   恶人闻之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也!(3)“掩耳盗铃”的做法十分可笑,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8(5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拟态神奇的自然礼物康乐当你在森林小径散步时,可能会看到一片不起眼的枯叶,但你的脚还没有踏上去,“枯叶”却突然飞起,瞬间变成一只闪耀着墨蓝色光泽的美丽蝴蝶。它翩然飞去,很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原来是罕见的枯叶蝶。你或许还会看到一只虎甲在路上迅速跳动,细看却觉蹊跷“虎甲”竟然长着超

5、长的触角!原来这是一种螽斯的若虫,它模拟虎甲的体色、外形和跳跃行为,以防被猎食。直至完成最后一次蜕皮,它就会成为一只巨大的螽斯,前翅宽阔,脉络清晰,像一片树叶。这就是大自然里奇妙的拟态!拟态,表现为一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或周围自然界物体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很高,简直难以分辨,可以保护其中某一物种或两个物种。这种相似性可表现在外形、颜色、气味、鸣声和行为等方面。拟态非常神奇,也很常见,在动物、植物和真菌界都存在,也吸引了很多科技工作者探究其原因和机制。已有的科学研究认为,一方面,大自然的“进化接力赛”促进了不同物种之间互惠互利的协同进化,导致了拟态;另一方面,为了适应相似的选择压力而导致的平行进化

6、也会促进拟态的发生。研究者认为导致拟态的生物机制可能是这样的:第一步是与调节形态变化有。关的修饰基因发生突变;第二步是具更小表型影响的基因受到了选择,导致相似性程度增加。事实上,亲缘关系很近的动物并不都采用拟态的对策适应环境。相似的基因组为什么能产生如此大的表型变异和分化?更多物种的拟态及其机制仍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和探索。拟态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大自然的馈赠,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神奇、复杂和美丽,使自然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多样和有序。拟态的美学特征也经常让我们深感意外,同时也让我们领悟到它存在的道理,从而激发我们的好奇心。(选自大自然总第 183 期,有删改)【注】螽(zhng)斯:一种昆虫

7、。若虫:蝗虫等不完全变态的昆虫,在卵孵化之后,翅膀还没有长成期间,外形跟成虫相似,但较小,生殖器官发育不全,这个阶段的昆虫叫做若虫。(1)本文标题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2)指出文中划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结合内容分析其作用。(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研究者认为导致拟态的生物机制可能是这样的:第一步是与调节形态变化有关的修饰基因发生突变;第二步是具更小表型影响的基因受到了选择,导致相似性程度增加。(4)从全文看,拟态有什么作用?9(13分)阅读散文麦与镰的季节,完成下列各题。麦与镰的季节屈绍龙时光,以镰刀的脚步,一步一步走近。阳光的移动,河水的流逝,月亮的圆缺,燕去雁

8、归这都是时间的脚步,在收割着地面的一切。不知不觉间,夏季来了。麦子在逐日褪去身上的绿色外衣,披上淡黄色的衣衫。立夏过后,扬花的麦子,总是羞涩地将两点花瓣儿挂在额头,麦地里就多了一层淡雅的粉白。粉白不起眼,只是很温情,像乡村的少女,匆匆赶路,总是散着一绺头发,低着眉,红着脸,青春的气息,舒畅而又细腻。麦子是土地的女儿,也是养育乡村的母亲。就像乡村的女孩儿有一天也会感到受孕的幸福,以生命创造生命,在痛苦的幸福中祈福。初夏,楝子花开,是麦子逐渐成熟的标志。羽状的复叶是苦的,粗糙的树皮是苦的,椭圆的果实是苦的,深埋的根须也是苦的,苦心的苦楝树,淡紫色的小花朵浓郁的开满整个灌浆时节,一种独特的苦香四处弥

9、漫。麦子的成熟,是和石榴花开相应和的,饱满的麦粒,堆满我们的院落,火红的花朵,摇曳在我们的每一段岁月。岁月,让人的感情发生着变化,就像葡萄在时间的催化下变成美酒一样,浓郁芳香醉人。我曾在柔和的春夜漫步田间,微朦的月光下,小麦,在风中摇曳,显示出努力生长的模样,土地是软绵绵的,踏上去有一种舒服的感觉,新翻的泥土散发着一种特有的气息,与小麦散发的清香味糅合在一起,有一种给人向上的力量的感觉。月光如水,静静地泻在田野作物的叶面之上,像洁白的乳汁。作物在春的时节,努力地拔节生长,似乎能听到生长的声音,一种向上的音响。麦子是温柔的女子,在召唤阳刚的镰刀。初夏时节,麦子成了待阁的少女。我手握镰刀,弯倒低头

