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90898 上传时间:2019-10-1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6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7-2018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7-2018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17-2018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17-2018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7-2018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第一部分(25分)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小桥,流水,人家,流溢在水墨江南,水性的流淌中,滋润了多少文人ho   客的心胸。乘一叶pin   舟撑一枝篙,穿行在青山绿水中,默然阅读千年的历史,一涨清水所承zi   的,是似水流年的痕迹和cng   桑。古老苏州,从深深亭院中飞翔而出,一鸣惊人的划过传统的清风荷塘,融入世界的科技革命的潮流。(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ho   客      pin  

2、 舟       承zi   cng   桑(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改为   改为   2(10分)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或篇名。晴空一鹤排云上,   。(   秋词)   ,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   ,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   ,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   )曾子曰:“

3、   :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3(7分)名著阅读。(1)阅读西游记选段,按要求答题。行者果举扇,径至火边,尽力一扇,那山上火光烘烘腾起,再一扇,更着百倍,又一扇,那火足有千丈之高,渐渐烧着身体   A   道:“似这般火盛,无路通西,怎生是好?”   B   道:“只拣无火处走便罢。”   C   道:“哪方无火?”   B   道:“东方南方北方俱无火。”又问:“哪方有经?”道:“西方有经。”   C   道:“我只欲往有经处去哩

4、!”   A   道:“有经处有火,无火处无经,诚是进退两难!”选段中“行者果举扇”,请简单介绍一下行者是用什么方法得到这把假扇的?根据选段中人物的语言及心理,请依次写出A,B,C所指人物。A         B          C   。(2)下面有关西游记朝花夕拾的内容表述,有错误的是哪一项?   A二十四孝图中,作者回忆自己儿时就不喜欢的两个故事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B父亲的病中,在父亲临终前,衍太太教我大声叫“父亲”,我为此很感激她。C孙悟空的第一

5、个师傅是菩提祖师,他敲打孙悟空后脑三下,悟空领悟到祖师的意思,半夜三更从后门进入,向菩提祖师学艺。D五猖会中的父亲是一个封建专制、不了解儿童心理的家长。三、标题4(2分)班级开展“有朋自远方来”的语文活动,下列小组活动不移合主题的是哪一项?()A第一组同学和同学分享两篇文章:朱光潜的谈交友和培根的论友谊B第二组同学讲述了两个故事:伯牙绝弦和割席断交C第三组同学展示了一组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遥怜故乡菊,应傍战场开”等D第四组同学向其他同学进行了自我介绍,讲述自己的一些趣事,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二部分(45分)5(7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各题。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6、宋陆游其一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其二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1)请描绘出“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所展现的画面。(2)诗中“僵”与“孤”,写出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处境?在诗中有什么作用?(3)诗歌表达情感的方式很多,有的诗歌直抒胸臆,而有的诗歌则相对含蓄些,或借助于景物描写,或借助于想象间接地表达情感。下列诗句中,作者抒发情感的方式完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哪一项?   A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B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C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D孤

7、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6(4分)阅读诸葛亮的诫子书,完成下列各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对下面句子朗读停顿的划分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A夫/君子/之行B静/以修身,俭/以养德C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2)本文是诸葛亮临终前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请简要说说文中表达了作者对儿子怎样的殷切

8、期望?7(8分)阅读下面一则文言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卓茂尝出门,有人认其马。茂问之曰:“子亡马几何时矣?”时曰:“月余日矣。”茂有马数年,心知非是,解以与之,而自挽车去。将去,顾而谓曰:“若非令马,幸至丞相府归我。”他日,马主别得亡马,乃诣丞相府归马。【注】卓茂:人名。公:对人的尊称。(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或意义相同的是哪一项?   A子亡马几何时矣?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杞人忧天)B将去,顾而谓曰                     &nb

9、sp;     顾野有麦场(狼)C若非公马,幸至丞相府归我          求闻若此,不若无闻也(穿井得一人)      D茂问之曰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狼)(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茂有马数年,心知非是,解以与之。若非公马,幸至

