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津一中、益中学校 2018-2019高三年级语文学科五月考质量调查试卷第卷(36分)一、(12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古镇作为交通要隘的功能已成历史,但黄峭遣子孙秉承家训到各地创业传承家风的故事,至今让人津津乐道。秉承家训去异地,传承家风创新业,黄峭的子孙后辈的发展空间被拓宽,也成就了历史中家风传承家族延续的一段佳话。这些黄峭子孙们在一个地方站稳脚跟后,第二代或第三代又分出一支到外地打拼成家创业, ,以下跳棋的方式向更 遥远的地方探索。后人足迹遍及粤、赣、滇、黔诸省及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多国。他们秉承先人教诲,在异地发愤图强,卓有成就,成为
2、一支望族。家训文化家风传承为何能显示出如此强大的生命力?第四十四代子孙黄子曦对祖先黄峭的往事犹为熟悉,听他 ,我知道了黄峭弃官归乡后创建和平书院,培养栋梁人才,还撰写家训十七款,提出孝双亲、笃爱悌、敬尊长、睦邻里、畏法律、戒非为、崇勤俭、慎交友等规训,还将其改编成朗朗上口的训子诗,蕴含着对子孙的训诫和启蒙。其后人也矢志求学,涌现状元两名、进士十九名。多年迁徙不仅是地理上的变动,更是历史与文化的传扬。在东南沿海的崇山峻岭之中,一批贤者传播文明火种,延续文化基因,在当代还孕育了广为传唱的闽南语歌曲“爱拼才会赢”,体现当地人敢闯敢试、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展现八闽文化的独特风格。这样一种悠久的文化
3、渊源,这样一种独特的精神支撑,激励当地人始终保持着一种韧劲和冲劲,并不断加以延续和升华。站在古镇谯楼,我不禁极目闽山鹭水, ,中国自古就是重视家风传承的国度,家是人生的起点,也是国家的根基。祖先创造的辉煌文明是一种永恒的精神能源,会对子 孙后代优良品格的形成和塑造起到关键作用。在今天这样一个令人眼花瞭乱且充满诱惑的世界里,多想想先辈的谆谆教诲,回忆先辈 的创业艰辛,定能从中获得强大的免疫力,在前行的路上汲取不竭的精神动力,不断行稳致远。1. 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秉承(bng) 犹为(yu) 训诫(ji) 发愤图强(fn)B. 要隘(y) 爱悌(t) 渊源(yun) 矢
4、志求学(sh)C. 教诲(hu) 迁徙(x) 塑造(s) 行稳致远(zh)D. 望族(wng) 谆谆(zhn) 汲取(j) 眼花瞭乱(lio)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循环往复 侃侃而谈 古往今来 筚路蓝缕B. 周而复始 娓娓道来 抚今追昔 筚路蓝缕C. 周而复始 娓娓道来 古往今来 宵衣旰食D. 循环往复 侃侃而谈 抚今追昔 宵衣旰食【答案】1. C 2. B【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及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此类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生僻字的字音和字形,多音字要依照“据义定音,音随义转”的特点,区分一般词语与专
5、用词语的读音、词性辨别读音等。A.“犹为”应为“尤为”;B.“要隘”的“隘”读i;C.字音、字形全都正确;D.“眼花瞭乱”应为“眼花缭乱”。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第一组:循环往复:指反复进行,没有止息。周而复始:转了一圈又一圈,不断循环。前者侧重于不停歇;后者侧重于不断循环。语境中说的是黄峭子孙们用同样的方式发展繁衍,应选“周而复始”。据此分析可排除AD。第二组:侃侃而谈
6、: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娓娓道来:连续不断不停地说、生动地谈论。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前者侧重于说话因有理而有气势;后者侧重于说话动听。语境中是黄子曦对祖先黄峭的往事的述说,应选“娓娓道来”。第三组:古往今来:从古时到现在。抚今追昔:接触当前的事物而回想过去。因下文有“中国自古就是”,此处应选“抚今追昔”,据此分析可排除C。第四组:筚路蓝缕:形容创业的艰苦。也作荜路蓝缕。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政务忙碌。因下文有“创业艰辛”,此处应选“筚路蓝缕”。分析可知,B.成语全都恰当。故选B。【点睛】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