10、,向麦子致敬。或许是她们太矮小,不,是她们太牵挂母亲。我只好蹲下,与她们近距离接触。我再一次对她们感念,我单膝跪下,进一步向她们致敬。一分神,手指被锋利的镰刀轻轻划破,殷红的血液,在光洁的镰刀上留下斑斑痕迹。不知是麦子柔弱,还是土壤疏松,镰刀时而割断麦子,时而又将麦子连根拔起,麦芒刺伤我的手指和手背,隐隐作痛。远方的养牛院子里,牛的尾巴在不停地摇摆,驱赶着身边的蚊蝇,姿态很甜美,旋律也很优雅。或许,牛儿们知道麦子成熟,收割后,被轧扁的麦秸是它们最好的食粮,麦田就是它们天然的谷场和食料厂。有些植物追求肥沃,有些植物则追求空间,而麦子,是既追求肥沃,又追求空间的农作物。当冬日万物沉睡时,麦子则在广

11、袤的土地之上苏醒,绿色在田野间镶上了边框,她们是那么纤细,是那么弱小,是那么新绿。此刻面对金色麦田,她们过往的绿色身影,在我们的眼前不停地晃动。绿色,是最感人,最有情的。她们不像红色那样热,不像蓝色那样冷,她们柔和美好,给人安慰,使人安静,叫人思索。手指的鲜血,给她们配上热烈的色彩,使她们显得更加美好柔和,给人安慰,给人安静,让人增添无限的思索(选自2017年第5期散文选刊有删节)(1)根据文章内容,将表格补充完整。扬花的麦子春夜小麦收割麦子赞美麦子温情饱满牵挂母亲(2)文中划线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立夏过后,扬花的麦子,总是羞涩地将两点花瓣儿挂在穗头。(3)第段写麦子成熟季节时,还写到

12、了楝子花开和石榴花开,有何作用?(4)请你谈谈对篇末“手指的鲜血,给她们配上热烈的色彩,使她们显得更加美好柔和,给人安慰,给人安静,让人增添无限的思索”一句的理解。第三部分(40分)10(40分)请以“难以忘记你的美”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和人名;书写工整,字迹清楚。2017-2018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20分)1(6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这条河,没有浩浩荡荡的气势,也没有开阔的远景可以让人游目骋怀,它披着暗绿色的外

13、衣,凭着它柔和的曲线,妩媚的(z)态,在慢节奏的小城市里懒懒地伸展着,缠绕着那围它而立的一排排阁楼。那阁楼里藏着我童年的甜密,寄着我少年的(chng)憬。我常常在楼梯的窗口临河跳望,和(x)的微风吹过,轻灵的飞鸟掠过,我的梦幻在(y)然自得中飘过(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z)姿态   (chng)憧憬   和(x)煦(y)怡然自得(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你找出来并改正。跳改成眺密改成蜜。【分析】本题考查汉字字形和字音的把握,注意平时的积累。【解答】(1)“z态”应为“姿态”;“chng憬”应为“憧憬”;“和x”应为“和煦”;“y然自得”应为“怡然自得”;(2)“跳望

14、”应为“眺望”;“甜密”应为“甜蜜”。答案:(1)姿 憧 煦 怡(2)跳眺 密蜜【点评】做本题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分。2(10分)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

15、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峨眉山月歌)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遥怜故园菊

16、,应傍战场开。                             (李白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7、  (李商隐夜雨寄北)【分析】本题考查诗文背诵默写,还考察诗文的题目、作者,解答时要回顾所学,力求不出现错别字。【解答】答案:潮平两岸阔(重点字:潮)不知何处吹芦管(重点字:芦)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月歌(重点字:渝)晴空一鹤排云上(重点字:鹤)落花时节又逢君遥怜故园菊非宁静无以致远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重点字:隐)【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古诗文名句默写能力。学生答题时要正确理解句意,边诵边写,规范书写,认真检查,力求不出错别字。3(4分)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

