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者简介庄子,名周,字子休。一般认为其生年约为公元前369年,卒年约为公元前286年,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曾做过蒙城漆园吏。他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散文家,是继老子之后先秦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庄周的生平已不可详考,但庄子一书和其他史料可作印证。估计他出身于没落的贵族家庭,生活贫苦,住在穷闾陋巷,困窘时以织屦为生,弄得面黄肌瘦,据说楚王派人迎他到楚国去做国相,他却拒绝了。庄子学问渊博,能言善辩,是一个因愤世、厌世而遁世的没落知识分子。他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中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所待的精神自由。庄子的思想核心是虚无主义和唯心主义。其源出于老子,又从消极和唯心
2、主义方面发展了老子的学说。魏晋以后,与老子并称“老庄”。背景扫描战国时代,各种学派纷纷登台表演,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空前活跃的局面。老庄的道家学派,与儒家和名家学派是相对的,尤其表现为对儒家思想的尖锐批判。庄子作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其思想立场是鲜明突出的。他对黑暗的社会现实强烈不满,追求绝对的思想自由,排除一切功利目的和一切人为的桎梏,清静无为、逍遥自由。在这种情况下,庄子就产生了。单元导读本单元的重点是欣赏庄子的散文。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有五十二篇。西晋著名学者郭象加以删定,并注释了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内篇有七篇,即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应帝王;外篇有十五篇,包
3、括田子方秋水等;杂篇有十一篇,包括徐无鬼外物列御寇等。郭象注精深、独特,为历代所推崇,因此该本唐代以后广为流传,渐渐成了定本。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内篇基本上出自庄子本人,外、杂篇则基本上出自庄子的后学。无端崖之辞讲了七个小故事,思想高远,手法奇特。庄子善于讲故事,他把自己对人生的感悟蕴藏在这些故事里面。庄子善用各种修辞手法,语言的运用达到炉火纯青之境,尤其善于夸张描写。写意则意象浑厚,绘景则瑰奇非凡,状物则活灵活现,画人则形神毕现。我们学习时要重点体味故事的内涵,学习文中的表现手法。鹏之徙于南冥先是带我们进入一个奇幻的世界,这里有鲲、鹏、蜩、学鸠、冥灵、大椿等林林总总、千差万别的奇异景物。作者反
4、复运用对比,引出他心目中人生的最高境界。接着进一步阐述,只有真正做到忘掉自己、忘掉一切,才能达到人生的大境界。最后提出要把无用当做有用,才能实现逍遥游。我们学习时要注意分析文中的艺术形象,从而把握庄子的人生境界。东海之大乐阐述了这样一个观点:人生在世,应该追求大的境界,只有摆脱种种局限,才能使境界不断得到提升。由于庄子强调直觉体悟,所以他很少做纯理论的阐述,而是把深奥的哲理化作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文章能够深入浅出,这是我们学习时应该多加注意的地方。尊生提出了很值得重视、也很深刻的尊生思想。在常人眼中,“天下”是最尊贵的东西,而在庄子及其后学眼中,生命的价值才是无与伦比的。我们学习时应透过奇特荒
5、诞、生动形象的寓言故事,去体味、领悟其中的哲理。恶乎往而不可中,庄子认为在人的一生中有时会面临一些困境,我们应该从困境中发掘出光明的前景。我们除了领略庄子的哲思外,还应该关注文中形体残缺、畸变、丑陋的人物形象,从他们身上理解庄子的良苦用心。一、无端崖之辞释文题在先秦诸子中,庄子和他的后学们最注重也最擅长营造艺术表现形式,他们营造的艺术表现形式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奇,他们善于运用奇特、夸张和丰富的想象,讲述各种各样的寓言故事,将自己所要表达的哲学思想,寄寓寓言故事中,通过想象和虚构的形象世界来象征暗示。连他们自己都说自己的学说是“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即迂远的说教、荒唐的言论、无头绪无边
6、际的言辞。本课所录七则选文正体现了庄子学说的这一特点。这些选文大都采用寓言故事的形式,运用夸张的手法。明主旨本课所录七则选文,主要通过寓言故事来反映庄子的思想态度。庄子笔下的寓言故事及寓言故事中奇丽诡谲的艺术形象,是其哲学思想的反映,同时也是其深沉情感迂回曲折的流露。本课选文主要反映了庄子“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表达了庄子对至高的人生境界和人生气象的推崇与赞美,对荣华富贵、权势名利鄙弃的思想感情。1词语理解(1)通假字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通“_”,_ 牵巨钩,没而下 通“_”,_ 骛扬而奋鬐 通“_”,_ 苍梧已北 同“_”,_ 趣灌渎 通“_”,_ 王说之 通“_”,_ 反于宋 通“_”,_
