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选读《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学案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89028 上传时间:2019-10-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6.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秦诸子选读《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先秦诸子选读《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释文题“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语出论语述而,意思是说,干违背道义的事而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好像飘浮在天空的云彩。孔子运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了自己对道义的重视与追求。孔子不是说富贵对自己没有意义,而是说违背了道义的富贵对自己来说毫无价值。按照孔子的观点,贫寒虽然是问题,但贫寒而不能践履道义才是真正的问题;富贵不是问题,以不正当手段牟取富贵就是大问题。这句话表现了孔子义薄云天的高尚人格。在物质利益面前,孔子保持了超然、独立、高尚的人格,保持了精神的旷达和完满。这句话表明了孔子的人生价值取向。孔子所弘扬的这种价值取向,对于治疗社会上一部分人为牟取权势和利益而不择手段、

2、害国害民的弊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明主旨本课所录选文都围绕一个“义”字展开,孔子主张安贫乐道,见利思义,见得思义,将合乎道义作为一切行为的准则。孔子所张扬的义这种价值取向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至今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1词语理解(1)通假字富而可求也通“_”,_ 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通“_”,_ 若臧武仲之知 通“_”,_ 答案如如果约贫困智聪明(2)一词多义信恶答案诚实/真实、不虚/相信,信任/信物,凭据/送信的人,使者,指媒人/音讯,消息/听凭,随意罪恶,坏事/做坏事的人/丑,劣/讨厌,憎恨/疑问代词,哪里,什么/疑问副词,哪,怎么(3)古今异义造次a必于是ba古义:_今义:鲁莽,轻

3、率。b古义:_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子路问成人古义:_今义:成年的人。今之成人者何必然古义:_今义:事理上确定不移的。答案a.慌忙、仓促。b.两个词,于,介词;是,代词,这样。完美无缺的人。一定这样。 (4)虚词归纳之答案代词,它/定语标志,译成“的”或不译/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2词类活用(1)饭疏食饮水:_(2)义然后取:_(3)曲肱而枕之:_答案(1)名词作动词,吃(2)名词作动词,符合道义(3)意动用法,以为枕头3特殊句式(1)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2)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3)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

4、,是吾忧也。(4)非其鬼而祭之,谄也。(5)见义不为,无勇也。(6)君子义以为上。(7)德之不修。(8)学之不讲。(9)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10)文之以礼乐。(11)以告者过也!答:_答案(1)(5)判断句,(6)(8)宾语前置句,(9)(10)介宾短语后置句,(11)省略句。4语句翻译(1)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译文:_(2)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译文:_(3)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译文:_答案(1)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君子不会接受。(2)君子是不会在一顿饭的时间内背离仁德的,

5、在急迫仓促中一定这样(按照仁的要求)做,就是在受磨难、挫折时,也一定会按仁德的要求去办事。(3)见到利益就想到道义,面临危难挺身而出,付出性命,长期处于穷困之中,不忘记平素的话或诺言,这样也可以成为一个完美无缺的人!文本名句1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2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3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4见利思义,见危授命。5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6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文外名句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以约失之者鲜矣。3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4德不孤,必有邻。1.(论语

6、述而)2.(论语宪问)3.(论语述而)4.(论语里仁)5.(论语宪问)6.(论语季氏)7.(论语里仁)8.(论语阳货)9.(论语述而)10.(论语为政)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体现了孔子的什么精神? 答:_答案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 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2孔子所谈的“君子有九思”,是对君子的赞赏,

7、还是要求?答:_答案是要求。孔子告诫后人,一言一行都要认真思考和自我反省,这里包含个人道德修养的各种规范,如温、良、恭、俭、让等,所有这些,都是孔子关于道德修养的组成部分。 3在第9则中,孔子为什么感叹“德之不修,学之不讲, 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 答:_答案因为在春秋末年,天下大乱。孔子慨叹世人不能自见其过而自责,对此,他万分忧虑。他把道德修养、 读书学习和知错即改三个方面的问题相提并论,在他看来,三者之间也有内在联系,因为进行道德修养和学习各种知识,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及时改正自己的过失和“不善”,只有这样,修养才可以完善,知识才可以丰富。 4孔子的义利观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影响? 答:_答

8、案孔子的义利观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些思想精华,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凝结和升华为诸如大公无私、 无私无畏、廉洁奉公、刚正不阿、见义勇为、助人为乐以及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高尚品德和崇高气节,凝聚成中华民族长盛不衰的浩然正气,影响着一代代有识之士。孔子说:“见义不为,无勇也。”而现在社会上有许多中小学校却明确指出,不提倡中小学生“见义勇为”。你是如何看待这两种矛盾的态度的?答:_答案“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义勇”二字,撑起了中华美德的一片天。面对救死扶伤和见义勇为的事情,任何一位有良知的公民,都会被这种

9、舍生忘死、义无反顾的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的精神感动。正是这些平凡的人,用他们无私的爱心构建起我们的和谐社会。他们让我们看到:世界是美好的,人心是正义的灵魂所在。和平年代,谁是真正的英雄?见义勇为者当之无愧,他们是社会主义的代名词,是平安建设的中流砥柱,更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榜样。我们知道现在社会上有许许多多“见义勇为”的英雄事迹,感人至深,可歌可泣。但仔细观察,发现他们都存有两方面遗憾:一是缺乏专业知识与能力;二是经常为此而致伤,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实践证明,许多的“见义勇为”行为背后须得有专业知识与能力作为支撑,否则很难达到“见义勇为”的最佳效果,不是将被救人救起后自己牺牲,就是不但没将被救人救起反

