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84740 上传时间:2019-09-1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4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9年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9年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19年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19年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和平是永远值得关注的问题。图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新华社联合国 2 月 17 日电  连日来, “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国军队”主题展览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受到广泛关注。从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到维护国际海上通道安全;从参加国际灾难救援、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到开展安全交流合作一幅幅图文并茂的展板,生动讲述了中国军队维护世界和平的故事。来自世界各地的联合国工作人员、各国驻联合国代表团官员,以及到联合国参会人员和不同国籍、不同肤色的游客,纷纷在展板前驻足观看。联合国副秘书长哈雷说,展览令人印象深刻,体现了中国是支持维和行动和多边主义的重要力量。1990 年以来,中国军队已先后参加 24 项维

2、和行动,派出维和军事人员 3.9 万余人次,其中 13 名中国军人牺牲在维和一线。哈雷高度评价中国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他说,中国既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又是维和行动出兵大国,还是第二大维和出资国。【材料二】右图是联合国发行的“联合我们的力量”邮票中的主体图形。(1)请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2)请写出材料二所出示的邮票中主体图形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二、现代文阅读 (共 29 分)7 (17 分)现代文阅读幽幽七里香第 3 页(共 21 页)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也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三层小楼,粉墙黛瓦,阅览室设在二层。靠楼梯的一面

3、墙上,满满当当的,摆的全是书。朝南的窗户外面,植着七里香。人坐在室内看书,总有花香飘进来,深深浅浅,缠绵不绝。这是当年我念大学时学校的阅览室。对于像我那样痴迷读书而又无钱买书的穷学生来说,这间免费开放的阅览室,无疑是上帝赐予的一座宝藏。在那里,我如饥似渴,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书籍。其实那时,我心卑微。我来自贫困的乡下,无家室可炫耀,又不貌美,穿衣简朴,囊中时常羞涩。在一群光华灼灼的城里同学跟前,我觉得自己真是既渺小又丑陋。是读书使我的内心慢慢地变得丰盈。那真是一段妙不可言的光阴。每日黄昏,一下课,我匆匆跑回宿舍,胡乱塞点食物当晚饭,就直奔阅览室。看管阅览室的管理员,是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个高,

4、肤黑,表情严肃。他一见我跑去,就把我看的诗经取出来,交到我手上,把我的借书卡拿去,插到书架上。这一连串的动作,跟上了发条似的,机械连贯,滴水不漏。我起初还对他说声“谢谢” ,但看他反应冷淡,后来,我连“谢谢”两字也免了,只管捧了书去读。读着读着,我贪心了,想把它据为己有。无钱购买,我就采取了最笨的也是最原始的办法抄写。一本诗经连同它的解析,我一字不落地抄着,常常抄着抄着,就忘了时间。年轻的管理员站在我身边许久,我也没有发觉,直到他不耐烦地伸出两指,在桌上轻叩, “该走了,要关门了。 ”语调冷冷的。我才吃一惊,抬头,阅览室的人已走光,夜已深。我不好意思地笑笑,归还了书。窗外七里香的花香,蛇样游走

5、,带着露水的清凉。我心情愉悦,摸黑蹦跳着下楼,才走两级楼梯,身后突然传来管理员的声音:“慢点走,楼梯口黑。 ”依旧是冷冷的语调,我却听出了温度。我站在黑地里,独自微笑很久。那些日子,我就那样浸透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忘了自卑,我蓬勃如水边的荇菜、野地里的卷耳和蔓草。我只是单纯地迷恋着、挚爱着,无关其他。很快,我要毕业了。我突然收到了一份礼物,是一本诗集传楚辞章句 ,岳麓书社出版的,定价七元六角,厚厚的一本。扉页上写着:赠给丁小姐,一个爱读书的好姑娘。下面没有落款。我不知道是谁寄的,我猜过是阅览室那个年轻的管理员。我再去借书,探寻似的看他,他却无毫无异常,仍是一副冰冰冷的样子,表情严肃。