7、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北京时间11月22日凌晨,小组赛H组第5轮,多特蒙德队在主场经过90分钟的激烈拼搏,热刺队2比1战胜东道主,获得小组出线权。B. 在政府简政放权以及“互联网”普及的背景下,出租车管理改革应当适应社会发展的节奏,满足广大群众的需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C. 中国提出亚太地区安全构架理念,不是要推倒现有的安全机
8、制框架,而是对现有的亚太安全机制进行调整,补充基于双边同盟的亚太安全理念的局限和不足。D. 专家认为,我国人均饮茶量每天不足10克,加之大部分农药不溶于水,茶叶中即使有少量的农药残留,泡出的茶汤中也会农药含量极低,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A.主语不一致,一开始主语是“多特蒙德队”,获得小组出线权的是热刺队。“热刺队2比1战胜东道主,
9、获得小组出线权”应修改为“终以1比2败给热刺队,热刺队获得小组出线权”。 C.搭配不当,“补充”与“局限和不足”搭配不当,应把“补充”改为“弥补”,去掉“局限和”。 D. 关联词语使用不当,本句主语为“茶汤”,前一个分句的主语是“茶叶”,将“即使”调至“茶叶”的前面,使之成为让步状语。故选B。【点睛】主语残缺的三种类型: 1、偷换主语导致主语残缺。例如:艺术团的演出,博得了各界观众热烈的欢迎,对这次成功的演出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改为:“艺术团的演出,博得了各界观众热烈的欢迎,(观众)对这次成功的演出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2、滥用介词导致主语残缺。例如:从这件小事,说明了一个大道理。 主语因介词
10、结构的掩盖而残缺了。 3、滥用使动句式导致主语残缺。例如:通过丰富的实践,使他接触了广阔的社会生活。 去掉“通过”或“使”。4.下面所列信息,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三国演义罗贯中章回体拥刘反曹望梅止渴B荆轲刺秦王历史散文纪传体重义轻生图穷匕见C寡人之于国也诸子散文语录体无为而治五十步笑百步D哈姆雷特英国小说丹麦王子文艺复兴生存还是毁灭A. AB. BC. CD. D【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面所列信息,对应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根据课内所学和课外积累辨析正误。本题中,B项,应为“国别体”;C项,提出“无为而治”的不是孟子,
11、是老子;D项,应为“英国戏剧”。故选A。二、(9分,每小题3分)“药食同源”是保健养生家津津乐道的话题。那么,药物与食物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究竟是怎样一种关系呢?农耕时代以前,食物主要通过采捕获得,渔猎需要体力,采集更需要智慧。淮南子说:“(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药物的出现,基于人类有意识的觅药行为,这一过程确实与觅食有关。可以设想这样的场景,神农品尝了大黄的根茎,腹痛腹泻,于是将这种“叶大根黄”的植物列入有毒有害品的清单,成为传说中所遭遇的“七十毒”之一。直到有一天,部落中的某人,因饮食积聚而备受煎熬,神农忽然想起这株能够“荡涤肠胃,推陈致