10、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不提倡中小学生“见义勇为”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可爱的孔子董本友文人被统治阶级利用,似乎就是他们永远难以消解的命运。孔子是位被历代统治者利用最多的文化名人了,他们把孔子当成道德承担的一个文化符号,当他们觉得对自己有用时,就把孔子当作神灵高高供奉,顶礼膜拜,虚名虚衔,一直加个不止;当觉得孔子利用价值不大,或对孔子不感兴趣时,便一脚踹开,孔子也就堕落成一个教书匠。世事人情反反复复,孔子地位也就挪腾跌宕不止,从孔子生身在世推行自己的学说开始到“满街都是圣人”的现在依然如此。孔子真累啊。其实读遍论语孔子家语史记孔子世家等有关孔子的权威文献,在字里行间重回那个言论高度自由、人口自

11、由移迁、人才流动相当大的时代,我们发现作为一个具有鲜活个性出色的人才,孔子是一位相当可爱的人。我们不会觉得他是神,不会觉得他是圣之大者,孔子是那么的亲切可爱,就像是一位从教书育人岗位上退下来、满腹经纶的老爷爷,一位老邻居,有时他还惹得你会心一笑。不信,你看:孔子对待儿女婚姻可是相当的前卫可爱。孔子把他的女儿和侄女,都嫁给了曾经坐过牢的人。公冶长在蹲监狱时,孔子依然坚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孔子说公冶长“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不仅如此,孔子还把自己的侄女也嫁给了一位蹲过监狱的人南容,理由是“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就是说,南容反复诵读诗经中的诗句:

12、“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孔子便把侄女嫁给他。孔子也会戏弄懒惰的弟子。宰予,字子我,他应该是孔子印象中最懒惰的弟子。一次,孔子见他白天睡大觉,调侃宰予,说他“朽木不可雕”。宰予白天睡懒觉,还出名了,而且有人模仿。笑林广记中有一则笑话叫“先生昼寝”,说一教读先生最喜白日睡觉。一日东家问先生现讲何书,答曰:“论语。”东家曰:“请先生将宰予昼寝一章讲与学生听。”乃讲曰:“宰是宰杀之宰。予者,我也。寝者,睡也。”东家曰:“先生讲差了。宰予乃人名,分开讲岂不割裂语气?”先生曰:“东家倒不必如此费心。我与你说明了罢,你就是宰了我,我也是要昼寝的。”就此,孔子说宰予改变了他对人的看法,孔子

13、以前听人言便相信其行,现在孔子要听其言观其行。改变孔子对人的看法还有一个正面的例子。一个叫澹台明灭的学生,容貌极丑,孔子便以貌取人,以为他不会有大的成就。但后来事实证明,澹台明灭为人正派无私,发扬孔学,名闻于世,孔子后悔说:“吾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子羽,澹台明灭的字。(有删改)孔子是位可爱的性情中人,经常毫不掩饰表露自己的情感。他最得意的门生颜渊死了。孔子作为一个大男人,哭得相当悲伤,哭得真情流露,别人劝他节哀,孔子像个孩子似的,实话实说:“对他不悲伤,对谁还能悲伤啊。”颜渊以一箪食,一瓢饮,身居陋巷,一生以简朴为乐,但他的同学却大操大办他的葬礼,给他购置了棺还有椁,有毁他的名节之嫌。孔子自

14、责道:“这不怨我啊,我劝阻他们不要这样,他们还这样,违背你一生的行为操守,虽然我是你的老师但没能给你帮上忙啊。”孔子心直口快,刀子嘴豆腐心。论语中许多话都是一语道破,他古道热肠,对人好像没有一点城府,该表扬的及时表扬,该批评的直言相告,尤其对自己的学生更是如此。孔子也是一位可爱的老顽童。原壤是鲁国孔子的一位老朋友。一次,大概是这老哥俩想出去玩儿,到底是去钓鱼,还是去爬山,还是在太阳下面唠嗑,就不得而知。原壤就在路边叉开双腿等孔子。孔子拄着拐杖就来了,并开玩笑地说:“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意思是说你啊,从小不尊敬长辈,长大以后又无所作为,连本书也没出,现在老了还不死,真是祸害。孔子边说边“以杖叩其胫”。用拐杖敲他的小腿。夕阳下,一对老哥儿俩这么嬉闹,可爱不?如果你碰巧走到那里,一定会站下来会心一笑,孔子不就是一老顽童吗?这样可爱的人谁不喜欢?怪不得两千多年来,孔子一直这样火,名扬海内外。赏析这篇文章简约的文字中蕴含着无限的张力,如电影切换场景一般,使我们的脑海里浮现出一幅幅作者认识孔子的阶段性画面。作者以独有的笔力穿越时空,或轻或重地撞击着世人的心灵,或浓或淡地点染着人们生活的色彩。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作者并非有板有眼去写孔子思想的伟大,而是抓住了他可爱性情的一面,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别样的孔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人教版 > 先秦诸子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