6、我又怀疑过经常坐我旁边读书的第 4 页(共 21 页)男生和女生,或许是他?或许是她?他们却埋首在书里面,无波,亦无浪。窗外的七里香,兀自幽幽地吐着芬芳。我最终没有相问。这份特殊的礼物,被我带回了故乡。后来,又随我进城,摆到了我的办公桌上。我结婚后,数次搬家,东迁西走,丢了很多东西,但它却一直被我珍藏。每当我的目光抚过它时,心中总有一丝细微的温暖。我知道,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总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丁立梅/ 文,选自愿全世界的花都好好地开 ,有删改)(1)联系全文,体会标题中“七里香”的含义。(2)梳理全文,根据提示完成下列表格。故事情节 阅读书籍 抄写诗经 A  

7、   珍藏礼物内心感受 B      愉悦 猜疑 C     (3)语言品味。读着读着,我贪心了,想把它据为己有。无钱购买,我就采取了最笨的也是最原始的办法抄写。 (赏析加点词语)我就那样浸透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忘了自卑。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4)第 段或第 段的划线句,任选一处,说说有什么作用。(5)猜一猜谁最有可能送“我”礼物,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8 (12 分)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也说颜值过去,我们夸奖一个人长相英俊、风度潇洒,喜欢用“一表人才” 。现在,网友们又发明了一个热词:颜值。在价值多元

8、化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颜值”呢?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相貌从未被大家忘记, “貌比潘安”的赞誉流传至今。但潘安被称赞并不单单因为他的相貌,他的德行、他的才华、他对妻子的专情才是他被后人记住的关键所在。所以,颜值高固然是优势,但仅有高颜值是远远不够的。颜值高,让人易于在社会生活中占得先机。在人类的进化史中,真的难以彻底剔除人性中的“爱美”基因。放眼当今世界,相貌甚至被当成了一种商品或一个消费符号。在职场、社交场以及婚恋场上,颇值高的人都比颜值低的人更加如鱼得水;而那些颜值不高的人,却不太容易在第一时间得到别人的垂青。于是,很多人吐槽说:对这个看脸的第 5 页(共 21 页)世界失望了!如果

9、仔细研究人类发展史,颜值不高的人,对这个世界大可不必失望。就长远发展来说,一个人更重要的是拥有德行和才华。貌因德而美。外表是皮囊,德行才是核心,若非如此,再好的相貌也没有价值。汪精卫长相英俊,气度不凡,可谓“颜值高” ,但这样一位相貌出众的热血青年后来却做了汉奸,至今仍遭到中国人的唾弃。德不配颜,徒有“颜值”之虚名,其“高颜值”反倒成了一个笑话。才补颜不足。颜值低是一种“先天不足” ,才华却是弥补这种“不足”的营养剂。英国人戈登在他的著述中对晚清大臣曾国藩有如此描述:个子中等,身材肥胖,脸上皱纹密布,脸色阴沉,目光迟钝;穿着陈旧,衣服打皱,上面还有斑斑的油迹。可以看出,曾国藩的外貌并不“漂亮”

10、 ,可谓“颜值不高” ,但他却在大风大浪中凭借过人才华,成就一番事业,名留青史,令人敬仰。古语云 “腹有诗书气自华” ,现在也有流行语“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才华,终于人品” 。无论是一个人如何风华绝代,最后沉淀下来值得称道的只有两样德行和才华,然后才可能说,这个人还有“颜值” 。(1)请归纳本文的中心论点。(2)第 自然段引用英国人戈登在著述中的文字后,原稿还引用了如下资料,但作者修改文章时将其删除,请分析删除理由。曾国藩自己也说:“余性鲁钝,他人目下二三行,余或疾读不能终一行。 ”(3)请写出本文的论证思路。(4)如果要给这篇文章换一个更生动并更能体现作者意图的标题,下面哪一个选项最为

11、恰当?请作出判断并简述理由。A有“值”不在“颜”高B德才兼备,无“颜”何妨C “颜”外之意三、古诗文阅读 (共 14 分)9 (10 分)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回答下列各题。【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第 6 页(共 21 页)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