18、,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粤自盘古,生于太荒,    首出御世,肇开混茫。(1)这段文字选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五猖会,其中父亲要求我“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2)在这本文集中,鲁迅记录了自己生命中出现的一些人物,如纯朴善良,但某些方面又颇为愚昧的长妈妈;令人

19、尊敬的私塾先生寿镜吾。【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文学常识中对作家作品的识记,解答这种题要注意做到在熟悉的基础上准确无误。本道题考查学生对鲁迅作品五猖会经典情节的掌握情况与分析能力,注意结合阅读积累作答【解答】(1)本题是对学生文学常识掌握的考查,准确判断文章出处和作者。该段出自鲁迅作品五猖会,描述的是“我兴高采烈的准备去看迎神赛会,父亲却要我背诵鉴略”这一情景。父亲要求“我”背书,“我”失望、郁闷之极,最后终于背书成功,得以去看五猖会。(2)本题考查朝花夕拾里出现的重点人物识记。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散文集,选择朝花夕拾是文章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等等。答案为:(1)五猖会鉴略(

20、2)长妈妈   寿镜吾【点评】本题是对学生文学常识掌握的考查。看名著要记住作者,里面的特色人物及其性格特征,以及其精华,所蕴含的深刻哲理或所刻画影射出的社会现象,给我们的启示等。三、标题4(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都难免没有缺点。B我校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开展多项综合实践活动,学生非常受欢迎。C据有关专家分析,今年出现的旱情是建国以来罕见的。D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我们要发扬和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努力实现中国梦。【分析】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

21、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解答】A否定词误用,去掉“没”;B搭配不当,改为“非常受学生欢迎”;C正确;D语序不当,改为“继承和发扬”。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病句的辨析,注意把握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平时在语言表达中,要注意病句的发生。四、标题5(5分)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下列各题。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1)结合全诗理解“夜阑卧听风吹雨”中“风吹雨”的作用。(2)下列对古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A全诗由述志和记梦两部分组成,两者之间是因果关系。B诗中“尚”字表现了诗人强烈而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22、。C诗的后两句都是写梦境,与前两句写实相映衬。D全诗气势豪壮,感情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分析】这首诗情感激昂,精神饱满。作者晚年境遇困顿,身体衰弱,但并没有哀伤自己,而是想着从军奔赴边疆,跨战马,抗击敌人进犯。表达了诗人的爱国热情希望用实际行动来报效国家,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解答】(1)本题考查赏析重点词语的能力。“夜阑卧听风吹雨”写时间、环境和现实生活中的诗人形象。“风吹雨”既是现实生活,又象征南宋王朝的命运。诗人从“风吹雨”联想到南宋王朝摇摇欲坠的处境,把现实与梦境自然地联想起来,使“铁马冰河”的梦境和“戍轮台”的平生壮志融为一体,抒发爱国之情。(2)本题考查古诗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

23、,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这首诗情感激昂,精神饱满。作者晚年境遇困顿,身体衰弱,但并没有哀伤自己,而是想着从军奔赴边疆,跨战马,抗击敌人进犯。表达了诗人的爱国热情希望用实际行动来报效国家,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A:正确;B:正确;C:“夜阑卧听风吹雨”是写实,故该项错误;D:正确。故选:C答案:(1)“风吹雨”照应了诗题;“风吹雨”既是自然想象,又象征南宋风雨飘摇的命运;风雨声与战场上的马蹄声很相似,引出了下一句“铁马冰河入梦来”;诗人用“风吹雨”把现实和梦境自然联系起来,以抒发爱国之情。(2)C译文: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

24、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点评】这是一篇古诗词鉴赏阅读,本题考查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和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一般难度较大。鉴赏古诗词,一般从作者的人生背景、从当时的社会环境、从诗词所表达的意境、别人的评价、翻看诗词的注释等几方面鉴赏。6(5分)阅读蒲松龄的狼回答下列问题。狼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

25、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DA乃悟前狼假寐屠乃奔倚其下B以刀劈狼首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C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学而时习之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夫君子之行(2)在与狼的较

26、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参考译文:      一个屠户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卖完了,只有剩下的骨头,半路上,有两只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      屠户害怕了,就把骨头扔给它们。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了下来,另一只狼仍然跟着。屠户又朝狼扔骨头,后得到骨头的那只虽然停了下来,但先前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赶到了。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仍然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屠户非常窘迫,害怕前面后面受到狼的攻击。他往旁边看见野地里有个麦场,麦场的主人把柴禾堆积在麦场当中,覆盖成小山似的。

