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海市青浦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85009 上传时间:2019-09-14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3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上海市青浦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18年上海市青浦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18年上海市青浦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18年上海市青浦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18年上海市青浦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标题中“乐天”是指唐代诗人     (2)下列对诗歌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首联以“凄凉地” “弃置身 ”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之情B颔联运用两个典故,表达对故人的怀念和恍如隔世的感慨C颈联以“沉舟” “病树”比喻前人,表达诗人积极进取的情怀D 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3 (9 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

2、,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第 2 页(共 24 页)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本文选自     家的经典著作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人恒过,然后能改(3)下列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A第 段用六位贤臣的事例来引出论题B第段提出

3、文章的中心论点C第段从反面论述磨难对人生的意义D第 段的结论既适用于个人,也适用于国家。4 (12 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朱文公 有足疾,曾有道人为施针熨之术,旋觉轻安。公大喜,厚谢之,且赠以诗云:“几载相扶藉瘦筇 ,一针还觉有奇功。出门放杖儿童笑,不是以前勃窣 翁。 ”道人得诗径去。未数日,足疾大作,甚于未针时。亟令人寻逐道人,已莫知其所往矣。公叹息曰:“某非欲罪之,但欲追索其诗,恐其持此诗误他人尔。 ”(选自罗大经鹤林玉露 )【注释】 朱文公:朱熹。 筇 qing:一种竹子,可做拐杖。  勃窣 s:跛行。(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道人得诗径去      

4、;足疾大作      (2)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公大喜”的原因是“旋觉轻安 ”B “得诗径去”写出道人妙手回春医术高明C  赠诗中交代了朱文公患足疾之久之重D “甚于未针时”比较出道人针灸的实际效果(3)结尾“公叹息”的含义是     ;从中可以看出朱文公是      的人。二、现代文(40 分)5 (20 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穿过乌镇西栅景区往西北方向行走,经过一个民宿群,便见成片簇新的青瓦飞檐迎面而立,错落的粉墙蔓延开来,瓦檐跌宕起伏如波浪层

5、层铺开,这便是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第 3 页(共 24 页)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会址,会展中心需要具备举办国际会议的各项功能,所以体量庞大,很容易与乌镇的整体环境相冲突,产生压迫感和突兀感。为了让这个庞然大物真正“藏”进江南小镇,设计师决定用参差不齐、错落有致的瓦片和披檐,替换原有的玻璃墙面,让整幢建筑恢复与人亲近的尺度和质感,在视觉上融入环境。江南的小青瓦是朴素、文雅、平民化的文化元素,外立面上采用 260 万片江南小青瓦,成为会展中心最先入人眼帘的景致。外围原本平直的墙面,被改成长短不一的片墙,形成一个个高矮不一、前后错落的小空间,营造出江南园林的古典景致,让眼前这座大型建筑,看起

6、来像一个土生土长的江南民居集群,而非凭空安置于此的“外来客” 。设计师又对会展中心“精 dio 细 zhu”:在各个入口处和片墙外栽竹、植树,遍植芦苇、睡莲、芦竹等江南植物。通过打造充满野趣的田园风光,让建筑自然融入乌镇的大环境中,承接古镇文脉,展现水乡的宁静优美。乌镇邂逅互联网,最具民族特色的千年古镇,借着互联网走向了国际化和现代化;造这座代表性的建筑,同样要从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找到联通世界的“入口” 。粉墙黛瓦,小桥流水。乌镇有四通八达的水道、80 多座石桥,这与互联网“互联互通”的理念完全吻合。这一意象,被借用到会展中心三座建筑沿南、东、北三个方向,围绕中心的池塘而建。接待中心是乌

7、镇的客厅,也是连接世界的入口 通过接待中心连接两翼的展览中心和会议中心。会议中心是核心建筑,主会场以“乌镇”为名,可容纳 3000 人。另外还有 18 个会议室,名称也极具乌镇气质:枕水、雨读、慈云、垄行设计师认为,虽然整个建筑体量相当于北京的人民大会堂,但要体现互联网的特点和精神,不该是单一的空间,而应该是像互联网那样呈高度分散的结构。所以,这里密集设计了很多小空间、小场所,每处能容纳几个人到几十人,像极了乌镇的小亭子、小围廊。如果远眺就会发现,会展中心像被一簇簇丝线笼罩着。走近看,5.1 万根不锈钢索形成了垂挂帘幕,又以三层、五层重叠的方式交织成网状,这恰好成为设计师们用来寓意“互联网”的