12、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板桥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然读书能自刻苦,自愤激 ;不苟同俗,深自屈曲委蛇 ,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及远,以赴古人之奥区 ,以自畅其性情才力之所不尽。(节选自板桥自叙 )【注】: 激:激励,激发。 委蛇:曲折前进。奥区:深奥区域。(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寓逆旅,主人日再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 )B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出则无敌

13、国外患者(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C或遇其叱咄/或王今急宣,有时朝发白帝(三峡D色愈恭,礼愈至/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2)翻译句子。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3)在语段甲的第二段中,作者是怎样表现自己求学的艰苦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4)如何学习才能取得成功?请结合语段【甲】 【乙】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分条概括。10 (4 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各题。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第 7 页(共 21 页)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4、。(1)这首诗赞美农村风光和     ,流露出诗人      的情感。(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两句流传最广,请自选一个角度,谈谈你的看法。四、任选一题作文(50 分)11 (50 分)题目:开在心中的花朵要求: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文章;要求结构完整,内容充实;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1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牧马人家的母马生下了三匹小马。小马渐渐长大了。这一天,牧马人对它们说:“你们想不想成为追风逐电、驰骋天下的宝马良驹?“想!”三匹小马异口同声响

15、亮地回答。牧马人一听,脸上绽出了笑容,说:好,这也是我所希望的。那你们说说,你们现在最想要的是什么?“我想要一副精美的辔头。 ”第一匹小马说。“我想要一副漂亮的马鞍。 ”另一匹小马说。“那么,你想要什么呢?”牧马人问第三匹小马。“我最想要的是一根皮鞭。 ”“皮鞭?”牧马人和那两匹小马都吃了一惊。“是的。因为我知道,不论是谁都有惰性,有了皮鞭的时时鞭策,就可以克服惰性,踏上驰骋天下的征程。 ”要求: 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 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第 8 页(共 21 页)2019 年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

16、、积累与运用 (共 27 分)1 (2 分)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A腼腆/字典    契约/提纲挈领     甘之如饴/ 百战不殆B相中/相互    编辑/开门揖盗    厚德载物/ 载歌载舞C创造/疮疖    间或/挑拨离间    力能扛鼎/ 肩扛手提D包扎/扎实    躯壳/金蝉脱壳     处心积虑/ 相形见绌【分析】略【解答】略故选:A。【点评】略2 (2 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17、  )A讴歌     裁判员     防微杜渐      俯首贴耳B松弛     辩证法     金榜题名      言不由中C赃款     干燥剂     风声鹤唳      适得其反D蝉联     扫瞄仪     蓬荜生辉      藏污纳垢【分析】略【解答】略故选:C。【点评】略二、解答题(共 4 小题

18、,满分 23 分)3 (4 分)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筷子起源于中国;古代叫箸。因“箸”与“住”谐音, “住”有停止之意,乃不吉利之语, 所以就反其意而称之为“筷” ,这就是筷子名称的由来。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筷子是河南安阳般墟出土的铜筷子。 韩非子中曾记载过商封王使用象牙筷,大臣箕子很忧虑的事,这虽是对纣王生活奢侈而引起朝臣恐惧的陈述, 但却为追溯筷子的诞生与发展提供了很有价值的佐证 ,以此推算,我国在 3000 从年前已出现了第 9 页(共 21 页)精制的象牙箸。【分析】略【解答】 所以就反其意而称之为“筷” 但却为追溯筷子的诞生与发

19、展提供了很有价值的佐证【点评】略4 (8 分)古诗文默写。(1)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李白行路难其二)(2)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 (柳宗元小石潭记 )(3)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一语双关抒写心情的诗句是“ 惶恐滩头说惶恐 , 零丁洋里叹零丁 。 ”(4)山水载情思。 “ 水何澹澹 ,  山岛竦峙 。 ”(观沧海 ) ,浩荡的水、高耸的山让诗人心潮涌动;“ 巴山楚水凄凉地 ,  二十三年弃置身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山高水远,荒凉凄楚,让人顿觉诗人心中无限辛酸。【分析】略【解答】 (1)闲来垂钓碧溪上 &

