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88316 上传时间:2019-09-3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7.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衡阳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湖南省衡阳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湖南省衡阳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湖南省衡阳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湖南省衡阳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湖南省衡阳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18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书与人的随想梁衡人类社会是连续发展的,我们常将它比作历史长河,而每个人都是其中搭行一段的来客。我们上船之时,前人就将他们的一切发现和创造,浓缩在书本中,作为欢迎我们的礼物,同时也是交班的嘱托。由于有了这根接力魔棒,所以人类几十万年的历史,某一学积几千年而有的成果,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将其掌握,而腾出足够的时间去进行新的创造。书籍是我们视接千载、心通四海的桥梁,是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首先要拿到的通行证。历愈久,文明积累愈多,人和书的关系就愈紧密。书藉是

2、平行于物质世界的另一个精神世界,它不仅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更使人们得了极大的精神自由。作为物质的人,正常人刚生下来是没有任何疾病的,生机虚然,对世界。以后就灾病漸起,有一种病就少一分活动的自由。作为精神的人正好与此相反。他刚降生时,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于是就识字读书,读一本书就获得一分自由,读的书越多,获得的自由度就越大。哥白尼一生研究日心说,备受教会迫害,到晚年生活困顿,双目失明,举步维艰,但他终于完成了划时代巨著天体运行。到去世前一刻,他撲了撲这本刚出版的新书欣然离开了人世。这时,他在天文世界里巳获得了最大自由,而且还使后人也不断分享他的自由。所以一个学者到了晚年,哪怕他是疾病缠身,身体

3、的自由度已极小,精神的自由度却可达到最大,甚至在去世之后他所创造的精神世界仍然存在。人之初性本愿,只是后来靠读书才解疑释惑,慢慢开启智慧。不读书的人无法理解读书人的幸福,就像足不出户者无法理解环球旅行者或登月人的心情。就像一只不停挖洞的土拨鼠,终其一生也不过是吃穿二字。你可以自得其乐,但实际上已比别人少享受了半个世界。既然书总结了人类的切财害,那么读书就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知识、才能、气质。古语言:读书知理。谁掌摄了真理谁就掌握了世界。爱因斯坦在伽利略、牛顿之书的基础上,创立相对论,物理世界一下进入一个新纪元。马克思穷读了在他之前的所有经济学著作,发現了剩余价值规律,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一下

4、子就开辟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一个人只有当他偕助书籍进入精神世界、洞察万物时,他才能跳出现实的局限,才有了时代和历史的意义。像毛泽东当年独上井冈,面对腥风血雨坚信能再造一个新中国,他懂得阶级分析、阶级斗争这个理。像马寅初,敢以一朽老翁面对汹汹批判,而坚持到胜利。他懂得人口科学这个理。他知道即使身不在而理亦存,其身早已置之度外。他们掌握了事物之理,看世界就如庖丁观牛,“以神遇而不以目视”,这是常人之所难及。我们作为一个历史长河中的旅人,上船时既得到过前人的赠礼,就该想到也要为下一班乘客留点东西。如果说读书是一个人有求知心的标志。那么写作就是一个人有创造力和责任感的标志。读书是吸收,是继承;写作

5、是创造,是超越。一个人读懂了世界,吸足了知识,并经过了实践的发展之后,才可能写出属于他自己而又对世界有用的东西。这样他才真正完咸了继承与超越的交替,才算尽到历史的责任。写作不是抄书,你得把前人之书糅进自己的实践,得出新的思想,这是一种创造。文章也是一面大镜子,验之于作者可知鸢骏。古往今来,凡其人庸庸,其言云云,其政平平者,必无文章。古人云立德立言,人必得有新言汇入历史长河而后才能得到历史的承认。我们不妨把每个人留给这个世界的文章或著作,算作他搭乘历史之舟的船票,既然顶了读书人的名,最好就不要做票人。这船票自然也轻重不同,含金量不等,像资本论或者红楼梦,那是怎样一张沉甸甸的票据啊。不读书恿而可哀