8、绝好载体。夜幕降临,恬静的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亮起了暖黄色的灯光,似在宣告:这是千年古镇之夜,也是互联网的时代之光!(选自浙江日报 ,有改动)第 4 页(共 24 页)(1)根据拼音填写汉字:精 dio     细 zhu     (2)第 段的 “藏”在文中的意思是     (3)对两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第 段在介绍三座建筑时采用的是时间顺序B “3000”是以准确的数字来介绍主会场的容量C 举几个会议室名称为例说明了会议中心的“乌镇气质”D 与人民大会堂作比较是为了说明建筑体量之大

9、(4)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5)有人觉得第段可以删去,你同意吗?请简述理由。6 (20 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以文学的名义飞翔上世纪八十年代,是文学的辉煌和鼎盛期。几乎每一个大学生都怀揣文学梦想,都想头戴一顶熠熠生辉的诗人光环。我背着行李从偏僻农场来到新疆司法警官学校,是最早走进 307 宿舍的一个。铺好床被之后,斜靠在床头,掏出席慕蓉的诗集阅读。那时候,我正痴迷于诗歌创作,已经写完了三大本几百首诗歌。第二位走进来的男生看到我手里的

10、诗集,顿时眼放光芒。 “我第 5 页(共 24 页)叫方如果,也喜欢写诗” 。待到张庆春和杜焕青分别拿着诗潮和诗林走进来,我豁然觉得来学的不是法律,而是诗歌创作。那时候,出名真是很快。学校广播站播了我们四人的几首诗,307 在学校俨然成了文学高地。于是我们决定办一份文学校报,取名诗爱者 。经过项目论证和资金核算,版式为八开,半月一张。手推印刷机向学校借,蜡板、蜡纸、油墨、白纸四人凑钱。咬咬牙,从家里寄来的 40 元伙食费里,挤出 10 元大不了多吃一周的咸菜,合在一起,可以保证每月出两期。说干就干,购置材料,挑选诗稿。晚自习和星期天,轮流在蜡板上一笔一划刻字,一张一张印刷。挥汗如雨,双手如炭。

11、出到四、五期,就已经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本校稿源剧增,常有外校投稿。有一件事情,一直困扰着我们。在油印干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作品却没有在公开报刊上变成铅字,就像养了一大群没有户口的孩子。我们把报刊的投稿地址抄下来,在信封上端端正正写好,再毕恭毕敬地投进邮箱。每一封信就是一叶启航的小舟,载着小心翼翼的期冀朝着海洋深处驶去。第一个等来消息的是方如果。他在塔城日报上发表了一组诗。重要的是随样报还寄来了 6 块钱稿费单。我们合伙出菜票,在 307 摆下豪门盛宴。举杯的同时,我在心里不停默念,自己的哪一只舟船,正在返航的途中?终于有一天,接到杂志社回信了。做几下深呼吸,再慢慢打开原来是我收到的第一封退稿信。

12、此后,每月都能收到两三封退稿信。快放暑假的时候,张庆春高举着一份诗歌报 ,声音洪亮而颤抖:“我的诗发表了!”庆贺的晚餐上,我和杜焕青自然同病相怜,先相互赞美,再痛斥编辑,最后得出结论,我们还不到二十岁,只要坚持,总会有刊物发现两个旷世奇才的。整个暑假我都处在创作的亢奋期,不停地写,不停地投。回到学校,杜焕青的诗也在一张小报发表了。我成了最后一个稿件没有变成铅字的“作家” 。再参加 诗爱者 的出版活动,我都会产生惶恐,觉得自己有南郭之嫌。不知是积郁成疾还是肝火攻心,终于病倒了。勉强支撑了一节课,赶紧到校医室看病。年轻女校医一脸平静地检查完,拿出处方单问:“叫什么名字?”我报上姓名。她抬起头认真地

13、看了我一眼问:“你就是熊红久?”我疑惑地点了点头。她回过头在处方上写下我的名字。“你的小说写得挺有意思的。 ”她轻声的一句话,对我不亚于一声惊雷,血轰然一下涌第 6 页(共 24 页)到头上。 “你在哪儿看到的?什么报刊?哪一天的?文章是什么名字?”我的过度反应显然惊着了她。愣了几秒钟,她起身从医务室的报刊架上抽出一张报纸,递给我。 “今天刚到的, 生活导报 。 ”我一把接过来,迅速翻到第四版,小小说约会 ,赫然写着我的名字。我冲着校医说, “这张报纸送给我吧,不用开药了,太谢谢你啦!”直接跑回了宿舍,一个人躺在床上。尽管我几乎可以把每个章节都背下来,但以铅字的形态再次阅览,依然心潮澎湃。阅读