27、屠户就跑过去,背靠在柴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着刀。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对着屠户。       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另外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屠户面前。过了很久,它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十分悠闲。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砍狼的头,又几刀砍死了狼。屠户正想走开,转身看看柴草堆后面,发现一只狼正在柴草堆中打洞,打算钻洞进去,以便从背后攻击屠户。狼的身体已经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断它的大腿,也杀死了它。屠户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骗对手。      狼也是狡猾了,但是一会儿两只狼都死了,禽兽的骗人手段有多少

28、呢?只是不过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虚词“乃”“以”“而”“之”的用法。A副词,才/副词,于是,就。B介词,用/连词,表目的,来;C连词,表转折,但是/连词,表示递进;D结构助词,的。故选:D。(2)本题考查概括人物心理特点及行为的能力,注意从文中找出反应人物心理及行为的词语,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来。相关的信息有:“屠惧,投以骨”、“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概括成答案就是:开始屠户很害怕,存有侥幸心理,给狼扔了两块骨头但未能阻止狼的追赶;后来屠户镇定下来

29、,丢掉幻想准备抵抗,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拿起屠刀;最后屠户坚定决心,勇敢斗争,跳起来,连砍几刀杀死了一只狼,又砍断了另一只狼的大腿并杀死了它。答案:(1)D(2)开始屠户很害怕,存有侥幸心理,给狼扔了两块骨头但未能阻止狼的追赶;后来屠户镇定下来,丢掉幻想准备抵抗,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拿起屠刀;最后屠户坚定决心,勇敢斗争,跳起来,连砍几刀杀死了一只狼,又砍断了另一只狼的大腿并杀死了它。【点评】故:温故而知新(旧有的,原来的)两狼之并驱如故(旧有的,原来的)桓侯故使人问之(特意)公问其故(原因,缘故)故余虽愚(所以,因此)7(10分)阅读课外古文掩耳盗铃,完成下列各题,掩耳盗铃  

30、;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也!(选自吕氏春秋自知)【注释】范氏: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后被晋国的智氏、韩氏、魏氏等贵族联合攻灭,逃往齐国。亡:逃亡。钟:古代的打击乐器。则:但是。椎(chu) 槌子或棒子。况(kung)然:拟声词,形容钟声。遽(j):急速地。悖:违背道理,错误。(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欲负而走跑则钟大不可负背以椎毁之用恶人闻之害怕(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也!(3)“掩耳盗铃”的做

31、法十分可笑,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分析】译文:范氏逃亡的时候,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谁知,刚砸了一下,那口钟就“咣”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继续敲。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声音,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别人也听不到了,这就太荒谬了。【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句意为:想要背着跑。走,跑。句意为:钟很大,背不动。负,背。句意为:用锤子砸碎。以,用。句意为: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

32、。恶,害怕。(2)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重点词语:恐,害怕。其,他的。句意: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重点词语:恶,割据。悖,荒谬。句意: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声音,这是可以理解的;害怕自己听到钟声,那就太荒谬了!(3)本题考查分析主旨。作答时,需细读文本,正确理解文意,然后可具体分析。文中的这个人因为怕人听到,就

33、掩住自己的耳朵,结果当然是被人发现。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对存在的问题采取回避的态度,最终一定会自食恶果。答案;(1)跑背 用 害怕(2)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声音,这是可以理解的;害怕自己听到钟声,那就太荒谬了!(3)如果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正视、不研究,采取闭目塞听的态度的话,最终便会自食苦果。【点评】见路转溪头忽见(通“现”出现)胡不见我于王?(引见)于是见公输盘(召见,接见)曹刿请见(召见,接见)子墨子见王(拜见)见往事耳(知道)贵人过而见之(看见)8(5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拟态神奇的自然礼物康乐当你在森林小径散步时,可能

34、会看到一片不起眼的枯叶,但你的脚还没有踏上去,“枯叶”却突然飞起,瞬间变成一只闪耀着墨蓝色光泽的美丽蝴蝶。它翩然飞去,很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原来是罕见的枯叶蝶。你或许还会看到一只虎甲在路上迅速跳动,细看却觉蹊跷“虎甲”竟然长着超长的触角!原来这是一种螽斯的若虫,它模拟虎甲的体色、外形和跳跃行为,以防被猎食。直至完成最后一次蜕皮,它就会成为一只巨大的螽斯,前翅宽阔,脉络清晰,像一片树叶。这就是大自然里奇妙的拟态!拟态,表现为一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或周围自然界物体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很高,简直难以分辨,可以保护其中某一物种或两个物种。这种相似性可表现在外形、颜色、气味、鸣声和行为等方面。拟态非常神奇,