12、新”的植物,找来给病者服下,各种不舒服霍然而愈。人类治疗史上第一个药物就此产生,“聚毒药以供医事”,大致就是这个意思。食物治病很早就有,周礼疾医“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据郑玄注:“五谷,麻、黍、稷、麦、豆也。”相关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五谷、五畜、五果、五菜,用之充饥则谓之食,以其疗病则谓之药。因此,平时用于填饱肚子吃的粳米,就是食物;但补养脾胃时食用的粳米,成了药物。药物与食物之间,难于截然划断,典型的例子有二。金匮要略有当归生姜羊肉汤,治寒疝、腹中痛、里急:“当归三两、生姜五两、羊肉一斤,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这里除了当归,其他也都是药物。后汉书华佗传记载道:华佗曾在
13、路上见到有咽喉阻塞的人,想吃东西却不能下咽,家人用车载着欲前往就医,华佗听到了呻吟声,看了一番,对家人说,刚才路旁有家卖面食的,你到那去取他家的蒜泥萍醋(一种用浮萍制作的很酸的醋),喝它三升,病就好了。病人喝了,果真吐出了一条虫来,病也痊愈了。对此,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序录中说:“此盖天地间物,莫不为天地间用,触遇则会,非其主对矣。”所以,米谷果菜、虫兽禽鸟,诸多可食之品,也堂而皇之地载入本草经。食物疗饥,药物治病,乃是常识;若是颠倒过来,以药丸充饥,用食物治病,则成为笑谈。有人说芹菜所含的芹菜素或许有助于控制血压,于是让高血压病人常吃芹菜,这样的建议算不得离谱;可因此让病人停止正规的高血压药物
14、治疗,专门靠芹菜来降低血压,就荒谬而有害了。何以如此呢?药与食同源而异途,食物是能够满足机体正常生理和生化能量需求,并能延续正常寿命的物质。相对于药物而言,食物对机体生理生化过程的干预极小,长期乃至终身食用,一般不会给机体造成严重伤害;也正因为此,食物不足以改变因疾病而异常的生理生化过程,故不可能取代药物。即使站在传统医学的立场,过度强调食物疗疾,也很难做到逻辑自洽。孙思邈在千金食治的序论中明确承认药与食为两途,即所谓“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救疾之速,必凭于药。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不明药忌者,不能以除病也。”并指出,只是缘于药性猛烈,所以建议医生治病,先“以食治之”,若“食疗不愈,然后命药
15、”,并没有以食疗代药疗的意思。5. 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原文所论“药食同源”的一项是A. 此盖天地间物,莫不为天地间用,触遇则会,非其主对矣。陶弘景B. 大蒜上场,药店关张;萝卜缨子不要钱,止泻止痢赛黄莲。民间谚语C. 君子有病,期先食以疗之,食疗不愈,然后用药。战国扁鹊D. 凡草可食者,通名为蔬;蔬,从草从疏,所以辅佐谷气,疏通壅滞。古籍6. 下列理解与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农耕时代以前,人们在觅捕食物过程中,开始对百草水泉中有毒有害物加于区分,药物的出现,正是基于这个有意识的行为。B. 人类治疗史上的第一个药物,就是神农氏在寻觅食物时发现的能够“荡涤肠胃,推陈出新”治疗腹痛腹泻
16、的植物大黄。C. “药食同源”最初是指人类早期食品和药物都是通过采集植物或捕猎动物来获得的。这一过程中,人们需要不同程度地付出体力和智慧。D. 传统医学认为,不可过度强调食物治疗,药食同源而异途,就像芹菜可以帮助控制血压,但不能改变身体因高血压而异化的过程。7.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周礼中记载,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可见,在农耕时代,治疗疾病就认识到“五谷”既是食物,又是药物。B. 金匮要略中的当归生姜牛肉汤和华佗的蒜泥萍醋之所以不同,就是因为前者用了当归应属药疗,后者才是纯粹的食物疗法。C. 本草经之所以能堂而皇之地记录“米谷果菜、虫兽禽鸟”等天地间可食之品,正
17、是因为作者对“药食同源”理念的认同。D. 千金食治中明确指出“安身”与“救疾”应是食药两途,建议医生在治病过程中,先食后药,但不能以食疗代替药物治疗。【答案】5. C 6. B 7. B【解析】【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C. 战国扁鹊的这句结论不是证明“药食同源”的,而是证明“药与食为两途”的,因为“药性猛烈”,他建议先“以食治之”,若“食疗不愈,然