14、了四五遍,才渐渐平缓。把报纸工工整整叠好,放在枕头底下,仿佛枕着自己一生的命运,也枕着这个世界对自己文学才华最真实的评价。三十多年过去了,虽然已经发表了不少作品,但一想到第一篇处女作变成铅字的过程,依然记忆犹新,依然怦然心动。我知道这就是文学的魅力,它会带着你的灵魂飞翔。 (作者熊红久,有改动)(1)下列对第段画线句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用“默念”写出“我” 盼望发表作品的心理B 以“舟船”形象地比喻了稿件载着自己的文学梦想C 用“返航”照应前文投稿时的 “启航” ,想象丰富D 用反问写出我对同学的嫉妒和不想放弃的决心(2)第 段“ 我” “惶恐”的原因是 &n

15、bsp;   (3)概括文中对“我”文学创作影响很大的两件事:     引起反响    “我”在校医室      (4)第 段画线句如果改为“什么报刊发表了我的文章?”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5)联系全文,分析第段的含义和作用。三、综合运用(10 分)7 (10 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題【材料一】在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乌镇新增了不少智能设备。智能翻译机成为接送嘉宾的司机与外国嘉宾沟通的“神器” 。智能应答机器人能为迷失在小桥流水间的嘉宾带路。无人超市门口,用户通过手机淘宝 App 和快速面部特征识别完成“刷脸

16、进店”。在情绪营销“Happy 购”展台,仪器会根据用户的微笑给出不同的折扣。在停车场,只要先将车牌和支付宝绑定,车子驶离的瞬间,智能摄像头就会准确识别车牌,自动从第 7 页(共 24 页)车主的支付宝里扣取停车费,乌镇也成为全国首个“无感支付”景区。【材料二】下列图表选自乌镇指数: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7) (注:人工智能,英文缩写为 AI)(1)材料一是某同学要出黑板报的内容,请为之选择一个最合适的标题     A 全球人工智能群雄逐鹿,谁领风潮? B “无人店”变身“懂人店” C 从乌镇的窗户瞭望人工智能的璀璨星光D 人工智能与人类生活(2)阅读材料二,用简洁的

17、语言概述图表所反映的主要信息。(3)不久前,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曾发表演讲:“强大的人工智能的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最糟的” ,此言一出,引起轰动。对人工智能你有什么看法?四、写作(60 分)8 (60 分)题目:以自己的方式要求:(1)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第 8 页(共 24 页)2018 年上海市青浦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文言文(40 分)1 (15 分)默写(1)夜来城外一尺雪, 晓驾炭车辗冰辙 。           (卖炭翁 )(2)四面竹树环合

18、, 寂寥无人 ,凄神寒骨(小石潭记 )(3)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裘 。             (诉衷情 )(4)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孔孟论学 )(5) 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归园田居 )【分析】此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对于文质兼美的名言名句,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要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应该熟

19、记大纲要求的背诵篇目,并且在默写中注意不能添字、漏字、错字,顺序颠倒等现象。【解答】答案:(15 分,各 3 分,添、漏、改、错,扣 1 分)(1)晓驾炭车辗冰辙 (重点字:炭)  (2)寂寥无人 (重点字:寥)   (3)尘暗旧貂裘 (重点字:裘)   (4)七十而从心所欲 (重点字:欲)  ( 5)衣沾不足惜 (重点字:沾)【点评】回答此类题目时,一定要认真书写,避免出现错别字,在日常学习中应注意理解辨析识记,要记忆准确,默写正确。同时还要格外注意难写、易混易错的字,要勤于动笔,重点突破。2 (4 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

20、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第 9 页(共 24 页)(1)标题中“乐天”是指唐代诗人 白居易 (2)下列对诗歌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C A首联以“凄凉地” “弃置身 ”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之情B颔联运用两个典故,表达对故人的怀念和恍如隔世的感慨C颈联以“沉舟” “病树”比喻前人,表达诗人积极进取的情怀D 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分析】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首联概写谪守巴楚、度尽劫难的经历。二联感叹旧友凋零、今昔异貌。 “闻笛赋” 、 “烂柯人” ,借典寄慨,耐