10、丞相府归我。(3)这件事表现了卓茂的什么品质?8(10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列各题。细菌和病毒细菌和病毒都是可以致病的微生物,但它们的特征区别很大。细菌虽然小,要在光学显微镜下才能看得见,但它除了拥有生命的基本单位核酸之外,还有一大套赖以生存的配套设施。包括作为居住“公馆”的细胞壁,储存营养物质的“仓库”,以及进行新陈代谢的“化工车间”。依靠这些,细菌能够摄取外界的物质并加工成需要的能量。而病毒就更小了,也可怜得多,且不奢谈“库房”和“车间”,就连作为保护外壳的“茅草房”也没有。实际上它只有一个分子大小,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得见。整个家当也只是一条表示生命的核酸而已。如果拿人来做比喻,细菌

11、最起码也有条裤子,有只讨饭碗,有根打狗棒。所以细菌虽然必须在人体内部的良好环境中才能繁殖,但处在恶劣环境中仍能生存较长的一段时间。而病毒则像个刚出生的婴儿,除了它的生命和一张吃奶的嘴外便一无所有,毫无独立生存的能力。因而病毒只能寄生在人或动物的细胞内部,靠“窃取细胞里的现成营养才能生存。一旦被排出体外,病毒就活不了几小时。大部分抗生素对细菌起作用,是因为抗生素可以抑制细胞繁殖,干扰它们形成新的遗传结构或者细胞壁。而正因为病毒只能寄生在别人的细胞内,自己不能完成这些生化反应,所以杭生素对病毒全无作用。病毒的生存能力既然这么弱,为什么还会那样猖撅呢?例如埃博拉的感染力极强,病死率可达80%实际上大

12、多数病毒远没有那么可怕,有的也不会使人得病。冠状病毒本来致病的能力并不强,问题在于“变种”上。变异的病毒和原来的不同了,它可能是无害的,但也可能变成“杀伤力”更大的病毒。然而我们不必担心它会因反复异而使杀伤力次第增大。因为就杀伤力而言,变异就像赌博,总是有输有赢,不断地赢下去的几率是微乎其微的。至少有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的记录。如果有过,可能现在就没有我们的存在了。必须指出的是杀伤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病毒一方,更重要的是人群的免疫力。变种冠状病毒之所以为患甚大,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人类还没有接触过这样变种后的新病毒。当人群有足够多的人产生了抗体之后,这种病毒对人类的威胁也就小得多了。(1)文章从哪几

13、方面把细菌和病毒作比较?请分条概括回答。(2)文中“大部分抗生素对细菌起作用”一句中,“大部分”能否删除?为什么?(3)画线句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9(16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列各题。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丁立梅没事的时候,我喜欢伏在三楼的阳台上,往下看。那儿,几间平房,坐西朝东,原先是某家单位做仓库用的。房很旧了,屋顶有几处破败得很,像一件破棉袄,露出里面的絮。“絮”是褐色的木片子,下雨的天,我总担心它会不会漏雨。房前,码着一堆的砖,不知做什么用的。砖堆上,很少有空落落的时候,上面或晒着鞋,或晾着衣物什么的。最常见的,是两双绒施鞋,一双篮,一双红,它们相偎在砖堆上,孵大阳。

14、像夫与妇。也真的是一对夫妇住着,男的是一家公司的门卫,女的是街道清洁工。他们早出晚归,从未与我照过面,但我听见过他们的说话声,在夜晚,喁喁的,像虫鸣。我从夜晚的阳台上望下去,望见屋子里的灯光,和在灯光里走动的两个人影。世界美好得让人心里长出水草来。某天,我突然发现砖堆上空着,不见了蓝的拖鞋红的拖鞋,砖堆一下子变得异常冷清与寂寥。他们外出了?还是生病了?我有些心神不宁。重“见”他们,是在几天后的午后。我在阳台上晾衣裳,随意往楼下看了看,看到砖堆上,赫然躺着一蓝一红两双绒花鞋,在太阳下,相偎着,仿佛它们从来不曾离开过。那一刻,我的心里腾出欢喜来:感谢天!他们还都好好地在着。卖杂粮饼的女人,每到黄昏