6、;只读书迂而可惜;读而后有作,作而后出新,是大智慧。(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书籍能让人在短时间内掌握人类历史和学科成果,使我们视接千载、心通四海。B. 阅读使人在精神层面获得自由,它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知识、才能和气质。C. 一个人只有通过读书,才能进入精神世界、洞察万物,并且跳出现实的局限。D. 写作要成为一种创造,就必须吸取前人经验,结合自己的实践,得出新的思想。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多处运用比喻,如以“土拨飘”“登月人”为喻体来论证读书与写作对人生的意义B. 文章第二段运用了对比论证,把不读书的人和读书人对比,说明

7、书籍对于人类的作用。C. 文章中列举了马克思、毛泽东、马實初等人的事例,是要证明读书能使人知理。D. 文章虽为随想,但思路清晰,逻辑严密,由读书到写作,由传承到创新,阐明了读书与做人的道理。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是A. 读书使人知理,所以只要多读书,就能达到看世界如庖观牛“以神遇不以目视”的程度。B. 在搭乘历史之舟的读书人中,一些做了逃票人;一些虽有了船票,但这船票也有轻重之别。C. 读书使人不愚,但读再多不实践、不运用也是迂腐,实践后能写出新言论表达新思想,是大智慧。D. 我们活在世上,应该多读书,读懂世界,吸足知识,坚持实践,也要敢于创新。【答案】1. C 2. A 3.

8、 A【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首先应迅速浏览,划记关键词;其次找到对应位置比对原文,最后做出判断。比对时注意选项与原文是同义转述还是改变了原文。同时要熟悉设误的类型,如偷换概念、混淆未然已然、混淆或然必然、无中生有,强加因果,肯定否定不当、强加因果,曲解原文等。C项分析错误,原文“一个人只有通过读书”与“进入精神世界、洞察万物”不是条件关系,“跳出现实的局限”与前句也不是递进关系。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思路,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需要划记每段的中心论点,并明确论据以及论证方法、论据与论点的关系。一般考查论证方法,论据与观点是否一致。A项分析错误

9、,“登月人”不是喻体,论证的也仅仅是读书的意义,没有牵涉到写作。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迅速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主题、结构思路、观点态度、句段含义、创作意图等进行分析概括。同时要熟悉设误的类型,如偷换概念、混淆未然已然、混淆或然必然、无中生有,强加因果,肯定否定不当、强加因果,曲解原文等。A项,“只要多读就能实现”,说的过于绝对。故选A。(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面小题。荆轲之死荆轲从秦舞阳手中的托盘里

10、取过地图,身子前倾,双手举过头顶。秦王,这是我们燕国地图,从此以后,燕国将俯首称臣,如大秦之属县,岁岁纳贡,不敢有半点异图。秦王喜不自禁,俯身来看。地图一点儿一点儿展开,一点点展开,末了,寒光一闪,一柄锋利的匕首出现在眼前。荆轲突地执匕朝秦王猛刺,秦王情急中躲开利刃,荆轲奋力追赶“停停停停,”台下赵团长击着手掌,示意台上停下来,“金科,你演荆轲演了多少年?三十年。三十年一直都这么演?“这是历史正剧,当然这么演!”“啧啧啧!”赵团长不停地摆头,“难怪我们剧团濒临倒闭,三十年啊,一成不变!时代不同了,金科,老戏要演出新意,要融入时代元素嘛!这戏要改,一定要改!”怎么改?赵因长经过一个星期的编写,终

11、于拿出了一个自己十分满意的剧本,剧情是这样的:荆轲并不是什么义士,而是一个无赖,整天好酒贪杯爱色敛财,一心想着飞黄腾达。于是买通关系,混骗到了燕王身边。后来见秦国势力强大,燕国岌岌可危,便假托刺秦,携燕国地图、奇珍异宝投靠了秦王金科开始认真地看了两页,看着看着,脸色大变,一抬手将剧本扔出了窗外。“狗屁!”金科愤怒地说。赵团长心痛地捡回剧本,赶紧收回公文包里。“我说金科,现在不是流行戏说吗?不是流行穿越吗?不是流行槁笑吗?你那什么什么义薄云天,忠肝义胆,狗屁!谁信?谁看?没人看,哪来钱?没钱哪来房?哪来车?金科呀金科,你不能再固执下去了,好好想想吧!”赵团长痛心疾首地说。“要演你演!”金科剑眉倒