21、人寻味。三联展示的却是生机勃勃的景象,寄寓在其中的是新陈代谢的进化思想和辩证地看待自己的困厄的豁达襟怀;在手法上,它则将诗情、画意、哲理熔于一炉,以形象的画面表现抽象的哲理,旨趣隽永。尾联顺势而下,请白氏举杯痛饮,藉以振奋精神。【解答】 (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本诗题目中提到的乐天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乐天是他的字。(2)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掌握。A正确。B正确。C有误,颈联以“沉舟” “病树 ”比喻诗人自己,而不是前人。D正确。故选:C答案:(1)白居易(2)C译文:巴山楚水凄凉之地,二十三年默默谪居。回来物是人非,我像烂柯之人,只能吹笛赋诗,空自惆怅不已。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

22、万木逢春。今日听你高歌一曲,暂借杯酒振作精神。【点评】这是一篇古诗词鉴赏阅读,本题考查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及对诗人情感的把握和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一般难度较大。鉴赏古诗词,一般从作者的人生背景、从当时的社会环境、从诗词所表达的意境、别人的评价、翻看诗词的注释等几方面鉴赏。第 10 页(共 24 页)3 (9 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23、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本文选自 儒 家的经典著作  孟子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人恒过,然后能改(3)下列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D  A第 段用六位贤臣的事例来引出论题B第段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C第段从反面论述磨难对人生的意义D第 段的结论既适用于个人,也适用于国家。【分析】课文译文:舜是从农耕的田野中被选拔出来的,傅说是从泥水匠中被选拔出来的,胶鬲是从鱼盐贩子中被选拔出来的,管夷吾是从狱官手里(释放出来并)加以任用的,孙叔敖是从(隐居的)海边被提拔上来的,百里奚是从奴隶市场(被赎出后)加以

24、重用的。 所以上天将要降下重任在这个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磨练的内心志向,使他锻炼筋骨,使他能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到贫穷之苦,让他感觉到所做的事情错乱, (用这些来)使他的内心感到震撼,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增长他原来没有的才能。一个人常常发生错误,这样以后才会改正;内心困惑,思虑梗塞,然后才知道有所作为;(一个人的心事)显露在脸色上,表现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所)知晓。(如果一个国家)在国内没有执法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没有相抗衡的国家和外患的侵扰, (这样的)国家就常常会走向灭亡。这样以后,就可以知道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

25、的道理) 。第 11 页(共 24 页)【解答】 (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本文出自儒家经典著作孟子 。(2)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 “删” “调” “换” “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重点词语:恒,经常。然后,这样以后。句意为:一个人常常发生错误,这样以后才会改正。(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和主旨的理解掌握。A有误,第一段用六个名人事例引出中心论点。B有误,本文的中心论点出现在第四段。C有误,

26、第三段从正面论述了磨难对于人生的重要。D正确。故选:D。答案:(1)儒  孟子(2)一个人常常发生错误,这样以后才会改正(3)D【点评】文言语句翻译的具体方法是“增” 、 “删” 、 “留” 、 “补”五法:1、增,即对省略部分要增补出来。例如,有时候句中常常省略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情况;2、删,即对无实在意义(表语气、停顿等)的文言虚词删去不译; 3、留,即对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人名、时间、专用名词等)保留不译; 4、变,即对与现代汉语习惯不同的句子采用意译;5、调:就是有一些文言句子古今语序不同,翻译时必须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把其中某些成分的位置调整过来。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的

27、是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这样的文言句子在翻译时必须调整过来。4 (12 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朱文公 有足疾,曾有道人为施针熨之术,旋觉轻安。公大喜,厚谢之,且赠以诗云:“几载相扶藉瘦筇 ,一针还觉有奇功。出门放杖儿童笑,不是以前勃窣 翁。 ”道人得诗径去。未数日,足疾大作,甚于未针时。亟令人寻逐道人,已莫知其所往矣。公叹息曰:“某非欲罪之,但欲追索其诗,恐其持此诗误他人尔。 ”(选自罗大经鹤林玉露 )第 12 页(共 24 页)【注释】 朱文公:朱熹。 筇 qing:一种竹子,可做拐杖。  勃窣 s:跛行。(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道人得诗径去  离开 足疾大作