15、时,会把摊子摆到我们学校门口。两块钱的杂粮饼,现在涨到三块钱了,味道很好,有时我也会去买上一个。时间久了,我们相熟了。遇到时,会微笑、点头,算作招呼。偶尔,也有简短的对话,她知道我是老师,会问一句,老师,下课了?我答应一声,问她,冷吗?她笑着回我,不冷。我们的交往,也仅仅限于此。淡淡的,像路边随便相遇到的一段寻常。我出去开笔会,一走半个多月。回来后,正常上班,下班,没觉得有什么不同。女人的摊子,还摆在学校门口,上面撑起一个大雨篷,档风的。学生们还未放学,女人便闲着,双手插在红围裙兜里,在看街景。当看到我时,女人的眼里跳出惊喜来,女人说,老师,好长时间没看到你了。当下愣住,一个人的存在,到底对谁

16、很重要?这世上,总有一些人记得你,就像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凡来尘往,莫不如此。(有改动)(1)文章写了哪两个生活场景?请简要概括。(2)批注是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即对文章精彩的词、句作出自己的点评或分析,请结合全句内容,为下列加点字词分别撰写批注。最常见的,是两双绒拖鞋,一双蓝,一双红,它们相偎在砖堆上,孵太阳。像夫与妇。当看到我时,女人的眼里跳出惊喜来,女人说,老师,好长时间没看到你了。(3)文章结尾一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4)联系全文内容,谈谈你对本文标题“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的理解。第三部分(60分)10(60分)作文。从依稀记事到青葱岁月,有许多留存于生命印记中的“那一刻”,令我们久

17、久回味:那一刻,也许是在摆脱了烦恼的困扰之后,也许是在收获意外的惊喜之后,也许是在顿悟亲情之后,也许是在震撼于自然的伟力之后请以“那一刻,我的世界”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2017-2018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第一部分(25分)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小桥,流水,人家,流溢在水墨江南,水性的流淌中,滋润了多少文人ho豪客的心胸。乘一叶pin扁舟撑一枝篙,穿行在青山绿水中,默然阅读千年的历史,一涨清水所承zi载的

18、,是似水流年的痕迹和cng沧桑。古老苏州,从深深亭院中飞翔而出,一鸣惊人的划过传统的清风荷塘,融入世界的科技革命的潮流。(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ho豪客      pin扁舟       承zi载cng沧桑(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默改为蓦;亭改为庭【分析】本题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和易错字的把握,答题的关键是正确拼读拼音,然后根据自己平时的积累写出正确的词语。【解答】(1)“ho 客”应为“豪客”;“pin 舟”应为“扁舟”;“承zi”应为“承载”;“cng 桑”应为“沧桑”。(2)“默然”应为“蓦然”;“亭院”

19、应为“庭院”,答案:(1)豪;扁;载;沧(2)默蓦;亭庭【点评】对于学生易出现错误的词语,应对其进行对比纠正错误,这样能更好的熟记汉字。2(10分)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或篇名。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君问归其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20、【分析】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内容,以及平时的积累与巩固。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解答】答案: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易错字:霄)君问归其未有期归雁洛阳边(易错字:雁)河流大野犹嫌束(易错字:犹)我寄愁心与明月正是江南好风景    江南逢李龟年吾日三省吾身(易错字:省)思而不学则殆(易错字:殆)【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4、留心特别词

21、句,规避识记误区。3(7分)名著阅读。(1)阅读西游记选段,按要求答题。行者果举扇,径至火边,尽力一扇,那山上火光烘烘腾起,再一扇,更着百倍,又一扇,那火足有千丈之高,渐渐烧着身体   A   道:“似这般火盛,无路通西,怎生是好?”   B   道:“只拣无火处走便罢。”   C   道:“哪方无火?”   B   道:“东方南方北方俱无火。”又问:“哪方有经?”道:“西方有经。”   C   道:“我只欲往有经处去哩!”   A   道:“有经处有火,无火处无经,诚是进退