35、也很常见,在动物、植物和真菌界都存在,也吸引了很多科技工作者探究其原因和机制。已有的科学研究认为,一方面,大自然的“进化接力赛”促进了不同物种之间互惠互利的协同进化,导致了拟态;另一方面,为了适应相似的选择压力而导致的平行进化也会促进拟态的发生。研究者认为导致拟态的生物机制可能是这样的:第一步是与调节形态变化有。关的修饰基因发生突变;第二步是具更小表型影响的基因受到了选择,导致相似性程度增加。事实上,亲缘关系很近的动物并不都采用拟态的对策适应环境。相似的基因组为什么能产生如此大的表型变异和分化?更多物种的拟态及其机制仍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和探索。拟态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大自然的馈赠,让我

36、们的世界更加神奇、复杂和美丽,使自然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多样和有序。拟态的美学特征也经常让我们深感意外,同时也让我们领悟到它存在的道理,从而激发我们的好奇心。(选自大自然总第 183 期,有删改)【注】螽(zhng)斯:一种昆虫。若虫:蝗虫等不完全变态的昆虫,在卵孵化之后,翅膀还没有长成期间,外形跟成虫相似,但较小,生殖器官发育不全,这个阶段的昆虫叫做若虫。(1)本文标题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2)指出文中划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结合内容分析其作用。(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研究者认为导致拟态的生物机制可能是这样的:第一步是与调节形态变化有关的修饰基因发生突变;第二步是

37、具更小表型影响的基因受到了选择,导致相似性程度增加。(4)从全文看,拟态有什么作用?【分析】这是一篇说明文。根据说明文的特点,把握说明对象,熟知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常用的说明方法的定义及其作用;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掌握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把握说明文总分总、总分、分总的结构方式的同时,仔细认真地阅读文章,结合掌握的说明文知识,就一定会得出答案。【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题目及其作用的能力。一般情况下,说明文的题目有点明说明对象,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本文的题目就点明了说明对象:拟态。“神奇“二字点明说明对象的特征,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2)本

38、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能力。由第一段的内容可知,第一段举了枯叶蝶的例子,这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地说明了拟态现象。(3)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及其特点的能力。为了说明的更加准确,说明文中常用一些表示修饰和限制的词语。这句话中的“可能“表示不确定,说明这只是一种猜测,如果去掉,就成了肯定的语气,与事实不符。(4)本题考查的是分析概括说明文的主要内容的能力。拟态的作用可由第段中“可以保护其中某一物种或两个物种”以及第段中“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神奇从而激发我们的好奇心”等语句概括出拟态的作用。答案:(1)3分)点明说明对象拟态;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神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3分)举例子。通过举枯叶

39、蝶伪装自己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说明了拟态现象及其特点。(3)(3分)不能删去。“可能”表示不确定性,说明拟态的如下生理机制只是研究者的一种猜测,如果删去,就太绝对,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4)(3分)可以保护其中某一物种或两个物种;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神奇、复杂和美丽,使自然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多样和有序;拟态的美学特征让我们领悟到它存在的道理,从而激发我们的好奇心。 (三点,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说明文的能力。说明文常考的主要题型有:找出说明对象、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对文章主要的概括能力考查、相关知识的拓展应用能力等。通过平时学习说明文的有关知识积累,并能

40、训练其灵活运用,只要长期坚持下去,阅读说明文的能力一定会提高。9(13分)阅读散文麦与镰的季节,完成下列各题。麦与镰的季节屈绍龙时光,以镰刀的脚步,一步一步走近。阳光的移动,河水的流逝,月亮的圆缺,燕去雁归这都是时间的脚步,在收割着地面的一切。不知不觉间,夏季来了。麦子在逐日褪去身上的绿色外衣,披上淡黄色的衣衫。立夏过后,扬花的麦子,总是羞涩地将两点花瓣儿挂在额头,麦地里就多了一层淡雅的粉白。粉白不起眼,只是很温情,像乡村的少女,匆匆赶路,总是散着一绺头发,低着眉,红着脸,青春的气息,舒畅而又细腻。麦子是土地的女儿,也是养育乡村的母亲。就像乡村的女孩儿有一天也会感到受孕的幸福,以生命创造生命,