18、后命药”,并没有以食疗代药疗的意思。故选C。【6题详解】此题考查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把握文中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信息,提取并整合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阐释或归纳文中的主要内容。解答是应先从原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阅读区间,然后与选项的表述仔细比对,看是否一致;同时还要了解错误表述设置的一般思路,比如张冠李戴、无中生有、混淆时态、以偏概全、曲解文意等等。“治疗腹痛腹泻的植物大黄”有误,原文说的是“饮食积聚”正好相反。故选B。【7题详解】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
19、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因为前者用了当归应属药疗,后者才是纯粹的食物疗法”说法错误,作者用这两个例子“说明药物与食物之间,难于截然划断”。故选B。【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见设误类型:(1)无中生有。把文章里没有的内容加进答案中去。(特别提醒:关注未然与已然、原因与结果、先与后、夸大与缩小、部分与全体的区别)(2)主次颠倒。把次要的说成主要的。(3)以偏概全、张冠李戴。即偷换概念,明明是那件事,答案里却说成是这件事。(4)因果颠倒。或者把因说成果,或者把果说成因,这一点最具有干扰性,望同学们认真甄别。三、(15分,每小题3分)羊侃,字祖忻,泰山梁甫人。祖规,宋武帝之临徐
20、州,会薛安都举彭城降北,规由是陷魏。父祉,魏侍中。侃少而瑰伟,雅爱文史,弱冠随父在梁州立功,以功迁使持节,领泰山太守,进爵钜平侯。初,其父每有南归之志,常谓诸子曰:“人生安可久淹异域,汝等可归奉东朝。”侃至是将举河、济以成先志。兖州刺史羊敦,侃从兄也,密知之,据州拒侃。侃乃率精兵三万袭之,弗克,仍筑十余城以守之。魏帝闻之,使授侃骠骑大将军、泰山郡公,长为充州刺史,侃斩其使者以徇。魏人大骇,令仆射于晖率众数十万,围侃十余重,伤杀甚众。栅中矢尽,南军不进,乃夜溃围而出,且战且行,一日一夜乃出魏境。至渣口,众尚万余人,马二千匹,将入南,士卒并竟夜悲歌。侃乃谢曰:“卿等怀土,理不能见随,幸适去留,于此
21、别异。”因各拜辞而去。侃以大通三年至京师。太清元年,征为侍中。二年,复为都官尚书。侯景反,攻陷历阳,高祖问侃讨景之策。侃曰:“景反迹久见,或容豕突,宜急据采石,令邵陵王袭取寿春。景进不得前,退失巢窟,乌合之众,自然瓦解。”议者谓景未敢便逼京师,遂寝其策,令侃率千余骑顿望国门。景至新林,追侃入副宣城王都督城内诸军事。时景既卒至,百姓竞入,无复次第。侃乃区分防拟,皆以宗室间之。军人争入武库,自取器甲,所司不能禁,侃命斩数人,方得止。贼为尖顶木驴攻城矢石所不能制侃作雉尾炬施铁镞以油灌之掷驴上焚之俄尽。贼又东西两面起土山,以临城,城中震骇,侃命为地道,潜引其土,山不能立。贼又作登城楼车,高十余丈,欲临
22、射城内,侃曰:“车高堑虚,彼来必倒,可卧而观之,不劳设备。”及车动果倒,众皆服焉。初,侃长子鷟为景所获,执来城下示侃。侃谓曰:“我倾宗报主,犹恨不足,岂复计此一子,幸汝早能杀之。”贼感其忠义,亦不之害也。后大雨,城内土山崩,贼乘之垂入,苦战不能禁,侃乃令多掷火,为火城以断其路,徐于里筑城,贼不能进。十二月,遘疾卒于台内,时年五十四。侃少而雄勇,膂力绝人,所用弓至十余石。侃性豪侈,善音律,自造采莲棹歌两曲,甚有新致。侃不能饮酒,而好宾客交游,终日献酬,同其醉醒。性宽厚,有器局,尝南还至涟口,置酒,有客张孺才者,醉于船中失火。延烧七十余艘,所燔金帛不可胜数。侃闻之,都不挂意,命酒不辍。孺才惭惧,自
23、逃匿,侃慰喻使还,待之如旧。(节选自梁书)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人生安可久淹异域 淹:埋没B. 侃斩其使者以徇 徇:示众C. 遂寝其策 寝:息,止D. 岂复计此一子 计:考虑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 乃夜溃围而出 因人之力而敝之B. 侃以大通三年至京师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C. 侃长子鷟为景所获 某所,而母立于兹D. 一日一夜乃出魏境 臣乃敢上璧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贼为尖顶木驴攻城矢石所不能制侃作雉尾炬施铁镞以油灌之掷驴上焚之俄尽B. 贼为尖顶木驴攻城矢石所不能制侃作雉尾炬施铁镞以油灌之掷驴上焚之俄