22、两难!”选段中“行者果举扇”,请简单介绍一下行者是用什么方法得到这把假扇的?根据选段中人物的语言及心理,请依次写出A,B,C所指人物。A沙僧       B八戒        C三藏。(2)下面有关西游记朝花夕拾的内容表述,有错误的是哪一项?BA二十四孝图中,作者回忆自己儿时就不喜欢的两个故事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B父亲的病中,在父亲临终前,衍太太教我大声叫“父亲”,我为此很感激她。C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菩提祖师,他敲打孙悟空后脑三下,悟空领悟到祖师的意思,半夜三更从后门进入,向菩提祖师学艺。D五猖会中的父亲是一个封

23、建专制、不了解儿童心理的家长。【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时,要求学生对名著的精彩片段要有真正的阅读体验与感悟,对作品主要情节,精彩片段要反复阅读。记准具体名著的名称、作者、重点人物的名称、主要的故事情节等基本内容,并力求对作者、人物、情节等有更深入地了解,如清楚作者的朝代或国别、人物的思想性格特点及情节中最细致的东西。【解答】(1)本道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名著重要情节和名著人物的掌握程度。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同时要对名著的精彩内容以及人物形象细细品味。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火焰山是必经之路,火焰山火大且不是一般的火,唯独芭蕉扇可以扇灭。芭蕉扇是铁扇公主的宝物。孙悟空

24、第一次向铁扇公主借扇,铁扇公主一扇子扇飞孙悟空,后来行者有灵吉菩萨所赠的定风丹,孙悟空变成小虫进入铁扇公主的肚子折腾,行者变成飞虫随茶水进入罗刹女肚子里闹腾,迫使罗刹女因疼痛难忍而交出假扇。通过阅读可知文中的A、B、C所指的人物分别是:沙僧、八戒、唐三藏。(2)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时,要求学生对名著的精彩片段要有真正的阅读体验与感悟,对作品主要情节,精彩片段要反复阅读。鲁迅在父亲的病中,在父亲临终前,衍太太教我大声叫“父亲”,鲁迅当时非常难过并没看出他对衍太太的感激之情。答案:(1)铁扇公主给了一把假扇孙悟空用计变作小虫钻到罗刹女肚子里,罗刹女疼痛难忍,只得借扇。沙僧、八戒、

25、三藏。(2)B【点评】在阅读名著时,需要注意:一是要扣住故事情节,对人物具体生动的描写进行客观的分析;二是通过对作品语言的把握和体味,理解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的感情倾向。西游记中的经典情节,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三调芭蕉扇等要熟记。三、标题4(2分)班级开展“有朋自远方来”的语文活动,下列小组活动不移合主题的是哪一项?()A第一组同学和同学分享两篇文章:朱光潜的谈交友和培根的论友谊B第二组同学讲述了两个故事:伯牙绝弦和割席断交C第三组同学展示了一组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遥怜故乡菊,应傍战场开”等D第四组同学向其他同学进行了自我介绍,讲述自己的一些趣事,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

26、的印象【分析】此题考查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解答此题,要通读全句段,理解大意,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辨析作答。【解答】A符合主题;B符合主题;C符合主题;D主题中主要是讲“远方”来的朋友,不符合主题。故选:D。【点评】此题可结合选项中的故事内容理解,结合主题辨析。第二部分(45分)5(7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各题。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宋陆游其一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其二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1)请描绘出“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所展现的画面。(2)诗中“僵”与“孤”,写出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处境?在诗中有

27、什么作用?(3)诗歌表达情感的方式很多,有的诗歌直抒胸臆,而有的诗歌则相对含蓄些,或借助于景物描写,或借助于想象间接地表达情感。下列诗句中,作者抒发情感的方式完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哪一项?BA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B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C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D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分析】这首诗情感激昂,精神饱满。作者晚年境遇困顿,身体衰弱,但并没有哀伤自己,而是想着从军奔赴边疆,跨战马,抗击敌人进犯。表达了诗人的爱国热情希望用实际行动来报效国家,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解答】(1)本题考查对诗中画