12、竖,黑着脸甩手走了。赵因长还真想演,但他演得好吗?金科是县剧团的台柱子,金科饰演的荆轲神形毕肖,唱念做打,无不精彩绝伦。只是这金科演荆轲久了,出不来,总以为自己就是荆轲,他耿直,敢怒敢言,这不,连赵团长他都不给一点面子。赵因长只得强忍着,低下身价去求金科,“金科啊,我初来乍到,您是老革命,一定要支持我的工作啊!如果我们把这个戏演好了,到省里拿个一等奖什么的,奖金可是两万呢!赵因长软磨硬泡了几天,金科才心一软,勉强默认了下来。经过两个月精心排练,新版荆轲刺秦终于隆重上演。首演在县大剧院举行。锣鼓铿锵,大幕开启,艳丽的灯光下,十位盛装女子且歌且舞,巧笑倩兮,美目流转,妖冶异常,歌舞升平中,荆轲摇搖

13、晃晃,翚晕乎乎,醉眼蒙昽,美女们挤眉弄眼,极尽挑逗,荆轲左牡丹,右芙蓉,沉醉在温柔乡里易水送别图穷匕见荆轲从秦舞阳手中取地图在手,突然间神情大变,脸色异常凝重起来。地图一点点展开,一点一点展开,图穷,寒光一闪,一柄锋利的匕首出现在眼前。赵团长大惊,按照新剧本,地图里是没有匕首的。荆轲左手扯住秦王衣袖,右手执匕首朝秦王猛刺。饰演秦王的演员覃望也吃了一惊,戏不是改了吗?怎么还刺?金科朝覃望使了一个眼神,低声道:“按老剧本演。”覃望愣了下,只好拔剑,一边拔一边奔跑,一边奔跑一边想,赵团长不是吩咐过吗?不,不能按老剧本演,荆轲不能死,死了后面的戏怎么演。于是继续奔跑,装作剑始终拔不出来的样子。金科瞧出

14、来覃望的意思。荆轲止步,仰天长笑:“哈哈哈哈!秦王施暴政天怒人怨,荆轲我受重托为民除奸,焉能好美色贪钱财忠义扫地,留千古骂名遗臭万年!罢罢罢!难手刃秦贼,我怎能苟且偷安,纵万死无生也不污我忠肝义胆。”金科突然擅自加进了一段唱词,还好琴师老练,跟了上去。唱罢,荆轲将匕首在脖子上一横,身子一斜,栽倒在地,倒地的那一刻,看得见金科眼中噙满泪水。戏完全演乱套了,赵团长急忙令人将幕布拉上。奖牌呀!奖金呀!赵团长捶胸顿足。为了奖牌,为了两万元奖金,不管怎样,戏还得演,赵团长只得压住满腔怒火上金科家去求他。金科避而不见,让老婆传出话来,荆轲已死!从此以后,金科告别舞台,不再演戏。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4.

15、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说中的赵团长想把剧团带出困境,认为只有“戏说”“穿越”“搞笑”才能改变剧团现状,这说明他虽有一定的责任心,但功利心太重。B. 小说的语言生动,富有生活气息。如赵团长看演出时发出的“喷啧喷”的声音,金科看了新剧本后大骂“狗屁”,既贴近现实,也突出了人物形象。C. 小说以生动的文笔叙述了“荆轲之死”这一故事,体现了艺术创作不能为市场所左右,艺术不能做市场的奴隶的主题,引发读者深思。D. 小说中的人物姓名设置颇具匠心,金科与荆轲,覃望与秦王,谐音相近,都暗示了小说中人物形象与历史正剧中的形象相符合。5. 小说中的金科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16、6. 小说结尾部分写到“荆轲已死”,请结合小说,分析作者这样写的意图。【答案】4. D 5. 坚持原则。如在舞台上坚持按老剧本演,无人配合后悲愤“自尽”。 耿直刚烈。如看了赵团长改过的剧本,一抬手将剧本扔出了窗外。 淡泊名利。如对赵团长追逐的奖牌、奖金不放在心上。 执着艺术。宁愿告别舞台,也不损害荆轲形象。 6. 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金科宁愿把戏演砸也不愿损害“荆轲”形象,凸显金科坚持原则、执着于艺术的形象。 使情节更加完整。舞台上的荆轲已死,暗示小说的结局,演员金科的艺术生涯 也就此结束。 升华主旨。通过写金科违背剧本让“荆轲”自刎,批判了艺术媚俗的现象,也 提出了传统艺术在当下该如何发展的