24、尽C. 贼为尖顶木驴攻城矢石所不能制侃作雉尾炬施铁镞以油灌之掷驴上焚之俄尽D. 贼为尖顶木驴攻城矢石所不能制侃作雉尾炬施铁镞以油灌之掷驴上焚之俄尽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戴上表示成人的帽子,故以弱冠泛指不足20岁的男子。B. 使持节,魏晋南北朝直接代表皇帝行使地方军政权力的官职,节是使者所持之凭证。C. 从兄,比自己年长的伯叔之子,即堂兄。同祖亲属,古称从,六朝称同堂,唐始称堂。D. 仆射,官名,起于秦代,凡侍中、尚书等官皆有,据所领职事作称号,指其中的首长。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羊侃功勋
25、不凡,意志坚定。他年轻时就跟随父亲在梁州立下战功,得以进爵;但为了完成父亲遗愿,不为利动,历尽千辛万苦,毅然南归。B. 羊侃通情达理,谋事深远。南归途中,体恤下情,任凭部下选择去留;侯景造反前,羊侃就准确预言其谋反意图,后又及时提出讨伐对策。C. 羊侃孔武有力,善于用兵。羊侃膂力过人,能使硬弓;守城讲究策略,战术得当,灵活机动,或主动出击化解劣势,或静观其变以逸待劳。D. 羊侃多才多艺,豪爽大度。他爱好文史,精通音律,自创曲子,颇有新意;为人宽厚,喜欢结交朋友,尽管酒量有限,但却常与人豪饮同醉。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时景既卒至,百姓竞入,无复次第。(2)贼感其忠义,亦
26、不之害也。(3)延烧七十余艘,所燔金帛不可胜数。【答案】8. A 9. D 10. C 11. A 12. B 13. (1)这时候侯景已经突然杀来,百姓争相进城,不再按次序(或:没有一点秩序)。(2)叛军被他(羊侃)的忠义感动,也就没有杀害他的儿子。(3)(大火)蔓延烧毁了七十多艘船,所焚烧的金帛数不完。【解析】【8题详解】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能力。文言实词的理解,重在平时积累,但也不能死记硬背,记忆时要结合句意,注意归纳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对课文注释中有明确注明的字词要加强记忆。A. 解释错误,“人生安可久淹异域”中的“淹”,滞留。故选A。【9题详解】本题考
27、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能力。在解释词义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高考一般是课外文言文阅读,可以联系课文中学过的有关语句中该词的用法来推断词义。A.“而”,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B.“以”,介词,在;连词,表承接。C.“所”,助词,与后面的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名词,表处所。D.“乃”,都是副词,才。故选D。【10题详解】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语意把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标志,如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排比结构等。并且能通过选项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划线句子的大意是:敌人又制造了尖顶木驴来攻城,
28、箭和石块都没有办法制止。羊侃便制作了雉尾炬,安上铁箭头,用油浇灌后,扔到木驴上,一会儿,木驴全被烧光。句中,“贼为尖顶木驴攻城”中“尖顶”“木驴”都是攻城器械,是“为”的宾语,这个句子语意完整,中间不能断开。据此分析可排除AB。“作雉尾炬”的主语是“侃”,因此,这里的“侃”不能连接在前句后面,而应连接在后句的开头。据此分析可排除D。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A. “弱冠泛指不足20岁的男子”解说错误,古代男子20岁被称为“弱冠之年”。故选A