28、面的理解掌握。不要求统一答案,言之成理即可。作答本题时,需正确理解诗意,然后结合合理的想象,用生动的语言再现诗中画面即可。(2)本题考查对诗歌中重点字词的理解。 诗的前两句直接写出了诗人自己的情思。“僵卧”道出了诗人的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一“僵”一“孤”,凄凉之极,为什么还“不自哀”呢?因为诗人的爱国热忱达到了忘我的程度,已经不把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居住环境放在心上,而是“尚思为国戍轮台”,犹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概。但是,他何尝不知道现实是残酷的,是不以人的意愿为转移的,他所能做的,只是“尚思”而已。这两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表现出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

29、之念!(3)本题考查对抒情方式的理解。细读这四句诗可知,除第二项以外,其余几项都是间接委婉表达自己的某种感情。而第二项则直接表现了作者的美好祝愿。抒情方式为直抒胸臆。故选B。答案:(1)天空黑暗,大风卷着江湖上的雨,四周的山上哗哗大雨像巨浪翻滚之声。(2)写出了诗人孤苦无助的处境,作用是反衬“不自哀”,更显其志坚定不移。 (3)B译文天空黑暗,大风卷着江湖上的雨,四周的山上哗哗大雨像巨浪翻滚之声。溪柴烧的小火和裹在身上的毛毡都很暖和,我和猫儿都不愿出门。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

30、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点评】僵“僵”是个形声字,从人僵声,与“偃”同义,是向后仰倒,而“前仆后继”的“仆”是向前倒,与此词倒的方向相反。后来引申用来指“不动不朽”,即“僵硬”的意思,后来此义又造“僵”字表示,但人们仍习惯用“僵”字。诗中“僵卧孤村不自哀的“僵”是“僵硬挺直”的意思,形容诗人不受重用。戍“戍”是个会意字,从人持戈,本义是“守边”。所以,古代的边防战士称“戍卒”;也指一般的驻扎、守卫。诗中“尚思为国戍轮台”一句,可理解为“防守”、“守卫”、“保卫”。阑“阑”是个形声字,从门柬声,本义是“门遮”,即“门的遮蔽”,门前的栅栏。后来引申为“栏杆”,“栏”字始作“

31、阑”,后加“木”为“楣”,简化为“栏”。阑由“遮止”的意思引申为“残尽”、“停止”的意思。诗中“夜阑卧听风吹雨”中的“夜阑”是“夜将尽”的意思,形容彻夜难眠。现在成语有“夜阑人静”。6(4分)阅读诸葛亮的诫子书,完成下列各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对下面句子朗读停顿的划分不正确的是哪一项?CA夫/君子/之行B静/以修身,俭/以养德C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32、(2)本文是诸葛亮临终前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请简要说说文中表达了作者对儿子怎样的殷切期望?【分析】参考译文:       君子的操守,(应该)恬静以修善自身,俭朴以淳养品德。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安详全神贯注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学习必须静心,才识需要学习,不学习无从拓广才识,不立志不能学习成功。沉迷滞迟就不能励精求进,偏狭躁进就不能冶炼性情。年年岁岁时日飞驰,意志也随光阴一日日逝去,于是渐渐枯零凋落,大多不能融入社会,可悲地守着贫寒的居舍,那时(后悔)哪来得及!【解答】(1)本题考查划分句子朗读节奏的能

33、力。划分节奏主要依据句子的结构,一般是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之间、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要停顿。A正确;B正确;C“学”是主语,其后停顿,且和下一句结构对称;D正确。故选:C。(2)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旨的能力。作答时需要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抓住关键句分析。本文的中心句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是从两个方面告诫自己的孩子治学做人的道理。答案:(1)C(2)从静心学习,俭朴养德方面告诫孩子治学做人的道理。【点评】静:静止不动(浮光跃金,静影成璧)寂静;安静(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静以修身)7(8分)阅读下面一则文言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卓茂尝出