28、 发作 (2)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B A “公大喜”的原因是“旋觉轻安 ”B “得诗径去”写出道人妙手回春医术高明C  赠诗中交代了朱文公患足疾之久之重D “甚于未针时”比较出道人针灸的实际效果(3)结尾“公叹息”的含义是 对道人拿着他的赠诗再去贻误其他病人的忧虑 ;从中可以看出朱文公是 宽宏大度 的人。【分析】参考译文:朱熹患有脚病,曾经有个道士给他用针灸的方法,一会儿便觉得轻松安适。朱熹非常高兴,大大地感谢了他,并且送他一首诗说:“几年来我凭借着细竹棒扶着我行走,一针下去还觉得有奇特的功效。出门时放下拐杖笑得像个儿童,现在我已不再是以前那个蹒跚而行的老头了。 ”道士拿

29、到诗后就离开了。没有几天,脚病发作得非常厉害,比没有针灸时更严重。朱熹急忙让人寻找道士, (但这时)已经不知道他到什么地方去了。朱熹叹气说:“我不想惩处他,只想追回那首诗,担心他拿着这首诗去骗其他人罢了。”【解答】 (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句意为:道士拿到诗后就离开了。去:离开;句意为:脚病发作得非常厉害。作:发作。(2)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通晓全文大意,理解相关的语句即可判断出正误。A、正确;B、错误,根据文中的“未数日,足疾大作,甚于未针时。 ”,可见道人并没有妙手回春;C、正确;D、正确;故选 B。(3)本题

30、考查句子的理解与人物形象的分析。文末朱文公叹息“某非欲罪之,但欲追第 13 页(共 24 页)索其诗,恐其持此诗误他人尔” ,意思是说:我不想惩处他,只想追回那首诗,担心他拿着这首诗去骗其他人罢了。表明了他对这个道人会拿着自己做的诗去骗人,以至贻误别人病情的担忧。这一个“叹息” ,可以看出朱文公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对别人造成的伤害,是一个有责任心、善良的人。据此填写出答案。答案:(1) (4 分)离开    发作(2) (4 分)B(3) (4 分,各 2 分)对道人拿着他的赠诗再去贻误其他病人的忧虑。 宽宏大度(仁厚)/有责任心(为他人着想)【点评】解释文言词语要注意

31、:(1)平时注意积累并掌握常用常考的文言实词和虚词,根据平时积累判断其意思和用法;(2)在学习时应灵活掌握。要熟记课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3)结合词语所在句子的句意推断词语的意思。二、现代文(40 分)5 (20 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穿过乌镇西栅景区往西北方向行走,经过一个民宿群,便见成片簇新的青瓦飞檐迎面而立,错落的粉墙蔓延开来,瓦檐跌宕起伏如波浪层层铺开,这便是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会址,会展中心需要具备举办国际会议的各项功能,所以体量庞大,很容易与乌镇的整体环境相冲突,产生压迫感和突兀感。为了让这个庞然大物真正“

32、藏”进江南小镇,设计师决定用参差不齐、错落有致的瓦片和披檐,替换原有的玻璃墙面,让整幢建筑恢复与人亲近的尺度和质感,在视觉上融入环境。江南的小青瓦是朴素、文雅、平民化的文化元素,外立面上采用 260 万片江南小青瓦,成为会展中心最先入人眼帘的景致。外围原本平直的墙面,被改成长短不一的片墙,形成一个个高矮不一、前后错落的小空间,营造出江南园林的古典景致,让眼前这座大型建筑,看起来像一个土生土长的江第 14 页(共 24 页)南民居集群,而非凭空安置于此的“外来客” 。设计师又对会展中心“精 dio 细 zhu”:在各个入口处和片墙外栽竹、植树,遍植芦苇、睡莲、芦竹等江南植物。通过打造充满野趣的田

33、园风光,让建筑自然融入乌镇的大环境中,承接古镇文脉,展现水乡的宁静优美。乌镇邂逅互联网,最具民族特色的千年古镇,借着互联网走向了国际化和现代化;造这座代表性的建筑,同样要从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找到联通世界的“入口” 。粉墙黛瓦,小桥流水。乌镇有四通八达的水道、80 多座石桥,这与互联网“互联互通”的理念完全吻合。这一意象,被借用到会展中心三座建筑沿南、东、北三个方向,围绕中心的池塘而建。接待中心是乌镇的客厅,也是连接世界的入口 通过接待中心连接两翼的展览中心和会议中心。会议中心是核心建筑,主会场以“乌镇”为名,可容纳 3000 人。另外还有 18 个会议室,名称也极具乌镇气质:枕水、雨读、