17、问题,引人深思。 篇末点题,凸显人物形象的高大,收到了震撼人心的效果。【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鉴赏文章的内容要点与表达艺术的能力。本题属于综合题,既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也考查故事的情节、主旨和环境。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然后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结合小说的主旨和细节做出准确判断。D项,金科与荆轲形象性格上有对应,而覃望与秦王并无对应,故D错误。故选D。【5题详解】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对于人物形象的刻画,我们要注意正面刻画与侧面刻画。正面刻画主要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行为、心理等,需要考生圈出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然后推究所反映的人物形象

18、。侧面刻画主要是次要人物、物象、环境的烘托,如果文本有相关的,考生可以抓住这些进行分析。还要注意划记作者评价、叙述人物的语言,这也是解读人物很好的切入口,有时作者直接告诉了我们人物是一个怎样的人。解答本题,由“这是历史正剧,当然这么演”、“要演你演!金科剑眉倒竖,黑着脸甩手走了”、“唱罢,荆轲将匕首在脖子上一横,身子一斜,栽倒在地,倒地的那一刻,看得见金科眼中噙满泪水”,义正言辞驳斥团长对演出的批评与建议,对团长提出的改剧本的建议嗤之以鼻,在舞台上坚持按老剧本演,无人配合后悲愤“自尽”,可以看出他坚持原则。“金科开始认真地看了两页,看着看着,脸色大变,一抬手将剧本扔出了窗外。狗屁!金科愤怒地说

19、”、“只是这金科演荆轲久了,出不来,总以为自己就是荆轲,他耿直,敢怒敢言,这不,连赵团长他都不给一点面子”。通过正面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以及作者评论性的话语可以知道人物具有耿直刚烈的性格特点。“奖牌呀!奖金呀!赵团长捶胸顿足。为了奖牌,为了两万元奖金,不管怎样,戏还得演,赵团长只得压住满腔怒火上金科家去求他”赵团长追逐奖牌、奖金,金科对此不放在心上,通过对比表现了他淡泊名利。“金科避而不见,让老婆传出话来,荆轲已死!从此以后,金科告别舞台,不再演戏。”宁愿告别舞台,也不损害荆轲形象,可见他执着艺术。【6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赏析小说结尾,解答此类题目,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作答:是否使情节波澜起

20、伏,引人入胜,是否使得情节更加完整,使得叙事更加合理。是否刻画了人物的心理,是否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是否揭示了主题或深化了主旨。是否使环境更加典型。是否使用了写作手法。是否符合读者的阅读心理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本题可以从人物、情节、主旨、读者层面来作答。人物形象上:“金科避而不见,让老婆传出话来,荆轲已死!从此以后,金科告别舞台,不再演戏。”金科宁愿告别舞台,也不损害荆轲形象,表现了他执着艺术,也使前文他坚持原则的形象更丰满。情节结构上:“唱罢,荆轲将匕首在脖子上一横,身子一斜,栽倒在地,倒地的那一刻,看得见金科眼中噙满泪水。”“金科避而不见,让老婆传出话来,荆轲已死!从此以后,金科告别舞台,

21、不再演戏。”舞台上的荆轲已死,演员金科的艺术生涯也就此结束。写“荆轲已死”是为了暗示小说的结局,使情节更加完整,同时篇末还具有点题的作用。主题上:“赵因长经过一个星期的编写,终于拿出了一个自己十分满意的剧本,剧情是这样的:荆轲并不是什么义士,而是一个无赖,整天好酒贪杯爱色敛财,一心想着飞黄腾达。于是买通关系,混骗到了燕王身边。后来见秦国势力强大,燕国岌岌可危,便假托刺秦,携燕国地图、奇珍异宝投靠了秦王”改写的剧本非常媚俗,通过写金科违背剧本让“荆轲”自刎,批判了艺术媚俗的现象;“啧啧啧!赵团长不停地摆头,难怪我们剧团濒临倒闭,三十年啊,一成不变!时代不同了,金科,老戏要演出新意,要融入时代元素