20、nbsp;(2)悄怆幽邃(3)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4)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点评】略5 (4 分)名著积累。经典名著中有不少性格鲜明的女性形象,她们成为文学作品中独特的风景。请从下面两个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具体情节从优缺点两个方面分析人物形象。虎妞( 骆驼祥子 ) 冬妮娅(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分析】略【解答】示例:优点:她很有能力,爽快利落。刘四的车厂基本上是靠虎妞来打理的,这也是她父亲希望能够把她一直留在身边的主要原因;她敢作敢为,敢于大胆追求个人幸福,对祥子的爱虽然霸道但却是真真切切的。缺点:她霸道泼辣,贪吃懒惰、好逸恶劳、心理变

21、态。用欺诈手段控制了祥子,又不惜与有钱的生父刘四决裂。优点:善良大方热情。在池塘边第一次遇到正在钓鱼的保尔,把牛虻这部小说介绍给保尔看,教训维克多,把刚离开监狱的保尔留在家里。缺点:有强烈的小资产阶级情调,贪图安逸生活。与保尔关系破裂,筑路时再见保尔,形同陌路。第 10 页(共 21 页)【点评】略6 (7 分)和平是永远值得关注的问题。图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新华社联合国 2 月 17 日电  连日来, “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国军队”主题展览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受到广泛关注。从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到维护国际海上通道安全;从参加国际灾难救援、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到开展安全交流合作一幅

22、幅图文并茂的展板,生动讲述了中国军队维护世界和平的故事。来自世界各地的联合国工作人员、各国驻联合国代表团官员,以及到联合国参会人员和不同国籍、不同肤色的游客,纷纷在展板前驻足观看。联合国副秘书长哈雷说,展览令人印象深刻,体现了中国是支持维和行动和多边主义的重要力量。1990 年以来,中国军队已先后参加 24 项维和行动,派出维和军事人员 3.9 万余人次,其中 13 名中国军人牺牲在维和一线。哈雷高度评价中国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他说,中国既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又是维和行动出兵大国,还是第二大维和出资国。【材料二】右图是联合国发行的“联合我们的力量”邮票中的主体图形。(1)请

23、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2)请写出材料二所出示的邮票中主体图形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分析】略【解答】 (1)示例一:“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国军队”主题展览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受到广泛关注。示例二:“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国军队”主题展览在纽约受到广泛关注,人们给予高度评价。第 11 页(共 21 页)(2) 构图要素:图象由橄榄枝和多面旗帜组成,这些旗帜又巧妙地构成一只飞翔的鸽子。图形寓意:旗帜代表不同国家,鸽子代表和平,飞鸽衔着橄榄枝,强化了和平寓意,整个图形表示各国应齐心协力,维护和平。【点评】略二、现代文阅读 (共 29 分)7 (17 分)现代文阅读幽幽七里香这世界哪

24、怕再叫人失望,也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三层小楼,粉墙黛瓦,阅览室设在二层。靠楼梯的一面墙上,满满当当的,摆的全是书。朝南的窗户外面,植着七里香。人坐在室内看书,总有花香飘进来,深深浅浅,缠绵不绝。这是当年我念大学时学校的阅览室。对于像我那样痴迷读书而又无钱买书的穷学生来说,这间免费开放的阅览室,无疑是上帝赐予的一座宝藏。在那里,我如饥似渴,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书籍。其实那时,我心卑微。我来自贫困的乡下,无家室可炫耀,又不貌美,穿衣简朴,囊中时常羞涩。在一群光华灼灼的城里同学跟前,我觉得自己真是既渺小又丑陋。是读书使我的内心慢慢地变得丰盈。那真是一段妙不可言的光阴。每日黄昏,一下课,