34、慈云、垄行设计师认为,虽然整个建筑体量相当于北京的人民大会堂,但要体现互联网的特点和精神,不该是单一的空间,而应该是像互联网那样呈高度分散的结构。所以,这里密集设计了很多小空间、小场所,每处能容纳几个人到几十人,像极了乌镇的小亭子、小围廊。如果远眺就会发现,会展中心像被一簇簇丝线笼罩着。走近看,5.1 万根不锈钢索形成了垂挂帘幕,又以三层、五层重叠的方式交织成网状,这恰好成为设计师们用来寓意“互联网”的绝好载体。夜幕降临,恬静的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亮起了暖黄色的灯光,似在宣告:这是千年古镇之夜,也是互联网的时代之光!(选自浙江日报 ,有改动)(1)根据拼音填写汉字:精 dio 雕 细 zh

35、u 琢 (2)第 段的 “藏”在文中的意思是 会展中心的建筑风格要与古镇整体环境融合一致/恢复与人亲近的尺度和质感,在视觉上融入环境  (3)对两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A 第 段在介绍三座建筑时采用的是时间顺序B “3000”是以准确的数字来介绍主会场的容量C 举几个会议室名称为例说明了会议中心的“乌镇气质”第 15 页(共 24 页)D 与人民大会堂作比较是为了说明建筑体量之大(4)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体现互联网理念   以瓦片和披檐呈现江南文化元素  以小空间、小场所来象征分散、自由  以不锈钢垂挂帘幕象征互联网 (5)有

36、人觉得第段可以删去,你同意吗?请简述理由。【分析】这是一篇说明文。说明对象是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第一段提出说明对象。第二段到第五段介绍了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的独特设计。第六段到第九段介绍了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的互联网特色。最后一段总结全文,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解答】 (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第一个字写作雕,第二个字写作琢。(2)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根据第三段中的“让整幢建筑恢复与人亲近的尺度和质感,在视觉上融入环境“可提炼作答。(3)本题考查说明顺序和文本内容。A有误,第七段是空间顺序。B正确。C正确。D正确。故选:A(4)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掌握。细读全文可知,会展中心的设计主要

37、有两个理第 16 页(共 24 页)念,一是体现古镇特色,二是体现互联网理念。根据第三段中的“设计师决定用参差不齐、错落有致的瓦片和披檐,替换原有的玻璃墙面,让整幢建筑恢复与人亲近的尺度和质感,在视觉上融入环境“可提炼完成第二空。根据第八段中的“但要体现互联网的特点和精神,不该是单一的空间,而应该是像互联网那样呈高度分散的结构。所以,这里密集设计了很多小空间、小场所,每处能容纳几个人到几十人,像极了乌镇的小亭子、小围廊。 “可提炼完成第三空。根据第九段中的“5.1 万根不锈钢索形成了垂挂帘幕,又以三层、五层重叠的方式交织成网状,这恰好成为设计师们用来寓意“互联网”的绝好载体“可提炼完成第四空。

38、(5)本题考查分析段落作用。细读第六段可知, “乌镇邂逅互联网,最具民族特色的千年古镇,借着互联网走向了国际化和现代化“概括了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的设计理念,紧承上文。 “造这座代表性的建筑,同样要从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找到联通世界的“入口” 。 “引出了下文千年古镇文化与互联网精神完美整合的内容。第六段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所以不能删去。答案:(1)雕  琢(2)会展中心的建筑风格要与古镇整体环境融合一致/恢复与人亲近的尺度和质感,在视觉上融入环境(意思对即可)(3)A(4)体现互联网理念(特点 精神)以瓦片和披檐呈现江南文化元素以小空间、小场所来象征分散、自由(开放)以

39、不锈钢垂挂帘幕象征互联网(5)不能删。这段文字概括了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的设计理念,也引出了下文千年古镇文化与互联网精神完美整合的内容。【点评】说明的顺序:有条有理地说明,才能把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介绍清楚。常见的说明顺序有:1时间顺序:即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从而写出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这种顺序一般用于人物的生平介绍、科学观察记录,说明事物或事理发生、发展或制作过程一类的说明文。程序顺序也是时间顺序。第 17 页(共 24 页)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由远及近依次进行说明。这种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如