22、嘛!这戏要改,一定要改!”小说中的赵团长想把剧团带出困境,但是他的方式不对,太功利。而金科也只能也只能通过违背剧本让“荆轲”自刎的方式进行反抗,传统艺术在当下该如何发展的问题,引人深思,升华了主旨。读者层面上,篇末点题,安排荆轲自刎以及那一大段唱词,“哈哈哈哈!秦王施暴政天怒人怨,荆轲我受重托为民除奸,焉能好美色贪钱财忠义扫地,留千古骂名遗臭万年!罢罢罢!难手刃秦贼,我怎能苟且偷安,纵万死无生也不污我忠肝义胆”,凸显人物形象的高大,收到了震撼人心的效果。二、古代诗文阅读(26分)(一)文言文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

23、:“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24、。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械阳宫,扶攀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

25、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愿勿复再言(节选自汉书苏武传)7.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空以身膏草野 膏:使肥沃B. 羝乳乃得归 乳:吃奶C. 孺卿从祠河东后土 祠:祭祀D. 无所恨,愿勿复再言 恨:遗憾8.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A. 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B. 为武置酒设

26、乐C. 信义安所见乎D. 劾大不敬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卫律、李陵的劝降方式不同,前者软硬兼施、威逼利诱,后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苏武的回答在措辞和态度上也有所不同。B. 匈奴明白了威权富贵无法征服苏武,便以摧残肉体的方式来征服其意志,先将其关在大窖中,后又将其流放至荒无人烟的北海。C. 李陵劝降苏武时,曾说到汉武帝的刻薄寡恩,苏武明知如此,还是一心守节,这突出了苏武对汉朝的忠贞不渝。D. 为表现苏武的民族气节,文中写了三个叛徒:一个是校尉虞常,一个是原汉将卫律,一个是故交李陵,他们与苏武形成鲜明对比。10.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7、1)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答案】7. B 8. D 9. D 10. (1)单于派使者告知苏武,会同判定虞常的罪,想趁这个时候使苏武投降。(2)无罪而全家被杀的大臣有十几家,安危不可预料,你还为了谁呢?【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考生需掌握高考要求的120个实词和常见的实词,同时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推断字词的意思。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语法现象。本题考查课内知识,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夯实基本功。B项,“乳”:名词用作动词,生子。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特殊句式。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判断句、省略句

28、、被动句、倒装句以及固定搭配。其中倒装句又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考生要熟悉每种句式的类型以及标志性的词。本题考查被动句。被动句注意“见、于、为、所、被、见于、为所”这些标志词以及语义被动句。A项,是省略句,省略了主语“单于”;B项,是陈述句;C项,是疑问句;D项,是语义被动句,句意为“被定为大不敬罪”。故选D。【9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要求考生在理解文言文的基础上,能够对文言文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纳,考生需熟悉常见的陷阱如曲解文意、无中生有、错位嫁接、以偏概全等。D项,“一个是校尉虞常”说法错误,虞常不是叛徒,应改为“一个是副使

29、张胜”。故选D。【10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按照翻译六字诀:换、调、补、刪、留、变的方法做到字字落实。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1)中“使使”,第一个“使”作动词,派遣使者;“会论”会同判定;“降”,使动用法,使投降。(2)中亡,通“无”,“大臣亡罪夷灭者”,定语后置句,无罪而全家被杀的大臣;“夷灭”,语义被动句,被杀。参考译文:苏武的伤势逐渐好了。单于派使者通知苏武,一起来审处虞常,想借这个机会使苏武投降。剑