29、。【12题详解】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B.“侯景造反前,羊侃就准确预言其谋反意图”分析错误,羊侃只是在侯景造反后,回答皇帝的问询时说出之前已有迹象表明其谋反意图,之前他并没有预言。故选B。【13题详解】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关键词和特殊句式:(1)既,已
30、经;卒,突然;竞,争相。(2)感,被感动;之,代词,代指羊侃的儿子。“不之害也”这是宾语前置句。(3)延,蔓延;所,助词,与后面的动词结合构成名词性短语;燔,焚烧。【点睛】文言文句式总分两大类:固定句式、特殊句式。其特殊句式又可分为: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判断句四大类,而倒装句又分为: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谓语前置句)四类。文言文句式是每年高考语文必考考点之一,也是高中语文学习非常重要的一个版块。一、判断句式: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用以对主语进行判断。二、被动句式:文言文中,
31、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三、倒装句式: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这就是古汉语中所谓的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四、省略句式:句子成分的省略,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有,不过,文言文中的省略现象更普遍。参考译文: 羊侃,字祖忻,是泰山梁父人。祖父羊规,宋武帝到达徐州时,遇到薛安都在彭城率城投降,羊规因此被困魏国。父亲
32、为羊祉,在魏国担任侍中。羊侃从小长得很魁伟,特别喜爱文史。二十岁他就跟随父亲在梁州立有战功,由于战功,羊侃被封为使持节,接受了泰山太守的职务,晋爵为钜平侯。早先,羊侃的父亲一直有回南方去的念头,常常对他的几个儿子说:“人的一生怎么能长期被困在别的国家呢!你们可以归附东方的祖国。”到这时羊侃准备带着河、济一带地区归附南方,以实现先人的意愿。兖州刺史羊敦,是他的堂兄,暗中知道了,便以所占州城抗拒羊侃,羊侃率领精兵三万袭击兖州,未能攻克,就修建十多座城垒来防守。魏帝知道后,派人授给羊侃骠骑大将军、泰山郡公,长久担任兖州刺史。羊侃斩了魏帝派来的使者来当众宣示。魏人大惊,便命令仆射于晖带领十万军队,把羊
33、侃为了十来重,死伤的人很多。羊侃军营中箭已射完,南军又没有到达,羊侃便在夜间突围而走,一边战斗一边跑。走了一天一夜,才走出魏国地界。到达渣口时,羊侃的部众还有一万多人,马二千匹。当准备进南方时,士卒们整夜唱着悲伤的歌曲。羊侃便拜谢了他们之后说:“你们都怀念故土,请任意选择离开或留下。”士卒们都拜辞他以后才离去。 羊侃在大通三年(529)到了京城。太清元年(547),羊侃任侍中,二年,羊侃又任都官尚书。侯景反叛,攻陷历阳后,梁武帝向羊侃询问讨伐侯景的计谋。羊侃回答说:“侯景谋反的迹象早已显露出来,可能会突然袭击,应当派人紧急占领采石,令邵陵王攻取寿春,使侯景前进不得,退则失去巢穴,乌合之众,自然
34、就会土崩瓦解。”但在商议时许多人认为侯景不敢立即进犯都城,因而羊侃的建议便被搁置下来。朝廷于是让羊侃率领一千多骑兵镇守在望国门。侯景到达新林时,朝廷又派人追回羊侃入朝作为副职协助宣城王都督城内诸军事。当时因为侯景突然来到,百姓们争先恐后地入城,不再有秩序。羊侃便划分区域进行防御,都由皇室在其间参加防卫事宜。当时军队争先进入武库,自己去取武器盔甲,有关方面不能制止,羊侃下令斩了几个人,这才得以平静下来。 敌人又制造了尖顶木驴来攻城,箭和石块都没有办法制止。羊侃便制作了雉尾炬,安上铁箭头,用油浇灌后,扔到木驴上,一会儿,木驴全被烧光。敌人又建起东西两座土山,紧靠台城,城中人十分惊慌。羊侃又派人挖地