25、我匆匆跑回宿舍,胡乱塞点食物当晚饭,就直奔阅览室。看管阅览室的管理员,是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个高,肤黑,表情严肃。他一见我跑去,就把我看的诗经取出来,交到我手上,把我的借书卡拿去,插到书架上。这一连串的动作,跟上了发条似的,机械连贯,滴水不漏。我起初还对他说声“谢谢” ,但看他反应冷淡,后来,我连“谢谢”两字也免了,只管捧了书去读。读着读着,我贪心了,想把它据为己有。无钱购买,我就采取了最笨的也是最原始的办法抄写。一本诗经连同它的解析,我一字不落地抄着,常常抄着抄着,就忘了时间。年轻的管理员站在我身边许久,我也没有发觉,直到他不耐烦地伸出两指,在桌上轻叩, “该走了,要关门了。 ”语调冷冷的。

26、我才吃一惊,抬头,阅览室的人已走光,夜已深。我不好意思地笑笑,归还了书。窗外七里香的花香,蛇样游走,带着露水的清凉。我心情愉悦,摸黑蹦跳着下楼,才走两级楼梯,身后突然传来管理员的声音:“慢点走,第 12 页(共 21 页)楼梯口黑。 ”依旧是冷冷的语调,我却听出了温度。我站在黑地里,独自微笑很久。那些日子,我就那样浸透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忘了自卑,我蓬勃如水边的荇菜、野地里的卷耳和蔓草。我只是单纯地迷恋着、挚爱着,无关其他。很快,我要毕业了。我突然收到了一份礼物,是一本诗集传楚辞章句 ,岳麓书社出版的,定价七元六角,厚厚的一本。扉页上写着:赠给丁小姐,一个爱读书的好姑娘。下面没有落款

27、。我不知道是谁寄的,我猜过是阅览室那个年轻的管理员。我再去借书,探寻似的看他,他却无毫无异常,仍是一副冰冰冷的样子,表情严肃。我又怀疑过经常坐我旁边读书的男生和女生,或许是他?或许是她?他们却埋首在书里面,无波,亦无浪。窗外的七里香,兀自幽幽地吐着芬芳。我最终没有相问。这份特殊的礼物,被我带回了故乡。后来,又随我进城,摆到了我的办公桌上。我结婚后,数次搬家,东迁西走,丢了很多东西,但它却一直被我珍藏。每当我的目光抚过它时,心中总有一丝细微的温暖。我知道,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总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丁立梅/ 文,选自愿全世界的花都好好地开 ,有删改)(1)联系全文,体会标题中“七

28、里香”的含义。(2)梳理全文,根据提示完成下列表格。故事情节 阅读书籍 抄写诗经 A 收到礼物  珍藏礼物内心感受 B  美妙  愉悦 猜疑 C  感动 (3)语言品味。读着读着,我贪心了,想把它据为己有。无钱购买,我就采取了最笨的也是最原始的办法抄写。 (赏析加点词语)我就那样浸透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忘了自卑。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4)第 段或第 段的划线句,任选一处,说说有什么作用。(5)猜一猜谁最有可能送“我”礼物,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分析】上大学时的我来自贫困的乡下,无家室可炫耀,又不貌美,穿衣简朴,囊中时常羞涩,所以羞于与

29、他人交往,只是在阅览室里看书。我是这么的爱书,但又无钱购买,于是我想到了抄书。毕业的时候,我收到了一本书。我一直不知道这本书是谁给我的,第 13 页(共 21 页)但却一直把它珍藏着。全文表现了因为他人的友善和关爱让“我”感受到的温暖和美好。【解答】 (1)本题考查赏析题目的含义。作答时,需根据文本的内容和主旨分析其表面意思和深层含义。细读文本可知,题目中的七里香表面上指的是大学阅览室窗外的一种花。结合文本内容可知,来自于其他人的友善和关爱就是七里香的香气一样让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来自他人的帮助与温暖。综合表述即可。(2)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掌握。根据“是读书使我的内心慢慢地变得丰盈”可知