30、斩虞常后,卫律说:“汉使张胜,谋杀单于亲近的大臣,判处死罪。单于招降的人,赦免他们的罪。”举剑要击杀张胜,张胜请求投降。卫律对苏武说:“副使有罪,应该连坐到你。”苏武说:“我本来就没有参与谋划,又不是他的亲属,怎么谈得上连坐?”卫律又举剑对准苏武,苏武岿然不动。卫律说:“苏君!我卫律以前背弃汉廷,归顺匈奴,幸运地受到单于的大恩,赐我爵号,让我称王;拥有奴隶数万、马和其他牲畜满山,如此富贵!苏君你今日投降,明日也是这样。白白地用身体给草地做肥料,又有谁知道你呢!”苏武毫无反应。卫律说:“你通过我而投降,我与你结为兄弟;今天不听我的安排,以后再想见我,还能得到机会吗?” 苏武痛骂卫律说:“你做人家

31、的臣下,不顾及恩德义理,背叛皇上、抛弃亲人,在异族那里做投降的奴隶,我为什么要见你!况且单于信任你,让你决定别人的死活,而你却居心不平,不主持公道,反而想要使汉皇帝和匈奴单于二主相斗,旁观两国的灾祸和损失!南越王杀汉使者,结果九郡被平定。宛王杀汉使者,自己头颅被悬挂在宫殿的北门。朝鲜王杀汉使者,随即被讨平。唯独匈奴未受惩罚。你明知道我决不会投降,想要使汉和匈奴互相攻打。匈奴的灾祸,将从杀死我苏武开始了!”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报告了单于。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穴里面,断绝供应,不给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日不死。匈奴认为这是神

32、在帮他,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公羊生了小羊才能回来。当初,苏武与李陵都为侍中。苏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李陵投降匈奴,不敢访求苏武。时间一久,单于派遣李陵去北海,为苏武安排了酒宴和歌舞。李陵趁机对苏武说:“单于听说我与你交情一向深厚,所以派我来劝说足下,愿谦诚地相待你。你终究不能回归本朝了,白白地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你对汉廷的信义又怎能有所表现呢?以前你的大哥苏嘉做奉车都尉,跟随皇上到雍棫阳宫,扶着皇帝的车驾下殿阶,碰到柱子,折断了车辕,被定为大不敬的罪,用剑自杀了,只不过赐钱二百万用以下葬。你弟弟孺卿跟随皇上去祭祀河东土神,骑着马的宦官与驸马争船,把驸马推下去掉到河中

33、淹死了。骑着马的宦官逃走了。皇上命令孺卿去追捕,他抓不到,因害怕而服毒自杀。我离开长安的时候,你的母亲已去世,我送葬到阳陵。你的夫人年纪还轻,听说已改嫁了,家中只有两个妹妹,两个女儿和一个男孩,如今又过了十多年,生死不知。人生像早晨的露水,何必长久地像这样折磨自己!我刚投降时,精神恍惚,几乎要发狂,自己痛心对不起汉廷,加上老母拘禁在保宫,你不想投降的心情,怎能超过当时我李陵呢!并且皇上年纪大了,法令随时变更,大臣无罪而全家被杀的有几十家,安危不可预料。你还打算为谁守节呢?希望你听从我的劝告,不要再说什么了!” 苏武说:“我苏武父子无功劳和恩德,都是皇帝栽培提拔起来的,官职升到列将,爵位封为通侯

34、,兄弟三人都是皇帝的亲近之臣,常常愿意为朝廷牺牲一切。现在得到牺牲自己以效忠国家的机会,即使受到斧钺和汤镬这样的极刑,我也心甘情愿。大臣侍奉君王,就像儿子侍奉父亲,儿子为父亲而死,没有什么可遗憾的,希望你不要再说了!”(二)古代诗歌阅读(6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辛弃疾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注】辛弃疾在淳熙十二年(公元1185年)前后,约45岁时,贬官为民,闲居带潮。11. 下列对本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饥鼠”说明这里已经长时间断了“烟火”;蝙蝠翻舞,形象逼真地写