7、夫处穷闾阨巷 通“_”,_ 答案瞬“恂目”,眨眼、眼睛转动陷沉陷鳍鱼鳍以自趋趋向、奔向悦喜欢返返回隘狭窄 (2)一词多义顾引适干答案回头/顾念/考虑拉开弓/引导,疏导/后退/伸长/延请往/到去/出嫁/舒畅求,请求/岸,边/直冲(3)古今异义虽然,臣之质死久矣古义:_今义: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是”等跟它呼应,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为甲事而不成立。夫揭竿累古义:_今义:疲劳;使疲劳,使劳累;操劳。饰小说以干县令古义:_今义: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通过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环境的描述来概括地表现社会生活。背逡巡古义:_今义:有所顾虑而徘徊或不敢前进。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古义:_今义:
8、国家。于是鸱得腐鼠古义:_今义: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答案虽是这样。指纶,钓鱼竿上的丝线。指偏颇琐屑的言论。退却。都城。在这个时候。(4)虚词归纳为答案前“为”读wi,介词,替;后“为”读wi,动词,砍/读wi,动词,作为,当做/读wi,动词,是/读wi,动词,治理2词类活用(1)郢人垩漫其鼻端:_(2)上窥青天:_(3)日凿一窍:_(4)没而下:_(5)离而腊之:_(6)其不可与经于世亦远矣:_(7)商之所短也:_(8)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_(9)一悟万乘之主:_答案(1)名词作状语,用白色土(2)名词作状语,向上(3)名词作状语,每天(4)名词作动词,沉
9、入水底(5)名词作动词,做成干肉(6)形容词作动词,相差很远(7)形容词作动词,不擅长(8)使动用法,使活下去(9)使动用法,使觉悟3特殊句式(1)当是时,犹象人也。(2)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3)我,东海之波臣也。(4)措杯水其肘上。(5)投竿东海。(6)故往贷粟于监河侯。(7)搜于国中三日三夜。(8)夫鹓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9)子何为者邪?答:_答案(1)(3)判断句,(4)(5)省略句,(6)(8)介宾短语后置句,(9)宾语前置句。4语句翻译(1)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译文:_(2)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尔于中也殆矣夫!译文:_(3)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
10、凿之。译文:_(4)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译文:_(5)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译文:_(6)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译文:_(7)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译文:_答案(1)有个郢地人,白色土弄脏了他的鼻尖,大小厚薄像苍蝇的翅膀一样,他让一位名为石的工匠用斧头砍掉这一小白点。(2)现在你有惊恐目眩之意,你对于射中目标可能性太小了!(3)人人都有一口、两耳、两眼睛、两鼻孔“七窍”,来看、听、饮食、呼吸,这浑沌偏偏没有,试着给他凿开七窍吧。(4)粉饰肤浅小语来游说一县之长,这样对于获得很贤达的地位来说也差得太远了!(5)我昨天来的
11、时候,道中有呼救的声音。我回头看看路上车轮辗过的小坑洼处,有条鲫鱼在那里挣扎。(6)我将要到南方去游说吴国越国国王,引蜀江的水来迎接你,行吧?(7)我失去了我平日相处的水,我没有安身的地方。眼下我能得到斗升之水就可以活命了。文本名句1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2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文外名句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2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3圣人不死,大盗不止。4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1.(庄子徐无鬼)2.(庄子田子方)3.(庄子应帝王)4.(庄子外物)5.(庄子列御寇)6. (庄子外物)7.(庄子秋水