30、在阅览室读书时,心中感受到丰盈和美好。根据第七段的内容可知,毕业之时,我收到一本书,心中猜疑,不知道这本书是谁送给我的。根据第十一段的“当我的目光抚过它时,心中总有一丝细微的温暖。 ”可知我把这本书当作自己的珍藏,每当看到它,心中就涌现出温暖和感动。(3) 本题考查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作答时,需正确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其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即可。贪心的本义是贪婪之心,结合此处语境可知,这个词语表现我对读书的痴迷和热爱,这是贬词褒用的手法。本题考查修辞手法,作答时,需先明确所用修辞手法,然后结合语境分析其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即可。这句话中的三个“忘了”语义相关,格式相同,这是排比的

31、修辞手法,也可以说是反复。结合语境可知,这三个忘了突出强调了读诗经对我产生的影响之大。让我内心发生了改变。(4)本题考查分析语句作用。需从内容和结构上具体分析。第二段的划线句从内容上来看,交代了看书的环境,表现了读书时的愉快心情。从结构上来看,照应了题目。第十段的划线句从内容上来看,同样交代了阅览室的环境,起到了烘托助人者人物形象的作用。在结构上来看,这个句子照应了题目,使全文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5)本题为开放类试题,不要求统一答案,只需言之成理,符合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本题时,可以认为是图书管理员,理由可以他知道我爱好读书,我抄书时他在我身旁站了很久,提醒我慢点走,可知他其实是一个面冷心善

32、的人。作者对他着墨最多,所以可能是他送的。可以认为是身边的男生或女生送的,理由可以是在阅览室时,他经常坐到我的身边,知道我爱书。看我的衣着知道我没有什么钱,所以才会在毕业时送我书。答案:(1)表面意是指窗外种着的七里香,深层意是指他人的友善和关爱让“我”感受到的温暖和美好。第 14 页(共 21 页)(2)A 收到礼物;B 美妙(丰盈、痴迷) ;C 感动(感恩、温暖)(3) 本意为贪得无厌,不知足,这里贬词褒用,写出了“我”对知识的渴求(对读书的痴迷热爱) 。示例:运用了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三句(个) “忘了”强调了读书(诗经 )对“我”的影响(改变)之大。(4)示例一:选第二段。作用:照

33、应文章标题,交代了看书清雅的环境,烘托了“我”读书时愉悦的心情。示例二:选第十段,作用:照应前文(标题) ,交代了看书清雅的环境,烘托了乐于助人者的人物形象。(5)可以是图书管理员或坐在“我”身边的男生或女生示例一:是图书管理员。根据文中“我”每次来读书他熟练地帮“我”取书,可见他知道“我”读书喜好;“我”抄写诗经时,他在“我”身边站了许久;夜里“我”下楼时他善意提醒“我”慢点走,可见他是一个表面冷漠内心和善的人;他根据借书证知道“我”姓“丁” ;从文章的详略安排看出, “我”在文中对图书管理员花的笔墨最多,所以他送书给“我”的可能性最大。示例二:是身边的男生(女生) 。在阅览室他(她)经常坐

34、在“我”的身边,知道“我”读书的喜好;见“我”衣服简朴,估计“我”囊中羞涩,为了让“我”毕业后还能继续读到古诗,所以送书给“我” 。【点评】对题目含义的理解和文章主旨的概括。结合文章内容,在首段与末段,寻找对题目的解释与深化,议论抒情性的句子,同时注意题目的双关含义,分析表面含义即是标题的字面意义;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8 (12 分)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也说颜值过去,我们夸奖一个人长相英俊、风度潇洒,喜欢用“一表人才” 。现在,网友们又发明了一个热词:颜值。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颜值”呢?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相貌从未被大家忘记, “貌比潘安”的赞誉流传至今。

35、但潘安被称赞并不单单因为他的相貌,他的德行、他的才华、他对妻子的专情才是他被后人记住的关键所在。所以,颜值高固然是优势,但仅有高颜值是远远不够的。颜值高,让人易于在社会生活中占得先机。在人类的进化史中,真的难以彻底剔除人性中的“爱美”基因。放眼当今世界,相貌甚至被当成了一种商品或一个消费符号。在第 15 页(共 21 页)职场、社交场以及婚恋场上,颇值高的人都比颜值低的人更加如鱼得水;而那些颜值不高的人,却不太容易在第一时间得到别人的垂青。于是,很多人吐槽说:对这个看脸的世界失望了!如果仔细研究人类发展史,颜值不高的人,对这个世界大可不必失望。就长远发展来说,一个人更重要的是拥有德行和才华。貌