41、在痛苦的幸福中祈福。初夏,楝子花开,是麦子逐渐成熟的标志。羽状的复叶是苦的,粗糙的树皮是苦的,椭圆的果实是苦的,深埋的根须也是苦的,苦心的苦楝树,淡紫色的小花朵浓郁的开满整个灌浆时节,一种独特的苦香四处弥漫。麦子的成熟,是和石榴花开相应和的,饱满的麦粒,堆满我们的院落,火红的花朵,摇曳在我们的每一段岁月。岁月,让人的感情发生着变化,就像葡萄在时间的催化下变成美酒一样,浓郁芳香醉人。我曾在柔和的春夜漫步田间,微朦的月光下,小麦,在风中摇曳,显示出努力生长的模样,土地是软绵绵的,踏上去有一种舒服的感觉,新翻的泥土散发着一种特有的气息,与小麦散发的清香味糅合在一起,有一种给人向上的力量的感觉。月光如

42、水,静静地泻在田野作物的叶面之上,像洁白的乳汁。作物在春的时节,努力地拔节生长,似乎能听到生长的声音,一种向上的音响。麦子是温柔的女子,在召唤阳刚的镰刀。初夏时节,麦子成了待阁的少女。我手握镰刀,弯倒低头,向麦子致敬。或许是她们太矮小,不,是她们太牵挂母亲。我只好蹲下,与她们近距离接触。我再一次对她们感念,我单膝跪下,进一步向她们致敬。一分神,手指被锋利的镰刀轻轻划破,殷红的血液,在光洁的镰刀上留下斑斑痕迹。不知是麦子柔弱,还是土壤疏松,镰刀时而割断麦子,时而又将麦子连根拔起,麦芒刺伤我的手指和手背,隐隐作痛。远方的养牛院子里,牛的尾巴在不停地摇摆,驱赶着身边的蚊蝇,姿态很甜美,旋律也很优雅。

43、或许,牛儿们知道麦子成熟,收割后,被轧扁的麦秸是它们最好的食粮,麦田就是它们天然的谷场和食料厂。有些植物追求肥沃,有些植物则追求空间,而麦子,是既追求肥沃,又追求空间的农作物。当冬日万物沉睡时,麦子则在广袤的土地之上苏醒,绿色在田野间镶上了边框,她们是那么纤细,是那么弱小,是那么新绿。此刻面对金色麦田,她们过往的绿色身影,在我们的眼前不停地晃动。绿色,是最感人,最有情的。她们不像红色那样热,不像蓝色那样冷,她们柔和美好,给人安慰,使人安静,叫人思索。手指的鲜血,给她们配上热烈的色彩,使她们显得更加美好柔和,给人安慰,给人安静,让人增添无限的思索(选自2017年第5期散文选刊有删节)(1)根据文

44、章内容,将表格补充完整。扬花的麦子春夜小麦收割麦子赞美麦子温情饱满牵挂母亲(2)文中划线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立夏过后,扬花的麦子,总是羞涩地将两点花瓣儿挂在穗头。(3)第段写麦子成熟季节时,还写到了楝子花开和石榴花开,有何作用?(4)请你谈谈对篇末“手指的鲜血,给她们配上热烈的色彩,使她们显得更加美好柔和,给人安慰,给人安静,让人增添无限的思索”一句的理解。【分析】这是一篇散文,作者以小麦的生长时间为序,以饱含情感的笔触描写了小麦扬花时的温情、成长时的饱满、收割时的牵挂,以及赞美麦子的柔和美好的品格。作者笔下的小麦的成长到收割的过程,就如一位少女逐渐长成的过程;看小麦的成长就如陪伴一位少女的成长一般;读此文,既像是阅读小麦的成长,又像是品味少女的成长,总是充满着温情与欣喜。特别是收割的过程,更是体现出作者对粮食与土地的深深感念和敬畏之情。【解答】(1)本题考查对散文内容的信息筛选。就表格中所给出的信息来看,本题是对小麦生长过程中阶段与相关特点的筛选,答题时注意找到相应的答题区,这样就能较为方便找出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期末试卷 > 七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