35、出了眼中所见。B. “屋上”二句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耳中所闻,屋外狂风暴雨,窗纸破烂,瑟瑟自语C. 上片四句描绘夜宿王氏茅屋中的实景,给人身临其境的感受,为下文抒情作铺垫。D. 下片抒写词人无限感慨,“眼前万里江山”,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12. 全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思?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答案】11. D 12. 诗人平生为了国事操劳奔走,未老先衰,最终却落得罢官闲居,抒发了壮 志未酬的辛酸;诗人半夜惊觉,梦中和现实落差巨大,表现出他志在千里的理 想和崇高的报国热情。【解析】【11题详解】本题综合考查了诗歌的内容、表达技巧、思想情感、语言。每个选项一个考点,每个选项对应一联,注意结

36、合诗句分析。主要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语言主要是风格不正确,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D项,“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 错,末两句是说平生经历使他心怀祖国河山,形诸梦寐;如今苍颜白发,壮志难酬,可心中所思所想,依然还会梦到往日的万里江山。表现的是作者的凄苦的、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心情,不是“赞美”。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评价作者的情感态度。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

37、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同时还要注意诗文前面的小序和诗文后面的注解。要注意诗歌是有多种情感还是相对比较单一。这首词感情浓烈,语言平淡,纯用白描,环境气氛的渲染非常出色,抒主人公的心理描述和形象刻划是十分成功的,在稼轩的爱国作品中,别具一格,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自语”二字,自然而又风趣地将风吹纸响拟人化、性格化了。独宿的这个“王氏庵”,是久已无人居住的破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作者一个平生为了国事奔驰于塞北

38、江南,失意归来后则已头发花白、容颜苍老的老人出现了。抒发的是壮志未酬的辛酸。“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秋宵梦觉”分明指出了时令,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难以入睡。半夜醒来,眼前不是饥鼠蝙蝠,残灯破窗,而是祖国的“万里江山”。这一句与“平生塞北江南”相呼应,平生经历使他心怀祖国河山,形诸梦寐;如今苍颜白发,壮志难酬,可心中所思所想,依然还会梦到往日的万里江山,表现出他志在千里的理想和崇高的报国热情。(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诗经氓中表现女主人公每天都早起晚睡,辛勤劳作的句子是“_,_”。(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两句写了诗人洒酒祭月,寄托了

39、自己对人生的感慨。(3)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指出“_,_”。这两种尖锐对立的现象;在他一千年后,唐朝大诗人杜甫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揭示了相似的情形。【答案】 (1). 夙兴夜寐 (2). 靡有朝矣 (3). 人生如梦 (4). 一尊还酹江月 (5).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6).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情境式默写的能力。要求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能运用,考生要注重平时的积累,注意难写的字、易混的字还有通假字,注意不要错漏添虚词、颠倒词序。注意从题干中寻找提示性的信息。另外,书写必须工整仔细。注意容易写错的字:“寐”、“靡”、“尊”(通假字)、

40、“酹”、“彘”、“涂”(通假字)、“莩”。三、语言文字运用(16分)1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敕造(ch) 骐骥(j) 笑靥(y) 沸反盈天(fi)B. 蚕噬(sh) 蹂躏(ln) 榫头(sn) 鞭答天下(ch)C. 贾人() 踌蹰(ch) 形骸(hi) 百无聊赖(li)D. 付度(cn) 怯弱(qu) 盥沐(un) 度长絮大(xi)【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字音的识记能力。解答本题,要结合平时积累结合字义进行辨析。平时读书应读准字音,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本题考的都是课文中的词语,基本功扎实的同学还是很容易选出正确项的。D项,“怯弱”的“怯”的正确读音是

41、qi。故选D。15.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暇想 五彩斑斓 冷嘲热讽 兴高采烈B. 汹涌 自名得意 截然不同 惊诧不已C. 宵柝 撒手人衰 神秘莫测 明察暗访D. 汲取 微乎其微 刨根究底 茫无际崖【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形的知识。解答本题,要结合平时积累结合字义进行辨析。平时读书应读准字音,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本题考的都是课文中的词语,基本功扎实的同学还是很容易选出正确项的。A项,“暇想”“暇”应为“遐”,“遐”本义:远走外地、借居异域;引申义:遥远。“遐想”:1、指悠远的想象;无拘无束的联想,2、指超越现实境界的想法。而“暇”是指空闲,没有事的时候。B项,“自名得意