36、因德而美。外表是皮囊,德行才是核心,若非如此,再好的相貌也没有价值。汪精卫长相英俊,气度不凡,可谓“颜值高” ,但这样一位相貌出众的热血青年后来却做了汉奸,至今仍遭到中国人的唾弃。德不配颜,徒有“颜值”之虚名,其“高颜值”反倒成了一个笑话。才补颜不足。颜值低是一种“先天不足” ,才华却是弥补这种“不足”的营养剂。英国人戈登在他的著述中对晚清大臣曾国藩有如此描述:个子中等,身材肥胖,脸上皱纹密布,脸色阴沉,目光迟钝;穿着陈旧,衣服打皱,上面还有斑斑的油迹。可以看出,曾国藩的外貌并不“漂亮” ,可谓“颜值不高” ,但他却在大风大浪中凭借过人才华,成就一番事业,名留青史,令人敬仰。古语云 “腹有诗书

37、气自华” ,现在也有流行语“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才华,终于人品” 。无论是一个人如何风华绝代,最后沉淀下来值得称道的只有两样德行和才华,然后才可能说,这个人还有“颜值” 。(1)请归纳本文的中心论点。(2)第 自然段引用英国人戈登在著述中的文字后,原稿还引用了如下资料,但作者修改文章时将其删除,请分析删除理由。曾国藩自己也说:“余性鲁钝,他人目下二三行,余或疾读不能终一行。 ”(3)请写出本文的论证思路。(4)如果要给这篇文章换一个更生动并更能体现作者意图的标题,下面哪一个选项最为恰当?请作出判断并简述理由。A有“值”不在“颜”高B德才兼备,无“颜”何妨C “颜”外之意【分析】略【解答】

38、 (1)欣赏一个人首先是德行和才华,其次才是颜值。(2)这一资料,是说曾国藩性格特点是反应缓慢,行动拘执,读书速度慢,判断比一第 16 页(共 21 页)般人要慢。文段的分论点是:“才补颜不足” 。如果引用这一资料,则不能证明分论点。因此应该删去。(3)文章首先提出论题“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颜值” ”,接着论说“颜值高,让人易于在社会生活中占得先机” 。然后从“才补颜不足” “貌因德而美”两个方面论证“一个人更重要的是拥有德行和才华。 ”(1 分)最后归纳总结的,得出结论德行和才华才是最重要的。(4)A。理由:(1)A 项:有“值” 不在“颜”高,表明“值”最重要,处首位, “颜高”处次要地

39、位。符合本文的主要内容:对人的判断首先是德行和才华,其次才是颜值。故选A。B 项:德才兼备,无“颜”何妨。突出了德才兼备的内容,认为没有“颜”也没关系。不符合文章主要内容欣赏一个人首先是德行和才华,其次才是颜值。C 项:“颜”外之意。突出了 “颜”的深层含义,缺少“德才”的内容。不符合文章主要内容欣赏一个人首先是德行和才华,其次才是颜值。【点评】略三、古诗文阅读 (共 14 分)9 (10 分)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回答下列各题。【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

40、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板桥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然读书能自刻苦,自愤激 ;不苟同俗,深自屈曲第 17 页(共 21 页)委蛇 ,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及远,以赴古人之奥区 ,以自畅其

41、性情才力之所不尽。(节选自板桥自叙 )【注】: 激:激励,激发。 委蛇:曲折前进。奥区:深奥区域。(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A寓逆旅,主人日再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 )B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C或遇其叱咄/或王今急宣,有时朝发白帝(三峡D色愈恭,礼愈至/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2)翻译句子。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3)在语段甲的第二段中,作者是怎样表现自己求学的艰苦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4)如何学习才能取得成功?请结合语段【甲】 【乙】