34、门,有人认其马。茂问之曰:“子亡马几何时矣?”时曰:“月余日矣。”茂有马数年,心知非是,解以与之,而自挽车去。将去,顾而谓曰:“若非令马,幸至丞相府归我。”他日,马主别得亡马,乃诣丞相府归马。【注】卓茂:人名。公:对人的尊称。(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或意义相同的是哪一项?BA子亡马几何时矣?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杞人忧天)B将去,顾而谓曰                           顾野有麦场(狼)C若非公马,幸至丞相府归我   &nbs

35、p;      求闻若此,不若无闻也(穿井得一人)      D茂问之曰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狼)(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茂有马数年,心知非是,解以与之。若非公马,幸至丞相府归我。(3)这件事表现了卓茂的什么品质?【分析】译文:      

36、卓茂曾有一次(坐马车)出门。有人说那马是他丢失的。于是卓茂问他:“你丢马多长时间了?”那人说:“一个多月了。”卓茂这匹马已经养了好几年,心里知道不是这人丢的马,但还是卸下马来给了他,自己拉了车要离开。将要离开时,回头对那人说:“如果不是你的马,请牵来丞相府还我。”过了几日那人在别处寻得自己丢的马,于是到丞相府还了卓茂的马。【解答】(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丢失/没有B回头看/回头看C如果/像D代词,他/助词,的故选:B(2)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

37、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重点词语:是,这样。与,给。句意:卓茂这匹马已经养了好几年,心里知道不是这人丢的马,但还是卸下马来给了他。重点词语:若,如果。归,还。句意:如果不是你的马,请牵来丞相府还我。(3)本题考查概括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根据文中信息,卓茂知道不是这人丢的马,但还是解下马给了他,表现了卓茂宽容大度的品质。答案:(1)B(2)卓茂这匹马已经养了好几年,心里知道不是这人丢的马,但还是卸下马来给了他。如果不是你的马,请牵来丞相府还我。(3)宽容大度。【点评】出皆出酒食(拿出)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在外面)每岁京尹

38、出浙江亭教阅水兵(来到)计将安出(产生)8(10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列各题。细菌和病毒细菌和病毒都是可以致病的微生物,但它们的特征区别很大。细菌虽然小,要在光学显微镜下才能看得见,但它除了拥有生命的基本单位核酸之外,还有一大套赖以生存的配套设施。包括作为居住“公馆”的细胞壁,储存营养物质的“仓库”,以及进行新陈代谢的“化工车间”。依靠这些,细菌能够摄取外界的物质并加工成需要的能量。而病毒就更小了,也可怜得多,且不奢谈“库房”和“车间”,就连作为保护外壳的“茅草房”也没有。实际上它只有一个分子大小,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得见。整个家当也只是一条表示生命的核酸而已。如果拿人来做比喻,细菌最起码

39、也有条裤子,有只讨饭碗,有根打狗棒。所以细菌虽然必须在人体内部的良好环境中才能繁殖,但处在恶劣环境中仍能生存较长的一段时间。而病毒则像个刚出生的婴儿,除了它的生命和一张吃奶的嘴外便一无所有,毫无独立生存的能力。因而病毒只能寄生在人或动物的细胞内部,靠“窃取细胞里的现成营养才能生存。一旦被排出体外,病毒就活不了几小时。大部分抗生素对细菌起作用,是因为抗生素可以抑制细胞繁殖,干扰它们形成新的遗传结构或者细胞壁。而正因为病毒只能寄生在别人的细胞内,自己不能完成这些生化反应,所以杭生素对病毒全无作用。病毒的生存能力既然这么弱,为什么还会那样猖撅呢?例如埃博拉的感染力极强,病死率可达80%实际上大多数病