42、”的“名”应为“鸣”;“鸣”:1.(鸟兽或昆虫)叫。2.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3.表达;发表(情感、意见、主张)。4.姓。这里是第三种意思。“自鸣得意”:自以为了不起,表示很得意。形容自我欣赏。而“名”最基本的释义是指人或事物的称谓,或做某事时用来作依据的称号。D项,“茫无际崖”的“崖”应为“涯”;“涯”指水边,泛指边际;范围,限度等,“茫无际涯”是指辽阔浩渺而无边际,所以用“涯”。而“崖”指山石或高地的陡立的侧面,它也有“边际”的意思,但一般组成“崖略”,是大略、概略的意思。故选C。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便民箱、井盖板、金属垃圾桶被盗,名草名花,不胫而走,王大妈提

43、起这事,就气愤不已。B. 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C. 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晚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然而生。D. 已经过去的事情不要耿耿于怀,没有到来的事情不要胡思乱想,这才是真正的豁达。【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辨析。成语使用错误类型有望文生义、用错对象、褒贬失当、谦敬错位等。近年近义成语的考查成为热门,关键是要仔细分别它们的细微差别。可从以下五个方面考虑:1.使用范围、使用对象不同;2.意义侧重点不同;3.语义轻重不同;4.色彩不同;5.适用语境不同。A项,“不胫而走”:比喻事物无需推行,就已迅速

44、地传播开去,多指消息无声地散播,这里是指名花名草突然不见了,使用对象错误,应该用“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B项,“不以为然”:不认为是正确的。从后文“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可知不是认为不对,而是“不放在心上、不在意”,所以应用含有此意的“不以为意”。C项,“江河日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这里属于望文生义的错误。D项,“耿耿于怀”:形容事情老放在心里,不能忘怀,牵萦回绕,这里指对过去的事情没必要老放在心里,使用符合语境。故选D。17.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新生代农民工除了关注工资外,对工作环境和社会保障条件也越发重视。那些环境恶劣、保障缺失的企业,他们将说“

45、不”。B. 生活中常补充益生菌,不仅能提升有益菌的战斗力,维持肠道健康,还能改正细菌所在的肠道环境,抑制有害菌生长。C. 去年,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确定将抢救民间木版年画列为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之D. 一百一十周年校庆在即,学校要求全体师生注重礼仪,热情待客,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考生需明确高考病句六大题型,即: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做这类题的方法有:1.语感审读法,看有没有明显不顺畅的、值得怀疑推敲的地方。2.标志判断法,巧抓特征词

46、,快速辨析病句。特征词有并列短语、数量短语、介词短语、否定词、关联词、两面词、代词、长宾语等。3.紧缩主干法,划分句子成分,先看主谓宾是否搭配,再看定状补是否与中心词搭配。A项,成分残缺,应在“那些环境恶劣”之前,加上“对”之类的介词;B项,搭配不当,“改正”和“环境”不搭配,将“改正”改为“改善”;D项,句式杂糅,应改为“以带给校友宾至如归的感觉”或“以使从全国校友感到宾至如归”。故选C。18.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为了欢迎您的到来,我们用一天的时间准备了这件礼物,您就心领了吧。B. 非常感谢您给我寄来书稿,它们对我的写作有很大的帮助,我定当惠存。C. 对于文学社的征稿事宜,我还

47、有不明白的地方,因此我特地垂询了一下。D. 他出了一本书,在扉页上写上“请您雅正”后,便迫不及待地给老师送去了。【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言是否得体的辨析;要注意谦敬、语体、感情色彩是否恰当;谦敬词语可归纳为“家大舍小令外人”一句话,意思即对别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如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叔、家兄等;对别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则冠以“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称别人家中的人,则冠以“令”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令郎、令爱等。除“家”“舍”“令”外,谦词还有“小”(小女,称自己的女儿)、“拙”(如拙见,称自己的见解)、“鄙”(鄙见,称自己的意见)、“寒(寒舍,称自己的家)等等。常见的敬词还有“贵”(贵庚,称别人年龄)、“大”(大作,称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期末试卷 > 高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