35、道,一直暗通到土山底下,使土山建造不成。敌军又制造登城楼车,高达十多丈,准备从车上往城中射箭。羊侃说:“楼车太高而壕沟虚软,来时必然倾倒,我们可以躺在这里观看,不用费心思来防备他们。”当登楼车一动起来,果然就倒掉了,众人都十分佩服他的先见之明。 早先,羊侃的长子羊鷟已被侯景抓去,侯景将他带到城下给羊侃看。羊侃说:“我全宗族人以死来报答皇上,仍恨不足,又怎么会舍不得这一个儿子。请早些杀了他。”敌人因为羊侃忠义过人,也没有加害于羊鷟。 后来下大雨,城内的土山崩塌,敌人趁此机会即将攻入城内,战士们苦战许久仍难以阻挡。羊侃便让人多扔火把,烧成火城断绝敌军前进的道路,慢慢在城内筑城,敌军没法进入。十二月
36、,羊侃因病死于城内,享年54岁。羊侃从小勇猛强壮,气力无人可比。他所用的弓拉到二十石重。他性情豪放奢侈,很精于音律,曾经自己制作了采莲、桌歌两支曲子,很是新鲜别致。羊侃不喝酒而喜欢游玩,成天设宴招待,整天主宾喝酒,和他们同醉同醒。羊侃性情宽厚,有器度。南归后曾经在涟口设酒宴请客人,有位客人名叫张孺才的,醉酒以后船上失火,牵连烧掉七十多艘船,烧坏的金帛不计其数。羊侃知道以后毫不在意,让客人不停地继续饮酒。张孺才自觉羞愧和恐惧而自行逃走,羊侃派人去安慰他并让他回来,仍然像以前那样对待他。第卷(114分)四、(24分)14.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唐叔良溪居张羽高斋每到思无穷,门巷玲珑野望通。片
37、雨隔村犹夕照,疏林映水已秋风。药囊诗卷闲行后,香灺灯光静坐中。为问只今江海上,如君无事几人同?注张羽:元末江南诗人。香灺(xi):灺,灯烛灰,此指香灰。(1)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野望通”三字,既交代上句“思无穷”缘由,又统摄该句以下三联的描写与感喟,是全篇的“诗眼”。B首联叙事。“每到”可见是常来,对风景本当不再经意,却仍“思无穷”,看似无理,实则笔法曲折,引出并凸显四野风景之妙。C片雨,阵雨;隔村,村落挨着村落;疏林,稀疏的林木。颔联中所望之景反映了主人疏懒、淡泊的心境。D本诗描述了到好友唐叔良书斋所见景色。尾联看似是提问,其实是称赞友人。“几人同”三字,又暗示自己是其同道,
38、表达了仰慕之情。(2)本诗虽无惊人之笔,但措辞亦值得品味。请结合全诗,赏析颔联中的“犹”“已”两字的妙处。(3)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答案】(1)A(2)“犹”字,还,仍然的意思,可见前村、后村皆有夕照,唯溪居上有“片雨”,表现了心态的平和、内心的闲适。 “已”字含有“惊悟”时间流逝之快之意,见疏林间掩映秋水,乃悟秋日己到,树木凋零。这些措词写来声色不露、从容不迫,不做有意强调,但亦可体现诗中人物闲散的个性。(3)这首诗塑造了在溪居的闲散淡泊的世外隐士的形象。首联通过唐叔良精致、开阔的居所未反映其隐士的身份,颔联居中所望之景反映主人闲适、淡泊的心境,颈联写唐氏行医济世、
39、诗书自遣的隐居生活,尾联赞唐氏与世无争高洁的情操,表达自己的仰慕之情。【解析】【详解】(1)本题综合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和主旨理解和赏析的能力。考生在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A. “野望通”是全篇的“诗眼”,分析错误,“思无穷”是全篇的诗眼。故选A。(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中的“炼字”的能力。这类题目答题时既要指出该字的含义、所用手法,还要注意分析其在句中以及全诗中的表达效果及作用。本题中,犹,仍然;已,已经。东边村落下了一场雨,仍然能够看到西边村落那边的落日。秋水中映照出稀疏的林木,树叶渐落,原来秋
40、风已经吹起了,主人公却似乎刚刚发现,体现出人物闲散的个性。(3)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诗中形象(意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包孕着诗人的情感,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这首诗塑造了在溪居的闲散淡泊的世外隐士的形象。首联“门巷玲珑野望通”指出唐叔良隐士的身份,颔联“片雨”“夕照”“疏林”“秋风”等景物描写反映主人闲适、淡泊的心境,颈联“药囊诗卷”“香灺灯光”写出了主人的隐居生活,尾联“几人同”赞唐氏与世无争高洁的情操,表达自己的仰慕之情。【点睛】古诗词中,如何鉴赏人物形象:一、联系作者的个人境遇,分析人物形象 1.