40、毒远没有那么可怕,有的也不会使人得病。冠状病毒本来致病的能力并不强,问题在于“变种”上。变异的病毒和原来的不同了,它可能是无害的,但也可能变成“杀伤力”更大的病毒。然而我们不必担心它会因反复异而使杀伤力次第增大。因为就杀伤力而言,变异就像赌博,总是有输有赢,不断地赢下去的几率是微乎其微的。至少有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的记录。如果有过,可能现在就没有我们的存在了。必须指出的是杀伤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病毒一方,更重要的是人群的免疫力。变种冠状病毒之所以为患甚大,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人类还没有接触过这样变种后的新病毒。当人群有足够多的人产生了抗体之后,这种病毒对人类的威胁也就小得多了。(1)文章从哪几方面把

41、细菌和病毒作比较?请分条概括回答。(2)文中“大部分抗生素对细菌起作用”一句中,“大部分”能否删除?为什么?(3)画线句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分析】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细菌与病毒进行比较,分别从体积大小、生命结构、生存能力和对抗生素的反应等方面介绍了病毒与细菌的区别,突出了细菌与病毒的特征,说明病毒对人类的危害并不是很大,从而让读者对细菌和病毒有了科学的认识。【解答】(1)此题是对说明内容的考查,根据题干提示,找到相应段落,认真阅读,分条缕析,对内容进行提炼概括作答。阅读文本和题干后,锁定了答题范围是段。阅读分析第段内容,可概括为三个方面:体积大小的比较、

42、生存配套设施的比较、生存能力的比较。第段则主要从对抗生素的反应方面进行了比较。(2)此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解答此题要走好这几步:表态:不能删。定性:“大部分”对抗生素数量进行限制,表示不是全部。假设删去:原来意思就有了变化,变成“抗生素对细菌起作用”意思是“所有抗生素都对细菌起作用”,不符合实际,说明不准确。最后归纳“大部分”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3)此题是考查说明方法及其表达效果。做这类题,头脑中要有说明文所有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知识储备,然后对题干所给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作出准确判断。本题中的句子中有“例如”、“80%”标志性词语,于是判定为运用了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

43、明方法,分析作用时要结合句子内容套用相关术语。答案:(1)文章从体积大小、生存的配套设施、生存能力以及对抗生素的反应四个方面把细菌和病毒进行比较。(2)不能删去,“大部分”对抗生素数量进行限制,表示不是全部抗生素对细菌起作用,如果删去,就变成“抗生素对细菌起作用”意思是“所有抗生素都对细菌起作用”,不符合实际,说明不准确,“大部分”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3)运用了举例子和列数字两种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病毒虽生命力弱有时却很的猖獗。【点评】说明文的语言风格有两种准确性和生动性。准确性大多从一些表示修饰、限制的词语上去分析理解,而生动性可从修辞手法、用词精妙等角度去赏析。本文是科学

44、小品文,语言生动形象,也可在语言的生动性角度出题。9(16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列各题。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丁立梅没事的时候,我喜欢伏在三楼的阳台上,往下看。那儿,几间平房,坐西朝东,原先是某家单位做仓库用的。房很旧了,屋顶有几处破败得很,像一件破棉袄,露出里面的絮。“絮”是褐色的木片子,下雨的天,我总担心它会不会漏雨。房前,码着一堆的砖,不知做什么用的。砖堆上,很少有空落落的时候,上面或晒着鞋,或晾着衣物什么的。最常见的,是两双绒施鞋,一双篮,一双红,它们相偎在砖堆上,孵大阳。像夫与妇。也真的是一对夫妇住着,男的是一家公司的门卫,女的是街道清洁工。他们早出晚归,从未与我照过面,但我听见过

45、他们的说话声,在夜晚,喁喁的,像虫鸣。我从夜晚的阳台上望下去,望见屋子里的灯光,和在灯光里走动的两个人影。世界美好得让人心里长出水草来。某天,我突然发现砖堆上空着,不见了蓝的拖鞋红的拖鞋,砖堆一下子变得异常冷清与寂寥。他们外出了?还是生病了?我有些心神不宁。重“见”他们,是在几天后的午后。我在阳台上晾衣裳,随意往楼下看了看,看到砖堆上,赫然躺着一蓝一红两双绒花鞋,在太阳下,相偎着,仿佛它们从来不曾离开过。那一刻,我的心里腾出欢喜来:感谢天!他们还都好好地在着。卖杂粮饼的女人,每到黄昏时,会把摊子摆到我们学校门口。两块钱的杂粮饼,现在涨到三块钱了,味道很好,有时我也会去买上一个。时间久了,我们相

