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20课《买花》ppt课件(2)

上传人:好样****8 文档编号:8910 上传时间:2018-08-28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3.7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20课《买花》ppt课件(2)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苏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20课《买花》ppt课件(2)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苏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20课《买花》ppt课件(2)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苏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20课《买花》ppt课件(2)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苏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20课《买花》ppt课件(2)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买花,白居易,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祖籍山西太原。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有白氏长庆集。 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买 花,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值看花数。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上张幄幕庇,旁织笆篱护。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谕。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2、译文:京城的春季将要过去,大街小巷来来往往奔驰着喧闹不已的车马。都说是牡丹盛开的时节,呼朋引伴、争先恐后地赶去买花。 “帝城”,“春欲暮”分别点明了什么? “帝城”点地点,用“春欲暮”点时间。“春欲暮”之时,农村中青黄不接,农事又加倍繁忙,而皇帝及其臣僚所在的长安城中,却“喧喧车马度”,忙于“买花”。,“喧喧”和“车马度”分别从哪些角度进行描写的?表现了什么画面? “喧喧”,属于听觉;“车马度”,属于视觉。以“喧喧”状“车马度”,其男颠女狂、笑语欢呼的情景与车马杂沓、填街咽巷的画面同时展现,真可谓声态并作。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是对“喧喧”的补充描写。,贵贱无常价,酬值看花数。 灼灼百

3、朵红,戋戋五束素。,贵贱没有固定的价格,价钱要看花朵的数目。鲜艳的红花一百朵,价值二十五匹帛。 这四句写出了什么? 写出了牡丹花价值的昂贵。 “灼灼”和“戋戋”有何作用?,“灼灼”的意思是鲜艳夺目,是从色彩角度写出了深色花的美好珍稀。 “戋戋”是形容众多,突出了花价的高昂。,上张幄幕庇,旁织笆篱护。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在花的上面张起帷幕遮盖,周围还编起篱笆保护。为花枝洒上水,给树根封上泥,移栽过来,颜色依然如故。 这四句写了什么内容? 写那些富贵闲人为了移花挥金如土。对花的珍惜无异于珠宝。,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家家以弄花为习俗,人人执迷不悟。 “家家”和“人人”放在这里有何表达效

4、果? “家家”和“人人”着重表现了崇尚奢华的社会风气。,诗歌的前十四句,写京城权贵买花,请思考一下诗人从哪些方面突出了买花者的“迷”? 分别从购者众多、价格高昂、养护慎重、成为风习等方面,突出了“买花者”的“迷”, 揭露和批判当时豪门贵族生活中最突出又带有普遍性的奢侈浪费现象。,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谕。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有一个种田的老汉,偶然来到买花的地方。看着这一切,不禁低下头深深地叹息。一丛颜色浓艳的牡丹花,花价足抵得十户中等人家所纳的赋税。 这里为什么要提到一个“田舍翁”? 诗人借田舍翁之口道出仅仅买一丛“灼灼百朵红”的深色花,就要挥霍掉十户中等人家的

5、税粮!那位看买花的“田舍翁”,倒是买花钱的实际负担者!,田舍翁的感叹为何震撼人心?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运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了富贵闲人挥金如土,劳动人民备受剥削的社会矛盾,鲜明、强烈的突出了社会矛盾的尖锐性。,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对“京城贵游”买牡丹花的描写,揭露了社会矛盾的某些本质方面,表现了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主题。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从买花处所发现了一位别人视而不见的“田舍翁”,从而触发了他的灵感,完成了独创性的艺术构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教 > 职教语文 > 苏教版 > 基础模块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