40、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按照瞻仰的路线由远及近、由低到高,先四周后正中,先台阶后碑身、碑座等依次进行介绍。3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基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事物的内部联系包括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等;认识事物或事理的过程则指由浅人深、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等等。一般来说,说明事物的演变发展的,用时间顺序;说明建筑物的,用空间顺序;介绍高科技产品或说明事物间的联系的。用逻辑顺序。6 (20 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以文学的名义飞翔上世纪八十年代,是文学的辉煌和鼎盛期。几乎每一个大学生都怀揣文学梦想,都想头戴一顶熠熠生辉的诗人光环。我背着行李从

41、偏僻农场来到新疆司法警官学校,是最早走进 307 宿舍的一个。铺好床被之后,斜靠在床头,掏出席慕蓉的诗集阅读。那时候,我正痴迷于诗歌创作,已经写完了三大本几百首诗歌。第二位走进来的男生看到我手里的诗集,顿时眼放光芒。 “我叫方如果,也喜欢写诗” 。待到张庆春和杜焕青分别拿着诗潮和诗林走进来,我豁然觉得来学的不是法律,而是诗歌创作。那时候,出名真是很快。学校广播站播了我们四人的几首诗,307 在学校俨然成了文学高地。于是我们决定办一份文学校报,取名诗爱者 。经过项目论证和资金核算,版式为八开,半月一张。手推印刷机向学校借,蜡板、蜡纸、油墨、白纸四人凑钱。咬咬牙,从家里寄来的 40 元伙食费里,挤

42、出 10 元大不了多吃一周的咸菜,合在一起,可以保证每月出两期。说干就干,购置材料,挑选诗稿。晚自习和星期天,轮流在蜡板上一笔一划刻字,一张一张印刷。挥汗如雨,双手如炭。出到四、五期,就已经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本校稿源剧增,常有外校投稿。有一件事情,一直困扰着我们。在油印干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作品却没有在公开报刊上变成铅字,就像养了一大群没有户口的孩子。我们把报刊的投稿地址抄下来,在信封上端端正正写好,再毕恭毕敬地投进邮箱。每一封信就是一叶启航的小舟,载着小心翼翼的期冀朝着海洋深处驶去。第一个等来消息的是方如果。他在塔城日报上发表了一组诗。重要的是随样报还第 18 页(共 24 页)寄来了 6 块

43、钱稿费单。我们合伙出菜票,在 307 摆下豪门盛宴。举杯的同时,我在心里不停默念,自己的哪一只舟船,正在返航的途中?终于有一天,接到杂志社回信了。做几下深呼吸,再慢慢打开原来是我收到的第一封退稿信。此后,每月都能收到两三封退稿信。快放暑假的时候,张庆春高举着一份诗歌报 ,声音洪亮而颤抖:“我的诗发表了!”庆贺的晚餐上,我和杜焕青自然同病相怜,先相互赞美,再痛斥编辑,最后得出结论,我们还不到二十岁,只要坚持,总会有刊物发现两个旷世奇才的。整个暑假我都处在创作的亢奋期,不停地写,不停地投。回到学校,杜焕青的诗也在一张小报发表了。我成了最后一个稿件没有变成铅字的“作家” 。再参加 诗爱者 的出版活动

44、,我都会产生惶恐,觉得自己有南郭之嫌。不知是积郁成疾还是肝火攻心,终于病倒了。勉强支撑了一节课,赶紧到校医室看病。年轻女校医一脸平静地检查完,拿出处方单问:“叫什么名字?”我报上姓名。她抬起头认真地看了我一眼问:“你就是熊红久?”我疑惑地点了点头。她回过头在处方上写下我的名字。“你的小说写得挺有意思的。 ”她轻声的一句话,对我不亚于一声惊雷,血轰然一下涌到头上。 “你在哪儿看到的?什么报刊?哪一天的?文章是什么名字?”我的过度反应显然惊着了她。愣了几秒钟,她起身从医务室的报刊架上抽出一张报纸,递给我。 “今天刚到的, 生活导报 。 ”我一把接过来,迅速翻到第四版,小小说约会 ,赫然写着我的名字