46、熟了。遇到时,会微笑、点头,算作招呼。偶尔,也有简短的对话,她知道我是老师,会问一句,老师,下课了?我答应一声,问她,冷吗?她笑着回我,不冷。我们的交往,也仅仅限于此。淡淡的,像路边随便相遇到的一段寻常。我出去开笔会,一走半个多月。回来后,正常上班,下班,没觉得有什么不同。女人的摊子,还摆在学校门口,上面撑起一个大雨篷,档风的。学生们还未放学,女人便闲着,双手插在红围裙兜里,在看街景。当看到我时,女人的眼里跳出惊喜来,女人说,老师,好长时间没看到你了。当下愣住,一个人的存在,到底对谁很重要?这世上,总有一些人记得你,就像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凡来尘往,莫不如此。(有改动)(1)文章写了哪两个生活

47、场景?请简要概括。(2)批注是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即对文章精彩的词、句作出自己的点评或分析,请结合全句内容,为下列加点字词分别撰写批注。最常见的,是两双绒拖鞋,一双蓝,一双红,它们相偎在砖堆上,孵太阳。像夫与妇。当看到我时,女人的眼里跳出惊喜来,女人说,老师,好长时间没看到你了。(3)文章结尾一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4)联系全文内容,谈谈你对本文标题“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的理解。【分析】本文通过记叙我看到砖堆上摆放着一对普通夫妻的两双拖鞋;一堵废弃的围墙前老人做香甜的桂花糕;在学校门口女人摆摊卖杂粮饼,当我笔会回来后卖杂粮饼的女人关心我,表现出这世界上总有一些人记得我们,我们要好好地健康活着

48、。【解答】(1)本题考查提炼文章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描写的生活场景即可。阅读全文,了解内容,从“房前,码着一堆的砖,不知做什么用的。砖堆上,很少有空落落的时候,上面或晒着鞋,或晾着衣物什么的;最常见的,是两双绒拖鞋”中可知,砖堆上摆放着一对普通夫妻的两双拖鞋;从“卖杂粮饼的女人,每到黄昏时,会把摊子摆到我们学校门口”在学校门口女人摆摊卖杂粮饼。(2)“它们相偎在砖堆上,孵太阳。像夫与妇”运用比喻拟人,把拖鞋比作相互依偎的夫妇,让人联想的拖鞋的主人也这般相亲相爱,营造出温馨的气氛。(3)本题考查理解段落的作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

49、上,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分析即可。阅读最后一段,了解内容可知,结构上:以诗意的语言总结全文,再次点明主旨;内容上:与前文我和卖煎饼的熟识照应,表明主旨这世界上总有一些人记得我们,我们要好好地健康活着。(4)本题考查理解题目的含义。解答时结合文章内容,在首段与末段,寻找对题目的解释与深化,议论抒情性的句子,同时注意题目的双关含义,概括出表面含义和深层含义即可。双关是指一句话包含两个意思。从我关注周围做香甜桂花糕的老人;在学校门口摆摊卖杂粮饼的女人,还有卖杂粮饼的女人关心我,可以看出“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即指房子周围的五棵花树,散发出令人难忘的香;也指这世界上总有一些人记得我们,我们要好好地健康活着。答案:(1)砖堆上摆放着一对普通夫妻的两双拖鞋;一堵废弃的围墙前老人做香甜的桂花糕;在学校门口女人摆摊卖杂粮饼。(2)运用比喻,把拖鞋比作相互依偎的夫妇,让人联想的拖鞋的主人也这般相亲相爱,营造出温馨的气氛。(3)最后一节结构上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期末试卷 > 七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