42、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分条概括。【分析】略【解答】 (1)C(2)略(3) 用路途艰难、天气寒冷来衬托作者外出从师的艰苦环境。用同舍生服饰的华美与自己衣着的破旧进行对比,反衬作者精神上的富足。(4) 跟从名师虚心求教。 不怕吃苦,以学为乐。自我发奋努力。不苟同俗,潜心钻研。 (意思对即可。答出 3 点以上得 2 分)【点评】略10 (4 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各题。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第 18 页(共 21 页)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1)这首诗赞美农村风光和 淳朴的民俗 ,流露出诗人 &nbs

43、p;热爱农村生活 的情感。(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两句流传最广,请自选一个角度,谈谈你的看法。【分析】 游山西村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这是一首纪游抒情诗,抒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诗人紧扣诗题“游”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见闻,来体现不尽之游兴。全诗首写诗人出游到农家,次写村外之景物,复写村中之情事,末写频来夜游。所写虽各有侧重,但以游村贯穿,并把秀丽的山村自然风光与淳朴的村民习俗和谐地统一在完整的画面上,构成了优美的意境和恬淡、隽永的格调。此诗题材比较普通,但立意新巧,手法白描,不用辞藻涂抹,而自然成趣。【解答】 (1)本题考查分析作者情感的能力。答题时先

44、概括文章内容,然后结合内容,抓住关键词句把握作者的情感。这是一首纪游诗,围绕“游”字层层展开,记录了诗人罢官归故里后一次到山西村游赏的经历,表现诗人对游览之地恋恋不舍,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向往(意思对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句子的理解与赏析。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一座座的山,一条条的水,好像前方没有道路。但却过一座的山头,在那柳暗花明的地方出现了一座村庄,这句诗既写景,又蕴含了哲理,当人生陷入某种困境时,如能锲而不舍,继续前进,往往会豁然开朗,发现一片新天地。据此可作答。因为此诗句能在困难或绝境中给人以希望,甚至出现意想不到的转机,它能道出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答案:(1)淳朴的民俗 热爱

45、农村生活 7、对游览之地恋恋不舍 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表达了诗人对淳朴、闲适的农村生活的喜爱向往之情。 (对游览之地的恋恋不舍,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2)对仗的工巧,出语自然天成,又富有哲理,困境中蕴涵着希望。上句通过一个“疑”字,把徐行山村周围山峦重叠、流水萦绕的迷路的感觉,刻画得形神毕现;下句承上,把移步换形所见之繁花似锦的春日美景,描绘得宛然在目。 告诉人们只要正视现实,面对重重艰难险阻,不退缩,不畏惧,勇于开拓,发奋前进,那么,前方将是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译文:第 19 页(共 21 页)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

46、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点评】做好本题要根据注释了解诗作的写作背景,阅读全诗理解诗歌内容,从诗人所描写的景物特点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读懂诗歌。四、任选一题作文(50 分)11 (50 分)题目:开在心中的花朵要求: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文章;要求结构完整,内容充实;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分析】略【解答】略【点评】略1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牧马人家的母马生下了三匹小马。

47、小马渐渐长大了。这一天,牧马人对它们说:“你们想不想成为追风逐电、驰骋天下的宝马良驹?“想!”三匹小马异口同声响亮地回答。牧马人一听,脸上绽出了笑容,说:好,这也是我所希望的。那你们说说,你们现在最想要的是什么?“我想要一副精美的辔头。 ”第一匹小马说。“我想要一副漂亮的马鞍。 ”另一匹小马说。“那么,你想要什么呢?”牧马人问第三匹小马。“我最想要的是一根皮鞭。 ”“皮鞭?”牧马人和那两匹小马都吃了一惊。“是的。因为我知道,不论是谁都有惰性,有了皮鞭的时时鞭策,就可以克服惰性,踏上驰骋天下的征程。 ”要求: 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 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第 20 页(共 21 页)【分析】 【审题立意】这是一篇材料作文。解题的关键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语文中考 > 第一次模拟