45、。我冲着校医说, “这张报纸送给我吧,不用开药了,太谢谢你啦!”直接跑回了宿舍,一个人躺在床上。尽管我几乎可以把每个章节都背下来,但以铅字的形态再次阅览,依然心潮澎湃。阅读了四五遍,才渐渐平缓。把报纸工工整整叠好,放在枕头底下,仿佛枕着自己一生的命运,也枕着这个世界对自己文学才华最真实的评价。三十多年过去了,虽然已经发表了不少作品,但一想到第一篇处女作变成铅字的过程,依然记忆犹新,依然怦然心动。我知道这就是文学的魅力,它会带着你的灵魂飞翔。 (作者熊红久,有改动)(1)下列对第段画线句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D 第 19 页(共 24 页)A 用“默念”写出“我” 盼望发表作品的心理B 以“舟船

46、”形象地比喻了稿件载着自己的文学梦想C 用“返航”照应前文投稿时的 “启航” ,想象丰富D 用反问写出我对同学的嫉妒和不想放弃的决心(2)第 段“ 我” “惶恐”的原因是 自己一直没有诗歌发表,好像没有真才实学却冒充诗人 (3)概括文中对“我”文学创作影响很大的两件事: 四个诗歌爱好者省吃俭用,利用课余时间油印文学校报在校内外 引起反响   “我 ”在校医室  看病却忽然得知自己的小说发表而激动万分 (4)第 段画线句如果改为“什么报刊发表了我的文章?”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5)联系全文,分析第段的含义和作用。【分析】我虽然考上了法律系,但却热爱文字,巧的是,我们宿舍的四个

47、都是文学爱好者,我们还省吃俭用出了一份小小的报纸,可是舍友的作品陆续发表,但我等来却是退稿信,因为这我病倒了,没想到,医务室的老师却拿来一张报纸,上面有我发表的一篇小说,这是我第一次公开发表的作品。正是这篇小说,让我感受到文字的魅力,走上了文学的道路。【解答】 (1)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掌握。A正确。B正确。C正确。D有误,用反问的形式,表现了我内心对于发表作品的坚定信心,并没有舍友的嫉妒。故选:D(2)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掌握。根据第十二段中的“我成了最后一个稿件没有变成铅字的“作家” 。 “和第十三段中的“觉得自己有南郭之嫌“可知我之所以惶恐,是因为自己一直没有诗歌发表,好像在这舍

48、友们中间滥竽充数一样。(3)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概括要全面,用语需简洁。概括的格式一般是谁的什么事或谁怎么样。根据第三段和第四段的内容可概括为:四个诗歌爱好者省吃俭用,利用课余时间油印文学校报在校内外引起反响。根据第十三段的内容可概括为:“我”在医务室看病却忽然得知自己的小说发表而激动万分。不要求统一答案,言之成理即可。第 20 页(共 24 页)(4)本题考查不同句式的表达效果,需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其在表情达意上的不同效果。原文中为四个问句,题目中为一个问句,虽然表达的意思相同,但原文中的四个问句更能表现我内心的急切和激动,一连串的发问,而一个问句则显得语气过于平淡了。(5)本题考查分析

49、段落作用。作答时,需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来具体分析。最后一段“它会带着你的灵魂飞翔“表达了我对文学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点明了主旨,文学对人生的重要意义。在结构上与题目相照应,使文章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答案:(1)D(2)自己一直没有诗歌发表,好像没有真才实学却冒充诗人(3) 四个诗歌爱好者省吃俭用,利用课余时间油印文学校报在校内外引起反响“我 ”在医务室看病却忽然得知自己的小说发表而激动万分(4)原文用了四个疑问句(或四个问号/四个短句) ,写出了“我”得知作品发表后的惊喜、急切的心理,改句语气舒缓,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5)表达了“我”对文学的热爱和赞美之情。照应标题,也点明了主旨:文学能够带给人心灵的提升和充实,战胜现实里的困苦和打击,走向理想的境界。【点评】句子(段落)在文中的作用答题方法:分析某一句话(一段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一般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进行分析。1、结构方面要看句子在文章中的具体位置。句子(段落)在开头的作用:(1)开篇点题;(2)设置悬念,引起下文;(3)总领全文。句子在文章中间的作用:(1)埋伏笔;(2)承上启下;(3)照应上文;(4)为下文作铺垫。句子(段落)在结尾的作用:(1)总结全文;(2)照应题目或开头,使文章结构严谨。2、句子(段落)在内容上的作用,要紧密联系文章中心分析,看表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语文中考 > 第一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