12、)1“郢人斫垩”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答:_答案生活中志趣相投的人很难遇到,要好好珍惜。没有“他”,自己的才能也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了。2结合现实,谈谈你对第3则寓言故事的理解。答:_答案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即使是好心做事,也会造成惨重的后果,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觉。例如“文革”、“大跃进”、盲目建设“开发区”等等。3第4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答:_答案人生在世,应当有大志向、大抱负,才能达到目的,才能真正参与社会生活、参与国家管理。4简析第6则寓言的寓意。答:_答案鲋鱼在车辙中只要借斗升之水即可活命,如果等庄子去游说吴越之王,开凿运河,把蜀江的水引过来,鲋鱼早就死了。远水解不了近渴
13、,这是常识。这个故事揭露了监河侯假大方、真吝啬的伪善面目,讽刺了说大话、讲空话、不解决实际问题的人的惯用伎俩。5这七则小故事突出的表现方法和艺术特色是什么?答:_答案善于借用寓言说理,创造出诸多奇特无比的形象。这些故事很少枯燥说教,而是借用生动活泼的寓言形式,让人在或开怀或沉思中感悟主旨,受到启迪。他把深刻的哲理形象地寄寓于虚妄的故事之中,在一种超现实的艺术氛围里巧妙地表现思想。想象丰富,意境开阔。如任公子钓鱼一事,可谓天外奇谈;匠石运斤成风,斫垩不伤,亦是无稽之谈。但这些丰富的想象却使文章汪洋恣肆,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比喻、夸张、对比等手法的成功运用,让寓言故事生动形象,摇曳多姿。如将权迷心窍
14、的惠子喻为得腐鼠而吓鹓的鸱,通俗易懂;将任公子垂钓与辁才讽说之徒急于钓到大鱼进行对比,说明强求必不得;能工巧匠并不稀奇,胆大如斗的人也不少见,但匠石运斤成风则是夸张,具有强烈的世俗化色彩。从第3则选文中看,作为一个领导者,应当如何使自己的行为造福于人民、造福于社会、造福于国家?答:_答案任何决策都必须从客观规律出发,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不能想当然地处理问题,也不能不顾实际情况做出决定。否则,即便出发点是好的,愿望是良好的,也同样会造成很大的伤害,甚至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庄子的世界我一直渴望用我拙笨的笔头来描摹一下这位先秦的哲人,但每每提笔,浮现眼前的,总是一个至玄至幻的影子。这个影子
15、或隐没于江湖,或委身于水田,或翩跹于梦幻,或混迹于闹市,令我无从下笔,只得兴叹。大多数人对于庄子,是迷惑不解的。那个烽火狼烟、豪杰并起的时代,赋予人的,是激情和斗志,是渴望辅佐君王、救黎民于水火的大丈夫情怀,而庄子,这个槁项黄须、聪明透顶的人,却弃自己的满腔才情不用,或与水田曳尾的神龟游戏,或研究墙角蜗牛触角上的弹丸小国,或臆造出不存在于世的大鹏、大鲲,甚至对送到眼前的楚国相位都安然不动这太出乎人们意料了!是啊!在那个名士说客围绕着君王,不厌其烦地宣扬他们那一套“治人”之术的时候,我们的庄子却转过头来,把自己的内心对准了我们这些最普通的人。他诚恳地告诉我们如何解脱世上的繁役,他坚定地鼓励我们去
16、寻找自由、坚守内心。当他的老妻死去后,他毫不悲伤,高兴得击鼓,庆贺老妻归于自然;当同乡的曹商在乡人羡慕的目光中炫耀君王赏赐的车马时,我们的庄子竟毫不留情地讽刺他舐了秦王的大腿的脓疮庄子就是这样的特立独行,他的行为在两千年后的今天看来依旧是那样古怪,他真是那个时代一个出人意料的哲人。然而当我逐渐触摸到庄子的内心后,才渐渐了解,正如清朝进士吴文英所说:“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感慨万端。虽知无用,而终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庄子因为对世界极度的热爱,才会对它表现出极度的失望,才会向往自由,让心摆脱奴役,才会用辛辣和尖刻的比喻来抨击、暗喻当时的社会。话说回来
17、,庄子的蜗角之国,更是对世间不自由的最直接的对抗。他的所为,就在于对世界不自由的最直接的反抗。他的所为,就在于对世界的深爱,他似乎用他的放荡不羁来对待世俗的框约,用它的怪诞诙谐来嘲讽世俗的装模作样、一本正经。这样一来,庄子的所作所为不是很合乎情理、很合乎他内心的准则吗?庄子就像一本书,读前令人疑惑,读后令人开朗。赏析本文可谓是一篇奇文。在阅卷过程中,本文曾引发阅卷老师的一番议论,又经过几番评议,还是给予其满分。其最主要的一个理由便是作者写作此文时,是凭借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凭借自己的热爱和思考而写的。实际上,作者似乎不是在写一篇中规中矩的高考作文,而是写自己对远在千古的那一位知己的纪念和缅怀。这便是有心之文,这便是有情之文,这与那些到处充斥虚情假意的考场作文是有很大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