41、抓住作者的生平经历,思想主张 高考诗词一般都注明作者,这些诗人或词人绝大多数都在课本当中出现过,是考生比较熟悉的,虽不是考查他们的代表作品,但是一般是接近主创风格的,这就为我们理解诗歌、把握人物形象提供了条件。 2. 抓住注解,把握诗词内容,了解背景 了解写作背景对把握人物形象有很重要的作用。命题者一般会在诗词的注释中交代或暗示写作背景。如:陆游的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注释“沧州”: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这条注释就暗示此词是陆游晚年闲居三山是所作。那么,此时的陆游是
42、否能独享这一份清闲?胡贼未灭,功业未成,满怀报国热情的陆游却是请缨无路,有志难伸,怎能不感慨万千?领会了注释的提示作用,人物形象也就不难把握了。 二、联系诗词中的意象、典故等,分析人物形象 古诗词中的意象大多有相对固定的意义,如柳枝表分别、子规表思乡等,化用典故更是能表达作者的情怀。如:杜甫的江汉:“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诗中所写的意象有:“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典故有“老马识途”。“片云”、“孤月”写自己孤独漂泊之苦,“落日”、“秋风”,则比喻自己虽已暮年,壮心不已。尾联用“老马识途”的典故,表明自己
43、还可以为国家效力,也包含了对朝廷的怨愤。总结: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漂泊异乡、孤苦无依、年老多病但仍然不忘报效国家的儒士形象。 三、抓住动作、外貌、神态、心理、语言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往往是通过其动作、外貌、神态、心理、语言表现出来的,分析人物形象就要从这几方面入手。如:胡令能的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诗中有关人物的外貌、动作、心理的词语有:“蓬头”、“侧坐”、“遥招手”、“怕鱼惊”。“蓬头”的外貌、“侧坐”的动作,表现了小孩的天真、可爱、机灵,“ 遥招手”、“怕鱼惊”的动作和心理体现出小孩的聪明。总结:这首诗刻画了一个可爱机灵、学钓鱼的
44、山野孩子的形象。 四、分析形象,注意同一形象,不同作者,不同时代,赋予不同的情感 不同作者,不同时代,即使是相同的形象,寄寓的情感也不相同。如: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运用了托物言志、拟人、衬托等表现手法,借饱受摧残和打击的梅花形象,为我们塑造了一位至死也不会改变自己高贵品格和坚贞节操的词人形象。而毛泽东的卜算子 咏梅则借坚强不屈、斗志昂扬的梅花形象,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具有鲜明性格和高尚品格,在艰危之中奋不顾身,在成功之后乐于奉献的先行者和公仆的形象。 掌握这四种方法,会有助于我们在鉴赏古诗词时准确分析诗词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15.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感慨人生短暂,是古代诗文的重要主题。曹
45、操在短歌行中以比喻的方式说:“_,去日苦多。”李白也用相同的方式直言:“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_。”王羲之以对比的方式哀叹:“_,齐彭殇为妄作。”苏轼也 以对比的方式写道:“_,羡长江之无穷。”陶渊明在_中也以 对比的方式写了和苏轼相似的感叹:“_,感吾生之行休。”【答案】 (1). 譬如朝露 (2).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3).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4). 哀吾生之须臾 (5). 归去来兮辞 (6). 善万物之得时【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本题属于上下句默写,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在做题时首先要读懂题干,明确要求。其次要镇定作答,规范写字。此题要注
46、意的易错字有:譬、诞、臾。五、(21分)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岁月河流上的码头彭程(1)一年的日子,是一条长长的河流,缓缓地、静静地流淌。季节,便是河流上不同的河段。自春到夏,经秋涉冬,次第流淌。水上风光,四时各异。春天活泼骀荡,夏天喧嚣匆遽,秋天静谧澄澈,冬天白山黑水。(2)对于这一片古老的华夏土地,岁月借助一系列独特的民俗节日,呈现出自己的风貌。这样的日子,镶嵌在一年三百六十多天里,使得原本混沌迷离难以辨识的一片,显现出区域和轮廓,产生了节奏和韵律。日子不再是物理意义上单调、枯燥的数字,而变得生动、温暖,充满了情感和韵致。中国人三大节日:春节、端午和中秋,我们已经耳熟能祥。其他节日,一样有丰厚的内涵。(3)正月的背影刚刚遁去,煮元宵的香甜糯软尚在回味之中,便走近了又一个节日:二月二。“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这个时节,阳气荫发,气温升高,降雨增多,土地变得润泽松软,适宜播种。对于一个有着悠久农耕文明传统的国度,这个节日无疑是重要的。“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许多地方都把这一天当作龙的生日加以祭祀,期盼雨水丰沛。(4)蒲苇繁茂、草木飘香时,我们知道,已接近了被称为七夕节、又名乞巧节或女儿节的日子。牛郎织女的传说,将农历七月七这天,装扮得温柔旖旎。这个晚上,未嫁的女儿家,要向织女乞求赐以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以及美满的姻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